CN105719433B -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9433B
CN105719433B CN201610178440.5A CN201610178440A CN105719433B CN 105719433 B CN105719433 B CN 105719433B CN 201610178440 A CN201610178440 A CN 201610178440A CN 105719433 B CN105719433 B CN 105719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hole
aperture
excitation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84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9433A (zh
Inventor
刘振明
王银
郝明
李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Sanyuan (Tianji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784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94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9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9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9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9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孔内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同步推至钻孔底部;⑵、用注水装置向孔内注满水,并用橡皮塞封住孔口;⑶、采用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进行探测;⑷、数据处理解释及成果输出。本发明是一种新的超前预报手段,它能够借助孔内共偏移距地震记录的优点近距离、直观准确的探测到孔径周边一定范围的构造异常、能够近距离获取围岩的岩体特征;能够利用孔口共炮点激发获取的地震记录获取更为准确的纵波速度值;能够减少钻探容易漏报的现象;能够获取比其它地震超前预报方法更准确的速度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地给出隧道超前预报成果;预报成果为施工决策者决定是否增加钻孔数量、采用何种开挖方式提供有力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预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超前地质预报是在复杂的地质情况下,为防止工程安全事故发生,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一门技术。它是根据隧道所在岩体的有关勘探资料、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探测、地质预测、钻孔探测等结果,运用相应的地质理论和灾害发生规律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体情况及成灾可能性做出预报,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阶段正常的工序。
在隧道超前预报中,对设计勘察和物探法超前预报所提供的资料中围岩变化异常段或富含水区域段,经常通过超前水平钻探进一步确定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宽度、富水情况以及围岩等级等。这些钻孔经常“一孔之见”,很容易将孔旁地质体特别是溶洞漏报,因而一般需要布置多孔钻探。一个超前钻井生产来之不易,浅则十余米,深则数十米,是否在钻孔周围存在隐伏目标、是否需要再进行更多的钻孔,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
目前国内外超前地质预报所采用的物探方法包括:地震波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电测法、核磁共震法等。各种物探技术在超前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目标体距离较远、深度太大时,物探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对象勘探能力和分辨能力都受到局限,无论现场采集和内业处理均或多或少受到各种人为干扰,所提供的物探预报成果经常受到质疑。
利用超前钻孔,采用相应的物探方法,将钻孔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一步查明,可探测孔旁未被钻探揭示的不良地质体,可扩大钻孔的探测半径,可获取更为准确的围岩速度参数,提高超前钻孔的利用价值,规避施工安全,同时酌情可减少不必要钻探量。
针对桩基持力层完整性和桩位岩溶勘察等只需定性判断离钻孔较近距离内是否存在异常体的等应用领域,饶其荣、李学文提出管波探测法(专利号CN1245637C),它以独特的优越性在桩基持力层完整性和桩位岩溶勘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管波探测法的本质是只利用孔内的斯通利波的波场形态变化对钻孔周边的地质情况进行定性判断的一种手段,而没有对其它地震波信息加以分析利用,它无法获取孔内各段地层的地震波速度值,更无法根据纵波速度对地层进行准确的围岩分级(TB10012-2007表4.3.2-4),所得到的探测结果只能作为定性分析,存在片面性,因此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超前预报手段。另外将管波探测法应用于桩基持力层完整性和桩位岩溶勘察,这些均基于竖向有水钻孔,如何解决水平无水钻孔的管波探测也是需要完善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借助水平超前预报钻孔、在孔内开展综合地震波探测的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孔内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保持合适的间距,然后用推送杆将两个探头同步推至钻孔底部;
⑵、用注水装置向孔内注满水,并用橡皮塞封住孔口,防止水流出,以保证孔内激发的条件;
⑶、采用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进行探测,该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既可以分步进行探测,也可以同步进行探测;
⑷、数据处理解释及成果输出:
①、通过对孔内地震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的分析,主要分析直达波、反射波,对比分析不同类别岩体的传播特性,对钻孔周边地质体作出超前预报,主要分析钻孔周边岩体的完整程度、破碎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未被钻孔揭示的异常体存在;进行地质分层;
②、对孔口激发的地震波进行纵波提取,拾取纵波初至时间,根据时间拐点进行速度分层,获取各层的准确纵波速度值;
③、结合①和②的分层,对以上两个步骤的分层作合理的调整,并趋于一致;
④、超前预报成果报告的输出。
而且,步骤⑶所述的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分步进行探测的步骤为:
①、连接好激发探头、接收探头和数据采集系统,保持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间距固定,用孔中激发探头激发,采用共偏移距观测系统从深至浅等间距采集地震波信号;
②、将孔中接收探头再次用推送杆推入钻孔底部;
③、采用大锤作为震源,在孔口用共炮点激发地震波、从深至浅等间距移动孔中接收探头采集地震波信号。
而且,步骤⑶所述的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同步进行探测的步骤为:
①、连接好激发探头、接收探头和数据采集系统,保持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间距固定;
②、采用大锤作为震源,在孔口用共炮点激发地震波、从深至浅等间距移动孔中接收探头采集地震波信号;同步用孔中激发探头激发、采集共偏移距地震波信号。
而且,步骤⑷中所述的第①步为:
孔内共偏移距地震波资料的解释包括两个步骤:A、确定分层界面;B、对分层进行地质解释;其中确定分层界面的方法为:A-1、寻找直达波同相轴,根据直达波的能量和速度的变化确定界面深度;A-2、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视速度变化,根据反射同相轴视速度、能量、频率变化确定界面深度;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了分层界面后,根据当前隧道的地质情况并结合已开挖验证段的超前预报成果确定分层界面之间岩体的类别及工程性质。
而且,步骤⑷中所述的第②步为:
A、识别纵波,一般为最先到达的地震波;
B、拾取纵波初至时间,即激发点到达接收点的纵波传播时间;
C、将初至时间换算为沿孔径方向垂直传播的时间,即垂直时间;
D、根据垂直时间的拐点进行分层,获取纵波速度Vp;
一般由于激发点距孔口尚有一定距离,所以计算测段内地层波速时需将纵波的初至时间校正为纵波垂直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t’=t*h/sqrt(h*h+x*x)
式中:t’—纵波垂直旅行时间(s);
t—初至波旅行时间(s);
h—测点孔深(m);
x—激发点距孔口的距离(m);
各层纵波速度计算公式为:
Vpi=di/ti
Vp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纵波波速(m/s);
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厚度(m);
t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时间差(s)。
而且,步骤⑷中所述的第④步为:根据各层的岩体特征和速度,结合隧道开挖和钻探情况,给出超前预报报告。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中包含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两个部分。本发明孔内激发地震波采用的观测方式为炮点和接收点均在孔内、保持固定间距、从深至浅等间距同步移动逐点观测的共偏移距观测方式。探测点间距根据需要可调,一般5cm~50cm,具有非常高的纵向探测精度。根据探测需求可选用不同自然频率的接收探头,一般低频探头探测距离远,高频探头探测距离近。
2.本发明孔口激发地震波采用的观测方式为孔口共炮点激发、孔内接收点从深至浅逐点等间距移动观测的方式,探测点间距一般0.5m或1m,也可根据需要加密测试。
3、本发明中接收探头可为单分量或三分量探头,一般单分量探头即可满足要求,但三分量更利于异常的辨识。
4、本发明中利用的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包含纵波(P波)、横波(S波)、管波(T波)等(附图2);管波传播在离钻孔较近时能量强,离钻孔较远时纵波和横波能量相对较强;因而近孔距主要利用管波,远孔距时主要利用纵横波。
5、对于存在绕射波的溶洞,可通过时深转换较为准确的获取溶洞离钻孔的距离。
6.本发明孔内共偏移距观测的综合地震波主要解决钻孔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完整性和未被钻孔揭示的异常体情况,可有效扩大钻孔的探测半径,可减小由于钻头扰动造成的岩芯取样误差,可以酌情减少钻孔数量。
7.本发明孔口共炮点观测的地震波主要目的是获取准确的纵波速度值,可以用于获取异常体离钻孔的距离,可以更为准确的对前方围岩进行级别划分,可以指导施工工法。
8.本发明设备轻便、采集快捷、资料提交迅速,完全符合工程安全和进度的需求。
9.本发明是一种新的超前预报手段,它能够借助孔内共偏移距地震记录的优点近距离、直观准确的探测到孔径周边一定范围的构造异常、能够近距离获取围岩的岩体特征;能够利用孔口共炮点激发的地震记录获取更为准确的纵波速度值;能够减少钻探容易漏报的现象;能够获取比其它地震超前预报方法更准确的速度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地给出隧道超前预报成果;预报成果为施工决策者决定是否增加钻孔数量、采用何种开挖方式提供有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孔内共偏移距采集数据示意图;
图2是孔中激发产生的全波波场图;
图3是地震波信号示意图;
图4是孔内共偏移距地震波成果示意图;
图5是孔口共炮点测试示意图;
图6是孔口共炮点接收到的波形记录;
图7是孔口共炮点得到的纵波速度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孔内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保持合适的间距,然后用推送杆将两个探头同步推至钻孔底部。本发明中接收探头可为单分量或三分量探头,一般单分量探头即可满足要求,但三分量更利于异常的辨识。
⑵、用注水装置向孔内注满水,并用橡皮塞封住孔口,防止水流出,以保证孔内激发的条件。
⑶、采用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进行探测,该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既可以分步进行探测,也可以同步进行探测;
其中,分步进行探测的步骤为:
①、连接好激发探头、接收探头和数据采集系统,保持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间距固定,用孔中激发探头激发,采用共偏移距观测系统从深至浅等间距采集地震波信号,探测点间距根据需要可调,一般5cm~50cm;
②、将孔中接收探头再次用推送杆推入钻孔底部;
③、采用大锤作为震源,在孔口用共炮点激发地震波、从深至浅等间距移动孔中接收探头采集地震波信号。孔内探测点间距一般0.5m或1m,也可根据需要加密测试。
其中,同步进行探测的步骤为:
①、连接好激发探头、接收探头和数据采集系统,保持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间距固定;
②、采用大锤作为震源,在孔口用共炮点激发地震波、从深至浅等间距移动孔中接收探头采集地震波信号;同步用孔中激发探头激发、采集共偏移距地震波信号;探测点间距根据需要可调,一般5cm~50cm。
⑷、数据处理解释及成果输出:
①、通过对孔内地震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的分析,主要分析直达波、反射波,对比分析不同类别岩体的传播特性,对钻孔周边地质体作出超前预报,主要分析钻孔周边岩体的完整程度、破碎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未被钻孔揭示的异常体存在;进行地质分层;
孔内共偏移距地震波资料的解释包括两个步骤:A、确定分层界面;B、对分层进行地质解释;其中确定分层界面的方法为:A-1、寻找直达波同相轴,根据直达波的能量和速度的变化确定界面深度;A-2、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视速度变化,根据反射同相轴视速度、能量、频率变化确定界面深度;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了分层界面后,根据当前隧道的地质情况并结合已开挖验证段的超前预报成果确定分层界面之间岩体的类别及工程性质。
②、对孔口激发的地震波进行纵波提取,拾取纵波初至时间,根据时间拐点进行速度分层,获取各层的准确纵波速度值,其步骤及计算公式为:
A、识别纵波,一般为最先到达的地震波;
B、拾取纵波初至时间,即激发点到达接收点的纵波传播时间;
C、将初至时间换算为沿孔径方向垂直传播的时间,即垂直时间;
D、根据垂直时间的拐点进行分层,获取纵波速度Vp;
一般由于激发点距孔口尚有一定距离,所以计算测段内地层波速时需将纵波的初至时间校正为纵波垂直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t’=t*h/sqrt(h*h+x*x)
式中:t’—纵波垂直旅行时间(s);
t—初至波旅行时间(s);
h—测点孔深(m);
x—激发点距孔口的距离(m);
各层纵波速度计算公式为:
Vpi=di/ti
Vp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纵波波速(m/s);
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厚度(m);
t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时间差(s)。
③、结合①和②的分层,对以上两个步骤的分层作合理的调整,并趋于一致;
④、超前预报成果报告的输出。根据各层的岩体特征和速度,结合隧道开挖和钻探情况,给出超前预报报告。
以下结合附图及表格对本发明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孔内共偏移距观测的采集示意图,图中激发探头产生的脉冲信号通过发射换能器S转换成振动脉冲,在孔壁周围产生地震波,地震波沿钻孔轴向传播,接收换能器R按先后接收到直达波和反射波等。沿钻孔轴向传播的各种地震波在波阻抗差异界面(孔径变化处、孔底、孔壁波阻抗差异界面)处发生反射和透射,各种波由接收换能器R接收。
图2为孔中激发产生的全波波场图,可以看出,孔中激发能够产生的地震波包括纵波(P)、横波(S)、管波(T)。
图3为孔内共偏移距采集得到的地震波示意图。来自不同界面的地震波在时间空间域得以分离,便于解释。图中每一条振动曲线,为一个测点的振动记录,图中共图示了20个测点。图中直达波D、孔底反射R’、溶洞底界反射Rd和溶洞顶界反射Ru可在时空域分离。
孔内共偏移距地震波资料的解释包括两个步骤:1、确定分层界面;2、对分层进行地质解释。其中确定分层界面的方法为:1、寻找直达波同相轴,根据直达波的能量和速度的变化确定界面深度;2、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视速度变化,根据反射同相轴视速度、能量、频率变化确定界面深度。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了分层界面后,根据当前隧道的地质情况并结合已开挖验证段的超前预报成果确定分层界面之间岩层的类别及工程性质。
表1为分层示意,图4较好地说明了孔内共偏移距地震波对孔旁岩层的分层方法。
表1 孔内共偏移距地震波的分层示意
图5为孔口共炮点测试示意图。
图6为得到的共炮点波形记录。从波形记录中得到纵波速度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纵波,一般为最先到达的地震波;2、拾取纵波初至时间,即激发点到达接收点的纵波传播时间;3、将初至时间换算为沿孔径方向垂直传播的时间,即垂直时间;4、根据垂直时间的拐点进行分层,获取纵波速度Vp。
图7即为纵波速度分层图。
相关计算公式:
一般由于激发点距孔口尚有一定距离,所以计算测段内地层波速时需将纵波的初至时间校正为纵波垂直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t’=t*h/sqrt(h*h+x*x)
式中:t’—纵波垂直旅行时间(s);
t—初至波旅行时间(s);
h—测点孔深(m);
x—激发点距孔口的距离(m)。
各层纵波速度计算公式为:
Vpi=di/ti
Vp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纵波波速(m/s);
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厚度(m);
t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时间差(s)。
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了各层的岩体特征和速度后,结合隧道开挖和钻探情况,给出超前预报报告,表2即为报告中一重要的表格。
表2超前预报成果表(示意)

Claims (4)

1.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保持合适的间距,然后用推送杆将两个探头同步推至钻孔底部;
⑵、用注水装置向孔内注满水,并用橡皮塞封住孔口,防止水流出,以保证孔内激发的条件;
⑶、采用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进行探测,该孔内激发地震波和孔口激发地震波既可以分步进行探测,也可以同步进行探测;
分步进行探测的步骤为:
①、连接好激发探头、接收探头和数据采集系统,保持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间距固定,用激发探头激发,采用共偏移距观测系统从深至浅等间距采集地震波信号;
②、将接收探头再次用推送杆推入钻孔底部;
③、采用大锤作为震源,在孔口用共炮点激发地震波、从深至浅等间距移动接收探头采集地震波信号;
同步进行探测的步骤为:
①、连接好激发探头、接收探头和数据采集系统,保持激发探头和接收探头间距固定;
②、采用大锤作为震源,在孔口用共炮点激发地震波、从深至浅等间距移动接收探头采集地震波信号;同步用激发探头激发、采集共偏移距地震波信号;
⑷、数据处理解释及成果输出:
①、通过对孔内地震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的分析,分析直达波、反射波,对比分析不同类别岩体的传播特性,对钻孔周边地质体作出超前预报,分析钻孔周边岩体的完整程度、破碎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未被钻孔揭示的异常体;进行地质分层;
②、对孔口激发的地震波进行纵波提取,拾取纵波初至时间,根据时间拐点进行速度分层,获取各层的准确纵波速度值;
③、结合①和②的分层,对以上两个步骤的分层作合理的调整,并趋于一致;
④、超前预报成果报告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⑷中所述的第①步为:
孔内共偏移距地震波资料的解释包括两个步骤:A、确定分层界面;B、对分层进行地质解释;其中确定分层界面的方法为:A-1、寻找直达波同相轴,根据直达波的能量和速度的变化确定界面深度;A-2、根据反射波同相轴视速度、能量、频率变化确定界面深度;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了分层界面后,根据当前隧道的地质情况并结合已开挖验证段的超前预报成果确定分层界面之间岩体的类别及工程性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⑷中所述的第②步为:
A、识别纵波;
B、拾取纵波初至时间,即激发点到达接收点的纵波传播时间;
C、将纵波初至时间换算为沿孔径方向垂直传播的时间,即纵波垂直时间;
D、根据纵波垂直时间的拐点进行分层,获取纵波速度Vp;
由于激发点距孔口尚有一定距离,所以计算测段内地层波速时需将纵波的初至时间校正为纵波垂直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t’=t*h/sqrt(h*h+x*x)
式中:t’—纵波垂直时间(s);
t—纵波初至时间(s);
h—测点孔深(m);
x—激发点距孔口的距离(m);
各层纵波速度计算公式为:
Vpi=di/ti
Vp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纵波波速(m/s);
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厚度(m);
t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时间差(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⑷中所述的第④步为:根据各层的岩体特征和速度,结合隧道开挖和钻探情况,给出超前预报报告。
CN201610178440.5A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Active CN105719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8440.5A CN105719433B (zh)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8440.5A CN105719433B (zh)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9433A CN105719433A (zh) 2016-06-29
CN105719433B true CN105719433B (zh) 2018-12-04

Family

ID=5615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8440.5A Active CN105719433B (zh)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94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2935A (zh) * 2017-08-11 2017-12-12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穿越富水糜凌岩带突水突泥灾害预测方法
CN109917450B (zh) * 2019-04-10 2024-02-06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全断面网络化布设的土石坝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257789A (zh) * 2020-10-26 2021-01-22 西南交通大学 对围岩等级进行识别的方法
CN113156506A (zh) * 2021-04-23 2021-07-23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管波探测的隧道超前钻孔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66944A (zh) * 2021-08-13 2021-10-0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软岩变形段落查找能干层的地球物理方法
CN113835122A (zh) * 2021-09-30 2021-12-24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桩侧旁孔反射波法确定桩侧位置的方法
CN114460630B (zh) * 2022-02-11 2023-04-07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巷道激发-巷道及超前探查孔接收的陷落柱探测方法
CN117055115B (zh) * 2023-10-11 2023-12-2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探测煤岩体结构异常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959A (zh) * 2009-04-07 2009-09-02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钻触震综合勘探仪及其使用方法
KR100959301B1 (ko) * 2009-03-31 2010-06-01 유위열 터널구조물과 이를 이용한 터널 및 터널 시공방법
CN201993469U (zh) * 2011-04-23 2011-09-28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施工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CN102495434A (zh) * 2011-11-25 2012-06-13 成都畅达通地下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
CN102879805A (zh) * 2012-10-24 2013-01-16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基于钻孔与地面相结合的地震波空间探测方法
CN103399356A (zh) * 2013-08-01 2013-11-20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4181581A (zh) * 2014-08-26 2014-12-03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基于任意排布的地震波地下工程空间观测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60395A (zh) * 2014-11-18 2015-02-18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井上下全空间地震波数据采集系统和勘探方法
JP2015094731A (ja) * 2013-11-14 2015-05-18 株式会社フジタ 弾性波速度測定方法および弾性波速度測定システム
CN105334545A (zh) * 2014-07-24 2016-02-17 北京伟思德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定向钻孔三维立体地质信息获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9301B1 (ko) * 2009-03-31 2010-06-01 유위열 터널구조물과 이를 이용한 터널 및 터널 시공방법
CN101519959A (zh) * 2009-04-07 2009-09-02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钻触震综合勘探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93469U (zh) * 2011-04-23 2011-09-28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施工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CN102495434A (zh) * 2011-11-25 2012-06-13 成都畅达通地下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
CN102879805A (zh) * 2012-10-24 2013-01-16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基于钻孔与地面相结合的地震波空间探测方法
CN103399356A (zh) * 2013-08-01 2013-11-20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JP2015094731A (ja) * 2013-11-14 2015-05-18 株式会社フジタ 弾性波速度測定方法および弾性波速度測定システム
CN105334545A (zh) * 2014-07-24 2016-02-17 北京伟思德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定向钻孔三维立体地质信息获取的方法
CN104181581A (zh) * 2014-08-26 2014-12-03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基于任意排布的地震波地下工程空间观测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60395A (zh) * 2014-11-18 2015-02-18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井上下全空间地震波数据采集系统和勘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地震反射波法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刘占;《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081015;全文 *
"秀宁隧道施工地质灾害超前预报技术及方法研究";范小龙;《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31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9433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9433B (zh) 一种基于孔内地震波的超前预报方法
CN113759425B (zh) 井震联合评价深层古岩溶储层充填特征的方法与系统
CN102879805B (zh) 一种基于钻孔与地面相结合的地震波空间探测方法
CN106194159B (zh) 一种矿井随钻测斜勘探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US2023008365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filling for karst reservoir based on spectrum decompos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CN106855636A (zh) 基于碳酸盐岩储层露头的原型地质模型地震正演方法
CN110823962B (zh) 一种滑坡体的三维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3135131B (zh) 一种针对裂缝性储层预测的解释装置
NO335879B1 (no) System og fremgangsmåte for kontinuerlig overvåkning av fluidveier i et produserende hydrokarbonreservoar
CN102373923A (zh) 一种储层识别方法
UA72581C2 (en)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oil-and-gas deposits by seismic waves
CN102866417A (zh) 一种地下溶洞地震跨孔ct探测及层析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11273375B (zh) 一种应用于缺水地区浅埋地下工程的地质勘察方法
CN202837558U (zh) 一种地下溶洞地震跨孔ct探测及层析成像装置
CN105317434A (zh) 一种钻孔超声波反射三维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7807382A (zh) 一种高密度面波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CN105277982A (zh) 一种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地震预测方法
CN108802816A (zh) 城市地下空间勘探方法及系统
CN108051852A (zh) 3d快速高分辨率隧道施工超前智能预报方法
Takahashi et al. ISRM suggested methods for borehole geophysics in rock engineering
CN107356668A (zh) 一种坝体安全鉴定的检测方法
CN110513099A (zh) 一种多参量超前物力灾害实时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6646661A (zh) 一种矿床水文地质综合勘查系统
CN101100940A (zh) 一种阵列化声信号检测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Lei et al.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laboratory acoustic emission detection and location using template match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00308 Tianjin Tianjin free trade pilot area (Airport Economic Zone) two West 82 Li Gang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Design Group Limited

Address before: No. 10 Minjiang Road, Minquan, Hebei District, Tianjin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Third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8

Address after: No. 88 Manjiang Road, Yueyahe Street, Hebei District, Tianjin 300251

Patentee after: TieSanyuan (Tianji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Tianjin Tianjin free trade pilot area (Airport Economic Zone) two West 82 Li Gang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Design Group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