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7540B -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7540B
CN105717540B CN201610143328.8A CN201610143328A CN105717540B CN 105717540 B CN105717540 B CN 105717540B CN 201610143328 A CN201610143328 A CN 201610143328A CN 105717540 B CN105717540 B CN 105717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th
well
seismic
oil
extended 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433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7540A (zh
Inventor
胡光义
范廷恩
乐靖
王宗俊
蔡文涛
高云峰
田楠
董建华
范洪军
刘振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6101433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7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7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7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7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7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包括1)校正大位移井深度;2)分析测井和地震资料上的旋回响应特征,并利用VSP资料对目的层段精细标定;3)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结合地震数据体进行断层精细解释,确认是否存在小断层;4)根据井震标定和地震剖面对比分析,确定储层顶面对应的地震反射同相轴并进行精细的层位解释;5)选择各井标定后的时深关系,采用稳定的地震层序解释界面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加入各井的时深关系插值外推建立三维速度场;6)对深度域层位进行网格化,并绘制深度等值线;7)对步骤6)中网格化之后的深度网格,加入井点地质分层校正深度,得到深度构造图。

Description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海上油气田大位移井开发条件下的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以后,长期的开采让原始处于富集状态的石油变得零散分布,导致油田产量下降,因此弄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开发调整阶段的剩余油研究对构造表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发初期制作的构造图等高线间距大于10米以上,构造表征精度已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油层内的油水界面不是保持不变的,它会随着石油的不断采出而渐渐升高。当油水界面上升到微幅度构造形态有差异的高度时,由于油层微幅度构造形态的不同,剩余油将被水驱赶到局部高点上,形成零散的剩余油富集区。因此对开采程度较高的油田而言,控制剩余油分布的构造因素是微幅度构造形态,即需要绘制等高线间距小于3米的构造图来精细表征微幅度构造形态,所以微幅度构造的精细预测对剩余油预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海上油田由于生产成本高,井网密度小于陆上油田且井网不规则,难以像陆上中后期油田一样借助于密井网表征油田的微幅度构造形态。尤其对采用大位移井开发的油气田,由于大位移井的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井的水平位移与井的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2,造成大位移井的深度测量存在约0.17%的误差,即9000米的大位移井,其深度误差约为10米,这给油田的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需要一个精细的技术流程,中间某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降低预测的精度,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针对大位移井开发条件下的海上油气田开展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大位移井开发条件下的海上油气田进行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的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大位移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深度与探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深度之差,利用该差值根据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属于同一深度的原则校正大位移井深度,使得大位移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的深度与探井的油水界面深度一致;2)分别分析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旋回响应特征,并利用VSP资料对目的层段标定,确定不同储层段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3)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结合地震数据体进行断层精细解释,确认是否存在小断层;4)根据井震标定和地震剖面对比分析,确定储层顶面对应的地震反射同相轴,选取横向连续、稳定分布的地震同相轴进行精细的层位解释,并检验层位解释的精度;5)选择各井标定后的时深关系,采用稳定的地震层序解释界面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加入各井的时深关系插值外推建立三维速度场;6)采用5)建立的三维速度场对4)解释的层位进行时深转换,对深度域层位进行网格化,并绘制深度等值线;7)对6)中网格化之后的深度网格,加入井点地质分层校正深度,得到深度构造图。
进一步,所述1)中校正大位移井深度的具体步骤为:1.1)统计大位移井及探井、评价井在各个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1.2)选择探井、评价井的某一底水油藏油水界面深度作为准确深度,统计大位移井在该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1.3)对油田内钻遇的其它底水油藏也对大位移井做与1.2)相同的深度误差统计,得到大位移井垂向上不同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误差;1.4)分析某一口大位移井在不同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根据该大位移井的深度误差变化趋势确定一个深度校正量,确保使用该深度校正量之后,该大位移井在油田90%以上的底水油藏中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小于2米;1.5)采用1.4)的方法确定其它大位移井的深度校正量。
进一步,所述3)中对断层精细解释的具体步骤为:3.1)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沿主测线和时间方向浏览相干数据体,开展小断层的调查,了解断层的空间分布;3.2)提取地震相干数据体的时间切片,在时间切片上对不相干数据带进行断层解释;3.3)在地震垂直剖面上对地震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的解释结果进行检查验证,然后平面上以时间切片的断层解释结果为引导,沿地震主测线剖面对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同时结合地震相干数据体在空间上验证断层解释是否合理,精细确认小断层;3.4)把在地震垂直剖面上所解释的断层投影显示在地震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并进行立体显示,验证断层解释的精度及小断层的存在。
进一步,所述4)中检验层位解释的精度包括以下步骤:4.1)在要检验的层位附近生成地震数据时间切片,并把要检验的层位生成时间间隔为设定值的时间域等值线,将时间域等值线与时间切片叠合显示;4.2)在同一时刻的地震水平切片上,同相轴表现为一个闭合的曲线,并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向外移动且面积扩大,这样的区域为小高点微构造;在同一时刻的水平切片上,同相轴表现为一个闭合的曲线,并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向里移动且面积减小,直至缩小为一点并消失,这样的区域为小低点微构造;水平切片与层位的时间域等值线相叠合,通过同相轴变化区域是否与等值线的小高点或小低点重合检验微构造形态是否得到合理的识别;4.3)通过解释层位提取沿层振幅切片,微构造对应的同相轴追踪合理时,所提取的都是正振幅值或负振幅值;若微构造对应的同相轴追踪不合理,所提取的振幅值包含正值和负值,如此通过提取沿层的振幅切片进一步检验微构造的层位解释精度,保证微构造形态得到合理、精确的地震解释。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能够有效校正大位移井的深度误差,显著提高海上油气田大位移井开发条件下的微幅度构造预测精度。2、本发明结合地震相干体,采用真三维解释的思路对断层精细解释,更准确地解释小断层,提高断层解释的精度。3、本发明采用高密度的解释网格,并利用地震切片验证微构造是否存在及检验微构造的解释精度,有效地提高了层位解释的精度。4、本发明由于采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建立三维速度场,速度精度较高,精细构造成图技术也提高了构造表征精度,同时提升了微构造预测精度。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油气开发的微构造预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绘。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属于同一深度的原则,计算大位移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深度与探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深度之差,根据该差值校正大位移井深度,使得大位移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的深度与探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深度一致,其中,校正大位移井深度误差的具体步骤为:
①统计大位移井(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井的水平位移与井的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2为大位移井)及探井、评价井在各个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
②选择探井、评价井的某一底水油藏油水界面深度作为准确深度,统计大位移井在该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
③对油田内钻遇的其它底水油藏也对大位移井做与步骤②相同的深度误差统计,得到大位移井垂向上不同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误差;
④分析某一口大位移井在不同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根据该大位移井的深度误差变化趋势确定一个深度校正量,确保使用该深度校正量之后,该大位移井在油田90%以上的底水油藏中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小于2米;
⑤采用步骤④的方法确定其它大位移井的深度校正量。
2、分析测井上的旋回响应特征和地震资料上的旋回响应特征,两者结合从整体上把控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借用VSP(垂直地震剖面)时深关系对目的层段精细标定,从整体上控制储层段的井震关系,确定不同储层段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
3、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结合地震数据体和地震相干数据体,采用点、线、面和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断层精细解释,确认是否存在小断层,其中,对断层精细解释的具体步骤为:
①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沿主测线(inl ine)和时间方向(time)浏览相干数据体,在主测线剖面上观察相干数据所能分辨的断层,观察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样式;在时间切片上观察相干数据所能分辨的断层,观察断层的走向以及在平面上的搭接关系,初步认识清楚大部分断层的走向和相互之间的接触关系,开展小断层的调查,了解断层的空间分布;
②提取地震相干数据体的时间切片,在时间切片上根据反映断层的相干数据画出断层,形成断层的平面导航线。
③在地震垂直剖面上以时间切片的断层解释结果为引导,沿地震主测线剖面对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同时结合地震相干数据体,保证剖面上的断层解释线与反映断层的不相干数据互相吻合。对横向延伸长度不超过500米、断距不超过10米的小断层,每间隔5条主测线在地震垂直剖面上进行解释,在小断层横向延伸将要消失的位置,需要每一条主测线都进行解释,这样才能精细解释小断层。
④把在地震垂直剖面上所解释的断层投影显示在地震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并进行立体显示,观察解释的断层是否与反映断层的地震不相干数据重合,如果某一断层与反映该断层的地震不相干数据不重合,则修改该断层的解释使之重合,如此可靠地完成断层的解释工作。
4、根据井震标定和地震剖面对比分析,确定储层顶面对应的地震反射同相轴,选取横向连续、稳定分布的地震同相轴来进行精细的层位解释,解释网格密度至少达到10×10,检验层位解释的精度,保证层位解释能精确表征地层的产状,其中,检验层位解释的精度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要检验的层位附近生成地震数据时间切片,并把要检验的层位生成时间间隔为1ms的时间域等值线,将时间域等值线与时间切片叠合显示;
②在同一时刻的地震水平切片上,同相轴表现为一个闭合的曲线,并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向外移动且面积扩大,这样的区域为小高点微构造;在同一时刻的水平切片上,同相轴表现为一个闭合的曲线,并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向里移动且面积减小,直至缩小为一点并消失,这样的区域为小低点微构造。水平切片与层位的时间域等值线相叠合,通过同相轴变化区域是否与等值线的小高点或小低点重合来检验微构造形态是否得到合理的识别;
③通过解释层位提取沿层振幅切片,微构造对应的同相轴追踪合理时,所提取的都是正振幅值或负振幅值;若微构造对应的同相轴追踪不合理,所提取的振幅值包含正值和负值,如此可以通过提取沿层的振幅切片进一步检验微构造的层位解释精度,保证微构造形态得到合理、精确的地震解释。
5、由于大位移井存在深度误差,因此不采用大位移井的时深关系建立速度场,而是选择探井、评价井标定后的时深关系。将这些井的时深关系进行叠合,如果所有井的时深关系基本重合为一条曲线,表明各井的横向速度变化小,可以把各井叠合的时深曲线拟合为一个二项式,用于时深转换;如果所有井的时深关系不能重合为一条曲线,表明各井的横向速度变化较大,需要建立三维速度模型来进行时深转换:选择波形稳定、连续,且反映地层界面的强地震反射同相轴来解释层位,采用这些解释层位来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加入各井的时深关系插值外推建立三维速度模型。
6、采用步骤5建立的三维速度模型对步骤4解释的层位进行时深转换,采用小网格间距对深度域层位进行网格化,不平滑或尽量少平滑网格,绘制2米间隔的深度等值线。
7、对步骤6中网格化之后的深度网格,加入井点地质分层校正深度网格上井点处的深度,使深度网格上井点处的深度与井上地质分层的深度相等,得到最终的深度构造图。校正时,仅对以已知井点为中心,某一半径范围内的深度网格的深度进行校正,且离已知井越远,校正量越小。
8、寻找构造图中面积在0.3km2以内,幅度不超过20m的小高点、小鼻状和小断鼻构造,这些微构造位于局部相对高的位置,容易富集剩余油,在评价剩余油分布时首先要关注这些微构造。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方法的各实施步骤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3)

1.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大位移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深度与探井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深度之差,利用该差值根据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属于同一深度的原则校正大位移井深度,使得大位移井在油田90%以上的底水油藏中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小于2米;其中,校正大位移井深度的具体步骤为:
1.1)统计大位移井及探井、评价井在各个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
1.2)选择探井、评价井的某一底水油藏油水界面深度作为准确深度,统计大位移井在该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
1.3)对油田内钻遇的其它底水油藏也对大位移井做与1.2)相同的深度误差统计,得到大位移井垂向上不同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误差;
1.4)分析某一口大位移井在不同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根据该大位移井的深度误差变化趋势确定一个深度校正量,确保使用该深度校正量之后,该大位移井在油田90%以上的底水油藏中的油水界面深度与探井、评价井的准确深度之差小于2米;
1.5)采用1.4)的方法确定其它大位移井的深度校正量;
2)分别分析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旋回响应特征,并利用VSP资料对目的层段标定,确定不同储层段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
3)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结合地震数据体进行断层精细解释,确认是否存在小断层;
4)根据井震标定和地震剖面对比分析,确定储层顶面对应的地震反射同相轴,选取横向连续、稳定分布的地震同相轴进行精细的层位解释,并检验层位解释的精度;
5)选择各井标定后的时深关系,采用稳定的地震层序解释界面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加入各井的时深关系插值外推建立三维速度场;
6)采用5)建立的三维速度场对4)解释的层位进行时深转换,对深度域层位进行网格化,并绘制深度等值线;
7)对6)中网格化之后的深度网格,加入井点地质分层校正深度,得到深度构造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对断层精细解释的具体步骤为:
3.1)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沿主测线和时间方向浏览相干数据体,开展小断层的调查,了解断层的空间分布;
3.2)提取地震相干数据体的时间切片,在时间切片上对不相干数据带进行断层解释;
3.3)在地震垂直剖面上对地震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的解释结果进行检查验证,然后平面上以时间切片的断层解释结果为引导,沿地震主测线剖面对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同时结合地震相干数据体在空间上验证断层解释是否合理,精细确认小断层;
3.4)把在地震垂直剖面上所解释的断层投影显示在地震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并进行立体显示,验证断层解释的精度及小断层的存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中检验层位解释的精度包括以下步骤:
4.1)在要检验的层位附近生成地震数据时间切片,并把要检验的层位生成时间间隔为设定值的时间域等值线,将时间域等值线与时间切片叠合显示;
4.2)在同一时刻的地震水平切片上,同相轴表现为一个闭合的曲线,并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向外移动且面积扩大,这样的区域为小高点微构造;在同一时刻的水平切片上,同相轴表现为一个闭合的曲线,并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向里移动且面积减小,直至缩小为一点并消失,这样的区域为小低点微构造;水平切片与层位的时间域等值线相叠合,通过同相轴变化区域是否与等值线的小高点或小低点重合检验微构造形态是否得到合理的识别;
4.3)通过解释层位提取沿层振幅切片,微构造对应的同相轴追踪合理时,所提取的都是正振幅值或负振幅值;若微构造对应的同相轴追踪不合理,所提取的振幅值包含正值和负值,如此通过提取沿层的振幅切片进一步检验微构造的层位解释精度,保证微构造形态得到合理、精确的地震解释。
CN201610143328.8A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Active CN105717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3328.8A CN105717540B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3328.8A CN105717540B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7540A CN105717540A (zh) 2016-06-29
CN105717540B true CN105717540B (zh) 2017-12-15

Family

ID=5615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3328.8A Active CN105717540B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7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433B (zh) * 2017-02-13 2019-0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隆起区微小侵蚀沟槽的识别方法
CN107688200B (zh) * 2017-04-12 2019-09-03 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低幅度构造畸变的速度校正方法
CN107831541B (zh) * 2017-11-17 2019-09-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基于高密度vsp数据的薄地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992667B (zh) * 2017-11-28 2023-04-07 北京金双狐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幅度构造查找的方法
CN108051860B (zh) * 2017-11-28 2021-08-03 北京金双狐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趋势面形态生成误差校正面的方法
CN110888163B (zh) * 2018-09-10 2022-01-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微断裂发育位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001055B (zh) * 2019-11-07 2024-04-0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构造的低幅稀油油藏含水率预测方法
CN112835095B (zh) * 2019-11-25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资料低幅度构造成图方法及装置
CN113550734A (zh) * 2020-04-07 2021-10-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页岩气水平井地震随钻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11413737A (zh) * 2020-05-20 2020-07-1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密井网区地震层位解释到沉积单元的方法
CN112529981B (zh) * 2020-11-24 2023-05-3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一种深度域煤层底板等高线成图的方法
CN114563816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藏评价阶段建立地震解释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18852B (zh) * 2021-11-12 2022-08-30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扰动校正的神经网络深度预测方法
CN116381782A (zh) * 2023-02-17 2023-07-0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低幅度构造成图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5482A (en) * 1998-10-09 2000-04-25 Coherence Technology Company, Inc. Method of seismic signal processing
CN102967881A (zh) * 2012-11-12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小层数据深时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3135136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断层自动解释装置
CN104267431A (zh) * 2014-10-13 2015-01-07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构造解释的小断层获取方法
CN104330825A (zh) * 2014-07-31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断层解释处理方法
CN104698497A (zh) * 2015-04-09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的精细标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9326B2 (en) * 2011-03-23 2016-07-12 Global Ambient Seismi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near-well fracture monitoring using tomographic fracture imaging techniqu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5482A (en) * 1998-10-09 2000-04-25 Coherence Technology Company, Inc. Method of seismic signal processing
CN103135136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断层自动解释装置
CN102967881A (zh) * 2012-11-12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小层数据深时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4330825A (zh) * 2014-07-31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断层解释处理方法
CN104267431A (zh) * 2014-10-13 2015-01-07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构造解释的小断层获取方法
CN104698497A (zh) * 2015-04-09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的精细标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萨南开发区井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技术与应用";陈立国;《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140415(第04(2014)期);第1-5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7540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7540B (zh)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CN104133245B (zh) 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6597533A (zh) 一种用于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的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
CN110361781B (zh) 一种基于地震反射振幅分析的沉积期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5629303B (zh) 基于岩石物理的叠前裂缝定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4635261B (zh) 山前带重磁电震联合分体建模方法
CN102645670B (zh) 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CN103454686A (zh) 基于地层切片的小尺度沉积相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33089B (zh) 用于包括不确定性估计的地下表征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34535A (zh) 一种识别薄储层隐蔽岩性油气藏的方法
CN104459794B (zh) 共反射点道集时变时间差值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9884710B (zh) 针对激发井深设计的微测井层析成像方法
CN105093319B (zh)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地面微地震静校正方法
CN101915088B (zh) 一种油气运移路径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4991268B (zh) 一种真振幅偏移成像方法
CN102116869A (zh) 高精度叠前域最小二乘偏移地震成像技术
CN104360388A (zh)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评价方法
CN105549087A (zh) 一种煤矿井下槽波地震勘探的走时和振幅联合反演方法
CN107544093A (zh) 井约束的构造解释层深度系统校正方法
CN104049283A (zh) 一种用于前陆盆地巨厚砾岩体识别与预测的方法
CN104297800B (zh) 一种自相控叠前反演方法
Czoski Geolog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orrow B reservoir in Farnsworth Unit, TX using 3D VSP seismic, seismic attributes, and well logs
CN106338765A (zh) 用于确定复合弹性参数油气识别因子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42312B (zh) 一种刻画中小型伸展断陷盆地生长逆断层的方法
CN102866422B (zh) 一种深度域地质实体模型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