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7328A -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7328A
CN105717328A CN201510330872.9A CN201510330872A CN105717328A CN 105717328 A CN105717328 A CN 105717328A CN 201510330872 A CN201510330872 A CN 201510330872A CN 105717328 A CN105717328 A CN 105717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wire
rubber
subsider
insulating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08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立志
黄银生
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308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73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7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73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量传感器,包括保护罩,感应触头,蜂窝架,信号转换器,变压器,风塔箱,高杆架和感应芯片,所述的保护罩设置于蜂窝架的上部;所述的感应探头安装于蜂窝架上的每个小孔内;所述的信号转换器设置于风塔箱内。本发明通过受力膜感受到风力,从而使受力膜的形状发生改变,进而导致与电容板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整个感应触头的电容,然后由信号转换器中的电压表测得电压,通过信息输出线传到感应芯片,从而计算出风力的大小,由于采取了蜂窝架的设置可以感受到四周不同的风,从而根据信号的来源就可以获知风向,蜂窝架中众多的感应触头,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偶然性的出现,大大的提高的结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天气的变化,其中风力的变化与人们息息相关,风可以为我们带来雨水,除去雾霾,现在的风力测定装置大多安置在高山之上,通过轮子的转速来确定风速的大小,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人们的问题,但随着人们生活要求的增高,对自己所处世界获取的信息的要求就越高,现有的风力测定装置就没有那么的精确,且无法实时获得风的方向.
因此,发明一种物理量传感器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量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测定装置精度不高,无法实时获取风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物理量传感器,所述物理量传感器包括保护罩,感应触头,蜂窝架,信号转换器,变压器,风塔箱,高杆架和感应芯片;
所述保护罩设置于蜂窝架的上部,所述感应探头安装于蜂窝架上的每个小孔内,所述信号转换器设置于风塔箱内,所述变压器连接信号转换器,所述高杆架设置于蜂窝架下部,所述感应芯片设置于风塔箱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保护罩具体采用扇形构造。
进一步,所述感应触头包括受力膜,隔板,输出线,电容板和输入线;
所述受力膜与电容板平行安装,所述隔板设置于受力膜和电容板的四周,所述输出线与受力膜相连接,所述输入线与电容板相连接,所述受力膜采用厚度为10μm-100μm的圆形导电薄膜,所述隔板采用丁腈橡胶板,所述电容板采用圆形高频瓷板。
进一步,所述蜂窝架采用侧面设置有直径2mm-5mm孔的圆柱体,所述信号转换器包括电压表和信息输出线,所述的信息输出线与电压表相连接,所述电压表采用量程为0.01mv-100v的电压表,所述变压器为交直变压器,所述高杆架具体采用钢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空心圆管;
所述电压表包括数据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依次串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由测量表笔组成的电压测量单元,电压测量单元与数据采集电路连接,红色测量表笔与AVR单片机的AD口相连接,黑色测量表笔与AVR单片机的GND相连接,在AVR单片机上分别连接有电压显示单元和电压语音播报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接有指示灯,指示数据处理电路端口数据传输。
进一步,所述变压器包括:
第一绝缘件;
初级绕组,具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
第二绝缘件;
以及次级绕组,具有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其中,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进一步,所述次级绕组的个数为多个,其中,每个所述次级绕组的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均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所述第一绝缘件为第一巴纸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为第二巴纸绝缘件;
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上;
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
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的熔点,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的熔点;
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和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均为PVC块巴纸绝缘件。
进一步,所述丁腈橡胶板的制备方法,在表面清洗干净的金属板的单面或双面涂覆增粘促进剂,再涂覆改性丁腈橡胶涂料经高温硫化得改性丁腈橡胶金属复合板,按以下重量份配方配料:丁腈橡胶生胶100份,氯醚橡胶生胶15-40份,氯丁橡胶生胶5-20份,炭黑40-100份,胶体石墨25-50份,氧化锌5-15份,氧化镁3-15份,硬脂酸锌0.5~4份,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1-4份,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1-4份,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1.5-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8份,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亚酰胺0.2-0.6份,硫磺0.2-0.5份,加入开炼机或密炼机内混炼均匀得到混炼胶,加入混炼胶重量份3~5倍的有机溶剂,充分溶解,过滤后制得改性丁腈橡胶涂料。
进一步,所述丁腈橡胶板的制备方法,所述丁腈橡胶生胶的门尼粘度为25~35万,丙烯腈含量为27-34%;氯醚橡胶生胶为共聚氯醚橡胶,氯含量为22-28%;氯丁橡胶生胶为低结晶速度,分散剂为石油磺酸钠混合型氯丁橡胶;
所述炭黑为补强剂,采用粒径为200-500nm的中粒子热裂法炭黑与粒径为20-25nm的中超耐磨炉黑按2∶0.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氧化锌和氧化锌为氯丁橡胶硫化剂及丁腈橡胶的活性剂,氧化锌平均粒径D50为0.5~10um,氧化锌平均粒径D50为0.5~10um;
所述有机溶剂由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按1∶0.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氯醚橡胶生胶的用量为30-35份;
所述增粘促进剂为开姆洛克胶粘剂CH205、金属橡胶粘接剂THIXONTM715或单组分金属丁腈粘接剂HT-205;
所述丁腈橡胶板制备方法,是在表面清洗干净的金属板单面或两面涂覆增粘促进剂后,加热表干,然后通过辊涂、喷涂、淋涂或浸涂方式涂覆改性丁腈橡胶涂料,经过烘道加热使涂料溶剂挥发后,转入鼓风烘箱中高温硫化,即得到改性丁腈橡胶板。
进一步,所述氧化锌的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限定出反应腔室,且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下部设有进气口以送入含硫烟气且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上部设有吸收液进口且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吸收液出口;
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与所述吸收液出口连通以接收从所述吸收液出口输出的吸收液并搅拌沉降所述吸收液,所述沉降槽的上部形成有上清液出口以将沉降后的上清液溢出,所述沉降槽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排出沉降后的含固量30%~50%的浆液的含固浆液出口;
浆化槽,所述浆化槽与所述沉降槽连通以接收从所述沉降槽中溢出的上清液,所述浆化槽的顶部设有吸收剂入口以加入含有氧化锌的吸收剂,所述吸收剂与所述上清液搅拌后送入所述吸收塔内;
酸化槽,所述酸化槽与所述沉降槽的含固浆液出口相连以接收所述含固量30%~50%的浆液,所述酸化槽的顶部设有废酸溶液入口和气体出口,且所述酸化槽的侧壁下部设有酸化浆液出口;
二氧化硫脱吸塔,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为带一级喷淋层的空塔,脱吸塔上侧有酸化浆液入口与所述酸化槽相连以接收酸化槽内反应后流出的浆液,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的顶部设有二氧化硫出口、底部设有浆液出口且侧壁上设有空气入口。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第一刮板组件,所述第一刮板组件包括:
第一刮板件,所述第一刮板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沉降槽内以将沉积在沉降槽底部的固体物质刮落使固体物质使其能通过所述含固浆液出口排出;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刮板件可旋转;
所述沉降槽包括:柱状段;和锥状段,所述锥状段连接在所述柱状段的下方且形成为倒圆锥形状,其中所述含固浆液出口形成在所述锥状段的底部;
进一步包括:
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在所述沉降槽的含固浆液出口与所述酸化槽之间以控制所述含固量30%~50%的浆液的流量;
进一步包括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
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浆化槽内以对所述浆化槽内的所述吸收剂与上清液进行搅拌;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搅拌件可旋转;
进一步包括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
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酸化槽内以对所述酸化槽内的所述固体杂质与废酸溶液搅拌并反应;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搅拌件可旋转;
进一步包括:
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连接在所述吸收塔的下游以将所述吸收塔内的一部分吸收液输送入所述沉降槽内且另一部分吸收液通过吸收液进口循环送入到吸收塔内;
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连接在所述浆化槽和所述吸收塔之间用于将新鲜的吸收剂浆液送入吸收塔;和第三泵,所述第三泵连接在所述酸化槽和二氧化硫脱吸塔之间,用于将酸化槽内浆液送入二氧化硫脱吸塔;
进一步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在所述第一泵和所述沉降槽之间;
还包括:第四泵,所述第四泵与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中脱除游离的二氧化硫之后的浆液出口连接以将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中流出的浆液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受力膜感受到风力,从而使受力膜的形状发生改变,进而导致与电容板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整个感应触头的电容,然后由信号转换器中的电压表测得电压,通过信息输出线传到感应芯片,从而计算出风力的大小,由于采取了蜂窝架的设置可以感受到四周不同的风,从而根据信号的来源就可以获知风向,蜂窝架中众多的感应触头,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偶然性的出现,大大的提高的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感应触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表连接示意图;
图中:1、保护罩;2、感应触头;2-1、受力膜;2-2、隔板;2-3、输出线;2-4、电容板;2-5、输入线;3、蜂窝架;4、信号转换器;4-1、电压表;4-2、信息输出线;5、变压器;6、风塔箱;7、高杆架;8、感应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量传感器,包括保护罩1,感应触头2,蜂窝架3,信号转换器4,变压器5,风塔箱6,高杆架7和感应芯片8,所述的保护罩1设置于蜂窝架3的上部;所述的感应探头2安装于蜂窝架3上的每个小孔内;所述的信号转换器4设置于风塔箱6内;所述的变压器5设置于信号转换器4的上游;所述的高杆架7设置于蜂窝架3下部;所述的感应芯片8设置于风塔箱6的一侧。
所述的保护罩1具体采用扇形构造,有利于更好的保护传感器,并且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感应触头2具体包括受力膜2-1,隔板2-2,输出线2-3,电容板2-4和输入线2-5,所述的受力膜2-1与电容板2-4平行安装;所述的隔板2-2设置于受力膜2-1和电容板2-4的四周;所述输出线2-3与受力膜2-1相连接;所述的输入线2-5与电容板2-4相连接。
所述的受力膜2-1具体采用厚度为10μm-100μm的圆形导电薄膜,有利于更好的感受风的大小,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所述的隔板2-2具体采用丁腈橡胶板,有利于更好的增强装置的密封性,避免内部结构的破坏。
所述的电容板2-4具体采用圆形高频瓷板,有利于更好的提高感应触头的敏感性。
所述的蜂窝架3具体采用侧面设置有直径2mm-5mm孔的圆柱体,有利于更好的为感应触头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所述的信号转换4器具体包括电压表4-1和信息输出线4-2,所述的信息输出线4-2与点电压表4-1相连接。
所述的电压表4-1具体采用量程为0.01mv-100v的电压表,有利于更好的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成风力信号。
所述的变压器5是将市场上通用的交直变压器,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传感器的灵敏性。
所述的高杆架7具体采用钢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空心圆管,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如图4所示,所述电压表包括数据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依次串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由测量表笔组成的电压测量单元,电压测量单元与数据采集电路连接,红色测量表笔与AVR单片机的AD口相连接,黑色测量表笔与AVR单片机的GND相连接,在AVR单片机上分别连接有电压显示单元和电压语音播报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接有指示灯,指示数据处理电路端口数据传输。
进一步,所述变压器包括:
第一绝缘件;
初级绕组,具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
第二绝缘件;
以及次级绕组,具有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其中,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进一步,所述次级绕组的个数为多个,其中,每个所述次级绕组的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均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所述第一绝缘件为第一巴纸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为第二巴纸绝缘件;
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上;
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
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的熔点,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的熔点;
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和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均为PVC块巴纸绝缘件。
进一步,所述丁腈橡胶板的制备方法,在表面清洗干净的金属板的单面或双面涂覆增粘促进剂,再涂覆改性丁腈橡胶涂料经高温硫化得改性丁腈橡胶金属复合板,按以下重量份配方配料:丁腈橡胶生胶100份,氯醚橡胶生胶15-40份,氯丁橡胶生胶5-20份,炭黑40-100份,胶体石墨25-50份,氧化锌5-15份,氧化镁3-15份,硬脂酸锌0.5~4份,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1-4份,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1-4份,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1.5-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8份,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亚酰胺0.2-0.6份,硫磺0.2-0.5份,加入开炼机或密炼机内混炼均匀得到混炼胶,加入混炼胶重量份3~5倍的有机溶剂,充分溶解,过滤后制得改性丁腈橡胶涂料。
进一步,所述丁腈橡胶板的制备方法,所述丁腈橡胶生胶的门尼粘度为25~35万,丙烯腈含量为27-34%;氯醚橡胶生胶为共聚氯醚橡胶,氯含量为22-28%;氯丁橡胶生胶为低结晶速度,分散剂为石油磺酸钠混合型氯丁橡胶;
所述炭黑为补强剂,采用粒径为200-500nm的中粒子热裂法炭黑与粒径为20-25nm的中超耐磨炉黑按2∶0.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氧化锌和氧化锌为氯丁橡胶硫化剂及丁腈橡胶的活性剂,氧化锌平均粒径D50为0.5~10um,氧化锌平均粒径D50为0.5~10um;
所述有机溶剂由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按1∶0.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氯醚橡胶生胶的用量为30-35份;
所述增粘促进剂为开姆洛克胶粘剂CH205、金属橡胶粘接剂THIXONTM715或单组分金属丁腈粘接剂HT-205;
所述丁腈橡胶板制备方法,是在表面清洗干净的金属板单面或两面涂覆增粘促进剂后,加热表干,然后通过辊涂、喷涂、淋涂或浸涂方式涂覆改性丁腈橡胶涂料,经过烘道加热使涂料溶剂挥发后,转入鼓风烘箱中高温硫化,即得到改性丁腈橡胶板。
进一步,所述氧化锌的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限定出反应腔室,且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下部设有进气口以送入含硫烟气且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上部设有吸收液进口且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吸收液出口;
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与所述吸收液出口连通以接收从所述吸收液出口输出的吸收液并搅拌沉降所述吸收液,所述沉降槽的上部形成有上清液出口以将沉降后的上清液溢出,所述沉降槽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排出沉降后的含固量30%~50%的浆液的含固浆液出口;
浆化槽,所述浆化槽与所述沉降槽连通以接收从所述沉降槽中溢出的上清液,所述浆化槽的顶部设有吸收剂入口以加入含有氧化锌的吸收剂,所述吸收剂与所述上清液搅拌后送入所述吸收塔内;
酸化槽,所述酸化槽与所述沉降槽的含固浆液出口相连以接收所述含固量30%~50%的浆液,所述酸化槽的顶部设有废酸溶液入口和气体出口,且所述酸化槽的侧壁下部设有酸化浆液出口;
二氧化硫脱吸塔,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为带一级喷淋层的空塔,脱吸塔上侧有酸化浆液入口与所述酸化槽相连以接收酸化槽内反应后流出的浆液,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的顶部设有二氧化硫出口、底部设有浆液出口且侧壁上设有空气入口。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第一刮板组件,所述第一刮板组件包括:
第一刮板件,所述第一刮板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沉降槽内以将沉积在沉降槽底部的固体物质刮落使固体物质使其能通过所述含固浆液出口排出;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刮板件可旋转;
所述沉降槽包括:柱状段;和锥状段,所述锥状段连接在所述柱状段的下方且形成为倒圆锥形状,其中所述含固浆液出口形成在所述锥状段的底部;
进一步包括:
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在所述沉降槽的含固浆液出口与所述酸化槽之间以控制所述含固量30%~50%的浆液的流量;
进一步包括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
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浆化槽内以对所述浆化槽内的所述吸收剂与上清液进行搅拌;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搅拌件可旋转;
进一步包括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
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酸化槽内以对所述酸化槽内的所述固体杂质与废酸溶液搅拌并反应;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搅拌件可旋转;
进一步包括:
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连接在所述吸收塔的下游以将所述吸收塔内的一部分吸收液输送入所述沉降槽内且另一部分吸收液通过吸收液进口循环送入到吸收塔内;
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连接在所述浆化槽和所述吸收塔之间用于将新鲜的吸收剂浆液送入吸收塔;和第三泵,所述第三泵连接在所述酸化槽和二氧化硫脱吸塔之间,用于将酸化槽内浆液送入二氧化硫脱吸塔;
进一步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在所述第一泵和所述沉降槽之间;
还包括:第四泵,所述第四泵与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中脱除游离的二氧化硫之后的浆液出口连接以将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中流出的浆液送出。
工作原理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发明通过通过受力膜2-1感受到风力,从而使受力膜2-1的形状发生改变,进而导致与电容板2-4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整个感应触头的电容,然后由信号转换器4中的电压表4-1测得电压,通过信息输出线4-2传到感应芯片8,从而计算出风力的大小,由于采取了蜂窝架3的设置可以感受到四周不同的风,从而根据信号的来源就可以获知风向,蜂窝架3中众多的感应触头2,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偶然性的出现,使结果更加的可靠。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量传感器包括保护罩,感应触头,蜂窝架,信号转换器,变压器,风塔箱,高杆架和感应芯片;
所述保护罩设置于蜂窝架的上部,所述感应探头安装于蜂窝架上的每个小孔内,所述信号转换器设置于风塔箱内,所述变压器连接信号转换器,所述高杆架设置于蜂窝架下部,所述感应芯片设置于风塔箱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具体采用扇形构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触头包括受力膜,隔板,输出线,电容板和输入线;
所述受力膜与电容板平行安装,所述隔板设置于受力膜和电容板的四周,所述输出线与受力膜相连接,所述输入线与电容板相连接,所述受力膜采用厚度为10μm-100μm的圆形导电薄膜,所述隔板采用丁腈橡胶板,所述电容板采用圆形高频瓷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架采用侧面设置有直径2mm-5mm孔的圆柱体,所述信号转换器包括电压表和信息输出线,所述的信息输出线与电压表相连接,所述电压表采用量程为0.01mv-100v的电压表,所述变压器为交直变压器,所述高杆架具体采用钢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空心圆管;
所述电压表包括数据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依次串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由测量表笔组成的电压测量单元,电压测量单元与数据采集电路连接,红色测量表笔与AVR单片机的AD口相连接,黑色测量表笔与AVR单片机的GND相连接,在AVR单片机上分别连接有电压显示单元和电压语音播报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接有指示灯,指示数据处理电路端口数据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
第一绝缘件;
初级绕组,具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
第二绝缘件;
以及次级绕组,具有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其中,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的个数为多个,其中,每个所述次级绕组的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均并列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所述第一绝缘件为第一巴纸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为第二巴纸绝缘件;
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上,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上;
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
所述第一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所述第二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的熔点,所述第三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所述第四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的熔点;
所述第一巴纸绝缘件和所述第二巴纸绝缘件均为PVC块巴纸绝缘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板的制备方法,在表面清洗干净的金属板的单面或双面涂覆增粘促进剂,再涂覆改性丁腈橡胶涂料经高温硫化得改性丁腈橡胶金属复合板,按以下重量份配方配料:丁腈橡胶生胶100份,氯醚橡胶生胶15-40份,氯丁橡胶生胶5-20份,炭黑40-100份,胶体石墨25-50份,氧化锌5-15份,氧化镁3-15份,硬脂酸锌0.5~4份,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1-4份,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1-4份,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1.5-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8份,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亚酰胺0.2-0.6份,硫磺0.2-0.5份,加入开炼机或密炼机内混炼均匀得到混炼胶,加入混炼胶重量份3~5倍的有机溶剂,充分溶解,过滤后制得改性丁腈橡胶涂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板的制备方法,所述丁腈橡胶生胶的门尼粘度为25~35万,丙烯腈含量为27-34%;氯醚橡胶生胶为共聚氯醚橡胶,氯含量为22-28%;氯丁橡胶生胶为低结晶速度,分散剂为石油磺酸钠混合型氯丁橡胶;
所述炭黑为补强剂,采用粒径为200-500nm的中粒子热裂法炭黑与粒径为20-25nm的中超耐磨炉黑按2∶0.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氧化锌和氧化锌为氯丁橡胶硫化剂及丁腈橡胶的活性剂,氧化锌平均粒径D50为0.5~10um,氧化锌平均粒径D50为0.5~10um;
所述有机溶剂由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按1∶0.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氯醚橡胶生胶的用量为30-35份;
所述增粘促进剂为开姆洛克胶粘剂CH205、金属橡胶粘接剂THIXONTM715或单组分金属丁腈粘接剂HT-205;
所述丁腈橡胶板制备方法,是在表面清洗干净的金属板单面或两面涂覆增粘促进剂后,加热表干,然后通过辊涂、喷涂、淋涂或浸涂方式涂覆改性丁腈橡胶涂料,经过烘道加热使涂料溶剂挥发后,转入鼓风烘箱中高温硫化,即得到改性丁腈橡胶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的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限定出反应腔室,且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下部设有进气口以送入含硫烟气且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上部设有吸收液进口且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吸收液出口;
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与所述吸收液出口连通以接收从所述吸收液出口输出的吸收液并搅拌沉降所述吸收液,所述沉降槽的上部形成有上清液出口以将沉降后的上清液溢出,所述沉降槽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排出沉降后的含固量30%~50%的浆液的含固浆液出口;
浆化槽,所述浆化槽与所述沉降槽连通以接收从所述沉降槽中溢出的上清液,所述浆化槽的顶部设有吸收剂入口以加入含有氧化锌的吸收剂,所述吸收剂与所述上清液搅拌后送入所述吸收塔内;
酸化槽,所述酸化槽与所述沉降槽的含固浆液出口相连以接收所述含固量30%~50%的浆液,所述酸化槽的顶部设有废酸溶液入口和气体出口,且所述酸化槽的侧壁下部设有酸化浆液出口;
二氧化硫脱吸塔,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为带一级喷淋层的空塔,脱吸塔上侧有酸化浆液入口与所述酸化槽相连以接收酸化槽内反应后流出的浆液,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的顶部设有二氧化硫出口、底部设有浆液出口且侧壁上设有空气入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理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刮板组件,所述第一刮板组件包括:
第一刮板件,所述第一刮板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沉降槽内以将沉积在沉降槽底部的固体物质刮落使固体物质使其能通过所述含固浆液出口排出;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刮板件可旋转;
所述沉降槽包括:柱状段;和锥状段,所述锥状段连接在所述柱状段的下方且形成为倒圆锥形状,其中所述含固浆液出口形成在所述锥状段的底部;
进一步包括:
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在所述沉降槽的含固浆液出口与所述酸化槽之间以控制所述含固量30%~50%的浆液的流量;
进一步包括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
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浆化槽内以对所述浆化槽内的所述吸收剂与上清液进行搅拌;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搅拌件可旋转;
进一步包括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
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酸化槽内以对所述酸化槽内的所述固体杂质与废酸溶液搅拌并反应;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搅拌件可旋转;
进一步包括:
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连接在所述吸收塔的下游以将所述吸收塔内的一部分吸收液输送入所述沉降槽内且另一部分吸收液通过吸收液进口循环送入到吸收塔内;
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连接在所述浆化槽和所述吸收塔之间用于将新鲜的吸收剂浆液送
入吸收塔;和第三泵,所述第三泵连接在所述酸化槽和二氧化硫脱吸塔之间,用于将酸化槽内浆液送入二氧化硫脱吸塔;
进一步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在所述第一泵和所述沉降槽之间;
还包括:第四泵,所述第四泵与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中脱除游离的二氧化硫之后的浆液出口连接以将所述二氧化硫脱吸塔中流出的浆液送出。
CN201510330872.9A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Pending CN1057173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872.9A CN105717328A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872.9A CN105717328A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7328A true CN105717328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4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0872.9A Pending CN105717328A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732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7932U (zh) * 2009-11-05 2011-01-05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容式风速风向仪
CN201876489U (zh) * 2010-10-18 2011-06-22 长安大学 一种语音电压表
CN102389705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氧化锌脱硫系统
CN103076464A (zh) * 2012-12-20 2013-05-01 东南大学 一种风速风向传感器
CN103376352A (zh) * 2012-04-19 2013-10-30 牛玉琴 一种数字电压表
CN103424567A (zh) * 2013-09-02 2013-12-04 东南大学 一种电容式微机械风速风向传感器
CN103738004A (zh) * 2013-08-28 2014-04-23 唐干 改性丁腈橡胶金属复合板制备方法
CN204154736U (zh) * 2014-10-09 2015-02-11 郝建波 一种风速传感器
CN104465045A (zh) * 2013-09-17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7932U (zh) * 2009-11-05 2011-01-05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容式风速风向仪
CN201876489U (zh) * 2010-10-18 2011-06-22 长安大学 一种语音电压表
CN102389705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氧化锌脱硫系统
CN103376352A (zh) * 2012-04-19 2013-10-30 牛玉琴 一种数字电压表
CN103076464A (zh) * 2012-12-20 2013-05-01 东南大学 一种风速风向传感器
CN103738004A (zh) * 2013-08-28 2014-04-23 唐干 改性丁腈橡胶金属复合板制备方法
CN103424567A (zh) * 2013-09-02 2013-12-04 东南大学 一种电容式微机械风速风向传感器
CN104465045A (zh) * 2013-09-17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
CN204154736U (zh) * 2014-10-09 2015-02-11 郝建波 一种风速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6406B (zh) 一种颗粒物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CN103674304B (zh) 一种热电偶的滞止室
CN203030612U (zh) 带接液功能的通风柜顶罩
CN103529311A (zh) 一种适用于高潮湿环境的憎水双重密封光电电场传感器
CN106596387A (zh) 一种飞机金属基体结构腐蚀速率在线监测传感探头
CN106052953A (zh) 一种抗冲击抗冰堵压力变送器
CN102305648A (zh) 电磁流量计的无衬里测量头
CN105717328A (zh) 一种物理量传感器
CN207830996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
CN102680382A (zh) 一种垢下腐蚀实验支架及其实验方法
CN107200140A (zh) 油量传感器和飞行器
CN108882581B (zh) 一种用于大型仪器仪表的防水装置
CN203849144U (zh) 一种电缆及外护套水腐蚀老化加速装置
CN106679768A (zh) 一种浮子开关式液体泄漏量监测无线采集终端设备
CN104409754B (zh) 燃料电池内部湿度‑电流密度联测传感器
CN206974752U (zh) 用于sf6气体的新型取样装置
CN105070472B (zh) 一种油量补偿式变压器
CN108414586B (zh) 一种蓄冷冰盒相变过程监测传感器及其监测方法
CN201007665Y (zh) 可在线检测电极泄漏的电磁流量计
CN202199576U (zh) 一种全自动报警气瓶柜
CN212621321U (zh) 一种轮胎模具压力检测装置
CN205280174U (zh) 一种带氮气冷却系统的高温料位计
CN211175869U (zh) 双层法兰防喷溅保护罩
CN210221151U (zh) 一种检测油气的气体流量计
CN103575417A (zh) 用于粉煤灰酸法制氧化铝中溶出罐的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