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6533B -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6533B
CN105716533B CN201410412006.XA CN201410412006A CN105716533B CN 105716533 B CN105716533 B CN 105716533B CN 201410412006 A CN201410412006 A CN 201410412006A CN 105716533 B CN105716533 B CN 1057165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imaging
controller
automonitor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20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6533A (zh
Inventor
王恒
韩磊
刘彦明
王波
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b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b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b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Db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4120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65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6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6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包括固定端和监测端,固定端包括固定在外壳一内电路板上的激光器组件和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监控端包括固定在外壳二内电路板上的靶标、图像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靶标延激光光束延伸方向依次包括滤光光幕、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位于镜头的光学焦点,在工作起始状态,激光器组件的焦点与滤光光幕的零点对准。本发明结合了激光成像和光电成像原理,借助激光投影因待测目标的移动或形变带动靶标移动而发生偏离,通过光斑投影的相对位移计算待测目标的挠度和位移,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

Description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检测和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路桥、建筑的检测中,挠度和位移是两个重要参数。在楼宇、桥梁、公路、山体改造等的验收和健康状况评价等方面都需要准确测量其静、动态挠度值和位移值。目前,测量挠度主要采用水准仪测量、全站仪测量、倾角仪测量和光电成像测量等方法。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优势和缺陷。随着计算机等级的提高、数据采样技术的进步,以及建筑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成熟,挠度和位移的监测逐渐朝着集群式、大量程、自动化、长期在线动态测量的方向发展。而现有的测量技术尚不能满足人们对大型目标,甚至是特大型目标安全评估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挠度测量方法及装置不能满足集群式、大量程、自动化、长期在线动态测量的需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能够实现挠度和位移长期的双路实时动态监测,具有自动化、高精度和低成本等特点;同时提供一种集群式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区域内多个监测目标的集群式长期在线自动动态监测。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包括固定端和监测端,固定端包括固定在外壳一内电路板上的激光器组件和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一,ARM处理器通过继电器与激光器组件;监控端包括固定在外壳二内电路板上的靶标、图像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靶标延激光光束延伸方向依次包括滤光光幕、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位于镜头的光学焦点,镜头与滤光光幕之间的距离与测量量程呈线性正比例相关;在工作起始状态,激光器组件的焦点与滤光光幕的零点对准;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二,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图像传感器相连,输出端与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的,滤光光幕采用以测量量程为边长的正方形有色有机玻璃,其颜色与激光光束颜色一致。
进一步的,图像传感器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其分辨率为1024*768。
进一步的,图像处理器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整列,FPGA依次与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二连接,并固定在电路板上;信号转换模块二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通过电缆连接。
进一步的,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座和多个激光器,激光器座呈中心对称结构,其对称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一上,其上均匀、对称地设有安装激光器的通孔,激光器一一对应地内嵌在通孔中,并通过电路连接到电路板上;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内并行设有多个继电器,继电器与激光器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激光器座采用方位俯仰可调的激光器座,其边缘均匀、中心对称地设有可伸缩的方位俯仰调节组件,其对称中心的螺栓预置在弹簧内。
进一步的,激光器与激光器座之间的接触面上还均匀、对称地设置有可伸缩的激光器预调组件。
进一步的,激光器座呈十字形,在其四个突出部分别开有安装激光器的通孔,激光器座的四个突出部分边缘分别设有方位俯仰调节组件;每个通孔的侧壁上均匀、对称地设有激光器预调组件。
进一步的,激光器座采用球墨铸铁一次成型铸造而成。
进一步的,方位俯仰调节组件和激光器预调组件均由顶丝或螺栓构成,激光器座的每个调节面至少配有两个方位俯仰调节组件,每个激光器至少配有四个激光器预调组件。
进一步的,固定端和监测端均配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热丝和风扇,两温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连接,两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和风扇均通过继电器与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连接,电热丝与风扇分别与继电器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固定端内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5℃,风扇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30℃;监测端内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10℃,风扇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集群式监测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通过无线电波将挠度和位移信息传递给接收端;发射端包括多个监测点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每个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均配有发射天线,用于监测点数据的采集、编码和发射;接收端为由接收天线和计算机终端组成的监测中心,接收天线用于对无线信号的接收、采集和解码;监测中心用于多个监测点信息的集中处理、分析及实时监控。
本发明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结合了激光成像和光电成像原理,借助激光投影因待测目标的移动或形变带动靶标移动而发生偏离,通过光斑投影的相对位移计算待测目标的挠度和位移,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同时本发明采用滤光光幕滤除大量可见光及激光散光,降低激光光束的强度,延长图像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多个激光器的自动切换延长整个监测仪的工作寿命;同时配有方位俯仰可调的激光器座和激光器预调组件,能够保证多个激光器进行切换时其焦点始终与滤光光幕中心对准,不因人工安装时的误差或待测点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而发生偏离。而且本发明无需采用成本高昂的高清摄像头,只需普通的定焦广角光学镜头即可,极大地降低了监测仪的成本,便于大规模批量使用。另外,本发明的集群式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区域内多个监测点信息的集中处理、分析及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监测端的信号传递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实施例中激光器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实施例中激光器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集群式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桥墩;2:桥面;3:固定端;4:监测端;5:激光光束;6:激光器座;7:通孔;8:方位俯仰调节组件;9:激光器预调组件;10:发射天线;11:接收天线;12:监测中心;13:计算机终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包括固定端3和监测端4。在待测目标挠度的动态测量中,由于静态扰度对动态挠度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假定待测目标不产生静态挠度。固定端3可以固定在待测目标或周围相对静止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监测端4固定在待测目标产生挠度或位移的部位。例如,用于监测山体静态位移时,固定端3安装在待测山体周围相对静止的高速公路或其他位置,监测端4安装在山坡上。可进行长期监测预警山体滑坡。用于桥梁挠度和位移的动态监测时,固定端3安装在待测桥梁一端的桥墩1上,监测端4安装在待测桥梁两端桥墩1之间桥面2的中点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中,具体的,固定端3包括固定在外壳一内电路板上的激光器组件和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一,ARM处理器通过继电器与激光器组件连接,信号转换模块一用于固定端与外部电流信号的传输。监控端包括固定在外壳二内电路板上的靶标、图像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靶标延激光光束5延伸方向依次包括滤光光幕、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位于镜头的光学焦点,镜头与滤光光幕之间的距离与测量量程呈线性正比例相关。在工作起始状态,激光器组件的焦点与滤光光幕的零点对准。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二,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图像传感器相连,输出端与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相连,信号转换模块二用于固定端与监测端之间数字信号的传输。
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中的ARM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控制激光器组件发射激光光束5,光束直射靶标。靶标内首先由滤光光幕接收激光光束5,然后镜头将滤光光幕背面的光斑投影在图像传感器上,由图像传感器将图像信息传送给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经过计算得到待测点的挠度值和位移值,发送给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进行编码,经过转换后由信号转换模块二发送给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初始状态时,待测点不发生形变和移动,激光光束5的焦点对准滤光光幕的中心原点,光斑的投影位置为零点。当待测点发生形变或移动时,靶标也随之移动。由于光源固定,光斑的投影具有了一定量的相对位移。图像处理器根据光斑的相对位移即可计算出待测点的挠度值和位移值。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基于激光定向发光,亮度极高,发散衰减小等多方面优点,利用激光作为光源,实现了全天候、恶劣天气(雾霾、大雾)长期不间断工作的设计需求。同时利用光电成像原理,将光斑通过光学镜头投影在图像传感器上,可同时监测挠度和位移的变化,测量精度高,达到0.1mm;且复杂程度低,易于实现。本发明中对激光器组件并没有过多要求,可以直接采用低成本的激光器使用。
考虑到激光光束5光强较大,直接照射会严重影响图像传感器的寿命;而且低成本激光器所产生的光束在经过远距离传输后发生散射,光束到达靶标时形成的光斑较大,不利于图像处理。同时,可见光也会对图像的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兼顾低成本、长寿命,同时保证高精度,本发明在靶标中增加了滤光光幕,一方面可以滤除大量可能干扰图像处理的可见光和激光散光,降低激光光束5的强度来延长图像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激光光束5投影在滤光光幕背面,经由镜头再将光斑投影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图像数据。
镜头与滤光光幕之间的距离与测量量程呈线性正比例相关。由于镜头与滤光光幕之间的距离较近,通常只有10-15mm,无需使用摄像头远距离观察靶标,故采用普通的定焦广角光学镜头即可满足需求,无需使用成本高昂的高清摄像头,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
滤光光幕采用以挠度测量量程为边长的正方形有色有机玻璃,保证在量程范围内激光光束5均能投影在靶标上,而不至落在靶标外。滤光光幕的颜色与激光光束5颜色一致,最大限度地减小激光的光衰减。
图像传感器可采用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优选为CMOS图像传感器。与CCD相比,CMOS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不到CCD的1/10,成本也比CCD便宜等优点。CMOS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为X*Y,常见的有640*480,800*600,1024*768等几种规格。CMOS图像传感器通常为矩形,而一般情况下待测目标的挠度要比位移大得多。为了使量程与精度最优化,我们将CMOS图像传感器的X轴数据作为测量结果的Y轴即挠度值Ydef,Y轴数据作为测量结果的X轴即位移值Xdis。由于本发明的设计测量精度Z为0.1mm,而满足设计测量精度Z的量程由CMOS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X和Y决定。
例如,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为640*480,即
X=640; 1.1
Y=480; 1.2
Z=0.1mm; 1.3
则挠度量程与位移量程如下:
Yran=X*Z=64mm; 1.4
Xran=Y*Z=48mm; 1.5
因此,选择合适的CMOS图像传感器就可以满足所需精度Z及量程Ydel和Xdis的需求。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采用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为1024*768,则本发明的挠度量程与位移量程具体为:
Yran=X*Z=1024*0.1=102.4mm; 1.6
Xran=Y*Z=768*0.1=76.8mm。 1.7
除去安装误差和长期使用的形变误差,实际挠度值和位移值的量程为80*60mm。
为实现高速与高精度的要求,图像处理器可以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或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整列用于挠度值和位移值的计算,优选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整列。相比DSP,FPGA可进行全并行运算,运算速度非常快,且可以自由现场配置,灵活性高。FPGA依次与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二连接,并固定在电路板上。信号转换模块二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通过电缆连接。
如图3所示,利用CMOS图像传感器的直接数字输出的特点,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整列对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光点跟踪处理,得到光点在滤光光幕上的位移数据,然后利用RS-232信号传输给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ARM处理器把输入的位移数据经过编码处理后利用RS-232信号传输给信号转换模块二,然后将RS-232信号转化为RS-422信号进行输出。
RS-232信号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由于时序简单、总线占用少、实现容易,被广泛应用与短距离数据传输。RS-232信号由于抗干扰能力弱无法进行较远距离的数据传输(10米就有较高的误码率),由于靶标和激光器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在15米以上),所以将RS-232信号转化为抗干扰能力强的RS-422信号进行传输。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内部为全数字系统,各个模块之间数据通信使用数字信号传输,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扰度值和位移值得RS-422信号经过编码后发给信号转换模块一,由信号转换模块一将RS-422信号转换为2路4-20mA电流信号输出。该信号为标准的工业控制模拟电流信号。考虑到4-20mA电流信号属于传统信号,其兼容性强,模拟信号使用总线少,节约系统总线资源,电流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可以进行稳定远距离信号传输,极大地方便了系统接入和信号抗噪。
图像处理器采用高速图像跟踪算法,利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整列的高速并行特性,实现数字图像信号的高速处理。具体过程如下:
在CMOS图像传感器捕获的图像中,光斑所在像素点光强较大,其他部分光强较弱。考虑到激光器随使用时间的增加,光强度会逐渐减弱。故通过大量实验确定光强捕获门限D,即可以满足稳定捕获光斑的最小光强值,同时记录所有光强大于D的像素点xn、yn,并记录像素点的个数n。则光斑中心像素点xc、yc的坐标为:
则挠度值Ydef与位移值Xdts计算公式如下:
Ydef=xc*Z; 1.10
Xdts=yc*Z 1.11
根据式1.10和1.11可以计算出监测点的实时挠度值和位移值。
CMOS图像传感器帧数的最高配置为60帧,即图像信息的最大更新率为60Hz。在CMOS图像传感器初始化时对其帧数进行设置,同时配合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整列的高速并行数据处理优势,以此来保证图像处理结果的快速更新,更新速度高于20Hz,为不间断动态实时监测提供技术保障。
利用激光器做为光源进行测量诚然会带来精度高,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但是低成本激光器工作寿命短(8000小时左右),工作温度范围小(-10℃-+40℃)也成为它的致命缺陷。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达到长时间不间断自动监测的目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座6和多个激光器,激光器座6呈中心对称结构,其对称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一上,其上均匀、对称地设有安装激光器的通孔7,激光器一一对应地内嵌在通孔7中,并通过电路连接到电路板上。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内并行设有多个继电器,继电器与激光器一一对应连接。
激光器座6采用中心对称结构便于一次加工成型,且中心对称的整体结构其内部密度较均匀,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本身的热收缩系数,保证了结构具有较好的热收缩性,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测量量程损失。
正常工作状态下,同一时间内仅有一个激光器工作,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整列根据光强捕获门限D选择有效像素点的同时,将全部光斑的光强信息随挠度值和位移值一同传递给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并通过信号转换模块二将光强信息和计算结果一并传递给第一信号传输和控制器的ARM处理器。第一信号传输和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将其接收的光强信息与光强捕获门限D进行比对,判断当前工作激光器的健康状况。当接收的光强信息小于或等于光强捕获门限D时,判断当前工作的激光器寿命已完结,遂通过继电器进行激光器的切换。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对激光器寿命的监测和激光器的自动切换功能,使监测仪长期在线不间断动态监测得以实现。激光器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来确定。
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监测端4与固定端3之间的距离也会有所差异,而激光器组件出厂时其方位和俯仰角度都是固定的。因此多数情况下,激光器组件的焦点不能对准靶标的中心原点,或多个激光器不能同时对准靶标的中心原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避免由于人工安装导致的激光焦点与靶标中心原点的对准误差,本发明的激光器座6采用方位俯仰可调的激光器座6,其边缘均匀、中心对称地设有可伸缩的方位俯仰调节组件8,其对称中心的螺栓预置在弹簧内。同时,激光器与激光器座6之间的接触面上也均匀、对称地设置有可伸缩的激光器预调组件9。
激光器座6上的方位俯仰调节组件8能够调节激光器座6本身的方位和俯仰角度,并通过预置在弹簧内的螺栓进行固定锁紧。激光器与激光器座6之间的激光器预调组件9可以调节单个激光器的方位和俯仰角度,保证每个激光器的光束能够聚焦到同一焦点,且该焦点与靶标的中心原点对准。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激光器座6呈十字形,如图4所示,在其四个突出部分别开有安装激光器的通孔7,激光器座6的四个突出部分边缘分别设有方位俯仰调节组件8,每个通孔7的侧壁上均匀、对称地设有激光器预调组件9。该实施例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激光器组件所占空间,易于其固定在电路板上与第一信号传输和控制器连接。该实施例中安装有四个激光器,能够保证监测仪至少5年不间断工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激光器座6呈圆形,如图5所示,其上靠近边缘处均匀、对称地开有安装激光器的通孔7,激光器座6的边缘均匀、对称地设有可伸缩的方位俯仰调节组件8,每个通孔7的侧壁上均匀、对称地设有激光器预调组件9。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有不少于四个激光器。
上述实施例中的激光器座6可采用金属材料,如铝材、钢材等材料压制或采用数控机床一次成型,优选球墨铸铁一次成型铸造而成。球墨铸铁相对于其他材料其热收缩性较小,能够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测量量程损失;且价格较低。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方位俯仰调节组件8和激光器预调组件9均由顶丝或螺栓构成,激光器座6的每个调节面至少配有两个方位俯仰调节组件8,每个激光器至少配有四个激光器预调组件9。通过调节顶丝或螺栓来选择合适的方位和俯仰角度,确定后由预置在弹簧内的螺栓锁死,防止由于振动和长时间老化产生的误差。该结构的调节精度较高,误差可以控制在0.5mm以内。另外,由于该结构的调节引起的量程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降低成本,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采用了工作温度范围较小的低成本CMOS图像传感器和低成本激光器,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70℃,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40℃,而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实际工作环境的温度范围为:-40℃~85℃。因此,本发明的固定端3和监测端4均配有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热丝和风扇,两温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连接,两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和风扇均通过继电器与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连接,电热丝与风扇分别与继电器一一对应,每个电热丝、风扇均配有一个独立的继电器。
具体的,固定端3内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5℃,风扇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30℃。当固定端3内温度低于5℃时,ARM处理器通过继电器开启电热丝,高于30℃时,ARM处理器通过继电器开启风扇。监测端4内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10℃,风扇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60℃。同理,当监测端4内温度低于-10℃时,开启电热丝,高于60℃时,开启风扇。
由于ARM处理器内自带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固定端3和监测端4的内部温度。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利用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数据分别控制风扇和电热丝进行散热和加温,从而保证CMOS图像传感器和激光器的工作寿命和稳定度。温控装置的配备对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稳定性、长寿命、工作环境范围、低成本给予了有力的保证,有效的解决了成本与性能之间的矛盾。
另外,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使用的为外部电源,但由于激光器所需电源为3V,靶标的输入电压为12V,而外部接入系统的电源为24V,图像处理器的FPGA需要3.3V、2.5V、1.2V,ARM处理器需要3.3V,CMOS图像传感器需要3.3V,因此固定端3和监测端4内的电路板上还设计了多个电压转化电路,满足各元件的电压需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集群式监测系统,该集群式监测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通过无线电波将挠度和位移信息传递给接收端。发射端包括多个监测点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每个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均配有发射天线10,用于监测点数据的采集、编码和发射。发射天线10与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固定端3的信号转换模块一连接,将经过编码的4-20mA电流信号进行无线发射。接收端为由接收天线11和计算机终端13组成的监测中心12,接收天线11用于对无线信号的接收和采集,然后经计算机终端13解码。监测中心12通过计算机终端13实现多个监测点信息的集中处理、分析及实时监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只需24V电源输入即可输出挠度和位移数据,操作简单;模拟电流量输出,增强抗干扰能力,降低组网复杂度。监测仪内部由固定端3和监测端4两个部分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Claims (7)

1.一种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包括固定端和监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在外壳一内电路板上的激光器组件和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一,所述ARM处理器通过继电器与激光器组件连接;所述监测端包括固定在外壳二内电路板上的靶标、图像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所述靶标沿激光光束延伸方向依次包括滤光光幕、镜头、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镜头的光学焦点,所述镜头与滤光光幕之间的距离与测量量程呈线性正比例相关;在工作起始状态,所述激光器组件的焦点与滤光光幕的零点对准;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二,所述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图像传感器相连,输出端与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相连;
所述滤光光幕采用以挠度测量量程为边长的正方形有色有机玻璃,其颜色与激光光束颜色一致;所述图像传感器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其分辨率为1024*768;
所述图像处理器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所述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依次与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和信号转换模块二连接,并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二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通过电缆连接;
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座和多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座呈中心对称结构,其对称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一上,其上均匀、对称地设有安装激光器的通孔,所述激光器一一对应地内嵌在通孔中,并通过电路连接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内并行设有多个继电器,继电器与激光器一一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座采用方位俯仰可调的激光器座,其边缘均匀、中心对称地设有可伸缩的方位俯仰调节组件,其对称中心的螺栓预置在弹簧内;所述激光器与激光器座之间的接触面上还均匀、对称地设置有可伸缩的激光器预调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座呈十字形,在其四个突出部分别开有安装激光器的通孔,所述激光器座的四个突出部分边缘分别设有方位俯仰调节组件;每个通孔的侧壁上均匀、对称地设有激光器预调组件;所述激光器座采用球墨铸铁一次成型铸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俯仰调节组件和激光器预调组件均由顶丝或螺栓构成,激光器座的每个调节面至少配有两个方位俯仰调节组件,每个激光器至少配有四个激光器预调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和监测端均配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热丝和风扇,所述两温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连接,所述两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和风扇均通过继电器与第一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和第二信号传输及控制器的ARM处理器连接,所述电热丝与风扇分别与继电器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内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5℃,风扇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30℃;所述监测端内温控装置的电热丝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10℃,风扇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为60℃。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的集群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通过无线电波将挠度和位移信息传递给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多个监测点的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每个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均配有发射天线,用于监测点数据的采集、编码和发射;所述接收端为由接收天线和计算机终端组成的监测中心,接收天线用于对无线信号的接收、采集和解码;所述监测中心用于多个监测点信息的集中处理、分析及实时监控。
CN201410412006.XA 2014-08-15 2014-08-15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Active CN1057165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2006.XA CN105716533B (zh) 2014-08-15 2014-08-15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2006.XA CN105716533B (zh) 2014-08-15 2014-08-15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533A CN105716533A (zh) 2016-06-29
CN105716533B true CN105716533B (zh) 2018-09-14

Family

ID=5614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2006.XA Active CN105716533B (zh) 2014-08-15 2014-08-15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65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984A (zh) * 2019-09-06 2019-11-08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位移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3358032B (zh) * 2021-05-20 2023-12-12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测距的隧道内自动监控量测量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3372A (en) * 1988-01-21 1989-06-27 Thomas Savino Bridge sway and deflection detection system
CN2302499Y (zh) * 1997-05-05 1998-12-30 南京理工大学 便携式激光路面弯沉检测仪
KR20030080162A (ko) * 2002-04-06 2003-10-11 김희식 촬상소자 센서를 이용한 실시간 구조물 변위 계측기
CN201181203Y (zh) * 2008-03-27 2009-01-14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隧道位移监测系统
CN204101005U (zh) * 2014-08-15 2015-01-14 西安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3372A (en) * 1988-01-21 1989-06-27 Thomas Savino Bridge sway and deflection detection system
CN2302499Y (zh) * 1997-05-05 1998-12-30 南京理工大学 便携式激光路面弯沉检测仪
KR20030080162A (ko) * 2002-04-06 2003-10-11 김희식 촬상소자 센서를 이용한 실시간 구조물 변위 계측기
CN201181203Y (zh) * 2008-03-27 2009-01-14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隧道位移监测系统
CN204101005U (zh) * 2014-08-15 2015-01-14 西安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533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831B (zh) 激光成像挠度和位移监测方法
CN101339003B (zh) 大结构水平二维位移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WO2021135157A1 (zh) 岩体结构探测及危石探测系统及方法
CN209356145U (zh) 一种桥梁动挠度实时监测系统
CN105651377B (zh) 一种基于视频数据挖掘的非接触式物体振动频率测量方法
CN109870279A (zh)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桥梁挠度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9297428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精度变形巡测技术方法
US20230280236A1 (en) Synchronous monitoring system for multi-point displacement and rotation response of large-scale structure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 therefor
CN105716533B (zh)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及集群式监测系统
CN103604419A (zh) 基于三维重构的导线覆冰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4180755A (zh) 一种大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6493B (zh) 基于图像数据的轨空间内相机调焦的方法及其调焦系统
CN109341542A (zh) 基于数字信号序列长度识别裂缝宽度的方法及其监测装置
CN102854138A (zh) 基于数字摄像法的能见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Yin et al. A vis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multipoint deflection of large‐span bridge based on camera networking
CN101581580A (zh) 空间数字化大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930475A (zh) 用于确定测量面的相对反射率的方法
Yu et al. Robust op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of bridge structure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CN109115115A (zh) 一种隧道位移检测系统及检测计算方法
CN204101005U (zh) 激光成像双路自动监测仪
Vasileva et al. Vision-based system for long-term remote monitoring of larg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Design, testing, evaluation
CN116734956A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位监测装置
CN208579749U (zh) 一种平面度快速测量装置及机构
CN104019748B (zh) 观测基准失稳补偿式接触网偏移量检测装置
CN112113550B (zh) 一种智能磁浮动力多态测量棱镜及其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710077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No. 211 days Valley Ba Lu HUan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D2, No. 101

Applicant after: XI'AN SATPR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accelerator 10-3C cottage high tech Zone 710304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Applicant before: XI'AN SATPR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710077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No. 211 days Valley Ba Lu HUan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D2, No. 101

Applicant after: SATPRO M&C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7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No. 211 days Valley Ba Lu HUan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D2, No. 101

Applicant before: XI'AN SATPR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Laser imaging dual channel automatic monitor and cluster monitor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Pledgee: Xi'a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SATPRO M&C TECH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61000010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5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Pledgee: Xi'a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SATPRO M&C TECH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61000010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01, building 5, China Electronics Xi'an Industrial Park, 1288 caotan 10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710000,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TPRO M&C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building D2, HUan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211 tianguba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77

Patentee before: SATPRO M&C TECH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Laser imaging dual channel automatic monitoring instrument and cluster monitor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Pledgee: Xi'a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SATPRO M&C TECH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61000050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