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4773B -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4773B
CN105704773B CN201610011957.5A CN201610011957A CN105704773B CN 105704773 B CN105704773 B CN 105704773B CN 201610011957 A CN201610011957 A CN 201610011957A CN 105704773 B CN105704773 B CN 105704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ignal strength
strength indication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1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4773A (zh
Inventor
陈隆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119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4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4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4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4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4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通话平板等移动终端非常普及,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沟通工具之一,虽然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已经非常高,但是仍然会存在通话时突然掉线的情况,特别是在移动终端的自身设计存在一定缺陷,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不够合理时掉线情况会更加严重,如果是一些重要电话掉线很可能会导致用户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耽误了用户的时间,这给用户带来了较多的困扰,而移动通信网络的重新规划部署成本价较高,并且耗时较长。可见,如何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过程中的掉线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可选的,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所述N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切换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可选的,所述修改模块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修改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
调整模块,用于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其中,所述修改模块,还用于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
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修改模块,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可选的,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和基站,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从所述N个信道中确定第一目标信道,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对应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对应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标识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基站,还用于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从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中确定第二目标信道,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该服务器根据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移动终端根据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接收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从而响应该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英文:mobileInternet devices,缩写:MID)或穿戴式设备等,上述移动终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服务器可以是运营商服务器。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移动终端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统计用户在平时通话过程中的掉线情况,包括掉线的信道和对应的掉线次数,从而确定出掉线较为频繁的信道。
S102、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其中,该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将掉线次数较多的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从而该服务器可以通过关联的基站根据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S1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N个信道的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具体可以是减小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例如负载较大或网络拥塞程度较大或信噪比较低的信道,其信号强度值减小的幅度越大,并将减小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上报给该基站,从而可以减小该移动终端向该N个信道中网络状态较差的信道切换的概率。
可以理解的是,该移动终端只是将信号强度的值进行了修改,该N个信道的实际信号强度并不会随之发生变化。
S104、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具体的,该基站根据该N个信道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从该N个信道中确定出信号强度值最大或者该预设第一时长内平均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信道作为第一目标信道,从而该移动终端响应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而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该服务器根据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移动终端根据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接收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从而响应该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移动终端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S202、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S2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其中,该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N个信道的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具体可以是对于负载较大或网络拥塞程度较大或信噪比较低的信道,设置较大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而对于负载较小或网络拥塞程度较小或信噪比较高的信道,设置较小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具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204、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具体的,该移动终端按照设置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相应的减小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将减小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上报给该基站,从而可以减小该移动终端向该N个信道中网络状态较差的信道切换的概率。
S205、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S206、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其中,该预设第二数值与该预设第一数值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该预设第二时长与该预设第一时长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即该移动终端可以以该预设第一时长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地统计信道的掉线情况,也可以根据掉线情况调整统计周期,在掉线情况变化较大时可以适当减小统计周期,从而保证统计结果的实时性,掉线情况变化较小时可以适当增大统计周期,便于降低该移动终端的系统功耗和流量消耗。
S207、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调整之前针对该N个信道设置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对于相邻两次的统计结果中均存在的信道则根据本次统计的掉线次数和/或当前的网络状态信息相应的增大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对于该N个信道中的其它信道则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状态信息相应的减小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S208、所述移动终端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具体的,该基站可以根据该移动终端再次上报的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该移动终端本次将要切换到的信道,从而该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该基站的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相应的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根据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的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进而响应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该移动终端获取该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根据掉线次数和/或当前的网络状态信息增大该S个信道和该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该N个信道中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进而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再将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发送给该基站,从而该移动终端可以切换至该基站再次确定出的信道,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移动终端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S302、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S3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S304、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其中,该第一目标信道由该基站根据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S305、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S306、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S307、所述移动终端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S308、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并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S309、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S310、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具体的,该移动终端针对新增加的掉线次数较多的信道(即该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同样可以根据这些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它们的信号强度值,并将该N个信道以及该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后上报给该基站。
S311、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具体的,该基站可以根据该移动终端上报的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以及该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该移动终端本次将要切换到的信道,从而该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该基站的切换指令时切换至相应的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根据该服务器发送的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进而响应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该移动终端获取该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根据掉线次数和/或当前的网络状态信息增大该S个信道和该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该N个信道中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进而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根据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S个信道中除该相同信道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将修改后的信号强度值上报给该基站,从而响应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S个信道和该N个信道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二目标信道,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所述N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402,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
接收模块403,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修改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402,还用于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接收模块403,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切换模块405,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修改模块404具体可以包括:
设置单元4040,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修改单元4041,用于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确定模块406,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
调整模块407,用于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其中,所述修改模块404,还用于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402,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06,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
所述设置单元4040,还用于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修改模块404,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402,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接收模块403,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所述切换模块405,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该服务器根据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移动终端根据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接收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从而响应该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1000;至少一个输出设备2000;至少一个处理器3000,例如CPU;和存储器4000,上述输入设备1000、输出设备2000、处理器3000和存储器4000通过总线5000连接。
其中,上述输入设备1000具体可为移动终端的射频电路,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无线信号。
上述输出设备2000具体可为移动终端的射频电路,用于向基站发送无线信号。
上述存储器4000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上述存储器4000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上述输入设备1000、输出设备2000和处理器3000用于调用存储器400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上述处理器3000,用于获取输入设备1000检测到的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所述N为正整数。
上述输出设备2000,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
上述输入设备100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上述输出设备2000,还用于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上述输入设备1000,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3000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的具体方式为:
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获取输入设备1000检测到的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上述输出设备2000,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
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上述输出设备2000,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上述输入设备1000,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上述处理器3000,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输入设备1000、输出设备2000和处理器3000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该服务器根据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移动终端根据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接收该基站发送的针对该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从而响应该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601、服务器602和基站603,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601,用于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602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服务器602,用于接收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服务器602,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601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603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基站603,用于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从所述N个信道中确定第一目标信道,并向所述移动终端601发送针对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601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移动终端601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601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对应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对应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所述基站603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并向所述服务器602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标识信息。
所述服务器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向所述移动终端601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向所述基站603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基站603,还用于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从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中确定第二目标信道,并向所述移动终端601发送针对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601,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该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该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该基站根据修改后的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从该N个信道中确定第一目标信道,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针对该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该移动终端响应该切换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目标信道,从而移动终端可以联合服务器和基站确定出满足网络状态较好、信号强度较强等条件的信道并切换至该信道,可以实现低成本且有效地降低通话掉线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能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具体为:减小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负载较大或网络拥塞程度较大或信噪比较低的信道,其信号强度值减小的幅度越大;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并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所述N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具体为:减小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负载较大或网络拥塞程度较大或信噪比较低的信道,其信号强度值减小的幅度越大;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切换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修改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
调整模块,用于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其中,所述修改模块,还用于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
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修改模块,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中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9.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和基站,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具体为:减小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负载较大或网络拥塞程度较大或信噪比较低的信道,其信号强度值减小的幅度越大;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从所述N个信道中确定第一目标信道,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之后预设第二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值的S个信道,所述S为正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和所述N个信道中相同信道组成的第一信道集合,增大所述第一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对应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并减小所述N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其它信道对应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按照增大或减小后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确定所述S个信道中除所述第一信道集合之外的信道组成的第二信道集合,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标识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设置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修改幅度修改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基站,还用于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的信号强度值从所述N个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集合包括的信道中确定第二目标信道,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二目标信道。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软件产品,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包括的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至少一个输出设备;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输入设备检测到的预设第一时长内掉线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值的N个信道,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输出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
所述输入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标识信息获取;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网络状态信息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负载信息、网络拥塞程度信息和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修改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具体为:减小该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负载较大或网络拥塞程度较大或信噪比较低的信道,其信号强度值减小的幅度越大;
所述输出设备,还用于向基站发送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输入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第一目标信道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由所述基站根据修改后的所述N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值确定;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信道。
CN201610011957.5A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5704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1957.5A CN105704773B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1957.5A CN105704773B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4773A CN105704773A (zh) 2016-06-22
CN105704773B true CN105704773B (zh) 2019-02-12

Family

ID=5622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1957.5A Active CN105704773B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4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833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流量使用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70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系统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159854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controlling received power of multi-antenna radio channel measurement equipment
WO2015003126A1 (en) * 2013-07-03 2015-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rat) adaptable threshold for handover
CN104780552A (zh) * 2014-01-09 2015-07-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EP2943026A1 (en) * 2014-05-06 2015-11-1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probing bandwith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70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系统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159854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controlling received power of multi-antenna radio channel measurement equipment
WO2015003126A1 (en) * 2013-07-03 2015-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rat) adaptable threshold for handover
CN104780552A (zh) * 2014-01-09 2015-07-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EP2943026A1 (en) * 2014-05-06 2015-11-1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probing bandwi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4773A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7404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7155204B (zh) 一种蓝牙与Wifi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4883657A (zh) 一种虚拟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06383A (zh) 一种消息的推送方法和终端以及推送服务器
CN106411627A (zh) 网络连接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244918A (zh) 一种实现网络认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01948A (zh) 一种载波聚合网络中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080153A (zh) 接入点选择方法、用户设备及系统
CN110190871B (zh) 一种控制天线间干扰的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515745A (zh)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37625A (zh) 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0571285C (zh) 一种多级远端无线设备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04618990A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接入控制装置
CN105704773B (zh) 一种切换移动通信信道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EP3258617B1 (en) Antenna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0299930A (zh)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050123A (zh) 一种无线网络负荷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491628B (zh) 一种通话信道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49374A (zh) 下载任务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037458A (zh) 一种lte系统中小区重选方法与终端
CN105611593B (zh)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移动通信系统
EP299928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8112045A (zh) 语音传输模式的切换方法、切换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4469865A (zh) 一种目标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8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