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4024A -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4024A
CN105704024A CN201410709672.XA CN201410709672A CN105704024A CN 105704024 A CN105704024 A CN 105704024A CN 201410709672 A CN201410709672 A CN 201410709672A CN 105704024 A CN105704024 A CN 105704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node
pce
cross
actual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96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4024B (zh
Inventor
刘洋
罗春
张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7096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4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4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4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4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4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依据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PCE需要存储大量的路径信息,造成PCE的负担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将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并依据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进行跨域连接,使得PCE的负担大大降低的效果。

Description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SwitchedOpticalNetwork,简称为ASON)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开始采用光网络设备组建网络,基于单个自治域(以下简称域)的网络业务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由于ASON控制平面技术基本遵守统一的标准,例如,链路管理模块的(LinkManagementProtocol,简称为LMP)协议,信令模块的(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简称为RSVP)协议,算路模块的(PathComputationElementCommunicationProtocol,简称为PCEP)协议等,使得实现不同域之间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跨域应用因为不仅节省了繁琐低效的人工配置域间连接开销,而且通盘考虑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因此必将成为未来主流的应用方式。
对于建立跨域连接,连接的首网元节点(以下简称节点)需要事先知道整条路径信息,若不对此路径进行特殊处理,则本域内信息将会暴露给其他域,这样是不安全的。针对此问题,IETF标准提出了用Path-Key隐藏域内路径的方法。
图1是相关技术中多域组网拓扑图,如图1所示,客户设备S连接到G需要经过两个域,每个域都有外置路径计算单元(PathComputationElement,简称为PCE),域内节点与外置PCE以及外置PCE之间通过PCEP协议交互。图2是相关技术中节点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控制平面包括实际与外置PCE交互的路径计算客户端(PathComputationClient,简称为PCC),连接控制器(ConnectionController,简称为CC),以及交叉下发模块。传送平面则主要由传送平面设备组成。连接控制器起主导作用,其上可通过PCC向外置PCE请求路径计算,下可通过交叉下发模块向传送平面设备下发交叉指令。
节点A的CC收到客户设备S的连接建立请求后,向PCE1发起跨域路径计算。PCE1联合PCE2计算出跨域路径后,PCE1将域1内的路径隐藏为Paht-Key1,PCE2将域2内的路径隐藏为Paht-Key2后返还跨域路径给网元A的CC。节点A的CC发起跨域连接建立流程,沿此路径逐个打通节点上的交叉。当Path信令经过各域入边界节点时,需要根据隐藏的Path-Key向各域PCE查询实际路径。例如域1的入边界节点A根据Path-Key1向PCE1,域2的入边界节点D根据Path-Key2向PCE2查询各自所在域的域内实际路由。由于本域内路径只在本域中使用,对其他域来说是透明的,从而保证了域内信息的安全性。
这一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域内信息被泄露的问题,但是为了支持跨域连接的后续恢复、优化等需要重新计算路径(以下简称重路由)操作,PCE需要保留大量的路径信息,用来复用或避开原路径,也就是需要实现IETF标准中提到的有状态PCE。考虑到有状态PCE的实现非常复杂。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由于PCE需要存储大量的路径信息,造成PCE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PCE需要存储大量的路径信息,造成PCE的负担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包括: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依据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
优选地,将从所述节点所属域的所述PCE查询到的所述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包括:将所述实际路径关联到所述节点本地生成的隐藏路径进行存储。
优选地,在将从所述节点所属域的所述PCE查询到的所述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PCE发送的用于路径重路由计算的路径查询请求;将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发送给所述PCE。
优选地,在将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发送给所述PCE之后,还包括:从所述PCE查询到所述PCE进行路径重路由计算后的更新路径;依据所述更新路径,对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进行更新。
优选地,在依据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之后,还包括:删除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域连接建立装置,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建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
优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路径关联到所述节点本地生成的隐藏路径进行存储。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PCE发送的用于路径重路由计算的路径查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发送给所述PCE。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查询模块,用于从所述PCE查询到所述PCE进行路径重路由计算后更新路径;更新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更新路径,对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进行更新。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
通过本发明,采用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依据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PCE需要存储大量的路径信息,造成PCE的负担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将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并依据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进行跨域连接,使得PCE的负担大大降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多域组网拓扑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中存储模块42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过程中Path-Key的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全路段重路由过程中路径的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域内段重路由过程中Path-Key处理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
步骤S304,依据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
通过上述步骤,将PCE上存储的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不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PCE需要存储大量的路径信息,造成PCE的负担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将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并依据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进行跨域连接,使得PCE的负担大大降低的效果。
将从节点所属域的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直接对从PCE上查询到的实际路径进行存储;为了查询的方便,以及实际路径的安全,优选地,可以将实际路径关联到节点本地生成的隐藏路径进行存储。
在将从节点所属域的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之后,还可以接收PCE发送的用于路径重路由计算的路径查询请求;将存储的实际路径发送给PCE,即节点对PCE提供相应的查询功能。
在将存储的实际路径发送给PCE之后,还可以从PCE查询到PCE进行路径重路由计算后的更新路径;依据更新路径,对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进行更新。即在实际路径由于重路由计算进行更新后,依据更新的更新路径进行更新后,对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进行更新。
为了有效使用节点本地存储资源,在依据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之后,还包括:在确定实际路径已过期,或者该实际路径已更新的情况下,删除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跨域连接建立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存储模块42和建立模块4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存储模块42,用于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节点本地;建立模块44,连接至上述存储模块42,用于依据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中存储模块42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存储模块42包括:存储单元52,下面对该存储单元52进行说明。
存储单元52,用于将实际路径关联到节点本地生成的隐藏路径进行存储。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6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4所示的所有结构外,还包括:接收模块62和发送模块6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接收模块62,连接至上述存储模块42,用于接收PCE发送的用于路径重路由计算的路径查询请求;发送模块64,连接至上述接收模块62,用于将存储的实际路径发送给PCE。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7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6所示的所有结构外,还包括:查询模块72和更新模块7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查询模块72,连接至上述发送模块64,用于从PCE查询到PCE进行路径重路由计算后更新路径;更新模块74,连接至上述查询模块72,用于依据更新路径,对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进行更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如图8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4所示的所有结构外,还包括:删除模块82,下面对该删除模块82进行说明。
删除模块82,连接至上述建立模块44,用于删除节点本地存储的实际路径。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中跨域连接路径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节点本地管理Path-Key的方式,使得使用一个轻量级的PCE即可完成跨域连接的重路由功能,极大分摊了系统的负担。下面对该方案进行简单说明。
该方案包括:跨域连接建立过程中由节点本地生成Path-Key关联域内路径。假设连接首节点已完成跨域路径计算请求,则接下来本方法的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01.跨域连接首节点的CC收到跨域路径请求响应后发起跨域连接Path信令流程;
步骤102.Path信令到达各域入边界节点时,CC根据Path-Key向本域PCE查询实际域内路径;
步骤103.各域入边界节点生成新的本地Path-Key(L-PK)与查询到的实际域内路由关联起来;
步骤104.各域入边界节点将L-PK带到本域出边界节点保存起来;
步骤105.当Resv信令到达各域入边界节点时,CC将L-PK作为本域实际路由传递上去;
步骤106.连接首节点的CC从Resv信令中取出完整的实际路由信息保存起来。
其中,跨域连接全路段重路由过程中Path-Key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201.跨域连接的全路段发起恢复、优化等重路由操作;
步骤202.跨域连接首节点的CC将包含原路径的信息带给外置PCE请求跨域重路由;
步骤203.外置PCE根据原路径信息中的L-PK向域边界节点查询本域内实际路径;
步骤204.PCE将重路由后跨域路径发给连接首节点的CC,然后由其发起恢复连接建立;
步骤205.恢复连接建立过程同原连接建立过程,也需要生成本地Path-Key来关联域内路径。
另外,跨域连接域内段重路由过程中Path-Key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301.跨域连接的域内段发起恢复、优化等重路由操作;
步骤302.本域入边界节点的CC将包括本域内路径的信息带给外置PCE请求域内重路由;
步骤303.外置PCE完成重路由后,将新的域内路径信息发给域入边界节点的CC,由其发起域内连接建立过程;
步骤304.新的域内连接建立成功后,域边界节点中的L-PK关联路径更新为新的域内路径。
其中,跨域连接删除过程中Path-Key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401.跨域连接发起删除流程;
步骤402.删除指令到达各域边界节点时,边界节点需要删除跨域连接对应的L-PK。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该跨域连接路径管理办法,为IETF标准的Path-Key方法的一种实现。由节点自身来生成和管理Path-Key,并向外置PCE提供查询接口,从而允许外置PCE不必记录复杂的连接路径信息,使用一个轻量级的外置PCE即可完成连接的大部分功能。
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建立过程中Path-Key的管理方法示意图,如图9所示,假设客户设备S需要连接到G,S和G之间隔着两个域。首先,连接发起者(网管或者客户侧设备)需要发送一条跨域连接建立请求到节点A的CC,节点A的CC通过本节点的PCC向PCE1请求跨域路径计算。后续节点内的CC与本域外置PCE之间的交互都通过PCC进行,不再赘述。
PCE1具体算路细节不属于本申请范畴,故不多赘述。假设算路结果为路径A(U)—A(D)—C(U)—C(D)—D(U)—D(D)—F(U)—F(D),其中U表示路由在此节点的上半跳,D表示下半跳。则根据IETF的RFC5520中关于Path-Key的用法描述,PCE1将域1内的路径A(D)—C(U)隐藏为PK1,PCE2将域2内的路径D(D)—F(U)隐藏为PK2,这样返回给节点A的CC的跨域路径就是A(U)—PK1—C(D)—D(U)—PK2—F(D)。
节点A的CC将此跨域路径填入Path信令中,然后发起跨域连接L的建立流程。Path信令到达节点A时,节点A的CC发现路由的下半跳为Path-Key格式,故需要根据此PK1向PCE1进行实际路径查询,PCC1收到查询请求后,将PK1对应的路径A(D)—C(U)返回给节点A的CC。
此时,节点A生成一个本地的Path-Key(L-PK1)关联到查询到的PK1对应的路径A(D)—C(U)。
当Path信令经过节点D时,节点D同样为生成一个本地的Path-Key(L-PK2)关联到从PCE2查询到的PK2对应的路径D(D)—F(U)。
当Resv信令沿连接路径的逆方向经过节点D时,节点D的CC将信令实际路由信息中的本域内路由信息部分替换为L-PK2。
当Resv信令到达节点A时,节点A的CC先将信令实际路由信息中的本域内路由信息部分替换为L-PK1,然后将整条跨域连接的实际路由信息保存起来。
跨域连接L建立成功后,连接首节点A向连接发起者响应连接建立成功。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全路段重路由过程中路径的管理方法示意图,如图10所示,假设节点C的出方向发生故障。此时跨域连接需要进行全路段恢复,首先连接首节点A的CC会将故障信息和原路径信息一起发送给PCE1进行跨域连接重路由。
PCE1为了获取原域内路径,需要根据原路径中的L-PK1向节点A进行反向路径查询,节点A把L-PK1对应的路由A(D)—C(U)返回给PCE1。同样的,PCE2需要根据L-PK2向节点D进行反向路径查询,从而获取到实际域内路径D(D)—F(U)。
这样,算路模块才能给出最优的恢复路径A(U)—A(D)—B(U)—B(D)—D(U)—D(D)—F(U)—F(D),即域2内的路径不变,这样不用倒换原有连接的交叉,能够做到影响最小。此时,PCE1将恢复路径在域1内的部分A(D)—B(U)隐藏为PK3,PCE2不需要做出操作。
恢复连接的建立过程同原连接的建立流程相同。不同的是,节点A需要生成L-PK3关联到PK3对应的域内路径,节点D则继续使用L-PK2。
不难看出,通过将Path-Key的管理由外置PCE转移到节点内部,能够有效分摊系统负担,从而可通过一个轻量级的PCE架构完成跨域连接的建立和恢复操作。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连接域内段重路由过程中Path-Key处理方法示意图,如图11所示,假设节点D的出方向发生故障。此时跨域连接L在域2内的部分进行恢复即可,首先,域2入边界节点D的CC将本域实际路由信息带给PCE2进行域内重路由。
PCE2将重新计算好的域内恢复路径D(D)—E(U)—E(D)—F(U)返回给节点D的CC,由其发起域内恢复连接建立。
待域内连接建立好之后,节点D将L-PK2关联的原域2内路径D(D)—F(U)重新关联到域内恢复路径D(D)—E(U)—E(D)—F(U)。
如此能够保证再次进行全路段重路由时,域内对应的实际路径是正确的。
其中,跨域连接删除过程中Path-Key处理方法如下:
当跨域连接L需要删除时,连接的各域边界节点收到删除指令后,将本地保存的对应连接L的本地Path-Key信息删除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
依据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节点所属域的所述PCE查询到的所述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包括:
将所述实际路径关联到所述节点本地生成的隐藏路径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从所述节点所属域的所述PCE查询到的所述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PCE发送的用于路径重路由计算的路径查询请求;
将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发送给所述PC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发送给所述PCE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PCE查询到所述PCE进行路径重路由计算后的更新路径;
依据所述更新路径,对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据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之后,还包括:
删除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
6.一种跨域连接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从节点所属域的路径计算单元PCE查询到的实际路径存储到所述节点本地;
建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建立跨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路径关联到所述节点本地生成的隐藏路径进行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PCE发送的用于路径重路由计算的路径查询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将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发送给所述PC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从所述PCE查询到所述PCE进行路径重路由计算后更新路径;
更新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更新路径,对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进行更新。
10.根据权利要求6、7、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节点本地存储的所述实际路径。
CN201410709672.XA 2014-11-28 2014-11-28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704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9672.XA CN105704024B (zh) 2014-11-28 2014-11-28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9672.XA CN105704024B (zh) 2014-11-28 2014-11-28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4024A true CN105704024A (zh) 2016-06-22
CN105704024B CN105704024B (zh) 2019-10-25

Family

ID=56230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9672.XA Active CN105704024B (zh) 2014-11-28 2014-11-28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40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5007A (zh) * 2021-06-25 2021-08-13 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隐匿三要素查询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542A (zh) * 2007-06-15 2008-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域间pce能力信息的获取方法、pce及能力获取装置
CN101536375A (zh) * 2005-02-02 2009-09-16 思科技术公司 域间路径计算技术
US7599349B2 (en) * 2004-01-29 2009-10-06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puting inter-autonomous system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LSP paths
CN102868607A (zh) * 2012-08-23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分离路径的计算方法、路径计算单元及通信系统
CN104022949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路径信息长久保存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9349B2 (en) * 2004-01-29 2009-10-06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puting inter-autonomous system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LSP paths
CN101536375A (zh) * 2005-02-02 2009-09-16 思科技术公司 域间路径计算技术
CN101325542A (zh) * 2007-06-15 2008-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域间pce能力信息的获取方法、pce及能力获取装置
CN102868607A (zh) * 2012-08-23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分离路径的计算方法、路径计算单元及通信系统
CN104022949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路径信息长久保存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5007A (zh) * 2021-06-25 2021-08-13 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隐匿三要素查询方法
CN113255007B (zh) * 2021-06-25 2021-09-21 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隐匿三要素查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4024B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8600B2 (en)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hierarchical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
EP3751801B1 (en)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s
US8942226B2 (e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via a path computation and control element
EP2892188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cket forwarding path, network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CN101313528A (zh) 一种多域路由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3688510B (zh) 跨网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165322A (zh) 向冗余控制器路由协议的代理
CN103209108B (zh) 一种基于dvpn的路由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3825826A (zh) 一种动态路由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0234147A (zh) 灯控系统网络的静态路由部署方法
CN101155119A (zh) 一种确定自治系统边界节点的方法、装置及路径计算方法
CN105530185A (zh) 覆盖路由网络、基于覆盖路由网络的路由方法及路由器
CN104092611A (zh) 确定跨区域受约束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EP3099010B1 (en) Network path comput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227461A (zh) 获取跨域分离路径的方法、路径计算单元
CN104994019B (zh) 一种用于sdn控制器的水平方向接口系统
CN11146444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465788A (zh) 一种域间路由互通的方法、装置和路径计算单元
CN103107942B (zh) 一种静态路由的跟踪方法和设备
EP3082306A1 (en) Re-rout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CN104883263A (zh) 一种网络集中控制方法、系统以及多域控制器
CN105704024A (zh) 跨域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KR102187292B1 (ko) Sfc 네트워크에서 토폴로지 정보를 동기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라우팅 네트워크 엘리먼트
CN104348744A (zh) 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及路径计算单元
CN11146444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4

Address after: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