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8564A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8564A
CN105698564A CN201410681206.5A CN201410681206A CN105698564A CN 105698564 A CN105698564 A CN 105698564A CN 201410681206 A CN201410681206 A CN 201410681206A CN 105698564 A CN105698564 A CN 105698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avity
sub
intermediate collector
tub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12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98564B (zh
Inventor
刘玉宝
陆向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foss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foss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oss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foss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812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98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98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8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8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85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一个与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与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一个隔离。通过灵活改变流路的设置,能够改进换热效率,有效的利用换热面积,能够获取均匀的出风温度,以及回路设置简单,易实现。

Description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热器包括中间集流管,中间集流管包括沿换热器厚度方向和集流管轴向延伸的隔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中间集流管的换热器,通过采用跳管改变流路,获取更好的换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中间集流管部分,该中间集流管部分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一个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一个隔离,所述参照方向是所述隔壁朝向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的方向、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延伸方向、或与中间集流管部分的延伸方向和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一个隔离,所述参照方向是所述隔壁朝向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的方向、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延伸方向、或与中间集流管部分的延伸方向和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所述中间集流管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所述中间集流管部分由单个中间集流管通过隔板分隔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一分集流管和第二分集流管,所述第一分集流管和第二分集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第一分集流管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第一分集流管由单个集流管通过隔板分隔而成;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第二分集流管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第二分集流管由单个集流管通过隔板分隔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换热器部分是第一排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中间集流管;第二换热器部分是第二排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二中间集流管,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换热器部分是第一排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中间集流管;第二换热器部分是第二排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二中间集流管,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作为第三排换热器的第三换热器部分,其中第二换热器部分和第三换热器部分的在参照方向上的同一侧的集流管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第二换热器部分和第三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三换热器部分包括:第三中间集流管,该第三中间集流管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作为第三排换热器的第三换热器部分,所述第三换热器部分包括:第三中间集流管,该第三中间集流管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连接,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第二换热器部分和第三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其中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分别与第三换热器部分的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在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另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在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另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换热器,对于单排式换热器、双排式换热器、3排式换热器,通过灵活改变流路的设置,能够改进换热效率,有效的利用换热面积,能够获取均匀的出风温度,以及回路设置简单,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排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双排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种双排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三排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4所示的三排式换热器的流路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种三排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6所示的三排式换热器的流路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种三排式换热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8所示的三排式换热器的流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4、6、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热器。如图1至4、6、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诸如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器100包括:第一换热器部分101和第二换热器部分102,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和第二换热器部分10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中间集流管部分10,该中间集流管部分10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11,所述腔体11包括通过隔壁12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第一换热管21,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111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22,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112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所述一个隔离。
如图2、6、7、8、9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12位于参照方向A上的一侧(例如图中的隔壁12的上侧)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12位于参照方向A上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例如图中的隔壁12的下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所述一个隔离,所述参照方向A是所述隔壁12朝向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的方向(例如图中的上下方向)、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的延伸方向、或与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延伸方向和换热器10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如图1、3、4、5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12位于参照方向A上的一侧(例如图中的隔壁12的上侧)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12位于参照方向A上的所述一侧(例如图中的隔壁12的上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所述一个隔离,所述参照方向A是所述隔壁12朝向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的方向、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的延伸方向、或与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延伸方向和换热器10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排式换热器。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所述中间集流管部分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所述中间集流管部分10由单个中间集流管1通过隔板4分隔而成。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一分集流管51和第二分集流管52,所述第一分集流管51和第二分集流管52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第一分集流管5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第一分集流管51由单个集流管通过隔板4分隔而成;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第二分集流管52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第二分集流管52由单个集流管5通过隔板4分隔而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增加跳管,改变流路,获取更好的换热效果。
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或者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二子腔体112和第一子腔体111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
图2和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排式换热器。如图2和3所示,第一换热器部分101是第一排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部分101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中间集流管;第二换热器部分102是第二排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部分102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二中间集流管。第一换热器部分101和第二换热器部分10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位于所述参照方向A上的两侧的集流管5。第一换热器部分101和第二换热器部分102并排设置。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中间集流管部分10的第二子腔体112和第一子腔体111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
图4、6、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排式换热器,而图5、7、9分别示出了图4、6、8所示的三排式换热器的流路图。
如图4至7所示,在上述双排式换热器的基础上,换热器100还包括:作为第三排换热器的第三换热器部分103,第二换热器部分102和第三换热器部分103的在参照方向A上的同一侧的集流管5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第三换热器部分103可以包括:第三中间集流管10,该第三中间集流管10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11,所述腔体11包括通过隔壁12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第一换热管21,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111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22,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112连接。第一换热器部分101、第二换热器部分102和第三换热器部分103并排设置。
如图8、9所示,第三换热器部分103包括:第三中间集流管10,该第三中间集流管10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11,所述腔体11包括通过隔壁12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第一换热管21,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111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22,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112连接。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两个集流管5分别与第三换热器部分103的第三中间集流管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
如图8、9所示,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两个集流管5中的、在参照方向A上的一侧的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12位于参照方向A上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两个集流管5中的另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
参见图8,作为选择,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两个集流管5中的、在参照方向A上的一侧的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10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12位于参照方向A上的所述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102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另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中的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3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排式和三排式换热器,通过增加跳管,改变流路,改善换热效率,有效的利用换热面积,同时获取均匀的出风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换热器,对于单排式、双排式、3排式换热器,通过灵活改变流路的设置,能够改进换热效率,有效的利用换热面积,能够获取均匀的出风温度,以及回路设置简单,易实现。
尽管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单排式换热器,双排式换热器和三排式换热器,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用于更多排的换热器。
以圆形集流管进行了描述,但是上述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他截面形状的集流管,例如椭圆形集流管、矩形集流管等。

Claims (12)

1.一种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中间集流管部分,该中间集流管部分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一个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一个隔离,所述参照方向是所述隔壁朝向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的方向、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延伸方向、或与中间集流管部分的延伸方向和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隔离,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所述一个隔离,所述参照方向是所述隔壁朝向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的方向、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延伸方向、或与中间集流管部分的延伸方向和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所述中间集流管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所述中间集流管部分由单个中间集流管通过隔板分隔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一分集流管和第二分集流管,所述第一分集流管和第二分集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第一分集流管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第一分集流管由单个集流管通过隔板分隔而成;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部分的第二分集流管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第二分集流管由单个集流管通过隔板分隔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第一换热器部分是第一排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中间集流管;
第二换热器部分是第二排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二中间集流管,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第一换热器部分是第一排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一中间集流管;
第二换热器部分是第二排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部分包括作为中间集流管部分的第二中间集流管,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还包括:
作为第三排换热器的第三换热器部分,其中第二换热器部分和第三换热器部分的在参照方向上的同一侧的集流管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第二换热器部分和第三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三换热器部分包括:第三中间集流管,该第三中间集流管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还包括:
作为第三排换热器的第三换热器部分,所述第三换热器部分包括:第三中间集流管,该第三中间集流管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子腔体连接;以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子腔体连接,并且第一换热器部分、第二换热器部分和第三换热器部分并排设置
其中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分别与第三换热器部分的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在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另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在参照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相对于所述隔壁位于参照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而所述第二换热器部分的两个集流管中的另一个与第三中间集流管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中的另一个通过流体通路彼此连接。
CN201410681206.5A 2014-11-24 2014-11-24 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8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1206.5A CN105698564B (zh) 2014-11-24 2014-11-24 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1206.5A CN105698564B (zh) 2014-11-24 2014-11-24 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8564A true CN105698564A (zh) 2016-06-22
CN105698564B CN105698564B (zh) 2018-01-23

Family

ID=56940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120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8564B (zh) 2014-11-24 2014-11-24 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985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4082A (zh) * 2016-08-18 2018-03-06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WO2020134492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连接装置及换热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7990A (ja) * 1990-11-22 1992-07-06 Showa Alum Corp 熱交換装置
CN2257011Y (zh) * 1995-11-14 1997-06-25 王英和 一种螺旋盘管热交换器
US5896920A (en) * 1996-12-30 1999-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exchanger fin for air conditioner
JP2984472B2 (ja) * 1992-07-09 1999-11-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バポレ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用冷凍ユニット
CN1690640A (zh) * 2004-04-28 2005-1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01210778A (zh) * 2007-12-25 2008-07-02 童书开 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压缩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7990A (ja) * 1990-11-22 1992-07-06 Showa Alum Corp 熱交換装置
JP2984472B2 (ja) * 1992-07-09 1999-11-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バポレ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用冷凍ユニット
CN2257011Y (zh) * 1995-11-14 1997-06-25 王英和 一种螺旋盘管热交换器
US5896920A (en) * 1996-12-30 1999-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exchanger fin for air conditioner
CN1690640A (zh) * 2004-04-28 2005-1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01210778A (zh) * 2007-12-25 2008-07-02 童书开 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压缩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4082A (zh) * 2016-08-18 2018-03-06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WO2020134492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连接装置及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8564B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2866B2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WO2011126488A3 (en) Forme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EP2447659A3 (en) Heat exchanger and fin for the same
EP2738510A3 (en)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 having graduated fin density
CN104596153A (zh) 微通道换热器
WO2011087203A3 (ko) 열교환기, 상기 열교환기를 포함하는 음식물 처리기 및 상기 열교환기의 제조 방법
EP2068107A4 (en) THERMAL EXCHANGE ELEMENT
WO2009139998A3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enhanced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TR201909098T4 (tr) Isı eşanjörü.
RU2017118516A (ru) Многоходовой микроканальн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и изогнутыми пластинами
WO2010008960A3 (en) Integrated multi-circuit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20130186604A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independent heat exchange circuits and method
EP3124907A3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WO2011047873A3 (de) Wärmeübertragerplatte und verdampfer mit einer solchen
EP2354721A3 (en)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nt cycle
WO2011005986A3 (en)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differing fin spacing
US20170205156A1 (en) Heat exchangers
EP2299224A3 (en) Heat exchanger with headers and distribution tube
EP3988887B1 (en) Header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r
EP2977697A3 (en)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ing unit
EP2447660A3 (en) Heat Exchanger and Micro-Channel Tube Thereof
CN103697745A (zh) 集流管组件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组件的换热器
EP2687803A3 (en) Heat exchanger unit
CN105698564A (zh) 换热器
WO2010139525A3 (de) Sammelrohr für einen kondens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