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2239B -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2239B
CN105682239B CN201511032010.4A CN201511032010A CN105682239B CN 105682239 B CN105682239 B CN 105682239B CN 201511032010 A CN201511032010 A CN 201511032010A CN 105682239 B CN105682239 B CN 105682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data
detection
current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20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2239A (zh
Inventor
李明菊
朱亚军
张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20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22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2867 priority patent/WO20171134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2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239A/zh
Priority to US16/021,849 priority patent/US1047758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2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若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信道占用时间和时长比例确定当前小区的优先级;比较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若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采用本发明,可提升LAA和Wi‑Fi共存时,信道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普及,无线数据流量实现井喷式增长,蜂窝数据系统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剧。3GPP Release 13标准中提出辅助授权接入(License Assisted Access,LAA)小蜂窝(Small Cell)的概念,Small Cell不仅部署在现有的授权频谱中,同时部署在非授权频谱中,可充分利用频谱资源。然而,在非授权的5GHz频段中LAA系统和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的共存问题成为了最大挑战。
为了避免碰撞冲突的产生,现有技术中将载波侦听(Listen-before-talk,LBT)运用到LAA系统。LBT包括基于负载的设备(Load Based Equipment,LBE)和基于帧结构的设备(Frame Based Equipment,FBE)。在LBE机制下,若数据缓存区有待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包前,先对信道进行能量探测,称为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检测。如果CCA检测结果为信道空闲,则立即开始传输数据。信道将一直被占用至最大信道占用时长或数据缓存区为空。实际上,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同时产生多种业务的数据包。不同数据包大小不同,不同种类的业务对资源要求也不同,实时业务对时延要求更高(如视频通话),非实时业务对时延要求较小(如短信业务)。每个无线热点服务的用户请求数据包的时间上也有所不同,易出现突发情况。现有的LAA信道退避机制对所有业务都执行单一的标准,易于出现无线热点在长时间内竞争不到信道的情况,信道资源分配不合理,不能灵活地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也无法均衡系统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以解决LAA和Wi-Fi共存时,信道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包括:
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
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和所述时长比例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比较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持续进行信道检测,若出现信道连续空闲时间达到一次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则开始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根据所述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包总大小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进行确定。
其中,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H为当前小区的优先级,T0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T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t为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β为根据当前小区信道资源占用情况和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的调节因子,且0≤β≤1。
其中,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大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小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根据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情况计算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根据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最近的反馈信号,确定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和不确认信号;
所述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根据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确定所述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随机数N的大小;
根据所述随机数N的大小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直至所述随机数N减小到零之后开始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P为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NS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空闲的次数,NF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忙的次数;
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调整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Q为当前时隙的竞争窗口大小,q为上一次竞争窗口的大小;所述随机数值为N,且1≤N≤Q。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和所述时长比例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
检测传输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持续进行信道检测,若出现信道连续空闲时间达到一次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则开始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根据所述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包总大小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进行确定。
其中,所述信息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其中,H为当前小区的优先级,T0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T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t为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β为根据当前小区信道资源占用情况和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的调节因子,且0≤β≤1。
其中,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大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小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所述信息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情况计算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根据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最近的反馈信号,确定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和不确认信号;
所述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根据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确定所述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随机数N的大小;
根据所述随机数N的大小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直至所述随机数N减小到零之后开始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信息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其中,P为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NS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空闲的次数,NF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忙的次数;
根据以下公式调整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
其中,Q为当前时隙的竞争窗口大小,q为上一次竞争窗口的大小;所述随机数值为N,且1≤N≤Q。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预先设定一个负载门限值,可以根据LAA小区负载情况,灵活的选择第二类型或第一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CCA检测以发送数据等进一步的处理,在LAA小区负载较低的情况下,使用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可以缩短信道检测时长,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优先级的引入提高了信道资源竞争的公平性,且优先级根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计算得到,可以预防高频率生成较小的数据包的小区频繁地短时间占用信道资源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出现,更好地权衡系统整体的负载压力和资源分配比例;在LAA小区负载较高或在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的情况下,将转入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的信道检测流程。并可以根据Wi-Fi系统和LAA系统中其他小区的负载情况及信道状况自适应调节竞争窗口的大小,增加信道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和Wi-Fi系统很好共存的前提下提高了LAA系统的整体性能,进一步优化了Wi-Fi系统和LAA系统共存时信道资源的分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处理冲突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
具体地,系统进行初始化,可以设定负载门限值L和优先级阈值h。其中,负载门限值和优先级阈值可根据系统实时负载情况自适应调节。
然后判断当前时隙LAA小区是否有数据要发送。若数据缓存区非空即存在待发送数据,则可以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负载门限值的大小。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进一步计算当前小区的优先级还是进入使用第二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信道空闲检测的流程。
S102,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和所述时长比例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可以根据所述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包总大小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进行确定。
而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H为当前小区的优先级,T0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T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t为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β为根据当前小区信道资源占用情况和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的调节因子,且0≤β≤1。
S103,比较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
S104,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
此处可以持续进行CCA检测,只要出现一次CCA检测成功,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所述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持续进行信道检测,若出现信道连续空闲时间达到一次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则开始传输数据。其中,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为16us+n*9us,n可能是1或2。
通过预先设定一个负载门限值,可以根据LAA小区负载情况,灵活的选择第一类型还是第二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的信道检测流程以发送数据等进一步的处理,在LAA小区负载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的信道检测流程来缩短信道检测时长,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优先级的引入提高了信道资源竞争的公平性,且优先级根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计算得到,可以预防高频率生成较小的数据包的小区频繁地短时间占用信道资源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出现,更好地权衡系统整体的负载压力和资源分配比例。
请参照图2,为本发明处理冲突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
具体地,系统进行初始化,可以设定负载门限值L和优先级阈值h。其中,负载门限值和优先级阈值可根据系统实时负载情况自适应调节。
然后判断当前时隙LAA是否有数据要发送。若数据缓存区非空即存在待发送数据,则可以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负载门限值的大小。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进一步计算当前小区的优先级还是进入使用第二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信道空闲检测的流程。
S202,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和所述时长比例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大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执行步骤S205。
可选地,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可以根据所述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包总大小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进行确定。
而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H为当前小区的优先级,T0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T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t为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β为根据当前小区信道资源占用情况和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的调节因子,且0≤β≤1。
S203,比较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
S204,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
此处可以持续进行CCA检测,只要出现一次CCA检测成功,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所述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持续进行信道检测,若出现信道连续空闲时间达到一次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则开始传输数据。其中,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为16us+n*9us,n可能是1或2。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小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执行步骤S205。等于的情况可根据具体设置来选择执行步骤S205或S204。
S205,根据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情况计算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根据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最近的反馈信号,确定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
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混合自动重传(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确认信号(Acknowledgement,ACK)和不确认信号(Nacknowledgement,NACK)。
所述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S206,根据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确定所述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随机数N的大小。
S207,根据所述随机数N的大小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直至所述随机数N减小到零之后开始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P为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NS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空闲的次数,NF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忙的次数;
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调整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Q为当前时隙的竞争窗口大小,q为上一次竞争窗口的大小;所述随机数值为N,且1≤N≤Q。
在进行CCA检测的时候,开始倒计时。CCA检测成功一次则N减1,直至N减到0后,开始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LAA小区负载较高或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的情况下,将使用第二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来进行信道空闲检测。并可以根据Wi-Fi系统和LAA系统中其他小区的负载情况及信道状况自适应调节竞争窗口的大小,增加信道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和Wi-Fi系统很好共存的前提下提高了LAA系统的整体性能,进一步优化了Wi-Fi系统和LAA系统共存时信道资源的分配。
请参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比较单元100,用于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
具体地,系统进行初始化,可以设定负载门限值L和优先级阈值h。其中,负载门限值和优先级阈值可根据系统实时负载情况自适应调节。
然后判断当前时隙LAA小区是否有数据要发送。若数据缓存区非空即存在待发送数据,则可以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负载门限值的大小。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进一步计算当前小区的优先级还是使用第二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信道空闲检测。
信息确定单元200,用于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和所述时长比例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第二比较单元300,用于比较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
检测传输单元400,用于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可以根据所述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包总大小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进行确定。
此处可以持续进行CCA检测,只要出现一次CCA检测成功,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所述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持续进行信道检测,若出现信道连续空闲时间达到一次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则开始传输数据。其中,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为16us+n*9us,n可能是1或2。
所述信息确定单元200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其中,H为当前小区的优先级,T0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T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t为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β为根据当前小区信道资源占用情况和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的调节因子,且0≤β≤1。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大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小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所述信息确定单元200还用于根据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情况计算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根据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最近的反馈信号,确定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和不确认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根据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确定所述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随机数N的大小;
根据所述随机数N的大小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直至所述随机数N减小到零之后开始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信息确定单元200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其中,P为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NS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空闲的次数,NF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忙的次数;
所述信息确定单元200具体根据以下公式调整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
其中,Q为当前时隙的竞争窗口大小,q为上一次竞争窗口的大小;所述随机数值为N,且1≤N≤Q。
以上第一比较单元100、信息确定单元200、第二比较单元300和检测传输单元400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集成设置,第一比较单元100、信息确定单元200、第二比较单元300或检测传输单元400可以以硬件的形式独立于处理冲突的装置的处理器单独设置,且设置形式可以是微处理器的形式;也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该装置的处理器中,还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该装置的存储器中,以便于该装置的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第一比较单元100、信息确定单元200、第二比较单元300和检测传输单元400对应的操作。
例如,在本发明处理冲突的装置的实施例(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信息确定单元200可以为该装置的处理器,而第一比较单元100、第二比较单元300和检测传输单元400的功能可以内嵌于该处理器中,也可以独立于处理器单独设置,也可以以软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处理器调用实现其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以上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其中,第一比较单元100和第二比较单元300可以集成设置,也可以独立设置,检测传输单元400可以分成检测子单元和传输子单元分别设置,也可以集成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预先设定一个负载门限值,可以根据LAA小区负载情况,灵活的选择退避或进行CCA检测以发送数据等进一步的处理,在LAA小区负载较低的情况下,使用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信道空闲检测,可以缩短信道检测时长,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优先级的引入提高了信道资源竞争的公平性,且优先级根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计算得到,可以预防高频率生成较小的数据包的小区频繁地短时间占用信道资源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出现,更好地权衡系统整体的负载压力和资源分配比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
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和所述时长比例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比较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持续进行信道检测,若出现信道连续空闲时间达到一次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则开始传输数据;
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H为当前小区的优先级,T0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T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t为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β为根据当前小区信道资源占用情况和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的调节因子,且0≤β≤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根据所述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包总大小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进行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大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小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根据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情况计算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根据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最近的反馈信号,确定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和不确认信号;
所述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根据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确定所述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随机数N的大小;
根据所述随机数N的大小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直至所述随机数N减小到零之后开始传输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P为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NS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空闲的次数,NF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忙的次数;
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调整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Q为当前时隙的竞争窗口大小,q为上一次竞争窗口的大小;所述随机数值为N,且1≤N≤Q。
5.一种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当数据缓存区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比较当前小区负载与预设的负载门限值;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则确定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小区占用信道的时长比例,根据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和所述时长比例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预设的优先级阈值;
检测传输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大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以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并在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成功后开始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类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持续进行信道检测,若出现信道连续空闲时间达到一次初始信道检测时间粒度的长度,则开始传输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需的信道占用时间根据所述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包总大小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进行确定。
7.如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当前小区负载大于所述预设的负载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小于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阈值,则所述信息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情况计算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根据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以及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最近的反馈信号,确定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和不确认信号;
所述第二类型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参数为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根据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确定所述基于负载的信道检测机制的随机数N的大小;
根据所述随机数N的大小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测直至所述随机数N减小到零之后开始传输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
其中,P为当前平均信道占用概率,NS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空闲的次数,NF为在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前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连续空闲信道评估检测中检测信道忙的次数;
根据以下公式调整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
其中,Q为当前时隙的竞争窗口大小,q为上一次竞争窗口的大小;所述随机数值为N,且1≤N≤Q。
CN201511032010.4A 2015-12-31 2015-12-31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82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010.4A CN105682239B (zh) 2015-12-31 2015-12-31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72867 WO2017113471A1 (zh) 2015-12-31 2016-01-29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6/021,849 US10477584B2 (en) 2015-12-31 2018-06-28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detection configuration of listen-before-talk mechanism on unlicensed spectr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010.4A CN105682239B (zh) 2015-12-31 2015-12-31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2239A CN105682239A (zh) 2016-06-15
CN105682239B true CN105682239B (zh) 2019-04-12

Family

ID=5629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2010.4A Active CN105682239B (zh) 2015-12-31 2015-12-31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7584B2 (zh)
CN (1) CN105682239B (zh)
WO (1) WO20171134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3332B2 (en) * 2014-11-04 2019-10-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in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using same
GB2552716A (en) * 2016-08-05 2018-02-07 Tcl Communication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dating an uplink contention window siz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46967B2 (en) * 2016-08-10 2021-10-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411381B (zh) * 2016-11-07 2020-05-01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070462B2 (en) * 2017-01-31 2018-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en before transmit (LB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s
CN109565698B (zh) * 2017-03-29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授权载波的上行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005596B (zh) 2017-06-06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竞争窗长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9495923B (zh) * 2017-09-11 2021-09-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ca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7919929B (zh) * 2017-11-16 2021-02-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波束的信道检测方法和设备
US10701670B2 (en) * 2018-01-03 2020-06-30 Wirepas Oy System for co-operative repetition of broadcast messages
CN114422092A (zh) * 2018-09-21 2022-04-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竞争窗口大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数据发送设备
CN112771987A (zh) * 2018-09-27 2021-05-07 索尼公司 确定信道占用时间的方法和有关的无线节点
CN109862618B (zh) * 2019-03-07 2023-09-19 王成 基于tdma和csma/ca的无线通讯方法
CN110611959A (zh) * 2019-09-26 2019-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511363A (zh) * 2020-03-15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596896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Wi-Fi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43711A1 (zh) * 2020-06-05 2021-1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接入方法、信道接入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66915B (zh) * 2020-07-22 2021-11-30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波束传输的非授权频谱共存系统中ed阈值设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7686A (zh) * 2015-03-31 2015-06-17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未授权频段的信道检测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05072690A (zh) * 2015-09-06 2015-11-18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非授权频谱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9257B2 (en) * 2013-09-12 2019-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management under transmitter uncertainty
US20150103782A1 (en) * 2013-10-14 2015-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using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US9220115B2 (en) * 2013-10-23 2015-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hannel access in asynchronous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deployments
CN104768197B (zh) * 2015-03-17 2018-06-26 北京邮电大学 信道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59796B (zh) * 2015-09-25 2020-04-1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于非授权频段的通信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7686A (zh) * 2015-03-31 2015-06-17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未授权频段的信道检测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05072690A (zh) * 2015-09-06 2015-11-18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非授权频谱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10339A1 (en) 2018-10-25
CN105682239A (zh) 2016-06-15
US10477584B2 (en) 2019-11-12
WO2017113471A1 (zh)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2239B (zh) 非授权频谱上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AU2020314490B2 (en)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116995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0694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threshold
EP335877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TW201141099A (en) Method of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communication systems operating i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s
CN102104974B (zh) 上行预调度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147128A1 (zh) 上行传输的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58718A (zh) 提升laa上行传输性能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04994591A (zh) 信道占用概率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和基站
CN107409418A (zh) 一种退避窗口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JP3971404B2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を用いた無線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
EP4191902A1 (en) Channel conten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WO2017118053A1 (zh) 一种信道占用的判决方法及判决装置
CN109564516A (zh) 一种载波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565692B (zh) 使用非授权频谱的上行传输方法、资源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787284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634859A (zh) 基于负载的lbt信道检测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终端
CN103747432B (zh) 上行预调度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033197A1 (en) Dynamic priority setting to improve peak rat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174454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64424B (zh) 预设频谱资源检测与占用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2573100A (zh) 动态调整请求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54096A (zh) 竞争窗长度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090074004A1 (en) Back-off-state assignment for channel throughput maxim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