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2140A -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2140A
CN105682140A CN201511029502.8A CN201511029502A CN105682140A CN 105682140 A CN105682140 A CN 105682140A CN 201511029502 A CN201511029502 A CN 201511029502A CN 105682140 A CN105682140 A CN 105682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user data
downgoing
address poo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95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2140B (zh
Inventor
祁钰
谢锦林
周国香
李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95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2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2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2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其中,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包括: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接收和解析用户数据,获得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根据信令类型,将目的IP地址和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根据目的IP地址和更新地址池,判断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本方法通过更新地址池和解析用户数据得到的目的IP地址,可快捷地判断出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

Description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A所示,由于移动核心网涉及的网络网元较多,导致网元间的连接线路较多。而且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与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odeB)和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等部分网元之间的数据流量较低,即负载较低。所以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移动核心网的用户110的用户数据(如用户上网数据)在进入分流设备130前,一般先经过汇聚设备120进行用户数据的汇聚,然后再通过汇集设备120将用户数据转发给分流设备130。这就产生如下问题:
一方面,由于用户数据经过了汇聚设备120的汇聚,导致无法从汇聚设备120和分流设备130的输入和/或输出端口,直接判断出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
另一方面,由于接入汇聚设备120和分流设备130的线路较多,如果使用人工配置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不但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而且在电路进行变更时,不易于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维护,且容易出现诸如配置错误等各种错误,从而直接导致用户数据的上下行类型判断错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及系统,可通过解析用户数据的报文信息,动态构建地址池,从而快捷地判断出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包括:
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
接收和解析用户数据,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所述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
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更新地址池,判断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提供的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包括:
地址池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
用户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和解析用户数据,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所述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地址池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
上下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更新地址池,判断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
基于第一方面,对于分流设备130而言,其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保证用户数据的“同源同宿”,即同一个用户的数据到达同一个后端分析设备,并且还要求能够方便地将该用户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分开进行分析。
针对移动核心网而言,可以保证用户数据“同源同宿”的分流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使用用户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IMSI)进行分流;也可以使用用户的移动台识别号(MobileSubscriberInternationalISDN/PSTNnumber,MSISDN),即用户的手机号进行分流;还可以使用用户的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地址)进行分流。其中较为简单、效果较好的便是使用用户的IP地址进行分流。
有鉴于此,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及系统,通过上述第一方面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及系统,对用户数据进行上下行判断获得上下行判断结果,根据用户数据中的上行数据源IP地址、下行数据目的IP地址,和判断结果,对用户数据分流,保证用户数据的“同源同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数据,解析所述用户数据,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
根据上述判断方法,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将所述上下行判断结果,标记到所述用户数据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
根据所述用户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标签,对所述用户数据分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提供的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系统,包括:
用户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析所述用户数据,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
上下行判断结果获得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判断系统,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用户数据报文标记模块,将所述上下行判断结果,标记到所述用户数据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以及
用户数据分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IP地址和所述标签,对所述用户数据分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创建地址池,获得当前地址池,接收并解析用户数据,获得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和隧道消息,根据信令类型和隧道消息更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根据隧道消息中的目的IP地址和更新地址池,判断用户数据的上下行。该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可以通过用户数据的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动态创建的地址池,快捷地判断出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
同理,通过将上述判断方法获得的用户数据上下行的判断结果,标记到接收的用户数据中,得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根据用户数据中的用户IP地址和上下行标签,对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分流。该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可以通过解析用户数据中的用户IP地址和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快捷地对用户数据进行上下行分流。
附图说明
图1A是相关技术中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通过汇聚设备进行汇聚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在分流设备分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LTE移动核心网中的一种具体应用举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一
参见图1B,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在需要对用户数据的上下行进行判断的情景,可以由图1A所示的汇聚设备120和/或分流设备130等来执行,具体可以由配置在汇聚设备120和/或分流设备130上的软件和/或硬件负责实施。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
示例性的,为了获得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可以在本地或云端某处创建地址池,获得当前地址池。在相关技术中,地址池的创建方式有很多,如仅创建一个地址池,同时存储用户数据的信令报文的隧道的IP地址信息、和IP地址信息相对应的上下行方向信息。也可以同时创建多个地址池,比如,分别单独创建一个上行地址池和下行地址池,上行地址池用于存储上行方向的目的IP,下行地址池用于存储下行方向的目的IP。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地址池的创建方式不做任何限定,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本步骤的可选的实施方式。
S120:接收和解析用户数据,获得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示例性的,本步骤提及的用户数据可以为用户的上网数据、该上网数据可以是2G(2ndGeneration)上网数据,也可以是3G(3rdGeneration)上网数据,也可以是4G(4thGeneration)上网数据,也可以是某类移动核心网,如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移动核心网中的S1-MME和S11等某类或某几类接口的信令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接收用户数据的范围不做任何限定,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接收用户数据可选的接收范围。
其中,上行数据是指从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到互联网的数据,下行数据是指从互联网到用户终端的数据。相应的,隧道的上行方向是指数据从用户终端传输到互联网的方向,隧道的下行方向是指数据从互联网传输到用户终端的方向。用户数据的常见的信令类型有创建、删除、释放和修改等信令类型,当然上述信令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分为对应的请求和回应信令子类型。可以通过如图1A所示的汇聚设备120和/或分流设备130接收来自S1-MME、S11和S1-U接口的用户的上网数据,使用解析库对该用户的上网数据进行解析,获得该上网数据的信令类型。
根据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隧道协议(GPRSTunnelingProtocol,GTP),由于每一个用户层面的GPRS隧道协议(GPRSTunnelingProtocolfortheUserPlane,GTP-U)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GTP-U报文头部的隧道端点标识(TunnelEndpointIdentifier,TEID)组成了GTP的隧道标识,它标识了该报文的上下行方向。进一步解析该信令,传输该上网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方向,根据该隧道的方向即可获得该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根据隧道的构建和分配规则,该目的IP和隧道的上下行方向就可以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解析用户数据的范围不做任何限定,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解析用户数据可选的解析范围。
S130:根据信令类型,将目的IP地址和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上述S120解析用户的上网数据得到的信令类型,将该上网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上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后的更新地址池。
例如当用户的上网数据的信令类型为创建请求信令时,将传输该用户的上网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临时存放在某处,待接受到该创建请求信令对应的创建回应信令时,立即将该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添加到上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后的更新地址池;当用户的上网数据的信令类型为删除信令时,将传输该用户的上网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从上述当前地址池中删除,得到更新后的更新地址池。为了便于表述,本实施例中,将诸如创建、删除、释放和修改等常见更改地址池的动作,统一称为更新地址池。
S140:根据目的IP地址和更新地址池,判断用户数据的上下行。
示例性的,当接收并解析用户数据,得到用户的目的IP地址,则可以在上述更新地址池中,遍历查找传输用户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以及和该目的IP地址相对应的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即为该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创建当前地址池,接收用户数据并解析用户数据,得到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目的IP地址和相应的上下行方向信息,将得到的一系列的对应信息更新到当前地址池中,获得更新地址池。利用用户数据的目的IP,通过在更新地址池中查找与该目的IP地址相对应的隧道的上下行信息即为该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从而快捷地完成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实施例一的步骤S110、步骤S120和步骤S130的可选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其包括如下步骤:
S210:分别创建上行地址池和下行地址池,分别得到当前上行地址池和当前下行地址池。
本步骤是实施例一步骤S110的可选实施方式。示例性的,为了获得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可以在本地分别创建当前上行地址池和当前下行地址池。其中,当前上行地址池包括了用户数据的隧道的IP地址信息、和IP地址信息相对应的上行方向信息;当前下行地址池包括了用户数据的隧道的IP地址信息、和IP地址信息相对应的下行方向信息。
由于在实际的核心网环境中,一个地区的网关节点不会很多,所以对应的地址池也不会很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学习完成所有的IP地址,及目的IP地址对应的上下行方向,从而实现快速动态构建地址池的目的。
S220:接收S1-U接口用户数据,解析该S1-U接口用户数据,获得其信令类型、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示例性的,S1-U接口是LTEeNodeB基站与分组核心网之间的通讯接口。接收并解析S1-U接口用户数据,获得S1-U接口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S1-U接口用户数据可以为用户的上网数据,其中,该S1-U接口用户数据中包括用户的上行数据和用户的下行数据。相应的,隧道的方向为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例如,若隧道的方向为从eNodeB到S-GW,则隧道的方向为上行方向,若隧道的方向为从S-GW到eNodeB,则隧道的方向为下行方向。
由于S1-U接口用户数据的隧道信息是在S11接口上进行分配,并在S1-MME接口上进行传输(MME将该信息传递给eNodeB),因此,解析用户数据可以选择解析S11接口信令,或者选择解析S1-MME接口信令,因为解析这两个接口信令数据都可以得到隧道信息,而从隧道信息中,可以得到隧道的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从而得改该目的IP地址对应上下行的信息。
其中,S11接口是基于GTPv2-C协议的,S11接口包含有多种消息类型,例如:路径管理消息、隧道管理消息和移动性管理消息等多种类型消息,而判断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只需要解析隧道管理消息即可。
其中,隧道管理消息具体又可细分为27种管理消息,在分析了全部27种管理消息后,根据需求只对如下14种管理消息进行解析即可动态获得隧道目的IP和该隧道对应的上下行方向,因此效率更高。具体包括:创建会话消息(请求/回应)、删除会话消息(请求/回应)、创建承载消息(请求/回应)、修改承载消息(请求/回应)、删除承载消息(请求/回应)、释放接入承载消息(请求/回应)和修改接入承载消息(请求/回应)。S1-MME接口是基于S1AP协议的,该协议也有很多消息类型,其中包含S1-U隧道信息,需要进行解析的消息可以包括:
E-RAB管理消息:E-RAB(EvolvedRadioAccess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设置(请求/回应)、E-RAB修改(请求/回应)和E-RAB释放(命令/回应/指示);
UEContext管理消息:Context初始化设置(请求/回应);以及
切换管理消息:切换请求、切换请求回应和路径切换(请求/回应)。
可以通过图1A中所示的汇聚设备120和/或分流设备130接收该S1-U接口用户数据,使用解析库对其进行解析,获得该S1-U接口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传输该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S230:根据信令类型,将目的IP地址和上下行方向信息,分别更新到当前上下行地址池,分别得到更新上下行地址池。
本步骤是实施例一步骤S130的可选实施方式。示例性的,可以根据上述S220解析S1-U接口用户数据得到的信令类型,将传输该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分别更新到当前上行地址池和当前下行地址池,分别得到更新上行地址池和更新下行地址池。
例如,当S1-U接口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为创建请求信令时,若隧道的方向为上行方向,即从eNodeB到S-GW的方向,则将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行方向信息临时存放在某处,待接受到该创建请求信令对应的创建回应信令时,立即将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行方向信息添加到上述当前上行地址池,得到更新后的更新上行地址池,同理,若隧道的方向为下行方向,可得到更新后的更新下行地址池;当S1-U接口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为删除信令时,若隧道的方向为上行方向,即从eNodeB到S-GW的方向,则将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和该隧道的上行方向信息,从上述当前上行地址池中删除,得到更新后的更新上行地址池,同理,若隧道的方向为下行方向,可得到更新后的更新下行地址池。为了便于表述,本实施例中,将诸如创建、删除、释放和修改等常见更改地址池的动作,统一称为更新上行或下行地址池。
S240:根据目的IP地址和更新上下行地址池,判断用户数据的上下行。
本步骤是实施例一步骤S140的可选实施方式。示例性的,可以在上述更新上行地址池和更新下行地址池中,遍历查找传输S1-U接口用户数据的隧道的外层目的IP地址,若该目的IP地址在更新上行地址池中找到,则该数据为上行数据,若该目的IP地址在更新下行地址池中找到,则该数据为下行数据。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创建当前上行地址池和当前下行地址池,接收并解析S1-U接口用户数据,得到该数据的信令类型、目的IP地址和相应的上下行方向信息,将得到的一系列信息更新到当前上行地址池或当前下行地址池,获得更新上行地址池或更新下行地址池,在更新上行地址池和更新下行地址池中查找该数据的目的IP地址,若在更新上行地址池找到,则S1-U接口用户数据为上行数据,若在更新下行地址池找到,则S1-U接口用户数据为下行数据。
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判断方法获得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根据该上下行判断结果对用户数据分流。所以,本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参考上述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上述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所以,本实施例中对上下行判断方法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参考上述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的实施例。
参见图3A,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的在需要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流的情景,可以由图1A中的分流设备130来执行,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0:接收用户数据,解析用户数据,得到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图1A中的分流设备130接收用户数据,使用解析库对该用户数据进行解析,获得该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
其中,对于上行数据,该用户IP地址是目的IP地址;对于下行数据,该用户IP地址是源IP地址。
S320:根据上述判断方法,获得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示例性的,采用上述移动核心网,对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对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上下行进行判断,获得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判断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30:将上下行判断结果,标记到用户数据中,得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
示例性的,将上述获得的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通过某种预设的方式标记到用户数据中,例如,可以标记到用户数据的信令报文中,进一步的,可以参考GTP-U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GTP-I报文头部的TEID前面,新增一个私有的上行或者下行标识,得到该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该上下行标签标识了信令报文的上下行方向,也即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方向。从而实现了在用户数据中打上了上下行方向的信息标识。
S340:根据用户IP地址和上下行标签,对用户数据分流。
示例性的,如图3B所示,根据上述获得的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和上下行标签,可在不同用户的上网数据汇聚后,经过分流设备130时,解析用户数据,识别出用户IP地址和上下行标签,按照上下行标签的方向类别,将同一用户的上行或下行上网数据,分流到同一个后端分析设备。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并解析用户数据,获得用户IP地址,通过上述判断方法,获得该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并将判断结果标记到用户数据中,得到相应的上下行标签,根据上述获得的用户IP地址和上下行标签,对该用户数据分流,可实现同一用户的同一方向的上网数据到达同一个后端分析设备,即实现数据的“同源同宿”。
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参考上述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四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400与实施例一的判断方法相对应,该系统400包括:地址创建模块410、用户数据接收模块420、地址更新模块430以及上下行判断模块440。其中:
地址创建模块410,用于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
用户数据接收模块420,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析所述用户数据,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所述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地址更新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
上下行判断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更新地址池,判断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可通过用户数据的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创建并更新的地址池,快捷地判断出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
实施例五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地址创建模块410、用户数据接收模块420以及地址更新模块430的等同的可选实施方式。
参考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地址创建模块410可以包括:
上行地址池创建单元411,用于创建上行地址池,得到当前上行地址池。以及
下行地址池创建单元412,用于创建下行地址池,得到当前下行地址池。
用户数据接收模块420可以包括:
接口信令报文解析单元421,用于解析S11接口信令报文中的隧道管理消息;或者用于解析S1-MME接口信令报文中的E-RAB管理消息、UEContext管理消息和切换管理消息。
地址更新模块430可以包括:
上行地址池更新单元431,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上行地址池,得到更新上行地址池。
下行地址池更新单元432,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下行地址池,得到更新下行地址池。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行地址池创建单元411和下行地址池创建单元412,可分别得到当前上行地址池和当前下行地址池。通过接口信令报文解析单元421,可解析S11接口信令报文或者S1-MME接口信令报文中相应的管理消息。通过上行地址池更新单元431和下行地址池更新单元432,根据信令类型、目的IP地址和上下行方向信息,分别得到更新上行地址池和更新下行地址池。
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系统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系统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参考上述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六
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系统600与实施例3的分流方法相对应,该系统600包括:用户数据接收模块610、上下行判断结果获得模块620、用户数据标记模块630以及用户数据分流模块640。其中:
用户数据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析所述用户数据,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
上下行判断结果获得模块620,用于根据上述判断系统,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用户数据标记模块630,用于将所述上下行判断结果,标记到所述用户数据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以及
用户数据分流模块64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IP地址和所述标签,对所述用户数据分流。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系统,根据用户IP地址和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可快捷地对用户数据进行上下行分流。
以下为本技术方案在LTE移动核心网中的一种具体应用举例。
实施例七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如下:
针对A地区的用户数据,如用户110的上网数据170,LTE移动核心网在S11、S1-U和S1-MME接口进行数据分光;通过汇聚设备120,将分光后的用户数据710镜像得到用户数据720,并汇聚成4路10GE数据后到达分流设备130。分流设备130要对接收到的用户数据720,均衡地分配到后端若干台,如10台数据分析设备310。每台数据分析设备310通过一个10GE接口,连接到分流设备130的数据输出接口,如Port1~Port10。其中,分流设备130在进行负载均衡时,要保证同一个用户,如用户110,同一方向的上网数据分流到,同一台后端数据分析设备310上,分流设备130在把用户数据720分流到后端数据分析设备310时,要针对每一个报文标记好上下行信息,供后端数据分析设备310使用。
当网络拓扑搭建完毕后,针对分流设备130,上面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S1、配置一个分流输出组,如分流输出组1;
S2、在分流输出组1中添加端口,如端口Port1~Port10;
S3、配置用户数据,如S1-U用户数据从分流输出组1中均衡输出;
其中,对于上行数据,可以使用内层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均衡;对于下行数据,可以根据分流设备130的内部私网IP地址(Director’sInternetProtocol,DIP)进行负载均衡。
S4、开启上下行自学习功能;
即启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先创建当前地址池,接收用户数据并解析用户数据,得到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目的IP地址和相应的上下行方向信息,将得到的一系列的对应信息更新到当前地址池中,获得更新地址池。利用用户数据的目的IP,通过在更新地址池中查找与该目的IP地址相对应的隧道的上下行信息即为该用户数据的上下行信息,从而快捷地完成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
S5、开启上下行输出打标签功能。
即将上述获得的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通过某种预设的方式标记到用户数据中,例如,可以标记到用户数据的信令报文中,进一步的,可以参考GTP-U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GTP-I报文头部的TEID前面,新增一个私有的上行或者下行标识,得到该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该上下行标签标识了信令报文的上下行方向,也即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方向。从而实现了在用户数据中打上了上下行方向的信息标识。
至此,分流设备130的配置完毕。按照上述配置,分流设备130则可以执行上述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即根据上述获得的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和上下行标签,可在不同用户的上网数据汇聚后,经过分流设备130时,解析用户数据,识别出用户IP地址和上下行标签,按照上下行标签的方向类别,将同一用户的上行或下行上网数据,分流到同一个后端分析设备,达到用户数据“同源同宿”的分配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方法,包括:
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
接收和解析用户数据,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所述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
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更新地址池,判断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包括:分别创建上行地址池和下行地址池,分别得到当前上行地址池和当前下行地址池;
所述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包括: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方向信息,分别更新到所述当前上行地址池和所述当前下行地址池,分别得到更新上行地址池和更新下行地址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用户数据,包括:
接收S1-U接口用户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析用户数据,包括:
解析S11接口信令报文中的隧道管理消息;或者
解析S1-MME接口信令报文中的E-RAB管理消息、UEContext管理消息和切换管理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隧道管理消息,包括:
创建会话消息、删除会话消息、创建承载消息、修改承载消息、删除承载消息、释放接入承载消息和修改接入承载消息。
6.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数据,解析所述用户数据,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判断方法,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将所述上下行判断结果,标记到所述用户数据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
根据所述用户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标签,对所述用户数据分流。
7.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系统,包括:
地址池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地址池,得到当前地址池;
用户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和解析用户数据,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信令类型、隧道外层的目的IP地址、和所述隧道的上下行方向信息;
地址池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地址池,得到更新地址池;
上下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更新地址池,判断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地址池创建模块,包括:
上行地址池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上行地址池,得到当前上行地址池;和
下行地址池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下行地址池,得到当前下行地址池;
所述地址池更新模块,包括:
上行地址池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上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上行地址池,得到更新上行地址池;和
下行地址池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类型,将所述目的IP地址和所述下行方向信息,更新到所述当前下行地址池,得到更新下行地址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户数据接收模块,还包括:
接口信令报文解析单元,用于解析S11接口信令报文中的隧道管理消息;或者用于解析S1-MME接口信令报文中的E-RAB管理消息、UEContext管理消息和切换管理消息。
10.一种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分流系统,包括:
用户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析所述用户数据,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用户IP地址;
上下行判断结果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判断系统,获得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结果;
用户数据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上下行判断结果,标记到所述用户数据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上下行标签;以及
用户数据分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IP地址和所述上下行标签,对所述用户数据分流。
CN201511029502.8A 2015-12-31 2015-12-31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682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502.8A CN105682140B (zh) 2015-12-31 2015-12-31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502.8A CN105682140B (zh) 2015-12-31 2015-12-31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2140A true CN105682140A (zh) 2016-06-15
CN105682140B CN105682140B (zh) 2019-10-18

Family

ID=5629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9502.8A Active CN105682140B (zh) 2015-12-31 2015-12-31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214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6612A (zh) * 2018-04-09 2018-10-0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300407A (zh) * 2018-03-21 2019-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通道地址分配方法、关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83736A (zh) * 2020-12-11 2021-03-30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报文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158074A (zh) * 2021-11-29 2022-03-08 北京恒安嘉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网元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681A (zh) * 2007-09-05 2008-02-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服务器mac地址和上行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1713A (zh) * 2013-12-13 2014-04-02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AP路由器基于wifi密码进行QoS调度的方法
CN10460173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Ap获取客户端ip地址的方法
CN105049547A (zh) * 2015-07-30 2015-11-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地址分配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681A (zh) * 2007-09-05 2008-02-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服务器mac地址和上行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173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Ap获取客户端ip地址的方法
CN103701713A (zh) * 2013-12-13 2014-04-02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AP路由器基于wifi密码进行QoS调度的方法
CN105049547A (zh) * 2015-07-30 2015-11-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地址分配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琛等: "城域数据网BRAS热备技术和组网方案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0407A (zh) * 2018-03-21 2019-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通道地址分配方法、关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59606B2 (en) 2018-03-21 2023-05-23 Zte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address allocation method, associ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616612A (zh) * 2018-04-09 2018-10-0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16612B (zh) * 2018-04-09 2021-11-0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583736A (zh) * 2020-12-11 2021-03-30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报文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158074A (zh) * 2021-11-29 2022-03-08 北京恒安嘉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网元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8074B (zh) * 2021-11-29 2024-03-29 北京恒安嘉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网元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2140B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276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453090B (zh) 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通信方法
CN10648850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37674B (zh) 一种ip地址分配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5830395A (zh) 用于促进分析的基于会话的分组路由
CN105791392A (zh) 基于移动网络的边缘服务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491617A (zh) 一种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CN105682140A (zh) 移动核心网用户数据的上下行判断和分流方法及系统
KR20110039564A (ko) 통신 제어 시스템,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제어 방법
US11838969B2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local network, and related device
CN106454809A (zh) 一种lte系统后路由方法
US20190110324A1 (en) Method of selecting and interconnecting distributed packet core nodes
CN103428731A (zh) 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服务网关
JP5970432B2 (ja) パケット振り分け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9088823B (zh) 一种实现终端互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17008B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9560583B2 (en) Gateway selection based on geographical location
KR101481337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 기반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이의 단말 접속 처리 방법
EP284402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cdn traffic with a shadow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CN102957755B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05898737B (zh) 分组数据业务的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165344A (zh) 在被耦合到软件定义的交换机的网关中分配虚拟机
CN109660459B (zh) 一种物理网关及其复用ip地址的方法
CN104918247A (zh) 一种业务发现及鉴权的方法、设备、终端和系统
US20170041218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routing backhaul pack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