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2110A -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2110A
CN105682110A CN201610044571.4A CN201610044571A CN105682110A CN 105682110 A CN105682110 A CN 105682110A CN 201610044571 A CN201610044571 A CN 201610044571A CN 105682110 A CN105682110 A CN 105682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high frequency
micro
positional information
arrival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45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2110B (zh
Inventor
魏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AT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ATR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ATR
Priority to CN2016100445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2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2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2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为终端用户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包含宏基站、高频微基站和UE的系统中的宏基站上,该方法包括: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针对任一UE,当确定计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为UE选择具有直射路径的高频微基站提供服务,提高UE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未来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越来越高,高频段由于具有大量空闲频谱资源,将在未来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高频段,尤其是毫米波频段,路径传输损耗较大,信道传播以直射路径为主,当遇到障碍物遮挡时,信号质量会急剧下降,因此,应当尽可能为UE选择具有直射路径的高频微基站。同时,为了有效补偿路径损耗的影响,高频段通常与大规模天线相结合使用,利用大规模天线的波束赋形技术来补偿高频段的高路损。
基于大规模天线的波束赋形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小间距天线阵列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强相关性和波的干涉原理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使方向图的主瓣指向用户来波方向,这样可以保证终端收到的信号具有最大的接收功率,同时降低对其它方向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以提高用户终端的服务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为用户终端UE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应用于包含宏基站、高频微基站和UE的系统中的宏基站上,该方法包括:
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其中,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为高频微基站通过接收UE周期广播发送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任一UE,比较计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
当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
一种为用户终端UE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装置,应用于包含宏基站、高频微基站和UE的系统中的宏基站中,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计算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信息;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其中,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为高频微基站通过接收UE周期广播发送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针对任一UE,比较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当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通过UE和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UE的实际来波方向确定UE与该高频微基站之间是否存在直射路径,来进而确定是否为该UE服务。通过该方案能够为UE选择具有直射路径的高频微基站提供服务,提高UE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应用于包含宏基站、高频微基站和UE的系统中的宏基站上。通过UE和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UE的实际来波方向确定UE与该高频微基站之间是否存在直射路径,来进而确定是否为该UE服务。通过该方案能够为UE选择具有直射路径的高频微基站提供服务,提高UE的服务质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
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为高频微基站通过接收UE周期广播发送位置信息确定的。具体如下:
UE周期性地通过广播方式发送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经度和纬度,如果实际应用中有需要,还可以包括高度,以实现三维位置信息。
覆盖该UE的高频微基站均会接收到该UE发送的位置信息;并在该UE发送位置信息时,测量获得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
各高频微基站将获得的UE的位置信息和来波方向通过与宏基站之间的回传链路发送给宏基站。
宏基站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每个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在具体实现时,根据位置信息的维数确定,假设位置信息为二维位置信息,UE的位置信息为(x1,y1),高频微站的位置信息为(x2,y2),则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的计算方法为:
s i n θ = x 2 - x 1 d , 其中, d = ( x 2 - x 1 ) 2 + ( y 2 - y 1 ) 2 .
则, θ = a r c s i n ( x 2 - x 1 d ) .
步骤102,针对任一UE,该宏基站比较计算获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
步骤103,该宏基站当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配置合适的值,当计算出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高频微基站上报的来波方向相差不大时,则认为该高频微基站和该UE之间存在直射路径,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否则,确定不存在直射路径,该高频微基站不为该UE服务。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为用户终端确定高频微基站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UE的位置信息、UE的发射信号强度,以及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
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该宏基站进一步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UE的发射信号强度。
UE在广播发送自身位置信息的同时,广播发射信号强度。
高频微基站在向宏基站回传UE的位置信息和来波方向时,还同时回传该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UE的发射信号强度。
这里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为接收UE广播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202,针对任一UE,该宏基站确定计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3,该宏基站根据该高频微基站的工作频段,以及该高频微基站和该UE的位置信息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与该UE之间的路损。
针对不同工作频段,使用不同的公式计算路损,如,对于6GHz以下频段,路损计算方式如下:
PLdB=22log10(d)+28+20log10(f),其中,d为UE和高频微基站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公里;f为高频微基站的工作频率,单位为GHz。
步骤204,该宏基站计算该UE的发射信号强度与计算出的路损的差值,并确定该差值与该UE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该宏基站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结束本流程。
步骤206,该宏基站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不为该UE服务。
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确定是否为该UE选择该高频微基站进行服务,当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时,将计算出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发送给所述高频微基站,使该高频微基站在为该UE服务时,按照所述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调整波束方向。
高频微基站在调整波束方向时,具体为调整方向图的主瓣指向所述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为该UE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高频微基站可能回传该UE的相关信息,宏基站针对该UE分别对各个高频微基站进行判断,直到遍历该UE相关的所有高频微基站,以确定能够为该UE服务的高频微基站。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针对一个高频微基站,遍历所有UE采用上述方式,确定该高频微基站能够为哪些UE服务。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装置,应用于包含宏基站、高频微基站和UE的系统中的宏基站中。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301、计算单元302和确定单元303;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信息;
计算单元302,用于当接收单元301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每个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其中,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为高频微基站通过接收UE周期广播发送位置信息确定的;
确定单元303,用于针对任一UE,比较计算单元302计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当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
较佳地,
计算单元302,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单元301在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还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UE的发射信号强度时,且确定单元303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之后根据该高频微基站的工作频段,以及该高频微基站和该UE的位置信息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与该UE之间的路损;并计算该UE的发射信号强度与计算出的路损的差值;
确定单元303,进一步用于确定计算单元302计算的该差值与该UE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是,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否则,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不为该UE服务。
较佳地,
确定单元303,进一步用于确定该高频基站为该UE服务之后,将计算出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发送给所述高频微基站,使该高频微基站在为该UE服务时,按照所述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调整波束方向。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综合考虑UE与高频微站之间的传输距离、是否为直射路径等因素,优先选择传输距离近、存在直射路径的高频微站作为UE的服务微站,其中,上述两个因素中,是否存在直射路径优先级应高于传输距离因素,传输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可通过为基站分配更高的发射功率来解决。
为UE选定高频服务微站后,基站控制器将通过回传链路将微站的波束指向信息下发给该高频服务微站,高频微站将基于该信息进行波束调整,利用大带宽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服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为用户终端UE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应用于包含宏基站、高频微基站和UE的系统中的宏基站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其中,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为高频微基站通过接收UE周期广播发送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任一UE,比较计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
当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该宏基站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UE的发射信号强度;
所述当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之后,所述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该高频微基站的工作频段,以及该高频微基站和该UE的位置信息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与该UE之间的路损;
计算该UE的发射信号强度与计算出的路损的差值,确定该差值与该UE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是,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否则,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不为该UE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该高频基站为该UE服务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计算出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发送给所述高频微基站,使该高频微基站在为该UE服务时,按照所述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调整波束方向。
4.一种为用户终端UE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装置,应用于包含宏基站、高频微基站和UE的系统中的宏基站中,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计算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信息;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UE的位置信息以及高频微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UE针对该高频微基站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其中,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为高频微基站通过接收UE周期广播发送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针对任一UE,比较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和该UE的实际来波方向的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当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在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实际来波方向,以及对应UE的位置信息时,还接收到高频微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UE的发射信号强度,且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之后根据该高频微基站的工作频段,以及该高频微基站和该UE的位置信息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与该UE之间的路损;并计算该UE的发射信号强度与计算出的路损的差值;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该差值与该UE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是,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为该UE服务;否则,确定该高频微基站不为该UE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确定该高频基站为该UE服务之后,将计算出的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发送给所述高频微基站,使该高频微基站在为该UE服务时,按照所述直射路径的来波方向调整波束方向。
CN201610044571.4A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82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4571.4A CN105682110B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4571.4A CN105682110B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2110A true CN105682110A (zh) 2016-06-15
CN105682110B CN105682110B (zh) 2018-10-30

Family

ID=5630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4571.4A Active CN105682110B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21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240A (zh) * 2016-12-20 2017-05-2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毫米波网络中基于流网络的回传路径规划方法
CN106888046A (zh) * 2016-08-12 2017-06-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基于低频通信的高频通信接入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191A (zh) * 2011-08-12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性波束成形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31112A (zh) * 2011-09-15 2014-07-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波束形成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波束选择的装置和方法
US20150045048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aided high frequency operations
US20150236774A1 (en) * 2014-02-20 2015-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EP2911435A1 (en) * 2014-02-24 2015-08-26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path direction and for a transceiver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122664A (zh) * 2012-11-28 2015-12-02 英特尔公司 在无线网络中使用具有波束赋型辅助的多频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191A (zh) * 2011-08-12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性波束成形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31112A (zh) * 2011-09-15 2014-07-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波束形成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波束选择的装置和方法
CN105122664A (zh) * 2012-11-28 2015-12-02 英特尔公司 在无线网络中使用具有波束赋型辅助的多频带
US20150045048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aided high frequency operations
US20150236774A1 (en) * 2014-02-20 2015-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EP2911435A1 (en) * 2014-02-24 2015-08-26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path direction and for a transceiver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8046A (zh) * 2016-08-12 2017-06-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基于低频通信的高频通信接入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06714240A (zh) * 2016-12-20 2017-05-2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毫米波网络中基于流网络的回传路径规划方法
CN106714240B (zh) * 2016-12-20 2019-11-2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毫米波网络中基于流网络的回传路径规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2110B (zh)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4903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multi-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US939856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ly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24520B1 (ko) 무선 통신 신호에 적합한 동적 빔 성형을 이용하는 시스템
WO20191542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s in millimeter-wave networks
US20220394598A1 (en) Ed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service for multiple service providers
CN105578409B (zh) 基于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终端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
US96607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data on basis of beam restricted sub-frame
US201303150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beamforming
EP1518331B1 (en) Primary station for efficiently covering a sectorized cell utilizing beam forming and sweeping
US20170034837A1 (en) Mitigating ul-to-dl interference
JP2005531987A (ja) セクタ化されたセルのカバレージを効率よく提供するシステム
RU2628952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1979753B2 (en) Central cloud server and edge devices assisted high speed low-latency wireless connectivity
Kim et al. A study on millimeter-wave beamforming for high-speed train communication
CN105682110A (zh) 一种为用户终端确定服务的高频微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71500B (zh) 一种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及相应的通信终端
Saeed et al. Route-based radio coverage analysis of cellular network deployments for V2N communication
CN107889121B (zh) 一种广播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Kalokidou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mwave in 5g train communications
Israr et al. Path loss modeling of WLAN and WiMAX systems
Dalela Prediction methods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advanced network at 2.4 ghz 2.6 ghz and 3.5 ghz
Jakborvornphan Analysis of path loss propagation mode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EP180199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covering a cell utilising beam forming and sweeping
CN111886901B (zh) 报告网络接入节点移动信息的网络接入节点及方法
Subramanian A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multi-user mmWave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52 Garden North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E OF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OF MII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