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1186B -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1186B
CN105681186B CN201510959033.3A CN201510959033A CN105681186B CN 105681186 B CN105681186 B CN 105681186B CN 201510959033 A CN201510959033 A CN 201510959033A CN 105681186 B CN105681186 B CN 105681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path
mark
selected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590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1186A (zh
Inventor
邢家茂
王海龙
乔强国
郭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590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1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1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1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1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1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这样,在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仅需要修改第一控制信息即可完成保护切换操作,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待保护网络的不同,分为线性拓扑网络和环形拓扑网络。线性拓扑网络的保护机制为N:1或N+1,环形拓扑网络的保护机制为环网保护。网络保护是指预先为网络中的主用路径指定了备用路径,在主用路径发生故障时,从主用路径切换至备用路径,以实现网络的快速恢复。
现有的线性保护切换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删除一条转发路径,再创建另一条转发路径;修改转发路径使其变另外一条转发路径;预先创建备用路径,修改表项间的索引完成切换操作。其中,在预先创建备用路径,修改表项间的索引的保护切换方法中,修改表项的某一字段的流程一般包括:首先,读取表项;然后,修改某一字段;最后,将整表写入。
上述三种线性保护切换方法完成切换操作的耗时均较长,直接影响同时切换满足50ms的保护组的对数。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删除一条转发路径,再创建另一条转发路径的保护切换方法仅可支持几对保护组切换满足50ms,修改转发路径使其变另外一条转发路径的保护切换方法,以及预先创建备用路径,修改表项间的索引的保护切换方法仅可支持32对保护组同时切换满足50ms。
在电信级传输设备中,设备支持的同时切换满足50ms的保护组对数,直接对应着设备的性能。根据《中国移动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测试规范(修订版)》,接入层设备同时切换满足50ms的保护组对数需为32,汇聚层设备同时切换满足50ms的保护组对数需为512,核心层设备同时切换满足50ms的保护组对数需为4096。因此,为满足更多对数的保护组同时切换满足50ms的电信级要求,必须采用更高性能的保护切换方法。
现有的环网保护可以保护与环绑定的各种业务,在环发生切换时,环保护的各种业务均需同步发生切换,为了保证环上所保护业务的切换时间满足50ms,也需要优化保护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用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主用路径标识、所述备用路径标识、所述保护组标识和所述第二子控制信息关联保存;
在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的同时,还包括:
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被保护业务的转发经过多个切换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所述主用路径标识、所述备用路径标识、所述保护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关联保存;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被保护业务的转发经过多个切换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或者,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被保护业务的接收经过多组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或者,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被保护业务的接收经过多组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这样,在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仅需要修改第一控制信息这一个表项即可完成保护切换操作,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为现有的PTN转发芯片的MPLS业务处理逻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N转发芯片的pw业务处理逻辑示意图;
图4-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方法实现过程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方法实现过程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和图11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方法实现过程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1线性保护切换实现过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1线性保护切换实现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S102、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保护切换方法,在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仅需要修改第一控制信息即可完成保护切换操作,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根据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可以默认选择主用路径发送被保护业务,在主用路径发生故障时,需要进行路径切换,修改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即可将被保护业务从主用路径切换至备用路径完成保护切换操作;或者,根据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也可以默认选择备用路径发送被保护业务,在备用路径发生故障时,需要进行路径切换,修改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即可将被保护业务从备用路径切换至主用路径完成保护切换操作,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被保护业务以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转发芯片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MPLS)业务为例进行说明,在PTN转发芯片中,伪线pw承载在标签交换路径lsp上,lsp承载在环网lsp(ring lsp)上,pw与lsp、lsp与ring lsp的关系均为n:1的关系。PTN转发芯片的MPLS业务处理逻辑,如图2所示,在识别ETH/CES/PW等业务后,按照处理逻辑箭头的方向,首先经过“pw标签操作”单元添加一层pw标签后,组成单标签报文,再添加“eth头部信息”从指定出接口发出;也可以进入“lsp标签操作”单元添加一层lsp标签,组成双标签报文,再添加“eth头部信息”从指定出接口发出;也可以进入“ring lsp标签操作”单元添加一层ring lsp标签,组成三标签报文,再添加“eth头部信息”从指定出接口发出。在识别lsp业务后,按照处理逻辑箭头的方向,首先经过“lsp标签操作”单元交换一层lsp标签,保持两标签报文,再添加“eth头部信息”从指定出接口发出;也可以进入“ring lsp标签操作”单元添加一层ring lsp标签,组成三标签报文,再添加“eth头部信息”从指定出接口发出。在识别ring lsp业务后,按照处理逻辑箭头的方向,进入“ring lsp标签操作”单元交换一层ring lsp标签后,保持三标签报文,再添加“eth头部信息”从指定出接口发出。
在具体实施时,为被保护业务预先创建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以ETH/CES/PW等业务为例,如图3所示,pw层保护机制为“主用pw标签操作”预先配置一“备用pw标签操作”,在“主用pw标签操作”与“备用pw标签操作”之间设置一切换点;lsp层保护机制为“主用lsp标签操作”预先配置一“备用lsp标签操作”,在“主用lsp标签操作”与“备用lsp标签操作”设置一切换点;ring lsp层保护机制为“主用ring lsp标签操作”预先配置一“备用ring lsp标签操作”,在“主用ring lsp标签操作”与“备用ring lsp标签操作”之间设置一切换点;“eth头部信息与出接口”与各层标签操作对应。也就是说,在PTN网络中,针对ETH/CES/PW等业务,其业务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个切换点,即,pw层切换点,lsp层切换点以及ring lsp层切换点。
下面以两个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一: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01,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时,如图4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S402、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401,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在具体实施时,如表1所示,预先建立主用路径标识(Index)、备用路径标识(Index’)和保护组标识(ApsId)之间的对应关系,以ETH/CES/PW等业务为例,在识别ETH/CES/PW等业务后,ETH/CES/PW等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即主用pw标签操作)与备用路径(即备用pw标签操作)之间的切换点为pw层切换点,假设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和备用路径标识分别是Index1和Index’1,这样,根据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1以及如表1所示的主用路径标识(Index)、备用路径标识(Index’)和保护组标识(ApsId)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为ApsId1。在lsp层切换点和ring lsp层切换点的切换操作过程与此类似,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主用路径标识和备用路径标识是在为被保护业务创建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时创建的。
表1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如表1所示,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1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主用路径标识Index2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2也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适用于保护组绑定的场景,这样,可以实现多个保护组同步切换,进一步地提高保护切换的速度。保护组绑定是指多个成对的主用路径标识和备用路径标识可以仅与一个保护组标识建立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多个保护组还可以共用相同的状态机,视为一个保护组集合,该集合内任意一个保护组需要发生切换时,该集合内的全部保护组均会同步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402,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在具体实施时,预先建立一保护组表,如表2所示,预先建立保护组标识(ApsId)与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获取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ApsId1之后,根据获取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ApsId1以及如表2所示的保护组标识(ApsId)与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为Controll1。
表2
保护组标识(ApsId) 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sub>l</sub>)
ApsId1 Control<sub>l</sub>1
…… ……
ApsIdM Control<sub>l</sub>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02,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控制信息的字长可以为1比特,具体地,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为0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发送,在第一控制信息为1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或者,也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为1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发送,在第一控制信息为0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在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仅需要修改表2中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这一个表项(1比特)即可完成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实例二: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01,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时,如图5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S502、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
S503、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501的实施与实例一中步骤S401的实现过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502,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在具体实施时,预先建立一保护组表,如表3所示,预先建立保护组标识(ApsId)与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获取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ApsId1之后,根据获取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ApsId1以及如表3所示的保护组标识(ApsId)与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为controll1。
表3
保护组标识(ApsId) 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sub>l</sub>)
ApsId1 control<sub>l</sub>1
…… ……
ApsIdM control<sub>l</sub>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503,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在具体实施时,以对第一子控制信息和第二子控制信息进行逻辑或运算得到第一控制信息为例,如表4所示,在获取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为0,且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0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0;在获取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为1,且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0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在获取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为0,且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1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在获取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为1,且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1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该pw层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
表4
当然,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503时,并非局限于如表4所示的逻辑或运算方式,还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保护切换操作的逻辑运算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02,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在具体实施时,如表4所示,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的字长为1比特,具体地,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0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发送,在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或者,也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发送,在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0时,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在此不做限定。
下面以第一控制信息为0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为1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为例对步骤S503和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在从表3中获取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为0,且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0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0,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发送;在待转发路径中的主用路径发生故障时,可以将表3中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修改为1,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0,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综上,在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0时,可以默认选择主用路径发送被保护业务,在主用路径发生故障时,仅需要修改表3中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这一个表项(1比特)从而修改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即可切换至备用路径完成切换操作,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并且,在从表3中获取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为0,且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1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在从表3中获取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为1,且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1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与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通过逻辑或运算得到的第一控制信息(Controll)为1,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备用路径发送;综上,在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为1时,无论如何修改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被保护业务只能选择备用路径发送。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如表5所示,可以将主用路径标识(Index)、备用路径标识(Index’)、保护组标识(ApsId)和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 2)关联保存;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501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的同时,如图6所示,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例如,根据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1以及如表5所示的主用路径标识(Index)、备用路径标识(Index’)和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切换点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1。
表5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如表5所示,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1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主用路径标识Index2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2也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适用于保护组绑定的场景,这样,可以实现多个保护组同步切换,进一步地提高保护切换的速度。保护组绑定是指多个成对的主用路径标识和备用路径标识可以仅与一个保护组标识建立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多个保护组还可以共用相同的状态机,视为一个保护组集合,该集合内任意一个保护组需要发生切换时,该集合内的全部保护组均会同步进行切换。
下面结合图7对如图6所示的保护切换方法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识别被保护业务之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和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如表5所示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保护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如表3所示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第二子控制信息取逻辑或运算后得到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通过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在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修改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从而修改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完成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由于在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仅需要修改第一子控制信息这一个表项(1比特)从而修改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即可完成保护切换操作,因此,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被保护业务的转发可以经过多个切换点,例如,在PTN网络中,ETH/CES/PW等业务的转发可以经过pw层切换点,lsp层切换点以及ring lsp层切换点;lsp业务的转发可以经过lsp层切换点和ring lsp层切换点。并且,在PTN转发芯片中可以同时实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具体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采用专用的保护组表项,如图8所示,pw层保护采用pw保护组表项,lsp层保护采用lsp保护组表项,ring lsp层保护采用ring lsp保护组表项。由于各层保护配置有各自对应的保护组表项,因此,可以预先定义保护切换的优先级,例如,可以定义pw层先完成保护切换,lsp层之后进行保护切换,ring lsp层最后进行保护切换,这样,可以使PTN转发芯片实现保护切换操作的过程更为清晰。需要说明的是,pw层保护针对于重要的客户业务进行保护,lsp层保护可以保护该lsp上承载的所有pw,ring lsp层保护可以保护一系列的lsp,三者作为粒度不同的保护,可以实现网络的灵活组网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表1-表3、表5的读取方式可以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irectional Memory Access,DMA)方式的批量读写,在发生批量故障时,可以同时读取多个表项,从而可以进一步缩短同时完成所有保护组的切换操作的时间,提高保护切换操作的效率。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控制模块902,用于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如图9所示,获取模块901,具体可以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如图9所示,获取模块901,具体可以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如表5所示,主用路径标识(Index)、备用路径标识(Index’)、保护组标识(ApsId)和第二子控制信息(control2)可以关联保存;如图9所示,获取模块901,还可以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息。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如表1和表5所示,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1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主用路径标识Index2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2也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适用于保护组绑定的场景,这样,可以实现多个保护组同步切换,进一步地提高保护切换的速度。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被保护业务的转发经过多个切换点,例如,在PTN网络中,ETH/CES/PW等业务的转发可以经过pw层切换点,lsp层切换点以及ringlsp层切换点;lsp业务的转发可以经过lsp层切换点和ring lsp层切换点。并且,在PTN转发芯片中可以同时实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具体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采用专用的保护组表项,如图8所示,pw层保护采用pw保护组表项,lsp层保护采用lsp保护组表项,ring lsp层保护采用ring lsp保护组表项。由于各层保护配置有各自对应的保护组表项,因此,可以预先定义保护切换的优先级,例如,可以定义pw层先完成保护切换,lsp层之后进行保护切换,ring lsp层最后进行保护切换,这样,可以使PTN转发芯片实现保护切换操作的过程更为清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保护切换装置的实施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保护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类似,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01、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S1002、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或者,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在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仅需要修改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即可完成主要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在具体实施时,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001,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时,如图11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1、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S1102、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
S1103、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101,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在具体实施时,如表1所示,预先建立主用路径标识(Index)、备用路径标识(Index’)和保护组标识(ApsId)之间的对应关系,以ETH/CES/PW等业务为例,假设ETH/CES/PW等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为Index1,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为Index’1,这样,根据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Index’1以及如表1所示的主用路径标识(Index)、备用路径标识(Index’)和保护组标识(ApsId)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为ApsId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102,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在具体实施时,预先建立一保护组表,如表3所示,预先建立保护组标识(ApsId)与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ApsId1之后,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ApsId1以及如表3所示的保护组标识(ApsId)与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为controll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103,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在具体实施时,以对第一子控制信息和第三子控制信息进行逻辑异或运算得到第二控制信息,对第一子控制信息和第四子控制信息进行逻辑异或运算得到第三控制信息为例,如表6所示,在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为0,且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control3)为0,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control4)为1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1与第三子控制信息(control3)通过逻辑异或运算得到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0,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与第四子控制信息(control4)通过逻辑异或运算得到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1;在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为1,且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control3)为0,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control4)为1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与第三子控制信息(control3)通过逻辑异或运算得到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1,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l1与第四子控制信息(control4)通过逻辑异或运算得到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0。
表6
当然,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103时,并非局限于如表6所示的逻辑异或运算方式,还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保护切换操作的逻辑运算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002,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或者,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2所示,在主用路径处设置有第一选择点,在备用路径处设置有第二选择点,在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0且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1时,可以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在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1且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0时,可以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或者,在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0且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1时,可以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在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1且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0时,可以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在此不做限定。
下面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为0且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为1,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为1且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为0,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为例对步骤S1103和步骤S1002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control3)为0,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control4)为1,在获取的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为0时,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4)与第三子控制信息(control3)取逻辑异或运算后得到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0,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与第四子控制信息(control4)取逻辑异或运算后得到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1,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在主用路径发生故障时,将该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修改为1,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与第三子控制信息(control3)取逻辑异或运算后得到的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为1,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与第四子控制信息(control4)取逻辑异或运算后得到的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为0,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以及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在具体实施时,默认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在主用路径发生故障时,仅需要修改第一子控制信息(control1)这一个表项(1比特)从而修改第二控制信息(Control2)和第三控制信息(Control3)即可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完成保护切换操作,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如表1所示,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1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主用路径标识Index2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2也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适用于保护组绑定的场景,这样,可以实现多个保护组同步切换,进一步地提高保护切换的速度。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被保护业务的接收经过多组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并且,在PTN网络中可以同时实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具体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采用专用的保护组表项,如图8所示,pw层保护采用pw保护组表项,lsp层保护采用lsp保护组表项,ring lsp层保护采用ring lsp保护组表项。由于各层保护配置有各自对应的保护组表项,因此,可以预先定义保护切换的优先级,例如,可以定义pw层先完成保护切换,lsp层之后进行保护切换,ring lsp层最后进行保护切换,这样,可以使PTN网络实现保护切换操作的过程更为清晰。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切换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控制模块1302,用于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或者,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获取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如表1所示,主用路径标识Index1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1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主用路径标识Index2和备用路径标识Index’2也对应保护组标识ApsId1,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适用于保护组绑定的场景,这样,可以实现多个保护组同步切换,进一步地提高保护切换的速度。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被保护业务的接收经过多组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并且,在PTN网络中可以同时实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具体地,pw层保护、lsp层保护和ring lsp层保护采用专用的保护组表项,如图8所示,pw层保护采用pw保护组表项,lsp层保护采用lsp保护组表项,ring lsp层保护采用ring lsp保护组表项。由于各层保护配置有各自对应的保护组表项,因此,可以预先定义保护切换的优先级,例如,可以定义pw层先完成保护切换,lsp层之后进行保护切换,ring lsp层最后进行保护切换,这样,可以使PTN网络实现保护切换操作的过程更为清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保护切换装置的实施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保护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类似,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可以适用于线性保护机制中的N:1和N+1(N为正整数),例如,图14为1:1线性保护切换,被保护业务的发送方向采用如图7所示的保护切换方法,被保护业务的接收方向采用如图12所示的保护切换方法;图15为1+1线性保护切换,被保护业务的发送方向采用广播组固定双发,被保护业务的接收方向采用如图12所示的保护切换方法。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也可以适用于环网保护,主用ring lsp和备用ring lsp构成环网保护,在未发生故障时业务在主用ring lsp上承载,在发生故障后需承载到备用ring lsp上,环网保护的实施与图14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这样,在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路径切换时,仅需要修改第一控制信息即可完成保护切换操作,从而可以缩减保护切换操作中的工作,保证保护切换操作的简单、高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
其中,所述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路径标识、所述备用路径标识、所述保护组标识和所述第二子控制信息关联保存;
在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的同时,还包括:
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保护业务的转发经过多个切换点。
5.一种保护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控制被保护业务在该切换点选择主用路径或备用路径发送;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路径标识、所述备用路径标识、所述保护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关联保存;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转发前位于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之间的切换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切换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第二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切换点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保护业务的转发经过多个切换点。
9.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或者,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
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
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保护业务的接收经过多组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
13.一种保护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和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或者,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一选择点选择主用路径丢弃被保护业务,根据获取的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控制该第二选择点选择备用路径接收被保护业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被保护业务在被接收前位于主用路径处的第一选择点对应的主用路径标识与位于备用路径处的第二选择点对应的备用路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主用路径标识、备用路径标识和保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保护组标识以及在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预先建立的保护组标识与第一子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一选择点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获取的该第一选择点和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四子控制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该第二选择点对应的第三控制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至少两组主用路径标识与备用路径标识对应同一保护组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保护业务的接收经过多组第一选择点和第二选择点。
CN201510959033.3A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Active CN105681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9033.3A CN105681186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9033.3A CN105681186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1186A CN105681186A (zh) 2016-06-15
CN105681186B true CN105681186B (zh) 2018-12-25

Family

ID=5618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59033.3A Active CN105681186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11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071B (zh) * 2019-09-10 2023-03-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级保护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315697B (zh) * 2020-02-26 2022-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17424A1 (en) * 2020-04-28 2021-11-04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Backup traffic handl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1819C (zh) * 2004-01-15 2006-08-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交叉连接模块保护性切换的方法
CN102957588A (zh) * 2012-11-05 2013-03-06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防止广播风暴的环网保护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746856A (zh) * 2014-01-28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业务中断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833109B (zh) * 2012-08-30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点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426763A (zh) * 2013-08-21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切换方法、装置及交换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1819C (zh) * 2004-01-15 2006-08-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交叉连接模块保护性切换的方法
CN102833109B (zh) * 2012-08-30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点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957588A (zh) * 2012-11-05 2013-03-06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防止广播风暴的环网保护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426763A (zh) * 2013-08-21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切换方法、装置及交换机
CN103746856A (zh) * 2014-01-28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业务中断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1186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38969C (en) Packet exchange and router and input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05577545B (zh) 具有独立于设备的标签的标签交换分组方法及设备
CN105681186B (zh)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KR20190091558A (ko) 플렉서블 이더넷에 기초하여 서비스 플로우를 송신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03516612B (zh) 分布式路由器中生成路由表项的方法及分布式路由器
CN101355487B (zh) 一种标签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2857414A (zh) 一种转发表写入、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91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195844A (zh) 转发表项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8243102A (zh) 一种快速重路由的实现方法和pe设备
CN105681185B (zh) 一种保护切换方法及保护切换装置
WO2013013642A1 (zh)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CN107959611A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84492A (zh)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719868A (zh) 一种lsp承载于te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5000A (zh) 一种报文存储转发方法和电路及设备
CN104780090A (zh) Vpn组播传输的方法、装置、pe设备
CN105024928B (zh)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保护倒换方法和装置
CN109274601A (zh) 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070797A (zh)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53751A (zh) 一种基于多角色主机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061898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1414979B (zh) 标签分发消息的处理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3001871A (zh) 一种标签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932968B (zh) 一种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