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1118A -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1118A
CN105681118A CN201410657405.2A CN201410657405A CN105681118A CN 105681118 A CN105681118 A CN 105681118A CN 201410657405 A CN201410657405 A CN 201410657405A CN 105681118 A CN105681118 A CN 105681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oper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74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磊
孙静
尤岩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6574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11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2255 priority patent/WO201607822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1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1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报警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连接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用于控制所述通信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用于在监测到通信设备异常时发送锁定信号控制所述制动器关闭通信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设备通过设置控制报警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连接的制动器,可以在监测到通信设备异常时发送锁定信号控制所述制动器而关闭通信设备。这样,使得通信设备即使被盗也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从而有效地防止被盗用。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通常分布于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各个地方,并且大部分安装在人烟稀少的野外地区。这些通信设备通常价格不菲,若安装在野外无人看守的区域,则有被盗及被挪用的风险,这不仅会给运营商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通信中断而影响到正常的通信。现有的通信设备仅从防盗性及被盗后的追踪性等方面考虑,但忽略了通信设备被盗后挪用到其他网络中继续使用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旨在使得通信设备被盗后无法正常使用,从而有效的防止通信设备被盗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报警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连接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用于控制所述通信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用于在监测到通信设备异常时发送锁定信号控制所述制动器关闭通信设备。
优选地,所述控制报警模块包括与所述制动器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采集输入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输入信息异常时锁定所述输入单元。
优选地,所述制动器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用于在所述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信息与预设信息一致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打开通信设备。
优选地,所述制动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异常打开状态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异常信号,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向预设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异常信号后控制所述卡扣结构关闭通信设备。
优选地,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断电后由所述控制器启动而开始工作。
优选地,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通信设备的当前温度、功率以及错误提示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所述户外通信设备防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若是,则控制所述制动器关闭通信设备。
优选地,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若是,则控制所述制动器关闭通信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监测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时,向预设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获取密码验证信息,并判断所述密码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若所述密码验证信息错误,则输出错误提示,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根据预设的错误提示次数锁定所述输入单元;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优选地,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获取传感器采集并发送的操作行为信息;
判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是否为物理破坏信息,若是,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将所述物理破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优选地,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获取操作行为信息;
判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是否为配置信息;
若是,则进入配置模式并获取验证信息;
判断获取的验证信息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错误提示,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根据预设的错误提示次数锁定输入单元,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设备通过设置控制报警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连接的制动器,可以在监测到通信设备异常时发送锁定信号控制所述制动器而关闭通信设备。这样,使得通信设备即使被盗也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从而有效地防止被盗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步骤S101的第一实施例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步骤S101的第二实施例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步骤S101的第三实施例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报警模块100以及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100连接的主控芯片1和制动器2,所述制动器2用于控制所述通信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100用于在监测到通信设备异常时发送锁定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1而控制所述制动器2关闭通信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设备通过设置控制报警模块100以及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100连接的制动器2,可以在监测到通信设备异常时发送锁定信号控制所述制动器2而关闭通信设备。这样,使得通信设备即使被盗也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从而有效地防止被盗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100包括与所述制动器2连接的控制器3以及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的输入单元4,所述输入单元4用于采集输入信息,所述控制器3用于在监测到所述输入信息异常时锁定所述输入单元4。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单元4可以提供多样性的验证手段,如密码验证、刷卡认证、指纹识别以及虹膜识别等手段,这样通过输入单元4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通过与系统中预留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从而确认操作人是否有被授权对设备进行维护,从而提高了通信设备的防盗用几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2包括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的卡扣结构21,所述卡扣结构21用于在所述输入单元4采集的输入信息与预设信息一致时由所述控制器3控制打开通信设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2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的传感器22,所述传感器22用于在监测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异常打开状态时向所述控制器3发送异常信号,所述控制器3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向预设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讯设备必须通过验证后,通过内置的物理卡扣结构21打开,通信设备才会正常打开。而在未认证状况下,制动器2不会打开通信设备。此外,制动器2中的传感器22一旦监测到通信设备被强行打开的行为,则会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在控制器3接收到该信号后,向制动器2发送强制锁定系统的信号,在该状态下,必须通过原厂的预留硬件设备与通信设备连接解锁后,通信设备才可恢复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控制中心也可以为服务器或手机终端等。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1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的电源6,所述电源6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断电后由所述控制器3启动而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1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的显示器7,所述显示器7用于显示通信设备的当前温度、功率以及错误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100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的电源6和显示器7。在通讯设备被切断电源6的情况下,控制器3可以启动电源6而使通信设备正常工作。通过显示器7可以即时的显示出通信设备的当前温度、功率等信息,也可显示相应的错误提示,如密码输入错误、设备异常信息等内容。在连续多次输入错误的密码或者有尝试物理打开设备的情况下,报警器5可进行相应的动作,如发出蜂鸣音,发出报警信息至预设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终端,报警器5可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样可将通信设备盗用后的位置信息通过预留的SIM卡等方式发送至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若是,则控制所述制动器2关闭通信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操作信息可以是输入单元4采集的密码信息、指纹信息、磁卡信息或虹膜信息等,也可以是制动器2上的传感器22检测到的通讯设备状态信息,还可以是维护口的管理信息。当控制器3监测到通信设备操作信息异常时,则会控制报警器5发出声音、发出光,同时还可以向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2,在监测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时,向预设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器3监测到通信设备操作信息异常时,则会控制报警器5发出声音、发出光,可以在报警器5发出报警后向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终端发出报警信息,也可以同时向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终端发出报警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此步骤的顺序,也可以仅仅向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中的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步骤包括:
步骤S1011,获取密码验证信息,并判断所述密码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S1012,若所述密码验证信息错误,则输出错误提示,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根据预设的错误提示次数锁定所述输入单元4;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器3接收到密码验证信息如身份认证、密钥信息、指纹识别等信息后与系统中的预设值进行比对认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卡扣结构21打开,从而使用户正常打开通信设备。如果验证未通过,则会提示用户重新输入验证信息,当错误输入达到规定的次数后,即通过显示器7输出错误提示同时锁定系统的输入单元4,并通过报警器5进行报警,如可以发出声音报警,还可以向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包括:
步骤S1021,获取传感器22采集并发送的操作行为信息;
步骤S1022,判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是否为物理破坏信息,若是,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将所述物理破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3;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本实施例中,若制动器2的传感器22检测到通信设备的异常状态如人为强制打开通信设备外壳的破坏信息时,将异常状态信息传送给控制器3,控制器3则向主控芯片1发送系统锁定信号,并通过控制制动器2的卡扣结构21关闭通信设备从而使通信设备锁定而无法工作。在该状态下,必须通过原厂的预留硬件设备与通信设备连接解锁后,通信设备才可恢复正常使用。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上述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包括:
步骤S1031,获取操作行为信息;
步骤S1032,判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是否为配置信息,若是,则进入配置模式并获取验证信息;
步骤S1033,判断获取的验证信息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错误提示,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根据预设的错误提示次数锁定输入单元4,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本实施例中,当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为维护口进入设备的管理信息时,控制器3则会判断是否为配置信息,若检测到的管理信息是配置信息则进入配置模式,若检测到的不是配置信息则进入查询模式。在进入查询模式时,通过显示器7显示所查询的信息。
在进入配置模式时,用户需通过输入单元4输入验证信息从而进入系统配置模式,控制器3对输入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配置命令生效,验证不通过则提示再次验证,当超过系统预设次数后,系统将会锁定输入单元4,使得用户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继续输入,还可以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如可以发出声音报警或向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或手机等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报警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连接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用于控制所述通信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控制报警模块用于在监测到通信设备异常时发送锁定信号控制所述制动器关闭通信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包括与所述制动器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采集输入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输入信息异常时锁定所述输入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用于在所述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信息与预设信息一致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打开通信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异常打开状态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异常信号,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向预设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异常信号后控制所述卡扣结构关闭通信设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断电后由所述控制器启动而开始工作。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报警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通信设备的当前温度、功率以及错误提示信息。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防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若是,则控制所述制动器关闭通信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若是,则控制所述制动器关闭通信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监测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时,向预设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获取密码验证信息,并判断所述密码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若所述密码验证信息错误,则输出错误提示,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根据预设的错误提示次数锁定所述输入单元;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获取传感器采集并发送的操作行为信息;
判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是否为物理破坏信息,若是,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将所述物理破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获取操作行为信息;
判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是否为配置信息,若是,则进入配置模式并获取验证信息;
判断获取的验证信息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错误提示,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异常,并根据预设的错误提示次数锁定输入单元,否则,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正常。
CN201410657405.2A 2014-11-17 2014-11-17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Pending CN105681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7405.2A CN105681118A (zh) 2014-11-17 2014-11-17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PCT/CN2015/072255 WO2016078223A1 (zh) 2014-11-17 2015-02-04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7405.2A CN105681118A (zh) 2014-11-17 2014-11-17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1118A true CN105681118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01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7405.2A Pending CN105681118A (zh) 2014-11-17 2014-11-17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1118A (zh)
WO (1) WO20160782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2633A (zh) * 2016-11-25 2017-02-22 合肥大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窨井盖破损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891A (zh) * 2006-04-05 2006-10-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检测防盗终端状态的方法
WO2010151102A1 (en) * 2009-06-23 2010-12-29 Mimos Berhad Remote destroy mechanism using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CN103577733A (zh) * 2013-09-02 2014-02-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安全保护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5897C (zh) * 2001-12-28 2008-04-30 超波株式会社 设备禁用装置
US8655310B1 (en) * 2008-04-08 2014-02-1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ontrol of secure elements through point-of-sa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891A (zh) * 2006-04-05 2006-10-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检测防盗终端状态的方法
WO2010151102A1 (en) * 2009-06-23 2010-12-29 Mimos Berhad Remote destroy mechanism using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CN103577733A (zh) * 2013-09-02 2014-02-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安全保护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78223A1 (zh) 2016-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31146A1 (en)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US9222285B1 (en) Theft deterr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KR101256920B1 (ko) 출입 이력관리 및 통합 보안 시스템을 결합한 도어락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어락 시스템 운영방법
CN103370717A (zh) 始终可用的嵌入式盗窃反应子系统
US20150278556A1 (en) Centralized securit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WO2005120086A1 (en) Biometrically authenticated portable access device
CN105976556B (zh) 基于传感器关于用户的相对位置来执行传感器操作的方法
CN106027789A (zh) 一种防盗手机及手机防盗方法
KR101676104B1 (ko) 비밀번호 도어락을 구비한 보안시스템
KR101617872B1 (ko) 지문인식장치의 경보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5117507A1 (zh) 鉴权方法、采集装置、鉴权装置及系统、机柜及解锁方法
CN105857246A (zh) 汽车发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44696A (zh) 对车身控制模块的诊断端口保护
KR20120048932A (ko) 디지털 도어락 시스템의 사용자 입출입 감시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3729919A (zh) 电子门禁控制系统
CN107918336A (zh) 防盗电表箱及电表箱监控系统
CN108035621A (zh)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81118A (zh) 通信设备及通信设备的防盗方法
CN103895609B (zh) 机动车防盗装置
US91771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access modules
CN104895447A (zh) 一种车用保险柜人脸识别防盗报警系统
CN105951889A (zh) 一种分体式防盗井盖及其控制方法
WO2005088575A1 (en) Automatic calling system for preventing vehicle burglar
KR20110034439A (ko) 디지털 도어락 시스템의 사용자 입출입 관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640207A (zh) 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