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0231B -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0231B
CN105680231B CN201410677793.0A CN201410677793A CN105680231B CN 105680231 B CN105680231 B CN 105680231B CN 201410677793 A CN201410677793 A CN 201410677793A CN 105680231 B CN105680231 B CN 105680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nector body
connector
voltage
connecto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77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0231A (zh
Inventor
肖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777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0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0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0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0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0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连接器插座包括:第一侦测电路;与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相连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用于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本发明使用第一侦测电路的接通作为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上电的条件,比单纯的机械固定方式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如连接器的引脚越来越小,两个引脚间的间距越来越短等等。因此,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连接器实现连接时,需要保证设置在第二设备上连接器的插头能够准确的插入到设置在第一设备的连接器的插座上。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机械固定的方法以实现准确的连接,如在连接器的插座设置固定孔,在连接器的插头设置固定柱,固定孔和固定柱相匹配,当连接器的插头插入到连接器的插座上时,使得固定柱能够插入到固定孔中,从而确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能够通过连接器实现准确的连接。
但是,这种机械固定的方式很容易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导致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插头不能准确的实现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信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的固定方式不能保证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插头准确的实现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插座,应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
第一侦测电路;
与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相连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
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用于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两层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引脚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连接器插座整体宽度的2/3。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两端。
优选的,还包括:
连接有第一电阻的第三引脚;
与所述第三引脚相连的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时,检测所述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
存储有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设备标识与通信协议的第二对应关系的存储器;
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存储器相连的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通过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连接器插头通信。
优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设备标识与供电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
所述连接器插座还包括:
第四引脚;
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引脚相连,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以控制所述开关管闭合,以使得与所述供电电压对应的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供电。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第五引脚,所述连接器插座具体通过所述第五引脚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其中,所述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不同。一种连接器插头,应用于第二设备中,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
第二侦测电路;
与所述第二侦测电路相连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头的不同位置上;
其中,所述第二侦测电路用于在所述连接器插头的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所述连接器插头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两层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不同层引脚中。
优选的,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连接器插头整体宽度的2/3。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两端。
优选的,还包括:
连接有第二电阻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对接。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连接器插座中,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
第一侦测电路;
与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相连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
该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确定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
控制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插座还包括连接有第一电阻的第三引脚;
与所述第三引脚相连的检测装置;
存储有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设备标识与通信协议的第二对应关系的存储器;
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一电压;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
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控制所述连接器插座使用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连接器插头通信。
优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设备标识与供电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
所述连接器插座还包括:
第四引脚;
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引脚相连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
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
控制所述开关管闭合,以使得与所述供电电压对应的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供电。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座,其中,第一侦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连接器插座能够为连接器插头上电;由此可见,本发明使用第一侦测电路的接通作为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上电的条件,比单纯的机械固定方式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对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对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座,该连接器插座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第一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码助理PAD等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该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第一侦测电路101、第一引脚102A以及第二引脚102B;其中:
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且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与第一侦测电路101相连。
其中,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用于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用于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需说明的是,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并不是连接器插头的任一引脚,而是具备在分别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时能够使得第一侦测电路接通的功能的引脚。
即,第一侦测电路101能够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而连接器插座能够在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自动为连接器插头上电。
其中,第一侦测电路接通具有可以表现为第一侦测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或者第一侦测电路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或者第一侦测电路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
需说明的是,由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具备在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接时,使得第一侦测电路导通的功能。那么,若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未能正确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或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未能正确的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那么,第一侦测电路将不能接通,连接器插座也不能为连接器插头上电。例如,用户将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插座中时,没有将连接器插头的各个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各个引脚对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侦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连接器插座能够为连接器插头上电;由此可见,本发明使用第一侦测电路的接通作为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上电的条件,比单纯的机械固定方式可靠性高。
为了能够保证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和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连接器插座的所有引脚和连接器插头的所有引脚均能够实现准确的连接,可以限定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设置位置。
如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两层引脚;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可以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引脚中。
如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宽度;如图3所示,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D1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需说明的是,第一宽度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并没有具体限定,如第一宽度为所述连接器插座整体宽度的2/3。
还有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引脚中,且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两端,具体的,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同一层的两端,当然,优选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不同层的两端;如图4所示,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且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座的两端。
需说明的是,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可以设置在连接器插头上,在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对接时,能够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的位置上;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可以设置在连接器插头上,在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对接时,能够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的位置上。
在实际应用中,连接器插头设置在第二设备中,以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能够通过连接器实现通信。但是,不同的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是不同的;基于此,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座,如图5所示,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第一侦测电路101、第一引脚102A、第二引脚102B、第三引脚102C、控制器103、检测装置104以及存储器105;其中:
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优选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的两端;
其中,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与第一侦测电路101相连。
第一侦测电路101用于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而连接器插座能够在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为连接器插头上电。
第三引脚102C连接有第一电阻R1;
检测装置104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三引脚102C相连,用于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时,检测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可以连接有第二电阻,当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插座过程中,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从而使得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处产生第一电压。而由于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不同,连接器插头第三引脚所连接的第二电子的阻值也不同,使得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不同。
存储器105中存储有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设备标识通信协议的第二对应关系。
设备标识为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的标识,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所产生的第一电压对应。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由系统预先存储,也可以由用户手动预先存储。
控制器103分别与第一侦测电路101、检测装置104以及存储器105相连;具体的,控制器用于获取检测装置检测的第一电压,并在存储器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进而在存储器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以利用所确定的通信协议与连接器插头通信,从而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参见表1;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第二设备,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出的第二电阻的阻值是不同的,相应的,使得连接器插座第三引脚处的第一电压的电压值是不同的,因此,将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使得控制器能够依据第一电压来确定插入到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本发明中,对于某些第二设备,在通过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所属的第一设备通信时,连接器插头当前为连接器插头提供的上电电压并不能保证第二设备正常通信,即某些第二设备可能还需要额外的工作电压;基于此,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座,如图6所示,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第一侦测电路101、第一引脚102A、第二引脚102B、第三引脚102C、第四引脚102D、控制器103、检测装置104、控制器105以及开关管106;
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优选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的两端;
其中,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分别与第一侦测电路101相连。
第一侦测电路101用于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而连接器插座能够在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为连接器插头上电。
第三引脚102C连接有第一电阻R1;
检测装置104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三引脚102C相连,用于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时,检测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连接有第二电阻,当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插座过程中,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从而使得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处产生第一电压。而由于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不同,连接器插头第三引脚所连接的第二电子的阻值也不同,使得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不同。
存储器105中存储有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设备标识通信协议的第二对应关系;还存储有设备标识与供电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
第四引脚102D与开关管106的输出端相连,开关管106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03相连,开关管106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
控制器可以用于获取检测装置检测的第一电压,并在存储器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以控制所述开关管闭合,以使得与所述供电电压对应的供电电源为连接器插头供电,通过在存储器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来利用所确定的通信协议与连接器插头通信,从而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为不同的第二设备提供不同的供电电压,可以设置多个开关管,不同的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具有不同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相连,控制器通过确定与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以控制与具有相应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的开关管闭合,使得相应的供电电压为连接器插头供电。
在本发明中,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能够作为连接器插座的侦测引脚,使得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第一侦测电路能够接通,进而连接器插座能够为连接器插头上电。而具体的,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第五引脚,使得在第一侦测电路接通后,连接器插座能够通过第五引脚为连接器插头上电;其中,第五引脚与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不同。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连接器插座的第五引脚可以在第一侦测电路接通后被触发导通,从而为了连接器插头上电。
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连接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和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使得第一侦测电路接通的实现形式有很多,本发明并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连接器插头包括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相连的第二侦测电路。
当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连接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和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第一侦测电路与第二侦测电路也实现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侦测电路导通。
作为一个具体实例,可参见附图7,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102A在未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202A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102B未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202B对接时,连接器插座的第一侦测电路101与第一引脚102A连接处被电源电压拉高;而当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102A在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202A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102B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202B对接时,连接器插座的第一侦测电路101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侦测电路102形成回路,使得连接器插座的第一侦测电路101接通,连接器插座的第一侦测电路101与第一引脚102A连接处被拉低。
作为另一具体实例,可参见图8,具体原理和图7所对应的原理类次,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本发明中,在具体设计连接器插座时,可以将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引脚设计成不同的长度,以便实现上电过程在第一侦测电路接通之后实现;具体的,可以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两端,并且使得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长度比接地引脚短一点,如短至少0.3mm;使得其他引脚,如第三引脚、第四引脚比第一引脚或第二引脚再短一点,其中,还可以使得电源引脚比其他引脚再短一点,以实现在保证两者所有引脚均对接上后,才可以上电。
那么,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插座过程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接触的顺序从先到后可以为:外壳、接地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电源引脚。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头,可以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第二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码助理PAD等电子设备。
如图9所示,该连接器插头可以包括:第二侦测电路202、第一引脚202A以及第二引脚202B;其中:
第一引脚202A和第二引脚202B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头的不同位置上,且第一引脚202A和第二引脚202B分别与第二侦测电路201相连。
其中,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用于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用于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需说明的是,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并不是连接器插座的任一引脚,而是具备在分别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和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能够使得第二侦测电路接通的功能的引脚。
其中,第二侦测电路201能够在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连接器插座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第一侦测电路,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于第一侦测电路相连,那么,当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时,第二侦测电路可以与第一侦测电路形成回路,以使得连接器插座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侦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连接器插座能够为连接器插头上电;由此可见,本发明使用第二侦测电路的接通作为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上电的条件,比单纯的机械固定方式可靠性高。
为了能够保证在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和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和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时,连接器插头的所有引脚和连接器插座的所有引脚均能够实现准确的连接,可以限定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设置位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连接器插头可以包括两层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头的不同层引脚中。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需说明的是,第一宽度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并没有具体限定,如第一宽度为所述连接器插座整体宽度的2/3。
还有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引脚中,且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头的两端,具体的,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头同一层的两端,当然,优选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头不同层的两端;如图10所示,第一引脚202A和第二引脚202B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头的不同层,且第一引脚202A和第二引脚202B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头的两端。
需说明的是,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可以设置在连接器插座上,在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对接时,能够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的位置上;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可以设置在连接器插座上,在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对接时,能够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的位置上。
即与图10的连接器插头所对应的连接器插座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设置位置可以如图4所示。
在本发明中,对于某些第二设备,在通过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所属的第一设备通信时,连接器插头当前为连接器插头提供的上电电压并不能保证第二设备正常通信,即某些第二设备可能还需要额外的工作电压。
为了能够使得连接器插座能够确定第二设备所需电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器插头还可以包括:连接有第二电阻的第三引脚;
其中,第三引脚用于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对接,使得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可以产生第一电压,进而提供第二设备所需的供电电压。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连接器插座中,其中,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第一侦测电路,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且均与第一侦测电路相连。
如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连接器插座可以包括两层引脚;第一引脚102A和第二引脚102B可以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引脚中。
如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宽度;需说明的是,第一宽度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并没有具体限定,如第一宽度为所述连接器插座整体宽度的2/3。
还有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位于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引脚中,且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的两端,具体的,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同一层的两端,当然,优选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插座不同层的两端。
如图1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101:检测到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确定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
步骤1102:控制连接器插头上电。
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当第一侦测电路接通后,连接器插座可以自动实现为连接器插头上电。但是,也可以由控制器进行控制,即控制器能够在检测到第一侦测接通后,控制连接器插头上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侦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连接器插座能够为连接器插头上电;由此可见,本发明使用第一侦测电路的接通作为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上电的条件,比单纯的机械固定方式可靠性高。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连接器插座中,其中,连接器插座的具体结构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不同的是,连接器插座还可以包括:连接有第一电阻的第三引脚、检测装置以及存储器;
其中,检测装置与第三引脚的第一电阻相连;
存储器中存储有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设备标识与通信协议的第二对应关系;
如图1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检测到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确定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
步骤1202:控制连接器插头上电;
步骤1203:获取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一电压;
当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时,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从而控制器可以获取到该第一电压。
步骤1204: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
通过查找与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可以确定插入到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
步骤1205:在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该查找到的通信协议即为插入到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步骤1206:控制连接器插座使用所述通信协议与连接器插头通信。
当查找到与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后,可以控制连接器插座使用所查找到的通信协议与连接器插头通信。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连接器插座中,其中,与上述相邻方法实施例所对应的连接器插座的具体结构不同的是,该连接器插座还包括第四引脚以及开关管;其中:
开关管的输出单与第四引脚相连,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压相连;
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设备标识与供电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
如图1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检测到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确定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
步骤1302:控制连接器插头上电;
步骤1303:获取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一电压;
当在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时,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从而控制器可以获取到该第一电压。
步骤1304: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
通过查找与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可以确定插入到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
步骤1305:在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该查找到的通信协议即为插入到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插头所属第二设备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步骤1306:在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
步骤1307:控制开关管闭合,以使得与供电电压对应的供电电源为连接器插头供电;
步骤1308:控制连接器插座使用通信协议与连接器插头通信。
以上各方法所对应的实施例与装置实施例基本对应,具体可以参加装置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
第一侦测电路;
与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相连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
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用于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其中,所述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指代为所述第一侦测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或者所述第一侦测电路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一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或者所述第一侦测电路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二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
连接有第一电阻的第三引脚;
与所述第三引脚相连的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时,检测所述第三引脚的第一电压;
存储有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设备标识与通信协议的第二对应关系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设备标识与供电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
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存储器相连的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通过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连接器插头通信;
第四引脚;
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引脚相连,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以控制所述开关管闭合,以使得与所述供电电压对应的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供电;其中,所述开关管包括多个开关管,不同的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具有不同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相连,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确定与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以控制与具有相应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的开关管闭合,使得相应的供电电压为连接器插头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两层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不同层引脚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连接器插座整体宽度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第五引脚,所述连接器插座具体通过所述第五引脚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其中,所述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不同。
6.一种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中,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
第二侦测电路;
与所述第二侦测电路相连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头的不同位置上;
其中,所述第二侦测电路用于在所述连接器插头的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一引脚对接,所述连接器插头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引脚对接时接通,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其中,所述第二侦测电路接通指代为所述第二侦测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或者所述第二侦测电路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所述第一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或者所述第二侦测电路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所述第二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
连接有第二电阻的第三引脚;第三引脚用于与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对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可以产生第一电压,进而提供第二设备所需的供电电压;其中,所述连接器插座具体通过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三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三引脚对接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三引脚的所述第一电压,并通过控制器获取所述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所述第一电压,在存储器所存储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以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座通过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连接器插头通信,还通过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以控制与具有相应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的开关管闭合,使得相应的供电电压为连接器插头供电;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输出端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第四引脚相连,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管包括多个开关管,不同的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具有不同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两层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不同层引脚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一宽度;
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连接器插头整体宽度的2/3。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两端。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接器插座中,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
第一侦测电路;
与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相连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的不同位置上;
连接有第一电阻的第三引脚;
与所述第三引脚相连的检测装置;
存储有第一电压与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设备标识与通信协议的第二对应关系,设备标识与供电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的存储器;
第四引脚;
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引脚相连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管包括多个开关管,不同的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与具有不同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相连;该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时,确定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引脚对接,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第二引脚对接;其中,所述第一侦测电路接通指代为所述第一侦测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或者所述第一侦测电路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一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或者所述第一侦测电路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第二引脚相连处有电压的改变;
控制所述连接器插头上电;
获取所述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一电压;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设备标识;
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控制所述连接器插座使用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连接器插头通信;
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供电电压;
控制与具有相应供电电压的供电电源的开关管闭合,以使得与所述供电电压对应的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连接器插头供电。
CN201410677793.0A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680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7793.0A CN105680231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7793.0A CN105680231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0231A CN105680231A (zh) 2016-06-15
CN105680231B true CN105680231B (zh) 2019-03-29

Family

ID=5695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7793.0A Active CN105680231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0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536B (zh) * 2018-03-13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插座、电子设备、插头及数据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0314Y (zh) * 2009-04-16 2010-03-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674072U (zh) * 2010-05-17 2010-12-15 李连池 移动式漏电保护插座
CN103311696A (zh) * 2012-03-16 2013-09-18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连接器组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393B (zh) * 2013-08-23 2016-08-10 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多功能接口、通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0314Y (zh) * 2009-04-16 2010-03-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674072U (zh) * 2010-05-17 2010-12-15 李连池 移动式漏电保护插座
CN103311696A (zh) * 2012-03-16 2013-09-18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连接器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0231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84013B1 (en) Power adapter,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pedance exception of charing loop
TW594544B (en) Interface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peripheral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ch a function
EP2669693B1 (en) Parallel operation wire fault detec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102904241B (zh) 可逆连接器的保护电路
US201301796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usb or an mhl device
US9985394B2 (en) Polarity control for a flat connector
TW200908509A (en) Power source detection system, charger can provide power source detection and the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201943A (zh) 连接不同类型连接端口的通用序列总线之集线装置及方法
KR20160030261A (ko) 전류 제한을 변경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812861B2 (en) Power adapter and method of adapting pow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329654A (zh) 电子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06020176A (zh) 一种cc逻辑控制芯片低功耗连接检测方法及结构
TWI501085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偵測裝置
TWI468918B (zh) 自動偵測控制裝置及其自動偵測控制方法
CN104820156A (zh)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680231B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5932738A (zh) 一种电传输控制方法、移动电源以及终端设备
CN106300549A (zh) 电子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06856289B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路、转接设备及其电路和信号处理系统
US2015035791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ariable output power supply
CN108599309A (zh) 多口usb快充电路
CN106451617A (zh) 电子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08369252A (zh) 电子设备
JP2015207155A (ja) 電子装置
CN104238710A (zh) 外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