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7618B -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7618B
CN105677618B CN201610080467.0A CN201610080467A CN105677618B CN 105677618 B CN105677618 B CN 105677618B CN 201610080467 A CN201610080467 A CN 201610080467A CN 105677618 B CN105677618 B CN 105677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ollection
line acquisition
acquisition amount
collec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04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7618A (zh
Inventor
陆群
张青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804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7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7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7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5Correlation function computation including computation of convolu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本发明可以降低线性采集量校正过程的繁琐程度,并降低出错概率。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采样电路结构,无需对采样电路结构做出改动,从而还显著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兼顾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势,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要求和续驶里程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排放,被认为是当前节能和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
新能源汽车中需要采集大量的运行参数,包括电池组总电压、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等线性参数。线性参数随实际物理量的变化产生线性变化,最终由控制器进行采集和变换获得。由于采样电路中采样元件(如采样电阻)生产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线性参数的采样信号可能不准确,由采样信号计算出的物理量与实际值偏差较大。
在现有技术中,人工读取和采集线性参数的采样数据并进行回归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回写到控制器中以实现对线性参数的校正。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人工参与,步骤繁琐,而且出错概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从而降低繁琐程度,并降低出错概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包括:
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
使能所述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
基于所述第一采集值、所述第二采集值、最小理论值和最大理论值,确定所述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
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所述校正参数对所述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优选地,所述线性采集量为电池组总电压;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断开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当所述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优选地,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
优选地,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充电电流;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使能所述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值为X1,所述第二采集值为X2,所述最小理论值为Ymin,所述最大理论值为Ymax,所述第三采集值为Y1;
所述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包括:
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a=(Ymax-Ymin)/(X2-X1);b=Ymax-(Ymax-Ymin)*X2/(X2-X1);
所述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包括:
基于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计算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出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所述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
校正参数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集值、所述第二采集值、最小理论值和最大理论值,确定所述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
校正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所述校正参数对所述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优选地,所述线性采集量为电池组总电压;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优选地,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
优选地,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充电电流;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使能所述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值为X1,所述第二采集值为X2,所述最小理论值为Ymin,所述最大理论值为Ymax,所述第三采集值为Y1;
校正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a=(Ymax-Ymin)/(X2-X1);b=Ymax-(Ymax-Ymin)*X2/(X2-X1);
校正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计算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可见,本发明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线束检测领域,可以替代人工检测,从而降低线性采集量校正过程的繁琐程度,并降低出错概率。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采样电路结构,无需对采样电路结构做出改动,从而还显著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校正电池组总电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校正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校正充电电流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装置的示范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为了描述上的简洁和直观,下文通过描述若干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阐述。实施方式中大量的细节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但是很明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时可以不局限于这些细节。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了本发明的方案,一些实施方式没有进行细致地描述,而是仅给出了框架。下文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是指“至少根据……,但不限于仅根据……”。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下文中没有特别指出一个成分的数量时,意味着该成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或可理解为至少一个。
线性(linear),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数学上可以理解为一阶导数为常数的函数;非线性(non-linear)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一阶导数不为常数。比如,y=ax+b,在这样一个数学式子里,y就被称为x的线性函数。
新能源汽车中需要采集大量的线性参数,线性参数随实际物理量的变化产生线性变化。新能源汽车中的线性参数通常包括电池组总电压、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加速踏板信号、刹车踏板信号,等等,可以将线性参数称为线性采集量。
图1为根据本发明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上电,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线性采集量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线性采集量,得到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并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的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
步骤102: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线性采集量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线性采集量,得到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的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
步骤103: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
在这里,假定第一采集值为X1,第二采集值为X2,最小理论值为Ymin,最大理论值为Ymax。
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值为Y,线性采集量的采集值为X,Y=aX+b。
校正参数包括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
Ymin=a*X1+b;
Ymax=a*X2+b;
基于上面两个等式,可以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
a=(Ymax-Ymin)/(X2-X1);b=Ymax-(Ymax-Ymin)*X2/(X2-X1)。
当a和b分别确定之后,可以确定出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值Y与线性采集量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Ymax-Ymin)/(X2-X1)*X+Ymax-(Ymax-Ymin)*X2/(X2-X1)。
步骤104: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线性采集量采样电路采集线性采集量,得到线性采集量的第三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第三采集值。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三采集值,基于步骤103中确定的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值Y与线性采集量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第三采集值的校正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性采集量为电池组总电压;步骤101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断开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步骤102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当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性采集量为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步骤101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步骤102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性采集量为充电电流;步骤101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步骤102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使能所述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
以上示范性描述了新能源汽车中的线性采集量的典型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描述仅是示范性的,并不用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可以将图1所示方法流程具体实施在控制器中。通过在控制器中增加图1所示方法的对应算法,通过发送CAN消息即可实现校正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线性量采集回路的校正效率,有效解决采样器件一致性差的问题,而且避免人工校正的繁琐步骤和容易出错的情况出现,为控制器的量产提供帮助。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2为根据本发明校正电池组总电压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断开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并记录此时所采集的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一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上电,并发出指令以断开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此时,电池组总电压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即理论值为零)。电池组总电压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电池组总电压,得到此时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一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一采集值的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一采集值。
步骤202:当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并记录此时所采集的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二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检测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当确定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此时,电池组总电压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即为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之和)。电池组总电压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电池组总电压,得到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二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二采集值的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二采集值。
步骤203: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电池组总电压的校正参数。
在这里,假定第一采集值为X1,第二采集值为X2,最小理论值为0,最大理论值为350(伏特)。电池组总电压的校正值为Y,电池组总电压的采集值为X,Y=aX+b。校正参数包括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
0=a*X1+b;
350=a*X2+b;
基于上面两个等式,可以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
当a和b分别确定之后,可以确定出电池组总电压的校正值Y与电池组总电压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350/(X2-X1)*X+350*X1/(X1-X2)。
步骤204:接收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当确定了电池组总电压的校正值Y与电池组总电压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之后,控制器可以对任意时刻采集的电池组总电压的采集值进行校正。
具体地,电池组总电压采样电路采集电池组总电压,得到电池组总电压的第三采集值Y1,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第三采集值Y1。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三采集值Y1,基于步骤103中确定的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值Y与线性采集量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综上所述,在图2所示流程中,控制器首先上电,断开电池组总电压采集线,电池组总电压采样电路通过CAN通信发送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然后,控制器检测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当确定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连接电池组总电压采集线。电池组总电压采样电路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接着,控制器计算校正参数,保存电池组总电压的校正值Y与电池组总电压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重启,以完成校正。假定电池组总电压的理论最大值为350V,设校正公式为y=ax+b,(初始值:a=1,b=0),依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校正参数计算方法如下:a=350/(x2-x1);b=350*x1/(x1-x2)。
可见,本发明充分利用原有的采样电路结构,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线束检测领域,从而可以替代人工检测,实现对电池组总电压的校正。
图3为根据本发明校正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并记录此时所采集的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一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上电,并发出指令以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此时,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即开度值为零)。踏板信号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得到此时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一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第一采集值的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一采集值。
步骤302: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并记录此时所采集的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二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即开度值为100%)。踏板信号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得到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二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二采集值的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二采集值。
步骤303: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校正参数。
在这里,假定第一采集值为X1,第二采集值为X2,最小理论值为0,最大理论值为开度100%)。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值为Y,线性采集量的采集值为X,Y=aX+b。校正参数包括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
0=a*X1+b;
100%=a*X2+b;
基于上面两个等式,可以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
当a和b分别确定之后,可以确定出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校正值Y与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100%/(X2-X1)*X+100%*X1/(X1-X2)。
步骤304:接收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当确定了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校正值Y与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之后,控制器可以对任意时刻采集的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采集值进行校正。
具体地,踏板信号采样电路采集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得到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第三采集值Y1,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第三采集值Y1。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三采集值Y1,基于步骤303中确定的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校正值Y与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综上所述,在图3所示流程中,控制器首先上电,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踏板信号采样电路通过CAN通信发送包含第一采集值的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然后,控制器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踏板信号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第二采集值的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接着,控制器计算校正参数,保存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校正值Y与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重启,以完成校正。假定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理论最大值为100%开度,设校正公式为y=ax+b,(初始值:a=1,b=0)依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校正参数计算方法如下:a=100%/(x2-x1);b=100%*x1/(x1-x2)。
可见,本发明充分利用原有采样电路结构,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线束检测领域,从而可以替代人工检测,实现对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的校正。
图4为根据本发明校正充电电流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并记录此时所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第一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上电,并发出指令以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此时,充电电流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即理论值为零)。充电电流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充电电流,得到充电电流的第一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充电电流的第一采集值的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充电电流的第一采集值。
步骤402: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使能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并记录此时所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第二采集值。
比如,控制器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而且,控制器向充电机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使能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充电电流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充电电流,得到充电电流的第二采集值,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充电电流的第二采集值的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后,保存充电电流的第二采集值。
步骤403: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充电电流的校正参数。
在这里,假定第一采集值为X1,第二采集值为X2,最小理论值为0,最大理论值为50(安培)。充电电流的校正值为Y,充电电流的采集值为X,Y=aX+b。校正参数包括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
0=a*X1+b;
50=a*X2+b;
基于上面两个等式,可以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
当a和b分别确定之后,可以确定出充电电流的校正值Y与充电电流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50/(X2-X1)*X+50*X1/(X1-X2)。
步骤404:接收充电电流的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当确定了充电电流的校正值Y与充电电流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之后,控制器可以对任意时刻采集的充电电流的采集值进行校正。
具体地,充电电流采样电路采集充电电流,得到充电电流的第三采集值Y1,并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第三采集值Y1。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三采集值Y1,基于步骤403中确定的充电电流的校正值Y与充电电流的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以上基于图4以及相应描述,详细说明了针对充电电流的校正过程,类似地,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针对放电电流的校正过程,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图4所示流程中,控制器首先上电,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充电电流采样电路通过CAN通信发送包含第一采集值的第一次数据保存命令。然后,控制器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用于使能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的指令。充电电流采样电路采集此时的充电电流,通过CAN通信向控制器发送包含第二采集值的第二次数据保存命令。接着,控制器计算校正参数,保存充电电流校正值Y与充电电流采集值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重启,以完成校正。假定充电电流的理论最大值为50安培,设校正公式为y=ax+b,(初始值:a=1,b=0)依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校正参数计算方法如下:a=50/(x2-x1);b=50*x1/(x1-x2)。
可见,本发明充分利用原有采样电路结构,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线束检测领域,从而可以替代人工检测,实现对充电电流的校正。
在图2-图4中,分别以电池组总电压,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充电电流作为线性采集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描述仅是示范性的,并不用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装置。
图5为根据本发明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装置的示范性结构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501,用于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502,用于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
校正参数计算模块503,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
校正模块504,用于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所述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性采集量为电池组总电压;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501,用于断开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502,用于当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性采集量为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501,用于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502,用于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性采集量为充电电流;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501,用于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502,用于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使能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采集值为X1,第二采集值为X2,最小理论值为Ymin,最大理论值为Ymax,第三采集值为Y1;
校正参数计算模块503,用于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a=(Ymax-Ymin)/(X2-X1);b=Ymax-(Ymax-Ymin)*X2/(X2-X1);
校正模块504,用于基于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计算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可以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校正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应用到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中,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PHEV)或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等。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可见,本发明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线束检测领域,可以替代人工检测,可以降低线性采集量校正过程的繁琐程度,并降低出错概率。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采样电路结构,无需对采样电路结构做出改动,从而还显著降低了成本。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
使能所述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
基于所述第一采集值、所述第二采集值、最小理论值和最大理论值,确定所述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
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所述校正参数对所述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采集量为电池组总电压;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断开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当所述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充电电流;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包括: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
所述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包括: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使能所述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值为X1,所述第二采集值为X2,所述最小理论值为Ymin,所述最大理论值为Ymax,所述第三采集值为Y1;
所述基于第一采集值和第二采集值,确定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包括:
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a=(Ymax-Ymin)/(X2-X1);b=Ymax-(Ymax-Ymin)*X2/(X2-X1);
所述基于校正参数对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包括:
基于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计算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6.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小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一采集值;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所述线性采集量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并记录所述处于最大理论值状态的线性采集量的第二采集值;
校正参数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集值、所述第二采集值、最小理论值和最大理论值,确定所述线性采集量的校正参数;
校正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采集值,并基于所述校正参数对所述第三采集值进行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采集量为电池组总电压;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满时,接通所述电池组的总电压采集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加速踏板信号或刹车踏板信号;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归零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归零;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使能加速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或使能刹车踏板位置到达最大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采集量为充电电流;
第一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断开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
第二采集值记录模块,用于接通电池组与充电机之间的电接触,向充电机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使能所述充电机提供最大理论值的充电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值为X1,所述第二采集值为X2,所述最小理论值为Ymin,所述最大理论值为Ymax,所述第三采集值为Y1;
校正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其中:a=(Ymax-Ymin)/(X2-X1);b=Ymax-(Ymax-Ymin)*X2/(X2-X1);
校正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校正参数a和第二校正参数b计算第三采集值Y1的校正值Y2,其中Y2=a*Y1+b。
CN201610080467.0A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77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0467.0A CN105677618B (zh)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0467.0A CN105677618B (zh)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618A CN105677618A (zh) 2016-06-15
CN105677618B true CN105677618B (zh) 2018-10-30

Family

ID=56304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0467.0A Active CN105677618B (zh)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7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661B (zh) * 2019-11-14 2021-08-10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油门踏板位置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0744A (zh) * 2013-07-19 2014-03-12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Pmu相角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662403A (zh) * 2012-07-23 2015-05-27 Fev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的试验执行
CN104859454A (zh) * 2014-12-19 2015-08-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oc计算值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8455B2 (en) * 2014-02-20 2017-08-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battery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using conditional extended kalman fil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403A (zh) * 2012-07-23 2015-05-27 Fev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的试验执行
CN103630744A (zh) * 2013-07-19 2014-03-12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Pmu相角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859454A (zh) * 2014-12-19 2015-08-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oc计算值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直径在线测量关键技术研究;郭黎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信息科技辑》;20031215;I14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618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7251B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二阶rc等效模型的辨识方法
CN104007395B (zh)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与参数自适应联合估计方法
CN10690873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和装置
CN102253342B (zh) 使用多个采样率的电池状态评估器
CN105676138B (zh) 一种预测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5425154B (zh) 一种估计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的方法
CN107144793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分数阶KiBaM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0850836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筛选方法
CN105242212B (zh) 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健康状态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CN110398697A (zh) 一种基于充电过程的锂离子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CN106125001A (zh) 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模块实际容量的快速评估方法
CN102077105A (zh) 用于电池容量估计的方法
CN104849672A (zh) 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电池动态阻抗参数识别方法
CN104166102A (zh) 车用动力电池组的soc使用区间的判定方法
CN106093517A (zh) 基于埃尔米特插值法的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拟合方法
CN106998086A (zh) 兆瓦级储能电站电池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67953A (zh)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soc的估算方法
CN105093129B (zh) 一种储能电池剩余容量检测方法
CN10638350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模块及其测试系统
CN10714473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绝缘电阻检测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
CN106208243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监视方法及系统
CN109613446A (zh)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锂电池老化检测方法
CN105677618B (zh) 一种校正新能源汽车的线性采集量的方法和装置
Zhai et al. State of energy estimation of lithium titanate battery for rail transit application
CN206542219U (zh) 一种兆瓦级储能电站电池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rrecting linear acquisition quantity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

Pledgee: Suzhou Trust Co., Ltd.

Pledgor: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9900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