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7600A -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7600A
CN105677600A CN201511001224.5A CN201511001224A CN105677600A CN 105677600 A CN105677600 A CN 105677600A CN 201511001224 A CN201511001224 A CN 201511001224A CN 105677600 A CN105677600 A CN 105677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terface
voltage
interface device
interfa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12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启华
莫志坚
王永嘉
孟德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012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7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7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该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一接口器对接;第二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二接口器对接;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连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利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Description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的转接装置和通过转接装置连接第一接口器与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和高清晰度电视的日益普及以及诸如U盘、移动硬盘和移动电源等外部设备的大量使用,人们频繁需要在各种智能设备、高清晰度电视和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然而,通常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接口,这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时造成不便,因此需要能够在不同的接口之间进行转换的转接装置。
例如,联想的笔记本计算机不同系列的产品也分别支持不同的接口。例如,一些ThinkPad产品支持OneLink+接口,而另一些ThinkPad产品支持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Type-C接口。联想也基于不同的接口开发了Dock(扩展坞)产品。为了提高Dock产品的销量,也需要能够在不同的接口之间进行转换的转接装置,例如能够在OneLink+接口和USBType-C接口之间进行转换的转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器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器的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其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一接口器对接;第二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二接口器对接;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连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系统控制器,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包括:检测器,用于当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口器对接时,与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系统控制器通信来获得所述第一信号信息。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器包括控制端口,所述检测器用于在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口器对接时,连接到所述控制端口,以从该控制端口中获取所述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电源线,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第一信号信息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源线,并利用该第一电源线中的电力为所述转接装置供电。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无线局域网LAN端口,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二信号信息生成用于指明所述第二接口器是否包括第二LAN端口的LAN控制信号,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LAN连接器,用于基于所述LAN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接口器的第一LAN端口的连接。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包括第二LAN端口时,所述LAN连接器将所述第一LAN端口与所述第二LAN端口对接;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不包括第二LAN端口时,所述LAN连接器将所述第一LAN端口连接到第一接口器中的系统控制器。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信号信息包括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一电力信号,所述第二接口器的第二信号信息包括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所述连接单元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以及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显示转换器,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的对接;和电力转换器,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对接。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包括第一电压值和不同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力信号包括第三电压值,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切换开关和电压转换器;当所述第三电压值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时,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当所述第三电压值不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所述电压转换器根据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软件加密设备,在所述转接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口器时,所述第一接口器向所述软件加密设备供电,并且所述转接装置根据所述软件加密设备的指令接通电源。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过转接装置连接第一接口器与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该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转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一接口器对接;将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与第二接口器对接;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系统控制器,所述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包括:当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口器对接时,与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系统控制器通信来获得所述第一信号信息。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器包括控制端口,所述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还包括:在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口器对接时,从所述控制端口中获取所述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电源线,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将所述转接装置的电力线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源线,并利用该第一电源线中的电力为所述转接装置供电。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无线局域网LAN端口,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包括:基于第二信号信息生成用于指明所述第二接口器是否包括第二LAN端口的LAN控制信号,所述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还包括:基于所述LAN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接口器的第一LAN端口的连接。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LAN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接口器的第一LAN端口的连接包括: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包括第二LAN端口时,将所述第一LAN端口与所述第二LAN端口对接;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不包括第二LAN端口时,将所述第一LAN端口连接到第一接口器中的系统控制器。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信号信息包括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一电力信号,所述第二接口器的第二信号信息包括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所述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包括: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和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包括第一电压值和不同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力信号包括第三电压值,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切换开关和电压转换器,所述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包括:当所述第三电压值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时,生成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当所述第三电压值不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时,生成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该第二电压控制信号用于使得所述电压转换器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软件加密设备,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一接口器对接还包括:将第一接口器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使所述第一接口器向所述软件加密设备供电;根据所述软件加密设备的指令使所述转接装置接通电源。
在根据本公开的转接装置以及通过转接装置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器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并且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具体应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转接装置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器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转接装置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器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转接装置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器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的另一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连接单元对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的转换和对接的具体流程的流程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和步骤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部件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部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部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应用场景的框图。在图1中,转接装置1包括第一连接端口11和第二连接端口12。转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口11与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对接,并且转接装置1的第二连接端口12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对接。转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口11与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之间的对接、以及转接装置1的第二连接端口12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之间对接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任意连接器或连接件来实现。
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包括系统控制器211和第一电源线212。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包括控制端口311和第二电源线312。当然,为了通过转接装置1连接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接口器31包括其它部件。然而,为了附图和说明书简洁起见,并且不掩盖本公开的特征,在附图中未示出这些部件并且在说明书中未加以详细说明。例如,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包括第一信号线,并且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包括第二信号线,通过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经由本公开的转接装置1对接,可以在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接口器31之间实现信号的转换和对接。
例如,第一设备2可以是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第一接口器21可以是Onelink+接口等。例如,第二设备2可以是U盘、移动电源,也可以是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第二接口器31可以是USBType-C接口、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接口、音频接口、其它USB接口等。第二接口器31的控制端口311例如可以是USBType-C接口的特定管脚、例如ccpin。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示意性框图。如图2所示,转接装置1包括信息获取单元13、控制器14和连接单元15。
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第一信号信息包括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一电力信号,并且第二信号信息包括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例如,第一显示信号可以包括USB信号、HDMI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其它显示信号。类似地,第二显示信号也可以包括USB信号、HDMI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其它显示信号。第一电力信号可以包括第一电压值和不同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第二电力信号可以包括第三电压值。第三电压值可以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电压值是5V,第二电压值是20V,第三电压值可以是5V、12V或20V。
当转接装置1分别与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对接时,信息获取单元13的检测器与第一接口器21的系统控制器进行通信,并且连接到第二接口器31的控制端口,以获得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从而分别实现第一设备2和第二设备3对转接装置1的识别。
控制器14基于由信息获取单元13获得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例如,连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具体来说,连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以及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电力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
例如,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相同的情况下,连接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将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显示信号直接对接。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不同的情况下,连接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二接口器31的显示信号,或者将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一接口器21的显示信号,并且将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对接。
此外,连接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将第二接口器的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并且在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不同于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用于使得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在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接口器31包括无线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端口的情况下,连接控制信号还可以用于控制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LAN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LAN信号对接。
例如,控制器14可以由小型的嵌入式控制器和PD(电力输送,PowerDelivery)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器14也可以由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erprocessing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等或者其它的控制器或处理器来实现。
连接单元15基于由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具体来说,连接单元15基于该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以及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电力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例如,连接单元15可以由译码器、转换器、专用芯片、由ASIC、FPGA等构成的矩阵开关等来实现。
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相同的情况下,连接单元15根据由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显示信号直接对接。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不同的情况下,连接单元15根据由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二接口器31的显示信号,或者将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一接口器21的显示信号,并且将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对接。
此外,连接单元15根据由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并且在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不同于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在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接口器31包括无线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端口的情况下,连接单元15还可以根据由控制单元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LAN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LAN信号对接。
因此,通过利用信息获取单元13从第一接口器21的系统控制器获取第一信号信息,并且从第二接口器31的控制端口获取第二信号信息,利用控制器14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并且利用连接单元15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可以将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到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内置到转接装置1内部,而不需要进行外部控制。
因此,通过由转接装置1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并且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在图3中与图1和2中相同的部件用与图1和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3所示,信息获取单元13包括检测器131。当转接装置1与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对接时,检测器131与第一接口器21的系统控制器211通信,以获得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信号信息,从而实现第一设备2对转接装置1的识别。此外,当转接装置1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对接时,检测器131连接到第二接口器31的控制端口311,以从该控制端口311获取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从而实现第二设备3对转接装置1的识别。
例如,在第二接口器31是USBType-C接口的情况下,第二设备3对转接装置1的识别,可以通过检测器131连接到USBType-C接口的ccpin来实现。
如图3所示,控制器14包括电源控制器141。电源控制器141根据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到的第一信号信息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源线212,并利用该第一电源线212中的电力为转接装置1供电,以保证转接装置1可以被正常识别。例如,控制器14可以由小型的嵌入式控制器和PD控制器来实现。电源控制器141可以由PD控制器实现。例如,嵌入式控制器可以通过I2C或SMBus的界面与PD控制器进行通信。
类似地,电源控制器141可以根据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到的第二信号信息连接到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源线312,并利用该第二电源线312中的电力为转接装置1供电。或者也可以在转接装置1中设置电源模块,以利用自身的电源供电。
此外,如图3所示,连接单元15包括显示转换器151和电力转换器152。显示转换器151基于由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对接。电力转换器152基于该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对接。电力转换器152可以包括切换开关和电压转换器(在图中未示出)。
例如,在第一接口器21是Onelink+接口,第二接口器31是USBType-C接口的情况下,因为Onelink+接口包含的信号更为丰富,因此可以在转接装置1内部设置显示切换芯片,用于将USBType-C接口的2lane显示信号转换为Onelink+接口的4lane显示信号。
具体来说,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电力信号包括第一电压值和不同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电力信号包括第三电压值。
当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三电压值等于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时,控制器14生成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以控制切换开关将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
当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三电压值不等于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时,控制器14生成第二电压控制信号,电压转换器根据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力信号。电压转换器可以是升压转换器或者降压转换器。
例如,第一电压值是5V,第二电压值是20V,第三电压值可以是5V、12V或20V。
转接装置1还可以包括软件加密设备16,例如dongle(软件狗)。软件加密设备16连接到转接装置1的控制器14。在转接装置1连接到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时,转接装置1基于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利用该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源线212向软件加密设备16供电,并且转接装置1根据软件加密设备16的指令接通电源。
类似地,在转接装置1连接到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时,转接装置1也可以基于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利用该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源线312向软件加密设备16供电,并且转接装置1根据软件加密设备16的指令接通电源。
通过图3中的转接装置1,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信号线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图4中的转接装置1与图3中的转接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图4中的转接装置1的连接单元15还包括LAN连接器153。在图4中与图1-3中相同的部件用与图1-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下面仅对与图3中的转接装置1的不同之处进行描述。
在一些第一设备2中,第一接口器21包括第一LAN端口(在图中未示出)。第二设备3也可以包括第二LAN端口(在图中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转接装置1的控制器14基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生成用于指明第二接口器31是否包括第二LAN端口的LAN控制信号。LAN连接器153基于该LAN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LAN端口的连接。
当该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31包括第二LAN端口时,连接单元15的LAN连接器153将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LAN端口与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LAN端口对接。而当该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31不包括第二LAN端口时,LAN连接器153将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LAN端口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中的系统控制器211。
如上所述,通过图4中的转接装置1,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信号线的连接,还可以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LAN信号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具体应用示例的示意图。在图5中,以第一接口器21为Onelink+接口、第二接口器31为USBType-C接口为例,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具体应用示例。转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口11与Onelink+接口之间的对接、以及转接装置1的第二连接端口12与USBType-C接口之间对接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任意连接器或连接件来实现,因此在图5中未具体示出。
如图5所示,Onelink+接口中的系统控制器与转接装置1的信息获取单元13的检测器131进行通信,来获得Onelink+接口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另一方面,检测器131连接到USBType-C接口的ccpin,以从ccpin获取USBType-C接口中的第二信号信息。
转接装置1的电源控制器141根据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到的第一信号信息连接到Onelink+接口的5V电源(5V电源)或20V电源(20V电源),并利用该5V电源或20V电源为转接装置1供电,以保证转接装置1可以被正常识别。
类似地,电源控制器141可以根据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到的第二信号信息连接到USBType-C接口的VBUS,并利用VBUS中的电力为转接装置1供电。
如图5所示,转接装置1的软件加密设备16连接到转接装置1的控制器14。在转接装置1连接到Onelink+接口时,转接装置1基于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利用Onelink+接口的20V电源向软件加密设备16供电,并且转接装置1根据软件加密设备16的指令接通电源。
类似地,在转接装置1连接到USBType-C接口时,转接装置1也可以基于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利用USBType-C接口的VBUS向软件加密设备16供电,并且转接装置1根据软件加密设备16的指令接通电源。
在Onelink+接口中的信号是USB信号的情况下,连接单元15的显示转换器151基于由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控制Onelink+接口中的USB信号与USBType-C接口中的USB信号的对接。电力转换器152例如基于该连接控制信号,将Onelink+接口中的5V电源和USBType-C接口的VBUS对接。
在Onelink+接口中的信号是其它显示信号、例如HDMI信号的情况下,连接单元15的显示转换器151基于由控制器14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HDMI信号转换为USB信号,并且与USBType-C接口中的USB信号的对接。
在图5中的示例中,USBType-C接口中没有LAN端口。因此,LAN连接器153将Onelink+接口的LAN信号连接到Onelink+接口中的系统控制器。
应当指出,图5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具体应用示例仅仅是一个示例。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应用于其它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将转接装置1应用于连接Onelink+接口与具有LAN端口的其它USB接口,或者可以将转接装置1应用于连接Onelink+接口与HDMI高清接口或者其它音频、视频接口。
下面,根据图6中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转接装置1连接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的转接方法的流程。
在步骤S41中,将转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口11与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对接。在步骤S42中,将转接装置1的第二连接端口12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对接。
在步骤S43中,利用转接装置1的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第一信号信息包括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一电力信号,并且第二信号信息包括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例如,第一显示信号可以包括USB信号、HDMI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其它显示信号。类似地,第二显示信号也可以包括USB信号、HDMI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其它显示信号。第一电力信号可以包括第一电压值和不同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第二电力信号可以包括第三电压值。第三电压值可以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电压值是5V,第二电压值是20V,第三电压值可以是5V、12V或20V。
当转接装置1分别与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对接时,利用信息获取单元13的检测器131与第一接口器21的系统控制器211进行通信,并且连接到第二接口器31的控制端口311,以获得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从而分别实现第一设备2和第二设备3对转接装置1的识别。
在步骤S44中,利用转接装置1的控制器14基于在步骤S43中获得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例如,连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具体来说,连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以及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电力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
例如,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相同的情况下,连接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将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显示信号直接对接。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不同的情况下,连接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二接口器31的显示信号,或者将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一接口器21的显示信号。
例如,连接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将第二接口器的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并且用于使得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在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接口器31包括无线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端口的情况下,连接控制信号还可以用于控制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LAN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LAN信号对接。
例如,控制器14可以由小型的嵌入式控制器和PD(电力输送,PowerDelivery)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器14也可以由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erprocessing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等或者其它的控制器或处理器来实现。
在步骤S45中,利用转接装置1的连接单元15基于该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中的信号线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中的信号线的连接。
例如,连接单元15可以由译码器、转换器、专用芯片、由ASIC、FPGA等构成的矩阵开关等来实现。
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相同的情况下,利用连接单元15根据在步骤S44中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显示信号直接对接。在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不同的情况下,连接单元15根据在步骤S44中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二接口器31的显示信号,或者将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显示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第一接口器21的显示信号,并且将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对接。
此外,利用连接单元15根据在步骤S44中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并且在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不同于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在第一接口器21和第二接口器31包括无线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端口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连接单元15根据在步骤S44中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将第一接口器21中的LAN信号与第二接口器31中的LAN信号对接。
因此,通过利用信息获取单元13从第一接口器21的系统控制器获取第一信号信息,并且从第二接口器31的控制端口获取第二信号信息,利用控制器14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并且利用连接单元15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可以将利用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到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内置到转接装置1内部,而不需要进行外部控制。
利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转接装置1连接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的转接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根据图7中的流程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转接装置1连接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的转接方法的详细流程。在图7中,与图6中相同的步骤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相同步骤的说明。
在步骤S53中,当转接装置1与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对接时,利用信息获取单元13的检测器131与第一接口器21的系统控制器211通信来获得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信号信息。
在步骤S54中,当转接装置1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对接时,利用信息获取单元13的检测器131连接到第二接口器31的控制端口311,以从该控制端口311中获取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例如,如上所述,在第二接口器31是USBType-C接口的情况下,该控制端口311可以是USBType-C接口的ccpin。
在步骤S55中,利用控制器14的电源控制器141根据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到的第一接口器21中的第一信号信息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源线212,并利用该第一电源线212中的电力为转接装置1供电。
如上所述,在该步骤中,也可以利用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源线312为转接装置1供电,或者可以利用转接装置1自身的电源模块为转接装置1供电。
在步骤S56中,在转接装置1连接到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时,利用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向转接装置1的软件加密设备16供电,并且在步骤S57中,转接装置1根据软件加密设备16的指令接通电源。
如上所述,在步骤S56中,也可以由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向转接装置1的软件加密设备16供电。
在步骤S58中,利用连接单元15的显示转换器151基于在步骤S44中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显示信号的转换和对接。
在步骤S59中,利用连接单元15的电力转换器152基于在步骤S44中生成的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
在图9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的连接单元15对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力信号的转换和对接的具体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71中,利用控制器14基于信息获取单元13获取的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力信号,判断第一电力信号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是否等于第二电力信号的第三电压值。
当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等于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时,在步骤S72中,利用控制器14生成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力转换器152的切换开关将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
当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不等于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时,在步骤S73中,利用控制器14生成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利用电力转换器152的电压转换器根据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将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二接口器31的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电力信号。
通过上述转接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根据图8中的流程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转接装置1连接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的转接方法的另一详细流程。在图8中,与图6和图7中相同的步骤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相同步骤的说明。图8中的流程图与图7中的流程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步骤S60、S61和S62。下面仅详细说明图8中的流程图与图7中的流程图的不同之处。
在第一设备2的第一接口器21包括第一LAN端口的情况下,在步骤S60中,利用控制器14基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中的第二信号信息,生成用于指明第二接口器31是否包括第二LAN端口的LAN控制信号。
当控制器14生成的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包括第二LAN端口时,在步骤S61中,利用连接单元15的LAN连接器153将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LAN端口与第二接口器31的第二LAN端口对接。
当控制器14生成的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设备3的第二接口器31不包括第二LAN端口时,在步骤S62中,利用连接单元15的LAN连接器153将第一接口器21的第一LAN端口连接到第一接口器21中的系统控制器211。
通过上述转接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信号线的连接,还可以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LAN信号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器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器的转接装置以及通过该转接装置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器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使用该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在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充电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产品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
在本公开说明书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转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一接口器对接;
第二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二接口器对接;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
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
连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系统控制器,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检测器,用于当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口器对接时,与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系统控制器通信来获得所述第一信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接口器包括控制端口,所述检测器用于在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口器对接时,连接到所述控制端口,以从该控制端口中获取所述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电源线,
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第一信号信息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源线,并利用该第一电源线中的电力为所述转接装置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无线局域网LAN端口,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二信号信息生成用于指明所述第二接口器是否包括第二LAN端口的LAN控制信号,
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LAN连接器,用于基于所述LAN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接口器的第一LAN端口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转接装置,其中,
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包括第二LAN端口时,所述LAN连接器将所述第一LAN端口与所述第二LAN端口对接;
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不包括第二LAN端口时,所述LAN连接器将所述第一LAN端口连接到第一接口器中的系统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信号信息包括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一电力信号,所述第二接口器的第二信号信息包括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
所述连接单元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以及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显示转换器,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的对接;和
电力转换器,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包括第一电压值和不同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力信号包括第三电压值,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切换开关和电压转换器,
当所述第三电压值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时,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
当所述第三电压值不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所述电压转换器根据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软件加密设备,在所述转接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口器时,所述第一接口器向所述软件加密设备供电,并且所述转接装置根据所述软件加密设备的指令接通电源。
11.一种通过转接装置连接第一接口器与第二接口器的转接方法,该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转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一接口器对接;
将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与第二接口器对接;
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
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系统控制器,所述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包括:
当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口器对接时,与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系统控制器通信来获得所述第一信号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接口器包括控制端口,所述获取第一接口器中的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口器对接时,从所述控制端口中获取所述第二接口器中的第二信号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电源线,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将所述转接装置的电力线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源线,并利用该第一电源线中的电力为所述转接装置供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包括第一无线局域网LAN端口,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和第二信号信息来生成连接控制信号包括:
基于第二信号信息生成用于指明所述第二接口器是否包括第二LAN端口的LAN控制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还包括:
基于所述LAN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接口器的第一LAN端口的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LAN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接口器的第一LAN端口的连接包括:
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包括第二LAN端口时,将所述第一LAN端口与所述第二LAN端口对接;
当所述LAN控制信号指明第二接口器不包括第二LAN端口时,将所述第一LAN端口连接到第一接口器中的系统控制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器的第一信号信息包括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一电力信号,所述第二接口器的第二信号信息包括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口器中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器中的信号线的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和
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包括第一电压值和不同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力信号包括第三电压值,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切换开关和电压转换器,
所述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电力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对接包括:
当所述第三电压值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时,生成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三电压值连接到第一接口器的等于第三电压值的电压值;
当所述第三电压值不等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时,生成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该第二电压控制信号用于使得所述电压转换器将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之一转换为等于第三电压值,并对接第一接口器的第一电力信号和第二接口器的第二电力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接方法,其中,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软件加密设备,
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一接口器对接还包括:
将第一接口器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端口;
使所述第一接口器向所述软件加密设备供电;
根据所述软件加密设备的指令使所述转接装置接通电源。
CN201511001224.5A 2015-12-28 2015-12-28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Pending CN105677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1224.5A CN105677600A (zh) 2015-12-28 2015-12-28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1224.5A CN105677600A (zh) 2015-12-28 2015-12-28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600A true CN105677600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97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1224.5A Pending CN105677600A (zh) 2015-12-28 2015-12-28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76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7975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广州韦泰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扩展坞
CN108563594A (zh) * 2018-03-26 2018-09-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usb适配器
CN109284077A (zh) * 2018-10-11 2019-01-29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转接设备及转接显示方法
CN110727613A (zh) * 2019-09-20 2020-01-24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装置
WO2021258255A1 (zh) * 2020-06-22 2021-12-30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接口切换电路及Type-C集线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7177Y (zh) * 2004-12-09 2006-09-13 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传输功能的多用途充电系统
CN1992750A (zh) * 2005-11-16 2007-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接口装置、接口电缆设备和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US20140289431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Interface apparatus connected with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15184A (zh) * 2015-03-04 2015-06-17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密钥设备、数据转接装置、组件和系统及设备启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7177Y (zh) * 2004-12-09 2006-09-13 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传输功能的多用途充电系统
CN1992750A (zh) * 2005-11-16 2007-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接口装置、接口电缆设备和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US20140289431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Interface apparatus connected with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15184A (zh) * 2015-03-04 2015-06-17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密钥设备、数据转接装置、组件和系统及设备启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航: "正反都能插:MHL与USB Type-C不得不说的事",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411/JUQSMJ4NQSGYDF1V.HTML》 *
绝影: "Thinkpad Onelink扩展坞", 《HTTPS://FORUM.51N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51377&EXTRA=PAGE%3D1&PAGE=1》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7975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广州韦泰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扩展坞
CN108563594A (zh) * 2018-03-26 2018-09-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usb适配器
CN108563594B (zh) * 2018-03-26 2022-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usb适配器
CN109284077A (zh) * 2018-10-11 2019-01-29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转接设备及转接显示方法
CN110727613A (zh) * 2019-09-20 2020-01-24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装置
WO2021258255A1 (zh) * 2020-06-22 2021-12-30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接口切换电路及Type-C集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8020B (zh) 集线器
CN108062286B (zh) 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
CN105677600A (zh) 转接装置和转接方法
EP2781989B1 (en) Current switch contro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104509B (zh) 用于usb集线器的端口断开充电功能
CN102801188B (zh) 电源控制方法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US20100109602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KR20130122266A (ko) 호스트모드에서 충전동작을 수행하는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US20050080973A1 (en) Peripheral device having a personal disk used for storing device driver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160705A1 (en) Intermediate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intermediat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system
KR20150065938A (ko) 고전압 전용 충전 포트
KR102052443B1 (ko) 충전 및 데이터 통신을 수행할 수 있는 시스템
EP2763274A2 (en) Charging Apparatus and Charging Method
US20180205237A1 (en) Two Way Charging-Discharging Circuit Structure
CN10557675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00001747U (ko) 멀티 type-c 풀기능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보드
US8717903B2 (en)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ed to IP phone system
US20110291609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80097315A1 (en) Power adapter, terminal device,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US20120089763A1 (en) Computer and usb interface module thereof
US101932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16391231U (zh) 一种双视频接口的拓展坞
US20130191661A1 (en)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78144A (zh) 基于otg的智能终端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40019997A1 (en) Virtua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