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0703A -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0703A
CN105670703A CN201610168572.XA CN201610168572A CN105670703A CN 105670703 A CN105670703 A CN 105670703A CN 201610168572 A CN201610168572 A CN 201610168572A CN 105670703 A CN105670703 A CN 105670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outlet
hot blast
gas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85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楠
丁力
张佼阳
吴道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685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07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0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0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58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combined with pre-distillation of the fuel
    • C10J3/60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10B53/04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of powdered co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C10B57/08Non-mechanical pretreatment of the charge, e.g. desulfurization
    • C10B57/10Dry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分级装置、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热解装置、半焦余热回收装置、粉煤干燥装置和粉煤气化装置,分级装置上块煤出口与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上块煤入口相连;热解装置上精煤入口与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上精煤出口相连;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上粉煤入口与分级装置上粉煤出口相连;半焦余热回收装置上半焦出口与热解装置上半焦出口相连,半焦余热回收装置上热气出口与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和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上热风入口相连;粉煤干燥装置上粉煤入口与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上精煤出口相连;粉煤气化装置上干燥粉煤入口与粉煤干燥装置上干燥粉煤出口相连。

Description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低阶煤主要是指黏结性差、煤化度低的煤,常见的有褐煤、泥炭、长焰煤、风化煤等。我国低阶煤资源丰富,占我国已探明煤炭总量的55%以上。
现阶段低阶煤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发电,这种利用方式虽然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但是造成了能源、设备等的极大浪费。另外,低阶煤直接燃烧的热效率低,且低阶煤燃烧后会产生SOx、CO和NOx等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低阶煤提质加工将成为低阶煤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低阶煤的提质加工包括分选、干燥、成型、热解、气化等,低阶煤脱灰、脱水后热值增加,低阶煤脱硫后可以减少后续加工过程中设备的腐蚀和降低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低阶煤通过提质加工可以扩大其利用范围。
虽然通过分选可以脱除低阶煤中的矿物杂质,但湿法分选过程中煤与水充分接触,造成选煤产品水分增大,降低了产品发热量,部分抵消了洗煤效果,也与提质脱水的目标相矛盾,而常温的干法分选过程中煤的表面水分使得颗粒之间的粘附几率大,排矸效果差。单独的干燥和气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阶煤的热值,但提质煤中的灰、硫等矿物杂质影响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且含硫、氮等化合物造成污染环境和设备腐蚀。
因此,现有的处理低阶煤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和产率,并且通过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成本,同时通过将粉煤进行气化处理得到气化气,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低阶煤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具有低阶煤入口和破碎煤出口;
分级装置,所述分级装置具有破碎煤入口、块煤出口和粉煤出口;
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所述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具有块煤入口、第一热风入口、第一矸石出口、第一精煤出口和第一尾气出口,所述块煤入口与所述块煤出口相连;
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所述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具有粉煤入口、第二热风入口、固体重介质入口、第二矸石出口、第二精煤出口和第二尾气出口,所述粉煤入口与所述粉煤出口相连;
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具有第一精煤入口、半焦出口和热解油气出口,所述第一精煤入口与所述第一精煤出口相连;
半焦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半焦余热回收装置具有半焦入口、冷却半焦出口和热气出口,所述半焦入口与所述半焦出口相连,所述热气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热风入口和所述第二热风入口相连;
粉煤干燥装置,所述粉煤干燥装置具有第二精煤入口、干燥热气入口、干燥粉煤出口和干燥尾气出口,所述第二精煤入口与所述第二精煤出口相连;
粉煤气化装置,所述粉煤气化装置具有干燥粉煤入口和气化气出口,所述干燥粉煤入口与所述干燥粉煤出口相连。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通过对低阶煤破碎、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低阶煤的分选效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中雾霾的产生,同时采用重介质对分级处理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可以提高排矸效率,并且采用热风对分级所得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和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其次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另外通过在对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率,并且将分级所得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进一步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具有尾气入口、气体出口和粉尘出口,所述尾气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出口和所述干燥尾气出口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具有气化气入口、煤气出口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气化气入口与所述气化气出口相连,所述过热蒸汽出口与所述干燥热气入口相连。由此,可以实现系统余热的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低阶煤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是采用上述所述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进行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1)将低阶煤供给至所述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处理,以便得到破碎煤;
(2)将所述破碎煤供给至所述分级装置中进行分级处理,以便得到块煤和粉煤;
(3)将所述块煤供给至所述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一热风对所述块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以便分别得到第一矸石、第一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
(4)将所述粉煤供给至所述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二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对所述粉煤进行分选和预干燥处理,以便分别得到第二矸石、第二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
(5)将所述第一精煤供给至所述热解装置中进行热解处理,以便得到半焦和热解油气;
(6)将所述半焦供给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以便得到冷却半焦和热气,并将所述热气的一部分返回步骤(3)作为所述第一热风使用,将所述热气的另一部分返回步骤(4)作为所述第二热风使用;
(7)将所述第二精煤供给至所述粉煤干燥装置中采用干燥热气对所述第二精煤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得到干燥粉煤和干燥尾气;以及
(8)将所述干燥粉煤供给至所述粉煤气化装置进行气化处理,以便得到气化气。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通过对低阶煤破碎、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低阶煤的分选效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中雾霾的产生,同时采用重介质对分级处理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可以提高排矸效率,并且采用热风对分级所得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和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其次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另外通过在对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率,并且将分级所得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低阶煤的方法进一步包括:(9)将所述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所述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和所述干燥尾气供给至所述除尘装置中进行除尘处理,以便收集粉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低阶煤的方法进一步包括:(10)将所述气化气供给至所述废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以便得到煤气和过热蒸汽,并将所述过热蒸汽返回至步骤(7)作为所述干燥热风使用。由此,可以实现系统余热的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块煤的粒径不低于6mm。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块煤热解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热风的温度为80~130摄氏度,所述热风的流速为9~24m/s。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块煤排矸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所述第二热风的温度为100~120摄氏度,重介质流化速度为0.7~1.6m/s,分选密度为1.2~1.8g/cm3。由此,可以显著提高粉煤排矸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所述热解处理的温度为500~900摄氏度。由此,可以显著提高热解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7)中,所述干燥热风的温度为100~200摄氏度,所述干燥热风的流速为0.1~0.5m/s。由此,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干燥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8)中,所述气化的温度800~1100摄氏度。由此,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气化效率,从而提高气化气产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低阶煤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具有低阶煤入口和破碎煤出口;分级装置,所述分级装置具有破碎煤入口、块煤出口和粉煤出口;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所述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具有块煤入口、第一热风入口、第一矸石出口、第一精煤出口和第一尾气出口,所述块煤入口与所述块煤出口相连;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所述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具有粉煤入口、第二热风入口、固体重介质入口、第二矸石出口、第二精煤出口和第二尾气出口,所述粉煤入口与所述粉煤出口相连;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具有第一精煤入口、半焦出口和热解油气出口,所述第一精煤入口与所述第一精煤出口相连;半焦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半焦余热回收装置具有半焦入口、冷却半焦出口和热气出口,所述半焦入口与所述半焦出口相连,所述热气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热风入口和所述第二热风入口相连;粉煤干燥装置,所述粉煤干燥装置具有第二精煤入口、干燥热气入口、干燥粉煤出口和干燥尾气出口,所述第二精煤入口与所述第二精煤出口相连;粉煤气化装置,所述粉煤气化装置具有干燥粉煤入口和气化气出口,所述干燥粉煤入口与所述干燥粉煤出口相连。发明人发现,通过对低阶煤破碎、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低阶煤的分选效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中雾霾的产生,同时采用重介质对分级处理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可以提高排矸效率,并且采用热风对分级所得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和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其次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另外通过在对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率,并且将分级所得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下面参考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破碎装置100、分级装置200、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300、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400、热解装置500、半焦余热回收装置600、粉煤干燥装置700和粉煤气化装置8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低破碎装置100具有低阶煤入口101和破碎煤出口102,且适于对低阶煤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可以得到破碎煤。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后续过程中低阶煤的分选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采用的破碎装置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分级装置200具有破碎煤入口201、块煤出口202和粉煤出口203,且适于将上述破碎所得破碎煤进行分级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块煤和粉煤。由此,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后续分选过程中的粉尘,而且可以避免后续热解过程原料的浪费,从而节约原料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块煤的粒径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块煤的粒径可以为不低于6mm,而粉煤的粒径可以为小于6mm。由此,通过对所得破碎煤进行分级处理,然后采用热风对块煤进行分选,采用热风重介质对粉煤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块煤和粉煤的分选效率,从而提高热解油气产率和气化气收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300具有块煤入口301、第一热风入口302、第一矸石出口303、第一精煤出口304和第一尾气出口305,块煤入口301与块煤出口202相连,且适于采用热风对上述分级所得到的块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从而可以分别得到第一矸石、第一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热风对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后续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温度可以为80~130℃。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流速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流速可以为9~24m/s。发明人发现,使用该流速范围的热风可以使得块煤中精煤和矸石在浮力和各自重力作用下明显分离,并且可以带走块煤表面的水分,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从而在提高排矸效率的同时提高后续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400具有有粉煤入口401、第二热风入口402、固体重介质入口403、第二矸石出口404、第二精煤出口405和第二尾气出口406,粉煤入口401与粉煤出口203相连,采用第二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对粉煤进行分选和预干燥处理,从而可以分别得到第二矸石、第二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重介质对分级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提高排矸效率,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分选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进而可以显著提高后续所得气化气的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热风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二热风的温度可以为100~200℃。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重介质的流化速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重介质的流化速度可以为0.7~1.6m/s。发明人发现,若重介质的流化速度过低,使得其中的固体重介质不能充分流化,形成的重介质床层密度分布较差,从而导致分选效果差,而若重介质的流化速度过高,存在局部鼓泡和气泡破裂等,使得重介质床层密度波动较大,同样导致分选效果也较差。由此,选择重介质的流化速度为0.7~1.6m/s可以使得的形成的重介质床层密度密度分布较好,从而提高分选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重介质的分选密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重介质的分选密度可以为1.2~1.8g/cm3。发明人发现,若重介质的分选密度过低,部分精煤被带入矸石中,导致精煤回收率降低,而若重介质的分选密度过高,部分矸石被带入精煤中,同样导致排矸效果差。由此,选择重介质的分选密度为1.2~1.8g/cm3可以实现精煤和矸石的高效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重介质”指由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形成的气固流化介质。
该步骤中,具体的,固体重介质可以采用磁铁矿粉,磁铁矿粉和热风混合形成流化介质,粉煤在该流化介质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精煤与矸石依据密度差异实现分层后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热解装置500具有第一精煤入口501、半焦出口502和热解油气出口503,第一精煤入口501与第一精煤出口304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分选处理所得到的第一精煤进行热解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半焦和热解油气。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使得在对低阶煤进行热解处理之前进行排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油气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热解处理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热解处理的温度可以为500~9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半焦余热回收装置600具有半焦入口601、冷却半焦出口602和热气出口603,半焦入口601与半焦出口502相连,热气出口603与第一热风入口302和第二热风入口402相连,且适于对热解过程所得半焦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从而可以得到热气和冷却半焦,并且控制热气的温度为80~130℃,并将热气返回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和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作为热风使用。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
该步骤中,具体的,采用半焦余热回收装置对热解过程中得到的半焦进行余热回收,半焦的余热在余热回收装置中通过转换可以得到热气,并且所得到的热气经稳压包稳压后再供给至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和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作为热风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粉煤干燥装置700具有第二精煤入口701、干燥热气入口702、干燥粉煤出口703和干燥尾气出口704,第二精煤入口701与第二精煤出口405相连,且适于采用干燥热气对分选所得第二精煤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干燥尾气和干燥粉煤。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后续粉煤气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干燥热气的温度和流速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干燥热气的温度可以为100~200摄氏度,干燥热气的流速可以为0.1~0.5m/s。具体的,所得到的干燥粉煤中水分含量小于10w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粉煤气化装置800具有干燥粉煤入口801和气化气出口802,干燥粉煤入口801与干燥粉煤出口703相连,且适于将粉煤干燥装置中所得到的干燥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从而可以得到气化气。由此,通过将所得干燥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气化处理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气化处理的温度可以为800~1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通过对低阶煤破碎、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低阶煤的分选效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中雾霾的产生,同时采用重介质对分级处理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可以提高排矸效率,并且采用热风对分级所得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和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其次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另外通过在对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率,并且将分级所得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进一步包括:除尘装置9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除尘装置900具有尾气入口901、气体出口902和粉尘出口903,尾气入口901分别与第一尾气出口305、第二尾气出口406和干燥尾气出口704相连,且适于将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中所得到的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得到的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和粉煤干燥装置中得到含有粉尘的干燥尾气进行除尘处理,可以收集得到粉尘。由此,通过除尘处理,可以分离出尾气中带出的粉尘,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具体的,除尘装置可以为旋风式分离器。
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废热回收装置10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废热回收装置1000具有气化气入口1001、煤气出口1002和过热蒸汽出口1003,气化气入口1001与气化气出口802相连,过热蒸汽出口903与干燥热气入口702相连,且适于将粉煤气化装置中得到的气化气供给至废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从而可以得到煤气和过热蒸汽,并将过热蒸汽返回至粉煤干燥装置作为干燥热气使用。由此,可以实现系统余热的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具体的,将废热回收装置中得到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在100~200摄氏度,然后经稳压包稳压后作为粉煤干燥过程的干燥介质。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废热回收装置可以为废热锅炉。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可具有选自下列的优点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采用分级、分选、热解和气化的低阶煤提质方法,该方法采用将分级、分选、热解和气化技术耦合,采用回收热解后的半焦余热作为分选介质,采用回收气化气的余热作为干燥介质,降低了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低阶煤的有效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采用分级、分选、热解和气化的低阶煤提质方法,该方法通过原煤的热风分级分选能提高块煤、粉煤的分选效率和脱水率;块煤经分选处理后再进行热解,提高了热解装置的有效处理量和热解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热解能耗;粉煤经分选处理后在进行干燥和气化,减少了干燥和气化过程的单位能耗,降低了煤气杂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采用分级、分选、热解和气化的低阶煤提质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先脱除原煤中的矸石和部分水分,提高干燥单元、热解单元和气化单元的处理量,降低了热解产品和气化产品中的灰、硫等杂质含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采用分级、分选、热解和气化的低阶煤提质方法,该方法采用块煤复合式干法分选—粉煤重介质分选—块煤热解—粉煤气化工艺,在分选过程中不用重介质具有工艺简单、运行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采用分级、分选热解和气化的低阶煤提质方法,此方法在处理块煤和粉煤均为中等可选或易选的原煤时效果较为明显。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低阶煤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是采用上述所述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进行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方法包括:(1)将低阶煤供给至所述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处理,以便得到破碎煤;(2)将所述破碎煤供给至所述分级装置中进行分级处理,以便得到块煤和粉煤;(3)将所述块煤供给至所述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一热风对所述块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以便分别得到第一矸石、第一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4)将所述粉煤供给至所述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二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对所述粉煤进行分选和预干燥处理,以便分别得到第二矸石、第二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5)将所述第一精煤供给至所述热解装置中进行热解处理,以便得到半焦和热解油气;(6)将所述半焦供给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以便得到冷却半焦和热气,并将所述热气的一部分返回步骤(3)作为所述第一热风使用,将所述热气的另一部分返回步骤(4)作为所述第二热风使用;(7)将所述第二精煤供给至所述粉煤干燥装置中采用干燥热气对所述第二精煤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得到干燥粉煤和干燥尾气;以及(8)将所述干燥粉煤供给至所述粉煤气化装置进行气化处理,以便得到气化气。发明人发现,通过对低阶煤破碎、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低阶煤的分选效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中雾霾的产生,同时采用重介质对分级处理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可以提高排矸效率,并且采用热风对分级所得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和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其次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另外通过在对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率,并且将分级所得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处理低阶煤的系统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该处理低阶煤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4-6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S100:将低阶煤供给至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低阶煤供给至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可以得到破碎煤。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后续过程中低阶煤的分选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采用的破碎装置进行选择。
S200:将破碎煤供给至分级装置中进行分级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上述所得破碎煤供给至分级装置中进行分级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块煤和粉煤。由此,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后续分选过程中的粉尘,而且可以避免后续热解过程原料的浪费,从而节约原料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块煤的粒径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块煤的粒径可以为不低于6mm,而粉煤的粒径可以为小于6mm。由此,通过对所得破碎煤进行分级处理,然后采用热风对块煤进行分选,采用热风重介质对粉煤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块煤和粉煤的分选效率,从而提高热解油气产率和气化气收率。
S300:将块煤供给至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一热风对块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上述分级所得到的块煤供给至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一热风对块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从而可以分别得到第一矸石、第一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热风对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后续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温度可以为80~130℃。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流速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热风的流速可以为9~24m/s。发明人发现,使用该流速范围的热风可以使得块煤中精煤和矸石在浮力和各自重力作用下明显分离,并且可以带走块煤表面的水分,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从而在提高排矸效率的同时提高后续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S400:将粉煤供给至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二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对粉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粉煤供给至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二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对粉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从而可以分别得到第二矸石、第二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重介质对分级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提高排矸效率,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分选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进而可以显著提高后续所得气化气的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热风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二热风的温度可以为100~200℃。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重介质的流化速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重介质的流化速度可以为0.7~1.6m/s。发明人发现,若重介质的流化速度过低,使得其中的固体重介质不能充分流化,形成的重介质床层密度分布较差,从而导致分选效果差,而若重介质的流化速度过高,存在局部鼓泡和气泡破裂等,使得重介质床层密度波动较大,同样导致分选效果也较差。由此,选择重介质的流化速度为0.7~1.6m/s可以使得的形成的重介质床层密度密度分布较好,从而提高分选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重介质的分选密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重介质的分选密度可以为1.2~1.8g/cm3。发明人发现,若重介质的分选密度过低,部分精煤被带入矸石中,导致精煤回收率降低,而若重介质的分选密度过高,部分矸石被带入精煤中,同样导致排矸效果差。由此,选择重介质的分选密度为1.2~1.8g/cm3可以实现精煤和矸石的高效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重介质”指由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形成的气固流化介质。
该步骤中,具体的,固体重介质可以采用磁铁矿粉,磁铁矿粉和热风混合形成流化介质,粉煤在该流化介质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精煤与矸石依据密度差异实现分层后分离。
S500:将第一精煤供给至热解装置中进行热解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上述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中所得到的第一精煤供给至热解装置中进行热解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半焦和热解油气。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使得在对低阶煤进行热解处理之前进行排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油气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热解处理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热解处理的温度可以为500~900℃。
S600:将半焦供给至半焦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并将热气返回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和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作为热风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热解过程中所得半焦供给至半焦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从而可以得到热气和冷却半焦,并且控制热气的温度为80~130℃,并将热气的一部分返回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作为第一热风使用,将热气的另一部分返回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作为第二热风使用。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
该步骤中,具体的,采用半焦余热回收装置对热解过程中得到的半焦进行余热回收,半焦的余热在半焦余热回收装置中通过转换可以得到热气,并且所得到的热气经稳压包稳压后再供给至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和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作为热风使用。
S700:将第二精煤供给至粉煤干燥装置中采用干燥热气对粉煤进行干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所得到的第二精煤供给至粉煤干燥装置中采用干燥热气对粉煤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干燥尾气和干燥粉煤。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后续粉煤气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干燥热气的温度和流速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干燥热气的温度可以为100~200摄氏度,干燥热气的流速可以为0.1~0.5m/s。具体的,所得到的干燥粉煤中水分含量小于10wt%。
S800:将干燥粉煤供给至粉煤气化装置进行气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粉煤干燥装置中所得到的干燥粉煤供给至粉煤气化装置中进行气化处理,从而可以得到气化气。由此,通过将所得干燥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气化处理的温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气化处理的温度可以为800~1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通过对低阶煤破碎、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分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低阶煤的分选效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中雾霾的产生,同时采用重介质对分级处理所得粉煤进行分选,可以显著提高粉煤的分选精度,从而可以提高排矸效率,并且采用热风对分级所得块煤进行处理,不但实现了预干燥和排矸一体化,而且通过预干燥处理可以脱除块煤和粉煤表面的水分,从而降低了排矸过程中颗粒之间(尤其是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粘结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排矸技术对低阶煤排矸率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了热解后的半焦热值低、灰分高和硫分高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热解过程中热解产品的质量,其次通过将复合式排矸技术和热解技术有机集成,巧妙的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排矸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处理过程能源成本,另外通过在对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率,并且将分级所得粉煤进行气化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900:将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和干燥尾气供给至除尘装置中进行除尘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步骤S300所得到的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步骤S400所得到的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和步骤S700中得到的含有粉尘的干燥尾气至除尘装置中进行除尘处理,可以收集粉尘。由此,通过除尘处理,可以分离出尾气中带出的粉尘,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具体的,除尘装置可以为旋风式分离器。
参考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低阶煤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1000:将气化气供给至废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并将过热蒸汽返回S700中作为干燥热气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粉煤气化装置中得到的气化气供给至废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从而可以得到煤气和过热蒸汽,并将过热蒸汽返回至粉煤干燥装置作为干燥热气使用。由此,可以实现系统余热的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具体的,将废热回收装置中得到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在100~200摄氏度,然后经稳压包稳压后作为粉煤干燥过程的干燥介质。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采用图7所示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对低阶煤原煤进行处理,本实施例的原煤处理量为30万吨/年,处理粒度范围为全粒度级,原煤的水分、灰分、硫分、热值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原煤性质的分析结果
全水(wt%) 灰分(wt%) 硫分(wt%) 低位热值(kcal/kg)
Mt Aad St,ad Qnet,ar
27.75 22.28 0.69 4297.72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次序的工艺步骤:
1)、原煤首先由原煤仓供给至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后再通过皮带和给煤机送入分级装置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块煤(粒度不低于6mm,灰分为20.38%)和粉煤(粒度小于6mm,灰分为23.89%);
2)、将分级后所得到的块煤供给至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进行分选处理,控制热风温度105℃,上升气流速度18.32m/s,块煤经热风复合式排矸处理后,得到精煤产品,精煤的水分、灰分、硫分分别为12.35%、18.90%、0.51%,刚开始时用外供热风作为排矸介质;
3)、将步骤1)所得粉煤供给至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进行分选处理,控制热风温度100℃,重介质流化速度1.03m/s,分选密度1.55g/cm3,粉煤经粉煤热风分选装置处理后,得到精煤产品,精煤的水分、灰分、硫分分别为10.83%、14..89%、0.44%,刚开始时用外供热风作为排矸介质;
4)、将步骤(2)所得到的精煤送入热解装置进行热解处理,热解温度为600℃,得到热解油气和半焦,其中所得半焦中灰分为18.04%;
5)、将步骤4)所得到的半焦供给至半焦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回收处理,得到冷却半焦和热气,并将所得到的热气(80~130℃)经稳压后送入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和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作为热风使用;
6)、将步骤3)所得到的精煤送入粉煤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粉煤,其中,干燥热气温度为180℃,流速为0.27m/s,干燥粉煤的水分7.13%,刚开始采用的干燥热气为过热蒸汽;
7)、将步骤2)、步骤3)所得分选尾气和步骤6)所得干燥尾气供给至除尘装置进行收尘;
8)、将干燥粉煤给入粉煤气化装置中进行气化处理,得到气化气,气化温度为950℃,气化剂为氧气/蒸汽,然后将气化气进入废热回收装置中进行回收余热,得到煤气和过热蒸汽,并将过热蒸汽供给至粉煤干燥装置中作为干燥热气使用,从废热回收装置出来的煤气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35.22%,一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为28.9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具有低阶煤入口和破碎煤出口;
分级装置,所述分级装置具有破碎煤入口、块煤出口和粉煤出口;
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所述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具有块煤入口、第一热风入口、第一矸石出口、第一精煤出口和第一尾气出口,所述块煤入口与所述块煤出口相连;
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所述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具有粉煤入口、第二热风入口、固体重介质入口、第二矸石出口、第二精煤出口和第二尾气出口,所述粉煤入口与所述粉煤出口相连;
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具有第一精煤入口、半焦出口和热解油气出口,所述第一精煤入口与所述第一精煤出口相连;
半焦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半焦余热回收装置具有半焦入口、冷却半焦出口和热气出口,所述半焦入口与所述半焦出口相连,所述热气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热风入口和所述第二热风入口相连;
粉煤干燥装置,所述粉煤干燥装置具有第二精煤入口、干燥热气入口、干燥粉煤出口和干燥尾气出口,所述第二精煤入口与所述第二精煤出口相连;
粉煤气化装置,所述粉煤气化装置具有干燥粉煤入口和气化气出口,所述干燥粉煤入口与所述干燥粉煤出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具有尾气入口、气体出口和粉尘出口,所述尾气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出口和所述干燥尾气出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具有气化气入口、煤气出口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气化气入口与所述气化气出口相连,所述过热蒸汽出口与所述干燥热气入口相连。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处理低阶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低阶煤供给至所述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处理,以便得到破碎煤;
(2)将所述破碎煤供给至所述分级装置中进行分级处理,以便得到块煤和粉煤;
(3)将所述块煤供给至所述块煤热风复合式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一热风对所述块煤进行排矸和预干燥处理,以便分别得到第一矸石、第一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
(4)将所述粉煤供给至所述粉煤热风重介质分选装置中采用第二热风和固体重介质对所述粉煤进行分选和预干燥处理,以便分别得到第二矸石、第二精煤和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
(5)将所述第一精煤供给至所述热解装置中进行热解处理,以便得到半焦和热解油气;
(6)将所述半焦供给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以便得到冷却半焦和热气,并将所述热气的一部分返回步骤(3)作为所述第一热风使用,将所述热气的另一部分返回步骤(4)作为所述第二热风使用;
(7)将所述第二精煤供给至所述粉煤干燥装置中采用干燥热气对所述第二精煤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得到干燥粉煤和干燥尾气;以及
(8)将所述干燥粉煤供给至所述粉煤气化装置进行气化处理,以便得到气化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9)将所述含有粉尘的第一尾气、所述含有粉尘的第二尾气和所述干燥尾气供给至所述除尘装置中进行除尘处理,以便收集粉尘。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10)将所述气化气供给至所述废热回收装置中进行余热回收处理,以便得到煤气和过热蒸汽,并将所述过热蒸汽返回至步骤(7)作为所述干燥热风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块煤的粒径不低于6mm。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热风的温度为80~130摄氏度,所述热风的流速为9~24m/s;
任选的,在步骤(4)中,所述第二热风的温度为100~120摄氏度,重介质流化速度为0.7~1.6m/s,分选密度为1.2~1.8g/cm3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热解处理的温度为500~900摄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所述干燥热风的温度为100~200摄氏度,所述干燥热风的流速为0.1~0.5m/s;
任选的,在步骤(8)中,所述气化的温度800~1100摄氏度。
CN201610168572.XA 2016-03-23 2016-03-23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5670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8572.XA CN105670703A (zh) 2016-03-23 2016-03-23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8572.XA CN105670703A (zh) 2016-03-23 2016-03-23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0703A true CN105670703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1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8572.XA Pending CN105670703A (zh) 2016-03-23 2016-03-23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070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1527A (ja) * 1994-03-03 1995-09-19 Yamamoto Mfg Co Ltd アマランサス用選別装置
CN103710037A (zh) * 2013-12-20 2014-04-09 清华大学 一种低阶煤流化床提质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4194814A (zh) * 2014-09-19 2014-12-1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油页岩预选排矸-干馏工艺
CN205501222U (zh) * 2016-03-23 2016-08-24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1527A (ja) * 1994-03-03 1995-09-19 Yamamoto Mfg Co Ltd アマランサス用選別装置
CN103710037A (zh) * 2013-12-20 2014-04-09 清华大学 一种低阶煤流化床提质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4194814A (zh) * 2014-09-19 2014-12-1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油页岩预选排矸-干馏工艺
CN205501222U (zh) * 2016-03-23 2016-08-24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薛毅等: "《一心向学:陈清如传》", 30 November 2014,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1631B (zh) 用于气化器的燃料供给系统及气化系统启动的方法
JP2013108700A (ja) 流動層乾燥装置
JP5693493B2 (ja) 流動層乾燥装置及び石炭を用いたガス化複合発電システム
CN1102872A (zh) 使用燃煤气化器的组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07474859A (zh) 一种煤热解气化工艺耦合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37121B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N105670699A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37120B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N205496053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5501221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5501222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6266513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5635507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105670703A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N205501220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5424971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6266512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5537053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205518634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105567337B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N205463195U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
CN105567338B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N206545000U (zh) 处理褐煤的系统
CN105670704A (zh) 处理低阶煤的系统和方法
CN206545001U (zh) 处理褐煤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2200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Machi Town cow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Shenw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Machi Town cow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924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