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7695A -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7695A
CN105657695A CN201510694436.XA CN201510694436A CN105657695A CN 105657695 A CN105657695 A CN 105657695A CN 201510694436 A CN201510694436 A CN 201510694436A CN 105657695 A CN105657695 A CN 105657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terminal
feature
request
encry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44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944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7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7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76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7026 priority patent/WO2017067201A1/zh
Priority to US15/247,700 priority patent/US20170118650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04L63/0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for key exchange, e.g.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7Graphical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9Radio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无线路由器保存;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指纹的特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获取指纹的特征,向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指纹的特征,若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和系统,通过使用用户指纹的特征作为连接Wi-Fi的密码,由于指纹的特征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唯一性,从而提高Wi-Fi密码的复杂程度,不容易被黑客破译,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背景技术
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事实上它是一个高频无线电信号。
目前,盗用Wi-Fi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防止Wi-Fi被盗,用户往往在无线路由器上设置Wi-Fi密码。当终端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Wi-Fi时,用户需要在终端上选择需要连接的无线路由器的名称,并且填写相应的Wi-Fi密码。无线路由器校验用户填写的Wi-Fi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允许该终端连接Wi-Fi;若不正确则禁止该终端连接Wi-Fi,防止Wi-Fi被盗。但是,用户设置的Wi-Fi密码是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的字符串,这样的字符串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很容易被盗用网络者破译,安全性较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Wi-Fi密码的安全性,防止Wi-Fi被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无线路由器中设置的Wi-Fi密码比较简单,Wi-Fi网络容易被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所述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所述指纹的特征给所述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指纹的特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所述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所述指纹的特征;
加密所述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将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所述指纹的特征给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生成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并显示所述二维码供所述第二终端扫描。
优选地,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指纹的特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二维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纹的特征,并保存;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所述指纹特征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所述第二终端连接Wi-Fi。
优选地,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纹的特征,并保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并保存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则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所述指纹特征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所述第二终端连接Wi-Fi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解析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二维码,获得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校验保存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与解析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包括:
指纹扫描模块,用于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所述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指纹特征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所述指纹的特征给所述其他终端;
连接请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指纹的特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优选地,所述指纹扫描模块包括:
指纹特征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所述指纹的特征;
指纹特征加密单元,用于加密所述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优选地,所述指纹特征发送模块具体用于,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生成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并显示所述二维码供所述第二终端扫描。
优选地,所述连接请求模块具体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二维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包括:
指纹特征保存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纹的特征,并保存;
指纹特征校验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所述指纹特征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所述第二终端连接Wi-Fi。
优选地,所述指纹特征保存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并保存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所述指纹特征校验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解析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二维码,获得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校验保存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与解析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接Wi-Fi的系统,包括上述的连接Wi-Fi的终端和上述的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通过使用用户指纹的特征作为连接Wi-Fi的密码,由于指纹的特征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唯一性,从而提高Wi-Fi密码的复杂程度,不容易被黑客破译,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无线路由器保存。
在本步骤中,第一终端是Wi-Fi网络主人所持有的终端,终端中可以设置有指纹扫描器,并可以通过指纹扫描器扫描用户的指纹。指纹的特征可以包括:手指毛细孔的位置、手指表皮上突纹的端点和手指表皮上突纹的叉点中的至少一种,一般来说,需要获取一个指纹的至少两个特征。
步骤S102,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指纹的特征给第二终端。
在本步骤中,第二终端是Wi-Fi网络访客所持有的终端。当Wi-Fi访客需要访问Wi-Fi网络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指纹的特征的请求,以获得指纹的特征来连接无线网络。
步骤S103,第二终端获取指纹的特征,向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指纹的特征,若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在本步骤中,无线路由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和保存的指纹的特征进行比较;若一致,则通过连接Wi-Fi的请求,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若不一致,则不通过连接Wi-Fi的请求,不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通过使用用户指纹的特征作为连接Wi-Fi的密码,由于指纹的特征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唯一性,从而提高Wi-Fi密码的复杂程度,不容易被黑客破译,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
步骤S202,加密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在本步骤中,为提高Wi-Fi密码的安全性,第一终端可以依据预设的密钥加密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步骤S203,将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无线路由器保存。
步骤S204,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并显示二维码供第二终端扫描。
在本步骤中,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是对加密后的指纹特征进行二次加密,防止加密后的指纹特征被黑客破译,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步骤S205,第二终端扫描二维码,向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二维码,若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本发明实施里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通过使用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作为连接Wi-Fi的密码,从而提高Wi-Fi密码的复杂程度,不容易被黑客破译,并且在向第二终端传输的过程中,使用二维码传输,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并保存。
步骤S302,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指纹特征与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
在本步骤中,若一致则执行步骤S303;若不一致则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3,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步骤S304,不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在本步骤中,还可以向第二终端反馈Wi-Fi密码错误的消息,提示持有第二终端的访客重新输入密码。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可以校验指纹的特征来判断是否提供Wi-Fi,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实施例四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并保存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步骤S402,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Wi-Fi的请求,解析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二维码,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步骤S403,校验保存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与解析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是否一致。
在本步骤中,若一致则执行步骤S404;若不一致则执行步骤S405。
步骤S404,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步骤S405,不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在本步骤中,还可以向第二终端反馈Wi-Fi密码错误的消息,提示持有第二终端的访客重新输入密码。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可以解析第二终端发送的二维码来获得指纹的特征,并通过校验指纹的特征来判断是否提供Wi-Fi,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实施例五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终端包括:
指纹扫描模块51、指纹特征发送模块52和连接请求模块5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扫描模块51,用于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无线路由器保存;指纹特征发送模块52,用于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获取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指纹的特征给其他终端;连接请求模块53,用于获取指纹的特征,向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指纹的特征,若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在指纹扫描模块51中,,终端中可以设置有指纹扫描器,并可以通过指纹扫描器扫描用户的指纹。指纹的特征可以包括:手指毛细孔的位置、手指表皮上突纹的端点和手指表皮上突纹的叉点中的至少一种,一般来说,需要获取一个指纹的至少两个特征。
在指纹特征发送模块52中,当Wi-Fi访客需要访问Wi-Fi网络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指纹的特征的请求,以获得指纹的特征来连接无线网络。
在连接请求模块53中,无线路由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和保存的指纹的特征进行比较;若一致,则通过连接Wi-Fi的请求,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若不一致,则不通过连接Wi-Fi的请求,不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通过使用用户指纹的特征作为连接Wi-Fi的密码,由于指纹的特征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唯一性,从而提高Wi-Fi密码的复杂程度,不容易被黑客破译,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实施例六
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指纹扫描模块61、指纹特征发送模块62和连接请求模块63;指纹扫描模块61包括:指纹特征获取单元611、指纹特征加密单元612和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单元6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扫描模块61包括:指纹特征获取单元611,用于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指纹特征加密单元612,用于加密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单元613,用于将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无线路由器保存;指纹特征发送模块62具体用于,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并显示二维码供第二终端扫描。连接请求模块63具体用于,扫描二维码,向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二维码,若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在指纹特征加密单元612中,为提高Wi-Fi密码的安全性,终端可以依据预设的密钥加密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在指纹特征发送模块62中,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是对加密后的指纹特征进行二次加密,防止加密后的指纹特征被黑客破译,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里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通过使用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作为连接Wi-Fi的密码,从而提高Wi-Fi密码的复杂程度,不容易被黑客破译,并且在向第二终端传输的过程中,使用二维码传输,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实施例七,
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指纹特征保存模块71和指纹特征校验模块7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特征保存模块7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并保存;指纹特征校验模块7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指纹特征与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可以校验指纹的特征来判断是否提供Wi-Fi,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优选实施例,上述指纹特征保存模块71可以优化为,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并保存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上述指纹特征校验模块72可以优化为,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Wi-Fi的请求,解析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二维码,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校验保存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与解析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可以解析第二终端发送的二维码来获得指纹的特征,并通过校验指纹的特征来判断是否提供Wi-Fi,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实施例八
参照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Wi-Fi的系统,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五和六提供的终端81和上述实施例八提供的无线路由器8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Wi-Fi的系统,通过使用用户指纹的特征作为连接Wi-Fi的密码,由于指纹的特征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唯一性,从而提高Wi-Fi密码的复杂程度,不容易被黑客破译,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所述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所述指纹的特征给所述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指纹的特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所述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所述指纹的特征;
加密所述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将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所述指纹的特征给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生成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并显示所述二维码供所述第二终端扫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指纹的特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二维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5.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纹的特征,并保存;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所述指纹特征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所述第二终端连接Wi-F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纹的特征,并保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并保存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则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所述指纹特征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所述第二终端连接Wi-Fi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解析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二维码,获得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校验保存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与解析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7.一种连接Wi-Fi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扫描模块,用于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指纹的特征,并将所述指纹的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指纹特征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发送所述指纹的特征给所述其他终端;
连接请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指纹的特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扫描模块包括:
指纹特征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扫描用户的指纹,获得所述指纹的特征;
指纹特征加密单元,用于加密所述指纹的特征,生成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供所述无线路由器保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特征发送模块具体用于,第二终端发送的获取所述指纹的特征的请求,则生成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的二维码,并显示所述二维码供所述第二终端扫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模块具体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Wi-Fi的请求,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包括所述二维码,若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通过,则连接Wi-Fi。
11.一种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特征保存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纹的特征,并保存;
指纹特征校验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校验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所述指纹特征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纹的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所述第二终端连接Wi-Fi。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特征保存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并保存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
所述指纹特征校验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解析所述连接Wi-Fi的请求中的二维码,获得所述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校验保存的加密后的指纹特征与解析获得加密后的指纹特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允许第二终端连接Wi-Fi。
13.一种连接Wi-Fi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7-10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Wi-Fi的终端和上述权利要求11-12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Wi-Fi的无线路由器。
CN201510694436.XA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Pending CN105657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4436.XA CN105657695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PCT/CN2016/087026 WO2017067201A1 (zh) 2015-10-22 2016-06-24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US15/247,700 US20170118650A1 (en) 2015-10-22 2016-08-25 Wi-fi connect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4436.XA CN105657695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7695A true CN105657695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8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4436.XA Pending CN105657695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18650A1 (zh)
CN (1) CN105657695A (zh)
WO (1) WO2017067201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1593A (zh) * 2016-07-22 2016-12-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Wi‑Fi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7067201A1 (zh) * 2015-10-22 2017-04-2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7222465A (zh) * 2017-05-13 2017-09-29 南京搜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网关的入网控制系统
WO2018027854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张焰焰 根据指纹匹配wifi时的信息推送方法和路由器
WO2018027853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张焰焰 根据指纹匹配wifi密码的方法和路由器
WO2018027855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张焰焰 指纹解锁wifi技术时的数据反馈方法和路由器
CN108156605A (zh) * 2017-12-13 2018-06-12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认证方法及设备
WO2018137309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728223B2 (en) 2017-02-20 2020-07-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FI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4168B (zh) * 2017-07-29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846410B (zh) * 2017-11-24 2021-06-1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入网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38933A (zh) * 2021-09-15 2022-01-14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测试方法、网络测试系统以及测试主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9991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CN102625303A (zh) * 2011-01-27 2012-08-01 西安龙飞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进行wfii/3g路由器接入认证方法
CN102883322A (zh) * 2012-09-28 2013-01-1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用于移动终端的WiFi连接方法
CN104980927A (zh) * 2015-06-30 2015-10-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WiFi密码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712B (zh) * 2013-11-29 2018-11-0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4618905A (zh) * 2015-03-09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热点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657695A (zh) * 2015-10-22 2016-06-08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9991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CN102625303A (zh) * 2011-01-27 2012-08-01 西安龙飞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进行wfii/3g路由器接入认证方法
CN102883322A (zh) * 2012-09-28 2013-01-1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用于移动终端的WiFi连接方法
CN104980927A (zh) * 2015-06-30 2015-10-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WiFi密码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201A1 (zh) * 2015-10-22 2017-04-2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6231593A (zh) * 2016-07-22 2016-12-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Wi‑Fi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027854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张焰焰 根据指纹匹配wifi时的信息推送方法和路由器
WO2018027853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张焰焰 根据指纹匹配wifi密码的方法和路由器
WO2018027855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张焰焰 指纹解锁wifi技术时的数据反馈方法和路由器
WO2018137309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728223B2 (en) 2017-02-20 2020-07-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FI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222465A (zh) * 2017-05-13 2017-09-29 南京搜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网关的入网控制系统
CN107222465B (zh) * 2017-05-13 2020-02-07 南京搜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网关的入网控制系统
CN108156605A (zh) * 2017-12-13 2018-06-12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认证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67201A1 (zh) 2017-04-27
US20170118650A1 (en)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7695A (zh) 一种连接Wi-Fi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4378145B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CN104363250B (zh) 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17218B (zh) 一种Wifi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4484596B (zh) 多操作系统中创建密码的方法及终端
EP2779723B1 (e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for accessing access point
CN103249045A (zh)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97408A (zh) 登录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网络服务器
CN105933353A (zh) 安全登录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086979B (zh) 一种用户终端验证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3636162A (zh) 经由两个通信设备的认证系统
CN105227536A (zh) 一种二维码登录方法和设备
CN104023012B (zh) 集群中调用服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270561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密钥索引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841814B (zh) 终端鉴权方法及系统
CN105898743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39667A (zh) 基于验证提示信息的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04253689A (zh) 基于二维码的用户卡动态口令验证方法与系统
CN102821112A (zh) 移动设备、服务器和移动设备数据验证方法
CN105743650A (zh) 移动办公身份认证方法、平台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6203021B (zh) 一种多认证模式一体化的应用登录方法和系统
CN105959947A (zh) 一种安全接入网络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580170A (zh) 一种数据读取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12398A (zh) 远程登录授权方法和装置
US7650139B2 (en) Method for ensuring security of subscriber c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