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0832A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0832A
CN105650832A CN201610172136.XA CN201610172136A CN105650832A CN 105650832 A CN105650832 A CN 105650832A CN 201610172136 A CN201610172136 A CN 201610172136A CN 105650832 A CN105650832 A CN 105650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sensor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21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荣
吴金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uzhiy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uzhiy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uzhiy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uzhiy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21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0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0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包括空调、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所述的空调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空调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上,所述的无线测温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空调内的回风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通过将强算法外置,用户可以在中控系统或终端设备上,查看空调内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根据自己需求更改算法策略,通过外置测温器,从而实时反馈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对于空调的使用更加灵活且个性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现有的空调是将控制算法设置在家电内,厂家在生产时就根据实验数据来设置合理的算法策略,用户只能控制输入参数,但无法变更控制策略,以空调温度举例,空调温度由设置在空调内的各种传感器采集数据后在空调内软件算法进行计算得出,软件算法中包括一些修正值,为生产厂家在出厂时进行设定的,然而随着使用时间加长,人们会感觉自己设置的温度与空调温度存在出入,这是由于老化的传感器与最初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存在偏差,其修正值是根据最初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为基准,而用户无法变更修正值,即无法弥补老化传感器所造成的误差;如果存在一个操作界面,可以使用户修改修正值,从而弥补老化传感器所造成的误差,使其更符合当前的实际状况,有利于用户在使用空调时得到更好的体验感。
同时空调温度由回风口的温度传感器采集而成,但空调的位置较高且固定在一定地方,智能家居系统接收空调发过来的温度数据只反应空调所在位置的温度,由于冷的空气分子密度大,相对于热空气来说冷空气更重,冷气下降导致用户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比空调显示温度更低,不能准确反应用户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无线测温器,使用户可以随声携带、放置,从而能实时反馈用户使用终端的温度,使得智能家居系统能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而在目前的计算机上便有类似的应用,即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无需应用程序的计算机终端,称为瘦客户端,它通过一些协议和服务器通信,进而接入局域网,简单来说,瘦客户端只配备基本的应用程序,其强算法被放置在服务器网络上,若将其应用在空调上,则空调包括硬件和弱算法,强算法包括在厂家提供的强算法软件上,通过将强算法软件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上,使用户通过中控系统可查看各传感器的数据,用户通过中控系统或使用终端来更改设定传感器的修正值,从而弥补老化传感器所造成的误差,在此基础上,中控系统也可接收无线测温器发来的温度信息,从而在软件运算上代替回风传感器的温度信息,从而反应用户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瘦客户端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外置有无线测温器的空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通过将强算法外置,用户可以在中控系统或终端设备上,查看空调内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根据自己需求更改算法策略,通过外置测温器,从而实时反馈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对于空调的使用更加灵活且个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包括空调、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所述的空调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空调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上,所述的中控系统与空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与中控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空调内的回风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包括测温器外壳、测温控制器和吸附装置,所述的测温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外置传感器、第二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的外置传感器属于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包括测温器外壳、测温控制器和电源插头,所述的测温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外置传感器、第二微处理器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的电源插头为与两孔插座相匹配的两插插头,所述的测温器外壳在后盖上设置有插头凹槽,所述的电源插头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可收缩在插头凹槽内,所述的外置传感器属于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强算法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成算法包,供用户下载更新,用户在所述的强算法软件上可自行更改算法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为带显示或不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所述的中控系统通过共享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间接控制空调。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或Bluetooth或ZigBee或NRF,所述的有线通信方式为cablemodem或ADSL或ISDN或光纤或电力线载波。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调包括内风机、回风传感器、空调控制器、压缩机、外风机、盘管传感器、冷凝传感器和室外散热器,所述的空调控制器包括控制开关、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传感器采集电路,所述的回风传感器、盘管传感器、冷凝传感器属于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与空调依靠编码地址来匹配,所述的中控系统在编码地址所对应的驱动程序中存储有空调特定的数据、属性、通信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强算法,所述的空调将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实时发送到装载有强算法软件的中控系统上,由中控系统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空调接收中控系统发送过来的操作指令,并按中控系统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微处理器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所述的发送模式包括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所述的温度变化模式为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该时间段的温度采样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NTC或PTC或热电偶模块,所述的热电偶模块包括热电偶和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有以下五个优点:
其一:用户可以通过在中控系统或终端设备上,查看空调内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根据自己需求更改算法策略,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天气湿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更加灵活且个性化;
其二:空调的硬件使用寿命较长,有很大一部分的空调故障是由内部软件算法失常所造成的,强算法外置为维修人员的维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甚至于用户通过更新软件或下载新的算法包即可自行解决,降低了空调故障的发生率,提高空调的维修速度和维修良率,从而提高了空调的使用寿命;
其三:空调硬件设备和部分控制算法相对比较统一,用户甚至可下载其他空调厂家的算法包,并上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修改的算法包,与其他网友进行交流,带给用户更佳的体验,而且交流有利于整个空调行业的发展;
其四:对于空调厂家来说,空调硬件设备和弱算法的兼容性较好,根据南方或北方、干冷或湿寒等因素为各个地区定制不同的算法包,便于统一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同时用户通过在远程服务器收集各个用户自行更改策略的参数,形成大数据,供厂家研究,并根据大数据来修改自身的算法包,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同时大数据也能给厂家带来一定的盈利,从而间接降低了空调的生产成本;
第五,无线测温器通过优化模块和设置不同的发送模式来降低能耗,使其能采用电池供电,同时降低自身体积;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摆放并固定在用户的所在位置,从而反应出用户当前位置的实际温度,提供给中控系统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综上,将强算法外置并外置无线测温器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对于用户、维修人员、空调厂家和整个空调行业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有益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的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的室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无线测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无线测温器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的通信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关于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涉及的无线测温器的可选实施例;
图9为可选实施例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10为可选实施例不同视角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其中,空调1、中控系统2、终端设备3、无线测温器4、吸气窗11、内风机12、回风传感器13、空调外壳14、控制开关15、第一微处理器1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7、空调控制器18、传感器采集电路19、压缩机110、外风机111、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室外散热器114、测温器外壳41、通气孔42、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测温控制器44、外置传感器45、吸附装置46、第二微处理器47、电池卡座48、电池49、中框410、后盖411、电源插头412、电压转换模块413、插头凹槽4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包括空调1、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4,所述的空调1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空调1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2上,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空调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空调1内的回风传感器13所采集的温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吸附装置46,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池49,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属于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电源插头412,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压转换模块413,所述的电源插头412为与两孔插座相匹配的两插插头,所述的测温器外壳41在后盖411上设置有插头凹槽414,所述的电源插头412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可收缩在插头凹槽414内,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属于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强算法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成算法包,供用户下载更新,用户在所述的强算法软件上可自行更改算法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2为带显示或不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所述的中控系统2通过共享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的终端设备3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3间接控制空调1。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或Bluetooth或ZigBee或NRF,所述的有线通信方式为cablemodem或ADSL或ISDN或光纤或电力线载波。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调1包括内风机12、回风传感器13、空调控制器18、压缩机110、外风机111、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和室外散热器114,所述的空调控制器18包括控制开关15、第一微处理器1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7和传感器采集电路19,所述的回风传感器13、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属于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空调1依靠编码地址来匹配,所述的中控系统2在编码地址所对应的驱动程序中存储有空调1特定的数据、属性、通信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强算法,所述的空调1将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实时发送到装载有强算法软件的中控系统2上,由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空调1接收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操作指令,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微处理器47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所述的发送模式包括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所述的温度变化模式为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发送该时间段的温度采样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NTC或PTC或热电偶模块,所述的热电偶模块包括热电偶和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包括空调1、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4,比较基础的弱算法由厂家内置于空调1内的空调控制器18上,强算法软件包括控制空调1的强算法,强算法软件下载到中控系统2上,空调1与中控系统2之间、中控系统2与终端设备3之间、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之间均通过物联网进行通信,厂家在其远程服务器上接收并存储数据,该实施例的中控系统2为带有显示功能的智能设备,采用WIFI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测温器4采用电池49进行供电,电池49固定在电池卡座48上,通过拆卸外壳41可更换电池,在其外壳41上设置有吸附装置46,通过吸附装置46来固定无线测温器4,外壳外面设置有通气孔42。
由于用户所在位置离空调1越远,其用户所在位置与空调1位置的温度相差便越大,此时,用户希望自己所在的温度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温度值,通过携带无线测温器4,通过吸附装置46固定在用户的当前位置,由电池49提供电能,外置传感器45通过通气孔42采集用户当前位置的温度信息,经由第二微处理器47内的软件算法得出数字信号,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将数据发送出去,由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软件接收其温度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设定,在算法运行中代替空调1内回风传感器13发送过来的温度信息,假设用户在床上睡觉时,用户睡前设置温度为25°,没有无线测温器4的情况下,当回风传感器13采集的温度信息达到25°时,空调1接收到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信息,停止工作,但此时用户所在床上的实际温度低于25°,未达到用户的要求;当用户设定以安放在床头的无线测温器4所得到的温度信息为准后,中控系统2以用户所在床上的实际温度达到25°为空调1是否停止工作的基准,从而保证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与用户设定的温度保持一致。
空调1和中控系统2之间需要大量的通信,其通信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空调1按约定的格式向中控系统2发送空调1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回风传感器13、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所采集的温度信息以及空调1当前的工作模式;同时空调1开始通信计时,如果通信计时超过设定时间,空调1还没有接收到中控系统2回复,则重新向中控系统2发送空调1数据;如果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中控系统2回复,则认为通信中断,空调1按默认的方法运行;
S2、中控系统2接收空调1数据,进行校验,包括对Mac地址的匹配,如果校验正确,执行步骤S4,如果校验错误,则执行步骤S3;
S3、中控系统2回复空调1接收错误,要求空调1重新发送,并返回步骤S1执行;
S4、中控系统2回复空调1接收正确;
S5、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
S6、中控系统2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数据给空调1;
S7、空调1接收中控系统2的指令数据,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正确,执行步骤S9,如果校验错误,则执行步骤S8;
S8、空调1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错误,要求中控系统2重新发送,并返回步骤S6执行;
S9、空调1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正确,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返回步骤1执行。
同时,用户通过操作中控系统2上的强算法软件,从而完成对空调1的间接控制,其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用户打开中控系统2上的强算法软件,找到控制空调1的操作界面,输入设定参数;
S11、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
S12、中控系统2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数据给空调1;
S13、空调1接收中控系统2的指令数据,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正确,执行步骤S15,如果校验错误,则执行步骤S14;
S14、空调1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错误,要求中控系统2重新发送;
S15、空调1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正确,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从而完成用户对空调1的控制。
同时,无线测温器4采用电池供电,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在此基础上,第二微处理器47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分别为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时间间隔模式即在内部设置有设定时间间隔值,通过比对当前时间计数值和设定时间间隔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送,即在设置时间间隔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测温器4每隔一段时间就发送一次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模式是在内部设定一个温度差,使得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差时,触发发送,即在设置温度变化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测温器4在每次温度变化至一定值时才发送一次该时间段的温度数据,在空调1达到用户设定温度后,采集的温度信息会趋于平缓,此时若按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则没有实际价值且浪费能源,在此情况下采用此种发送模式,可保证出现温度变化时能实时做出反应,也能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能耗。
在强算法软件的操作界面上包括但不限于:回风传感器13和无线测温器4之间的温度信息切换、无线测温器4的两种发送模式的选择、空调1内各传感器的采集信息以及内部策略算法的初始值,用户通过修改数值,在保存后形成新的算法策略,完成与空调1的通信后,空调1按照新的算法策略进行工作。
如图2-图3所示,空调1包括有内风机12、回风传感器13、空调控制器18、压缩机110、外风机111、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和室外散热器114,而空调控制器18又包括控制开关15、第一微处理器1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7和传感器采集电路19,其中回风传感器13、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均属于温度传感器,而冷暖两用的空调1还包括有四通阀。
在由制冷模式切换到加热模式,压缩机110会停机一定时间后四通阀换向,假设该延时时间的初始值为3分钟;当冷凝传感器113所采集的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空调1会启动除霜动作,假设该除霜温度值的温度低于0°且持续3分钟;空调1通过回风传感器13采集回风口的温度来确定室内温度,其中软件算法会对回风传感器13采集的温度进行修正算法,即算法内存有修正值;同时空调1内的算法会有一个温度范围,加热时温度达到温度范围内的上限值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到温度范围内的下限值继续加热。
以上的延时时间、除霜条件、修正值和温度范围属于算法策略,将其包括此类算法策略的强算法外置在中控系统2,并全部显示在强算法软件的界面上,用户可自行修改加热模式下的算法策略。比如用户为了省电,可扩大温度范围;用户觉得实际温度比设定温度要低,可减小修正值;用户为了保护室外机,可提高除霜温度值;用户出于安全考虑,可适当增加延时时间等。
为避免用户在修改算法策略中造成空调1故障,在修改算法策略的界面中可适当限定修改范围。
如图6所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3可以通过共享或其他无线连接方式与中控系统2实现通信,或者用户在终端设备3和中控系统2均联网的情况下,通过远程服务器实现终端设备3和中控系统2的间接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用户通过终端设备3能间接控制空调1,终端设备3与空调1不直接通信,这是由于中控系统2上包含了完整的强算法,而终端设备3装有的APP程序只包含部分算法,在终端设备3的APP操作界面上设置参数后,需要发送到中控系统2进行进一步的算法运算,产生的操作指令再发送给空调1,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实时通信,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查看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信息。
如图7所示,由于用户对于空调1控制算法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假设有了解空调1控制算法的用户A和不了解空调1控制算法的用户B,用户A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强算法软件上修改算法策略,用户A将自己修改后的算法策略导出,生成算法包,上传到网络上的交流平台,此时,与用户A的实际情况相似的用户B通过网络下载用户A分享的算法包,装载到强算法软件上,使其该空调1的算法策略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完成了信息交流,使用户B在不了解空调1控制算法的情况下也能更改算法策略;另一方面,空调1厂家通过远程服务器接收到修改后的算法策略,从而不断收集形成大数据,空调1厂家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实际情况和算法策略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算法策略,从而提供符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需求的个性算法包给用户。
如图8-图10所示的为无线测温器4的一种可选实施例,无线测温器4采用电源插头412和电压转换模块413进行供电,电源插头412为两插插头,与插座连接通电的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外壳41的后盖411上设置插头凹槽414,使的用户在携带时,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将电源插头412收缩在插头凹槽414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包括空调(1)、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1)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空调(1)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2)上,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空调(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空调(1)内的回风传感器(13)所采集的温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吸附装置(46),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池(49),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为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电源插头(412),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压转换模块(413),所述的电源插头(412)为与两孔插座相匹配的两插插头,所述的测温器外壳(41)在后盖(411)上设置有插头凹槽(414),所述的电源插头(412)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可收缩在插头凹槽(414)内,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为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算法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成算法包,供用户下载更新,用户在所述的强算法软件上可自行更改算法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控系统(2)为带显示或不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所述的中控系统(2)通过共享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的终端设备(3)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3)间接控制空调(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或Bluetooth或ZigBee或NRF,所述的有线通信方式为cablemodem或ADSL或ISDN或光纤或电力线载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1)包括内风机(12)、回风传感器(13)、空调控制器(18)、压缩机(110)、外风机(111)、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和室外散热器(114),所述的空调控制器(18)包括控制开关(15)、第一微处理器(1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7)和传感器采集电路(19),所述的回风传感器(13)、盘管传感器(112)、冷凝传感器(113)属于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空调(1)依靠编码地址来匹配,所述的中控系统(2)在编码地址所对应的驱动程序中存储有空调(1)特定的数据、属性、通信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强算法,所述的空调(1)将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实时发送到装载有强算法软件的中控系统(2)上,由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空调(1)接收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操作指令,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微处理器(47)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所述的发送模式包括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所述的温度变化模式为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发送该时间段的温度采样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NTC或PTC或热电偶模块,所述的热电偶模块包括热电偶和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
CN201610172136.XA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Pending CN105650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2136.XA CN105650832A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2136.XA CN105650832A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0832A true CN105650832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94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2136.XA Pending CN105650832A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083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427A (zh) * 2010-03-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应用方法
CN104596114A (zh) * 2015-01-16 2015-05-0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76776A (zh) * 2015-06-19 2015-10-14 中山市六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热水器远程控制系统
CN105202770A (zh) * 2015-10-20 2015-12-30 成都艾维拓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具有恒温控制功能的电热水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427A (zh) * 2010-03-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应用方法
CN104596114A (zh) * 2015-01-16 2015-05-0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76776A (zh) * 2015-06-19 2015-10-14 中山市六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热水器远程控制系统
CN105202770A (zh) * 2015-10-20 2015-12-30 成都艾维拓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具有恒温控制功能的电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6880B (zh) 智能用电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JP6021951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20160041283A (ko) 사용자의 개입정보를 활용하여 그룹 제어 모드를 동적으로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AU2014329873B2 (en) IR translator providing demand-control for ductless split HVAC systems
CN102563814A (zh)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空调系统
AU2012245844A1 (en) Universal demand-response remote control for ductless split system
CN105571049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
CN208607491U (zh) 一种基于NB-IoT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3274124U (zh) 风机盘管智能控制器
CN108981092A (zh) 中央空调温控装置、风机盘管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CN202547013U (zh) 一种云空调系统
CN204406166U (zh) 一种基于人体舒适度的家庭环境控制器
CN103925680A (zh) 光伏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方法和系统
CN204757263U (zh) 无线空调控制器、空调以及空调无线控制系统
CN104597884A (zh) 一种建筑节能系统
CN10571620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中央空调
CN10571617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终端感温空调热水一体机
CN205403057U (zh) 基于cc2530的智能家居空调控制装置
CN205540225U (zh) 基于app的建筑节能控制系统
CN10582315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空调热水一体机
CN10565083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空调
CN104662375A (zh) 能量消耗机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65083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空调
CN10571629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热水系统
CN10570037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