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9610B -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9610B
CN105649610B CN201511030935.5A CN201511030935A CN105649610B CN 105649610 B CN105649610 B CN 105649610B CN 201511030935 A CN201511030935 A CN 201511030935A CN 105649610 B CN105649610 B CN 105649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pressure
dimensional
pressure system
value
dimen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09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9610A (zh
Inventor
吴淑红
王宝华
李巧云
李小波
李华
范天
范天一
刘海龙
张峰
桓冠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09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9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9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9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9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9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6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将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将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将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逐层消除误差,可以大幅减少数值计算量,提高了数值模拟中油藏压力的计算速度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的深度开发,早期主力油田逐渐进入注水开发后期,为了能够进一步获得稳定有效的产量,需要对油气藏进行更精细的地质研究。油藏压力是油藏数值模拟和油气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可以决定储层中油、气、水的流向及其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建立精细地质模型,根据精细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油藏压力。与以往地质模型相比,精细地质模型描述地质细节所用的网格数目更多、生产历史更久、井的数目更多、油气分布情况更为复杂。
我国的新增油田以低渗透、多种岩性等复杂类型油气藏为主,普遍使用压裂等增产措施,其渗流模型和井的处理非常复杂。上述生产情况使油藏压力数值模拟的运算工作量和难度大幅度增加,需要发展快速的数值求解方法。油藏数值模拟的求解方法以数学方法为主,如直接求解法、迭代求解法、不完全上下三角形矩阵分解法等,此类方法可以不考虑水驱油藏模型的物理和几何信息,计算速度较慢,随着精细油藏模拟技术的发展,油藏数值模拟的线性方程组规模越来越大,奇异性越来越强,使用原有求解方法对油藏进行模拟耗时时间越来越长。
现有技术中油藏压力的求解速度较慢、数值模拟规模较大,得到的油藏压力数值的结构不够精确。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以提高油藏压力数值求解的速度和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和装置,以提高油藏压力数值求解的速度和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及装置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包括:
依次固定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二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包括:
依次固定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两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三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包括:
获取目标地层的静态数据、生产数据;
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基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将所述变量油藏压力从所述油藏模拟系统中分离出来,生成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基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包括:
从目标地层的三维地震数据体中选取有效节点,确定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所述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
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以及所述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之后,还包括:
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
对应地,所述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包括:
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
对应地,所述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包括:
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辅助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
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降维单元,用于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一维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包括:
二维压力值计算子单元,用于定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二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包括:
三维压力值计算子单元,用于依次固定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两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三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地层的静态数据、生产数据;
油藏模拟系统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基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三维压力系统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变量油藏压力从所述油藏模拟系统中分离出来,生成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藏模拟系统构建单元,包括:
连接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将地质网格作为有效节点,确定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运移能力指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所述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
油藏模拟系统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以及所述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三维辅助压力系统构建单元,用于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
相应地,所述降维单元包括:
辅助降维单元,用于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
所述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包括:
三维辅助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辅助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
原始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将构建的复杂的目标地层三维油藏压力系统逐维、逐层递减,将低维、低层次网格上精确求解得到的油藏压力数值解应用于高维、高层次的网格压力系统中,逐层消除误差,可以大幅减少数值计算量,提高了数值模拟中油藏压力的计算速度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构造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油藏压力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油藏压力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油藏模拟系统构建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油藏压力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快速模拟油藏油藏压力的变化,需要利用渗流模型物理性质、矿场数据及地质网格的几何信息等要素,本发明考虑了油藏地质和开发等复杂因素,设计了一种快速模拟油藏压力变化的方法,提高了油藏数值模拟的求解规模和速度。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可以是所述目标地层的待求解的油藏压力矩阵。由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求解所述油藏压力矩阵的方法规模较大,耗时较长。本发明在构建三维油藏压力系统时利用所述目标地层的静态数据和几何数据,增加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已知量。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构造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1:获取目标地层的静态数据、生产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态数据可以包括目标地层的实验室数据以及几何数据。其中,所述实验室数据可以包括组分流体物性、岩石参数、相渗参数等,所述几何数据可以包括三维地质网格的尺寸、深度、厚度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生产数据可以包括目标地层的矿场数据和物理数据。其中,所述矿场数据可以包括井网、生产制度、生产动态等参数,所述物理数据可以包括物质交换关系、驱动关系等参数。
S22: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S1:从目标地层的三维地质数据体中选取有效节点,确定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地震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一般会将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网格化,将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地震数据体网格化后,生成三维地震网格。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去除三维地震网格中网格节点中地质信息尖灭、隔夹层等无效节点,将剩余的节点作为有效节点,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与其他有效节点的连接关系,生成有效节点的连接记录表。
SS2:根据所述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所述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
可以计算所述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Tij α,计算公式可以包括公式(1):
其中,θ可以为连通网格中心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C可以为三维地震网格中连通网格相交的截面积,L可以为三维地震网格中连通网格形心距离,Ki、Kj可以分别为两个连通网格的渗透率,li、lj可以为相邻网格单元形心到截面的距离,K可以为相对渗透率,μα可以为流体粘度,ρα,u可以为上游渗流流体密度,α可以为渗流相。
SS3: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以及所述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以及所述三维地震网格中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Tij α可以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具体地,根据所述有效节点的连接记录表、流体PVT数据、岩石属性数据、平衡相压力、井的地质坐标及射孔位置数据等生成关于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等变量的油藏模拟系统,所述油藏模拟系统的矩阵表达式可以包括公式(2):
(Aij)n×n(Uj)n=(Bj)n (2)
其中,Aij可以为有效节点的系数矩阵,i可以为当前有效节点的编号(当前网格),j可以为与i连接的有效节点编号(网格),n可以为有效节点的个数,Uj可以为油藏压力变量、饱和度变量、井底压力变量的未知数矩阵,Bj可以为已知的常数向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三维网格中的每个有效节点的编号可以是唯一的,以方便计算和存储。
本实施例中,有效节点的系数矩阵Aij的表达式可以包括:
其中,app可以为有效节点的油藏压力系数,apS可以为有效节点的饱和度与油藏压力耦合的系数,aSp可以为有效节点的油藏压力与饱和度耦合的系数,aSS可以为有效节点的饱和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Tij α与app、apS、aSp、aSS具有复杂的数学关系。
S23:将所述变量油藏压力从所述油藏模拟系统中分离出来,生成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根据下述公式(4)将井底压力系统从所述公式(2)中分离、去除,此时,被分离后的公式(2)中只包含饱和度和油藏压力的矩阵系统,所述公式(4)的表达式为:
uW=-AWRuR (4)
其中,uW可以为井底压力变量,uR可以为油藏变量,所述油藏变量包括油藏压力变量以及油藏饱和度变量,AWR可以为井底压力变量和油藏变量的耦合矩阵。
根据饱和度变化矩阵系统从所述被分离后的公式(2)中导出油藏压力矩阵系统,可以得到公式(5):
其中,d可以是水驱油系统的第d个组分,所述组分可以包括油、气、水,βd可以为油组分与第d个组分密度的比值,App可以为油藏压力的系数矩阵,App可以等于(app)n×n, 可以分别为油藏压力与第d个组分饱和度耦合、第d个组分饱和度与油藏压力耦合的系数矩阵,up可以为油藏压力变量,bp可以为已知的常数向量,可以为第d个组分的饱和度变量。
根据所述公式(5)可以分离得到油藏压力的系数矩阵App,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为公式(6):
Appup=Bp (6)
其中,up可以为待求解的油藏压力矩阵,Bp可以为已知的常数向量。
S2: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平面油藏压力系统,具体地,可以计算单方向有效节点间的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的权重指数,表达公式如式(7)所示:
其中,wik可以为有效节点间的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的权重指数,其中i为当前有效节点的序号,k为与有效节点i连接的点的序号,D为与有效节点i有连接关系的点集,Tii可以与有效节点i连接的点的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的算数平均值,Tij可以为有效节点i和有效节点j之间的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计算公式可以参考公式(1)。
合并后的有效节点的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的表达式如式(8)所示:
其中,wii可以为与i相连接的点的权重的平均值,wik可以为有效节点间的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的权重指数,i1为合并后的节点序号。
油藏压力油藏压力油藏压力同理,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3: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直接求解法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并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S4: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所述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具体可以这样实现:
依次固定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二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的计算表达式为下式(9):
其中i1可以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的有效节点,i可以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有效节点,D为与有效节点i连接的点集,D1可以为有效节点i1连接的点集,在二维油藏压力系统中,i可以为与i1相连接的有效节点。
S5: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所述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具体可以这样实现:
依次固定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两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三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构造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求解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油藏压力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1: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S31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S1,在此不再赘述。
S32:构造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公式(1)所示的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以及公式(6)所示的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的权重系数构造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具体地,可以将每个有效节点的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和所述权重系数的乘积作为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的有效节点的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
S33: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地辅助质网格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S33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S2,在此不再赘述。
S34: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直接求解法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并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S35: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S36: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辅助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
S35和S36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S4和S5,在此不再赘述。
S37: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所述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包括:
依次固定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两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三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可以将构建的复杂的目标地层三维油藏压力系统逐维、逐层递减,将低维、低层次网格上精确求解得到的油藏压力数值解应用于高维、高层次的网格压力系统中,逐层消除误差,可以大幅减少数值计算量,提高了数值模拟中油藏压力的计算速度和精度。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油藏压力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4,该装置40包括:
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41,用于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降维单元42,用于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一维压力值计算单元43,用于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44,用于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45,用于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可选的,所述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44,包括:
二维压力值计算子单元,用于定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二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可选的,所述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45包括:
三维压力值计算子单元,用于依次固定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两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三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41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目标地层的静态数据、生产数据;
油藏模拟系统构建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基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三维压力系统生成单元53,用于将所述变量油藏压力从所述油藏模拟系统中分离出来,生成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油藏模拟系统构建单元52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连接关系确定单元61,用于将地质网格作为有效节点,确定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运移能力指数计算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所述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
油藏模拟系统生成单元63,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以及所述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油藏压力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7,该装置70包括:
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71,用于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三维辅助压力系统构建单元72,用于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
辅助降维单元73,用于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一维压力值计算单元74,用于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75,用于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三维辅助压力值计算单元76,用于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辅助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
原始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77,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可以将构建的复杂的目标地层三维油藏压力系统逐维、逐层递减,将低维、低层次网格上精确求解得到的油藏压力数值解应用于高维、高层次的网格压力系统中,逐层消除误差,可以大幅减少数值计算量,提高了数值模拟中油藏压力的计算速度和精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当然,也可以将实现某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组合实现。
本申请中所述的方法、装置或模块可以以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所述装置中的部分模块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数据迁移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的全部或者部分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移动通信终端、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Claims (10)

1.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其中,
所述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包括:
依次固定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二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包括:
依次固定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两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三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包括:
获取目标地层的静态数据、生产数据;
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基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将所述变量油藏压力从所述油藏模拟系统中分离出来,生成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基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包括:
从目标地层的三维地震数据体中选取有效节点,确定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所述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
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以及所述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之后,还包括:
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
对应地,所述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包括:
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
对应地,所述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包括:
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
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6.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降维单元,用于将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再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一维油藏压力系统;
一维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一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一维油藏压力值;
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一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二维油藏压力值;
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其中,
所述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包括:
二维压力值计算子单元,用于定所述二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二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包括:
三维压力值计算子单元,用于依次固定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中的其中两个方向,循环计算基于另一个方向的一维油藏压力系统,直至得到的三维油藏压力值误差小于预设收敛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压力系统构造单元,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地层的静态数据、生产数据;
油藏模拟系统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基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三维压力系统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变量油藏压力从所述油藏模拟系统中分离出来,生成所述目标地层的三维油藏压力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模拟系统构建单元,包括:
连接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将地质网格作为有效节点,确定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运移能力指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所述有效节点的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
油藏模拟系统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数据、生产数据以及所述连通网格间上流渗流流体运移能力指数构建所述目标地层的关于变量油藏压力、饱和度、井底压力的油藏模拟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三维辅助压力系统构建单元,用于构造目标地层的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
相应地,所述降维单元包括:
辅助降维单元,用于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合并为二维油藏压力系统;
所述二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包括:
三维辅助压力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二维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
原始三维压力值计算单元,将所述三维辅助油藏压力值作为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三维油藏压力系统,得到三维油藏压力值。
CN201511030935.5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49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0935.5A CN105649610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0935.5A CN105649610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9610A CN105649610A (zh) 2016-06-08
CN105649610B true CN105649610B (zh) 2019-01-18

Family

ID=5649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0935.5A Active CN105649610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9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1070B (zh) * 2020-08-17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原油裂解气藏流体古压力恢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514B (zh) * 2008-05-21 2014-04-16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油藏黑油模型数值模拟系统
BR112012017275A2 (pt) * 2010-02-12 2016-04-19 Exxonmobil Upstream Res Co método e sistema para divisão de modelos de simulação paralelos
CN102339325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离散裂缝性油藏流体流动的方法
CN104112057B (zh) * 2013-04-19 2018-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度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CN104239661B (zh) * 2013-06-08 2016-10-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
US20160177674A1 (en) * 2013-08-27 2016-06-23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imulating Fluid Leak-Off and Flow-Back in a Fractured Subterranean Region
CN104533370B (zh) * 2014-11-06 2017-03-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压裂水平井油藏、裂缝、井筒全耦合模拟方法
CN104573333B (zh) * 2014-12-22 2017-05-10 长江大学 利用聚类分析进行模型优选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9610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for field-scale reservoir simulation with complex corner-point grids
Moinfar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for 3D compositional reservoir simulation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CN107060746B (zh) 一种复杂裂缝性油藏流动模拟的方法
Wang et al. A review of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characterization for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CN101310272B (zh) 地下水流仿真中使用的多尺度有限体积法
Gong et al. Upscaling discrete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s to dual-porosity, dual-permeability models for efficient simulation of flow with strong gravitational effects
CN109241588A (zh) 一种基于拟连续地质力学模型的单裂缝扩展的模拟方法
Thomas et al. Coupled geomechanics and reservoir simulation
Liu et al. An efficient hybrid model for 3D complex fractured vuggy reservoir simulation
CN104750896B (zh)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Mallison et al. Unstructured cut-cell grids for modeling complex reservoirs
EP3018502A2 (en) Modeling fluid-conducting fractures in reservoir simulation grids
Møyner et al. The multiscale finite-volume method on stratigraphic grids
Huang et al. A two-phase flow simulation of discrete-fractured media using mimetic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US10534877B2 (en) Adaptive multiscale multi-fidelity reservoir simulation
Lie et al. A simulation workflow for large-scale CO2 storage in the Norwegian North Sea
Alpak Robust fully-implicit coupled multiphase-flow and geomechanics simulation
Okwen et al. Effect of geologic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n CO2 storage efficiency
US20230342524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on of Complex Subsurface Fracture Geometries Using Unstructured Grids
Lie et al. A fully implicit WENO scheme on stratigraphic and unstructured polyhedral grids
Dong et al. Accurate two-phase flow simulation in faulted reservoirs by combining two-point flux approximation and mimetic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CN107169227B (zh) 一种分段压裂水平井的粗网格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05649610B (zh) 一种获取油藏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Pham et al.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a Poro-Elastic Medium with Time-Dependent Injection Schedule Using the Time-Stepped Linear Superposition Method (TLSM)
Li et al. A dual-grid, implicit, and sequentially coupled Geomechanics-and-composition model for fractured reservoir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