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8801A -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8801A
CN105638801A CN201511014909.3A CN201511014909A CN105638801A CN 105638801 A CN105638801 A CN 105638801A CN 201511014909 A CN201511014909 A CN 201511014909A CN 105638801 A CN105638801 A CN 105638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cylinder
mould
plate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49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展彩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10149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8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8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880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1/00Bakers' ovens
    • A21B1/02Bakers' ov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arrangements
    • A21B1/06Ovens heated by radiators
    • A21B1/22Ovens heated by radiators by electric radi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3/00Parts or accessories of ovens
    • A21B3/13Baking-tins; Baking forms
    • A21B3/131Baking-tins; Baking forms removable, foldable or dispos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3/00Parts or accessories of ovens
    • A21B3/18Discharging baked goods from t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7/00Baking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设备包括安装架、半导体加热模块、输送带组件、多个模具和自动供料设备;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半导体加热模块包括外罩、隔热罩和半导体制冷片,隔热罩与安装架之间形成U型通道,U型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外罩固定在隔热罩的外部,外罩与隔热罩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位于U型通道中,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位于风道中;模具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模板和下模板。自动供料设备包括安装框架、出料嘴、喷气嘴、主料筒和升降气缸。实现降低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实现自动加工食品。

Description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饼干或糕点类食品加工装置通常为大型的流水线式模式,而对于普通的商铺中在加工现做的食品时,通常由操作人员将食材浆料注入到模具中,然后闭合模具并将模具放入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最后,将模具从加热设备中取出并打开模具便可以获得特定形状的糕点。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糕点在加工过程中加注材料、开合模具等将操作均由人工操作完成,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加工效率也较低。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食品加工装置以实现自动加工食品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实现降低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实现自动加工食,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架、半导体加热模块、输送带组件、多个模具和自动供料设备;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内导向环和外导向环,所述内导向环和所述外导向环之间形成矩形导向槽,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设置所述矩形导向槽中且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所述半导体加热模块包括外罩、隔热罩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隔热罩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隔热罩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位于所述U型通道中,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U型通道的外部并设置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外罩固定在所述隔热罩的外部,所述外罩与所述隔热罩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在所述隔热罩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位于所述U型通道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位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外罩上还设置有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的一端部位于所述进口的上方,所述弧形导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模具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上模板均形成模型凹槽,所述下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矩形导向槽中,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钩板,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钩板配合的拉杆,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出口处,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用于关闭所述上模板的复位直线电机,所述复位直线电机倾斜朝上设置并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自动供料设备包括安装框架、出料嘴、喷气嘴、主料筒和升降气缸,所述安装框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所述主料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出料嘴和所述喷气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主料筒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料嘴连接,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气嘴连接,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喷气嘴靠近所述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供料设备还包括第一压料气缸、旋转轴套和电机,所述旋转轴套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料筒中,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轴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插在所述旋转轴套并伸出所述旋转轴套的下端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压料板,所述旋转轴套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供料设备还包括辅料筒和第二压料气缸,所述辅料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辅料筒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活塞杆设置有第二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板位于所述辅料筒中,所述辅料筒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料嘴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成型食品加工方法,采用上述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方法包括:
模具加料工序:通过出料嘴将食材浆料注入到模具的模型凹槽中,然后,复位直线电机动作将上模板关闭;
模具加热工序:模具通过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在U型通道中移动,半导体制冷片通电产生热量对U型通道中的模具进行加热烘烤;
模具开模工序:U型通道中的模具通过第四输送带带动从出口输出并输送到第一输送带的过程中,上模板的钩板将被拉杆钩住,上模板自动打开并贴靠在弧形导轨上,下模板上形成热成型的食品;
模具出料工序:第一输送带带动模具移动过程中,上模板沿着弧形导轨放平,而喷气嘴对下模板吹冷气,以对下模板模型凹槽中的食品降温的同时将食物从模型凹槽中吹出。
本发明提供的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通过输送带组件能够带动模具在矩形导向槽中滑动,而通过出料嘴在模具中注满食材浆料后,复位直线电机关闭模具,模具运输到U型通道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加热,使得模具中的食材受热成型为最终的食品,而模具从U型通道中输出后,将通过拉杆与钩板配合自动打开上模板,而此时,半导体制冷片冷端面产生的冷量在风扇的驱动下将通过喷气嘴输出,而喷气嘴输出的冷空气将对下模板上的食品进行冷却降温,同时,通过调整喷气嘴的喷气角度可以直接将食品从下模板上吹出,实现自动将食品从模具中取出,用户仅需要在设备的一侧放置食品筐盛放吹落的食品即可,另外,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对模具进行加热的同时,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产生的冷量还用于冷却模具中的食品并加工好的食品从模具中吹出,有效的利用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量和热量,实现食品自动化加工,同时,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商铺的使用要求,同样的,也可以在大型工厂中使用,实现降低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实现自动加工食,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实施例中半导体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架1、半导体加热模块2、输送带组件3、多个模具4和自动供料设备5;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内导向环11和外导向环12,所述内导向环11和所述外导向环12之间形成矩形导向槽(未图示),所述矩形导向槽中设置有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第三输送带33和第四输送带34;所述半导体加热模块2包括外罩21、隔热罩22和半导体制冷片23,所述隔热罩22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隔热罩22与所述安装架1之间形成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输送带32、第三输送带33和第四输送带34位于所述U型通道中,所述第一输送带31位于所述U型通道的外部并设置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外罩21固定在所述隔热罩22的外部,所述外罩21与所述隔热罩22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201,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扇(未图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3固定在所述隔热罩22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3的热端面位于所述U型通道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3的冷端面位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外罩21上还设置有弧形导轨24,所述弧形导轨24的一端部位于所述进口的上方,所述弧形导轨2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模具4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模板41和下模板42,所述下模板42和所述上模板41均形成模型凹槽,所述下模板42滑动设置在所述矩形导向槽中,所述上模板41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钩板411,所述外罩2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连杆25,所述连杆25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钩板411配合的拉杆251,所述连杆25位于所述出口处,所述安装架1还设置有用于关闭所述上模板41的复位直线电机6,所述复位直线电机6倾斜朝上设置并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自动供料设备5包括安装框架51、出料嘴52、喷气嘴50、主料筒53和升降气缸54,所述安装框架5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所述主料筒53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51上,所述升降气缸54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51上,所述升降气缸54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安装板55,所述出料嘴52和所述喷气嘴50安装在所述安装板55上,所述主料筒53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料嘴52连接,所述出风口201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气嘴50连接,所述安装板55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喷气嘴50靠近所述出口。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位于U型通道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模具4处于打开状态,下模板42和上模板41平放并提供出料嘴52向模具4中注入食材浆料,然后,复位直线电机6动作将上模板41翻转盖在下模板42上实现关闭模具4,然后,第一输送带31将驱动该模具运输到第二输送带32处,并通过第二输送带32输入到U型通道中进行加热,模具4在U型通道中加热的同时将依次经过第二输送带32、第三输送带33和第四输送带34输送至出口处,第四输送带34将模具从出口输出运输到第一输送带31的过程中,位于出口处的拉杆251将勾住钩板411,使得模具4在运动过程中自动打开上模板41,使得上模板41被弧形导轨24支撑住,而加热成型的食品将受重力留在下模板42上,此时,通过喷气嘴50对下模板42上的食品进行吹风,以冷却食品并且利用风力将食品从下模板42上吹出,以实现食品自动脱模。脱模后的模具4将通过第一输送带31继续向第二输送带32方向移动,而上模板41将沿着弧形导轨24平缓的放平,避免出现上模板41下落速度过大而产生噪声和撞击,模具4将跟随第一输送带31输送到出料嘴52的下方。然后,该模具4将继续重复上述操作完成下一食品的加工。其中,在利用半导体制冷片23进行加热的同时,半导体制冷片23产生的冷量将被充分利用用于对加热成型的食品进行降温,并完成自动脱模的操作,更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较低。另外,模具4在通过输送带组件3移动过程中,内导向环11和外导向环12配合将对模具4进行导向,确保模具4能够顺畅的移动。而对于复位直线电机6的安装方式,可以在安装架1上内导向环11围成的区域中开设通孔13,复位直线电机6倾斜插在通孔13中。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供料设备5还包括第一压料气缸56、旋转轴套57和电机571,所述旋转轴套57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料筒53中,所述电机571与所述旋转轴套5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料气缸56的活塞杆插在所述旋转轴套57并伸出所述旋转轴套57的下端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56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压料板(未图示),所述第一压料板位于所述主料筒53中,所述旋转轴套57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未图示)。具体的,食材原料投入到主料筒53中,转动的旋转轴套57通过搅拌叶片加工食材原料搅拌均匀形成食材浆料,当需要通过出料嘴52向模具4加注食材浆料时,第一压料气缸56带动第一压料板动作,将主料筒53中的食材浆料挤出。另外,自动供料设备5还包括辅料筒58和第二压料气缸59,所述辅料筒58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51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59固定在所述辅料筒58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59的活塞杆设置有第二压料板(未图示),所述第二压料板位于所述辅料筒58中,所述辅料筒58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料嘴52连接,具体的,辅料筒58中可以根据需要投放辅料浆料,并通过第二压料气缸59带动第二压料板动作,将辅料筒58中的辅料浆料挤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成型食品加工方法,采用上述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方法包括:
模具加料工序:通过出料嘴将食材浆料注入到模具的模型凹槽中,然后,复位直线电机动作将上模板关闭;
模具加热工序:模具通过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在U型通道中移动,半导体制冷片通电产生热量对U型通道中的模具进行加热烘烤;
模具开模工序:U型通道中的模具通过第四输送带带动从出口输出并输送到第一输送带的过程中,上模板的钩板将被拉杆钩住,上模板自动打开并贴靠在弧形导轨上,下模板上形成热成型的食品;
模具出料工序:第一输送带带动模具移动过程中,上模板沿着弧形导轨放平,而喷气嘴对下模板吹冷气,以对下模板模型凹槽中的食品降温的同时将食物从模型凹槽中吹出。
本发明提供的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通过输送带组件能够带动模具在矩形导向槽中滑动,而通过出料嘴在模具中注满食材浆料后,复位直线电机关闭模具,模具运输到U型通道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加热,使得模具中的食材受热成型为最终的食品,而模具从U型通道中输出后,将通过拉杆与钩板配合自动打开上模板,而此时,半导体制冷片冷端面产生的冷量在风扇的驱动下将通过喷气嘴输出,而喷气嘴输出的冷空气将对下模板上的食品进行冷却降温,同时,通过调整喷气嘴的喷气角度可以直接将食品从下模板上吹出,实现自动将食品从模具中取出,用户仅需要在设备的一侧放置食品筐盛放吹落的食品即可,另外,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对模具进行加热的同时,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产生的冷量还用于冷却模具中的食品并加工好的食品从模具中吹出,有效的利用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量和热量,实现食品自动化加工,同时,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商铺的使用要求,同样的,也可以在大型工厂中使用,实现降低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实现自动加工食,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半导体加热模块、输送带组件、多个模具和自动供料设备;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内导向环和外导向环,所述内导向环和所述外导向环之间形成矩形导向槽,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设置所述矩形导向槽中且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所述半导体加热模块包括外罩、隔热罩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隔热罩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隔热罩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位于所述U型通道中,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U型通道的外部并设置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外罩固定在所述隔热罩的外部,所述外罩与所述隔热罩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在所述隔热罩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位于所述U型通道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位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外罩上还设置有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的一端部位于所述进口的上方,所述弧形导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模具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上模板均形成模型凹槽,所述下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矩形导向槽中,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钩板,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钩板配合的拉杆,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出口处,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用于关闭所述上模板的复位直线电机,所述复位直线电机倾斜朝上设置并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自动供料设备包括安装框架、出料嘴、喷气嘴、主料筒和升降气缸,所述安装框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所述主料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出料嘴和所述喷气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主料筒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料嘴连接,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气嘴连接,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喷气嘴靠近所述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料设备还包括第一压料气缸、旋转轴套和电机,所述旋转轴套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料筒中,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轴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插在所述旋转轴套并伸出所述旋转轴套的下端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压料板,所述旋转轴套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料设备还包括辅料筒和第二压料气缸,所述辅料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辅料筒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活塞杆设置有第二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板位于所述辅料筒中,所述辅料筒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料嘴连接。
4.一种热成型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方法包括:
模具加料工序:通过出料嘴将食材浆料注入到模具的模型凹槽中,然后,复位直线电机动作将上模板关闭;
模具加热工序:模具通过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在U型通道中移动,半导体制冷片通电产生热量对U型通道中的模具进行加热烘烤;
模具开模工序:U型通道中的模具通过第四输送带带动从出口输出并输送到第一输送带的过程中,上模板的钩板将被拉杆钩住,上模板自动打开并贴靠在弧形导轨上,下模板上形成热成型的食品;
模具出料工序:第一输送带带动模具移动过程中,上模板沿着弧形导轨放平,而喷气嘴对下模板吹冷气,以对下模板模型凹槽中的食品降温的同时将食物从模型凹槽中吹出。
CN201511014909.3A 2015-12-31 2015-12-31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Withdrawn CN105638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4909.3A CN105638801A (zh) 2015-12-31 2015-12-31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4909.3A CN105638801A (zh) 2015-12-31 2015-12-31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8801A true CN105638801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4909.3A Withdrawn CN105638801A (zh) 2015-12-31 2015-12-31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88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225A (zh) * 2019-07-17 2019-10-18 内蒙古利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烤奶皮及其加工工艺和烤奶皮专用烘焙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225A (zh) * 2019-07-17 2019-10-18 内蒙古利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烤奶皮及其加工工艺和烤奶皮专用烘焙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9707A (zh)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75404A (zh) 输送辊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594774A (zh) 食品热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10081A (zh) 输送链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638801A (zh) 输送带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638813A (zh) 输送链式食品热成型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23612A (zh) 食品冷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10095A (zh) 输送链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94488A (zh) 输送辊式热成型食品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639709A (zh) 输送带式食品热成型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638804A (zh) 输送辊式食品热成型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519620A (zh) 食品热成型自动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638803A (zh) 食品热成型自动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638814A (zh) 输送辊式食品热成型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638802A (zh) 热成型食品自动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94872A (zh) 输送链式冷成型食品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94489A (zh) 输送带式食品热成型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07043300U (zh) 一种压铸件冷却装置
CN105519758A (zh) 冷成型食品自动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594775A (zh) 输送链式食品热成型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613927A (zh) 输送辊式冷成型食品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639037A (zh) 输送带式食品冷成型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5410085A (zh) 食品自动热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557793A (zh) 食品热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5638796A (zh) 食品自动热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