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970A - 接入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入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970A
CN105637970A CN201480056603.1A CN201480056603A CN105637970A CN 105637970 A CN105637970 A CN 105637970A CN 201480056603 A CN201480056603 A CN 201480056603A CN 105637970 A CN105637970 A CN 10563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vector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na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6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970B (zh
Inventor
李彦淳
李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接入方法和设备,包括:确定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设备通信,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获取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M个发射向量;该第一发送设备使用该M个发射向量中的K个发射向量分别与K个第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其中K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无线资源已经被第二接收设备占用的情况下,该第一发送设备能够使用该无线资源发送数据。这样,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被提高了。同时,第一发送设备不会对第二接收设备和第二发送设备的通信造成干扰。

Description

接入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接入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 Carrier Sensing Multiple Access, CSMA )技术是一 种应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共享方法。通信设备通过侦听的信道的忙闲 状态进行信道接入决策。通信设备对于信道忙闲状态的判断称为信道可用性 判断(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 在无线资源空闲时, 多个节点可以 竟争使用该空闲的无线资源。如果节点通过侦听的方式获知无线资源已经被 占用或者得到无线资源将被占用的通知后, 该节点将会不占用该无线资源。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输入多输出(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支持 MIMO技术的节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如果两个相邻的支持 MIMO的节点(例如节点 1和节点 2 )同时占用相同的 无线资源, 则节点 1可能并不会对与节点 2的数据传输造成干扰, 同样, 节 点 2也不会对节点 1 的数据传输造成干扰。 但是, 如果应用现有技术中的 CCA, 则节点 2会认为节点 1使用的无线资源已经被占用。 在此情况下, 节 点 2不会占用该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这样, MIMO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 扰能力这一优势就不会被有效利用, 从而造成了无线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接入方法和设备, 能够有效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效 率。
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 该设备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技术, 该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第二发送设备通信, 其中 N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 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以及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 用该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该获取单元, 还用于获取该设备 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该确定单元, 还用于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 该 M个发射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 据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 M个发射向量和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发射天线空间 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该 确定单元确定的该 M个发射向量和该获取单元获取的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 量确定的 N个干扰测量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值,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通信单元,用于在特定时间内使用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 M个发射向量中的 K 个发射向量和该无线资源分别与 K个第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 K为小 于或等于 M的正整数, 该特定时间为 N个 NAV时长中最长的 NAV时长的 结束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获取单元, 具体用于读取 NAV表中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 量, 其中该 NAV表中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是该获取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 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发送的信息确定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 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该信道统计 测量值: CHM = V^R^V^,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VA1表示该 M 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表示该发射矩阵 VA1的共轭, RA1表示该发 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干扰 测量值: M = | 2HA2,A1VA1|2 xPA1, 其中, 2HA2,A1表示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中 的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表示该任一个第 二接收设备的接收向量的共轭, 2^表示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 的信道矩阵, VA1表示该 M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PA1表示该设备的 发射功率, IM表示对应于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干扰测量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 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确定单元, 还用于根据该每个 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该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确定该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根据该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 线资源的 NAV时长, 确定该设备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 间,根据该设备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以及该每个第二 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 该设备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技术, 该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第二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N个 第二接收设备通信;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该设备的发送有 效信道向量以及该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该获取单元, 还用于获取该设备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该确定单元, 还 用于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该接收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该 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接收向量和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 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 条件为根据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接收向量和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发送有效 信道向量确定的干扰测量值小于第二预设值;通信单元,用于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该接收向量和该无线资源与第一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该特定时间为 该 N AV时长的结束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获取单元, 具体用于读取 NAV表中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其中该 NAV表中的该发送 有效信道向量是该获取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 的信息, 根据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统计测量 值: CHM = w^RA1wA1,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wA1表示该接收 向量, 表示该接收向量 wA1的共轭, RAi表示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干扰 测量值: IM
, 其中, IM表示该干扰测量值, HA1 A3vA3表示 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该设备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1 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 到该设备的信道矩阵, v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向量, wA1表示该接收 向量, P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 该设备包括: 侦听单元、 确定 单元和存储单元, 该确定单元, 用于在该侦听单元侦听到发送设备使用无线 资源向接收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对应于该发送设备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表项, 其中该 NAV表项包括以下内容: 该发送设备的标识符、 干扰源 指示、 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发送设备到该设备的 有效信道向量; 该存储单元, 用于将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 NAV表项保存到 NAV表中, 以便利用该 NAV表项接入其他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在该侦听单元侦听到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数据信息或请求发 送 RTS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该发送设备到该设备的发送有 效信道向量。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在该侦听单元侦听到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清除发送 CTS 信息 的情况下, 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该发送设备到该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 量。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存储单元, 还用于在该确定单元确定当前时间 超过该 NAV表项创建的时间和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之和 的情况下, 将该 NAV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除。
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方法, 该方法应用于釆用载波侦 听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 该方法由第一发送设备执行, 该方法包括: 确 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设备通信, 其中 N为大于或 等于 1的正整数; 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 向量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获取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 该 M个发射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 据该 M个发射向量和该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 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该 M个发射向量和 N个接收有效信道 向量确定的 N个干扰测量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值,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 数; 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该 M个发射向量中的 K个发射向量分别与 K个第 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 K为小于或等于 M的正整数, 该特定时间为 N 个 NAV时长中最长的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获取每个第 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包括: 读取 NAV表中 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其中该 NAV 表中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是通过 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 根据该每个第二接 收设备的发送的信息确定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 效信道向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信道统计测量值是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的: CHM = VA H 1RA1VA1,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VA1表示该 M个发射 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表示该发射矩阵 VA1的共轭, RA1表示该发射天线 空间相关矩阵。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干扰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IM = | 2HA2 A1VA1|2 x PA1, 其中, 2HA2 A1表示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 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表示该任一个第 二接收设备的接收向量的共轭, HA2 A1表示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 发送设备的信道矩阵, VA1表示该 M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PA1表示 该设备的发射功率, IM表示对应于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干扰测量值。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 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包括: 根据该每个第二 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该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包括: 确定该第一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根据该第一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 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确定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 时间; 根据该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以及该每个第二接 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第五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方法, 该方法应用于釆用载波侦 听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 该方法由第一接收设备执行, 该方法包括: 确 定第二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N个第二接收设备通信;获取该第二发送设 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以及该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 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获取该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 矩阵; 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该接收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该接收向量和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 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该接收向量和该发送有 效信道向量确定的干扰测量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该接收 向量和该无线资源与第一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该特定时间为该 NAV时 长的结束时间。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获取第二发 送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包括: 读取 NAV表中的该 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其中该 NAV表中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是通过以下方 式获取的: 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 根据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 息确定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第二统计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CHM = w^RA1wA1,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wA1表示该接收向量, 表示该接收向量 wA1的共轭, RA1表示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第二干扰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IM = |w^HA1 A3vA3|2 x PA3 , 其中, IM表示该干扰测量值, HA1 A3vA3表示该第二发 送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1 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 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信道矩阵, v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向量, \¥^表 示该接收向量, P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第六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方法, 该设备由第一设备执行, 该方法包括: 在侦听到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向接收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 下, 确定对应于该发送设备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表项, 其中该 NAV表项包 括以下内容: 该发送设备的标识符、 干扰源指示、 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 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发送设备到该第一设备的有效信道向量;将该 NAV表 项保存到 NAV表中, 以便于利用该 NAV表项接入其他设备。
结合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侦听到该发 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数据信息或请求发送 RTS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侦听到的 信息确定该发送设备到该第一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结合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侦听到该发 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清除发送 CTS 信息的情况下, 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 该发送设备到该第一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当前时间超过该 NAV表 项创建的时间和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之和的情况下, 将 该 NAV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除。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发送设备和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 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第一发送设备和 M个第一接收设备也能够使用相 同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同时, 第一发送设备和 M个第一接收设备在 使用相同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对第二发送设备和 N个第 二接收设备的数据传输造成干扰,也不会受到第二发送设备和 N个第二接收 设备的干扰。 因此, 有效地提高了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接入方法的示意图。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釆用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英文: Carrier Sensing Multiple Access, 简称: CSMA )技术的通信系统。 该釆用 CSMA技术的通信系统可以是釆用 CSMA技术的使用非授权频语(英 文: Unlicensed band )的无线局 i或网络(英文: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简称: WLAN ), 例如无线保真(英文: Wireless Fidelity, 简称: WiFi ), 全 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英文: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简称: WiMAX )等, 也可以是釆用 CSMA技术的使用非授权频谱或授权频 谱的移动通信系统, 例如: 全球移动通讯(英文: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简称: GSM )系统、码分多址 (英文: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称: CDMA )系统、 宽带码分多址(英文: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称: WCDMA )系统、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英文: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简称: GPRS )、 长期演进(英文: Long Term Evolution, 简称: LTE )系统、 LTE频分双工(英文: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简称: FDD ) 系统、 LTE时分双工 (英文: Time Division Duplex, 简称: TDD )、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英文: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简 称: UMTS )等。
本发明中所称的接入点 (英文: Access Point, 简称: AP ) 可以是使用 非授权频谱的 WLAN AP, 也可以是使用非授权频谱或授权频谱的基站。 WLAN可以是无线保真(英文: Wireless Fidelity, 简称: WiFi ), 也可以是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 (英文: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简称: WiMAX )等, 本发明并不限定。 该使用非授权频谱或授权 频谱的基站可以是 GSM或 CDMA中的基站(英文: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简称: BTS ), 也可以是 WCDMA中的基站(英文: NodeB ), 还可以是 LTE 中的 eNB或 e-NodeB, 本发明并不限定。
站点(英文: station, 简称: STA )可以通过 AP与因特网连接。 该站点 可以是具有信号釆集、 数据处理或无线通信等功能的设备。 例如, 该站点可 以是固定终端、 也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 移动电话、 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 机等)。
图 1至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来说, 图 1至 图 3是本发明的不同阶段的示意图。 图 1至图 3 中的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点 API和 AP2; 站点包括 STA1和 STA2; 其中 API和 STA1 已经建立了传输 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该通信系统下 AP2和 STA2建立传输连接的过程。
在该通信系统中, AP2和 STA2持续侦听信道, 进行虚拟载波侦听和物 理载波侦听。 具体的, 虚拟载波侦听是指, 侦听所有的传输连接建立中的通 信信息, 该通信信息包括请求发送(英文: Request To Send, 简称: RTS )、 清除发送(英文: Clear To Send,简称: CTS )和数据头部(英文: Data header )。 例如, RTS/CTS等将被 AP2和 STA2侦听并记录。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在 API传输 RTS阶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此阶 段中, AP2和 /或 STA2进行基于 RTS的信道可用性评估。 具体地, AP2和 / 或 STA2在侦听到 API发送 RTS的情况下, AP2和 /或 STA2将接收 RTS包 并解析出 RTS包中携带的网络分配矢量(英文: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简称: NAV )时长(假设该 RTS包中携带的 NAV时长为 NAV1 )。 同时, 该 RTS包包含了参考信号或导频。 AP2和 /或 STA2可根据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 估计。 通过信道估计, AP2可得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P2,AP1vAP1。 类似地, STA2 也可得到 AP2 可以将该 NAV1 和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ΗΑρ2,ΑΡ1νΑρι存储在该 AP2的 MIMO NAV表; STA2可以将 NAV1和发送有 效信道向量!^^,^^^丄存储在该 STA2的 MIMO NAV表。 AP2的 MIMO NAV表如表 1所示, STA2的 MIMO NAV表如表 2所示。
表 1
表 2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下面将对发送有效信道向量的含义进行说明。 以 HAP2,AP1vAP1为例, HAP2,AP1vAPi包含物理信道 HAP2,AP1和发送预编码向量 vAP1。 假设 API发射的信号为 s, s会先经过 API进行发送预编码 vAP1 (或 成为发送波束成形)通过多天线进行传输。 假设 AP的天线数量为 NAP, 则 ¥^为 NAP行 1列的向量 [VAP1 (1) VAP1 (2) … Q 第 i个天线上发送 s信号的形式为 ¥^( 。 通过多天线发射相干信号, 可以将信号在目标 STA 端加强, 在非目标 STA处减弱。 因此, 信号 s会先经历发送预编码, 然后经 历物理信道到达 AP2的每个接收天线。 总体上,信号 s所经历的信道的系数 构成了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p^Ap^APi。
STA1会向 API回复 CTS, 此阶段的该系统的示意图如图 2所示。 在此 阶段, AP2和 /或 STA2可以进行基于 CTS的信道可用性评估。 该基于 CTS 的信道可用性评估与基于 RTS的信道可用性评估类似。 在 STA1向 API回 复 CTS时, AP2和 /或 STA2也会得到相应阶段 NAV时长(假设 CTS包中 携带的 NAV时长为 NAV2 )和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AP2会将得到的 NAV时 长和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保存到 AP2的 MIMO NAV表中。 类似的, STA2也 会将得到的 NAV时长和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保存到 STA2的 MIMO NAV表中。 AP2的 MIMO NAV表如表 3所示, STA2的 MIMO NAV表如表 4所示。
表 3 信道保护时长 有效信道向量
API NAV1 HsTA2,APlVAPl
STA1 NAV2 HsTA2,STAlVsTAl
表 4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当系统上下行使用相同频段通信时, 信 道具有上下行互易性(英文: Reciprocity ), 即 HSTA1 2 = H^ ^ , STA1使用 的发送预编码向量 vSTA1和接收处理向量 wSTA1相同。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的物 理意义为,发射机发出的信号经历物理信道和接收机的接收处理向量处理后 的系数构成的向量。 则 AP2 到 STA1 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可表示为
WSTA1 ΤΑ1 2 -¾ WSTA1 HSTA1 ^2或等效对偶表示为 HAP2,STA1vSTA1。 类似的, STA2 到 STA1 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也可以表示为 wSTA1 HHSTA1 STA2或 wSTA1 THSTA1 STA2或 等效对偶表示为 HSTA2,STA1vSTA1
在进行虚拟载波侦听同时, AP2还会进行物理载波侦听, 得到 AP2的 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RAP2。 STA2也会进行物理载波侦听, 得到 STA2的天线 空间相关矩阵 RSTA2。 在 AP2作为发送端设备与 STA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 RAP2也可以称为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RSTA2也可以称为接收天线空间相关 矩阵。
在进行了虚拟载波侦听和物理载波侦听的基础上, 该系统可以进行传输 决策。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传输决策的示意图。 具体的, 当 AP2需要 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发送 RTS )时, AP2会基于前述侦听的结果判决判断信 道是否可用。 当 STA2需要决定是否回复 CTS时, AP2会基于前述侦听的结 果判决判断信道是否可用。 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介绍。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 4所示的设备 400 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技术, 可以是图 1至图 3中的 AP2或者 STA2。 为了 方便描述, 设备 400可以称为第一发送设备。 设备 400包括确定单元 401、 获取单元 402和通信单元 403。
确定单元 401, 用于确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端 设备通信, 其中 N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获取单元 402, 用于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设备 400的接收有效信道 向量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英文: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简称: NAV ) 时长。
获取单元 402, 还用于获取设备 400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确定单元 401, 还用于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该 M个发射向量满足 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确定单元 401确定的 该 M个发射向量和获取单元 402获取的该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 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确定单元 401确定的 该 M个发射向量和获取单元 402获取的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 N个 干扰测量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值,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通信单元 403,用于在特定时间内使用获取单元 402确定的该 M个发射 向量中的 K个发射向量以及该无线资源分别与 K个第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 K为小于或等于 M的正整数, 该特定时间为 N个 NAV时长中最长的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图 4所示的设备 400在该无线资源已经被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 占用的情况下, 能够确定出合适的发射向量, 使用确定出的发射向量以及该 无线资源向第一接收设备发送数据, 并且, 设备 400在使用该发射向量以及 该无线资源向该第一接收设备发送数据时, 不会对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 设备的通讯造成干扰。 因此, 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
具体地,获取单元 402,具体用于读取 NAV表中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 到设备 4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其中该 NAV表中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 到设备 4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可以是获取单元 402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发送的信 息确定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设备 4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具体地,确定单元 401,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CHM = V^R^V^ , 公式 1.1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VA1表示该 M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 射矩阵, 表示发射矩阵 VA1的共轭矩阵, RA1表示该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 阵。
具体地, 确定单元 401,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 N个干扰测量值 中的任一个干扰测量值:
IM = |w«2HA2 A1VA1|2 x PA1, 公式 1.2 w HA2,A1表示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 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表示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接收向量的共轭,
HA2,A1表示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信道矩阵, VA1表示该 M个发 射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PA1表示该设备的发射功率, IM表示对应于该任一 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干扰测量值。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确定单元 401, 还可以用于根据该每个第二 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具体来说,确定单元 401,可以用于确定设备 400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 时长; 根据设备 400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 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确定设备 400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 有效干扰时间; 根据该设备 400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 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设备 4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确定该 M个发 射向量。
图 4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发射向量向 K个第一接收 设备发送数据, 并且在发送数据时不会对第二发送设备与第二接收设备之间 已经建立好的连接造成干扰。 同样, 第一接收设备也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接 收向量, 避免第二发送设备对该第一接收设备造成的干扰。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 5所示的设 备 500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技术,可以是图 1至图 3中的 AP2或者 STA2。 设备 500为与图 4所示的设备 400进行通信的第一接收设备。设备 500包括: 确定单元 501、 获取单元 502和通信单元 503。
确定单元 501, 用于确定第二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N个第二接收设 备通信。
获取单元 502, 用于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设备 500的发送有效信道向 量以及该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获取单元 502, 还用于获取设备 500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确定单元 501, 还用于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该接收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 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确定单元 501确定的该接收向量 和获取单元 502获取的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 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确定单元 501确定的该接收向量和获取 单元 502获取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干扰测量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通信单元 503, 用于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确定单元 501确定的该接收向 量和该无线资源与第一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该特定时间为该 NAV时长 的结束时间。
图 5所示的设备 500在该无线资源已经被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 占用的情况下, 能够确定出合适的接收向量, 使用确定出的接收向量以及该 无线资源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数据, 并且, 设备 500在使用该无线资源从该 第一发送设备接收数据时, 不会受到第二发送设备的干扰。 这样, 无线资源 的使用效率被提高了。。
具体地,获取单元 502,具体用于读取 NAV表中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其中该 NAV表中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是获取单元 502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的: 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 根据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 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具体地,确定单元 501,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CHM = w^RA1wA1 , 公式 1.3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wA1表示该接收向量, 表示该接 收向量 wA1的共轭, RA1表示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具体地, 确定单元 501,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干扰测量值:
IM = |w« HA1,A3vA3|2 x P 公式 1.4 其中, IM表示该干扰测量值, HA1 A3vA3表示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1 A3 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设备 500 的信道矩阵, v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 射向量, wA1表示该接收向量, P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在图 4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为 AP的情况下, 图 5所示的第一接收设备 可以是 STA。 在图 4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为 STA的情况下, 图 5所示的第 一接收设备可以是 AP。 此外, 对于 AP以及 STA, 由于它们既可以作为发 送设备, 也可以作为接收设备, 因此, 图 4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和图 5所示 的第一接收设备还可以是同一个设备。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6所示的设备 可以是图 4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 也可以是图 5所示的第一接收设备。 如图 6所示, 设备 600包括侦听单元 601、 确定单元 602和存储单元 603。
确定单元 602, 用于在侦听单元 601侦听到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向接 收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对应于该发送设备的 NAV表项,其中该 NAV 表项包括以下内容: 该发送设备的标识符、 干扰源指示、 该发送设备占用该 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发送设备到设备 600的有效信道向量。
存储单元 603, 用于将确定单元 602确定的该 NAV表项保存到 NAV表 中, 以便利用该 NAV表项接入其他设备。
根据图 6所示的设备,设备 600可以确定 NAV表中的表项,在设备 600 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接入时, 可以直接利用该 NAV表的表项确定需要使用 的参数, 例如, 可以利用表项中的有效信道向量确定设备 600需要使用的发 射向量和 /或接收向量等参数。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确定单元 602, 具体用于在侦听单元 601侦 听到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数据信息或请求发送(英文: Request To Send, 简称: RTS )信息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出该发送设备到设 备 600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进一步, 在此情况下, 确定单元 602还可以确 定该发送设备为干扰源。
可选的,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确定单元 602, 具体用于在侦听单元 601 侦听到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清除发送(英文: Clear To Send,简称: CTS ) 信息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出该发送设备到设备 600的接收 有效信道向量。 进一步, 在此情况下, 确定单元 602还可以确定该发送设备 为非干扰源。
进一步, 该方法还包括: 存储单元 603, 还用于在确定单元 602确定当 前时间超过该表项创建的时间和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之 和的情况下, 将该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除。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 7所示的设 备 700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技术,可以是图 1至图 3中的 AP2或者 STA2。 为了方便描述, 设备 700可以称为第一发送设备。 设备 700包括处理器 701 和收发器 702。
处理器 701, 用于确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端设 备通信, 其中 N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处理器 701, 还用于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设备 700的接收有效信道 向量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英文: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简称: NAV ) 时长。
处理器 701, 还用于获取设备 700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处理器 701, 还用于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该 M个发射向量满足第 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处理器 701确定的该 M 个发射向量和处理器 701获取的该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 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处理器 701确定的该 M个发 射向量和处理器 701获取的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 N个干扰测量值 均小于第二预设值,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收发器 702,用于在特定时间内使用处理器 701确定的该 M个发射向量 中的 K个发射向量以及该无线资源分别与 K个第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 其 中 K为小于或等于 M的正整数,该特定时间为 N个 NAV时长中最长的 NAV 时长的结束时间。
图 7所示的设备 700在该无线资源已经被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 占用的情况下, 能够确定出合适的发射向量, 使用确定出的发射向量以及该 无线资源向第一接收设备发送数据, 并且, 设备 700在使用该发射向量以及 该无线资源向该第一接收设备发送数据时, 不会对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 设备的通讯造成干扰。 因此, 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
具体地,处理器 701,具体用于读取 NAV表中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 设备 7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其中该 NAV表中的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 设备 7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可以是处理器 701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 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发送的信息确 定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设备 7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具体地, 处理器 701,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CHM = VA H 1RA1VA1, 公式 1.5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VA1表示该 M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 射矩阵, 表示发射矩阵 VA1的共轭矩阵, RA1表示该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 阵。
具体地, 处理器 701,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 N个干扰测量值中 的任一个干扰测量值:
IM = |w«2HA2 A1VA1|2 x PA1 , 公式 1.6 w 2HA2,A1表示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 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w^2表示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接收向量的共轭, 1^2^表示该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设备的信道矩阵, VA1表示该 M个发 射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PA1表示该设备的发射功率, IM表示对应于该任一 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干扰测量值。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701, 还可以用于根据该每个第二接 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具体来说, 处理器 701, 可以用于确定设备 700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 时长; 根据设备 700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 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确定设备 700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 有效干扰时间; 根据该设备 700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 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设备 700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确定该 M个发 射向量。
图 7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发射向量向 K个第一接收 设备发送数据, 并且在发送数据时不会对第二发送设备与第二接收设备之间 已经建立好的连接造成干扰。 同样, 第一接收设备也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接 收向量, 避免第二发送设备对该第一接收设备造成的干扰。
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 8所示的设 备 800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技术,可以是图 1至图 3中的 AP2或者 STA2。 设备 800为与图 7所示的设备 700进行通信的第一接收设备。设备 800包括: 处理器 801、 处理器 801和收发器 802。
处理器 801, 用于确定第二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N个第二接收设备 通信。
处理器 801, 还用于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设备 800的发送有效信道向 量以及该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处理器 801, 还用于获取设备 800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处理器 801, 还用于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该接收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和第二预设条件,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处理器 801确定的该接收向量和处 理器 801获取的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 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处理器 801确定的该接收向量和处理器 801获 取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干扰测量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收发器 802, 用于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处理器 801确定的该接收向量和 该无线资源与第一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该特定时间为该 NAV时长的结 束时间。
图 8所示的设备 800在该无线资源已经被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 占用的情况下, 能够确定出合适的接收向量, 使用确定出的接收向量以及该 无线资源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数据, 并且, 设备 800在使用该无线资源从该 第一发送设备接收数据时, 不会受到第二发送设备的干扰。 这样, 无线资源 的使用效率被提高了。。
具体地, 处理器 801, 具体用于读取 NAV表中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其中该 NAV表中的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是处理器 801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该发 送有效信道向量。
具体地, 处理器 801,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CHM = w^RA1wA1 , 公式 1.7 其中 CHM表示该信道统计测量值, wA1表示该接收向量, 表示该接 收向量 wA1的共轭, RA1表示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具体地, 处理器 801,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干扰测量值:
IM = |W A1,A3vA3|2 x PA3, 公式 1.8 其中, IM表示该干扰测量值, HA1 A3vA3表示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1 A3 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设备 800 的信道矩阵, v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 射向量, wA1表示该接收向量, PA3表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在图 7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为 AP的情况下, 图 8所示的第一接收设备 可以是 STA。 在图 7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为 STA的情况下, 图 8所示的第 一接收设备可以是 AP。 此外, 对于 AP以及 STA, 由于它们既可以作为发 送设备, 也可以作为接收设备, 因此, 图 7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和图 8所示 的第一接收设备还可以是同一个设备。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9所示的设备 可以是图 7所示的第一发送设备, 也可以是图 8所示的第一接收设备。 如图 9所示, 设备 900包括侦听器 901、 处理器 902和存储器 903。
处理器 902, 用于在侦听器 901侦听到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向接收设 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 确定对应于该发送设备的 NAV表项, 其中该 NAV表 项包括以下内容: 该发送设备的标识符、 干扰源指示、 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 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发送设备到设备 900的有效信道向量。
存储器 903, 用于将处理器 902确定的该 NAV表项保存到 NAV表中, 以便利用该 NAV表项接入其他设备。 根据图 9所示的装置,设备 900可以确定 NAV表中的表项,在设备 900 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接入时, 可以直接利用该 NAV表的表项确定需要使用 的参数, 例如, 可以利用表项中的有效信道向量确定设备 900需要使用的发 射向量和 /或接收向量等参数。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902, 具体用于在侦听器 901侦听到 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数据信息或请求发送(英文: Request To Send, 简 称: RTS )信息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出该发送设备到设备 900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进一步, 在此情况下, 处理器 902还可以确定该 发送设备为干扰源。
可选的,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902, 具体用于在侦听器 901侦听 到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清除发送(英文: Clear To Send, 简称: CTS ) 信息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出该发送设备到设备 900的接收 有效信道向量。 进一步, 在此情况下, 处理器 902还可以确定该发送设备为 非干扰源。
进一步, 该方法还包括: 存储器 903, 还用于在处理器 902确定当前时 间超过该表项创建的时间和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之和的 情况下, 将该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除。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0所示 的方法由第一发送设备执行。 图 10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釆用 CSMA技术 的通信系统。 图 4所示的设备 400可以是用于执行图 10所示方法的第一发 送设备。
1001 ,确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设备通信, 其中 N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1002, 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以 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1003, 获取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1004, 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该 M个发射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 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该 M个发射向量和该发射天线空间 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该 M个发射向量和该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 N个干扰测量值均小于第 二预设值,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1005, 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该 M个发射向量中的 K个发射向量和该无 线资源分别与 K个第一接收设备进行, 其中 K为小于或等于 M的正整数, 该特定时间为 N个 NAV时长中最长的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根据图 10所示的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已经被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 设备占用的情况下, 该第一发送设备能够确定合适的发射向量, 使用该合适 的发射向量以及该无线资源向第一接收设备发送数据, 并且该第一发送设备 在使用该发射向量以及该无线资源向该第一接收设备发送数据时, 不会对第 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的通讯造成干扰。 因此, 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 用效率。
第一发送设备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发射向量向 K个第一接收设备发送 数据, 并且在发送数据时不会对第二发送设备与第二接收设备之间已经建立 好的连接造成干扰。 同样, 第一接收设备也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接收向量, 避免第二发送设备对该第一接收设备造成的干扰。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1 所示的方法由第一接收设备执行。 图 1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釆用 CSMA 技术的通信系统。 图 5所示的设备 500可以是用于执行图 11所示方法的第 一接收设备。
1101, 确定第二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N个第二接收设备通信。
1102, 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以及 该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1103 , 获取该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1104, 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该接收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 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该接收向量和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 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该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该接收向量和该发送 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干扰测量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1105, 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该接收向量和该无线资源与该第一发送设备 进行通信, 其中该特定时间为该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根据图 11 所示的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已经被第二发送设备和第二接收 设备占用的情况下, 能够确定出合适的接收向量, 使用确定出的接收向量以 及该无线资源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数据, 并且, 第一接收设备在使用该无线 资源从该第一发送设备接收数据时, 不会受到第二发送设备的干扰。 这样, 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被提高了。
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接入方法的示意图。 图 12所示的 方法是图 10和图 11所示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1201 ,第一发送设备确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设 备通信, 其中 N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可选的, 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在监听到该第二发送设备使用该无线资源 向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情况下, 确定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 使用该无线资源与该第二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该数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 该 第一发送设备可以根据该前导序列, 确定通信双方。 该第一发送设备还可以 在监听到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该无线资源向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 CTS 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该第二发送设备通 信。
1202, 该第一发送设备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 有效信道向量以及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网络的 NAV时长。
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为该每个 第二接收设备的接收向量 w 和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信 道矩阵 H的乘积。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通过读取 NAV表(即 MIMO NAV表) 中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该 NAV表中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可以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该第一 发送设备获取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 并根据该第二接收设备发送 的信息确定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具 体来说, 该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可以是控制信息 (例如 CTS ), 还可以 是数据信息。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通过测量的方式确定出该每个第二接收设 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一般的, 该第一发送设备对信号进行持续监听, 在监听到该每个第二接 收设备发出的信息后, 可以确定该信息中的 NAV时长, 该 NAV时长用于表 示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发送该信息的持续时间。该第一发送 设备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 NAV时长监听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 信息, 并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出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 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的方式确定出该每 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该第一发送设备可 以将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保存在该
NAV表中。 该第一发送设备还可以将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 NAV时长保存 在该 NAV表中。 进一步, 该第一发送设备还可以将 NAV超时的第二接收设 备的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除。 此外, 该 NAV表还可以包括干扰源指示, 该 干扰源指示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是否为干扰源。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干扰 源指示为否。 在此情况下, 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直接选择干扰源指示为否的 表项所对应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和 NAV时长。
该第一发送设备的 NAV表中的每一个 NAV表项可以对应于一个占用无 线资源的设备, 该表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该占用该无线资源的设备的标识 符、 干扰源指示、 该占用该无线资源设备的 NAV时长以及该占用该无线资 源的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有效信道向量。
表 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发送设备保存的 NAV表中对应于 A2的表项的示意图。
表 5
表 5中, "信道持有者 "的内容为 A2,表示占用该无线资源的设备为 A2。 "干扰源指示 "的内容为 N, 表示该 A2 不是干扰源。 "NAV 时长"的内容为 NAV1 , 表示该 A2占用该无线资源的时长为 NAV1。 "有效信道向量"的内容 为 w^HA2 A1, 表示设备 A2到第一发送设备的有效信道向量的值为 2HA2 A1
可以理解的是, 表 5仅是一个 NAV表的示意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理解, 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有效信道向量值、 NAV时长以及是否为干扰源 的对应关系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保存在该第一发送设备中。 本发明并不限 定。
可选的, 作为另一实施例, 该第一发送设备还可以确定该每个第二接收 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例如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通过 测量的方式确定出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 向量。 具体来说, 在该第一发送设备监听到该第二发送设备向多个设备发送 RTS信息且监听到 N个第二接收设备向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 CTS的情况下, 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通过获取 N 第二接收设备向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 CTS信息,确定出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 量。 同时, 该第一发送设备还可以确定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 的 NAV时长。 在该第一发送设备确定出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后, 可以将 该 N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保存以及对应的 N个 NAV时长到 NAV表中。再如, 在该第一发送设备监听到该第二发送设备向该 N 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数 据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通过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历史 信息确定出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其 中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历史信息是指在该第一发送设备监听到该第 二发送设备发送数据信息之前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内容。 进一步, 该 第一发送设备还可以将 NAV超时的第二接收设备的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 除。 此外, 该 NAV表还可以包括干扰源指示, 该干扰源指示用于指示对应 的设备是否为干扰源。
1203, 该第一发送设备获取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具体来说, 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可以通过以下方 式获取。 利用收发天线的上下行信道互易性, 对第一发送设备收到的信号进 行空间相关统计。 统计过程使用公式可表达为:
, 公式 1.9 其中, RA1表示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E表示期望, rA1 e CNAP'xl表示该第一发送设备接收到的信号, 其中 CN— ·Α'χ1表示该第一 发送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可由 皿, A1 xl的复数表示。 进一步,
Al Al」 L °
1204, 该第一发送设备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该 M个发射向量满足 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该 M个发射向量和 该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第一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该第 二预设条件为根据该 M个发射向量和每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第一干 扰测量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 步骤 1204中的第一预设条件以及第二预设条件分别对 应于图 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相应的, 步骤 1204中的第一信道统计测量值、第一干扰测量值、第一预设值以及第二预设 值也分别对应于图 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信道统计测量值、 干扰测量值、 第 一预设值以及第二预设值。
具体地, 该第一信道统计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CHM = trace (ν^ΚΑΐνΑ1), 公式 1.10 其中 VA1表示该 Μ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射向量矩阵, RA1表示该发射天 线空间相关矩阵, trace表示求矩阵的迹。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出该 M个发射向量与该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中的任一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确定出的该第一干扰测量值:
IM WA2HA2,A1VA1 PA1 , 公式 1.11 其中, IM表示该第一干扰测量值, 2HA2 A1表示该 N个接收有效信道 向量中的任一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VA1表示该 M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射向 量矩阵, PA1表示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该发射向量的选择准则包括但不限于最大比 率发射 (Maximum Ratio Transmission,简称 MRT),迫零 (英文: Zero-Forcing , 筒称: ZF )以及最小最小均方误差 (英文: Minimum Minimum S quared Error, 笥称: MMSE ) 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该第一发送设备还可以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 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该 M个发射向量。
具体来说,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一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根据该第一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每个第 二接收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确定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 的有效干扰时间; 根据该对应于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以及该 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确定该 M个发 射向量。
举例来说,该第一发送设备将利用该无线资源发送数据的时间为 NAV5, 该第一发送设备侦听并记录到与第二发送设备通信的两个第二接收设备占 用该无线资源的时间分别为 NAV2和 NAV4, 其中本例子中该第一发送设备 为 AP1,该第二发送设备为 AP2, NAV2对应的第二接收设备为 STA2, NAV4 对应的接收设备为 STA3。 STA2 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为
^STAl^STAl.APl ' STA3 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为 W 3HSJ¾3 ^。 在此情况下, 该第一发送设备对应于 STA2的有效干扰时间 NAV2'为:
NAV2' = min (NAV2, NAV5); 该第一发送设备对应于 STA3的有效干扰时间 为:
NAVA' = min (NAV4, NAV5)。
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根据该有效干扰时间确定发射向量。 例如, 如果该 第一发送设备需要使用一个发射向量向一个第一接收设备发送数据, 则该发 射向量 VAI^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取: ((NAV5, wSTMnSTA An ) , (NAV2 wSTA2nSTA2 An ), (NAV4 ^ STA3nSTA An )), 式 L 12 其中, VAP1表示该第一发送设备使用的发射向量, W iH MP1表示第一 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f()表示优化发射向量求解 函数。 选择发射向量的准则不同, 该优化发射向量求解函数的具体形式也不 同。 例如, 在 MMSE准则下, 公式 1.7可以变化为以下形式:
H \ I NVA^-V2厶r ^ w H (w H ) + NAV4r ^ w H ( w H ) + NAV5 * / * r j 公式 1.13
其中, 表示 X 的单位矩阵, σ "表示等效发端噪声系数, *表示乘 法。
1205 , 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在第一特定时间内, 使用该 Μ个发射向量 中的 Κ个发射向量和该无线资源分别与 Κ个第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其中 Κ 为小于或等于 Μ的正整数,该第一特定时间为 Ν个 NAV时长中最长的 NAV 时长的结束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 该第一特定时间与图 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特定时间是 相同的。
对应的第一接收设备还可以确定接收向量, 以便于该第二发送设备发射 信息时对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干扰在允许范围内。
1206,该第一接收设备确定该第二发送设备使用该无线资源与该 Ν个第 二接收设备通信, Ν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该第一接收端设确定该第二发送设备使用该无线资源与该 Ν个第二接 收设备通信的过程与第一发送设备确定该第二发送设备使用该无线资源与 该 Ν个第二接收设备通信的过程类似, 在此就不必赘述。
1207, 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获取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 送有效信道向量以及该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向量 V和该第二发送设备 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信道矩阵 H的乘积。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通过读取 NAV表中的 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该 NAV表中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可以是通过以下方式 获取的: 该获取该发送的信息, 并根据该发送的信息确定该发送有效信道向 量。 具体来说, 该发送的信息可以是控制信息 (例如 RTS ), 还可以是数据 信息。该在监听到该发出的信息后,可以确定该信息中的 NAV时长,该 NAV 时长用于表示占用无线资源发送该信息的持续时间。该第一接收设备根据该 NAV时长监听该发送的信息,并根据该发送的信息确定出该发送有效信道向 量,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的方式确定出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该 发送有效信道向量。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将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保存在 NAV 表中。 该第一接收设备还可以将该 NAV时长保存在该 NAV表中。 进一步, 该还可以将 NAV超时的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除。 此外, 该 NAV表还可以 包括干扰源指示, 该干扰源指示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是否为干扰源。 该第二 发送设备的干扰源指示为是。 在此情况下, 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直接选择干 扰源指示为是的表项所对应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和 NAV时长。
可选的, 作为另一实施例, 该第一接收设备还可以确定该第二发送设备 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例如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通过测量 的方式确定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具体来 说, 在该第一接收设备监听到该第二发送设备向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 RTS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根据该 RTS信息确定出该第二发送 设备到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在该第一接收设备确定出该有 效信道向量后, 可以将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保存到 NAV表中。 再如, 在该 第一接收设备监听到该第二发送设备向该 N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数据信 息的情况下, 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根据该数据信息确定出该第二发送设备到 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同时, 该第一接收设备还可以确定该 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进一步, 该第一接收设备在确 定出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后, 可以将该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以及 NAV时长保 存到 NAV表中。 进一步, 该第一接收设备还可以将 NAV超时的第二发送设 备的表项从该 NAV表中删除。 此外, 该 NAV表还可以包括干扰源指示, 该 干扰源指示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是否为干扰源。 1208, 该第一接收设备获取该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具体来说, 该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可以通过以下公 式获取:
RA4 = E[rA4rA H 4] , 公式 1.14 其中, RA4表示该第一接收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E表示期望, rA4 e CN— 'χ1表示该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号, 其中 CNa™'a'x1表示该第一 发送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可由 NAntenna.M x l的复数表示。 进一步, Al Al」
1209, 该第一接收设备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该接收向量满足第三预设条 件和第四预设条件, 该第三预设条件为根据该接收向量和该接收天线空间相 关矩阵确定的第二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 该第四预设条件为根据 该接收向量和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第二干扰测量值小于第四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 步骤 1209中的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分别对应 于图 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相应的,步骤 1209 中的第二信道统计测量值、 第二干扰测量值、 第三预设值以及第四预设值分 别对应于图 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信道统计测量值、 干扰测量值、 第一预设 值以及第二预设值。
具体地, 该第二统计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CHM = w^4RA4wA4 , 公式 1.15 其中 wA4表示该接收向量, RA4表示该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该第二干扰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IM = |w HA4 A3vA3|2 x PA3, 公式 1.16 其中, HA4 A3vA3表示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wA1表示该接收向量, PA3表 示该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该接收向量的选择准则包括但不限于 MRT
ZF以及 MMSE中的任一个。
1210, 该第一接收设备在第二特定时间内使用该接收向量和该无线资源 接收该第一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该第二特定时间是该第二发送设备占用该 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 该第二特定时间与图 11 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特定时间是 相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 图 12所示的实施例中, 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是作为接 收方接收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 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还 可以作为发送方向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信息。 在此情况下, 该第一发送设备 可以确定该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该第一发送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该第 一接收设备可以确定的该第二发送设备到该第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有效信 道向量。 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 在此就不必赘述。 图 12所示的实施例是在该第一发送设备向该第一接收设备发送信息的 情况下执行的。 可以理解的是, 第一发送设备可以转换为接收设备接收第一 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 因此, 图 12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是在该第一接收设 备向该第一发送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执行。 在此情况下, 图 12所示的实 施例中步骤 1201至步骤 1205的执行主体为该第一接收设备, 步骤 1206至 步骤 1210的执行主体为该第一发送设备。
进一步, 在该第一发送设备向该第一接收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 该第 一发送设备也可以在确定发射向量的同时根据该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 确定接收向量, 因为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会转换为接收方接收该第一接收设 备发送的信息。 同样, 在该第一接收设备接收该第一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的 情况下, 该第一接收设备也可以在确定接收向量的同时根据该每个第二接收 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发射向量, 因为该第一接收设备可以转换为发送方向第 一发送设备发送数据。该第一发送设备确定接收向量的过程与该第一接收设 备确定接收向量的过程类似, 在此就不必赘述。 该第一接收设备确定发射向 量的过程与该第一发送设备确定发射向量的过程类似, 在此就不必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 在该第一发送设备为 AP的情况下, 该第一接收设备可 以为 STA。在该第一接收设备为 AP的情况下,该第一发送设备可以为 STA。
根据图 12所示的方法, 在第二发送设备和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 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第一发送设备和 M个第一接收设备也能够使 用相同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同时, 第一发送设备和 M个第一接收设 备在使用相同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对第二发送设备和 N 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数据传输造成干扰,也不会受到第二发送设备和 N个第二 接收设备的干扰。 因此, 有效地提高了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的另一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3 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 1301, 在侦听到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向接收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 确定对应于该发送设备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表项,其中该 NAV表项包括以 下内容: 该发送设备的标识符、 干扰源指示、 该发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该发送设备到该第一设备的有效信道向量。
1302, 将该 NAV表项保存到 NAV表中, 以便利用该 NAV表项接入其 他设备。
根据图 13所示的方法, 可以确定一个 NAV表, 在该第一设备需要与其 他设备进行接入时, 可以之间利用该 NAV表的表项确定需要使用的参数, 例如, 可以利用表项中的有效信道向量确定该第一设备需要使用的发射向量 和 /或接收向量等参数。
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该第一设备在侦听到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 为数据信息或请求发送 RTS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该发送设 备到该第一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进一步, 该第一设备还可以确定该发 送设备为干扰源。
可选的,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该第一设备在侦听到该发送设备发送的信 息为清除发送 CTS 信息的情况下, 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该发送设备到该 第一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进一步, 在此情况下, 该第一设备还可以确 定该发送设备为非干扰源。
该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与该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与图 Ί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发 送有效信道向量和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的含义相同, 在此就不必赘述。
进一步, 该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当前时间超过该表项创建的时间和该发 送设备占用该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之和的情况下,将该表项从该 NAV表中 删除。
需要注意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并不限定都是 MIMO设备, 其中若某设备仅包含单天线, 则其相关的信道由矩阵退化为向量, 其发射或 接收向量退化为 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前述本发明各实施方式, 可以与一些 其他技术进行符合逻辑的结合, 例如, 可与正交频繁重用多址接入(英文: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称: OFDMA )技术共同使 用。 具体的, 在分配给用户的子信道上收发交互信令和数据, 其中釆用前述 各实施方式的进行性信道可用性评估(例如, 图 1的步骤或图 2的步骤, 图 10的步骤 1001-步骤 1004, 图 12的步骤 1201-步骤 1208 )及基于该信道可 用性评估的传输决策过程(例如, 图 3的步骤, 图 10的 1005, 图 12的步骤 1209-步骤 1210 )。交互信令可由 RTS和 CTS或与 RTS和 CTS等效的信令在 对应的子信道上进行收发来实现。 与 OFDMA技术共同使用时, 可以提高 ODFMA系统在多小区场景下的效率。
又例如, 前述本发明各实施方式, 可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英文: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简称 MU-MIMO )技术共同使用, 针对 MU-MIMO的多个数据流, 可以在在 MIMO NAV表中记录能检测到的 多个流的 NAV 信息, 并基于该 NAV 信息进行传输决策。 这样, 提高 MU-MIMO系统在多小区场景下的效率。
同理, 前述本发明各实施方式, 可用于联合使用 OFDMA和 MU-MIMO 技术的系统中。
图 14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于联合使用 OFDMA和 MU-MIMO技术的系 统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参考图 14所示的多信道系统, AP支持多流传输, 其中在信道 Chi上,
API有空间数据流(英文: stream ) 1和数据流 2发送给 STA1, 有空间数据 流 3发送给 STA3。 在信道 Ch2上, API有空间数据流 4给发送给 STA4。 在信道 Chi上, AP2有空间数据流 1给 STA2。 在前述的场景, STA5可以 保存如表 6所示的 MIMO NAV表。相应的, STA5可以釆用表 6所示的 NAV 记录表进行传输决策。
表 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 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 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 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辆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 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 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 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 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 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 ( ROM ,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 权利要求
    1、 一种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技术, 所 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设备通 信, 其中 N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以及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所述获取单元, 还用于获取所述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所述确定单元, 还用于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所述 M个发射向量满 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 定的所述 M个发射向量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确定 单元确定的所述 M个发射向量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 量确定的 N个干扰测量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值,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向量中的 K个发射向量和所述无线资源分别与 K个第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 K为小于或等于 M的正整数, 所述特定时间为 N个 NAV时长中最长 的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 具体用于读取 NAV表中的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 述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其中所述 NAV表中的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 到所述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是所述获取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 发送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3.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具体 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信道统计测量值:
    CHM = V^R^V^,
    其中 CHM表示所述信道统计测量值, VA1表示所述 M个发射向量组成 的发射矩阵, 表示所述发射矩阵 VA 々共轭, RA1表示所述发射天线空间 相关矩阵。
  4. 4、 如权利要求 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干扰测量值:
    IM
    其中, ^^2 2^表示所述 N个第二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 所述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w^2表示所述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接收向 量的共轭, HA2 A1表示所述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设备的信道矩阵, VA1 表示所述 M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PA1表示所述设备的发射功率, IM 表示对应于所述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干扰测量值。
  5. 5、 如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 括: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所述 M个发射向量。
  6.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根据所述设备占用所述无线 资源的 NAV 时长以及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 时 长, 确定所述设备对应于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 根据所述 设备对应于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以及所述每个第二接收 设备到所述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确定所述 M个发射向量。
  7. 7、 一种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支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技术, 所 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二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N个第二接收设备通 信;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到所述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以及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所述获取单元, 还用于获取所述设备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所述确定单元, 还用于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所述接收向量满足第一预设 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接 收向量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 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 接收向量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干扰测量值 小于第二预设值;
    通信单元, 用于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所述接收向量和所述无线资源与第 一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特定时间为所述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8.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 具体用于 读取 NAV表中的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其中所述 NAV表中的所述发送有 效信道向量是所述获取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 确定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9. 9、 如权利要求 7或 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具体 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统计测量值:
    CHM = w« RA1wA1
    其中 CHM表示所述信道统计测量值, wA1表示所述接收向量, 表示 所述接收向量 wA1的共轭, RA1表示所述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10. 10、如权利要求 7-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干扰测量值:
    IM W H V
    w AH1"A1,A3 v A3
    其中, IM表示所述干扰测量值, HA1 A3vA3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到所述 设备的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1 A3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到所述设备的信 道矩阵, vA3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向量, wA1表示所述接收向量, PA3 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11. 11、 一种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包括: 侦听单元、 确定单元和存 储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侦听单元侦听到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向接 收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 确定对应于所述发送设备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 表项, 其中所述 NAV表项包括以下内容: 所述发送设备的标识符、 干扰源 指示、 所述发送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所述发送设备到所 述设备的有效信道向量; 表中, 以便利用所述 NAV表项接入其他设备。
  12.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具体用 于在所述侦听单元侦听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数据信息或请求发送 RTS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所述发送设备到所述设备的发送 有效信道向量。 13、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具体用 于在所述侦听单元侦听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清除发送 CTS 信息的 情况下,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所述发送设备到所述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 量。
  13. 14、 如权利要求 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 元,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当前时间超过所述 NAV表项创建的时间和 所述发送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之和的情况下,将所述 NAV表 项从所述 NAV表中删除。
  14. 15、 一种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应用于釆用载波侦听多址接 入技术的通信系统, 所述方法由第一发送设备执行, 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 N个第二接收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第二发送设备通信, 其中 N为 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获取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以及 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获取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发射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确定 M个发射向量, 其中所述 M个发射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 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 M个发射向量和所述发射天线空 间相关矩阵确定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根 据所述 M个发射向量和 N个接收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 N个干扰测量值均小 于第二预设值, M为大于或等于 1的正整数;
    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所述 M个发射向量中的 K个发射向量分别与 K个 第一接收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 K为小于或等于 M的正整数, 所述特定时间 为 N个 NAV时长中最长的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15. 1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每个第二接收 设备到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包括:
    读取 NAV表中的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 效信道向量, 其中所述 NAV表中的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第一发送 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 发送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 道向量。 17、 如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统计测量 值是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的:
    CHM = ν ΑΐνΑ1
    其中 CHM表示所述信道统计测量值, VA1表示所述 M个发射向量组成 的发射矩阵, 表示所述发射矩阵 VA 々共轭, RA1表示所述发射天线空间 相关矩阵。
  16. 18、 如权利要求 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测 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IM = | 2HA2 A1VA1|2 x PA1
    其中, ^2^2^表示所述 N个第二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 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2表示所述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 的接收向量的共轭, HA2 A1表示所述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第一发送设 备的信道矩阵, VA1表示所述 M个发射向量组成的发射矩阵, PA1表示所述 设备的发射功率, IM表示对应于所述任一个第二接收设备的干扰测量值。
  17. 19、 如权利要求 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 M 个发射向量, 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 时长确定所述 M个发射向量。
  18.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第二 接收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确定所述 M个发射向量, 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以及所述每个第 二接收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 确定对应于所述每个第二接收 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
    根据所述对应于所述每个第二接收设备的有效干扰时间以及所述每个 第二接收设备到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确定所述 M个发 射向量。
  19. 21、 一种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应用于釆用载波侦听多址接 入技术的通信系统, 所述方法由第一接收设备执行, 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二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与 N个第二接收设备通信;
    获取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到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以及 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源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时长; 获取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确定接收向量, 其中所述接收向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接收向量和所述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确定 的信道统计测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接收向量 和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确定的干扰测量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在特定时间内,使用所述接收向量和所述无线资源与第一发送设备进行 通信, 其中所述特定时间为所述 NAV时长的结束时间。
  20. 22、 如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二发送设备 到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包括:
    读取 NAV表中的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其中所述 NAV表中的所述发 送有效信道向量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 确定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21. 23、 如权利要求 21或 2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统计测量 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CHM = w» RA1wA1 ,
    其中 CHM表示所述信道统计测量值, wA1表示所述接收向量, 表示 所述接收向量 wA1的共轭, RA1表示所述接收天线空间相关矩阵。
  22. 24、 如权利要求 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干 扰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IM W w AH1 H V
    "A1,A3 v A3
    其中, IM表示所述干扰测量值, HA1 A3vA3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到所述 第一接收设备的所述发送有效信道向量, HA1 A3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到所述 第一接收设备的信道矩阵, vA3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向量, wA1表示 所述接收向量, ?^表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
  23. 25、 一种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由第一设备执行, 所述方法 包括:
    在侦听到发送设备使用无线资源向接收设备发送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对 应于所述发送设备的网络分配矢量 NAV表项,其中所述 NAV表项包括以下 内容: 所述发送设备的标识符、 干扰源指示、 所述发送设备占用所述无线资 源的 NAV时长以及所述发送设备到所述第一设备的有效信道向量; 将所述 NAV表项保存到 NAV表中, 以便于利用所述 NAV表项接入其 他设备。
  24. 26、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侦听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数据信息或请求发送 RTS 信息的 情况下,根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所述发送设备到所述第一设备的发送有效信 道向量。
  25. 27、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侦听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为清除发送 CTS 信息的情况下, 根 据侦听到的信息确定所述发送设备到所述第一设备的接收有效信道向量。
  26. 28、 如权利要求 25-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 括:
    在确定当前时间超过所述 NAV表项创建的时间和所述发送设备占用所 述无线资源的 NAV时长之和的情况下, 将所述 NAV表项从所述 NAV表中 删除。
CN201480056603.1A 2014-08-26 2014-08-26 接入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5637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5225 WO2016029366A1 (zh) 2014-08-26 2014-08-26 接入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970A true CN105637970A (zh) 2016-06-01
CN105637970B CN105637970B (zh) 2019-08-20

Family

ID=5539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603.1A Active CN105637970B (zh) 2014-08-26 2014-08-26 接入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4269B2 (zh)
EP (1) EP3179816B1 (zh)
CN (1) CN105637970B (zh)
WO (1) WO20160293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33A (zh) * 2016-06-24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多功率电平的、基于跳过相关的对称载波侦听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9184A1 (ja) * 2016-01-06 2017-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225863B2 (en) 2016-02-22 2019-03-05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TE-U detection using PHY layer processing
US10588151B2 (en) * 2017-07-12 2020-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listen before talk by precoded request to send and clear to send via whitening
WO2019112593A1 (en) * 2017-12-07 2019-06-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network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8199A1 (en) * 2003-12-23 2005-06-23 Qinghua Li Parall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CN1744602A (zh) * 2004-05-28 2006-03-08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终端
CN1833454A (zh) * 2003-04-04 2006-09-13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上最佳容量传输的系统拓扑结构
CN1996908A (zh) * 2005-12-31 200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信道占用结束时刻更新及其状态检测的方法
CN101621360A (zh) * 2008-06-30 2010-01-06 阿尔卡特朗讯 在移动蜂窝网络中分配预编码矢量的方法
CN103002591A (zh) * 2011-09-1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节点进行nav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6421A1 (en) * 2004-09-10 2006-03-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ducing latency when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s in mesh networks
US7602837B2 (en) * 2005-10-20 2009-10-1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Beamforming for non-collaborative,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KR100949290B1 (ko) * 2006-11-17 2010-03-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US7822440B2 (en) * 2006-12-23 2010-10-2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tation
CN101394626B (zh) * 2007-09-19 2013-10-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分布式业务区分方法和设备
US20100329236A1 (en) * 2009-06-26 2010-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user uplink requiring minimal station timing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JP5633048B2 (ja) * 2009-08-12 2014-12-03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Sdmaマルチデバイス無線通信
CN102123514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址的方法及无线局域网系统
US20120076081A1 (en) * 2010-03-31 2012-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ection mechanisms for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s
US9585043B2 (en) * 2010-04-13 2017-02-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Group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KR20120127833A (ko) * 2011-05-16 2012-11-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회피하여 프레임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137826B2 (en) 2011-09-16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overy modes for an RTS/CTS system that utilizes multichannels
WO2015147874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Intel IP Corporation Mechanisms of virtual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for wi-fi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454A (zh) * 2003-04-04 2006-09-13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上最佳容量传输的系统拓扑结构
US20050138199A1 (en) * 2003-12-23 2005-06-23 Qinghua Li Parall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CN1744602A (zh) * 2004-05-28 2006-03-08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终端
CN1996908A (zh) * 2005-12-31 200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信道占用结束时刻更新及其状态检测的方法
CN101621360A (zh) * 2008-06-30 2010-01-06 阿尔卡特朗讯 在移动蜂窝网络中分配预编码矢量的方法
CN103002591A (zh) * 2011-09-1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节点进行nav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节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33A (zh) * 2016-06-24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多功率电平的、基于跳过相关的对称载波侦听
CN109314933B (zh) * 2016-06-24 2021-11-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多功率电平的、基于跳过相关的对称载波侦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54269B2 (en) 2020-02-04
EP3179816A4 (en) 2017-08-30
EP3179816A1 (en) 2017-06-14
CN105637970B (zh) 2019-08-20
US20170163322A1 (en) 2017-06-08
EP3179816B1 (en) 2019-01-09
WO2016029366A1 (zh)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6864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mu-mimo 방법, mu-mimo를 위한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스테이션
US10181965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1503824A (ja) 情報送信、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EP362601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beamform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05637970A (zh) 接入方法和设备
US111779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xplicit feedback in the uplink
US107783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243261B (zh) 信息反馈、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408288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193463B1 (en) User pairing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JP2015506644A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イロット電力割り当て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2105063B1 (ko) 채널 특성의 계산 및 보고
CN109587810B (zh) 上行noma通信系统中兼顾组内和组间干扰管理用户分组方法
JPWO2014087775A1 (ja)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20170077199A (ko) 정보 송신 방법,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05165083A (zh)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JP2014500686A (ja)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lan)におけるアドバンスト受信機パフォーマンスを保護するためにシグナリングすること
WO2022078700A1 (en) Methods for beam suppression at a wireless device,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related wireless devices
CN109787666B (zh) 一种频域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7154555A1 (ja) 基地局
CN102957502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线性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56869B (zh) D2d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JP6797164B2 (ja) 空間ストリーム決定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CN114514705A (zh) 用于管理波束成形器设备的波束成形上行传输的技术
CN104160776A (zh) 指示导频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