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4839A -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4839A
CN105634839A CN201410594177.9A CN201410594177A CN105634839A CN 105634839 A CN105634839 A CN 105634839A CN 201410594177 A CN201410594177 A CN 201410594177A CN 105634839 A CN105634839 A CN 105634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reachable address
address space
network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41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4839B (zh
Inventor
林程勇
刘恩慧
董雯霞
李凤凯
丁万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41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4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4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4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节点,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网络设备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第一交集为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如果确定第一交集不是空集,则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二节点在第三路径上的入端口。如此,有助于获得跨网络转发场景下的网络可达地址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对网络进行性能检测时,需要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对于第一网络来说,目前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为:结合第一网络中各节点上配置的转发规则,获得第一网络的第一边缘节点到第二边缘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举例来说,可以利用头部空间分析(英文:HeaderSpaceAnalysis,简称:HSA)技术获得第一边缘节点到第二边缘节点的可达地址空,可利用所述可达地址空间进行对第一网络的性能进行检测。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报文、数据或信息可能需要跨网络转发,若某个报文需要经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转发,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目前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无法获得跨网络转发场景下的可达地址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有助于获得跨网络转发场景下的可达地址空间。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如果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三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节点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配置有第一转发表和第二转发表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一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二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上是否包括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配置有地址转换规则;
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不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交集包括的地址进行逆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第一交集;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一可达地址,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二检测结果,则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路径正常。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预设值不匹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可达地址,所述第二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一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检测结果,则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和所述第四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三测量结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差值;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不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和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可达地址,所述第三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N个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或等于1;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第五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检测报文的数量大于N的节点;
如果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所述第五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判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时,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三路径,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配置有第一转发表和第二转发表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一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二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获得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上是否包括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配置有地址转换规则;所述第二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不包括所述第四节点时,将所述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获得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包括所述第四节点时,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交集包括的地址进行逆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第一交集,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生成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第一接收单元、第三获得单元、第一匹配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一可达地址,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二检测结果,则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三路径正常。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第二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第四获得单元、第二匹配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可达地址,所述第二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一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检测结果,则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和所述第四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四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预设值是否匹配,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获得单元、第三匹配单元和第五确定单元;
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时,获得第三测量结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三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五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是否匹配,所述第三预设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和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生成单元、第三发送单元、第六确定单元和判定单元;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可达地址,所述第三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N个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或等于1;
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第五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检测报文的数量大于N的节点;
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所述第五节点时,判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所述处理器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如果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三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节点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配置有第一转发表和第二转发表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一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二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包括: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上是否包括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配置有地址转换规则;
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不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操作:
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交集包括的地址进行逆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第一交集;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一可达地址,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处理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二检测结果,则所述处理器获得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匹配,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三路径正常。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预设值不匹配,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可达地址,所述第二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一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处理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检测结果,则所述处理器获得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和所述第四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操作:
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所述处理器获得第三测量结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差值;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不匹配,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和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可达地址,所述第三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N个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或等于1;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第五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检测报文的数量大于N的节点;
如果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所述第五节点,则所述处理器判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可以先获得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共有的第一节点,再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其中,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的入端口,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的入端口,网络设备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第二可达地址空间之间的第一交集,并在第一交集不是空集时,利用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第三可达地址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拼接出的第三路径。如此方案,有助于获得跨网络转发场景下的网络可达地址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层网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达地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5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6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的硬件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英文:ReachableAddressSpace,简称:RAS)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一台独立的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是集成了网络设备功能的控制器(英文:Controller)、路由器或者交换机;再者,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共同实现网络设备功能的多台设备,即,将网络设备的功能拆分到所述多台设备上,通过分布式方式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在网络中的存在形式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1,可包括:
1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为多层网络,多层网络为相对单层网络提出的概念。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层网络可以理解为,至少两个具有不同转发行为的网络,举例来说,不同转发行为可以为不同转发规则。参见图2,示出了由四个单层网络拼接而成的多层网络示意图,包括:以太网(英文:Ethernet)、二层虚拟专用网络(英文:Layer2VirtualPrivateNetwork,简称:L2VPN)、三层虚拟专用网络(英文:Layer3VirtualPrivateNetwork,简称:L3VPN)、IP网络。多层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采用不同转发规则的网络。举例来说,ETH采用的转发规则为:利用目的MAC地址进行报文转发,L2VPN采用的转发规则为:利用多协议标签交换(英文: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简称:MPLS)标签进行报文转发,L3VPN采用的转发规则为:利用MPLS标签进行转发,IP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为:利用目的IP地址进行报文转发。
举例来说,图2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用户不可见,非阴影部分表示用户可见。
可选地,多层网络中也可以包括采用相同转发规则的网络,若采用相同转发规则的两个网络不相邻,即采用相同转发规则的两个网络间存在至少一个采用不同转发规则的网络,所述采用相同转发规则的两个网络属于所述多层网络。或者,可选地,采用相同转发规则的两个网络间通过采用不同转发规则的节点间隔开,所述采用相同转发规则的两个网络属于所述多层网络。如,上文所举示例中L2VPN与L3VPN,均采用MPLS标签进行报文转发,但报文从L2VPN进入L3VPN时,节点R4可利用目的IP进行IP转换,故,L2VPN与L2VPN也可被认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转发行为的两个网络。
举例来说,在需要获得多层网络的可达地址空间时,网络设备可以先确定第一节点,第一节点是两个相邻网络所共有的节点,通过第一节点可以尝试将两个相邻的单层网络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
可选地,网络设备至少可按照以下方式获得第一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将配置有第一转发表和第二转发表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转发表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表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一转发表项与所述第二转发表项相关联。
举例来说,参见图2,第一网络可以为ETH,第二网络可以为L2VPN,对于这两个相邻网络来说,配置有两个具有关联关系的转发表的节点至少可包括R3和R8,即,R3和R8为ETH和L2VPN所共有的节点,网络设备可以从R3和R8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一节点。举例来说,网络设备选取R3作为第一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关联可以理解为两个转发表之间具有转换关系。举例来说,相关联可以为,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第一转发表goto第二转发表。举例来说,若两个相邻单层网络为ETH网络和IP网络,相关联可以为,当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为第一节点的MAC地址时,报文在ETH网络的传输过程结束,转而利用报文中携带的目的IP地址,查找第一节点中对应于IP网络的转发表,进行报文转发。举例来说,若两个相邻单层网络为ETH网络和L2VPN,相关联可以为,ETH网络转发的报文进入L2VPN的用户边缘(英文:customeredge,简称:CE)设备,经由CE转发至第一节点,可利用第一节点中对应于L2VPN的转发表,封装两层标签后进行报文转发。
102,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举例来说,可达地址空间可以理解为可达地址的集合,包括至少一条可达地址。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达地址可以理解为能从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的地址。举例来说,参见图3所示IP网络,0011XX10为能从节点1到达节点3的可达地址,可以理解为图3所示网络除IP地址之外,并不对其它类型的地址做限定。举例来说,一个从节点1发出的报文,不论报文中包括的MAC地址是什么,IP地址属于0011XX10,报文就可到达节点3。
参见图3,根据节点1和节点2配置的转发规则,从节点1的出端口A1经节点2到达节点3的入端口C0的IP地址包括:0011XX10和1001XX10;从节点1的出端口A1经节点2到达节点4的入端口D0的IP地址包括:0011XX11和1001XX11,其中,X的取值可以为0或1。由此可知,可达地址与起始节点的出端口和终止节点的入端口有关。
另外,根据节点1、节点2和节点4配置的转发规则,从节点1的出端口A1经节点2和节点4到达节点3的入端口C0的IP地址包括0101XX11。由此可知,可达地址还与路径有关。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在对两个相邻单层网络进行网络拼接时,可以路径为基本拼接单元。
在101确定第一节点后,可以获得第一节点对应的两个可达地址空间,分别为: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其中,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一网络的第一路径,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二网络的第二路径。第一路径为第二节点到第一节点的路径,且第二节点为第一路径的起始节点,第一节点为第一路径的终止节点,即,第一路径的方向是从第二节点到第一节点的方向。举例来说,第二节点可以为第一网络中,除第一节点之外的任一节点。第二路径为第一节点到第三节点的路径,且第一节点为第二路径的起始节点,第三节点为第二路径的终止节点,即,第二路径的方向是从第一节点到第三节点的方向。举例来说,第三节点可以为第二网络中,除第一节点之外的任一节点。
举例来说,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节点可以为R3,第二节点可以为S1,第一路径可以为S1、S2和R3形成的路径。其中,S1在第一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0,可表示为S10;S1在第一路径的出端口为端口1,可表示为S11;R3在第一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4,可表示为R34。第三节点可以为R4,第二路径可以为R3和R4形成的路径。其中,R3在第二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4,可表示为R34;R3在第二路径的出端口为端口5,可表示为R35;R4在第二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6,可表示为R46,也就是说,R34到R35为第二路径的一部分。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可以对应于第一节点相同的端口,图2所示示例中,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R34
103,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104,如果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三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能否成功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主要取决于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之间是否存在非空的第一交集。如果第一交集为空集,则说明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中不存在能经由第一节点正确转发至第三节点的地址,即,对于第二路径来说,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包括的地址均为不可达地址,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不能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如果第一交集不是空集,则说明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中存在能经由第一节点正确转发至第三节点的地址,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能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
在判断第一交集不是空集时,可执行以下处理进行网络拼接:
(1)根据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获得第三路径。
可以拼接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获得第三路径。举例来说,第一路径为S10、S2和R34形成的路径,第二路径为R34和R46形成的路径,拼接获得的第三路径为S10、S2、R3和R46形成的路径。其中,S1在第三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0,R4在第三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6。
(2)根据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三路径在第二节点的入端口。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按以下方式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网络设备判断所述第一路径上是否包括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配置有地址转换规则;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不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交集包括的地址进行逆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第一交集,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举例来说,第一节点R3的两个可达地址空间分别为:R34的第一可达地址空间RAS1(S10,R34)=(ETH:110011AND110010),R34的第二可达地址空间RAS1(R34,R46)=anyheader。可以理解的,第二可达地址空间为全地址空间,即,任何经由第二路径从R34到R46的MAC地址均为可达地址。
可选地,若R3配置的第二转发表为AddHead(MPLSLABEL:0011/0011),可以理解为,从R34进入L2VPN的报文,在进行报文转发时,需要在所述报文的报文头部封装一层标签(英文:label)0011/0011。
上述示例中,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之间的第一交集不是空集,第一交集可为RAS1(S10,R34)∩RAS1(R34,R46)=(ETH:110011AND110010)∩anyheader=(ETH:110011AND110010),说明通过第三路径,ETH和L2VPN可以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
具体地,第一交集为第三路径在R34的可达地址空间,网络设备获得第一交集后,还可继续执行以下处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即,获得第三路径的起始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具体处理可为:网络设备判断第一路径上的节点S1、S2和R3是否配置了地址转换规则,举例来说,S1、S2和R3均未配置地址转换规则,网络设备则可将第一交集作为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即,S10的第三可达地址空间RAS1(S10,R46)=(ETH:110011AND110010)。
综上,对于两个相邻单层网络,可尝试利用图1所示实施例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有助于获得跨网络转发场景下的网络可达地址空间,进而利用获得的网络可达地址空间进行网络性能检测。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址转换规则进行解释说明。参见图3,节点4配置了如下地址转换规则:从端口D0输入且从端口D1输出的IP地址,若IP地址的前三位为“100”,则将“100”转换为“010”。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1001XX11经节点4后被转换为0101XX11,0011XX11与所述地址转换规则不匹配,对于节点1、节点2、节点4和节点3形成的路径来说,0011XX11为不可达地址。
图3所示路径上只存在一个配置了地址转换规则的节点,可选地,在实际应用中,路径上可能存在多个配置地址转换规则的节点。对应于此,网络设备可以从终止节点向起始节点方向,逐个判断每个节点的规则配置情况,若当前节点配置了地址转换规则,则按照该当前节点的地址转换规则进行一次地址逆转换,然后继续判断该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直至回退到起始节点为止。也就是说,路径上存在几个配置地址转换规则的节点,相应地进行几次地址逆转换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节点是否配置地址转换规则、地址转换规则的具体形式、地址逆转换的次数等等可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可以为单层网络,也可以为拼接后的多层网络网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结合图2所示示意图,举例来说,第一网络为ETH,第二网络为L2VPN,可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拼接二者为一个多层网络。举例来说,第一网络为ETH、L2VPN和L3VPN拼接后的多层网络,第二网络为IP,可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拼接二者为一个多层网络。举例来说,第一网络为ETH,第二网络为L2VPN和L3VPN拼接后的多层网络,可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拼接二者为一个多层网络。举例来说,第一网络为ETH和L2VPN拼接后的多层网络,第二网络为L3VPN和IP拼接后的多层网络,可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拼接二者为一个多层网络。
参照上文所做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路径为基本拼接单元,获得多层网络的网络可达地址空间。按照图1所示实施例,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后,网络设备可以判断第二节点到第一节点是否还存在其它路径,如果第二节点到第一节点还存在其它路径,网络设备可按照图4所示实施例继续进行网络拼接,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举例来说,参见图2,第二节点到第一节点还存在第四路径,第四路径可以为S10、S9、S2和R34形成的路径。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2,可包括:
201,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四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四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四路径为所述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
202,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二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二交集为所述第四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203,如果所述第二交集不是空集,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交集,获得第五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五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五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五路径由所述第四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举例来说,201~203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文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102~104,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拼接获得的第五路径为S10、S9、S2、R34和R46形成的路径,S1在第五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0,R4在第五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6。
可选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节点后,可以先执行102~104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再执行201~203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五可达地址空间;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先执行201~203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五可达地址空间,再执行102~104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再者,网络设备还可同时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五可达地址空间。本发明实施例对网络设备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五可达地址空间的顺序可不做限定。
204,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所述第五可达地址空间的并集作为所述第二节点的入端口对应的可达地址空间。
举例来说,R34的第四可达地址空间可为RAS2(S10,R34)=(ETH:110001),仍以上文所举示例为例,第四可达地址空间与第二可达地址空间的第二交集不是空集,第二交集可为RAS2(S10,R34)∩RAS1(R34,R46)=(ETH:110001)∩anyheader=(ETH:110001),说明通过第五路径,ETH和L2VPN亦可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
同样地,第二交集为第五路径在R34的可达地址空间,网络设备获得第二交集后,还可根据第二交集获得第五可达地址空间。举例来说,S9配置了如下地址转换规则:对于从端口7输入且从端口8输出的MAC地址,将MAC地址的前两位为“10”转换为“11”。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网络设备可进行地址逆转换,获得S10的第五可达地址空间RAS2(S10,R46)=(ETH:100001)。
结合上文图1所示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条路径起始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和终止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存在如下关系:如果路径上不包括配置地址转换规则的第四节点,那么,对应于该条路径,起始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与终止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相同;如果起始节点到终止节点路径上包括配置了地址转换规则的第四节点,且第四节点针对可达地址进行了地址转换,那么,对应于该条路径,起始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与终止节点的可达地址空间不同。
如此,ETH和L2VPN拼接为多层网络后,S10的可达地址空间至少可以为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五可达地址空间的并集,即,S10的可达地址空间可以为RAS1(S10,R46)∪RAS2(S10,R46)=(ETH:110011AND110010)∪(ETH:100001)=(ETH:110011AND110010AND100001)。
上文图4所示实施例,是在第一网络中还存在第二节点到第一节点的其它路径的场景下,对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式做了解释说明,除此之外,网络设备还可判断第二网络中是否还存在第一节点到第三节点的其它路径,如果还存在第一节点到第三节点的其它路径,网络设备可按照图5所示实施例继续进行网络拼接,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举例来说,参见图3,第一节点到第三节点还存在第六路径,第六路径可以为R34、R8和R46形成的路径。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3,可包括:
301,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六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六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六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六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三节点的路径。
302,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三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三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六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303,如果所述第三交集不是空集,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交集,获得第七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七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七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七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六路径拼接获得。
举例来说,301~303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文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102~104,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拼接获得的第七路径为S10、S2、R34、R8、和R46形成的路径,S1在第七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0,R4在第六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6。
可选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节点后,可以先执行102~104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再执行301~303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七可达地址空间;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先执行301~303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七可达地址空间,再执行102~104获得第二节点的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再者,网络设备还可同时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七可达地址空间。本发明实施例对网络设备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七可达地址空间的顺序可不做限定。
304,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所述第七可达地址空间的并集作为所述第二节点的入端口对应的可达地址空间。
举例来说,R34的第六可达地址空间可为RAS2(R34,R46)=(ETH:110001),仍以上文所举示例为例,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第六可达地址空间的第三交集是空集,第三交集可为 说明通过第七路径,ETH和L2VPN不能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另外,第三交集为空集,根据第三交集获得的第七可达地址空间也为空集,即,
如此,ETH和L2VPN拼接为多层网络后,S10的可达地址空间至少可以为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七可达地址空间的并集,即,S10的可达地址空间可以为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拼接第四路径和第六路径获得第八路径,第八路径为S10、S9、S2、R34、R8和R46形成的路径,S1在第八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0,R4在第八路径的入端口为端口6。对应于第八路径,第四可达地址空间与第六可达地址空间的第四交集不是空集,第四交集可以为RAS2(S10,R34)∩RAS2(R34,R46)=(ETH:110001)∩(ETH:110001)=(ETH:110001),说明通过第八路径,ETH和L2VPN亦可拼接为一个多层网络。网络设备根据地四交集可获得第八可达地址空间RAS4(S10,R46)=(ETH:100001)。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将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第五可达地址、第七可达地址空间和第八可达地址空间的并集,作为第二节点对应于多层网络的可达地址空间。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按照图4和图5所示方案,确定S10到R34、R34到R46存在的所有路径,并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获得RAS(S10,R46)。可选地,获得RAS(S10,R46)后,网络设备还可继续获得S1的其它入端口对应的可达地址空间,或者第一网络中其它节点对应的可达地址空间,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文图1、图4和图5所示方案,此处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亦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获得多层网络的网络可达地址空间后,还可利用所述可达地址空间对多层网络进行网络性能检测。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网络性能检测。
第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可达地址空间对多层网络进行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ofService,简称:QoS)检测。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4,可包括:
401,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一可达地址,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40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403,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二检测结果,则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404,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
405,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路径正常。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QoS检测可包括时延、抖动和丢包数中的至少一种。
网络设备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后,可从中任选一条第一可达地址,利用所述第一可达地址检测第三路径的QoS性能。如果第三路径的QoS性能正常,则说明第一路径的QoS性能和第二路径的QoS性能均正常。如此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分别检测第一路径的QoS性能和第二路径的QoS性能的方案,有助于提高QoS检测效率。
下面以时延检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性能检测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网络设备从第三可达地址空间间选取第一可达地址,并将第一可达地址写入第一检测报文的报文头部的指定字段,生成第一检测报文。网络设备将第一检测报文发送至至第二节点,用以检测第二节点到第三节点之间时延值。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检测报文的报文头部的格式、第一可达地址写入的指定字段等可不做具体限定,使第一检测报文携带第一可达地址即可。
第二节点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检测报文,根据报文头部携带的第一可达地址的指示,向第三节点转发第一检测报文。举例来说,第二节点根据报文头部携带的第一可达地址的指示向第三节点转发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和第二节点配置的转发表,获得第二节点在第三路径上的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二节点配置的转发表配置有第一可达地址和第二节点的出端口的对应关系。
结合图2所示示例,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转发第一检测报文为:S1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检测报文,根据第一可达地址和S1内配置的转发表获得S11,并通过S11向S2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S2通过S22接收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并根据第一可达地址和S2内配置的转发表获得S23,并通过S23向S3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对应于此,第二节点可记录第一检测报文的发送时间戳,并将发送时间戳作为第一检测结果;第三节点可记录第一检测报文的接收时间戳,并将接收时间戳作为第二检测结果。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发送时间戳和来自第三节点的接收时间戳,并获得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之间的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差值作为第二节点到第三节点之间检测时延值,即,将所述第一差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匹配可以为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相同,或者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在允许范围内。
举例来说,第一预设值为预设时延值15ms,允许范围为2ms,如果第一测量结果为15ms,则说明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相匹配,第三路径正常;如果第一测量结果为14ms,则说明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相匹配,第三路径正常;如果第一测量结果为20ms,则说明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不匹配,第三路径存在故障。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路径正常可以理解为第三路径不存在故障。
如果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不匹配,网络设备可将第三路径拆分为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并通过分段性能检测方式进行故障定位。具体故障定位方式可参见下文图7所示方案,此处暂不详述。
可选地,第一检测报文中可以包括载荷,所述载荷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进行时延检测。或者,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节点下发时延检测指令,指示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利用第一检测报文进行时延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第二节点能根据第一检测报文记录发送时间戳,第三节点能根据第一检测报文记录接收时间戳即可。
可选地,为了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时延检测的准确性,网络设备还可控制第二节点按照预设间隔多次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检测报文,对应地,网络设备可获得多组相对应的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并利用所述多组相对应的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计算多组检测时延值。举例来说,网络设备获得两组检测时延值:第一检测时延值和第二检测时延值,则网络设备可计算所述两组检测时延值的均值,并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
可选地,网络设备获得多则检测时延值,还可利用所述多组检测时延值进行抖动检测。仍以上述两组检测时延值为例,网络设备可计算第一检测时延值与第二检测时延值的差值,获得抖动值。
丢包数检测过程可参照上文时延检测实现方式,此处不做详述。举例来说,针对丢包数检测,第一检测结果可以为发送报文数,第二检测结果可以为接收报文数,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可以为第二节点到第三节点的丢包数,第一预设值可以为预设丢包数。
图6所示方案中,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预设值不匹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过分段性能检测方式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案。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5,可包括:
501,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可达地址,所述第二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
50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一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检测报文。
503,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检测结果,则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和所述第四检测结果的差值。
504,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预设值是否匹配。
505,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仍以时延检测为例,若第三路径的检测时延值与第一预设值不匹配,可获得分段后的第一路径的检测时延值,并在第一路径的检测时延值与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所述网络设备可确定第一路径的时延性能合格,第二路径的时延性能不合格,即,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或者,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所述网络设备可继续执行如下处理: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三测量结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差值;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是否匹配;如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不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第二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可达地址空间对多层网络进行传输异常检测。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实施例6,可包括:
601,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可达地址,所述第三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60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N个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或等于1。
603,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第五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检测报文的数量大于N的节点。
604,如果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所述第五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判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输异常检测可为环路检测。
网络设备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后,可从中任选一条第三可达地址,利用所述第三可达地址检测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环路。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将第三可达地址写入第三检测报文的报文头部的指定字段,生成第三检测报文。网络设备将第三检测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触发第二节点进行环路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三检测报文的报文头部的格式、第三可达地址写入的指定字段等可不做具体限定,使第三检测报文携带第三可达地址即可。
对应地,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三检测报文后,可向第三节点发送N个第三检测报文,如,N=10。举例来说,第二节点可在第三可达地址的指示下向第三节点转发第三检测报文,具体地,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转发第三检测报文的过程,可参见上文图6处所做介绍。举例来说,第三检测报文中还可包括发送第三检测报文的次数N,第二节点通过第三检测报文知晓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检测报文的个数。或者,还可将N直接配置在第二节点,使第二节点知晓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检测报文的个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
网络设备通过流量统计或流量镜像,监测第三检测报文转发过程中途经的每个节点的流量。举例来说,节点的流量可以理解为节点接收第三检测报文的个数。仍以上文N=10的示例为例,如果监测第三路径上每个节点接收第三检测报文的个数为10,则说明第三路径上不存在环路。如果检测第三路径上存在流量累加的第五节点,即,接收第三检测报文的个数大于N,则说明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可选地,为了避免在出现转发回来时,第三检测报文无休止的在网络中转发,浪费网络资源,第三检测报文中还可包括生存时间(英文:timetolive,简称:TTL)。举例来说,TTL用于限定第三检测报文能够经过的最大转发次数,第三检测报文被转发一次,TTL就会减1,故第三检测报文中的TTL不小于第三路径上包括的节点的数目。本示例中,如果网络设备确定第三路径上存在第五节点,还可继续确定第五节点对应的第三检测报文的接收个数是否在TTL为零时停止增加,并在确定第五节点对应的第三检测报文的接收个数是在TTL为零时停止增加,网络设备可判定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所述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可设于Controller、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上,还可设置于其它独立设备上,在此不再逐一举例说明。所述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可执行图1、图4~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参见图9所示示意图,所述装置可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第一获得单元702,用于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第二确定单元703,用于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第二获得单元704,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时,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三路径,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配置有第一转发表和第二转发表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一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二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得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上是否包括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配置有地址转换规则;
所述第二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不包括所述第四节点时,将所述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得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包括所述第四节点时,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交集包括的地址进行逆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第一交集,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生成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第一接收单元、第三获得单元、第一匹配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一可达地址,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二检测结果,则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三路径正常。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第二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第四获得单元、第二匹配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可达地址,所述第二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一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检测结果,则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和所述第四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四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预设值是否匹配,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获得单元、第三匹配单元和第五确定单元;
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时,获得第三测量结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三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五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是否匹配,所述第三预设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生成单元、第三发送单元、第六确定单元和判定单元;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可达地址,所述第三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N个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或等于1;
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第五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检测报文的数量大于N的节点;
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所述第五节点时,判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所述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可设于Controller、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上,还可设置于其它独立设备上,在此不再逐一举例说明。所述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可执行图1、图4~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参见图10所示示意图,所述装置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通信接口803。其中,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通信接口803可通过通信总线804连接。存储器802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801根据从存储器802中读取的程序所包括的可执行指令执行具体操作。
可选地,图9中的第一确定单元701、第一获得单元702、第二确定单元703和第二获得单元704可由图10中的处理器801根据存储器802存储的可执行指令实现,处理器8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和图10所示的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可以是同一个装置,可以认为,图9是从物理的角度显示了一个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包括的内容,而图10则是从逻辑的角度显示了一个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包括的内容。
图10所示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中,所述处理器801,用于读取存储器802中存储的指令和数据,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所述处理器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如果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三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如果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三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节点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配置有第一转发表和第二转发表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一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二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上是否包括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配置有地址转换规则;
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不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路径上包括所述第四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交集包括的地址进行逆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第一交集;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一可达地址,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二检测结果,则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路径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预设值不匹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可达地址,所述第二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一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检测结果,则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和所述第四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三测量结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差值;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不匹配,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可达地址,所述第三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N个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或等于1;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第五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检测报文的数量大于N的节点;
如果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所述第五节点,则所述网络设备判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9.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有的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采用不同的转发规则;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和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路径,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路径上的入端口,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三节点的路径;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交集是否为空集,所述第一交集为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空间所共有的地址的集合;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交集不是空集时,根据所述第一交集,获得第三可达地址空间,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对应于第三路径,所述第三路径由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拼接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配置有第一转发表和第二转发表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一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表符合所述第二网络采用的转发规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获得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上是否包括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配置有地址转换规则;
所述第二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不包括所述第四节点时,将所述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获得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包括所述第四节点时,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交集包括的地址进行逆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第一交集,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一交集作为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生成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第一接收单元、第三获得单元、第一匹配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检测报文包括第一可达地址,所述第一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检测报文,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二检测结果,则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是否匹配;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三路径正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第二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第四获得单元、第二匹配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预设值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可达地址,所述第二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检测报文,所述第二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一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检测报文;
如果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检测结果和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检测结果,则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和所述第四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四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预设值是否匹配,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获得单元、第三匹配单元和第五确定单元;
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匹配时,获得第三测量结果,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是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差值;
所述第三匹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五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是否匹配,所述第三预设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匹配单元确定所述第三测量结果与第三预设值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二路径存在网络故障。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生成单元、第三发送单元、第六确定单元和判定单元;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生成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可达地址,所述第三可达地址属于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空间;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第三可达地址用于表示向所述第三节点转发N个所述第三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或等于1;
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是否存在第五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检测报文的数量大于N的节点;
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所述第五节点时,判定所述第三路径上存在环路。
CN201410594177.9A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34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4177.9A CN105634839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4177.9A CN105634839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839A true CN105634839A (zh) 2016-06-01
CN105634839B CN105634839B (zh) 2019-01-08

Family

ID=5604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4177.9A Active CN105634839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48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116A (zh) * 2017-06-07 2018-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817907A (zh) * 2019-04-11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达性的验证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773A (zh) * 2002-11-01 2004-05-26 �������ؼ��ô�˾ 在网络中广告可达地址信息的方法
WO2006050243A1 (en) * 2004-11-02 2006-05-11 Cisco Technology, Inc. Maintaining secrecy of assigned unique local addresses for ipv6 nodes within a prescribed site during access of a wide area network
CN101753458A (zh) * 2009-12-30 2010-06-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d邻居表项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57573A (zh) * 2011-08-24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检测的实现方法及节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773A (zh) * 2002-11-01 2004-05-26 �������ؼ��ô�˾ 在网络中广告可达地址信息的方法
WO2006050243A1 (en) * 2004-11-02 2006-05-11 Cisco Technology, Inc. Maintaining secrecy of assigned unique local addresses for ipv6 nodes within a prescribed site during access of a wide area network
CN101753458A (zh) * 2009-12-30 2010-06-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d邻居表项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57573A (zh) * 2011-08-24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检测的实现方法及节点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116A (zh) * 2017-06-07 2018-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005116B (zh) * 2017-06-07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817907A (zh) * 2019-04-11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达性的验证方法和装置
US11743066B2 (en) 2019-04-11 2023-08-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achabil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839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922B (zh) 擴展網橋之系統及其方法
CN109873760A (zh) 处理路由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01726B (zh) 网络路径探测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0995583B (zh) 路径探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8054397A1 (zh) 业务功能链检测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65926A (zh) 可配置的服务代理映射
US9641420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a data path including both layer-2 and layer-3 devices
CN105610710A (zh) 交换结构系统上部署的标准协议验证机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17119B (zh) Vpc环境下的虚拟网络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US20130223228A1 (en) Resilient Forwarding of Packets with a Per-Customer Edge (per-CE) Label
CN102447639B (zh) 一种策略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09474495B (zh) 一种隧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206753A (zh) 一种检测时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54509B (zh) 一种链路连接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CN100428703C (zh) 对路由器进行整机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07026790B (zh) 一种转发控制方法及设备
JP2017121056A (ja) パケット紛失検出を実装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4253711A (zh) 一种SDN网络中Openflow的Group表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9039903B (zh) 路由确定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63463B (zh) 一种链路探测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784339A (zh) Lacp报文超时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5634839A (zh)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6369A (zh) 一种丢包位置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0784378B (zh) 使用twamp实现精准流量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JP7239258B2 (ja) トラフィックフロー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