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2825B - 键盘 - Google Patents

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2825B
CN105632825B CN201410589551.6A CN201410589551A CN105632825B CN 105632825 B CN105632825 B CN 105632825B CN 201410589551 A CN201410589551 A CN 201410589551A CN 105632825 B CN105632825 B CN 105632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rt
keycap
transparent area
bottom plat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95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2825A (zh
Inventor
吴居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895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2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2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2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2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2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键盘,包括多个按键、底板以及背光模组,且每一按键包括具有第一突部的键帽以及具有第二突部的滑动件。第一突部具有第一斜面,第二突部具有第二斜面,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当键帽被触压而朝向底板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斜面沿第二斜面移动而推动滑动件相对于底板水平移动,以令通过底板的破孔的光束通过滑动件而由键帽出光或被滑动件阻挡。

Description

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键盘,尤其是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是常用的电脑周边装置,用以输入文字或指令至电脑。近来键盘厂商致力于研发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键盘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各种需求,例如为令使用者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中仍能清楚看见按键上的字样,而有了发光键盘的问世。
以下说明现有发光键盘的结构,请参照至图1,图1现有发光键盘的剖面示意图。
首先说明现有发光键盘的元件。如图所示,现有发光键盘1包含按键11、薄膜开关电路12、底板13以及背光模组14。
按键11包含键帽111、升降支撑装置112以及弹性件113。薄膜开关电路12包括上线路板121以及下线路板122,上线路板121具有上接点121a,而下线路板122具有对应于上接点121a的下接点122a。背光模组14则包含有导光板141、反射板142以及发光元件143。
接下来说明现有发光键盘1的按键作动原理。首先,按键11的升降支撑装置112连接键帽111与底板13,弹性件113设置于升降支撑装置112中并位于键帽111与底板13之间,薄膜开关电路12则设置于弹性件113与底板13之间。
当按键11被按压时,键帽111伴随升降支撑装置112朝底板13的方向垂直移动,使弹性件113内部的突出部113a触压薄膜开关电路12,于是薄膜开关电路12的上接点121a与下接点122a接触而导通,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
接下来说明现有发光键盘1的发光原理。首先,导光板141及反射板142依序设置于底板13下,发光元件143则设置于导光板141的一侧。发光元件143用于朝向导光板141的方向发射一光束,反射板142则用以引导发光元件143所发射的光束更一致地于导光板141中传递,并使部分光束向上朝底板13的方向投射而穿过底板13的破孔131,以令部分光束通过键帽111的透光部分而产生发光效果。
由以上说明可知,现有发光键盘1仅能以发光元件143的开与关控制按键11发光与否,因此使用者需手动开关发光元件143而将造成使用者的不便,若是通过复杂的电路设计及传感装置的设置等,使发光键盘1主动于使用者进行操作时开启或关闭发光元件143,又将增加成本及制程的复杂度。不仅如此,若需要改变发光颜色还需改用不同颜色的光源,对于成本的控制亦是极为不利。
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发光键盘以改善现有发光键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触压按键控制发光状态或改变发光颜色的发光键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包括:
多个按键,其中每一按键包括:
一键帽,包括至少一第一突部,其中第一突部具有一第一斜面;以及
一滑动件,设置于键帽下方,包括至少一第二突部,其中第二突部具有一第二斜面,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
一底板,设置于多个滑动件下方,用以限位多个滑动件,底板包括分别对应多个滑动件的多个破孔;以及
一背光模组,设置于底板下方,用以朝向底板的方向发射一光束;
其中,于一键帽被触压而朝向底板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斜面沿第二斜面移动而推动滑动件相对于底板水平移动,以令通过底板的破孔的光束通过滑动件而由键帽出光或被滑动件阻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包括:
多个按键,其中每一按键包括:
一键帽,包括:
一第一突部,具有一第一斜面;以及
一第二突部,具有一第二斜面,其中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一第一滑动件,设置于键帽下方,包括:
一第三突部,具有一第三斜面,其中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以及
一第二滑动件,设置于键帽下方,包括:
一第四突部,具有一第四斜面,且第四斜面与第三斜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其中第四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
一底板,设置于多个第一滑动件及多个第二滑动件下方,用以限位多个第一滑动件及多个第二滑动件,底板包括分别对应多个按键的多个破孔;以及
一背光模组,设置于底板下方,用以朝向底板的方向发射一光束;
其中,于一键帽被触压而朝向底板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斜面沿第三斜面移动,且第二斜面沿第四斜面移动而推动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相对于底板水平移动,以令通过底板的至少一破孔的光束通过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而由键帽出光,或被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阻挡。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发光键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7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8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9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4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5本发明第十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6本发明第十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发光键盘1 键帽201
按键11 第一突部201a
键帽111 第一斜面201ax
升降支撑装置112 滑动件202
弹性件113 第二突部202a
突出部113a 第二斜面202ax
薄膜开关电路12 第一透光区202b
上线路板121 弹性元件203
上接点121a 框架21
下线路板122 开口211
下接点122a 侧壁211a
底板13 底板22
破孔131 破孔221
背光模组14 背光模组23
导光板141 双箭头X
反射板142 双箭头Y
发光元件143 键盘3
键盘2 键盘4
按键20 第二透光区202c
键盘5 第一突部401a
键盘6 第一斜面401ax
按键30 第二突部401b
键帽301 第二斜面401bx
第一突部301a 第一滑动件402
第一斜面301ax 第三突部402a
滑动件302 第三斜面402ax
第二突部302a 第二滑动件403
第二斜面302ax 第四突部403a
第一透光区302b 第四斜面403ax
框架31 弹性元件404
开口311 框架41
底板32 开口411
破孔321 底板42
背光模组33 破孔421
键盘7 背光模组43
键盘8 缺口S
第二透光区302c 键盘10
键盘9 透光区L
按键40 键盘11
键帽401 按键50
键帽501 第二弹性元件505
第一突部501a 框架51
第一斜面501ax 开口511
第二突部501b 第一侧壁511a
第二斜面501bx 第二侧壁511b
第一滑动件502 底板52
第三突部502a 破孔521
第三斜面502ax 背光模组53
第一透光区502b 键盘12
第二滑动件503 键盘13
第四突部503a 第一透光区502m
第四斜面503ax 第二透光区502n
第二透光区503b 第三透光区503p
第一弹性元件504 第四透光区503q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键盘2。首先说明本例键盘2的组成,请参照图2及图3,图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分解示意图,图3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键盘2包括多个按键20、一框架21、一底板22以及一背光模组23。每一按键20则包括一键帽201、一滑动件202以及一弹性元件203。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模组23与目前市面上的用于键盘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及运作原理皆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说明本例键盘2的组装顺序。首先,底板22设置于背光模组23上,框架21则设置于底板22上。框架21包括多个开口211,每一开口211对应一按键20,且多个滑动件202分别设置于多个开口211中,多个弹性元件203则分别设置于多个滑动件202与多个开口211的一侧壁211a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于本例中可于底板22形成对应多个滑动件202的多个滑槽等结构,以使滑动件202仅能于限定区域内相对于底板22水平移动(如图3双箭头X所示)。
再者,多个键帽201分别位于多个滑动件202上方并一一连结于开口211周围的框架21或各自连结于开口211下方的底板22,借此键帽201仅能相对于底板22垂直移动(如图3双箭头Y所示)而无法相对于底板22水平移动。
此外,如图3所示,每一键帽201包括一第一突部201a,且第一突部201a具有一第一斜面201ax。每一滑动件202则包括一第二突部202a,且第二突部202a具有一第二斜面202ax。补充说明的是,第一斜面201ax与第二斜面202ax平行且互相接触。
接下来说明本例键盘2的发光原理,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图4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底板22还包括分别对应多个滑动件202的多个破孔221,每一滑动件202则还包括一第一透光区202b。当任一键帽201未被触压时(即图3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202b与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破孔221及第一透光区202b,进而由键帽201出光以产生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201被触压时(即图4所示的状态),键帽201朝向底板22的方向垂直移动,使第一斜面201ax沿第二斜面202ax移动而推动滑动件202相对于底板22水平移动,而令第一透光区202b不再与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破孔221后即被滑动件202阻挡而无法由键帽201出光,故无法继续产生发光效果。
补充说明的是,当任一键帽201被触压时,滑动件202相对于底板22水平移动而挤压弹性元件203,使弹性元件203呈一压缩状态,如图4所示。而当该键帽201不再被触压时,弹性元件203回复放松状态并推动滑动件202重新移动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借此第一斜面201ax再次沿第二斜面202ax移动以令键帽201回归如图3所示的位置。
由上述说明可知,于本例中透过键帽201被触压时推动滑动件202移动而控制键帽201出光与否,进而达成不需开启或关闭背光模组23的发光元件即能切换发光效果的目的。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3,请同时参照图5及图6,图5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6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当任一键帽201未被触压时(即图5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202b未与底板22的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破孔221后即被滑动件202阻挡而无法由键帽201出光,故无法产生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201被触压而朝向底板22的方向垂直移动时(即图6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202b与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破孔221及第一透光区202b,进而由键帽201出光并产生发光效果。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键盘4,请同时参照图7及图8,图7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8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滑动件202还包括一第二透光区202c,且第一透光区202b与第二透光区202c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当任一键帽201未被触压时(即图7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202b与底板22的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破孔221及第一透光区202b,进而由键帽2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一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201被触压而朝向底板22的方向垂直移动时(即图8所示的状态),第二透光区202c与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破孔221及第二透光区202c,进而由键帽2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二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由上述说明可知,于本例中通过改变滑动件202的透光区的数量及透光材料的颜色,即可达成改变发光颜色的目的,而不需改用不同颜色的光源。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键盘5,请参照图9,图9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三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底板22在对应每一滑动件202处包括二破孔221。当任一键帽201未被触压时(即图9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202b与其中一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该破孔221及第一透光区202b,进而由键帽2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一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201被触压而朝向底板22的方向垂直移动时,第二透光区202c与另一破孔2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23朝向底板2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该破孔221及第二透光区202c,进而由键帽2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二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于第一至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键帽201亦可包括多个具有第一斜面201ax的第一突部201a,每一滑动件202亦可包括多个具有第二斜面202ax的第二突部202a,且每一滑动件202亦可包括多个第一透光区202b及/或多个第二透光区202c,而不以前述者为限。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键盘6,请同时参照图10至图12,图10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分解示意图,图11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12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首先说明本例键盘6的组成。键盘6包括多个按键30、一框架31、一底板32以及一背光模组33。每一按键30则包括一键帽301以及一滑动件302。
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多个滑动件302与框架31一体成型。具体而言,框架31包括多个开口311,每一开口311对应一按键30,且开口311的尺寸小于键帽301的尺寸,多个滑动件302则构成开口311的侧壁,因此框架31将与多个滑动件302一同相对于底板32水平移动(如图11双箭头X所示)。故于本例中底板32不需具有对应多个滑动件302的多个滑槽等结构,且多个键帽301分别位于多个滑动件302上方并各自连结于底板32而不连结于框架31。
可以理解的是,于前述第一至第四较佳实施例中,当单一键帽201被触压而相对于底板22垂直移动时,仅被触压的该键帽201的发光状态或发光颜色将发生变化,但于本例中,当单一键帽301被触压而相对于底板32垂直移动时(如图11双箭头Y所示)时,与该键帽301相对应的滑动件302将使框架31与其他滑动件302一同相对于底板32水平移动,进而改变所有键帽301的发光状态或发光颜色。
再者,如图11所示,于本例中每一键帽301包括二第一突部301a,且每一第一突部301a具有一第一斜面301ax。每一滑动件302则包括二第二突部302a,且每一第二突部302a具有一第二斜面302ax。此外,第一斜面301ax与第二斜面302ax平行且互相接触。
接下来说明本例键盘6的发光原理。如图所示,底板32还包括分别对应多个滑动件302的多个破孔321,每一滑动件302则还包括二第一透光区302b。当任一键帽301未被触压时(即图11所示的状态),二第一透光区302b与二破孔3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33朝向底板3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二破孔321及二第一透光区302b,进而由键帽301出光以产生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301被触压时(即图12所示的状态),键帽301朝向底板32的方向垂直移动,使二第一斜面301ax沿二第二斜面302ax移动而推动滑动件302及框架31相对于底板32水平移动,使得二第一透光区302b不再与二破孔3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33朝向底板3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二破孔321后即被滑动件302阻挡而无法由键帽301出光,故无法继续产生发光效果。
补充说明的是,于本例中二第二突部302a与二第一透光区302b的位置重叠,故二第二突部302a需由透光材料制成,但当二第二突部302a的位置不与二第一透光区302b重叠时,二第二突部302a即不需由透光材料制成。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六较佳实施例的键盘7,请同时参照图13及图14,图13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14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五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当任一键帽301未被触压时(即图13所示的状态),二第一透光区302b未与底板32的二破孔3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33朝向底板3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二破孔321后即被滑动件302阻挡而无法由键帽301出光,故无法产生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301被触压而朝向底板32的方向垂直移动时(即图14所示的状态),二第一透光区302b与二破孔3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33朝向底板3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二破孔321及二第一透光区302b,进而由键帽301出光并产生发光效果。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七较佳实施例的键盘8,请同时参照图15及图16,图15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16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五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滑动件302还包括二第二透光区302c,且第一透光区302b与第二透光区302c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当任一键帽301未被触压时(即图15所示的状态),二第一透光区302b与底板32的二破孔3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33朝向底板3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二破孔321及二第一透光区302b,进而由键帽3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一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301被触压而朝向底板32的方向垂直移动时(即图16所示的状态),二第二透光区302c与二破孔3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33朝向底板3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二破孔321及二第二透光区302c,进而由键帽3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二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于第五至第七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键帽301亦可仅包括单一具有第一斜面301ax的第一突部301a,每一滑动件302亦可仅包括单一具有第二斜面302ax的第二突部302a,且每一滑动件302亦可仅包括单一第一透光区302b及/或单一第二透光区302c,而不以前述者为限。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八较佳实施例的键盘9,请同时参照图17及图18,图17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18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首先说明本例键盘9的组成。键盘9包括多个按键40、一框架41、一底板42以及一背光模组43。每一按键40则包括一键帽401、一第一滑动件402、一第二滑动件403以及一弹性元件404。
接下来说明本例键盘9的组装顺序。首先,底板42设置于背光模组43上,框架41则设置于底板42上。框架41包括多个开口411,每一开口411对应一按键40,且对应该按键40的第一滑动件402及第二滑动件403分别设置于该开口411中,弹性元件404则设置于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于本例中可于底板42形成对应多个第一滑动件402及多个第二滑动件403的多个滑槽等结构,以使多个第一滑动件402及多个第二滑动件403仅能于限定区域内相对于底板42水平移动(如图17双箭头X所示)。
再者,多个键帽401分别位于相应的第一滑动件402及第二滑动件403上方,并一一连结于开口411周围的框架41或各自连结于开口411下方的底板42,借此键帽401仅能相对于底板42垂直移动(如图17双箭头Y所示)而无法相对于底板42水平移动。
此外,如图17所示,每一键帽401包括一第一突部401a及一第二突部401b,且第一突部401a具有向外倾斜的一第一斜面401ax,第二突部401b具有向外倾斜的一第二斜面401bx。每一第一滑动件402包括一第三突部402a,且第三突部402a具有向外倾斜的一第三斜面402ax。每一第二滑动件403则包括一第四突部403a,且第四突部403a具有向外倾斜的一第四斜面403ax。补充说明的是,第一斜面401ax与第二斜面401bx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且第三斜面402ax与第四斜面403ax亦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再者,第一斜面401ax与第三斜面402ax平行且互相接触,第二斜面401bx则与第四斜面403ax平行且互相接触。
接下来说明本例键盘9的发光原理。如图所示,底板42还包括分别对应多个按键40的多个破孔421。当任一键帽401未被触压时(即图17所示的状态),位于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之间的弹性元件404呈放松状态,使得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维持一距离而形成一缺口S,且缺口S与底板42的破孔4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43朝向底板4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破孔421及缺口S,进而由键帽401出光以产生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401被触压时(即图18所示的状态),键帽401朝向底板42的方向垂直移动,使第一斜面401ax沿第三斜面402ax移动而推动第一滑动件402相对于底板42水平移动,同时第二斜面401bx沿第四斜面403ax移动而推动第二滑动件403相对于底板42水平移动。由于第一斜面401ax与第二斜面401bx反向向外倾斜,第三斜面402ax与第四斜面403ax亦反向向外倾斜,故于本例中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将被朝内推动而反向移动并互相靠近,而当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相接触时,背光模组43朝向底板4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于通过破孔421后将被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阻挡而无法由键帽401出光,故无法继续产生发光效果。
补充说明的是,当任一键帽401被触压时,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互相靠近而挤压弹性元件404,使弹性元件404呈一压缩状态,如图18所示。而当该键帽401不再被触压时,弹性元件404回复放松状态并推动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重新移动至如图17所示的位置,借此第一斜面401ax再次沿第三斜面402ax移动,第二斜面401bx亦再次沿第四斜面403ax移动以令键帽401回归如图17所示的位置。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九较佳实施例的键盘10,请同时参照图19及图20,图19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20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八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皆包括一透光区L,且透光区L包括非透明的透光材料。于键帽401朝向底板42的方向垂直移动而使第一滑动件402与第二滑动件403互相接触时(即图20所示的状态),透光区L与底板42的破孔4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43朝向底板4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破孔421及透光区L,进而由键帽401出光并产生具有与原光束颜色不同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十较佳实施例的键盘11,请同时参照图21及图22,图21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22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首先说明本例键盘11的组成。键盘11包括多个按键50、一框架51、一底板52以及一背光模组53。每一按键50则包括一键帽501、一第一滑动件502、一第二滑动件503、一第一弹性元件504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505。
与第八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每一键帽501的第一突部501a具有向内倾斜的一第一斜面501ax,每一键帽501的第二突部501b具有向内倾斜的一第二斜面501bx,每一第一滑动件502的第三突部502a具有向内倾斜的一第三斜面502ax,每一第二滑动件503的第四突部503a则具有向内倾斜的一第四斜面503ax。
再者,键盘11包括第一弹性元件504以及第二弹性元件505,第一弹性元件504设置于第一滑动件502与框架51的开口511的一第一侧壁511a之间,第二弹性元件505则设置于第二滑动件503与框架51的开口511的一第二侧壁511b之间。且第一侧壁511a与第二侧壁511b平行。
此外,如图21及图22所示,每一按键50对应底板52的二破孔521,且二破孔521分别位于对应第一滑动件502与第二滑动件503之处。每一第一滑动件502还包括一第一透光区502b,每一第二滑动件503则包括一第二透光区503b。
当任一键帽501未被触压时(即图21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502b与第二透光区503b分别与二破孔5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53朝向底板5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二破孔521、第一透光区502b与第二透光区503b,进而由键帽501出光以产生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501被触压时(即图22所示的状态),键帽501朝向底板52的方向垂直移动,使第一斜面501ax沿第三斜面502ax移动而推动第一滑动件502相对于底板52水平移动,同时第二斜面501bx沿第四斜面503ax移动而推动第二滑动件503相对于底板52水平移动。由于第一斜面501ax与第二斜面501bx反向向内倾斜,第三斜面502ax与第四斜面503ax亦反向向内倾斜,故于本例中第一滑动件502与第二滑动件503将被朝外推动而反向移动并互相远离,而使第一透光区502b与第二透光区503b不再与二破孔521重叠,故背光模组53朝向底板5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于通过二破孔521后将被第一滑动件502与第二滑动件503阻挡而无法由键帽501出光,故无法继续产生发光效果。
补充说明的是,当任一键帽501被触压时,第一滑动件502与第二滑动件503分别朝向第一侧壁511a与第二侧壁511b移动而挤压第一弹性元件504与第二弹性元件505,使第一弹性元件504与第二弹性元件505呈一压缩状态,如图22所示。而当该键帽501不再被触压时,第一弹性元件504与第二弹性元件505回复放松状态并推动第一滑动件502与第二滑动件503重新移动至如图21所示的位置,借此第一斜面501ax再次沿第三斜面502ax移动,第二斜面501bx亦再次沿第四斜面503ax移动以令键帽501回归如图21所示的位置。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十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12,请同时参照图23及图24,图23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24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十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当任一键帽501未被触压时(即图23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502b与第二透光区503b未与二破孔5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53朝向底板52的方向发射的一光束通过二破孔521后将被第一滑动件502与第二滑动件503阻挡而无法产生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501被触压时(即图24所示的状态),第一滑动件502与第二滑动件503被朝外推动而反向移动并互相远离,使得第一透光区502b与第二透光区503b分别与二破孔521重叠,故背光模组53朝向底板5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二破孔521、第一透光区502b与第二透光区503b而由键帽501出光,以产生发光效果。
以下说明本发明一第十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13,请同时参照图25及图26,图25本发明第十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26本发明第十二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与第十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于本例中每一第一滑动件502包括一第一透光区502m及一第二透光区502n,每一第二滑动件503包括一第三透光区503p及一第四透光区503q,且第一透光区502m与第二透光区502n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第三透光区503p及第四透光区503q亦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
当任一键帽501未被触压时(即图25所示的状态),第一透光区502m及第三透光区503p与底板52的二破孔5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53朝向底板5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二破孔521、第一透光区502m及第三透光区503p,进而由键帽5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一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而当任一键帽501被触压而朝向底板52的方向垂直移动时(即图26所示的状态),第二透光区502n及第四透光区503q与二破孔521重叠,于是背光模组53朝向底板52的方向发射的光束通过二破孔521、第二透光区502n及第四透光区503q,进而由键帽501出光并产生具有第二种颜色的光束的发光效果。
通过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键盘,其利用键帽被触压时推动滑动件移动而控制键帽出光与否,进而达成不需开启或关闭背光模组的发光元件即能切换发光效果的目的。本发明的发光键盘更可透过改变滑动件的透光区的数量及透光材料的颜色达成改变发光颜色的目的,而不需改用不同颜色的光源。故本发明的发光键盘得以有效改善现有发光键盘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与特点,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键盘,包括:
多个按键,其中每一该按键包括:
一键帽,包括至少一第一突部,其中该第一突部具有一第一斜面;以及
一滑动件,设置于该键帽下方,包括至少一第二突部,其中该第二突部具有一第二斜面,且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平行;
一底板,设置于多个该滑动件下方,用以限位多个该滑动件,该底板包括分别对应多个该滑动件的多个破孔;以及
一背光模组,设置于该底板下方,用以朝向该底板的方向发射一光束;
其中,于一该键帽被触压而垂直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斜面沿该第二斜面移动而推动该滑动件相对于该底板水平移动,以令通过该底板的该破孔的该光束通过该滑动件而由该键帽出光或被该滑动件阻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滑动件包括至少一第一透光区,于该键帽未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通过该破孔与该第一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而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而推动该滑动件相对于该底板水平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不再与该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被该滑动件阻挡而无法由该键帽出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滑动件包括至少一第一透光区,于该键帽未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不与该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被该滑动件阻挡而无法由该键帽出光,而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而推动该滑动件相对于该底板水平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通过该破孔与该第一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滑动件包括至少一第一透光区及至少一第二透光区,于该键帽未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通过该破孔与该第一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而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而推动该滑动件相对于该底板水平移动时,该第二透光区与该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通过该破孔与该第二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其中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还包括一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上,其中,该框架包括多个开口,每一开口对应一该按键,且多个该滑动件分别设置于该多个开口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中多个该键帽连结于该框架或该底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按键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滑动件与该开口的一侧壁之间,用以复位该滑动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中该滑动件与该框架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该底板还包括对应多个该滑动件的多个滑槽。
11.一种键盘,包括:
多个按键,其中每一该按键包括:
一键帽,包括:
一第一突部,具有一第一斜面;以及
一第二突部,具有一第二斜面,其中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一斜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一第一滑动件,设置于该键帽下方,包括:
一第三突部,具有一第三斜面,其中该第三斜面与该第一斜面平行;以及
一第二滑动件,设置于该键帽下方,包括:
一第四突部,具有一第四斜面,且该第四斜面与该第三斜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其中该第四斜面与该第二斜面平行;
一底板,设置于多个该第一滑动件及多个该第二滑动件下方,用以限位多个该第一滑动件及多个该第二滑动件,该底板包括分别对应该多个按键的多个破孔;以及
一背光模组,设置于该底板下方,用以朝向该底板的方向发射一光束;
其中,于一该键帽被触压而垂直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斜面沿该第三斜面移动,且该第二斜面沿该第四斜面移动而推动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相对于该底板水平移动,以令通过该底板的至少一该破孔的该光束通过该第一滑动件或该第二滑动件而由该键帽出光,或被该第一滑动件或该第二滑动件阻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按键对应二该破孔,每一该第一滑动件包括一第一透光区,且每一该第二滑动件包括一第二透光区,其中,该二破孔分别位于对应相应的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之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其中于该键帽未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分别与该二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通过该二破孔、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而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反向移动并互相远离以使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不再与该二破孔重叠,以令该光束被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阻挡而无法由该键帽出光。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其中于该键帽未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不与该二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被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阻挡而无法由该键帽出光,而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反向移动并互相远离以使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分别与该二破孔重叠,以令该光束通过该二破孔、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按键对应二该破孔,每一该第一滑动件包括一第一透光区及一第二透光区,且每一该第二滑动件包括一第三透光区及一第四透光区,其中,该二破孔分别位于对应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之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键盘,其中,于该键帽未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三透光区分别与该二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通过该二破孔、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三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而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反向移动并互相远离以使该第二透光区与该第四透光区分别与该二破孔重叠,以令该光束通过该二破孔、该第二透光区与该第四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键盘,其中该第一透光区与该第二透光区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且该第三透光区与该第四透光区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按键对应一该破孔,且该破孔位于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之间,其中,于该键帽未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维持一距离而形成与该底板的该破孔重叠的一缺口,以使该光束通过该破孔与该缺口而由该键帽出光。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键盘,其中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反向移动至互相接触以阻挡通过该破孔的该光束。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键盘,其中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一透光区,于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反向移动至互相接触而令该透光区与该破孔重叠,以使该光束通过该破孔与该透光区而由该键帽出光。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键盘,其中该透光区包括非透明的透光材料。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按键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之间,用以复位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还包括一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上,其中,该框架包括多个开口,每一开口对应一该按键,且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设置于该开口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键盘,其中多个该键帽连结于该框架或该底板。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一该按键还包括:
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滑动件与该开口的一第一侧壁之间,用以复位该第一滑动件;以及
一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滑动件与该开口的一第二侧壁之间,用以复位该第二滑动件,其中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一侧壁平行。
2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其中该底板还包括对应多个该第一滑动件及多个该第二滑动件的多个滑槽。
CN201410589551.6A 2014-10-28 2014-10-28 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2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9551.6A CN105632825B (zh) 2014-10-28 2014-10-28 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9551.6A CN105632825B (zh) 2014-10-28 2014-10-28 键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2825A CN105632825A (zh) 2016-06-01
CN105632825B true CN105632825B (zh) 2018-01-16

Family

ID=56047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955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2825B (zh) 2014-10-28 2014-10-28 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2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2914B (zh) * 2017-05-19 2020-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键盘及电子设备
CN109065392B (zh) * 2018-08-16 2019-12-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36257U (zh) * 2010-11-26 2011-08-1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102842453A (zh) * 2011-06-21 2012-12-2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按键结构
CN103151206A (zh) * 2013-03-05 2013-06-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结构
CN203054739U (zh) * 2012-12-19 2013-07-1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4984B2 (en) * 2010-10-25 2013-03-26 Sunrex Technology Corp. Lighted keyboar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36257U (zh) * 2010-11-26 2011-08-1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102842453A (zh) * 2011-06-21 2012-12-2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按键结构
CN203054739U (zh) * 2012-12-19 2013-07-1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CN103151206A (zh) * 2013-03-05 2013-06-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2825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9499B (zh) 發光鍵盤
TWI539328B (zh) 發光鍵盤及其導光板模組
TWI636475B (zh) 發光鍵盤
TWI501279B (zh) 鍵盤
TWI636476B (zh) 發光鍵盤
CN104347299B (zh)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板模块
CN102842453B (zh) 具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按键结构
TWI451290B (zh) 發光鍵盤
CN105261507A (zh) 一种产生按压触感及快速回弹的薄型键盘开关键组结构
US20150014135A1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TWI553682B (zh) 發光鍵盤
TW201316368A (zh) 發光鍵盤
TW201901721A (zh) 鍵盤裝置
CN105632825B (zh) 键盘
TWM541103U (zh) 發光鍵盤
TW201916084A (zh) 發光鍵盤
TW201901720A (zh) 鍵盤裝置
CN202067706U (zh) 发光键盘
CN104252987A (zh) 发光键盘装置
US9818557B2 (en) Key structure
CN102456494A (zh) 发光键盘
TWI601177B (zh) 發光鍵盤
CN204167171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06653445A (zh) 多色发光键盘
EP2811504A1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