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0436A -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0436A
CN105630436A CN201410593439.XA CN201410593439A CN105630436A CN 105630436 A CN105630436 A CN 105630436A CN 201410593439 A CN201410593439 A CN 201410593439A CN 105630436 A CN105630436 A CN 105630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rectangular area
lateral dimension
longitudinal size
m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34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0436B (zh
Inventor
董延平
杨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rp filed Critical TC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934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0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0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0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0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0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多屏共享容易造成参数匹配困难、共享界面失真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纵横比,在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移动最大矩形区域,使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根据xMax、yMax、wMax、hMax、xRatio、yRatio、wRatio和hRatio,计算x2、y2、w2和h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当于隔离了屏幕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图像等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屏幕传输至另一屏幕时,其参数与另一屏幕仍然能够匹配,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异地修改,不会导致多屏共享下共享界面的失真。

Description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设备无线操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屏互动,是指基于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igitalLivingNetworkAlliance,DLNA)协议、闪联协议或Miracast协议等,通过WiFi网络连接,在不同多媒体终端上,例如,基于IOS、Android或Symbian等不同操作系统上的不同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手机、PDA和TV)等之间,可进行多媒体(包括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内容的传输、解析、展示和控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在不同平台设备上同时共享展示内容。简单地说,多屏共享就是几种设备的屏幕,通过专门的连接设备互相连接转换。例如,手机上的电影可以在电视上播放,平板电脑上的图片可以在电视上分享,电脑的内容可以投影到电视上,等等。
多屏共享(或者转屏)是多屏互动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多屏共享,可以将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无论安卓系统还是苹果IOS系统)上的视频、照片、音乐播放的屏幕通过WiFi或者AP模式转屏到电视屏幕或其他尺寸较大的设备的屏幕上,用户可以尽情地在大屏幕上浏览智能终端拍下的照片,通过会议室投影仪实时共享笔记本屏幕,或者在平板电脑上收看家庭直播节目。
尽管多屏共享丰富了人们的多媒体生活,然而,由于不同设备的屏幕具有不同的尺寸、像素等,例如,一般的电视机,其屏幕尺寸、像素要远远大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屏幕尺寸、像素,在实现智能终端与电视机的多屏共享时,很容易造成参数匹配困难、共享界面失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多屏共享容易造成参数匹配困难、共享界面失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所述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所述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第一屏幕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
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所述纵横比,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移动所述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根据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及纵向上的距离、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及纵向尺寸、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与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以及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所述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所述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第一屏幕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
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所述纵横比,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中心重合模块,用于移动所述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及纵向上的距离、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及纵向尺寸、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与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以及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由于图像在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等与屏幕像素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得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当于隔离了屏幕之间的差异性,在实现多屏互动或者其中的多屏共享功能时,使得图像等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屏幕传输至另一屏幕时,其参数与另一屏幕仍然能够匹配,既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异地修改,也不会导致多屏共享下共享界面的失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后的数据包的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屏幕及第一屏幕上布局的图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将与第一屏幕实现多屏共享的第二屏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在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图像A从第一屏幕传输至第二设备时在第二屏幕上的显示结果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所述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第一屏幕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所述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aspectRatio、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xRatio、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yRatio、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wRatio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hRatio;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所述纵横比aspectRatio,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移动所述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w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所述h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根据xMax、yMax、所述wMax、hMax、xRatio、yRatio、wRatio和hRatio,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所述x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所述y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以示区别,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为了实现多屏共享的两个不同设备分别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称谓,相应地,将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称为第一屏幕,将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称为第二屏幕。例如,要在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之间实现多屏共享,可以将智能手机视为是第一设备,将智能电视视为是第二设备,智能手机具有的屏幕称为第一屏幕,智能电视具有的屏幕称为第二屏幕。
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的实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1至步骤S104:
S101,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即,若图像的形状本身就是一规则矩形,那么,图像的尺寸就是这一规则矩形的尺寸;若图像的形状为任意形状,则以能够完全包围图像的最小矩形区域的尺寸为该图像的尺寸。当图像从第一设备传输至第二设备时,其除了包含对应于图像的数据本身之外,还包含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这些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aspectRatio(即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与横向尺寸之比)、图像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xRatio、图像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yRatio、图像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wRatio以及图像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hRatio,等等。
S102,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第一屏幕的纵横比aspectRatio,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将第二屏幕的可视区域视为一个矩形区域,则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即: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一个矩形区域,该矩形区域至少有两个边与第二屏幕的可视区域(矩形区域)的两个边重合。
S103,移动步骤S102生成的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如前所述,可将第二屏幕的可视区域视为一个矩形区域。为了描述方便,后续将第二屏幕的可视区域简称为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移动步骤S102生成的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可以是:以按照公式xMax=|wp-wMax|/2和公式yMax=|hp-hMax|/2计算所得的xMax和yMax为限,移动步骤S102生成的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其中,公式xMax=|wp-wMax|/2中的wp为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p-wMax|表示对wp-wMax取绝对值;公式yMax=|hp-hMax|/2中h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p-hMax|表示对hp-hMax取绝对值。
此处说明一下,按照xMax=|wp-wMax|/2和公式yMax=|hp-hMax|/2计算所得的xMax实际上是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或者,是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计算所得的yMax实际上是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或者,是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
以xMax和yMax为限移动步骤S102生成的最大矩形区域,即,移动通过步骤S102生成的最大矩形区域,使其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距离xMax,使其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距离yMax,此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即,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对角线的交点与所述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对角线的交点重合。
S104,根据xMax、yMax、所述wMax、hMax、xRatio、yRatio、wRatio和hRatio,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
本步骤中,xMax的意义与步骤S104中xMax的意义相同,即为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或者,为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yMax的意义与步骤S104中yMax的意义相同,即为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或者,为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在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等是与屏幕像素相关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会因为屏幕像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此计算所得的这些数据信息才能使图像传输至第二屏幕时不致界面失真。
从上述附图1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可知,由于图像在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等与屏幕像素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得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当于隔离了屏幕之间的差异性,在实现多屏互动或者其中的多屏共享功能时,使得图像等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屏幕传输至另一屏幕时,其参数与另一屏幕仍然能够匹配,既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异地修改,也不会导致多屏共享下共享界面的失真。
请参阅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的实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201至步骤S205:
S201,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的实现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1的实现方法完全相同,其中相关表达式、术语和概念等的说明或解释具体可参阅对步骤S101的说明或解释,此处不做赘述。
S202,按照公式w’Max=hp/aspectRatio和公式h’Max=wp×aspectRatio分别计算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横向尺寸w’Max和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纵向尺寸h’Max。
在本实施例中,w’Max=hp/aspectRatio和公式h’Max=wp×aspectRatio中的hp为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wp为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aspectRatio为第一屏幕的纵横比。
S203,根据w’Max与wp的大小关系以及h’Max与hp的大小关系,分别将w’Max和h’Max适配为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和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
由于按照公式w’Max=hp/aspectRatio计算所得的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横向尺寸w’Max可能大于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wp,此时以计算所得的w’Max作为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显然不符合事实;同样地,按照公式h’Max=wp×aspectRatio计算所得的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纵向尺寸h’Max可能大于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hp,此时以计算所得的h’Max作为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显然也不符合事实,因此,需要对w’Max和h’Max做进一步处理,分别将w’Max和h’Max适配为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和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
具体地,作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根据w’Max与wp的大小关系以及h’Max与hp的大小关系,分别将所述w’Max和所述h’Max适配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和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为:若所述w’Max不大于所述wp,则取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若所述w’Max大于所述wp,则取所述w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若所述h’Max不大于所述hp,则取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若所述h’Max大于所述hp,则取所述h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
S204,移动通过步骤S202至步骤S203生成的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4的实现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3的实现方法完全相同,其中相关表达式、术语和概念等的说明或解释具体可参阅对步骤S103的说明或解释,此处不做赘述。
S205,根据xMax、yMax、所述wMax、hMax、xRatio、yRatio、wRatio和hRatio,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5的实现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4的实现方法完全相同,其中相关表达式、术语和概念等的说明或解释具体可参阅对步骤S104的说明或解释,此处不做赘述。
从上述附图2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可知,由于图像在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等与屏幕像素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得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当于隔离了屏幕之间的差异性,在实现多屏互动或者其中的多屏共享功能时,使得图像等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屏幕传输至另一屏幕时,其参数与另一屏幕仍然能够匹配,既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异地修改,也不会导致多屏共享下共享界面的失真。
请参阅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的实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301至步骤S304:
S301,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1的实现方法与实施例一示例的步骤S101的实现方法完全相同,其中相关表达式、术语和概念等的说明或解释具体可参阅对步骤S101的说明或解释,此处不做赘述。
S302,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第一屏幕的纵横比aspectRatio,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2的实现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2的实现方法完全相同,其中相关表达式、术语和概念等的说明或解释具体可参阅对步骤S102的说明或解释,此处不做赘述。
S303,移动步骤S302生成的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3的实现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步骤S103的实现方法完全相同,其中相关表达式、术语和概念等的说明或解释具体可参阅对步骤S103的说明或解释,此处不做赘述。
S304,按照公式x2=wMax×xRatio+xMax计算x2、按照公式y2=hMax×yRatio+yMax计算y2、按照公式w2=wMax×wRatio计算w2以及按照公式h2=hMax×hRatio计算h2
本实施例中,xMax、yMax、wMax、hMax、xRatio、yRatio、wRatio和hRatio,等相关表达式的含义与实施例一中xMax、yMax、wMax、hMax、xRatio、yRatio、wRatio和hRatio,等相关表达式的含义完全相同,具体可参阅对实施例一的说明或解释,此处不做赘述。图像在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等是与屏幕像素相关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会因为屏幕像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此计算所得的这些数据信息才能使图像传输至第二屏幕时不致界面失真。
从上述附图3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可知,由于图像在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另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等与屏幕像素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得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当于隔离了屏幕之间的差异性,在实现多屏互动或者其中的多屏共享功能时,使得图像等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屏幕传输至另一屏幕时,其参数与另一屏幕仍然能够匹配,既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异地修改,也不会导致多屏共享下共享界面的失真。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至附图3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中,图像对应的数据或者所述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后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数据体,可以解决数据交换的平台差异性,增加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
上述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后的数据包如附图4所示,包括数据头、CRLF和数据体三部分,其中:
数据头由键-值(Key-Value)对组成,用于存储元数据即有关数据的数据(例如,描述数据体的格式与类型等),每行以CRLF结束;数据头一般包含两个通用数据头域,其中,一个数据头域表示数据体格式(Content-type),例如,JSON、XML、properties或者其它经双方协商的格式,另一个数据头域表示数据体编码方式(Content-encoding),例如,utf-8、gb2312等等,用于解决文字乱码问题;
CRLF是数据提取标识点,用空行表示,用于对数据头和数据体的分割;
数据体是按照数据体格式与数据体编码方式指定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
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后的数据包示例如下:
数据封装好后,按照utf-8编码,便可由第一设备传输至第二设备,其发送过程如下:填写通用数据头域,例如Content-type;填写自定义数据头域,例如Personal-difine;填写CRLF;按照Content-type检查数据格式是否正确;按照Content-encoding编码数据体;填写数据体;将整个数据头和数据体按UTF-8进行编码发送。
第二设备接收数据包,按照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解析数据包,其过程如下: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取出数据体类型;获取数据体的编码格式;按编码格式对数据体进行解码获取数据体;按数据体类型分析析获取数据体信息;获取自定义数据头域。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附图1至附图3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以下通过实际示例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除特别说明之外,图像、屏幕、矩形区域的尺寸或者横坐标、纵坐标的值等等,均以像素(px)为单位。
如附图5所示,表示第一屏幕的尺寸为1000×400(横向尺寸为1000,纵向尺寸为400),其上有A、B和C三个图像。以下以图像A为例,说明其在第一屏幕和如附图6示例的第二屏幕之间实现多屏共享。
图像A与屏幕像素相关的数据信息如下:
图像A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1=50;
图像A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y1=30;
图像A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1=150;
图像A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1=300;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图像A与屏幕像素不相关的数据信息如下:
aspectRatio=400/1000=2/5;
xRatio=50/1000=1/20;
yRatio=30/400=3/40;
wRatio=150/1000=3/20;
hRatio=300/400=3/4。
对于图像A,第一设备根据其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上述数据后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如下:
第二设备收到上述数据包后,根据上述数据信息和附图6示例的第二屏幕的参数即尺寸为800×400(横向尺寸为800,纵向尺寸为400),在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具体如下:按照公式w’Max=hp/aspectRatio和公式h’Max=wp×aspectRatio分别计算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横向尺寸w’Max和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纵向尺寸h’Max,即w’Max=400×5/2=1000,h’Max=800×2/5=320。
由于计算所得的w’Max(=1000)大于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800),因此,直接取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为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即wMax=800,而计算所得的h’Max(=320)小于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400),因此,仍然以计算所得的h’Max作为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即hMax=320,即最大矩形区域尺寸为800×320(横向尺寸为800,纵向尺寸为320)。
以xMax和yMax为限移动步骤上述生成的尺寸为800×320的最大矩形区域,使其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如附图7的粗黑线部分所示,是在附图6示例的第二屏幕上生成的尺寸为800×320的最大矩形区域。
其中,xMax为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yMax为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按照公式xMax=|wp-wMax|/2和公式yMax=|hp-hMax|/2计算,所得结果为:xMax=|800-800|/2=0,yMax=|400-320|/2=40。
按照公式x2=wMax×xRatio+xMax计算图像A在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按照公式y2=hMax×yRatio+yMax计算图像在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y2、按照公式w2=wMax×wRatio计算图像A在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以及按照公式h2=hMax×hRatio计算图像A在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2,计算结果如下:
x2=800×1/20+0=40;
y2=320×3/40+40=64;
w2=800×3/20=120;
h2=320×3/4=240;
图像A在附图6示例的第二屏幕上的最终显示结果如附图8所示。
请参阅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可以是附图1至附图3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执行主体。
为了便于说明,附图9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9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主要包括解析模块901、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902、中心重合模块903和第一计算模块904,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解析模块901,用于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所述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所述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aspectRatio、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xRatio;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yRatio;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wRatio;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hRatio,所述第一屏幕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
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902,用于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第一屏幕的纵横比aspectRatio,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中心重合模块903,用于移动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902在第二屏幕上生成的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w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所述h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
第一计算模块904,用于根据xMax、yMax、所述wMax、hMax、xRatio、yRatio、wRatio和hRatio,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纵坐标y2、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和纵向尺寸h2,所述x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所述y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
上述xMax和yMax分别按照xMax=|wp-wMax|/2和公式yMax=|hp-hMax|/2计算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附图9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解析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的硬件,例如解析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可以是执行根据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所述纵横比aspectRatio,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的硬件,例如最大矩形区域生成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
附图9示例的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902还可以包括第二计算单元1001和适配单元1002,如附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其中:
第二计算单元1001,用于按照公式w’Max=hp/aspectRatio和公式h’Max=wp×aspectRatio分别计算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横向尺寸w’Max和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纵向尺寸h’Max;
适配单元1002,用于根据所述w’Max与所述wp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h’Max与所述hp的大小关系,分别将所述w’Max和所述h’Max适配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和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
附图10示例的适配单元1002可以包括第一取值单元1101和第二取值单元1102,如附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其中:
第一取值单元1101,用于若所述w’Max小于所述wp,则取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若所述w’Max大于所述wp,则取所述w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Max;
第二取值单元1102,用于若所述h’Max小于所述hp,则取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若所述h’Max大于所述hp,则取所述h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Max。
附图9示例的第一计算模块903可以包括第三计算单元1201,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第三计算单元1201用于按照公式x2=wMax×xRatio+xMax计算图像在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x2、按照公式y2=hMax×yRatio+yMax计算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y2、按照公式w2=wMax×wRatio计算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w2以及按照公式h2=hMax×hRatio计算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h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附图9至附图12示例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中,图像对应的数据或者所述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由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后传输至所述第二系统,具体封装和传输方法可参阅前述的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所述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所述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第一屏幕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
B、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所述纵横比,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C、移动所述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D、根据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及纵向上的距离、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及纵向尺寸、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与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以及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1、按照公式w’Max=hp/aspectRatio和公式h’Max=wp×aspectRatio分别计算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横向尺寸w’Max和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纵向尺寸h’Max,所述h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所述w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所述aspectRatio为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
B2、根据所述w’Max与所述wp的尺寸关系以及所述h’Max与所述hp的尺寸关系,分别将所述w’Max和所述h’Max适配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
若所述w’Max不大于所述wp,则取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若所述w’Max大于所述wp,则取所述w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
若所述h’Max不大于所述hp,则取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若所述h’Max大于所述hp,则取所述h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按照公式x2=wMax×xRatio+xMax计算x2、按照公式y2=hMax×yRatio+yMax计算y2、按照公式w2=wMax×wRatio计算w2以及按照公式h2=hMax×hRatio计算h2,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所述x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x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所述y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y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所述w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h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对应的数据或者所述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后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
6.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所述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所述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第一屏幕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
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所述纵横比,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中心重合模块,用于移动所述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及纵向上的距离、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及纵向尺寸、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与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以及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按照公式w’Max=hp/aspectRatio和公式h’Max=wp×aspectRatio分别计算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横向尺寸w’Max和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纵向尺寸h’Max,所述h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所述w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所述aspectRatio为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h’Max;
适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w’Max与所述wp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h’Max与所述hp的大小关系,分别将所述w’Max和所述h’Max适配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单元包括:
第一取值单元,用于若所述w’Max不大于所述wp,则取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若所述w’Max大于所述wp,则取所述w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
第二取值单元,用于若所述h’Max不大于所述hp,则取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若所述h’Max大于所述hp,则取所述hp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按照公式x2=wMax×xRatio+xMax计算x2、按照公式y2=hMax×yRatio+yMax计算y2、按照公式w2=wMax×wRatio计算w2以及按照公式h2=hMax×hRatio计算h2,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所述x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x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所述y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y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所述w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h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对应的数据或者所述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由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封装后传输至所述第二系统。
CN201410593439.XA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30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3439.XA CN105630436B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3439.XA CN105630436B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0436A true CN105630436A (zh) 2016-06-01
CN105630436B CN105630436B (zh) 2018-11-02

Family

ID=5604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3439.XA Active CN105630436B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043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9192A (zh) * 2016-08-24 2017-01-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域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45319A (zh) * 2017-04-26 2017-09-08 海南云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360543A (zh) * 2017-06-13 2017-11-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个设备间共享外设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7873A (zh) * 2019-07-29 2020-06-2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场景布局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11389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子白板的多终端上屏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WO2022001647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主题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281A1 (en) * 2000-11-10 2002-05-16 Jun Moroo Image display control unit, imag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recorde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2007148488A (ja) * 2005-11-24 2007-06-14 Craftmax:Kk 画像変換装置、画像変換方法、および、画像変換プログラム
CN103139575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万正彪 一种实现多屏图像显示的画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020968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共享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281A1 (en) * 2000-11-10 2002-05-16 Jun Moroo Image display control unit, imag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recorde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2007148488A (ja) * 2005-11-24 2007-06-14 Craftmax:Kk 画像変換装置、画像変換方法、および、画像変換プログラム
CN103139575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万正彪 一种实现多屏图像显示的画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020968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共享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9192A (zh) * 2016-08-24 2017-01-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域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9192B (zh) * 2016-08-24 2019-12-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域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45319A (zh) * 2017-04-26 2017-09-08 海南云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145319B (zh) * 2017-04-26 2020-07-14 海南云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360543A (zh) * 2017-06-13 2017-11-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个设备间共享外设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7873A (zh) * 2019-07-29 2020-06-2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场景布局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7873B (zh) * 2019-07-29 2021-09-21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场景布局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01647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主题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11389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子白板的多终端上屏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0436B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50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360-degree three-dimensional image and method therefor
US101083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ation of media content
CN105630436A (zh) 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3348695B (zh) 针对图形的低延时无线显示器
CN109508162A (zh)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EP428763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8033123A (ja) 従来型描画機器及び没入型描画機器用の没入型ビデオのフォーマット化の方法、装置及びストリーム
KR20200051784A (ko) 3 자유도 및 볼류메트릭 호환 가능한 비디오 스트림을 인코딩 및 디코딩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디바이스들
CN102474661A (zh) 根据输送协议封装三维视频数据
US20200145736A1 (en) Media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010952B2 (ja) 投影画像構築方法及び装置
EP356215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ream for volumetric video format
EP3547688A1 (en) Method for decoding motion vector, and decoder
US20200145716A1 (en) 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838532A (zh) 一种多屏内容合成显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200092531A1 (en) Video image presentation and encapsulation method and video image presentation and encapsulation apparatus
CN116508065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呈现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80228B (zh) 一种监控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96571A (zh) 屏幕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03856552B (zh) 用于互动直播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84628A (zh) Rss资讯交互查看的方法及终端
WO2021000650A1 (zh) 节目分发方法和装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US11361488B2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979377A (zh) 一种基于android的教育交互实现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992019A (zh) 一种实现网络数字视频播放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