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0760B - 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20760B CN105620760B CN201410605487.6A CN201410605487A CN105620760B CN 105620760 B CN105620760 B CN 105620760B CN 201410605487 A CN201410605487 A CN 201410605487A CN 105620760 B CN105620760 B CN 1056207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liquid hydrogen
- air
- valve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包含流量控制活门(1),过滤器(2),空气液氢换热器(3),关断活门(4),第二关断活门(5),风扇(6),座舱(7),泵(8),储液箱(9),电子设备(10),液氢燃料箱(13)中的燃料通过泵(14)做功,流入空气液氢换热器(3)并吸收热量后,进入发动机(16)。本发明利用冲压空气实现座舱空气调节功能,系统结构简单;利用单相液体回路系统有效带走电子设备、第二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的集中热载荷;利用储液箱浸没在液氢燃料箱内充当“热缓冲器”,有效冷却瞬时高热流热载荷。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环境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飞机环境控制领域应用的主要技术有空气循环冷却技术、蒸发循环冷却技术和液体回路冷却技术。
空气循环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中,但是制冷性能系数低,地面停机时系统工作可靠性差,加之又由于引入的是外界冲压空气,导致使用高度和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都与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加热严重,飞行高度和速度大的特点形成了矛盾。
蒸发循环冷却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性能系数较高,经济性较好;与外界大气的关系较小,基本上不受飞行高度和速度的影响;适应性大,可把制冷作用准确地调定在所需点上;能够解决飞机地面停机冷却及低空除湿问题。
液体回路冷却技术属于间接式冷却,中间冷却剂为液体。液体的导热系数和质量热容均比空气大得多。在同样的设备功率下,使用液体冷却剂可以减少通往设备的流量及管路尺寸,成为对集中热载荷和远距离热载荷进行冷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上述现有技术往往考虑的是人或设备,是相对独立的,并没有统筹安排。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管理系统不仅要为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且要为电子设备和其它设备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其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应当考虑重量、性能、成本、可靠性、代偿损失等因素,将机体结构、防热系统、热控系统乃至推进系统综合在一起进行设计。
高超声速飞行器是当今世界各主要航空航天大国研究的热点,它具有及其重要的商业和军事应用价值,对国家安全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中以马赫数大于5的速度飞行,遭遇到的气动加热环境极其严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任务和目的旨在从高超声速飞行器满足飞行时间短,速度、高度变化快的任务包线的角度出发,解决传入飞行器内部气动加热量、发动机废热和电子设备散发热量的冷却需求,提出适用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包含流量控制活门1,过滤器2,空气液氢换热器3,关断活门4,第二关断活门5,风扇6,座舱7,泵8,储液箱9,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液压系统12,液氢燃料箱13,泵14,温度控制活门15,发动机16,
液氢燃料箱13中的燃料通过泵14做功,流入空气液氢换热器3并吸收热量后,进入发动机16;
其中,冲压空气通过过滤器2进入空气液氢换热器3将热量传递给液氢燃料;在飞行器地面停机时,空气液氢换热器3的空气侧通过关闭关断活门4同时打开第二关断活门5后被风扇6抽吸排出;当飞行器在空中时,空气液氢换热器3的空气侧通过打开关断活门4同时关闭第二关断活门5后被排出;
液体依次通过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和液压系统12并带走热载荷后,通过泵8进入储液箱9,将热量传递给液氢燃料箱13后再依次进入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和液压系统12,形成液体循环冷却回路。
所述冲压空气的流量由流量控制活门1进行控制,其温度由温度控制活门15进行控制。
技术效果
本发明由座舱空气调节分系统和电子设备冷却分系统组成。以液氢燃料作为热沉,不会额外增加飞行器的起飞质量,代偿损失小;利用冲压空气实现座舱空气调节功能,系统结构简单;利用单相液体回路系统有效带走电子设备、第二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的集中热载荷;利用储液箱浸没在液氢燃料箱内充当“热缓冲器”,有效冷却瞬时高热流热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包含流量控制活门1,过滤器2,空气液氢换热器3,关断活门4,第二关断活门5,风扇6,座舱7,泵8,储液箱9,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液压系统12,液氢燃料箱13,泵14,温度控制活门15,发动机16。
液氢燃料箱13中的燃料通过泵14做功,流入空气液氢换热器3并吸收热量后,进入发动机16。
其中,冲压空气通过过滤器2进入空气液氢换热器3将热量传递给液氢燃料;所述冲压空气的流量由流量控制活门1进行控制,其温度由温度控制活门15进行控制。在飞行器地面停机时,空气液氢换热器3的空气侧通过关闭关断活门4同时打开第二关断活门5后被风扇6抽吸排出;当飞行器在空中时,空气液氢换热器3的空气侧通过打开关断活门4同时关闭第二关断活门5后被排出;
液体依次通过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和液压系统12并带走热载荷后,通过泵8进入储液箱9,将热量传递给液氢燃料箱13后再依次进入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和液压系统12,形成液体循环冷却回路。
Claims (2)
1.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包含流量控制活门(1),过滤器(2),空气液氢换热器(3),关断活门(4),第二关断活门(5),风扇(6),座舱(7),泵(8),储液箱(9),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液压系统(12),液氢燃料箱(13),第二泵(14),温度控制活门(15),发动机(16),
其特征在于:液氢燃料箱(13)中的燃料通过第二泵(14)做功,流入空气液氢换热器(3)并吸收热量后,进入发动机(16);
其中,冲压空气通过过滤器(2)进入空气液氢换热器(3)将热量传递给液氢燃料;在飞行器地面停机时,空气液氢换热器(3)的空气侧通过关闭关断活门(4)同时打开第二关断活门(5)后被风扇(6)抽吸排出;当飞行器在空中时,空气液氢换热器(3)的空气侧通过打开关断活门(4)同时关闭第二关断活门(5)后被排出;
液体依次通过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和液压系统(12)并带走热载荷后,通过泵(8)进入储液箱(9),将热量传递给液氢燃料箱(13)后再依次进入电子设备(10)、第二动力系统(11)和液压系统(12),形成液体循环冷却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空气的流量由流量控制活门(1)进行控制,其温度由温度控制活门(15)进行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05487.6A CN105620760B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05487.6A CN105620760B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0760A CN105620760A (zh) | 2016-06-01 |
CN105620760B true CN105620760B (zh) | 2017-12-19 |
Family
ID=5603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05487.6A Active CN105620760B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207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27066A (zh) * | 2019-04-24 | 2019-08-1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使用燃油冷却的轻型飞机集中式冷却系统及方法 |
CN113619769B (zh) * | 2021-07-28 | 2023-03-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飞行器相变吸热与分解吸热复合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结构 |
US11731780B2 (en) | 2021-09-09 | 2023-08-22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Aircraft system including a cryogenic fluid operated auxiliary power unit (APU) |
US11912416B2 (en) | 2021-09-09 | 2024-02-27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Hydrogen systems for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onboard aircraft |
US20230406515A1 (en) * | 2022-05-17 | 2023-12-21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Hydrogen-coole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542843C1 (de) * | 1995-11-17 | 1996-12-19 | Daimler Benz Aerospace Airbus | System zur Reduzierung der in ein Luftfahrzeug während des Flugbetriebes eingekoppelten Wärme |
US5813630A (en) * | 1996-09-27 | 1998-09-29 |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 Multi-mode secondary power unit |
US7836867B2 (en) * | 2007-02-20 | 2010-11-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Diesel fuel cooling system and control strategy |
CN102381479B (zh) * | 2011-09-14 | 2014-07-09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的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 |
CN102756807A (zh) * | 2012-07-06 | 2012-10-3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飞机液冷系统和环控系统共用冲压进气道的结构及应用方法 |
-
2014
- 2014-10-31 CN CN201410605487.6A patent/CN10562076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0760A (zh) | 2016-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39860A (zh) | 一种适于长航时大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 |
CN105620760B (zh) | 一种适于瞬时高热流的热管理装置 | |
CN108750123B (zh) | 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能综合管理系统及飞行器 | |
CN102381479B (zh) | 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的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 | |
CN102390538A (zh) | 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 | |
CN102390537A (zh) | 一种环控系统和液冷系统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 |
CN105966625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冷却系统 | |
EP2843243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t balance and transport for aircraft hydraulic systems | |
CN102295072A (zh) | 一种飞机单层空气-液体蒙皮热交换方法 | |
CN108438233A (zh) | 一种直升机空调系统 | |
CN105620757B (zh) | 一种适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综合热管理装置 | |
CN203206642U (zh) | 用于试验飞机上的专用液冷装置系统 | |
CN101476792A (zh) | 带预冷器的动力涡轮驱动的逆升压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 | |
US2930553A (en) | Aircraft cooling method | |
CN110510131B (zh) | 一种飞机燃油循环蓄冷装置 | |
CN209988107U (zh) | 高超声速飞行器及其热防护结构与冷却剂循环系统 | |
CN107738755B (zh) | 一种适应天地往返的高效主被动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CN209787675U (zh) | 相变材料储能和冲压空气及燃油冷源的机载喷雾冷却系统 | |
CN108088105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吊舱环境控制系统 | |
CN219806967U (zh) | 飞行器辅助动力单元散热系统 | |
CN113525694A (zh) | 一种机翼防除冰系统 | |
CN105636404A (zh) | 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液体冷却系统 | |
CN105275662A (zh) | 一种适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闭式循环系统 | |
CN106364663B (zh) | 飞机空调组件舱 | |
CN115230969A (zh) | 一种采用涡流管的防除冰和电子设备冷却的飞行器环控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