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0891A -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0891A
CN105610891A CN201510618645.6A CN201510618645A CN105610891A CN 105610891 A CN105610891 A CN 105610891A CN 201510618645 A CN201510618645 A CN 201510618645A CN 105610891 A CN105610891 A CN 105610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biometric information
controlled
distance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86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0891B (zh
Inventor
贺才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86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0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0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0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0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0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终端,其中,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供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将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一种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指纹、虹膜等生物信息识别技术的日趋成熟,各种移动通信设备也都陆续采用了生物信息解锁等生物信息验证方案,同时,一些支付方式也使用生物信息验证技术。人体的生物信息具有随身携带无需记忆、隐蔽性和安全性较强的特性,在识别验证过程中比传统的数据方案更快捷、方便和安全,所以生物信息验证技术有很广的应用场景和发挥空间。
然而,随着生活中使用生物信息验证的频率增加,生物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就会随之增加,现有的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往往无法单独通过生物信息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本人,比如,用户的指纹很容易被恶意窃取,实际中存在一些指纹模型,完全可以通过指纹验证的识别,所以一旦生物信息泄露,就很有可能会给用户造成财产损失和安全危害。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安全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供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将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终端根据距离范围控制相连的其他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开闭状态,其中,生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声控信息、虹膜信息、指纹信息、面部图像信息。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终端和车载系统、门禁系统,设置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为五十米,当检测到终端与门禁系统的距离超过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家较远,禁止门禁系统通过用户的虹膜等预定生物信息验证而开启,即关闭门禁系统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当用户走入底下车库,与车载系统的距离不足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车辆较近,即可开启车载系统的指纹开启车辆功能,以便用户通过指纹便捷地启动车辆。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还包括:接收来自与所述终端相连的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以供根据所述生物信息验证请求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既可以由控制终端主动循环检测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也可以由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后,检测该任一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例如,后者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关闭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从而控制终端可以判断是否将该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调整为开启状态。当然,也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开启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如果控制终端判断该任一受控终端不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可以命令受控终端关闭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节省控制终端的能耗,降低了检测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设置命令,将所述终端设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权限管理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将本终端设置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即控制终端。设置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将终端绑定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所述预定距离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置或实时调整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预定距离范围,比如,在工作场所,如果将可穿戴设备设置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可以将预定距离范围设置为十米,当与可穿戴设备相连的手机和笔记本等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的距离超过十米时,则禁止这些设备开启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所述终端对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这一取消命令可以来自该终端本身,也可以来自与该终端相连的其他受控终端。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在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时,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为本终端取消绑定,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包括:距离检测单元,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验证功能控制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供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将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终端根据距离范围控制相连的其他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开闭状态,其中,生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声控信息、虹膜信息、指纹信息、面部图像信息。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终端和车载系统、门禁系统,设置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为五十米,当检测到终端与门禁系统的距离超过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家较远,禁止门禁系统通过用户的虹膜等预定生物信息验证而开启,即关闭门禁系统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当用户走入底下车库,与车载系统的距离不足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车辆较近,即可开启车载系统的指纹开启车辆功能,以便用户通过指纹便捷地启动车辆。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接收来自与所述终端相连的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以供根据所述生物信息验证请求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既可以由控制终端主动循环检测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也可以由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后,检测该任一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例如,后者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关闭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从而控制终端可以判断是否将该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调整为开启状态。当然,也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开启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如果控制终端判断该任一受控终端不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可以命令受控终端关闭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节省控制终端的能耗,降低了检测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设置单元,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设置命令,将所述终端设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权限管理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将本终端设置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即控制终端。设置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将终端绑定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所述预定距离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置或实时调整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预定距离范围,比如,在工作场所,如果将可穿戴设备设置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可以将预定距离范围设置为十米,当与可穿戴设备相连的手机和笔记本等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的距离超过十米时,则禁止这些设备开启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取消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所述终端对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这一取消命令可以来自该终端本身,也可以来自与该终端相连的其他受控终端。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在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时,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为本终端取消绑定,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
步骤104,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供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将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终端根据距离范围控制相连的其他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开闭状态,其中,生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声控信息、虹膜信息、指纹信息、面部图像信息。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终端和车载系统、门禁系统,设置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为五十米,当检测到终端与门禁系统的距离超过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家较远,禁止门禁系统通过用户的虹膜等预定生物信息验证而开启,即关闭门禁系统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当用户走入底下车库,与车载系统的距离不足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车辆较近,即可开启车载系统的指纹开启车辆功能,以便用户通过指纹便捷地启动车辆。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接收来自与所述终端相连的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以供根据所述生物信息验证请求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既可以由控制终端主动循环检测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也可以由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后,检测该任一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例如,后者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关闭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从而控制终端可以判断是否将该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调整为开启状态。当然,也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开启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如果控制终端判断该任一受控终端不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可以命令受控终端关闭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节省控制终端的能耗,降低了检测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设置命令,将所述终端设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权限管理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将本终端设置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即控制终端。设置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将终端绑定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所述预定距离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置或实时调整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预定距离范围,比如,在工作场所,如果将可穿戴设备设置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可以将预定距离范围设置为十米,当与可穿戴设备相连的手机和笔记本等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的距离超过十米时,则禁止这些设备开启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所述终端对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这一取消命令可以来自该终端本身,也可以来自与该终端相连的其他受控终端。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在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时,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为本终端取消绑定,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200,包括距离检测单元202和验证功能控制单元204,其中,距离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验证功能控制单元204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供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将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终端根据距离范围控制相连的其他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开闭状态,其中,生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声控信息、虹膜信息、指纹信息、面部图像信息。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终端和车载系统、门禁系统,设置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为五十米,当检测到终端与门禁系统的距离超过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家较远,禁止门禁系统通过用户的虹膜等预定生物信息验证而开启,即关闭门禁系统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当用户走入底下车库,与车载系统的距离不足五十米时,说明用户离车辆较近,即可开启车载系统的指纹开启车辆功能,以便用户通过指纹便捷地启动车辆。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206,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接收来自与所述终端相连的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以供根据所述生物信息验证请求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既可以由控制终端主动循环检测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也可以由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后,检测该任一受控终端是否处于预定距离范围内。例如,后者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关闭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从而控制终端可以判断是否将该任一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调整为开启状态。当然,也可以将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默认设置为开启状态,每当受控终端接收到生物信息验证命令时,可以向控制终端发送生物信息验证请求,如果控制终端判断该任一受控终端不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可以命令受控终端关闭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节省控制终端的能耗,降低了检测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设置单元208,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设置命令,将所述终端设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权限管理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将本终端设置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即控制终端。设置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将终端绑定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210,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所述预定距离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置或实时调整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预定距离范围,比如,在工作场所,如果将可穿戴设备设置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可以将预定距离范围设置为十米,当与可穿戴设备相连的手机和笔记本等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的距离超过十米时,则禁止这些设备开启生物信息验证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取消单元212,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所述终端对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这一取消命令可以来自该终端本身,也可以来自与该终端相连的其他受控终端。比如,为了确保生物信息权限管理的安全性,在取消本终端为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设置时,可以通过生物信息与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方式来为本终端取消绑定,从而提升了生物信息及验证权限管理终端的安全性,避免了生物信息的泄露。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图2示出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200,因此,该终端300具有和图2示出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200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通过生物信息和数字密码绑定主验证入口设备。
步骤404,通过蓝牙连接或定位功能设定预定距离范围。
步骤406,通过主验证入口设备发送命令关闭不在预定距离范围的验证入口设备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
步骤408,检测预定距离范围是否还有其他验证入口设备,当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10,当检测结果为否时,返回步骤406。
步骤410,开启该其他验证入口设备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以供其他验证入口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验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要对生物信息在如手机、门禁、汽车、智能家居等的验证入口的权限进行动态地打开和关闭,来限制生物信息使用的范围。以指纹识别权限为例,一旦用户通过操作绑定一个主验证入口设备,则其他不在预定距离范围内的验证入口设备会动态地关闭此用户的指纹识别权限,这样其他人就无法通过盗用此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识别。只有当手机终端靠近其他验证入口设备时,则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其他验证入口设备会自动地打开此用户的指纹识别权限,此用户就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进行验证。
被用户绑定的主验证入口设备的预定距离范围,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来确认,一旦连接成功,则对应的验证入口设备就会打开此指纹识别的权限。另外,也可以通过定位功能来确认预定距离范围,一旦主验证入口设备检测到其他验证入口设备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则向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其他验证入口设备发送打开指纹识别权限的命令,其他验证入口设备检测到主验证入口设备的命令,就会打开指纹识别权限。
生物信息是具有独一性的,不会有第二用户具有相同的生物信息,所以主验证入口的权限也只能给予一个移动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保证安全性,主验证入口设备的绑定可使用生物信息和数字密码的双重安全措施,因为所有的动态识别权限都是依靠主验证入口设备来控制的,所以其安全等级要求更高。一旦主验证入口设备出现故障或遗失,用户也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和数字密码的双重安全措施来重新设置主验证入口设备,从而取消前一台主验证入口设备的权限,维护主验证入口设备的唯一性和安全可靠性。
另外,通过用户自定义预定距离范围,能够把生物信息的使用权限控制在安全的作用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防止他人盗用生物信息造成损失。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终端将生物信息验证的开闭权限控制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了生物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因生物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
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供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将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与所述终端相连的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以供根据所述生物信息验证请求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设置命令,将所述终端设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权限管理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所述预定距离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所述终端对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控制。
6.一种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距离检测单元,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
验证功能控制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供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将生物信息验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接收来自与所述终端相连的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生物信息验证请求,以供根据所述生物信息验证请求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设置命令,将所述终端设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权限管理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在所述检测与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受控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终端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之前,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验证权限管理终端对应的所述预定距离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消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取消命令,取消所述终端对所述至少一个受控终端的验证控制。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装置。
CN201510618645.6A 2015-09-24 2015-09-24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Active CN105610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8645.6A CN105610891B (zh) 2015-09-24 2015-09-24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8645.6A CN105610891B (zh) 2015-09-24 2015-09-24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0891A true CN105610891A (zh) 2016-05-25
CN105610891B CN105610891B (zh) 2019-05-14

Family

ID=5599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8645.6A Active CN105610891B (zh) 2015-09-24 2015-09-24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08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23579A1 (zh) * 2016-08-04 2018-02-08 薄冰 根据用户反馈停用指纹开启软件的方法以及手机系统
WO2018058796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硬件设备就近识别匹配安全系统
CN108781234A (zh) * 2017-06-09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3259337A (zh) * 2021-05-07 2021-08-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多终端音视频接听控制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7030A (zh) * 2013-04-25 2013-08-0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用户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3546863A (zh) * 2013-10-15 2014-01-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无线连接安全监控装置
CN103647587A (zh) * 2013-12-30 2014-03-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为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穿戴电子设备
CN104091115A (zh) * 2014-06-30 2014-10-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终端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51066A (zh) * 2015-03-10 2015-07-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7030A (zh) * 2013-04-25 2013-08-0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用户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3546863A (zh) * 2013-10-15 2014-01-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无线连接安全监控装置
CN103647587A (zh) * 2013-12-30 2014-03-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为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穿戴电子设备
CN104091115A (zh) * 2014-06-30 2014-10-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终端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51066A (zh) * 2015-03-10 2015-07-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23579A1 (zh) * 2016-08-04 2018-02-08 薄冰 根据用户反馈停用指纹开启软件的方法以及手机系统
WO2018058796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硬件设备就近识别匹配安全系统
CN108781234A (zh) * 2017-06-09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3259337A (zh) * 2021-05-07 2021-08-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多终端音视频接听控制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259337B (zh) * 2021-05-07 2022-12-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多终端音视频接听控制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0891B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8548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the touchscreen display of a mobile device
CN104517338B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门禁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069869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门禁系统
CN107077552B (zh) 在特设网络中的装置之间分布生物识别验证
CN105610891A (zh) 生物信息验证功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N102165467B (zh) 用于根据授权来控制非接触式接口设备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US20190232919A1 (en) Method for authorizing virtual key and server
US20180194323A1 (en) Keyless entry system security enhancement
US7404081B2 (en) Electronic storage apparatus,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US20060113381A1 (en) Batteryless contact fingerprint-enabled smartcard that enables contactless capability
US20100293374A1 (en) Secure Portable Memory Storage Device
CN101833804A (zh) 一种具有远程身份认证的门禁系统
CN103679887B (zh)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9389711A (zh)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门禁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648432A (zh) 一种门锁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06221477A (ja) 携帯通信端末装置、携帯情報端末装置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セキュリティ方法
CN103927799A (zh) 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
CN105447372B (zh) 一种智能安防预警系统
CN108198279A (zh) 智能前台的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07500B (zh)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CN105292020B (zh) 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控制装置和终端
CN107610277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
CN204883880U (zh) 基于nfc的家庭物联控制与认证装置
CN203781550U (zh) 电梯用的身份识别装置
WO2008029461A1 (fr) Dispositif ic sans cont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