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0672B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0672B
CN105610672B CN201610024293.6A CN201610024293A CN105610672B CN 105610672 B CN105610672 B CN 105610672B CN 201610024293 A CN201610024293 A CN 201610024293A CN 105610672 B CN105610672 B CN 105610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type
service
encapsulated message
encaps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42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0672A (zh
Inventor
黄永亮
王光全
庞冉
朱琳
张红
侯全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242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0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0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0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0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0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简单快捷地完成多种业务在IP网络上的穿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以使得具有报文目的地址的目的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二封装报文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得到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相应端口。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三层网络中数据发送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二层网络在三层网络承载方式有GRE封装、MPLS封装、VxLAN技术等方案。1)GRE技术尽管可以实现两个IP之间的一条隧道,技术上也无法实现多业务的承载和穿通,也无法实现TDM、ATM等仿真业务的穿通。2)MPLS技术需要业务接入设备支持IP协议族、MPLS协议族等,对接入端设备要求很高,配置复杂。同时MPLS技术对上层网络的能力和配置也有一定要求需要支持MPLS,上层网络也需要根据业务的数量配置相同数量的VPN。3)VxLAN技术协议较为复杂,首先该技术目前不支持仿真业务在网络中的承载。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三层网络上同时具有承载TDM、ATM等仿真业务和传统以太专线业务的技术,实现业务穿通三层网络进行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用以简单快捷地完成多种业务在IP网络上的穿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
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
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以使得具有报文目的地址的目的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二封装报文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得到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相应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
第一封装单元,用于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第二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以使得具有报文目的地址的目的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二封装报文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得到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相应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对业务的二层封装解决隧道单一和对多种业务的支持等问题,设备仅需要支持二层的封装即可,无需支持复杂的IP协议族和MPLS协议族即可完成多种业务在IP网络上的穿通。因而可以在不增加承载网络配置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经济的业务接入设备,快速开通多种专线业务,并且不对下层承载网络提出要求,可以在任意IP网络中进行部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主要用于多业务承载在三层网络的适配,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类型一层专线业务、二层专线业务、二层虚拟专网业务等,隧道封装类型包括PWE3和直接封装。
为保证各路业务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传输,在执行后续步骤102之前,还可以为不同的业务配置不同的伪线,并分配相应的伪线标识号。
102、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一层专线业务时,第一封装报文的生成方式为对一层专线业务对应每个业务通过PWE3封装方式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时,第一封装报文的生成方式为将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对应的每个业直接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103、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为减少在三层网络中的路由选址次数,降低各个路由设备的工作压力,在执行步骤103时还可以将具有相同目的地址的业务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封装在同一第二封装报文中。
104、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以使得具有报文目的地址的目的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二封装报文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得到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相应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通过对业务的二层封装解决隧道单一和对多种业务的支持等问题,设备仅需要支持二层的封装即可,无需支持复杂的IP协议族和MPLS协议族即可完成多种业务在IP网络上的穿通。因而可以在不增加承载网络配置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经济的业务接入设备,快速开通多种专线业务,并且不对下层承载网络提出要求,可以在任意IP网络中进行部署。
下面将前述方法流程为基础,通过下述示例对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该示例中,共有业务A、业务B、业务C三项业务均需在三层网络中穿通。
其中,业务A为一层仿真专线业务,源节点为s1,宿节点为d1,要求中间不解封装,以分组方式穿通三层网络,三层网络不新增配置;
业务B为二层专线业务,源节点为业务s1,宿节点为d1,要求能够直接穿通三层网络,三层网络不新增配置;
业务C为二层专网业务,源节点为s1,宿节点为d2,要求能够直接穿通三层网络,三层网络不新增配置;
则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述方式,该示例可具体实现为:
第一步: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
业务按类型可以分为两类:
业务A为类型1,对隧道的要求是需要进行仿真,到达宿节点d1;
业务B、C为类型2,可以直接封装在隧道中,到达宿节点d1、d2
第二步: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此处,可提供类型1、类型2两类隧道封装方式。
类型1隧道:采用PWE3封装,增加相应的控制字参数。
类型2隧道:直接封装,将以太业务封装入PW中。
第三步:根据业务的不同,区分不同的PW标签号;
业务A、业务B和业务C分别获得不同的PW标签号。
第四步: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业务A、业务B和业务C统一采用GRE封装进入IP报文(即第二封装报文)中,GRE的封装的协议类型为0x8847。此时,可选择将具有同样目的地节点的业务封装在统一IP报文中。
类型1:业务A和业务B目的地址均为d1。源IP地址设置为s1,目的IP地址设置为d1;
类型2:业务C的目的地址为d2。源IP地址设置为s1,目的IP地址设置为d2。
第五步: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
此时,携带业务信息的各个IP报文将根据不同的源宿寻路模块完成在三层网络中的传输直至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可用于实现前述各个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确定单元21,用于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
第一封装单元22,用于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第二封装单元23,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发送单元24,用于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以使得具有报文目的地址的目的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二封装报文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得到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相应端口。
可选的是,如图3所示,还包括:
分配单元25,用于为不同的业务配置不同的伪线,并分配相应的伪线标识号。
可选的是,所述第二封装单元23具体用于将具有相同目的地址的业务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封装在同一第二封装报文中。
可选的是,所述业务类型包括一层专线业务、二层专线业务、二层虚拟专网业务;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一层专线业务时,所述第一封装单元22用于对一层专线业务对应每个业务通过PWE3封装方式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时,所述第一封装单元22用于将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对应的每个业直接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通过对业务的二层封装解决隧道单一和对多种业务的支持等问题,设备仅需要支持二层的封装即可,无需支持复杂的IP协议族和MPLS协议族即可完成多种业务在IP网络上的穿通。因而可以在不增加承载网络配置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经济的业务接入设备,快速开通多种专线业务,并且不对下层承载网络提出要求,可以在任意IP网络中进行部署。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
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所述得到第二封装报文包括:
将具有相同目的地址的业务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封装在同一第二封装报文中;
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以使得具有报文目的地址的目的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二封装报文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得到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相应端口;
所述业务类型包括一层专线业务、二层专线业务、二层虚拟专网业务;
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一层专线业务时,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包括:
对一层专线业务对应每个业务通过PWE3封装方式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时,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包括:
将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对应的每个业务直接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所述PWE3封装方式为增加相应的控制字参数,所述直接封装方式为将以太业务封装入PW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之前,还包括:
为不同的业务配置不同的伪线,并分配相应的伪线标识号。
3.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按照每个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每一类业务对应的隧道封装类型;
第一封装单元,用于根据已确定的隧道封装类型,分别对每个业务进行隧道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第二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的目的地址,对各个业务各自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进行地址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所述第二封装单元具体用于将具有相同目的地址的业务对应的第一封装报文封装在同一第二封装报文中;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发送至三层网络中,以使得具有报文目的地址的目的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二封装报文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得到的业务信息发送至相应端口;
所述业务类型包括一层专线业务、二层专线业务、二层虚拟专网业务;
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一层专线业务时,所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对一层专线业务对应每个业务通过PWE3封装方式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当所述业务类型为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时,所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将二层专线业务或二层虚拟专网业务对应的每个业务直接封装入相应的伪线中,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所述PWE3封装方式为增加相应的控制字参数,所述直接封装方式为将以太业务封装入PW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为不同的业务配置不同的伪线,并分配相应的伪线标识号。
CN201610024293.6A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10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4293.6A CN105610672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4293.6A CN105610672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0672A CN105610672A (zh) 2016-05-25
CN105610672B true CN105610672B (zh) 2019-04-26

Family

ID=55990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4293.6A Active CN105610672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06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9923B (zh) * 2016-05-30 2019-07-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875896A (zh) * 2018-08-29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86698A (zh) * 2019-07-23 2021-01-29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远程过程调用方法、装置以及远程过程调用执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0576A (zh) * 2005-07-15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ip的虚交换接入方法、装置和虚交换系统
CN101651610A (zh) * 2008-08-13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网络中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和接收报文的方法、装置
CN101702665A (zh) * 2009-11-13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业务接入承载隧道的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和系统
CN102055647A (zh) * 2009-11-03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vpn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2098222A (zh) * 2011-02-09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mpls技术转发应用服务报文方法和转发节点
CN102238164A (zh) * 2011-01-18 2011-11-09 北京中京创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面向ip电信网的多协议报文适配方法
EP2485437A1 (en) * 2009-11-16 2012-08-08 ZT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access
CN102843282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745A (zh) * 2007-08-14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衔接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215154B (zh) * 2010-04-06 2016-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业务的访问控制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0576A (zh) * 2005-07-15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ip的虚交换接入方法、装置和虚交换系统
CN101651610A (zh) * 2008-08-13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网络中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和接收报文的方法、装置
CN102055647A (zh) * 2009-11-03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vpn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1702665A (zh) * 2009-11-13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业务接入承载隧道的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和系统
EP2485437A1 (en) * 2009-11-16 2012-08-08 ZT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access
CN102238164A (zh) * 2011-01-18 2011-11-09 北京中京创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面向ip电信网的多协议报文适配方法
CN102098222A (zh) * 2011-02-09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mpls技术转发应用服务报文方法和转发节点
CN102843282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P网上的多业务仿真技术;何宝宏;《标准与规范》;20020531;正文第1-4节
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 (PWE3):1.框架结构;李朝举;《技术讲座》;20030531;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0672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36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load balancing in overlay networks
CN103200069B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30749B (zh) 一种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汇聚交换机
CN104869042B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341124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342941B (zh) 一种vxlan控制平面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2447752B (zh) 基于二层隧道协议的业务访问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0471162C (zh) 一种发布及处理虚线路信息的方法和供应商边缘设备
WO2015165311A1 (zh) 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和供应商边缘设备
CN105515978A (zh) 实现分布式路由、物理主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72668A (zh) 层3覆盖网关
CN102724118A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4468368B (zh) 配置bgp邻居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91873B (zh) 一种虚拟机隔离方法和装置
CN107645433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166858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60595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implementing double control plane
CN10694143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789748A (zh) 一种分布式接入复用器dam叠加网络系统及其装置
WO2019214612A1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10672B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1314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930757B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封装节点和解封装节点
CN105324961B (zh) Gre隧道实现方法、接入点和网关
CN105553810A (zh) 一种转发专线业务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