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7325A -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7325A
CN105607325A CN201610007087.4A CN201610007087A CN105607325A CN 105607325 A CN105607325 A CN 105607325A CN 201610007087 A CN201610007087 A CN 201610007087A CN 105607325 A CN105607325 A CN 105607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necting line
row
control
auxiliary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70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7325B (zh
Inventor
吕振华
王磊
曹雪
王世君
薛艳娜
陈希
安喜君
姜文博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070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7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7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7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7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7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屏及显示装置。所述触控屏包括触控芯片、多个触控电极、多个连接导线,多个触控电极排列成n行、m列,每列触控电极与n列连接导线对应,且触控电极与连接导线之间设有绝缘层;每列连接导线包括与主连接线,以及n组辅助连接线,每组辅助连接线和与其同行的触控电极连接;n组辅助连接线包括1组第一辅助连接线和n-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第一辅助连接线与主连接线连接,第二辅助连接线与第一辅助连接线、主连接线之间均不连接;每列触控电极对应的n列连接导线中的第一辅助连接线位于不同行;绝缘层中设置有过孔,每列触控电极中位于各行的触控电极通过过孔和与其位于同一行的第一辅助连接线或第二辅助连接线连接。

Description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屏包括触控芯片和依矩阵设置的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将每个触控电极与触控芯片连接的连接导线。如图1所示,每列触控电极10与多列连接导线11对应,所述连接导线11的数量与该列触控电极10中触控电极10的数量相同。在图1所示触控屏中,触控电极10和连接导线11位于不同层,其二者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过孔(即图1中的黑点),将所述触控电极10和连接导线11连接。
以图1中的第1列触控电极10为例,其对应的第一列连接导线11(左起)仅与第一个触控电极10(上起)之间通过过孔连接,将该触控电极10与触控芯片连接;第二列连接导线11与第一个和第二个触控电极10通过过孔连接,但该连接导线在第一个和第二个触控电极之间断开,且该连接导线的下段与触控芯片连接,上段不与触控芯片连接,从而,该第二列连接导线11仅将第二个触控电极与触控芯片连接;第三列连接导线11与第一个~第三个触控电极10通过过孔连接,但该连接导线在第一个和第二个触控电极10之间,以及第二个和第三个触控电极10之间断开,且仅该连接导线的最下段与触控芯片连接,其余两段不与触控芯片连接,从而该第三列连接导线11仅将第三个触控电极与触控芯片连接;以此类推。
在上述触控屏的每列触控电极中,将每个触控电极与对应的连接导线,以及进而与触控芯片连接的过孔的位置在所述触控电极上的投影的区域均不相同,位于不同位置的过孔会对显示画面的均一性造成影响。虽然,在图1所示触控屏中,第二列连接导线11和第一个触控电极10之间,第三列连接导线11和第一个、第二个触控电极10之间通过过孔连接,用以增加过孔的数量,改善由于过孔而导致的显示均一性不良,但也会导致与每列触控电极连接的过孔的数量不同,由于过孔而导致的显示均一性不良不会有效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触控屏及显示装置,其可以使绝缘层的与每个触控电极对应的区域内的过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改善由于过孔而导致的显示均一性不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触控屏,其包括触控芯片、依矩阵设置的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个连接导线,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排列成n行、m列,每列触控电极与n列连接导线对应,且该列触控电极与n列连接导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每列所述连接导线包括与触控芯片连接、且沿列方向设置的主连接线,以及分别位于n行的n组辅助连接线,每组辅助连接线和与其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连接;所述n组辅助连接线包括1组第一辅助连接线和n-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线通过与主连接线连接实现与触控芯片的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连接线与第一辅助连接线、主连接线之间均不连接;每列触控电极对应的n列连接导线中的第一辅助连接线位于不同行;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过孔,每列触控电极中位于各行的触控电极通过所述过孔和与其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线或第二辅助连接线连接。
其中,所述触控屏为内嵌式触控屏。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为自电容电极。
其中,所述触控屏包括像素电极层,以及设置在像素电极层和触控电极之间的液晶层,以及分别用于向像素电极层上加载电压的源极驱动电路和向触控电极上加载电压的公共电压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加载在像素电极层上的电压和公共电压端加载在触控电极上的电压用于形成产生使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以实现显示的电场。
其中,每组辅助连接线中辅助连接线的数量至少为1个。
其中,每组辅助连接线中辅助连接线的数量为4个。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与连接导线位于不同层。
其中,每列触控电极对应的n列连接导线中的主连接线均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触控芯片连接,第二端分别与位于n行的第一辅助连接线连接;且其中n-1列连接导线的主连接线还包括非连接部,所述非连接部与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断开。
其中,所述非连接部在每两相邻触控电极之间断开。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触控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屏,其连接导线包括主连接线和第一辅助连接线和第二辅助连接线,且不仅在绝缘层的与第一辅助连接线对应的区域设置过孔,还在绝缘层的与第二辅助连接线对应的区域设置过孔,这样可以使每个触控电极对应的区域内设置的过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从而可以改善过孔对显示均一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触控屏,可以使绝缘层的与每个触控电极对应的区域内设置的过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从而可以改善过孔对显示均一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触控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触控屏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触控电极;11:连接导线;110:主连接线;111:第一辅助连接线;112:第二辅助连接线;110a:连接部;110b:非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屏的实施方式。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触控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屏包括触控芯片(图中未示出)、依矩阵设置的多个触控电极10,以及多个连接导线11。所述多个触控电极10排列成n行、m列;每列触控电极10与n列连接导线11对应,且该列触控电极10与n列连接导线1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每列所述连接导线11包括与触控芯片连接、且沿列方向设置的主连接线110,以及分别位于n行的n组辅助连接线,每组辅助连接线和与其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10连接。所述n组辅助连接线包括1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和n-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112,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线111通过与主连接线110连接实现与触控芯片的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连接线112与第一辅助连接线111、主连接线110之间均不连接。每列触控电极10对应的n列连接导线11中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位于不同行。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过孔,每列触控电极10中位于各行的触控电极10通过所述过孔和与其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线111或第二辅助连接线11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导线11包括主连接线110、第一辅助连接线111和第二辅助连接线112,绝缘层中的过孔与第一辅助连接线111、第二辅助连接线112连接,而不与主连接线110直接连接,即主连接线110在触控电极10上的投影和绝缘层中的过孔在触控电极10上的投影是不重合的,这样就可以在一列连接导线11和其对应的一列触控电极10中的每个触控电极10之间的绝缘层中设置过孔,与该列连接导线11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和第二辅助连接线112连接,各列连接导线11中,第一辅助连接线111和第二辅助连接线112之和的数量是相等的,从而,每列连接导线11对应的过孔的数量相同,每列触控电极10中的每个触控电极10对应的过孔的数量也相同,也就是说,所有过孔在触控电极10上的投影是均匀分布的,这样就使得过孔对显示造成的影响是均匀的,从而就可以避免造成显示画面的不均匀,提高显示画面的均一性。
每组辅助连接线中辅助连接线的数量至少为1个。具体地,每组辅助连接线中辅助连接线的数量为4个,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列连接导线10中,最上方为1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该组包括4个第一辅助连接线111;下方依次为2组第二辅助连接线112,该2组均包括4个第二辅助连接线112。第二列连接导线10中,最上方为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112,该组包括4个第二辅助连接线112;下方为1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该组包括4个第一辅助连接线111;再下方为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111,该组包括4个第二辅助连接线。第三列连接导线10中,最上方为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112,该组包括4个第二辅助连接线112;下方为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112,该组包括4个第二辅助连接线112;再下方为1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该组包括4个第一辅助连接线111。
优选地,所述触控屏为内嵌式(Incell)触控屏。在内嵌式触控屏中,触控电极10和连接导线11设置在显示面板内,在此情况下,过孔的不均匀分布更易于导致显示画面的不均一,因此,在内嵌式触控屏中可以在改善显示画面的均一性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
所述触控电极10为自电容电极;也就是说,在人的手指按压在触控屏上时,手指与触控电极10之间产生触控信号,传输到触控芯片中,进而识别出触控位置及其他参数信息。与根据互电容原理产生触控信号的方式相比,这样产生的触控信号的灵敏度更高,信噪比也更高,从而可以使触控信号更易于识别,以及获得更高的触控精度。
所述触控屏包括像素电极层(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像素电极层和触控电极10之间的液晶层,以及分别用于向像素电极层上加载电压的源极驱动电路和向触控电极上加载电压的公共电压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加载在像素电极层上的电压和公共电压端加载在触控电极10上的电压用于形成产生使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以实现显示的电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电极10实质上还作为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即,用于显示的“公共电极”和用于实现触控的“触控电极10”为同一电极,这样可以减少所述触控屏中电极层的数量,简化触控屏的结构,以及降低触控屏的成本。
具体地,所述触控电极10与连接导线11位于不同层。即,触控电极10、绝缘层和连接导线11层叠设置。
优选地,每列触控电极10对应的n列连接导线11中的主连接线110均包括连接部110a,所述连接部110a的第一端与触控芯片连接,第二端分别与位于n行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连接;且其中n-1列连接导线11的主连接线110还包括非连接部110b,所述非连接部110b与连接部110a的第二端之间断开。即,在图2中,第一列连接导线11(左起,下同)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位于最上一行,此时,该连接导线11的主连接线110只包括连接部,该连接部的长度跨越三个触控电极10;而第二列连接导线11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位于第二行,此时,该连接导线11的主连接线110包括连接部110a和非连接部110b,且该连接部110a的长度跨越下端的两个触控电极10;第三列连接导线11的第一辅助连接线111位于第三行,此时,该连接导线11的主连接线110包括连接部110a和非连接部110b,且该连接部110a的长度只等同于最下端的一个触控电极10。这样设置可以使与触控芯片连接的连接部110a的长度尽可能短,这样可以降低该线路上的电阻,从而有助于提高触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非连接部110b在每两相邻触控电极10之间断开;表现在图2中,就是第三列连接导线11的主连接线110的非连接部110b在第一行和第二行触控电极10之间断开,也就是说,非连接部110b实质包括两段,每段的长度等于一个触控电极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屏,其连接导线11包括主连接线110和第一辅助连接线111和第二辅助连接线112,且不仅在绝缘层的与第一辅助连接线111对应的区域设置过孔,还在绝缘层的与第二辅助连接线112对应的区域设置过孔,这样可以使每个触控电极10对应的区域内设置的过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从而可以改善过孔对显示均一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触控屏。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其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屏,可以使绝缘层的与每个触控电极对应的区域内设置的过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从而可以改善过孔对显示均一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屏,包括触控芯片、依矩阵设置的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个连接导线,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排列成n行、m列,其特征在于,每列触控电极与n列连接导线对应,且该列触控电极与n列连接导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每列所述连接导线包括与触控芯片连接、且沿列方向设置的主连接线,以及分别位于n行的n组辅助连接线,每组辅助连接线和与其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连接;所述n组辅助连接线包括1组第一辅助连接线和n-1组第二辅助连接线,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线通过与主连接线连接实现与触控芯片的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连接线与第一辅助连接线、主连接线之间均不连接;
每列触控电极对应的n列连接导线中的第一辅助连接线位于不同行;
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过孔,每列触控电极中位于各行的触控电极通过所述过孔和与其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线或第二辅助连接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内嵌式触控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为自电容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包括像素电极层,以及设置在像素电极层和触控电极之间的液晶层,以及分别用于向像素电极层上加载电压的源极驱动电路和向触控电极上加载电压的公共电压端;
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加载在像素电极层上的电压和公共电压端加载在触控电极上的电压用于形成产生使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以实现显示的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每组辅助连接线中辅助连接线的数量至少为1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每组辅助连接线中辅助连接线的数量为4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与连接导线位于不同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每列触控电极对应的n列连接导线中的主连接线均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触控芯片连接,第二端分别与位于n行的第一辅助连接线连接;且其中n-1列连接导线的主连接线还包括非连接部,所述非连接部与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接部在每两相邻触控电极之间断开。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屏。
CN201610007087.4A 2016-01-05 2016-01-05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607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7087.4A CN105607325B (zh) 2016-01-05 2016-01-05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7087.4A CN105607325B (zh) 2016-01-05 2016-01-05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7325A true CN105607325A (zh) 2016-05-25
CN105607325B CN105607325B (zh) 2018-09-04

Family

ID=55987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7087.4A Active CN105607325B (zh) 2016-01-05 2016-01-05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73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150A (zh) * 2021-03-19 2021-07-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8593A (ja) * 2011-04-28 2013-09-09 Nissha Printing Co Ltd 相互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KR20140064184A (ko) * 2012-11-19 2014-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4102402A (zh) * 2014-06-25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03650A (zh) * 2015-01-15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503648A (zh) * 2015-01-09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51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8593A (ja) * 2011-04-28 2013-09-09 Nissha Printing Co Ltd 相互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KR20140064184A (ko) * 2012-11-19 2014-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4102402A (zh) * 2014-06-25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03648A (zh) * 2015-01-09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503650A (zh) * 2015-01-15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51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150A (zh) * 2021-03-19 2021-07-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7325B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5336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446522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4571655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27070B (zh) 一种内嵌式电磁触摸显示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578846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834416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US9836159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205210854U (zh) 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及触摸屏
CN104698666A (zh)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298409B (zh) 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7066143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53475B (zh) 触控面板
CN104699316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53A (zh) 阵列基板、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71770A (zh) 内嵌式触摸屏、触控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54A (zh)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60035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6354295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951170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881167A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29622B (zh) 一种触控面板、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95190A (zh) In‑cell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05242808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04503651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762190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