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4273A -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4273A
CN105594273A CN201480037257.2A CN201480037257A CN105594273A CN 105594273 A CN105594273 A CN 105594273A CN 201480037257 A CN201480037257 A CN 201480037257A CN 105594273 A CN105594273 A CN 105594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physical
data channel
resource block
dow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72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4273B (zh
Inventor
张应余
唐臻飞
栗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9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4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包括: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其中,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UE。本发明实施例可降低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Description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简称 LTE) 或先进的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简称 LTE- Advanced)蜂窝 技术逐渐取代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简称 GSM) 、 宽频码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称 WCDMA) 等蜂窝技术, 而被广泛部署。 然而, 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 基于 LTE蜂窝技术的机器对机器 (Machine to Machine, 简称 M2M) 通信为 产业界所重视。 Strategy Analytic公司在 2013年 11月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 到 2022年 M2M的连接数将从 3.68亿增至 29亿。 M2M通信与现有的用户对 用户 (Human to Human, 简称 H2H)通信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 有必要引入 一些有别于 H2H的增强技术以更好地支持 M2M通信。
M2M通信与应用场景及业务类型等有很强的相关性。如家庭电表抄送的 应用场景下, M2M用户需要周期性发送小数据包给网络, 业务的时延敏感度 很低, 而在一些工业控制应用场景下, 则要求 M2M终端能够快速的上报所 检测的数据以便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 这种情况下 M2M通信具有非常强的 时延敏感性, 要求具有较低端到端的传输时延。
现有技术中, 基站为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分配一定数量的时域连续两个时 隙 (slot) 的物理资源块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简称 PRB ) , 并将上述信 道发送至用户侧。 那么, 基站至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简称 UE) 的传 输时间至少包括单次传输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 况下, 其单次传输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至少为一个传输时间间隔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简称 ΤΉ) 。 与下行类似, 在上行数据发送过 程中, UE将在时域连续的两个时隙的物理资源块上发送物理上行数据信道。 TTI的限制使得传输时间难以得到有效降低,从而使得 Μ2Μ通信所适用的时 延敏感型业务或应用场景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设备,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时间间隔难以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包括: 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 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用户设备 UE。
根据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若系统带宽或 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所述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 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 UE;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 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不同时隙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方 式; 每个时隙内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从低频到高频 的编号是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不同时隙的相同频域位置, 所述增强物理资 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至少两个连续时隙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构成 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编号是连续的。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至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一种, 在第五种 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之前, 还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 RRC信令向所述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以使 所述 UE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 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所述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正交频 分复用 OFDM符号; 或者,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所述方法, 还包括: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 UE。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 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 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所 述时隙关系;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所 述时隙关系;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 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所述时隙关系; 其中, 所述时隙关 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 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 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 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发送的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的 资源分配信息;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 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根据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若系统带宽或 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 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之前, 还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所分配的 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 括:
在所述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 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还 包括: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 行盲检测, 确定所述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所述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所 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 隔。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 方式中, 不同时隙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 编号方式; 每个时隙内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从低频 到高频的编号是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不同时隙的相同频域位置, 所述增强 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 方式中, 至少两个连续时隙内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 的编号构成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编号是连续的。
根据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一种, 在第六 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之前, 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的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 符号;或者,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 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 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 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发送模块, 用于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根据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若系统带宽或 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所述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 UE;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 UE之前, 通 过 RRC信令向所述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以使所述 UE根据所述时 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 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所述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 符号;或者,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所述 下行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 UE。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 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 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UE,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 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根据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若系统带宽或 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 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所述 UE还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之前,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所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 UE还包括:
检测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之前,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所述确定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的测量结果, 确定所述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所述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 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
根据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一种, 在第四 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 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接收所述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的 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并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所 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 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 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 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 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物理资 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第五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接收机、 处理器及发射 机;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所 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所述发射机, 用于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根据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若系统带宽或 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所述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发射机, 还用于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 UE;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发射机, 还用于在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 UE之前, 通过 RRC信令向所述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以使所述 UE根据所述时频 资源的指示消息,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所述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 符号;或者,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所述发射机, 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所述下 行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 UE。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 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 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第六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 UE, 包括: 接收机、 处理器及发射 机;
其中, 所述接收机, 用于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所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 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根据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若系统带宽或者 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 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 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 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所述处理器, 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 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所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所述接收机, 还用于在所述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 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 述处理器, 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之前,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进行盲检测, 并根据所述盲检测的测量结果, 确定所述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所述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 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
根据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一种, 在第四种 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 还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 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接收所述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的时频 资源的指示消息, 并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所 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 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 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 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 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 述接收机,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时 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 述接收机,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时 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 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 隙。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 述接收机,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设备, 通过将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 由于每个时频资源包括至 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而每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 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可使得对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分配实际为频域优 先的时频资源分配, 减少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从而使得 空口传输时间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所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所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所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工业控制场景下的 M2M通信。 该方法由传输装置执 行, 该装置通常以硬件和 /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集成在网络侧设备中。 该网 络侧设备可以为基站、 演进型基站、 微微基站等。 如图 1所示, 该方法包括 如下歩骤:
歩骤 101、 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 其 中,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该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在本实施例中, 具体以频分双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简称
FDD)LTE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在 FDD LTE中, 一个无线帧包括: 10个子帧, 每个子帧包括 2个时隙 (slot) 。 每个 slot为 0.5ms。 现有技术中, 子帧即为 最小的传输单位, 因而, 现有技术中, 该传输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最小的传 输时间间隔为 1个子帧, 即两个时隙, lms。为尽可能利用现有标准所设计的 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传输块大小 (Transmission Block Size, 简称 TBS ) , 本实 施例针对现有的 PRB对进行重新定义,同时保持新旧两种定义方式下的 PRB 对具有相同数量 PRB个数。
本实施例中,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Enhanced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air, 简称 ePRB Pair) 。 该 ePRB Pair与 现有技术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air, 简称 PRB Pair) 不同,其区别在于,该 PRB Pair包括:相同频域位置且时域连续的两个 PRB; 而该 ePRB Pair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 PRB。 若该每个时隙的频 域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该 PRB Pair, 也就是说, 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分配一 定数量的时域连续两个 slot的 PRB, 其最小的传输时间间隔为两个 slot; 而 在本实施例中, 该每个时隙的频域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该 ePRB Pair, 由于该 ePRB Pair包括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 PRB可使得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最小传输时间间隔, 可以为一个时隙, 即一个 slot。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该 ePRB Pair。 该 ePRB Pair的个数 越大表明该 UE所占用的频带越宽。
歩骤 102、 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本实施例方案, 通过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 源, 由于每个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而每个增强物理资 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可使得对该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的分配实际为频域优先的时频资源分配, 减少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从而使得空口传输时间得到降低。
由于本实施例方案可降低空口传输时间, 从而降低传输时间的限制对 M2M通信的适用场景的限制。
进一歩地, 如上所述方案中, 若系统带宽或配置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 偶数,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 ePRB Pair。
若该系统带宽或该配置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奇数,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 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 ePRB Pair和 /或一个 PRB。 其中, 该一个 PRB为该每 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块。 该配置带宽是为该 UE分配的带宽。
可选的, 该每个时隙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该 ePRB Pair可作为第一 ePRB Pair, 该一个 PRB可以作为第二 ePRB Pair。 那么, 该每个时隙的频域资源则 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一 ePRB Pair, 及一个该第二 ePRB Pair。 该第一 ePRB Pair 可包括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 PRB, 而该第二 ePRB Pair可包括每个时 隙内频域最高的一个 PRB。
不同系统带宽所具有的 PRB的个数不同。 举例来说, 5M的系统带宽, 则包括 25个 PRB; 10M的系统带宽, 则包括 50个 PRB; 20M的系统带宽, 则包括 100个 PRB。
若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偶数, 如 50个, 则每个时隙可包括 25 个 ePRB Pair, 其每个 ePRB Pair均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 PRB。 本实施例中,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所映射的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 可以为该 当前系统的 25个 ePRB Pair中至少一个。
若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奇数, 如 25个, 则每个时隙包括 12个 ePRB Pair, 及一个 PRB, 且该一个 PRB的频域最高。其中该 12个 ePRB Pair 均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 PRB。 本实施例中,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所映射的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 可以为该 12个 ePRB Pair中至少一个和 / 或该频域最高的 1个 PRB。
该配置带宽是为该 UE分配的带宽。
对应的, 上述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所映射的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 包括: 该系统带宽或该配置带宽内的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
若该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为该配置带宽内的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 源, 在该配置带宽内,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映射到至少一 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 具体举例来说, 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 50个, 如该用户的配置带宽为 20PRB 的宽度, 则在每个时隙的配置带宽内包括 10 个 ePRB Pair, 且每个 ePRB Pair均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 PRB。 若该用户的配置带宽为 25PRB的宽度,则每个时隙包括 12个 ePRB Pair及一 个 PRB, 其中该 12个 ePRB Pair均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 PRB, 该一个 PRB为每个时隙内的最后一个 PRB, 也就是频域最高的 PRB。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 二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2所示, 该实施例在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还包括:
歩骤 201、 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该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的调度信息发送给该 UE; 其中, 该调度信息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具体地, 携带该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简称 DCI) 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简称 PDCCH ) 或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简称 ePDCCH) 。 关于 PDCCH和 ePDCCH资源 映射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参看 3GPP 36.211。将该调度信息通过该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发送至该 UE, 以使该 UE根据该调度信息中携带的资源分配信息在 该至少一个时隙内的时频资源上接收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该 DCI包括: 以该 ePRB Pair或 eRBG为基本单元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也就是说, 该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时频资源的最小粒 度为一个该 ePRB Pair或者一个该 eRBG,所指示的时频资源由若干个该 ePRB
Pair或者若干个该 eRBG组成。 该资源分配信息指示了所分配的该 ePRB Pair 或该 eRBG的具体位置。
该 eRBG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该 ePRB Pair; P为根据该当 前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该 eRBG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该 ePRB Pair, Q为不大 于 P的正整数。
具体地, 不同系统带宽对应不同的 P值。 该 P值可以是通过该系统带宽 具有的 PRB的个数査询, 预先存储的系统带宽与 P值的对应关系表获得。 该 系统带宽与 P值的对应关系表例如, 可以为如下表 1所示:
表 1
举例来说, 对于 5M的系统带宽, 则包括 25个 PRB; 对于 10M的系统 带宽, 则包括 50个 PRB; 对于 20M的系统带宽, 则包括 100个 PRB。 如表 1所示, 对于 5M的系统带宽, 由于其包括 25个 RB, 则根据该表査询获得 对应的 P值为 2。 若该系统带宽为 10M, 则根据该表可査询获得对应的 P值 为 3。
若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 2P的整数倍, 则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 源可由若干个频域连续的 eRBG构成, 且每个 eRBG均包括频域连续的 P个 ePRB Pair。 若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不是 2P的整数倍, 则该每个时隙 的频域资源可由若干个频域连续且包括频域连续的 P个该 ePRB Pair的 eRBG 和一个包括频域连续的 Q个该 ePRB Pair的 eRBG组成。
该 eRBG所包括的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ePRB Pair的个数与该用户的配 置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相关。 P的取值仍然根据系统带宽的大小由査表 1获 得。 具体举例来说, 若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 50个, P=3。 如该用户 的配置带宽为 20PRB的宽度, 则在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则包括 3个包括频域 连续的 P=3个 ePRB Pair的 eRBG, 及一个包括频域连续的 Q=l个 ePRB Pair 的 eRBG。 如该用户的配置带宽为 24PRB的宽度, 则在每个时隙的配置带宽 内包括 4个 eRBG, 任一 eRBG都包括频域连续的 P=3个 ePRB Pair。
进一歩地, 对不同时隙的该 ePRB Pair或该 eRBG具有相同的编号方式; 每个时隙内该 ePRB Pair或该 eRBG从低频到高频的编号是一个连续的整数序 列; 不同时隙的相同频域位置, 该 ePRB Pair或该 eRBG具有相同的编号。
假设, 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 N, 各 PRB的编号通过 nPRB表示, 则该 nPRB≤N-l。 在对每个时隙采用相同编号方式的场景下, 各 ePRB Pair的 编号可通过如下公式 (1 ) 获得:
| PRB I 其中, m RB为各 ePRB Pair的编号, 其中, L」为下取整运算。
在对每个时隙采用相同编号方式的场景下, 各 eRBG的编号可通过如下 公式 (2 ) 获得:
_ | PRB I
meRBG = (2) 。
其中, me 为各 eRBG的编号。
表 2为不同时隙采用相同编码方式所获得的每个时隙内各 PRB的编号与 每个时隙的 ePRB Pair编号的对应关系表;表 3为不同时隙采用相同编码方式 所获得的每个时隙编号场景下各 PRB与每个时隙的 eRBG的对应关系表。下 面结合表 2和表 3, 通过具体的实例对每个时隙的编号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表 2
表 3
若该系统带宽为 5M, 包括 25个 PRB。 如该表 2和表 3中, 从小到大的 各 PRB编号表示低频到高频的各频域位置。 表 2和表 3中, 时隙 0表示偶数 时隙,时隙 1表示奇数时隙。如表 2所示,该时隙 0与该时隙 1所对应的 0~12 的编号为该时隙 0与该时隙 1上各 ePRB Pair的编号。时隙 0与时隙 1采用相 同的编号方式。 同理, 表 3中, 该时隙 0与该时隙 1所对应的 0~6的编号为 该时隙 0与该时隙 1上各 eRBG的编号。 时隙 0与时隙 1采用相同的编号方 式, 表 2中 PRB编号为 3的频域位置, 时隙 0和时隙 1上的 ePRB Pair具有 相同的编号 1。 同理, 表 3中 PRB编号为 3的频域位置, 时隙 0和时隙 1上 的 eRBG具有相同的编号 0
可选的,至少两个连续时隙内的该 ePRB Pair或该 eRBG的编号构成一个 连续的整数序列。该至少两个连续时隙内的该 ePRB Pair或该 eRBG的编号为 采用联合编号方式所获得的编号, 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该 ePRB Pair 或该 eRBG的编号是连续的。
假设, 该系统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 N, 各 PRB的编号通过 nPRB表示, 则该 nPRB≤N-l。 下面以两个时隙连续编号进行解释说说明。
在该联合编号的场景下, 偶数时隙内 ePRB Pair的编号可通过如下公式 (3 ) 获得:
mePRB = /2〗 ( 3 ) .
在该公式 (3 ) 中, mePRB为偶数时隙内各 ePRB Pair的编号。
在该联合编号的场景下, 奇数时隙内 ePRB Pair的编号可通过如下公式 (4 ) 获得: ePRB + | nPRB +
(4)
在该公式 (4) 中, mePRB为奇数时隙内各 ePRB Pair的编号。
在该联合编号的场景下, 偶数时隙内 eRBG的编号可通过如下公式 (5 ) 获得:
PRB I
m, eRBG ―
~2 ^ (5 ) ;
在该公式 (5) 中, 为偶数时隙内各 eRBG的编号。
在该联合编号的场景下, 奇数时隙内 eRBG的编号可通过如下公式 (6) 获得:
N
+ | nPRB
m, eRBG ― +
2P 2P i ■ ' (6) ;
在该公式 (6) 中, 为奇数时隙内各 eRBG的编号。
表 4为不同时隙采用联合编号场景下, 系统带宽内各 PRB编号与每个时 隙的 ePRB Pair编号的对应关系表;表 5为不同时隙采用联合编号场景下,系 统带宽内各 PRB编号与每个时隙的 eRBG编号的对应关系表。 下面结合表 4 和表 5,通过具体的实例对 ePRB Pair及 eRBG联合编号的场景进行具体的解 释说明。
表 4
若当前系统为 5M系统带宽, 包括 25个 PRB。 如该表 4和表 5中, 按照 先时隙 0, 后时隙 1, 在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对 ePRB Pair/eRBG 进行编号。 其中, 时隙 0表示偶数时隙, 时隙 1表示奇数时隙。 如表 4所示, 该时隙 0内的 ePRB Pair的编号为 0~12该时隙 0内的 ePRB Pair的编号为 13~25,两个时隙内 ePRB Pair的编号构成连续的正整数序列 0〜25。 同理, 表 5中, 时隙 0内的 eRBG的编号为 0〜6, 时隙 1内的 eRBG的编号为 7〜13, 两个时隙内 eRBG的编号构成连续的正整数序列 0〜13。
进一歩地,在上述方案中歩骤 102中,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之前, 还包括:
歩骤 201a、通过无线资源控制 RRC信令向该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 息, 以使该 UE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息。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为该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 消息;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 起始正交频分复用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简称 OFDM)符号。或者, 该时 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 OFDM符号数。
具体地,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该 PDCCH或 ePDCCH, 该时频资 源的指示消息可以为 PDCCH或 ePDCCH所对应的时频资源指示消息。 无线 资源控制信令具体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简称 RRC) 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 若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为 PDCCH, 则该时频资源的指示 信息为时频资源在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 数。根据 3GPP发布的 LTE R8、 9或 R10版本 (LTE Release8/9/10)的标准中, 一个正常下行子帧, 包含两个时隙, 每个时隙有 7或 6个 OFDM符号。 该 OFDM符号数表示该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位置。 如通过 3表示该时频资源位 于当前时隙的 OFDM符号 0、 1、 2所对应的时域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 若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为 ePDCCH, 则该时频资源的指 示消息为该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该时频资源的指 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 起始 OFDM符号。
在该实施例方案中, 若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为该 eDPCCH, 该时频资源 的对应的时域位置信息还可通过起始 OFDM符号表示, 如通过 3表示该时频 资源位于当前时隙的 OFDM符号 3-6的 OFDM符号所对应的时域位置。
对应的, 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该下行控制信息通过该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发送至该 UE。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本实施例方案在, 上 述方案的基础上, 进一歩地, 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与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的指示信息;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该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进一歩地, 该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 信息指示该时隙关系。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具体地, 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该一个比特信息为 0表示该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则 1表示该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还可以是, 通过该 下行控制信息的该一个比特信息为 0表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而 1表示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可选的, 该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 息指示该时隙关系;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具体地, 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表示, 例如可以是通过 00 表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通 过 01 表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 隙、通过 10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 隙和下一时隙。 若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 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也就是说通过一个时隙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携带的 调度信息可同时调度该当前时隙及下一时隙。
可选的, 该时隙关系指示信息还可包括: 通过该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 该 ePRB Pair或该 eRBG的编号指示该时隙关系;其中, 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 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例如, 在对多个时隙的该 ePRBPair或者该 eRBG采用联合编号方式下, 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该 ePRB Pair或该 eRBG的编号在多个时隙内都是唯一 的, 由此上述编号可以表征对应的时频资源所处的时隙位置。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不同的信息指示不同的 时隙关系指示消息, 使得该方案所适用的场景更多, 其适用性更强。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该实施例方法具体可 以由用户设备执行。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息传输 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3所示, 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歩骤 301、 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发送 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歩骤 302、 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 中, 该调度信息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的 资源分配信息;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该增 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本实施例方案为上述实施例对应的 UE执行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 法, 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歩地, 上述方案中,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个 数为偶数, 该每个时隙的频域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个数为奇数, 该每个时隙 的频域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资源块。其中, 该一个物理资源块为该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块; 该配置带宽是为 该 UE分配的带宽。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 五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方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其中该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该增 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 配信息;
其中,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该增强物理资 源块对; P为根据当前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该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为 2P的整数倍, 则系统带宽 在每个时隙由若干个频域连续的 eRBG构成, 且每个 eRBG均包括频域连续 的 P个 ePRB Pair。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 PRB个数不是 2P的整数 倍, 则当前系统带宽在每个时隙由若干个频域连续的 eRBG(每个 eRBG包括 频域连续的 P个 ePRB Pair)和一个 eRBG该 eRBG包括频域连续的 Q个 ePRB Pair)组成。
如图 4所示, 在上述方案中歩骤 302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还包括:
歩骤 401、 根据该资源分配信息确定该基站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所分 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上述方案中歩骤 302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 具体包括:
歩骤 402、 在该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收该基站发 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优选的, 上述歩骤 302中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之前, 还可以包括:
歩骤 401a、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该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确定该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该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 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 隔。
该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的该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分别可以为一个时隙及两个时隙, 即 0.5ms及 lms。 进一歩地, 不同时隙的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 的编号方式; 即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 源块组的编号是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不同时隙的相同频域位置的该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
可选的, 至少两个连续时隙内的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源块组 的编号构成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具体来说, 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该增 强物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是连续的。
在如上所述方案的基础上, 在歩骤 302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该方法还包括:
歩骤 401b、 接收该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的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歩骤 401c、 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该 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该时频 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进一歩地, 上述方案中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该物理下 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可选的, 在上述歩骤 302中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 具体包括:
根据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可替代地, 在上述歩骤 302中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 具体包括:
根据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的该数据信息;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 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可选的, 在上述歩骤 302中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 具体还可以包括:
根据通过该资源分配信息指示的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源块组 的编号指示该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 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 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 隙。
本实施例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类似, 在此不再赘 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该实施例通过具体实 例进行解释说明。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提供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 法的流程图。 如图 5所示, 该方法具体包括:
歩骤 501、 基站通过 RRC信令向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歩骤 502、 基站在该时频资源将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 送至该 UE,其中,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及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与该物理控制信道的时隙关系。
歩骤 503、 基站在该资源分配信息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将该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发送至该 UE。
歩骤 504、 UE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息, 且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该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歩骤 505、 UE根据该下行控制信息所携带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 配信息、 及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与该物理控制信道的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歩骤 502和歩骤 503并无明确的先后顺序, 该歩骤 502 与该歩骤 503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 具体地, 可根据该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与该物理控制信道的时隙关系确定, 同时执行或该歩骤 503在该歩骤 502 的下一个时隙执行。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及该资源分配信息可以为上 述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方案为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例方案, 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 效果,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在赘述。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提供的基站的结 构示意图。
如图 6所示, 该基站 600包括: 映射模块 601及发送模块 602。
其中, 映射模块 601, 用于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 时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发送模块 602, 用于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进一歩地,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该系统带宽或者该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该每个 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一个物理资源块为该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块; 该配置带 宽是为该 UE分配的带宽。
可选的, 上述所述基站 600 的发送模块 602, 还用于通过携带下行控制 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发送给该 UE。
其中, 该调度信息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 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 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该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该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在上述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 其中发送模块 602, 还用于在将该物理下 行数据信道发送至该 UE之前, 通过 RRC信令向该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 消息, 以使该 UE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该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该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 指示消息;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发送模块 602, 还用于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该下行 控制信息通过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至该 UE。
可选的, 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与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该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本实施例方案提供的基站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为执行主体的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 UE。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所提供的 UE的结 构示意图。
如图 7所示, 该 UE 700, 包括: 接收模块 701。
接收模块 701, 用于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所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并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 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调度信息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 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进一歩地, 该实施例中,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 个数为偶数,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该系统带宽或者该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该每个 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一个物理资源块为该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块; 该配 置带宽是为该 UE分配的带宽。
可选的, 如上所述方案中, 该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该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该增强物理资 源块对; P为根据该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该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UE 700还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在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之前, 根据该资源分配信息确定该基站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所分配的增 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接收模块 701, 还用于在该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 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如上所述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 UE 700还包括:
检测模块, 用于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之前,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 该确定模块, 还用于根据该盲检测的测量结果, 确定该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该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的该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
进一歩地, 如上所述方案中, 接收模块 701, 还用于在根据该调度信息 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接收该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 的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并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该 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该时频 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可选的, 如上所述的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该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该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进一歩地, 上述方案中, 接收模块 701, 还用于根据通过该下行控制信 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可替代地, 如上方案中的接收模块 701, 还用于根据通过该下行控制信 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收通过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可选的, 如上所述的接收模块 701, 还用于根据通过该资源分配信息所 指示的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 收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本实施例方案提供的 UE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提供的 UE为执行主体的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 其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所提供的基站的 结构示意图。 如图 8所示, 基站 800包括: 接收机 801、 处理器 802及发射 机 803。
其中, 处理器 802, 用于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该 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发射机 803, 用于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进一歩地, 该实施例的方案中,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 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若该系统带宽或者该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该每个 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一个物理资源块为该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块; 该配置带 宽是为该 UE分配的带宽。
在如上所述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 发射机 803, 还用于通过携带下行控 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发送给该 UE。 其中, 该调度信息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 的资源分配信息; 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 块组为基本单元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该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该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可选的,发射机 803,还用于在将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该 UE之前, 通过 RRC信令向该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以使该 UE根据该时频资 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该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 指示消息;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发射机 803, 还用于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该下行控 制信息通过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至该 UE。
进一歩地, 上述方案中的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与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该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本实施例方案提供的基站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为执行主体的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 UE。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所提供的 UE的结 构示意图。如图 9所示, UE 900包括:接收机 901、处理器 902及发射机 903。
其中, 接收机 901, 用于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所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 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调度信息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 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进一歩地, 在本实施例方案中,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 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该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
若该系统带宽或者该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该每个 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一个物理资源块为该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块; 该配置带 宽是为该 UE分配的带宽。
在如上所示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 可选的, 其中该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该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 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该增强物理资 源块对; P为根据该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该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该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处理器 902, 用于在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根据该资源分配信息确定该基站为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所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接收机 901, 还用于在该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收 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进一歩地, 处理器 902, 还用于根据该调度信息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该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并根据该盲检测的测量结果, 确定该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该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的该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如上所述方案的基础上, 其中接收机 901, 还用于在根据该调度信息 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接收该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 的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并根据该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该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该 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该时频 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可选的, 上述方案中的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该物理下 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可替代地, 上述接收机 901, 还用于根据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 特信息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可替代地, 接收机 901还用于根据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 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 一一种: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可选的, 接收机 901, 还用于根据通过该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该增强 物理资源块对或该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该时隙关系, 接收该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
其中, 该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该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本实施例方案提供的 UE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提供的 UE为执行主体的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 其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歩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9)

  1. 权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 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用户设备 UE。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 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 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 UE;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 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4.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不同时隙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 方式; 每个时隙内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从低频到高 频的编号是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不同时隙的相同频域位置, 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
  5.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连续时隙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 构成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编号是连续的。
  6. 6、 根据权利要求 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之前, 还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 RRC信令向所述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以使 所述 UE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 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所述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正交频 分复用 OFDM符号; 或者,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所述方法, 还包括: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 UE。
  7.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隙。
  8.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 示所述时隙关系;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9.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 示所述时隙关系;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关系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 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所述时隙关系; 其中, 所述时 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 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11. 11、 一种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发送的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的 资源分配信息;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 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 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13. 1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 信道之前, 还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所分配的 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 括:
    在所述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 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14.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还包括: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 行盲检测, 确定所述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所述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所 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 隔。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不同时隙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 方式; 每个时隙内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从低频到高 频的编号是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不同时隙的相同频域位置, 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具有相同的编号。
  16. 16、 根据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连续时隙内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 号构成一个连续的整数序列; 每个时隙内从低频到高频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编号是连续的。
  17. 17、 根据权利要求 11-16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 所述调度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的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 符号;或者,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18.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 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 隙。
  19.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 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20. 20、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 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21. 21、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 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 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22. 22、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发送模块, 用于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23.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 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24.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所 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 UE;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25.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 UE之前, 通过 RRC信令向所述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以使所述 UE根据所述 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
    I Ή自、 .,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所述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 符号;或者,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所述 下行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 UE。
  26.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 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 隙。
  27. 27、 一种 UE,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 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 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28. 28、 根据权利要求 27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 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29.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所述 UE还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 数据信道之前,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所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30. 30、 根据权利要求 29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还包括: 检测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 据信道之前,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所述确定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的测量结果, 确定所述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所述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 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
  31. 31、 根据权利要求 27-30中任一项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 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接收所述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的时频资源的指示消 息, 并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 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所 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32.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 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 隙。
  33.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 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34. 34、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 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35. 35、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36. 36、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机、 处理器及发射机;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将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映射至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 其中,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所 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所述发射机, 用于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 UE。
  37. 37、 根据权利要求 3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 隙的时频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38. 38、 根据权利要求 3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机, 还用于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 UE;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 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39. 39、 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机, 还用于在将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 UE之前, 通过 RRC信令向所述 UE发送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以使所述 UE根据所述 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
    I Ή自、 .,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所述时频资源在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 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 符号;或者,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对应的, 所述发射机, 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将所述下 行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 UE。
  40. 40、 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 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 隙。
  41. 41、 一种 UE,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机、 处理器及发射机;
    其中, 所述接收机, 用于接收基站通过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所发送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 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在至少一个时隙的时 频资源上的资源分配信息; 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物理资源 块对; 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
  42.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若系统带宽或者配置带 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每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包括至少一个 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
    若所述系统带宽或者所述配置带宽具有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为奇数, 所 述每个时隙的时隙资源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和 /或一个物理 资源块; 其中, 所述一个物理资源块为所述每个时隙内频域最高的物理资源 块; 所述配置带宽是为所述 UE分配的带宽。
  43. 43、 根据权利要求 42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 以所述增强物理资源块对或增强资源块组为基本单元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 道的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个所述增强物 理资源块对; P为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的正整数; 或者,
    所述增强资源块组包括: 同一时隙内频域连续的 P或 Q个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 Q为不大于 P的正整数;
    对应的, 所述处理器, 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 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所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
    所述接收机, 还用于在所述分配的增强物理资源块对的资源位置上, 接 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44. 44、 根据权利要求 43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下 行数据信道之前, 在同一时隙内, 根据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并根据所述盲检测的测量结果, 确定所述调度信息; 其中, 通过所述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调度 的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
  45. 45、 根据权利要求 41-44中任一项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 还用于在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之前,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 RRC信令发送的时频资源的指示消 息, 并根据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 接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 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为偶数时隙和 /或奇数时隙的指示消息; 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起始 OFDM符号; 或者, 所 述时频资源的指示消息包括: 频域资源位置和 OFDM符号数。
  46. 46、 根据权利要求 45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 括: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隙关系包括: 所述物理 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 /或下一时 隙。
  47. 47、 根据权利要求 46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比特信息指示的 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或者,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48. 48、 根据权利要求 46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两个比特信息指示的 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 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 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 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和下一时隙。
  49. 49、 根据权利要求 46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 还用于根据通过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增强物理 资源块对或所述增强资源块组的编号指示的所述时隙关系, 接收所述物理下 行数据信道;
    其中, 所述时隙关系为以下任一一种: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下一时隙、 所述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位于所述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所在时隙的同一时隙和下一时隙。
CN201480037257.2A 2014-08-07 2014-08-07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55942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3911 WO2016019553A1 (zh) 2014-08-07 2014-08-07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4273A true CN105594273A (zh) 2016-05-18
CN105594273B CN105594273B (zh) 2019-05-24

Family

ID=55263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7257.2A Active CN105594273B (zh) 2014-08-07 2014-08-07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9391B2 (zh)
EP (1) EP3166364B1 (zh)
JP (1) JP6403871B2 (zh)
CN (1) CN105594273B (zh)
WO (1) WO201601955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721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65928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控制信道资源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811105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9863798A (zh) * 2016-11-04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10495237A (zh) * 2017-03-24 2019-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5017A1 (zh) * 2014-09-24 2016-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和非连续传输的方法
WO2016106683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439046A (zh) * 2015-04-09 2017-12-0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未授权带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cca的方法和支持其的装置
CN10788926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调度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721038B2 (en) * 2016-11-22 2020-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ata de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19012790B1 (pt) 2016-12-23 2024-01-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e dispositiv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CN109041223B (zh) * 2017-06-08 202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RU2744725C1 (ru) 2017-08-10 2021-03-15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466A (zh) * 2009-02-06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US20090262699A1 (en) * 2006-05-12 2009-10-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user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58774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340394A (zh) * 2010-07-22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资源单元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03378885A (zh) * 2012-04-17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14110467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odul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8158B2 (ja) * 2005-03-31 2009-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割当方法
JP4295300B2 (ja) * 2006-08-22 2009-07-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8544736B2 (en) * 2007-07-24 2013-1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tem scanning system
US8737344B2 (en) * 2010-09-14 2014-05-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JP5652098B2 (ja) * 2010-10-04 2015-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端末
EP2720392B1 (en) * 2011-06-07 2019-09-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20809B (zh) * 2012-01-20 2018-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应装置
KR101562702B1 (ko) * 2012-09-14 2015-10-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송수신포인트의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그 송수신포인트, 단말의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그 단말
WO2014046425A2 (en) * 2012-09-18 2014-03-27 Kt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KR102406264B1 (ko) * 2015-07-31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속도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62699A1 (en) * 2006-05-12 2009-10-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user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83466A (zh) * 2009-02-06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CN102340394A (zh) * 2010-07-22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资源单元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01958774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78885A (zh) * 2012-04-17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14110467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odula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721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666721B (zh) * 2016-07-29 202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63798A (zh) * 2016-11-04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8365928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控制信道资源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495237A (zh) * 2017-03-24 2019-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95237B (zh) * 2017-03-24 2023-03-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811105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8811105B (zh) * 2017-05-04 2023-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6364A4 (en) 2017-07-26
US10349391B2 (en) 2019-07-09
EP3166364A1 (en) 2017-05-10
JP6403871B2 (ja) 2018-10-10
JP2017529755A (ja) 2017-10-05
WO2016019553A1 (zh) 2016-02-11
CN105594273B (zh) 2019-05-24
EP3166364B1 (en) 2020-02-26
US20170150483A1 (en) 2017-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4273A (zh)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3584984B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82644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处理、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1752820B1 (ko) 채널 검출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US20160366717A1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312649B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1510954A (zh) 调度定时间隔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248468A (zh) 解调导频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4106272A (zh) 系统信息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27444A (zh)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信令配置系统及方法
RU2588600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 основе сети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CN105992383A (zh)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和节点
JP2015501609A (ja) 制御チャネルを受信および送信する方法、ユーザ機器ならびに基地局
CN104737583B (zh) 用于确定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
CN10405436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ue
CN105897373A (zh) 一种在下行控制信道传送传输块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96309A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058157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12384578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f an uplink subframe
CN106170957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7046713A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KR20190116400A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디바이스
EP371331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2d data on basis of resource pattern
CN107005977A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05897374A (zh) 一种传送低比特速率业务传输块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