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2176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2176A
CN105592176A CN201410584442.5A CN201410584442A CN105592176A CN 105592176 A CN105592176 A CN 105592176A CN 201410584442 A CN201410584442 A CN 201410584442A CN 105592176 A CN105592176 A CN 105592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name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request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44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2176B (zh
Inventor
顾戎
李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844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2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2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2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网络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域名信息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是将域名信息(DomainName)映射为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Protocol)地址信息的分布式互联网服务系统。域名信息是为了便于人们记忆设置的面向用户友好的名称,而互连网中服务器可以识别的是IP地址信息。域名信息和IP地址信息之间存在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映射关系,这种将域名信息映射为IP地址信息的转换为域名信息解析。在进行DNS解析操作时,会由转发网络通过网络地址翻译(NAT)将数据包中的用户终端的IP地址信息转换为新的IP地址信息,如此,就会出现浪费地址信息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
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包括:
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信息处理单元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向网络设备发出域名解析请求;
网络设备,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DNS服务器,用于通过网络设备向用户终端提供域名解析结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网络控制设备,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将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从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选取N个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链路流量小于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跳转路径最短的DNS服务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信息处理单元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能够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后,针对其中的域名信息对地址信息进行NAT得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而根据网络控制设备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进行解析。如此,因为域名信息与地址信息相比数量较少,所以采用本方案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针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地址信息进行NAT而带来的浪费地址信息资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一中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一中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二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二中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二中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步骤103: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104: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为所述用户终端的IP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包括: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可以为固定不变的列表,也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的列表,所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可以为当超过指定时长,所述网络设备没有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则将列表删除,当再次接收到数据包时,重新动态的为数据包进行地址转换,记录转换信息并更新地址转换列表。列表中可以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所述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可以包括:利用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替换原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优选地,上述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话中携带有DNS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以及从所述网络设备至所述DNS服务器的路由信息;
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从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选取N个DNS服务器;具体可以为: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查看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的DNS资源,判断所述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的DNS资源中是否有所述域名信息对应的DNS资源,如果有,则选取该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链路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选取所述N个DNS服务器的网络剩余带宽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选取所述N个DNS服务器的链路利用率小于第三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跳转路径最短的DNS服务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之前,所述网络控制设备还会执行下述操作: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后,获取网络状态参数;所述网络状态参数可以包括:链路流量、网络剩余带宽,链路利用率等。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可以为SDN网络中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在对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时,还可以包括:记录所述用户终端转换前以及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优选地,所述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转发网络中并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记录所述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信息发送至DNS服务器,所述DNS服务器根据所述域名解析信息以及DNS资源得到域名解析结果;
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记录的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SDN网络中的代理节点。所述转发网络可以为SDN网络。如此,通过使用SDN网络替换转发网络,就能够充分发挥SDN控制器集中管理的优势,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实现全局路径优化;能够对网络灵活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网络软件化、虚拟化的要求。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
场景一、如图2所示,用户终端A以及用户终端B通过SDN网络接入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1为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用户终端A以及用户终端B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不同,分别为“www.a.com”以及“www.b.com”;假设三个省市的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均具有针对www.a.com的域名解析资源;仅有两个省市的数据中心,即数据中心一以及数据中心三有针对www.b.com的域名解析资源。
其中,针对用户终端A的处理具体流程可以如图3所示,为:
步骤301:用户终端A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
这里,假设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DNS请求以及IP地址信息;其中,所述DNS请求中具体可以由域名信息以及请求解析的信息;所述IP地址信息可以为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本场景一中假设为10.1.1.2。
步骤3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a.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10.1.1.2转换为“100.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3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304:网络控制设备,比如SDNController,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选取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对所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解析,并向SDN网络代理节点1发送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其中,选取的方法可以为:三个数据中心均具备针对www.a.com的DNS资源,然后,确定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路径最优。
步骤3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2;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2的IP地址为“20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0.1.1.2”,源地址为“1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306:SDN网络代理节点2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5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50.1.1.2”,源地址为“2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3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2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0.1.1.2 5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0.1.1.2 200.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3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A。
与用户终端A的域名解析请求的发送以及接收到域名解析结果的方法类似,用户终端B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用户终端B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SDN网络代理节点记录该请求信息。
这里,假设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DNS请求以及IP地址信息;其中,所述DNS请求中具体可以由域名信息以及请求解析的信息;所述IP地址信息可以为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本场景一中假设为20.1.1.2。
步骤4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b.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20.1.1.2转换为“101.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4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404:网络控制设备,比如SDNController,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选取数据中心三的DNS服务器对所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解析,并向SDN网络代理节点1发送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其中,选取的方法可以为:确定数据中心三的DNS服务器路径最优,或者数据中心三的链路流量最低。
步骤4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3;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3的IP地址为“201.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1.1.1.2”,源地址为“101.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请求报文通过代理节点进入SDN网络后,进行封装,报文头加上SDN网络下一跳的信息,报文请求一直被送到SDN网络的出口,比如:
省市C IP 省市B IP 201.1.1.2 101.1.1.2 DNS请求
步骤406:SDN网络代理节点3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6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60.1.1.2”,源地址为“201.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4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3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1.1.1.2 6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1.1.1.2 201.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4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B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B。
场景二、如图5所示,A、B和C省市数据中心具有www.a.com域名信息,用户终端C和用户终端D均发出www.a.com的DNS请求。用户终端C和用户终端D发出的DNS请求www.a.com,SDN控制器决策从省市B经下一跳省市C,到C省市数据中心的某台DNS服务器路径最优。
用户终端C报文交互具体过程如下,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用户终端C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SDN网络代理节点记录该请求信息。
步骤6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a.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10.1.1.2转换为“100.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6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604:网络控制设备,SDNcontroller决策最佳跳转路径,发现C省市数据中心具有DNS请求信息并且路径最优。
200.1.1.2 100.1.1.2 DNS请求
步骤6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2;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2的IP地址为“20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0.1.1.2”,源地址为“1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606:SDN网络代理节点2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5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50.1.1.2”,源地址为“2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6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2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0.1.1.2 5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0.1.1.2 200.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6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C。
具体用户终端D报文交互过程如下,图7所示,这里不再重复,包括:
步骤701:用户终端D发起某个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SDN网络代理节点记录该请求信息。
步骤7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a.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20.1.1.2转换为“100.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7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704:网络控制设备,SDNcontroller决策最佳跳转路径,发现C省市数据中心具有DNS请求信息并且路径最优。
因为用户终端C和用户终端D请求的DNS域名信息相同,采用基于HTTP域名信息的NAT,在网络代理节点处用户终端D对应的IP与用户终端A相同,均为100.1.1.2和200.1.1.2。
200.1.1.2 100.1.1.2 DNS请求
步骤7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2;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2的IP地址为“20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0.1.1.2”,源地址为“1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706:SDN网络代理节点2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5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50.1.1.2”,源地址为“2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7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2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0.1.1.2 5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0.1.1.2 200.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7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D。
通过上述两个场景可以看出,当几个用户终端发送针对用一个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在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地址转换时,以域名信息为转换依据,对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从而达到节省地址资源的目的。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后,针对其中的域名信息对地址信息进行NAT得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而根据网络控制设备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进行解析。如此,因为域名信息与地址信息相比数量较少,所以采用本方案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针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地址信息进行NAT而带来的浪费地址信息资源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地址转换单元82,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83,用于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地址转换单元82,具体用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可以为固定不变的列表,也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的列表,所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可以为当超过指定时长,所述网络设备没有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则将列表删除,当再次接收到数据包时,重新动态的为数据包进行地址转换,记录转换信息并更新地址转换列表。列表中可以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为所述用户终端的IP地址。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84,用于将信息处理单元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81,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所述信息处理单元83,还用于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从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选取N个DNS服务器;具体可以为: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查看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的DNS资源,判断所述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的DNS资源中是否有所述域名信息对应的DNS资源,如果有,则选取该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链路流量小于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跳转路径最短的DNS服务器。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83,具体用于利用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替换原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进一步的,在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之前,所述网络控制设备还会执行下述操作: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后,获取网络状态参数;所述网络状态参数可以包括:链路流量等。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可以为SDN网络中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在对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时,还可以包括:记录所述用户终端转换前以及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优选地,所述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转发网络中并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记录所述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信息发送至DNS服务器,所述DNS服务器根据所述域名解析信息以及DNS资源得到域名解析结果;
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记录的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SDN网络中的代理节点。所述转发网络可以为SDN网络。如此,通过使用SDN网络替换转发网络,就能够充分发挥SDN控制器集中管理的优势,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实现全局路径优化;能够对网络灵活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网络软件化、虚拟化的要求。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后,针对其中的域名信息对地址信息进行NAT得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而根据网络控制设备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进行解析。如此,因为域名信息与地址信息相比数量较少,所以采用本方案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针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地址信息进行NAT而带来的浪费地址信息资源的问题。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如图9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9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出域名解析请求;
网络设备92,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DNS服务器93,用于通过网络设备向用户终端提供域名解析结果。
所述系统还包括:网络控制设备94,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92,还用于将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从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选取N个DNS服务器;具体可以为: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查看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的DNS资源,判断所述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的DNS资源中是否有所述域名信息对应的DNS资源,如果有,则选取该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链路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选取所述N个DNS服务器的网络剩余带宽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选取所述N个DNS服务器的链路利用率小于第三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跳转路径最短的DNS服务器。
所述网络设备92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地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为所述用户终端的IP地址。
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可以为固定不变的列表,也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的列表,所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可以为当超过指定时长,所述网络设备没有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则将列表删除,当再次接收到数据包时,重新动态的为数据包进行地址转换,记录转换信息并更新地址转换列表。列表中可以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信息处理单元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利用转换后的地址信息替换原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所述网络控制设备94,还用于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后,获取网络状态参数;所述网络状态参数可以包括:链路流量、网络剩余带宽,链路利用率等。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可以为SDN网络中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网络设备92还用于记录所述用户终端转换前以及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9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转发网络中并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记录所述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信息发送至DNS服务器;
相应的,所述DNS服务器93,根据所述域名解析信息以及DNS资源得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记录的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SDN网络中的代理节点。所述转发网络可以为SDN网络。如此,通过使用SDN网络替换转发网络,就能够充分发挥SDN控制器集中管理的优势,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实现全局路径优化;能够对网络灵活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网络软件化、虚拟化的要求。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
场景一、如图2所示,用户终端A以及用户终端B通过SDN网络接入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1为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用户终端A以及用户终端B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不同,分别为“www.a.com”以及“www.b.com”;假设三个省市的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均具有针对www.a.com的域名解析资源;仅有两个省市的数据中心,即数据中心一以及数据中心三有针对www.b.com的域名解析资源。
其中,针对用户终端A的处理具体流程可以如图3所示,为:
步骤301:用户终端A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
这里,假设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DNS请求以及IP地址信息;其中,所述DNS请求中具体可以由域名信息以及请求解析的信息;所述IP地址信息可以为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本场景一中假设为10.1.1.2。
步骤3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a.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10.1.1.2转换为“100.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3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304:网络控制设备,比如SDNController,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选取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对所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解析,并向SDN网络代理节点1发送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其中,选取的方法可以为:三个数据中心均具备针对www.a.com的DNS资源,然后,确定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路径最优。
步骤3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2;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2的IP地址为“20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0.1.1.2”,源地址为“1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306:SDN网络代理节点2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5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50.1.1.2”,源地址为“2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3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2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0.1.1.2 5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0.1.1.2 200.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3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A。
与用户终端A的域名解析请求的发送以及接收到域名解析结果的方法类似,用户终端B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用户终端B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SDN网络代理节点记录该请求信息。
这里,假设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DNS请求以及IP地址信息;其中,所述DNS请求中具体可以由域名信息以及请求解析的信息;所述IP地址信息可以为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本场景一中假设为20.1.1.2。
步骤4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b.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20.1.1.2转换为“101.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4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404:网络控制设备,比如SDNController,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选取数据中心三的DNS服务器对所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解析,并向SDN网络代理节点1发送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其中,选取的方法可以为:确定数据中心三的DNS服务器路径最优,或者数据中心三的链路流量最低。
步骤4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3;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3的IP地址为“201.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1.1.1.2”,源地址为“101.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请求报文通过代理节点进入SDN网络后,进行封装,报文头加上SDN网络下一跳的信息,报文请求一直被送到SDN网络的出口,比如:
省市C IP 省市B IP 201.1.1.2 101.1.1.2 DNS请求
步骤406:SDN网络代理节点3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6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60.1.1.2”,源地址为“201.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4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3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1.1.1.2 6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1.1.1.2 201.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4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B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B。
场景二、如图5所示,A、B和C省市数据中心具有www.a.com域名信息,用户终端C和用户终端D均发出www.a.com的DNS请求。用户终端C和用户终端D发出的DNS请求www.a.com,SDN控制器决策从省市B经下一跳省市C,到C省市数据中心的某台DNS服务器路径最优。
用户终端C报文交互具体过程如下,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用户终端C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SDN网络代理节点记录该请求信息。
步骤6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a.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10.1.1.2转换为“100.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6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604:网络控制设备,SDNcontroller决策最佳跳转路径,发现C省市数据中心具有DNS请求信息并且路径最优。
200.1.1.2 100.1.1.2 DNS请求
步骤6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2;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2的IP地址为“20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0.1.1.2”,源地址为“1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606:SDN网络代理节点2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5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50.1.1.2”,源地址为“2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6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2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0.1.1.2 5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0.1.1.2 200.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6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C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C。
具体用户终端D报文交互过程如下,图7所示,这里不再重复,包括:
步骤701:用户终端D发起某个请求给SDN网络代理节点1,SDN网络代理节点记录该请求信息。
步骤702:SDN网络代理节点1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针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域名信息,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
记录转换前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以及转换后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比如,针对www.a.com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将20.1.1.2转换为“100.1.1.2”,记录的格式可以如下:
步骤703:利用转换后用户终端A的地址信息封装得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704:网络控制设备,SDNcontroller决策最佳跳转路径,发现C省市数据中心具有DNS请求信息并且路径最优。
因为用户终端C和用户终端D请求的DNS域名信息相同,采用基于HTTP域名信息的NAT,在网络代理节点处用户终端D对应的IP与用户终端A相同,均为100.1.1.2和200.1.1.2。
200.1.1.2 100.1.1.2 DNS请求
步骤705: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DNS服务器选取通知,确定路由信息,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经由SDN网络发送至SDN网络代理节点2;
假设SDN网络代理节点2的IP地址为“20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200.1.1.2”,源地址为“1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706:SDN网络代理节点2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数据中心二的DNS服务器,并且记录本次发送的路由信息。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50.1.1.2”,则域名解析请求本次发送时的目的地址为“50.1.1.2”,源地址为“200.1.1.2”,具体信息内容为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707:DNS服务器反馈域名解析结果,并从SDN网络代理节点2按原路由信息,返回域名解析结果至SDN网络代理节点1。比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信息内容
200.1.1.2 50.1.1.2 域名解析结果
100.1.1.2 200.1.1.2 域名解析结果
步骤708:SDN网络代理节点1根据记录的转换前的用户终端D的地址信息,将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D。
通过上述两个场景可以看出,当几个用户终端发送针对用一个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在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地址转换时,以域名信息为转换依据,对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从而达到节省地址资源的目的。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后,针对其中的域名信息对地址信息进行NAT得到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而根据网络控制设备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转换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进行解析。如此,因为域名信息与地址信息相比数量较少,所以采用本方案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针对域名解析请求中的地址信息进行NAT而带来的浪费地址信息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
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包括:
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信息处理单元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7.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向网络设备发出域名解析请求;
网络设备,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DNS服务器,用于通过网络设备向用户终端提供域名解析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网络控制设备,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
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将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并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从多个数据中心的DNS服务器中选取N个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链路流量小于预设门限值的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
选取所述网络设备至选取的N个DNS服务器之间的跳转路径最短的DNS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域名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利用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更新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从对应的DNS服务器获取域名解析结果并将所述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址转换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所述域名信息,根据所述域名信息、以及预设的地址转换列表,得到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转换列表包括:域名信息,以及域名信息对应的转换后的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信息处理单元转换后的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网络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选取DNS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返回DNS服务器选取通知;发送所述域名解析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来的DNS服务器选取通知;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DNS服务器选取通知中获取对应的DNS服务器以及获取路由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域名解析请求至对应的DNS服务器。
CN201410584442.5A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5592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4442.5A CN105592176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4442.5A CN105592176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2176A true CN105592176A (zh) 2016-05-18
CN105592176B CN105592176B (zh) 2019-01-01

Family

ID=5593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4442.5A Active CN105592176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21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3945A (zh) * 2017-05-26 2017-07-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dn实现的域名智能解析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11064713A (zh) * 2019-02-15 2020-04-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2176A1 (en) * 2000-07-19 2006-05-25 Liu Zaide E Domain name resolution using a distributed DNS network
CN103546434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56569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方正宽带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域名系统资源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90557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域名解析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2176A1 (en) * 2000-07-19 2006-05-25 Liu Zaide E Domain name resolution using a distributed DNS network
CN103546434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56569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方正宽带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域名系统资源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90557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域名解析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3945A (zh) * 2017-05-26 2017-07-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dn实现的域名智能解析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11064713A (zh) * 2019-02-15 2020-04-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064713B (zh) * 2019-02-15 2021-05-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2176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3788B2 (en) Network validation with dynamic tunneling
CN107733799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67189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data
CN109804605B (zh) 压缩转发表
CN103917967A (zh) 用于配置中间盒的网络控制系统
CN10412520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350467A (zh) 用于使用sdn的云安全性的弹性实行层
CN112965824A (zh) 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3685583A (zh)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25975A (zh) Cdn节点分配服务器及系统
CN105306368B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151025B (zh) 基于url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559302A (zh) 单播隧道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33610A (zh) 一种IPv6地址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591971A (zh) 一种QoS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1885733B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N102257776B (zh) 阵列以及在阵列元素上对数据分组进行路由的方法
CN107580079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323229A (zh) 一种基于cpe的数据传输方法、网元、平台及系统
CN103685032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器
CN10559217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04683312A (zh) 媒体复用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EP3503484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CN111679918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092751A (zh) 一种业务访问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