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9740B -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9740B
CN105589740B CN201410557710.4A CN201410557710A CN105589740B CN 105589740 B CN105589740 B CN 105589740B CN 201410557710 A CN201410557710 A CN 201410557710A CN 105589740 B CN105589740 B CN 105589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logical channel
pond
module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77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9740A (zh
Inventor
张金福
杨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577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9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9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9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当一个应用正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将正在运行的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该逻辑通道放入预先建立的逻辑通道池中,该逻辑通道池用于存放应用运行时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若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下一个应用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一个应用正在运行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可以直接将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分配给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使用,减少了反复访问UICC的操作,降低了终端功耗,提高了应用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UICC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从移动终端侧看,移动通信领域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Circuit Card:UICC)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UICC卡加密认证技术、文件系统扩展以及卡应用的扩展。其中,卡应用的扩展日益丰富,涉及到电话本管理应用、通信运营商定制应用、加密认证应用、电子钱包应用等。对于支持多应用的UICC卡的终端系统,现有方案采用激活-使用-去激活流程操作卡应用。
对于UICC卡的多个应用,终端按照打开逻辑通道、选择应用、激活应用、使用应用、去激活应用、关闭逻辑通道的流程操作,具体如图1所示。
步骤101,读取UICC中包含所有应用标识(Application identifier:AID)记录的文件,获取所有AID记录和标识,其中注册应用提供商标识(Registered applicationprovider identifier:RID)和专用标识扩展(Proprietary application identifierextension:PIX)符合ISO7816-4规范。
步骤102,判断是否读取成功。
如果不成功,则本次应用切换过程失败;如果成功,则进入步骤103。
步骤103,查找将要运行的应用的AID。
步骤104,判断是否查找成功。
如果不成功,则本次应用切换过程失败;如果成功,则进入步骤105。
步骤105,打开逻辑通道。
步骤106,判断打开逻辑通道是否成功。
如果不成功,则本次应用切换过程失败;如果成功则进入步骤107。
步骤107,终端在此逻辑通道上激活应用。
步骤108,判断激活应用是否成功。
如果不成功,则关闭已打开的逻辑通道,本次应用切换过程失败;如果成功,则进入步骤109。
步骤109,使用应用。
该流程和将要运行的应用和场景有关,有些应用需要特定的初始化和终止操作,有些应用直接和卡进行交互,终端需要按照应用规范完成该部分功能。
步骤110,使用应用结束后去激活应用。
步骤111,去激活应用后关闭逻辑通道。
此时如果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时则返回步骤105重新打开逻辑通道。
至此,整个切换过程结束。
终端系统采用该流程操作的优点是每个应用独立操作,对于UICC应用的扩展可以以插件的形式加入终端系统。但是,在多应用的情况下,如果应用场景变化,随之操作应用切换,UICC卡应用操作流程存在频繁的卡交互,如应用表的AID读取和解析、逻辑通道打开与关闭、应用过程等,频繁的读卡操作存在应用切换效率低和引起额外终端功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ICC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使得在一个应用正在运行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可以直接将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分配给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使用,减少了反复访问UICC的操作,降低了额外的终端功耗,同时提高了应用切换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当一个应用正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将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所述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
其中,所述逻辑通道池用于存放应用运行时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
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下一个应用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包含:运行模块,切换模块,判断模块,执行模块和分配模块;
所述运行模块用于运行应用;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切换模块是否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了下一个应用;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切换模块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了下一个应用时,将所述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所述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
其中,所述逻辑通道池用于存放应用运行时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逻辑通道池中是否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时,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下一个应用使用。
现有技术中,在一个应用需要运行时才打开逻辑通道,在该应用运行结束后,或者在该应用正在运行需要切换到其它应用运行时,就要先关闭对应的逻辑通道,才能为切换后的应用重新打开逻辑通道供其运行使用,如果存在频繁的应用切换,这种操作流程存在频繁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交互,会造成应用切换效率低和额外终端功耗问题。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不同的应用只要与某一个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匹配,就都可以使用该逻辑通道运行,所以本发明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是预先建立一个逻辑通道池,当一个应用正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不需要关闭该正在运行的应用使用的逻辑通道,只需将该应用退出该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上述逻辑通道放入预先建立的逻辑通道池中,在下一个应用运行时,只要上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该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就可以直接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下一个应用使用,由于可以将逻辑通道直接从逻辑通道池中进行分配,减少了从UICC上给应用分配逻辑通道的次数,就能够减少频繁的UICC交互,尤其是在多应用频繁切换的情况下,自动适配任何UICC支持的应用场景,可以适配UICC多个应用并发管理需求,为移动终端适配多卡多应用方案提供基础,减少了反复访问UICC操作,进而降低额外的终端功耗,同时提高应用切换效率;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制终端系统加载该技术方案流程的时间点,灵活适配存在时间和空间特定需求的终端系统。
优选地,在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运行之前,若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为终端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则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为所述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在本发明中,由于终端在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时,逻辑通道池是空的,逻辑通道池中没有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所以在终端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时,跟现有技术一样,要从UICC上为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优选地,当一个应用运行结束后,将该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所述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
在另一个应用开始运行时,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另一个应用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在一个应用运行结束后,也会将该应用使用过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中,当有一个新的应用需要运行时,首先是要从逻辑通道池中为这个将要运行的应用匹配逻辑通道,如果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上述将要运行的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就直接从逻辑通道池中为该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逻辑通道,减少了反复访问UICC操作,降低了额外的终端功耗,同时提高应用切换效率。
优选地,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不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所述UICC上为所述下一个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所述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为通用集成电路卡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
本发明中的逻辑通道的分配不是随机的,如果逻辑通道池中没有支持特性与将要打开的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将从UICC上为将要打开的应用分配一个新的匹配的逻辑通道,以避免在运行应用时出现错误;本发明优选以通用集成电路卡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为基础,为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优选地,当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已经存在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时,终端中的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应用匹配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应用;
在与所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上激活所述应用;
在与所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上使用所述应用;
使用所述应用结束后去激活所述应用。
在本发明中,当逻辑通道池中已经存在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时,终端中的应用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先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该应用匹配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应用使用,由于不用从UICC卡上给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逻辑通道,提高了应用的切换效率,降低了终端的额外功耗;如果逻辑通道池中已经存在未关闭的逻辑通道,但是没有与将要运行的应用匹配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则与现有技术一样,需要从UICC卡上给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供其使用。
优选地,在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中,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关闭所述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所述用户设置的时间点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结束运行任何应用时、出现异常状况时或系统下电时。
在本发明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设置放入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关闭的时间点,优选将该时间点设置在结束运行任何应用时、出现异常状况时或系统下电时,提高应用切换效率,减少终端额外功耗。
优选地,从终端上电到第一次激活一个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初始化并建立多应用表和所述逻辑通道池;其中,所述多应用表中包含通用集成电路卡应用标识记录文件中所有的应用记录和应用标识。
多应用表的建立使得终端支持的所有应用都可以存放在该表中统一管理,与现有技术中单应用独立管理相比,减少了对UICC的反复访问操作,有效降低终端额外功耗;从终端上电到第一次激活一个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都可以进行初始化并建立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操作,具体可以根据终端的时间点需求灵活定义;另外,上述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可以在终端上电或第一次激活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同时启动,可消除应用和逻辑通道分别管理带来的程序流程上多个判别和异常处理,提高应用切换效率,进一步降低终端额外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一个应用正在运行时需要切换到另一个应用运行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中第一实施方式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中第二实施方式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中第四实施方式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中第六实施方式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中的一个应用正在运行。
接着步骤202: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3。
如果否,则结束。
步骤203:将上述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中。
上述逻辑通道池用于存放应用运行时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
步骤204:判断逻辑通道池中是否存在支持特性与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
本实施方式中的逻辑通道的分配不是随机的,只有在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与应用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将即将运行的应用(即下一个应用)运行在逻辑通道上。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5。
步骤205: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下一个应用使用。
具体地说,当逻辑通道池中已经存在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时,终端中的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先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上述应用匹配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应用,在与上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上激活并使用应用,使用应用结束后去激活上述应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逻辑通道池中已经存在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时,终端中的应用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先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该应用匹配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应用使用,由于不用从UICC卡上给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逻辑通道,提高了应用的切换效率,降低了终端的额外功耗;如果逻辑通道池中已经存在未关闭的逻辑通道,但是没有与将要运行的应用匹配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则与现有技术一样,需要从UICC卡上给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供其使用。
如果步骤204中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206。
步骤206:从UICC上为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本实施方式中的逻辑通道的分配不是随机的,逻辑通道池中的如果没有支持特性与将要打开的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的话,将从UICC上为将要打开的应用分配一个新的匹配的逻辑通道,以避免在运行应用时出现错误;本发明优选以通用集成电路卡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为基础,为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至此,整个过程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在运行的应用运行之前,若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为终端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则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为该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因为终端在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时,逻辑通道池是空的,逻辑通道池中没有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所以在终端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时,跟现有技术一样,要从UICC上为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另外,上述放在逻辑通道池中的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关闭;所述用户设置的时间点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结束运行任何应用时、出现异常状况时或系统下电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设置放入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关闭的时间点,优选将该时间点设置在结束运行任何应用时、出现异常状况时或系统下电时,提高应用切换效率,减少终端额外功耗。
现有技术中,在一个应用需要运行时才打开逻辑通道,在该应用运行结束后,或者在该应用正在运行需要切换到其它应用运行时,就要先关闭对应的逻辑通道,才能为切换后的应用重新打开逻辑通道供其运行使用,如果存在频繁的应用切换,这种操作流程存在频繁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交互,会造成应用切换效率低和额外终端功耗问题。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不同的应用只要与某一个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匹配,就都可以使用该逻辑通道运行,所以本发明中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是预先建立一个逻辑通道池,当一个应用正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不需要关闭该正在运行的应用使用的逻辑通道,只需将该应用退出该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上述逻辑通道放入预先建立的逻辑通道池中,在下一个应用运行时,只要上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该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就可以直接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下一个应用使用,由于可以将逻辑通道直接从逻辑通道池中进行分配,减少了从UICC上给应用分配逻辑通道的次数,就能够减少频繁的UICC交互,尤其是在多应用频繁切换的情况下,自动适配任何UICC支持的应用场景,可以适配UICC多个应用并发管理需求,为移动终端适配多卡多应用方案提供基础,减少了反复访问UICC操作,进而降低额外的终端功耗,同时提高应用切换效率;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制终端系统加载该技术方案流程的时间点,灵活适配存在时间和空间特定需求的终端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一个应用正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是将正在运行的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接着将该未关闭的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中,供将要运行的应用选择使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当一个应用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切换到其它应用运行,在该应用运行结束后,也要将该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中,供另一个运行的应用选择使用;在另一个应用开始运行时,若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该将要运行的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上述将要运行的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另一个应用使用。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步骤301、步骤303、步骤305~307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1、步骤203、步骤204~206完全相同,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步骤302和304。
步骤302:判断正在运行的应用是否要结束运行。
如果否,则继续运行;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3。
步骤303:将上述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中。
接着是步骤304:判断是否需要运行下一个应用。
如果否,则结束;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5。
步骤305:判断逻辑通道池中是否存在支持特性与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
接着步骤306和307,此处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应用运行结束后,也会将该应用使用过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中,当有一个新的应用需要运行时,首先是要从逻辑通道池中为这个将要运行的应用匹配逻辑通道,如果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上述将要运行的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就直接从逻辑通道池中为该将要运行的应用分配逻辑通道;只有当逻辑通道池中不存在支持特性与上述将要运行的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才会从UICC上分配逻辑通道给将要运行的应用使用,减少了反复访问UICC操作,降低了额外的终端功耗,同时提高应用切换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从终端上电到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在初始化并建立逻辑通道池的同时,还初始化并建立多应用表,该多应用表中包含通用集成电路卡应用标识记录文件中所有的应用记录和应用标识。
多应用表的建立使得终端支持的所有应用都可以存放在该表中统一管理,与现有技术中单应用独立管理相比,减少了对UICC的反复访问操作,有效降低终端额外功耗;与逻辑通道池一样,从终端上电到第一次激活一个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都可以进行初始化并建立多应用表操作,具体可以根据终端的时间点需求灵活定义;另外,上述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可以在终端上电或第一次激活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同时启动,可消除应用和逻辑通道分别管理带来的程序流程上多个判别和异常处理,提高应用切换效率,进一步降低终端额外功耗。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如图4所示,包含:运行模块,切换模块,判断模块,执行模块和分配模块;
运行模块用于运行应用;切换模块用于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切换模块是否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了下一个应用;执行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切换模块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了下一个应用时,将该正在运行的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该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图4中的1)中,该逻辑通道池用于存放应用运行时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逻辑通道池中是否存在支持特性与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时,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该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下一个应用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行模块运行正在运行的应用之前,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正在运行的应用是否为终端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上述正在运行的应用为终端第一次运行的应用时,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图4中的2)上为该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另外,上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逻辑通道池中不存在支持特性与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时,从UICC上为将要运行的下一个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为通用集成电路卡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
此外,上述运行模块包含激活子模块,打开子模块,使用子模块和去激活子模块,其中,激活子模块用于激活一个应用,打开子模块用于在激活子模块激活一个应用时,打开与上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使用子模块用于在与上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上使用上述应用,去激活子模块用于在使用子模块使用上述应用结束后去激活上述应用。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中还包含关闭模块,该关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关闭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所述用户设置的时间点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结束运行任何应用时、出现异常状况时或系统下电时。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第五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执行模块还用于在一个应用运行结束后,将该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逻辑通道池中,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在另一个应用开始运行时,逻辑通道池中是否存在支持特性与将要运行的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将要运行的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时,从逻辑通道池中将与该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该另一个应用使用。
本实施方式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第六实施方式为第四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中还包含初始化模块和建立模块。如图5所示。
初始化模块用于在从终端上电到运行模块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初始化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其中,多应用表中包含通用集成电路卡应用标识记录文件中所有的应用记录和应用标识;建立模块用于在初始化模块初始化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之后,建立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
本实施方式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系统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当一个应用正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时,将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所述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预先建立的逻辑通道池中;
其中,所述逻辑通道池用于存放应用运行时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
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下一个应用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运行之前,若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为终端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则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为所述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应用运行结束后,将该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所述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
在另一个应用开始运行时,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另一个应用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不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则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为所述下一个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已经存在未关闭的逻辑通道时,终端中的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应用匹配的未关闭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应用;
在与所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上激活所述应用;
在与所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上使用所述应用;
使用所述应用结束后去激活所述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关闭所述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置的时间点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结束运行任何应用时、出现异常状况时或系统下电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终端上电到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初始化并建立多应用表和所述逻辑通道池;其中,所述多应用表中包含通用集成电路卡应用标识记录文件中所有的应用记录和应用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为通用集成电路卡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
10.一种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运行模块,切换模块,判断模块,执行模块和分配模块;
所述运行模块用于运行应用;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下一个应用运行;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切换模块是否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了下一个应用;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切换模块将正在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了下一个应用时,将所述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所述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预先建立的逻辑通道池中;其中,所述逻辑通道池用于存放应用运行时使用过但未关闭的逻辑通道;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逻辑通道池中是否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时,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下一个应用使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块运行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之前,判断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是否为终端第一次运行的应用;
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为终端第一次运行的应用时,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为所述第一次运行的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在一个应用运行结束后,将该应用退出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并将未关闭的所述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放入所述逻辑通道池中;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另一个应用开始运行时,判断所述逻辑通道池中是否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
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时,从所述逻辑通道池中将与所述另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分配给所述另一个应用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逻辑通道池中不存在支持特性与所述下一个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时,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为所述下一个应用分配与之匹配的逻辑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块包含激活子模块,打开子模块,使用子模块和去激活子模块;
所述激活子模块用于激活一个应用;
所述打开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激活子模块激活一个应用时,打开与所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
所述使用子模块用于在与所述应用匹配的逻辑通道上使用所述应用;
所述去激活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使用子模块使用所述应用结束后去激活所述应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关闭模块;
所述关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关闭所述逻辑通道池中未关闭的逻辑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置的时间点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结束运行任何应用时、出现异常状况时或系统下电时。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初始化模块和建立模块;
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在从终端上电到所述运行模块第一次运行一个应用之前的任意时刻,初始化多应用表和所述逻辑通道池;其中,所述多应用表中包含通用集成电路卡应用标识记录文件中所有的应用记录和应用标识;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初始化模块初始化所述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之后,建立所述多应用表和逻辑通道池。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为通用集成电路卡逻辑通道的支持特性。
CN201410557710.4A 2014-10-20 2014-10-20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589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7710.4A CN105589740B (zh) 2014-10-20 2014-10-20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7710.4A CN105589740B (zh) 2014-10-20 2014-10-20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740A CN105589740A (zh) 2016-05-18
CN105589740B true CN105589740B (zh) 2019-01-04

Family

ID=5592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7710.4A Active CN105589740B (zh) 2014-10-20 2014-10-20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9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6381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uicc) initialization for network service acces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4108B1 (en) * 1998-09-30 2003-06-2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multiple signal processing resources among multiple channels in voice over packet-data-network systems (VOPS)
CN1797974A (zh) * 2004-12-23 2006-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板间通信通道的管理方法
CN101047695A (zh) * 2006-03-30 2007-10-0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在数字用户线中实现多服务和动态业务选择的方法
CN101588404A (zh) * 2009-06-16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通用集成电路卡上多应用管理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307230A (zh) * 2011-08-18 2012-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339972A (zh) * 2010-12-06 2013-10-02 格马尔托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包括在相同的物理uicc中的第一和第二逻辑uicc之间切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4108B1 (en) * 1998-09-30 2003-06-2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multiple signal processing resources among multiple channels in voice over packet-data-network systems (VOPS)
CN1797974A (zh) * 2004-12-23 2006-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板间通信通道的管理方法
CN101047695A (zh) * 2006-03-30 2007-10-0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在数字用户线中实现多服务和动态业务选择的方法
CN101588404A (zh) * 2009-06-16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通用集成电路卡上多应用管理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339972A (zh) * 2010-12-06 2013-10-02 格马尔托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包括在相同的物理uicc中的第一和第二逻辑uicc之间切换的方法
CN102307230A (zh) * 2011-08-18 2012-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ICC安全特性研究及实现;赵春泽;《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31;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740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972B (zh) 用于在包括在相同的物理uicc中的第一和第二逻辑uicc之间切换的方法
US10397276B2 (en) Secure elem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5637498A (zh) eUICC的管理方法、eUICC、SM平台和系统
CN103702319B (zh) Sim卡、个人化写卡系统及方法和根据所述方法获得的sim卡
CN103686730B (zh) 一种有源rfid移动终端及其进行网络鉴权的方法
CN105516787B (zh) 应用缓存数据的存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90558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1178476Y (zh) 一种无需插用户识别卡的手机
EP1761093A4 (en) MOBILE TERMINAL RECEIVING DATA FROM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LABEL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POLICY
CN102333298A (zh) 多模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CN115038130B (zh) 一种移动数据业务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916922A (zh) 通信终端及其用户卡切换方法
CN102123379A (zh) 用户卡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083200A (zh) 一种多模多待多卡终端进行注册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30387A (zh) 一种机卡认证的方法、通讯设备和认证系统
CN105589740B (zh) 应用和逻辑通道动态映射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3401771A (zh) 网络隔离方法及系统
CN107306389A (zh) 虚拟sim卡的网络注册方法及终端
CN105188023A (zh) 一种蓝牙通讯方法和通讯装置
US97607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logical channels for accessing several virtual profiles in a secure element
CN106255098A (zh) 终端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118365A (zh) 一卡多网的实现方法及多模通信终端
CN101150800A (zh) 一种多模终端支持多种卡组合的方法
CN106529942B (zh) 一种nfc卡的访问方法和终端
CN102595376A (zh) 一种用户身份标识卡的开通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Assignee: Shanghai Li K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99000015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Op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dynamic mapping for applications and logic channels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61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