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7634A -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7634A
CN105577634A CN201510466655.2A CN201510466655A CN105577634A CN 105577634 A CN105577634 A CN 105577634A CN 201510466655 A CN201510466655 A CN 201510466655A CN 105577634 A CN105577634 A CN 105577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communication
word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66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7634B (zh
Inventor
李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66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763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8507 priority patent/WO20170203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7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7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7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7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端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建立密话通信失败时,第一用户终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当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时,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的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而继续使用密话通信的通信信道与另一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这样可以减少对通信信道资源的占用,减轻网络侧设备的负担,且能够快速建立通信,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对通话进行加密通信方式称为密话通信,而对通话不进行加密的通信方式称为明话通信。目前,为了保证通话的安全性,用户一般会在通话时选择密话通信。通常情况下,密话通信一般是在明话通信信道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在明话通信信道建立成功之后,通话双方才会建立密话通信,只有在密话通信建立成功之后通话双方才能进行密话通信。
在实践中发现,在密话通信建立过程中,有可能由于通话双方的其中一端的用户终端不支持密话通信业务等原因,从而导致密话通信建立失败。如果双方想要继续通话,那么就需要重新发送通信请求,并重新分配通信信道。这种样不仅会占用通信信道资源,还会使得建立通信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从而导致通信建立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在密话通信建立失败之后利用现有的通信信道建立明话通信,从而能够快速建立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所述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密话通信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所述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
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当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当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时,根据该通知消息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之间的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而继续使用密话通信的通信信道进行明话通信,这样可以减少对通信信道资源的占用,减轻网络侧设备的负担,且能够快速建立通信,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在密话通信建立失败之后利用现有的通信信道建立明话通信,从而能够快速建立通信。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s,MID)、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用户终端。如图1所示,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可以与其他用户终端之间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通常情况下,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密话通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明话通信建立成功之后,建立密话通信;二是用户终端之间直接建立密话通信。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先建立明话通信连接,再建立密话通信。其区别点在于:第一种方式是在明话通信建立完成的基础上再建立密话通信的,在建立密话通信之前,双方是可以进行正常通话的;而第二种方式是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已经分配,且明话通信连接也建立完成,但是在密话通信建立完成之前,双方是无法进行通话的。因此,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就表示网络侧设备给第一用户终端以及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分配的用于进行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
其中,通信信道是指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辑通路,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在通信领域中,通信信道可以为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通常情况下,用户使用手机拨打电话时使用的为无线信道,也有可能是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的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网络侧设备给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分配了用于进行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之后,如果用户需要对通话进行加密,那么第一用户终端就会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好的通信信道上建立密话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第一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与第二用户终端用于建立密话通信的请求,以使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请求向第一用户终端以及第二用户终端发送配对密钥;
步骤12)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通过该配对密钥建立密话通信连接。
具体实现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网络服务器,还可以为基站与网络服务器的总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因此,当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需要建立进行密话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首先会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请求,而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之后,就会给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分配用于通信的通信信道。当通信信道分配完成之后,第一用户终端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密话通信建立请求(该密话通信建立请求用于表示该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需要建立密话通信业务)。当网络侧设备接收到该密话通信建立请求时,会将普通通信业务(即明话通信业务)转换为密话通信业务,并向该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发送配对密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执行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所执行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该配对密钥之后,就可以通过该配对密钥建立密话通信连接。如果密话通信连接建立成功,那么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就可以在该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即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其中一个用户终端通过密钥对语音信号加密之后,通过该通信信道发送给另一个用户终端,另一个用户终端再通过相同的密钥或者与该密钥配对的密钥对该语音信号进行解密。
S102、当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第一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建立密话通信需要进行密钥协商和密话连接。因此,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密钥协商失败,或者密话连接建立失败。
具体的,密钥协商失败可能是因为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至少有一个用户终端不支持密话通信功能,因此,在第一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密话通信建立请求时,网络侧设备在检测到存在不支持密话通信功能的用户终端时,就不会向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分配密钥;还可能是当前的网络传输出现迟滞,而导致第一用户终端未能及时发送请求,或未能及时接收到分配的配对密钥。而密话连接建立失败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网络传输出现迟滞,或当前的网络资源并不支持密话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因此,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建立密话通信而失败时,那么第一用户终端就会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其中,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用于指示该网络侧设备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因此,当该网络侧设备接收到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时,就会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该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S103、该第一用户终端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并根据该通知消息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该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该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时,该网络侧设备就会向该第一用户终端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终端该网络侧设备已经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因此,当该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到该通知消息时,就可以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可见,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当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当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时,根据该通知消息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之间的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而继续使用密话通信的通信信道进行明话通信,这样可以减少对通信信道资源的占用,减轻网络侧设备的负担,且能够快速建立通信,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用户终端。如图2所示,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S202、当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第一用户终端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该提示信息可以是语音提示,也可以是文字提示,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具体的,在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建立密话通信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密钥协商失败或者密话连接建立失败,那么该第一用户终端就会输出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S203、该第一用户终端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若是,执行步骤S204;若否,执行步骤S206。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终端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时,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例如,如果本次通话非常机密,必须使用密话通信,那么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语音信息或文字信息或手势等输入拒绝该提示信息的操作,指示第一用户终端拒绝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并结束当前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释放当前分配的通信信道资源;而如果本次通话十分紧急,可以选择使用明话通信,那么用户就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输入确认操作,以指示该第一用户终端向该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
其中,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5秒、也可以是30秒,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具体的,该确认操作可以是在输出的文字提示信息上点击或回复“确认”、“是”或代表确认的数字等信息来指示第一用户终端该用户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也可以是通过输入语音来指示第一用户终端该用户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还可以是在第一用户终端的屏幕上输入特定的手势来指示第一用户终端该用户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204、该第一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
S205、该第一用户终端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并根据该通知消息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该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并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该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之后,就会向该第一用户终端发送通知,该通知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终端已经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因此,当该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到该通知消息时,就可以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的过程中,第一用户终端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1)检测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私密信息;
步骤22)若是,则从该语音信号中抽取出该私密信息,并将抽取后的语音信号通过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具体实现中,第一用户终端在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明话通信过程中,如果第一用户终端检测到语音信号中包括有私密信息,可以将该私密信息从该语音信号中抽取出来,只将抽取了私密信息后的语音信号通过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当然,也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将语音信号中的私密信息抽取出来再发送给第一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用户终端检测语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私密信息可以是通过检测是否包括有预设的关键字,如密码、账号、账户、卡号等关键字,如果包括,就确定出这类型的信息为私密信息;也可以是检测包括有数字、英文字母等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当第一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中包括有“我的账号为ABC,密码为123456”时,第一用户终端就会检测到“账号”以及“密码”这两个关键字,那么该第一用户终端在将该语音信号发送出去之前,会将账号以及密码后面的包括的数字、字符或者英文等信息均作为私密信息,然后从该段语音信号中抽取出来,并将抽取私密信息后的语音信号再通过预先分配的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可选的,在第一用户终端将抽取后的语音信号通过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之后,该第一用户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3)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该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具体实现中,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在当前通话结束之后将该私密信息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再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还可以是实时地将该私密信息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可以是如QQ、微信、MSN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第一用户终端在该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中发送该私密信息时,可以对该私密信息进行加密之后再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当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加密的私密信息时,可以根据与第一用户终端预先约定的解密方式对该私密信息进行解密,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因此,在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不能进行密话通信而选择明话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将明话通信中的私密信息从语言信号中抽取出来,只发送不包括私密信息的语音信号,而该私密信息会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该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这样可以保证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涉及到的私密信息不被其他用户终端或设备截取到,从而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的过程中,第一用户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1)检测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私密信息;
步骤32)若是,则通过预设规则将该私密信息替换为目标信息,并将替换后的语音信号通过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具体实现中,第一用户终端在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明话通信过程中,如果第一用户终端检测到语音信号中包括有私密信息,可以通过预设规则将该私密信息用目标信息替换掉,然后将包括有目标信息的语音信号通过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预设规则可以是指某一加密算法,现有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因此,当第一用户终端检测到私密信息时,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将该私密信息加密为目标信息,再将包括有目标信息的语音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而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该目标信息之后,就会通过与该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将该目标信息进行解密,从而得到该私密信息。
进一步的,该预设规则还可以是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预先约定的表示该信息为私密信息的规则。因此,第一用户终端会通过指定的目标信息来代替该私密信息,并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而当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该目标信息时,就可以确定该目标信息所代表信息为私密信息。同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该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当然,不同类型或不同安全等级的私密信息被替代的目标信息可以是不同的。当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该目标信息时,就可以识别出原来的私密信息的安全等级或类型。如账号、卡号、生日类的私密信息的安全等级较低;密码、银行卡号、金钱等安全等级较高。因此,安全等级较低的私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信息可以为问候类的信息,而安全等级较高的私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信息可以为交通类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当第一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中包括有“我的银行卡号为123456”时,第一用户终端就会检测到“银行卡号”这个关键字,因此就会将该信息确定为私密信息,然后通过加密算法将该私密信息加密为目标信息如“AABBCC”,并将该目标信息替换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S206、该第一用户终端断开与该第二用户终端的通信连接,并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终端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时,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如果用户选择不需要进行通信业务类型转换,那么第一用户终端就可以断开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好的明话通信连接。或者在第一用户终端判断出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用户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时,该第一用户终端就可以断开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好的明话通信连接。也就是说,当密话通信建立失败且用户选择不需要转换为明话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会结束当前的通话请求,挂断电话。而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的挂断信号后,就会释放当前为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分配的用于进行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这样可以在其他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请求时,将该通信信道分配给其他用户终端。
可见,在图2所描述的方法中,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在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提示用户,根据用户的选择执行是否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可以合理利用通信信道资源。在进行明话通信时,如果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中包括有私密信息,可以将该私密信息替换为其他信息。还可以将该私密信息从通话中抽取出来,并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进行传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即使不能进行密话通信,也能很好的对私密信息进行保护,提高明话通信过程中用户信息的安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的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该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密话通信建立单元301,用于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300即为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300可以与其他用户终端之间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等。而第二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通常情况下,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密话通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明话通信建立成功之后,建立密话通信;二是用户终端之间直接建立密话通信。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先建立明话通信连接,再建立密话通信。其区别点在于:第一种方式是在明话通信建立完成的基础上再建立密话通信的,在建立密话通信之前,双方是可以进行正常通话的;而第二种方式是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已经分配,且明话通信连接也建立完成,但是在密话通信建立完成之前,双方是无法进行通话的。因此,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就表示网络侧设备给该用户终端300以及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分配的用于进行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
其中,通信信道是指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辑通路,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在通信领域中,通信信道可以为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通常情况下,用户使用手机拨打电话时使用的为无线信道,也有可能是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的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网络侧设备给用户终端300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分配了用于进行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之后,如果用户需要对通话进行加密,那么密话通信建立单元301就会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好的通信信道上建立密话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密话通信建立单元301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操作:
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与第二用户终端用于建立密话通信的请求,以使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请求向该用户终端300以及第二用户终端发送配对密钥;
与第二用户终端通过该配对密钥建立密话通信连接。
具体实现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网络服务器,还可以为基站与网络服务器的总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因此,当该用户终端300与第二用户终端需要建立进行密话通信时,该用户终端300首先会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请求,而网络侧设备接收到该用户终端300发送的通信请求之后,就会给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分配用于通信的通信信道。当通信信道分配完成之后,该用户终端300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密话通信建立请求(该密话通信建立请求用于表示该该用户终端300与第二用户终端需要建立密话通信业务)。当网络侧设备接收到该密话通信建立请求时,会将普通通信业务(即明话通信业务)转换为密话通信业务,并向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发送配对密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执行该用户终端300所执行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该配对密钥之后,就可以通过该配对密钥建立密话通信连接。如果密话通信连接建立成功,那么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就可以在该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即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其中一个用户终端通过密钥对语音信号加密之后,通过该通信信道发送给另一个用户终端,另一个用户终端再通过相同的密钥或者与该密钥配对的密钥对该语音信号进行解密。
发送单元302,用于当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建立密话通信需要进行密钥协商和密话连接。因此,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密钥协商失败,或者密话连接建立失败。
具体的,密钥协商失败可能是因为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至少有一个用户终端不支持密话通信功能,因此,在该用户终端300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密话通信建立请求时,网络侧设备在检测到存在不支持密话通信功能的用户终端时,就不会向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分配密钥;还可能是当前的网络传输出现迟滞,而导致该用户终端300未能及时发送请求,或未能及时接收到分配的配对密钥。而密话连接建立失败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网络传输出现迟滞,或当前的网络资源并不支持密话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因此,当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在建立密话通信而失败时,那么发送单元302端就会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其中,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用于指示该网络侧设备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因此,当该网络侧设备接收到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时,就会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该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接收单元303,用于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
通信单元304,用于根据上述接收单元303接收的通知消息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该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网络侧设备响应上述发送单元302发送的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该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时,该网络侧设备就会向该用户终端300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终端该网络侧设备已经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因此,当接收单元303接收到该通知消息时,通信单元304就可以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可见,在图3所描述的用户终端中,该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当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当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时,根据该通知消息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之间的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而继续使用密话通信的通信信道进行明话通信,这样可以减少对通信信道资源的占用,减轻网络侧设备的负担,且能够快速建立通信,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用户终端300是在图3所示的用户终端300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得到的。如图4所示,该用户终端300还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输出单元305,用于在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输出单元305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该提示信息可以是语音提示,也可以是文字提示,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具体的,在密话通信建立单元301和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建立密话通信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密钥协商失败或者密话连接建立失败,那么输出单元305就会输出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判断单元306,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针对上述输出单元305输出的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输出单元305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时,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例如,如果本次通话非常机密,必须使用密话通信,那么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语音信息或文字信息或手势等输入拒绝该提示信息的操作,,并结束当前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释放当前分配的通信信道资源;而如果本次通话十分紧急,可以选择使用明话通信,那么用户就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输入确认操作,以指示发送单元302向该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
其中,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5秒、也可以是30秒,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具体的,该确认操作可以是在输出的文字提示信息上点击或回复“确认”、“是”或代表确认的数字等信息来指示该用户终端300该用户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也可以是通过输入语音来指示该用户终端300该用户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还可以是在该用户终端300的屏幕上输入特定的手势来指示该用户终端300该用户需要将当前的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因此,如果判断单元306判断出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那么就会触发上述发送单元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断开单元307,用于在上述判断单元306判断出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时,断开与该第二用户终端的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输出单元305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时,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如果用户选择不需要进行通信业务类型转换,那么断开单元307就可以断开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好的明话通信连接。或者在判断单元306判断出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用户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时,断开单元307就可以断开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好的明话通信连接。也就是说,当密话通信建立失败且用户选择不需要转换为明话通信时,断开单元307会结束当前的通话请求,挂断电话。而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断开单元307的挂断信号后,就会释放当前为该用户终端300和第二用户终端分配的用于进行明话通信的通信信道。这样可以在其他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请求时,将该通信信道分配给其他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单元304在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的过程中,通信单元304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私密信息;若是,则从该语音信号中抽取出该私密信息,并将抽取后的语音信号通过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具体实现中,通信单元304在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明话通信过程中,如果通信单元304检测到语音信号中包括有私密信息,可以将该私密信息从该语音信号中抽取出来,只将抽取了私密信息后的语音信号通过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当然,也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将语音信号中的私密信息抽取出来再发送给该用户终端300,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通信单元304检测语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私密信息可以是通过检测是否包括有预设的关键字,如密码、账号、账户、卡号等关键字,如果包括,就确定出这类型的信息为私密信息;也可以是检测包括有数字、英文字母等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当通信单元304检测到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中包括有“我的账号为ABC,密码为123456”时,通信单元304就会检测到“账号”以及“密码”这两个关键字,那么通信单元304在将该语音信号发送出去之前,会将账号以及密码后面的包括的数字、字符或者英文等信息均作为私密信息,然后从该段语音信号中抽取出来,并将抽取私密信息后的语音信号再通过预先分配的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可选的,在通信单元304将抽取后的语音信号通过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之后,
发送单元302,还用于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该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具体实现中,发送单元302可以在当前通话结束之后将该私密信息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再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还可以是实时地将该私密信息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可以是如QQ、微信、MSN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发送单元302在该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中发送该私密信息时,可以对该私密信息进行加密之后再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当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加密的私密信息时,可以根据与该用户终端300预先约定的解密方式对该私密信息进行解密,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因此,在该用户终端300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不能进行密话通信而选择明话通信时,通信单元304可以将明话通信中的私密信息从语言信号中抽取出来,只发送不包括私密信息的语音信号,而发送单元302会将该私密信息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该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这样可以保证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涉及到的私密信息不被其他用户终端或设备截取到,从而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单元304在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的过程中,通信单元304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私密信息;若是,则通过预设规则将该私密信息替换为目标信息,并将替换后的语音信号通过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具体实现中,通信单元304在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明话通信过程中,如果通信单元304检测到语音信号中包括有私密信息,可以通过预设规则将该私密信息用目标信息替换掉,然后将包括有目标信息的语音信号通过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预设规则可以是指某一加密算法,现有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因此,当通信单元304检测到私密信息时,通信单元304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将该私密信息加密为目标信息,再将包括有目标信息的语音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而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该目标信息之后,就会通过与该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将该目标信息进行解密,从而得到该私密信息。
进一步的,该预设规则还可以是该用户终端300与第二用户终端预先约定的表示该信息为私密信息的规则。因此,通信单元304会通过指定的目标信息来代替该私密信息,并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而当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该目标信息时,就可以确定该目标信息所代表信息为私密信息。同时,发送单元302可以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该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当然,不同类型或不同安全等级的私密信息被替代的目标信息可以是不同的。当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该目标信息时,就可以识别出原来的私密信息的安全等级或类型。如账号、卡号、生日类的私密信息的安全等级较低;密码、银行卡号、金钱等安全等级较高。因此,安全等级较低的私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信息可以为问候类的信息,而安全等级较高的私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信息可以为交通类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当通信单元304检测到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中包括有“我的银行卡号为123456”时,通信单元304就会检测到“银行卡号”这个关键字,因此就会将该信息确定为私密信息,然后通过加密算法将该私密信息加密为目标信息如“AABBCC”,并将该目标信息替换私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可见,在图4所描述的用户终端中,该用户终端可以在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提示用户,根据用户的选择执行是否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可以合理利用通信信道资源。在进行明话通信时,如果该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中包括有私密信息,可以将该私密信息替换为其他信息。还可以将该私密信息从通话中抽取出来,并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进行传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即使不能进行密话通信,也能很好的对私密信息进行保护,提高明话通信过程中用户信息的安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所述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所述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
若接收到所述确认操作,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执行所述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确认操作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检测到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包括私密信息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从所述语音信号中抽取出所述私密信息,并将抽取后的语音信号通过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所述私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检测到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包括私密信息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过预设规则将所述私密信息替换为目标信息,并将替换后的语音信号通过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话通信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所述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所述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
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输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提示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若接收到,则触发所述发送单元执行所述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断开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操作时,断开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当检测到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包括私密信息时,从所述语音信号中抽取出所述私密信息,并将抽取后的语音信号通过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预先指定的私密信息传输方式将所述私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当检测到当前采集的语音信号中包括私密信息时,将所述私密信息替换为目标信息,并将替换后的语音信号通过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CN201510466655.2A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Active CN105577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6655.2A CN105577634B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PCT/CN2015/088507 WO2017020389A1 (zh) 2015-07-31 2015-08-30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6655.2A CN105577634B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7634A true CN105577634A (zh) 2016-05-11
CN105577634B CN105577634B (zh) 2019-11-12

Family

ID=5588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6655.2A Active CN105577634B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7634B (zh)
WO (1) WO201702038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2792A (zh) * 2016-09-23 2018-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加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029677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US11653404B2 (en) 2017-08-11 2023-05-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348A (zh) * 2004-09-22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明话转密话的方法
CN1753366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业务能力协商的方法
CN1816172A (zh) * 2005-02-05 2006-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端到端语音通信中实现明话/密话间相互切换的方法
CN101931949A (zh) * 2010-08-11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明话和密话通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86503A (zh) * 2014-12-16 2015-04-0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语音加密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348A (zh) * 2004-09-22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明话转密话的方法
CN1753366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业务能力协商的方法
CN1816172A (zh) * 2005-02-05 2006-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端到端语音通信中实现明话/密话间相互切换的方法
CN101931949A (zh) * 2010-08-11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明话和密话通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86503A (zh) * 2014-12-16 2015-04-0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语音加密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2792A (zh) * 2016-09-23 2018-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加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029677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US11653404B2 (en) 2017-08-11 2023-05-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0389A1 (zh) 2017-02-09
CN105577634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1006B (zh) 一种通信装置
CN101931949B (zh) 一种移动终端间明话和密话通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45167B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70034149A1 (e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s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CN105790957A (zh) 一种eSIM卡数据共享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56347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其系统
CN103124402A (zh) 漏话提示系统及方法
CN104125071B (zh) 通信方法、系统和通信终端
CN105657131A (zh) 一种防止电话骚扰方法和装置
CN105307158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手机号码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05095409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577634A (zh)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3139769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网络子系统
CN105323720A (zh) 集群通信业务处理方法、集群核心网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4135370B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终端
CN100382486C (zh) 手机银行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04363583B (zh) 终端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422656A (zh) 用于在电信网络中实现ussd业务的方法
CN102905241A (zh) 一种ussd服务器、hlr服务器和基于ussd的通话转移方法
CN101159988A (zh) 一种实现不同密级语音加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58028A (zh) 一种释放多方通话受控方的方法和终端
CN104363587A (zh) 一种呼叫方法及呼叫系统
CN105813035B (zh) 一种识别保密语音业务的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CN104144259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
KR100954831B1 (ko) 광고 서비스 타겟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