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1632B -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1632B
CN105571632B CN201410526247.7A CN201410526247A CN105571632B CN 105571632 B CN105571632 B CN 105571632B CN 201410526247 A CN201410526247 A CN 201410526247A CN 105571632 B CN105571632 B CN 105571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pieces
temperature
test
detonating fuze
mild deto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62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1632A (zh
Inventor
孙璟
侯金瑛
王帅
胡勇
曾雅琴
卢红立
佟文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Astronaut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Astronaut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Astronaut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to CN2014105262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1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1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应于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的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具体涉及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试验件状态、试验项目、试验边界等,是一种合理、全面、有效的验证设计状态正确性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如下: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7采用1:1试验件和平板试验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鉴定试验;1:1试验件模拟航天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各环境条件,试验项目包括:温度循环、半正弦冲击、正弦扫描、随机振动,完成上述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1、低温和常温发火;平板试验件补充完成其它的环境条件,分多个支路:①2m跌落;②高温贮存;③温度‑湿度‑高度、震动和加速度等序贯试验;④12m跌落;完成前三个支路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2、低温和常温发火。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应于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的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具体涉及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试验件状态、试验项目、试验边界等,是一种合理、全面、有效的验证设计状态正确性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是以柔性导爆索(MDF:Mild Detonation Fuse)作为分离能源,通过爆压和高温高压燃气作用,切割分离航天器结构的壳体。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应用于美国北极星A3、民兵、海神、三叉戟导弹头罩横向分离等,国内多个航天飞行器的级间分离、排焰窗口分离也采用了该类型的分离装置。
设计鉴定试验是指检验产品对设计指标满足情况,全面考核设计与工艺,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贮存性给出初步评估结论,确定产品技术状态。因此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必须通过设计鉴定试验来确定其技术状态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
以往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是采用平板试验件的模式,按照相关标准和型号要求的力学环境条件以及标准要求的温、湿环境条件进行试验,将完成环境试验的平板试验件按数量均分为三等分,分别进行高温、低温、常温保温和发火试验,根据平板试验件是否完全分离作为合格判据。这种试验方法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1)试验件状态不够真实。一方面平板试验件和真实产品存在结构差异,如:曲率、尺寸、边界,仅采用平板试验件进行试验无法反映真实产品的某些实际性能;另一方面,平板试验件是单独进行各项环境试验,未考核到与引爆装置接口关系,忽略了接口处的环境适应性和匹配性;
(2)试验项目不够全面。以往设计鉴定试验项目一般为GJB344A-2005/GJB1307A-2004标准要求的力学环境试验、温湿环境试验以及型号要求力学环境试验,忽略了型号使用或飞行过程中的某些温湿环境条件,如:飞行气动热环境的考核验证;
(3)对试验边界的要求不够明确。以往采用平板试验件进行各项环境试验和发火试验时均未规定相应的试验边界,也未明确平板试验件在发火工装上的装夹方式和位置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设计鉴定试验的试验件状态不够真实、试验项目不够全面、试验边界要求不够明确等不足,建立了一种更为合理、有效、全面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的设计鉴定试验方法,目的是能考核到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状态的实际性能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该方法如下:
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采用1:1试验件和平板试验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鉴定试验;
1:1试验件模拟航天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各环境条件,试验项目包括:温度循环、半正弦冲击、正弦扫描、随机振动,完成上述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1、低温和常温发火;
平板试验件补充完成其它的环境条件,分多个支路:①2m跌落;②高温贮存;③温度-湿度-高度、震动和加速度等序贯试验;④12m跌落;完成前三个支路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2、低温和常温发火。
所述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是数个均布在分离壳体上的矩形框结构,1:1试验件矩形框每个边的结构包括分离壳体、柔性导爆索、保护罩A和紧固件;柔性导爆索位于保护罩A中,通过紧固件与分离壳体连接;此外引爆装置按照图纸的装配要求与1:1试验件连接,并随1:1试验件进行所有的环境及发火试验。
所述平板试验件是外型为矩形的装配体,各零组件的材料、结构截面尺寸与真实产品完全相同,结构包括分离板、柔性导爆索、保护罩B、紧固件;柔性导爆索位于保护罩B中,通过紧固件与分离板连接。
对于1:1试验件,高温1发火试验是模拟飞行气动热环境条件,采用石英灯加热的方式,按型号提供的热流条件加载,加载结束后5min内完成发火;在加载热流的整个过程中在装置不同位置布置了温度测点,一方面可获得产品在热流条件下的温升值,一方面可以把控试验件状态,看是否可以正常发火;低温发火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常温发火即完成各项环境试验后直接发火。
对于平板试验件,高温2发火试验是继承以往型号的模式,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低温发火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常温发火即完成各项环境试验后直接发火。
所述1:1试验件试验边界要求如下:
(1)进行温湿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自由、平放在温湿箱中,表面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等;
(2)进行力学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的具体装夹方向和位置,在试验件规定的位置有规定数量的输入控制点;
(3)发火试验时采用悬挂方式进行分离试验,使得边界效应的影响最小。
所述平板试验件试验边界要求如下:
(1)进行温湿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应均匀摆放,表面不被其他物体遮挡,不能平躺在温湿箱底部,以防浸泡在水中或大面积的接触箱内壁导致温度超差等;
(2)由于平板试验件尺寸较小,进行力学试验时试验件上各点的差异较小,因此沿用以往型号的试验边界,未进行特殊要求;
(3)发火试验时,规定了试验工装,并规定了试验件在工装上的装夹状态。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采用1:1试验件和平板试验件相结合的方式,兼顾考核了与引爆装置接口环境适应性和匹配性,试验件状态更加合理、真实;一方面通过1:1试验件考核到真实产品是否能够满足飞行环境要求,考核产品与引爆装置接口的环境适应性和匹配性,另一方面,通过平板试验件补充考核了产品对地面等其他环境的适应性及安全性;
(2)在设计鉴定试验项目中增加了飞行气动热环境试验的考核,模拟了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在飞行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变化,获得了试验数据,更准确的把控了产品飞行时的状态,实现状态受控,试验项目更加完善;减小了天地差异性;
(3)规定各项环境试验及发火试验的试验边界,及试验件在工装上的装夹状态,确保试验边界的一致性,减少由于试验边界及装夹状态不同导致试验结果偏差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1:1试验件示意图;
图2为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平板试验件示意图;
图中:1、分离壳体;2、柔性导爆索;3、保护罩A;4、紧固件;5、分离板;6、保护罩B;7、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所述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试验件状态
为考核、验证产品的真实性能,采用1:1试验件进行试验是最合理的。但受当前试验条件的限制,有些试验暂不具备采用1:1试验件进行的条件,因此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采用1:1试验件和平板试验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鉴定试验。
下面分别介绍1:1试验件和平板试验件的设计状态。
(1)1:1试验件
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1:1试验件如图1(a)所示,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7是数个均布在分离壳体1上类似于矩形框的结构,矩形框每个边的截面如图1(b)所示,结构包括分离壳体1、柔性导爆索2、保护罩A3和紧固件4;柔性导爆索2位于保护罩A3中,通过紧固件4与分离壳体1连接。此外,引爆装置按照图纸的装配要求与1:1试验件连接,并随1:1试验件进行了所有的环境及发火试验。
(2)平板试验件
平板试验件结构如图2(a)所示,是个外型为矩形的装配体。继承了以往平板试验件设计方法,各零组件的材料、结构截面尺寸与真实产品完全相同,其余结构简化的平板试验件,如图2(b)所示,其结构组成包括分离板5、柔性导爆索2、保护罩B6、紧固件4;柔性导爆索2位于保护罩B6中,通过紧固件4与分离板5连接。
(二)试验项目
1:1试验件主要模拟航天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各环境条件,平板试验件补充完成其它的环境条件。
(1)1:1试验件试验项目一般包括:温度循环、半正弦冲击、正弦扫描、随机振动等,完成上述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1、低温和常温发火。高温1发火试验是模拟飞行气动热环境条件,采用石英灯加热的方式,按型号提供的热流条件加载,加载结束后5min内完成发火。在加载热流的整个过程中在装置不同位置布置了温度测点,一方面可获得产品在热流条件下的温升值,一方面可以把控试验件状态,看是否可以正常发火。低温发火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常温发火即完成各项环境试验后直接发火。
(2)平板试验件一般分多个支路:①2m跌落;②高温贮存;③温度-湿度-高度、震动和加速度等序贯试验;④12m跌落(安全性试验);完成前三个支路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2、低温和常温发火。高温2发火试验是继承以往型号的模式,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低温和常温发火试验要求同1:1试验件。
(三)试验边界
设计鉴定试验件进行各项环境试验及发火试验时,均明确了试验件边界和装夹要求。
对于1:1试验件试验边界要求如下:
(1)进行温湿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自由、平放在温湿箱中,表面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等;
(2)进行力学环境试验时,明确了试验件的具体装夹方向和位置,在试验件规定的位置有规定数量的输入控制点;
(3)发火试验时采用悬挂方式进行分离试验,使得边界效应的影响最小。
对于平板试验件试验边界要求如下:
(1)进行温湿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应均匀摆放,表面不被其他物体遮挡,不能平躺在温湿箱底部,以防浸泡在水中或大面积的接触箱内壁导致温度超差等;
(2)由于平板试验件尺寸较小,进行力学试验时试验件上各点的差异较小,因此沿用以往型号的试验边界,未进行特殊要求;
(3)发火试验时,规定了专用试验工装,并规定了试验件在工装上的装夹状态。
设计鉴定试验实例:
第一设计鉴定试验件状态设计。该实例所述的设计鉴定1:1试验件如图1所示,直径为1800mm。平板试验件如图2所示,尺寸400mm×300mm。1:1试验件和平板试验件结构截面完全相同。
第二确定完善的试验项目。该实例中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1:1试验件的试验项目:温度循环、正弦扫描、随机振动、飞行气动热环境和发火试验。平板试验件试验项目:支路①12m跌落;支路②温度-湿度-高度、震动、2m跌落,并分别进行200℃、-35℃保温后发火。
第三步试验边界设计和明确。实例中1:1试验件进行振动试验时采用三点平均控制方法,产品下端面通过均布的20-M10螺栓与夹具相连。进行发火试验时将1:1试验件上端面的4个点与钢索连接后悬挂,距离地面高度H。实例中平板试验件发火试验两侧工装截面为U型,发火前将平板试验件插入U型工装中,明确两U型工装距离L1以及平板试验件与工装相对位置L2。

Claims (7)

1.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7)采用1:1试验件和平板试验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鉴定试验;
1:1试验件模拟航天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各环境条件,试验项目包括:温度循环、半正弦冲击、正弦扫描、随机振动,完成上述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1、低温和常温发火;
平板试验件补充完成其它的环境条件,分多个支路:①2m跌落;②高温贮存;③温度-湿度-高度、震动和加速度等序贯试验;④12m跌落;完成前三个支路试验后分组进行高温2、低温和常温发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7)是数个均布在分离壳体(1)上的矩形框结构,1:1试验件矩形框每个边的结构包括分离壳体(1)、柔性导爆索(2)、保护罩A(3)和紧固件(4);柔性导爆索(2)位于保护罩A(3)中,通过紧固件(4)与分离壳体(1)连接;此外引爆装置按照图纸的装配要求与1:1试验件连接,并随1:1试验件进行所有的环境及发火试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试验件是外型为矩形的装配体,各零组件的材料、结构截面尺寸与真实产品完全相同,结构包括分离板(5)、柔性导爆索(2)、保护罩B(6)、紧固件(4);柔性导爆索(2)位于保护罩B(6)中,通过紧固件(4)与分离板(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1:1试验件,高温1发火试验是模拟飞行气动热环境条件,采用石英灯加热的方式,按型号提供的热流条件加载,加载结束后5min内完成发火;在加载热流的整个过程中在装置不同位置布置了温度测点,一方面可获得产品在热流条件下的温升值,一方面可以把控试验件状态,看是否可以正常发火;低温发火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常温发火即完成各项环境试验后直接发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平板试验件,高温2发火试验是继承以往型号的模式,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低温发火按照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进行保温,从温箱取出后5min内完成发火;常温发火即完成各项环境试验后直接发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1试验件试验边界要求如下:
(1)进行温湿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自由、平放在温湿箱中,表面不被其他物体遮挡;
(2)进行力学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的具体装夹方向和位置,在试验件规定的位置有规定数量的输入控制点;
(3)发火试验时采用悬挂方式进行分离试验,使得边界效应的影响最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试验件试验边界要求如下:
(1)进行温湿环境试验时,明确试验件应均匀摆放,表面不被其他物体遮挡,不能平躺在温湿箱底部,以防浸泡在水中或大面积的接触箱内壁导致温度超差;
(2)由于平板试验件尺寸较小,进行力学试验时试验件上各点的差异较小,因此沿用以往型号的试验边界,未进行特殊要求;
(3)发火试验时,规定了试验工装,并规定了试验件在工装上的装夹状态。
CN201410526247.7A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Active CN105571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6247.7A CN105571632B (zh)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6247.7A CN105571632B (zh)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632A CN105571632A (zh) 2016-05-11
CN105571632B true CN105571632B (zh) 2018-05-18

Family

ID=5588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6247.7A Active CN105571632B (zh)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1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6177B (zh) * 2017-11-30 2021-04-20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保护罩热分离试验装置
CN109556819A (zh) * 2019-01-16 2019-04-02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线式分离装置的冲击水平评估测试平台
CN112284599B (zh) * 2020-08-31 2022-04-22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化柔性导爆索输出威力的验收装置及方法
CN112325712B (zh) * 2020-10-12 2022-08-09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柔性导爆索的试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9858A (en) * 1986-09-22 1988-01-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Explosive band separation device
RU2167796C1 (ru) * 2000-04-24 2001-05-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Энергия" им. С.П. Короле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RU2196712C2 (ru) * 2001-02-05 2003-01-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Энергия" им. С.П.Короле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01694365A (zh) * 2009-08-27 2010-04-14 北京理工大学 带有活塞装置的爆发器
CN203461147U (zh) * 2013-08-19 2014-03-05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的级间分离装置
CN103954444A (zh) * 2014-04-29 2014-07-30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火工分离螺母释放可靠性的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9858A (en) * 1986-09-22 1988-01-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Explosive band separation device
RU2167796C1 (ru) * 2000-04-24 2001-05-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Энергия" им. С.П. Короле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RU2196712C2 (ru) * 2001-02-05 2003-01-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Энергия" им. С.П.Короле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01694365A (zh) * 2009-08-27 2010-04-14 北京理工大学 带有活塞装置的爆发器
CN203461147U (zh) * 2013-08-19 2014-03-05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的级间分离装置
CN103954444A (zh) * 2014-04-29 2014-07-30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火工分离螺母释放可靠性的试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宇航火工分离装置爆炸分离数值模拟;陈敏等;《火工品》;20071031(第5期);第5-8页 *
航天火工装置可靠性设计、试验、评估实用方法与程序;马景;《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0630;第27卷(第2期);第59-6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632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1632B (zh)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设计鉴定试验方法
CN105486523B (zh) 一种柔性导爆索分离装置裕度试验考核方法
CN105092643B (zh) 一种动力电池燃烧性能测试装置
Buzyurkin et al. Determin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Johnson–Cook model parameters at high-speed deformation of titanium alloys
CN104318847B (zh) 一种弹药炸毁模拟训练装置
RU2563754C1 (ru) Система кочетова для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чрезвычайной ситуации
US20120047989A1 (en) Shock sim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160894B (zh) 冲击载荷试验系统
CN104316457B (zh) 飞机结构防护体系日历寿命可靠度的确定方法
CN104182565B (zh) 一种二级轻气炮试验模型的设计方法
Heimbs et al. Hydrodynamic ram analysis of aircraft fuel tank with different composite T-joint designs
CN106556503B (zh) 飞行器燃料箱的密封件测试
Sun et al. A prediction model for debris scattering in vented gas deflagration
CN107941568A (zh) 一种爆炸性大气试验箱内气体的采样系统
CN114779020A (zh) 飞机油箱雷电防护设计的验证系统和方法
KR101522211B1 (ko) 폐쇄공간 내의 고압 가스 방출 방법 및 분출문 장치
CN205506732U (zh) 高压蒸气爆炸测试装置及系统
Wan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Damage Mechanism on Lowvelocity Impact of GLARE 5 Fiber-metal Laminates.
Hauck et al. Vibration durability of board mounted BallGridArrays
US20160341525A1 (en) Sensing and responding to an explosion local to a vehicle
Redden SLS booster development
CN106989644B (zh) 一种降雨弹起爆器用飞行回收试验装置
Gospodarczyk Computer simulation usage for verification of deepened shaft artificial bottom construction
Xu et al. Analysis of chaff jamming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micro explosion mode
CN105022899A (zh) 一种穿盖弹射仿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