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5568A -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5568A
CN105565568A CN201511017149.1A CN201511017149A CN105565568A CN 105565568 A CN105565568 A CN 105565568A CN 201511017149 A CN201511017149 A CN 201511017149A CN 105565568 A CN105565568 A CN 105565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pipeline
framework
filtering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71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10171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65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65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5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包括底板、进气装置、吸收装置、集中装置、加热装置、水箱装置、储存装置、加湿装置及出水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撑杆、第一横杆、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一斜杆及第四支架,进气装置包括第一框体、进气管、第一阀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吸收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进料斗、第二阀门、第一密封环、第一弹簧、第三过滤网、第一连接杆、第一推动杆及第一气缸,集中装置包括第二管道、第五支架、第二框体、第六支架、第七支架、第一滚轮、第一刷毛及第三管道。本发明能够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吸收处理,然后将吸收了大量水汽的干燥剂集中进行加热蒸发然后对水蒸气进行回收液化。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制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上盖、风机、雾化水箱和雾化头,上盖上有出雾管和雾化水箱的水箱盖的穿过孔,底座具有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的出风管与下腔体联通,上腔体内有顶杆,雾化水箱的箱盖上的出水装置穿过孔与顶杆配合,风机安装在下腔体内,风机与出风管连通,目前还有一种吸收潮湿空气制水机。然而却存在以下问题:这两个产品各自独立,发挥各自的功能,无法有效的充分利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所述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右侧的吸收装置、位于所述吸收装置下方的集中装置、位于所述集中装置左侧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的水箱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左侧的储存装置、位于所述储存装置上方的加湿装置及位于所述储存装置下方的出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一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四支架,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右侧的第二过滤网,所述吸收装置包括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方的进料斗、设置于所述进料斗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右端的第一密封环、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右侧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之间的第一连接杆、位于右侧的第一推动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右侧的第一气缸,所述集中装置包括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左侧的第七支架、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一刷毛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左侧的第三管道,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下方的垫板、位于所述垫板上方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棒上方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上方的第一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上方的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上方的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四过滤网上方的海绵垫、位于左侧的第二斜板及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上方的堵塞块,所述水箱装置包括水箱、设置于所述水箱上的第二横杆、位于右侧的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四管道下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按压板、位于所述水箱下方的第五管道及位于所述第五管道右侧的第一支撑块,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位于所述储存箱上方的海绵块、位于所述海绵块周围的过滤框、位于所述储存箱内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储存箱右侧的第六管道、位于所述储存箱下方的第七管道、位于所述储存箱左侧的第八管道、位于所述储存箱右侧的第二斜杆及位于所述储存箱上方的第一固定架,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框、位于所述加湿框下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二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棒上方的第二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上方的第二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板上方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三滚轮上方的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加湿框上方的出气斗及位于所述加湿框下方的第三固定架,所述出水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左侧的第四连接杆、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杆左侧的第二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内部的竖板、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左侧的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第六阀门及位于所述出水管下方的第三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呈L型,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斗的上端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三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收容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右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位于右侧的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呈V字形,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三管道呈倾斜状,所述第三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框体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六通孔、位于左表面的第七通孔、位于所述第七通孔下方的第八通孔、位于上方的封闭框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内部的导流杆,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封闭框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封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杆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导流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杆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垫板呈长方体,所述垫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所述垫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散热框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斜板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一斜板位于所述导流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斜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四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导流杆的上方,所述海绵垫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垫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垫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斜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5呈T字形,所述堵塞块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八通孔。
所述水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水箱竖直放置,所述水箱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二圆孔、位于内部的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第五过滤网,所述挡板呈长方体,所述挡板竖直放置,所述挡板的侧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挡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水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四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且与所述水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所述活塞呈长方体,所述活塞水平放置,所述活塞的侧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及挡板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呈长方体,所述按压板水平放置,所述按压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五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五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贯穿所述封闭框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下端顶靠在海绵垫上,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水阀,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储存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储存箱竖直放置,所述储存箱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三圆孔、位于下表面的第四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五圆孔、位于上表面的第六圆孔及位于右侧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三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固定架呈Z字形,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左端与所述储存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块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位于所述第六圆孔的上方,所述过滤框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过滤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收容于所述过滤框内且与所述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上设有第二刷毛,所述第二刷毛与所述第二滚轮上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六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七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八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八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管道上设有水泵、第五阀门及第四横杆,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储存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储存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上设有第八支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八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呈Z字形,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第五横杆,所述第五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加湿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加湿框竖直放置,所述加湿框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七圆孔,所述第七圆孔与所述加湿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八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七圆孔且与所述加湿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加湿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卡扣件呈凹字形,所述卡扣件的一端与所述加湿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卡扣在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棒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热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导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加湿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滚轮上设有第三刷毛,所述第三刷毛与所述第三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框呈空心状,所述加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框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空腔及位于所述空腔内的第四加热棒,所述出气斗的下表面与所述加湿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所述出气斗上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呈弯曲状,所述过滤罩的下表面与所述出气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孔,所述第三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八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设有第一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方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加湿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收集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左表面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第四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呈长方体,所述竖板竖直放置,所述竖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下端设有第六过滤网,所述第六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六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呈水平状,所述出水管的右端对准所述出水口且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吸收处理,然后使其与干燥剂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可以将空气中大量的水汽被干燥剂吸收,然后将吸收了大量水汽的干燥剂进行收集集中进行加热蒸发然后对水蒸气进行回收液化,从而可以制取空气中的水分,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同时还可以将收集到的水进行蒸发,提高空间内的湿度,使得空间的舒适性提高,并且从空气中制取的液态水可以直接饮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进气装置2、位于所述进气装置2右侧的吸收装置3、位于所述吸收装置3下方的集中装置4、位于所述集中装置4左侧的加热装置5、位于所述加热装置5上方的水箱装置6、位于所述加热装置5左侧的储存装置7、位于所述储存装置7上方的加湿装置8及位于所述储存装置7下方的出水装置9。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第一支架1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左侧的第一支撑杆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右侧的第一横杆13、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3上方的第二支架1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左侧的第三支架15、位于所述第三支架15下方的第一斜杆16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右侧的第四支架17。所述第一支架1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2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1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1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4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4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15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15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斜杆16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16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1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17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17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左侧的进气管22、设置于所述进气管22上的第一阀门2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内的第一过滤网24、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4右侧的第二过滤网25。所述第一框体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2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2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211及位于右表面的第二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2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通孔212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22呈L型,所述进气管22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2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23设置于所述进气管22上,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进气管22上。所述第一过滤网2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24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2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吸收装置3包括第一管道31、位于所述第一管道31上方的进料斗32、设置于所述进料斗32上的第二阀门33、位于所述第一管道31右端的第一密封环34、位于所述第一管道31内的第一弹簧35、位于所述第一弹簧35右侧的第三过滤网36、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36之间的第一连接杆37、位于右侧的第一推动杆38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8右侧的第一气缸39。所述第一管道31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31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12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3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31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三通孔311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四通孔312,所述第三通孔3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三通孔311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通孔3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通孔312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斗32的上端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3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311且与所述第一管道31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进料斗3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33设置于所述进料斗32上,用于控制所述进料斗32中干燥剂的流量。所述第一弹簧35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35收容于所述第一管道31内,所述第一弹簧3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5的右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3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过滤网36呈圆柱体,所述第三过滤网36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36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过滤网36可以左右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37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杆37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7的端部与所述第三过滤网3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34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34收容于所述第一管道31内,所述第一密封环34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34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右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推动杆38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38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38的左端与位于右侧的第三过滤网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34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8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9位于右侧,所述第一推动杆38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39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气缸39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8左右移动,所述第四支架1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3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集中装置4包括第二管道41、位于所述第二管道41左侧的第五支架42、位于所述第二管道41下方的第二框体43、位于所述第二框体43上方的第六支架44、位于所述第六支架44左侧的第七支架45、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43内的第一滚轮46、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46上的第一刷毛47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43左侧的第三管道48。所述第二管道41呈V字形,所述第二管道4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312且与所述第一管道31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4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41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41的下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五支架42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4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43的左表面上设有第五通孔431,所述第五通孔4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4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4及第三支架1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43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44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1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4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44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441,所述第一凹槽44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七支架45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45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4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道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46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4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46可以在所述第二框体43内旋转。所述第一刷毛47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46上,从而可以随着所述第一滚轮46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可以将第二框体43内的干燥剂向左移动。所述第三管道48呈倾斜状,所述第三管道48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431且与所述第二框体4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48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43的内部相通。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第三框体51、位于所述第三框体51下方的垫板52、位于所述垫板52上方的第一加热棒53、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棒53上方的第一散热框54、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54上方的第一导热板55、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板55上方的第一斜板56、位于所述第一斜板56上方的第四过滤网57、位于所述第四过滤网57上方的海绵垫58、位于左侧的第二斜板59及位于所述第二斜板59上方的堵塞块50。所述第三框体5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框体51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框体51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六通孔511、位于左表面的第七通孔512、位于所述第七通孔512下方的第八通孔513、位于上方的封闭框514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51内部的导流杆515。所述第六通孔511呈圆柱体,所述第六通孔511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48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511且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48的内部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七通孔5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七通孔512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八通孔513呈倾斜状,所述第三通孔513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封闭框514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封闭框51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与所述第三框体51形成封闭的空间,进而可以与外界空间阻隔开。所述导流杆515设有若干个且前后依次排列,所述导流杆515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导流杆51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杆515可以将液化后的水引导到左侧,所述导流杆515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从而还有助于液化的进行。所述垫板52呈长方体,所述底板52水平放置,所述垫板5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框体51的下表面与所述垫板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53与所述垫板52固定连接,所述垫板52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散热框54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54包住所述第一加热棒53,所述第一散热框54的下表面与所述垫板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5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导热板5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导热板55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55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斜板56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一斜板56位于所述导流杆515的下方,所述第一斜板56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56位于所述第七通孔512的下方,从而可以使得掉落在所述第一斜板56上的液态水可以从所述第七通孔512排出。所述第四过滤网57呈长方体,所述第四过滤网57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57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57位于所述导流杆515的上方。所述海绵垫58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垫58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垫5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网5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58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59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59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59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斜板59位于所述第八通孔513的下方,所述第二斜板59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591,所述第二支撑杆591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591的下端与所述垫板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9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5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50呈T字形,所述堵塞块50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八通孔513内,从而可以堵住所述第八通孔513。
如图1所示,所述水箱装置6包括水箱61、设置于所述水箱61上的第二横杆62、位于右侧的第四管道63、位于所述第四管道63下方的第三横杆64、位于所述水箱61内的活塞65、位于所述活塞65上方的第一推动杆66、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6上方的按压板67、位于所述水箱68下方的第五管道68及位于所述第五管道68右侧的第一支撑块69。所述水箱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水箱61竖直放置,所述水箱61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圆孔611、位于右表面的第二圆孔612、位于内部的挡板613、位于所述挡板613下方的第五过滤网614。所述第一圆孔61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圆孔611与所述水箱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圆孔61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圆孔612与所述水箱61的内部相通。所述挡板613呈长方体,所述挡板613竖直放置,所述挡板613的侧面与所述水箱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614呈长方体,所述第五过滤网614的上表面与所述挡板6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614的下表面与所述水箱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6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6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62的左端与所述挡板61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62的右端与所述水箱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6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九通孔呈圆柱体,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水箱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63呈水平状,所述第四管道63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612且与所述水箱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四管道63的内部与所述水箱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63上设有第三阀门631,所述第三阀门631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63上,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道63中水的流量。所述第三横杆6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64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64的左端与所述水箱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64的右端与所述第七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64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641,所述方孔641呈长方体状。所述活塞65呈长方体,所述活塞65水平放置,所述活塞65的侧面与所述水箱61的内表面及挡板613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66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66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66的下端与所述活塞6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66的上端与所述按压板6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67呈长方体,所述按压板67水平放置,所述按压板67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五管道68呈竖直状,所述第五管道68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611且与所述水箱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五管道68的内部与所述水箱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管道68贯穿所述封闭框514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68的下端顶靠在海绵垫58上,使得水箱61内的水可以直接浸湿海绵垫58,所述第五管道68上设有水阀681,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管道68内的水的流量。所述第一支撑块69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69的上表面与所述水箱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69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框5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水箱61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储存装置7包括储存箱71、位于所述储存箱71上方的海绵块72、位于所述海绵块72周围的过滤框73、位于所述储存箱71内的第二滚轮74、位于所述储存箱71右侧的第六管道75、位于所述储存箱71下方的第七管道76、位于所述储存箱71左侧的第八管道77、位于所述储存箱71右侧的第二斜杆78及位于所述储存箱71上方的第一固定架79。所述储存箱7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储存箱71竖直放置,所述储存箱7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三圆孔711、位于下表面的第四圆孔712、位于右表面的第五圆孔713、位于上表面的第六圆孔714及位于右侧的第二固定架715。所述第三圆孔7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三圆孔711与所述储存箱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圆孔7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圆孔712与所述储存箱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圆孔713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五圆孔713与所述储存箱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圆孔714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六圆孔714与所述储存箱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固定架715呈Z字形,所述第二固定架715的左端与所述储存箱7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15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72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块72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块72的下表面与所述储存箱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72位于所述第六圆孔714的上方。所述过滤框73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过滤框73的下表面与所述储存箱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72收容于所述过滤框73内且与所述过滤框7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74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74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74可以在所述储存箱71内旋转,所述第二滚轮74上设有第二刷毛741,所述第二刷毛741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74上,所述第二刷毛741与所述第二滚轮74上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75呈水平状,所述第六管道75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713且与所述储存箱7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六管道75的内部与所述储存箱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管道75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512且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六管道75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七管道76呈竖直状,所述第七管道76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712且与所述储存箱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七管道76的内部与所述储存箱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七管道76上设有第四阀门761,所述第四阀门761设置于所述第七管道76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七管道76中水的流量。所述第八管道77呈凹字形,所述第八管道77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711且与所述储存箱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八管道77的内部与所述储存箱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八管道77上设有水泵771、第五阀门772及第四横杆773。所述水泵771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77上,用于将储存箱71内的水吸入到第八管道77中,所述第五阀门772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77上,用于控制所述第八管道77中水的流量。所述第四横杆773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773的右端与所述储存箱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773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管道7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78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78的下端与所述储存箱7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78上设有第八支架781,所述第二斜杆78的上端与所述第八支架7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781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框体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781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79呈Z字形,所述第一固定架79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79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79上设有第五横杆791,所述第五横杆791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横杆791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79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79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791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管道77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加湿装置8包括加湿框81、位于所述加湿框81下方的支撑板82、位于所述支撑板82上方的第二加热棒83、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棒83上方的第二散热框84、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84上方的第二导热板85、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板85上方的第三滚轮86、位于所述第三滚轮86上方的加热框87、位于所述加热框87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杆88、位于所述加湿框81上方的出气斗89及位于所述加湿框81下方的第三固定架80。所述加湿框8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加湿框81竖直放置,所述加湿框8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七圆孔811,所述第七圆孔8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七圆孔811与所述加湿框8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八管道77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七圆孔811且与所述加湿框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底板管道77的内部与所述加湿框81的内部相通。所述支撑板82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8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82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加湿框8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82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板82上设有卡扣件821,所述卡扣件8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卡扣件821呈凹字形,所述卡扣件821的一端与所述加湿框8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821的另一端卡扣在所述支撑板82的下表面上,从而可以固定所述支撑板82,所述第一固定架79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8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棒8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82上,所述第二散热框84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84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84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8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84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热板8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导热板8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导热板85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热板85的侧面与所述加湿框8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86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86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滚轮86可以在所述加湿框81内旋转,所述第三滚轮86上设有第三刷毛861,所述第三刷毛861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滚轮86上,所述第三刷毛861与所述第三滚轮86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框87呈空心状,所述加热框87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加热框87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框87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空腔871及位于所述空腔871内的第四加热棒872,所述空腔87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四加热棒872收容于所述空腔871内且与所述加热框87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斗89的下表面与所述加湿框8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斗89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出气斗89上设有过滤罩891,所述过滤罩891呈弯曲状,所述过滤罩891的下表面与所述出气斗8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框87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88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88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8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8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斗8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8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孔881,方便下方的水蒸气排出。所述第三固定架80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8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8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80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八支架78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8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80上设有第一竖杆801及位于所述第一竖杆801上方的第三连接杆802,所述第一竖杆80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80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80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8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80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8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802呈水平状,所述第三连接杆802的左端与所述加湿框8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80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装置9包括第一收集箱91、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91左侧的第四连接杆92、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杆92左侧的第二收集箱93、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93内部的竖板94、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93左侧的出水管95、设置于所述出水管95上的第六阀门96及位于所述出水管95下方的第三支撑杆97。所述第一收集箱9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收集箱9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收集箱91位于所述第二斜板59的下方。所述第二收集箱9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收集箱9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收集箱93的左表面上设有出水口931,所述出水口931呈圆柱体状且与所述第三收集箱9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连接杆92呈长方体,所述第四连接杆92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9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收集箱9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9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收集箱9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94呈长方体,所述竖板94竖直放置,所述竖板94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9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94的下端设有第六过滤网941,所述第六过滤网941呈长方体,所述第六过滤网941竖直放置,所述第六过滤网941的上表面与所述竖板9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94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9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进入到所述竖板94左侧的水进行过滤。所述出水管95呈水平状,所述出水管95的右端对准所述出水口931且与所述第二收集箱9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水管95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收集箱9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阀门96设置于所述出水管95上,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95中水的流量。所述第三支撑杆97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97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97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97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9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使用时,首先进气管22外接出气设备,或者在进气管22上设置风机,用于将空气吸入到进气管22内,然后打开第一阀门23,使得进气管22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一框体21内,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24及第二过滤网25的过滤后进入到第一管道31内,在空气进入到第一管道31之前,打开第二阀门33,将干燥剂放入到进料斗32内,然后进入到第一管道31内,并且处于左右两侧的第三过滤网36之间,使得干燥剂充满在第三过滤网36之间,然后关闭第二阀门33。然后空气进入到第一管道31内,与干燥剂进行结合,干燥剂可以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并将水分储存在干燥剂内,如此不断的循环,从而可以使得干燥剂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当干燥剂吸收的水分足够时,启动第一气缸39,使得第一推动杆38向右移动,进而使得第三过滤网36向右移动,使得第三过滤网36之间的干燥剂随之向右移动,然后当移动到最右端时,所述干燥剂从第四通孔312进入到第二管道41内,然后滑落到第二框体43内,然后当第二框体43内沉积较多的干燥剂时,可以启动第一滚轮46,使得第一刷毛47随之转动,从而可以对第三框体43内的干燥剂向左移动,从而防止多次启动第一滚轮46,减少能源的浪费。然后干燥剂经过第五通孔431进入到第三管道48内,然后滑落到第三框体51内,然后启动第一加热棒53,使得第三框体51内的温度上升,然后第一导热板55的温度上升,使得第一导热板55上的干燥剂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向上移动,与第四过滤网57接触,并开始液化,形成水滴,并且经过导流杆515向左侧流动,水箱61内放置有水,然后向下按压按压板67,使得活塞65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向下压水面,使得挡板613右侧的水面升高,然后右侧的水面达到第二圆孔612的高度时,打开第三阀门631,使得水从第四管道63流出经过方孔641洒落在第二框体43内,从而可以保持第二框体43内的低温,防止干燥剂内的水分蒸发,并且打开水阀681,使得挡板613左侧的水经过第五管道68进入到海绵垫58内,使得海绵垫58处于湿润状态,从而可以保持第三框体51上端的低温,从而更有利于水蒸气的液化,使得液化效率大大提高。然后液化后的会经过导流杆515的引流,滴落在第一斜板56上,然后经过第六管道75进入到储存箱71内,并且经过第二滚轮74的第二刷毛741的过滤,然后储存在储存箱71内,同时拔出堵塞块50,使得第一导热板55上的干燥剂经过第八通孔513排出,经过第二斜板59进入到第一收集箱91内。然后需要饮用时,打开第四阀门761,使得储存箱71内的水经过第七管道76进入到第二收集箱93内,并且处于竖板94的右侧,然后经过第六过滤网941的过滤进入到左侧,直至水面达到出水口931的高度进而到出水管95内,然后打开第六阀门96即可。当需要加湿时,启动水泵771以及第五阀门772,使得储存箱71内的水进入到第八管道77内,然后进入到加湿框81内,然后使得第二加热棒83及第四加热棒872,开始加热,使得加湿框81内的温度上升,使得进入到加湿框81内的水蒸发,经过第三滚轮86上的第三刷毛861的过滤后向上移动,并且经过加热框87的加热后,穿过透孔881继续向上移动,穿过过滤罩89后拍到空气中,由于空气中的温度较低,所以水蒸气会液化,从而形成水滴,增加了空气的湿度。至此,本发明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右侧的吸收装置、位于所述吸收装置下方的集中装置、位于所述集中装置左侧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的水箱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左侧的储存装置、位于所述储存装置上方的加湿装置及位于所述储存装置下方的出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一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四支架,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右侧的第二过滤网,所述吸收装置包括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方的进料斗、设置于所述进料斗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右端的第一密封环、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右侧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之间的第一连接杆、位于右侧的第一推动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右侧的第一气缸,所述集中装置包括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左侧的第七支架、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一刷毛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左侧的第三管道,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下方的垫板、位于所述垫板上方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棒上方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上方的第一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上方的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上方的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四过滤网上方的海绵垫、位于左侧的第二斜板及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上方的堵塞块,所述水箱装置包括水箱、设置于所述水箱上的第二横杆、位于右侧的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四管道下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按压板、位于所述水箱下方的第五管道及位于所述第五管道右侧的第一支撑块,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位于所述储存箱上方的海绵块、位于所述海绵块周围的过滤框、位于所述储存箱内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储存箱右侧的第六管道、位于所述储存箱下方的第七管道、位于所述储存箱左侧的第八管道、位于所述储存箱右侧的第二斜杆及位于所述储存箱上方的第一固定架,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框、位于所述加湿框下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二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棒上方的第二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上方的第二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板上方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三滚轮上方的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加湿框上方的出气斗及位于所述加湿框下方的第三固定架,所述出水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左侧的第四连接杆、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杆左侧的第二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内部的竖板、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左侧的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第六阀门及位于所述出水管下方的第三支撑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呈L型,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斗的上端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三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收容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右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位于右侧的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呈V字形,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三管道呈倾斜状,所述第三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框体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六通孔、位于左表面的第七通孔、位于所述第七通孔下方的第八通孔、位于上方的封闭框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内部的导流杆,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封闭框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封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杆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导流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杆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垫板呈长方体,所述垫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所述垫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散热框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斜板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一斜板位于所述导流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斜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四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导流杆的上方,所述海绵垫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垫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垫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斜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5呈T字形,所述堵塞块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八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水箱竖直放置,所述水箱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二圆孔、位于内部的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第五过滤网,所述挡板呈长方体,所述挡板竖直放置,所述挡板的侧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挡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水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四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且与所述水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所述活塞呈长方体,所述活塞水平放置,所述活塞的侧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及挡板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呈长方体,所述按压板水平放置,所述按压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五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五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贯穿所述封闭框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下端顶靠在海绵垫上,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水阀,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储存箱竖直放置,所述储存箱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三圆孔、位于下表面的第四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五圆孔、位于上表面的第六圆孔及位于右侧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三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圆孔与所述储存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固定架呈Z字形,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左端与所述储存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块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位于所述第六圆孔的上方,所述过滤框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过滤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收容于所述过滤框内且与所述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上设有第二刷毛,所述第二刷毛与所述第二滚轮上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六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七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八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八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管道上设有水泵、第五阀门及第四横杆,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储存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储存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上设有第八支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八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呈Z字形,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第五横杆,所述第五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管道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加湿框竖直放置,所述加湿框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七圆孔,所述第七圆孔与所述加湿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八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七圆孔且与所述加湿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加湿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卡扣件呈凹字形,所述卡扣件的一端与所述加湿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卡扣在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棒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热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导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加湿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滚轮上设有第三刷毛,所述第三刷毛与所述第三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框呈空心状,所述加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框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空腔及位于所述空腔内的第四加热棒,所述出气斗的下表面与所述加湿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所述出气斗上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呈弯曲状,所述过滤罩的下表面与所述出气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孔,所述第三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八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设有第一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方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加湿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收集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左表面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第四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呈长方体,所述竖板竖直放置,所述竖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下端设有第六过滤网,所述第六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六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呈水平状,所述出水管的右端对准所述出水口且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
CN201511017149.1A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Pending CN105565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7149.1A CN105565568A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7149.1A CN105565568A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5568A true CN105565568A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7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7149.1A Pending CN105565568A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655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5505A (zh) * 2016-09-13 2016-12-14 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产品小型加工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7843A (zh) * 2010-09-28 2011-02-09 浙江米利空气制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设备
CN202214762U (zh) * 2011-01-11 2012-05-09 程刚 交互吸附式太阳能风能空气取水器
CN103510574A (zh) * 2013-10-13 2014-01-15 上海穗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从空气中制取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52885A (zh) * 2014-12-05 2015-03-25 广东工业大学 从环境空气中收集水的设备
CN104563209A (zh) * 2014-12-24 2015-04-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空气取水装置
CN204530852U (zh) * 2015-01-07 2015-08-05 马军 从空气中获取淡水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7843A (zh) * 2010-09-28 2011-02-09 浙江米利空气制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设备
CN202214762U (zh) * 2011-01-11 2012-05-09 程刚 交互吸附式太阳能风能空气取水器
CN103510574A (zh) * 2013-10-13 2014-01-15 上海穗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从空气中制取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52885A (zh) * 2014-12-05 2015-03-25 广东工业大学 从环境空气中收集水的设备
CN104563209A (zh) * 2014-12-24 2015-04-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空气取水装置
CN204530852U (zh) * 2015-01-07 2015-08-05 马军 从空气中获取淡水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5505A (zh) * 2016-09-13 2016-12-14 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产品小型加工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7994B1 (ko) 해수담수화가 가능한 태양광발전장치
CN208432134U (zh) 一种用于供热的废气热能交换装置
CN105565568A (zh) 一种空气加湿和吸收空气水分制饮用水一体装置
CN103292611A (zh) 一种用于空冷电厂湿式空冷器的节水装置
CN107428561A (zh) 淡水生成装置
CN103449547B (zh) 串列式多级等温加热多效回热加湿除湿太阳能海水淡化机
CN103223254A (zh) 一种溶液浓缩装置
CN203596241U (zh) 利用制冷机降温的变压器
CN104279546A (zh) 蒸发管及蒸发管式蓄热锅炉换热系统
CN205381978U (zh)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4214296U (zh) 一种多联台冷却塔
CN210663621U (zh) 一种烤箱容器冷凝除湿设备
CN208635251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风能热水器
CN103771552B (zh) 一种低温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及海水淡化方法
CN203949473U (zh) 除湿烘干多功能热泵机组
CN208856940U (zh) 一种用导热法生产蒸馏水的装置
CN208260476U (zh) 一种吸附式干燥机用热量回收装置
CN107651720B (zh) 一种带有回路型重力热管结构的多级增湿除湿型海水淡化装置
CN103557635B (zh) 以溴化锂为吸收剂的填料式蒸发吸收装置
CN203605532U (zh) 以溴化锂为吸收剂的填料式蒸发吸收装置
CN205744019U (zh) 一种高效疏水回收箱
CN105776389B (zh)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15982991U (zh) 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
CN203699957U (zh) 一种低温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4227565U (zh) 一种除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