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776B -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776B
CN105554776B CN201510938366.8A CN201510938366A CN105554776B CN 105554776 B CN105554776 B CN 105554776B CN 201510938366 A CN201510938366 A CN 201510938366A CN 105554776 B CN105554776 B CN 1055547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border base
boundary line
distance
b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83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4776A (zh
Inventor
童贞理
曾进
肖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383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4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4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根据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将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该方法解决了目前边界漫游处理需要人工现场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边界漫游,一般指在两个邻接省边界线附近区域,甲省的基站信号朝乙省境内方向覆盖距离过远,信号覆盖越过了边界线,覆盖到了乙省境内。乙省区域内的用户在进行业务时,占用到甲省过覆盖的非本省信号,从而产生漫游费用,发生边界漫游。
目前对边界基站过覆盖产生边界漫游所采用的处理方式为:用户投诉后由工作人员到现场单点测试,识别存在过覆盖问题的基站。现有的识别方法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目前边界漫游处理需要人工现场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界基站主覆盖方向信号的覆盖范围判断方法,可以主动发现存在边界漫游问题的边界基站,大大提高了过覆盖信号检测的速度和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
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将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所述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所述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
本发明提供的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根据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将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解决了目前边界漫游处理需要人工现场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对边界基站主覆盖方向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判断,主动发现存在边界漫游问题的边界基站,大大提高了过覆盖信号检测的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b为球面上两点经纬度和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2c为图2a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
步骤102、根据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步骤103、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
具体的,对于在步骤102中获取到的边界基站,需要获取到该基站的各项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基站标识(名称)、基站方位角、基站所属行政区、基站经纬度等字段。
步骤104、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步骤105、将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
本实施例的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通过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根据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将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解决了目前边界漫游处理需要人工现场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对边界基站主覆盖方向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判断,主动发现存在边界漫游问题的边界基站,大大提高了过覆盖信号检测的速度和效率。
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a所示,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
具体的,可以利用工具软件如mapinfo,在行政区域的边界线结合地形特点以预设间隔,优选的0.5km左右为步长打点,查找打点处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并以行政区为单位建立边界线采样点的经纬度集合,得到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库。例如,行政区1,其采样点的经纬度用二维数组(LonA1n、LatA1n,n=1、2、…),行政区2其采样点的经纬度用二维数组(LonA2n、LatA2n,n=1、2、…),将取得的这些经纬度录入数据库中。其中,Lon代表经度值(longitude),Lat代表纬度值(latitude),n表示行政区内的各个采样点。
步骤202、获取区域边界线内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具体的,预设范围为预设的地域统计范围值,根据该预设范围划定待统计的边界区域范围,并定位该边界区域范围内的基站站点,获取各个基站站点的信号有效覆盖距离,该有效覆盖距离可以通过对各个基站进行平均时间提前量的统计得到,时间提前量与信号覆盖距离之间具有数学转换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每个基站进行平均时间提前量的统计得到每个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步骤203、计算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TAs)。
具体的,每个基站其信号发射的功率各不相同,通过对每个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求和并取平均值,得到预设范围内的基站信号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TAs)。
步骤204、用平均值加上预设的覆盖冗余量,获得预设的边界距离。
步骤205、获取区域边界线内,与区域边界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的基站,作为边界基站,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具体的,预设的边界距离为TAs+hkm,其中TAs是前面得到的边界区域范围内所有基站小区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h为基站的覆盖冗余量,该冗余量可以根据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和无线波传播特性等行业经验,如部分高站的影响,优选将h取值为2km。根据该预设的边界距离L=TAs+2km沿着边界线平行、距离边界线带宽为L划出一个环形带,环形带内的基站判定为边界基站,以便后续对这些边界基站进行是否产生过覆盖的识别,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边界漫游问题。
步骤206、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2b通过以下过程实现,1、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获取边界基站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和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
具体的,计算边界基站A到区域边界线各个采样点经纬度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循环判断找出边界基站A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同时在采样点数据库中找到与边界基站A距离最短的区域边界线上的采样点B的经纬度信息。
其中,根据地球球面上两点经纬度,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边界基站A,其经纬度分别为(LonA,LatA);采样点B,其经纬度分别为(LonB,LatB)。地球是一个近乎标准的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km,极半径为6356.755km,平均半径6371.004km。若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半径就是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004km,记为R。若以0度经线为基准,那么根据地球表面任意两点的经纬度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间的地表距离(这里忽略地球表面地形对计算带来的误差,仅仅是理论上的估算值)。按照0度经线的基准,东经取经度的正值(Longitude),西经取经度负值(-Longitude),北纬取90-纬度值(90-Latitude),南纬取90+纬度值(90+Latitude),则经过上述处理后,A、B两点坐标可以计为(LonA’,LatA’)和(LonB’,LatB’),那么根据三角公式推导,得到计算两点距离的如下公式:
LAB=sin(LatA’)×sin(LatB’)×cos(LonA’-LonB’)+cos(LatA’)×cos(LatB’);
DAB=R×Arccos(LAB)×Pi/180
其中,R和DAB单位是相同,如果是采用R=6371.004km作为半径,那么DAB就是以km为单位。
如果仅对经度作正负的处理,而不对纬度作90-Latitude(假设都是北半球,南半球只有澳洲具有应用意义)的处理,那么公式为:
LAB=sin(LatA)×sin(LatB)+cos(LatA)×cos(LatB)×cos(LonA’-LonB’)
Distance=R*Arccos(LAB)*Pi/180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对现网边界基站覆盖范围的采样点统计分析,在边界地带通常一个基站的覆盖距离一般在3km左右,由于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和传播模型理论和实际的误差,基站覆盖距离计算的误差范围在100m左右。前述优选的以500m设定边界线采样点的步长,该步长值远大于基站覆盖距离计算误差,因此在一个基站有效覆盖距离范围内,基站在其主覆盖方向内到边界线距离的计算误差不会超过100m,因此可以将基站和对应边界线的点看作一个二维平面,利用平面几何原理和三角函数进行简化计算处理,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根据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获取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
具体的,根据边界基站A和上一步骤中得到的采样点B的经纬度信息,获取得到B相 对于A的方位角值,方位角又称地平经度,是在平面上量度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 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该根据两点的经 纬坐标获得两点间的方位角的方法可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获取得到。例如,参考图2c所示 球面,设球面上A点经纬度(latA,lonA),B点经纬度(latB,lonB)A、B两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下 的投影为A’(Xa,Ya,Za),B’(Xb,Yb,Zb),R为地球半径;其中:
同理,可得Zb,Xb,Yb。
(弧AB对应圆心角的弧度)
(弧AC对应圆心角的弧度)
(弧BC对应圆心角的弧度)
将各个弧度值转换成距离值,例如
根据球面三角形的半角公式,
由此得到:
∠CAB为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即为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
3、根据边界基站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
具体的,基站的主覆盖方向指基站的主瓣所覆盖的方向,通常将天线发射功率下降3DB(功率下降一半)的信号两边夹角的区域,定义为主覆盖方向范围。如图2b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边界基站A的主覆盖方向范围。其中,图中AC所示为最大覆盖范围∠DAE=65度的最中间方向(简称,中心线AC),即∠DAC=32.5度,称为半波瓣宽度。根据边界基站A的经纬度和边界采样点B的经纬度,计算得到AB的方位角β(图中未示出),假设边界基站A的方位角为α。则α与β的差值被定义为边界基站A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中心线AC与边界基站A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AB之间的夹角∠BAC。如图2b所示,利用平面几何原理,根据边界基站A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DAB)、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B到边界基站A的方位角β、边界基站A的方位角α、可以计算得到边界基站A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即AD之间的距离值(DAD);DAD=DAB/cos(∠BAC-∠DAC)。
步骤207、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具体的,在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之前,还可以包括:采集获取边界基站的通信样本数据,各个通信样本数据包括该通信样本对应的用户设备UE的时间提前量。相应的,步骤207具体可以包括:对获取的全部时间提前量进行平均,得到平均时间提前量;根据平均时间提前量,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通信样本数据中包含用户设备UE的时间提前量TA。TA间接反映了UE与基站之间的距离,TA越大,UE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越远。信号在空间传输是有延迟的,如UE在呼叫期间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则从基站发出的信号将“越来越迟”的到达UE,与此同时,UE的信号也会“越来越迟”的到达基站,延迟过长会导致基站收到的某UE在本时隙上的信号与基站收到下一个其它UE信号的时隙相互重叠,引起码间干扰,因此,在呼叫进行期间,UE发给基站的测量报告头上携带有UE测量的时延值,而基站必须监视呼叫到达的时间,并在下行信道上以480ms一次的频率向UE发送指令,指示UE提前发送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TA。其中,TA的值域是0~63(0~233μs),它被定时提前的编码0~63bit所限,使一般基站的覆盖距离为35km,计算如下:
R=1/2*3.7μs/bit*63bit*c=35km;
其中,3.7μs/bit为每bit时长,63bit为时间调整最大比特数,c为光速(信号传播速度),1/2考虑了信号的往返。
因此,1bit对应的距离是554m,也就是说一个TA值对应的距离是554m。
例如,当UE处于空闲模式时,它可以利用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简称:SCH)来调整UE内部的时序,但它并不知道距离基站有多远。如果UE和基站相距30km的话,那么UE的时序将比基站慢100μs。当UE发出它的第一个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Channel,简称:RACH)信号时,就已经晚了100μs,再经过100μs的传播时延,到达基站时就有了200μs的总时延,很可能和基站附近的相邻时隙的脉冲发生冲突。因此,RACH和其它的一些信道接入脉冲将比其它脉冲短。只有在收到基站的时序调整信号TA后,UE才能发送正常长度的脉冲。在上述这个例子中,UE就需要提前200μs发送信号。
采用TA测量值来定位UE和基站的距离,从而判断基站覆盖情况。具体将0~63bit对应TA值的0~63,按照554m进行区间分布划分,每个通信样本采样点都会分布在TA值为0~63对应的某个阈值中。如果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收缩了,那么其采集时间T内的通信样本的统计分布也会有所变化。
在进行了上述划分后便可根据获取的全部时间提前量TA得到平均时间提前量TAav,平均时间提前量TAav的计算方法如下:
a)制定测量任务,启动定时提前计数器C100650001到C1006500033,每个计数器对应定时器编码64bit中的2个bit;
b)计数器和基站覆盖范围之间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计数器和基站覆盖范围对应关系
c)每个区间的覆盖距离加权平均:采用counter_i标识计数器计数值,该计数值即TA为相应值的数目,其中i标识计数器序号(i=0~32),例如counter_0的计数值即为序号为0的计数器C100650001的计数值,该计数值就是TA=0的数目;Xi标识基站与TA值对应的覆盖范围区间(即表1中标识范围所示),取值范围为0~64。则平均覆盖距离TAav计算方法为:
由于Xi标识基站对应覆盖范围区间,取值范围为0~64,因此实际上有:
也即是说,TAav的值是按照如下方式求得的:
TAav=(sum([C100650001])*0+sum([C100650002])*2+sum([C100650003])*4+sum([C100650004])*6+sum([C100650005])*8+sum([C100650006])*10+sum([C100650007])*12+sum([C100650008])*14+sum([C100650009])*16+sum([C100650010])*18+sum([C100650011])*20+sum([C100650012])*22+sum([C100650013])*24+sum([C100650014])*26+sum([C100650015])*28+sum([C100650016])*30+sum([C100650017])*32+sum([C100650018])*34+sum([C100650019])*36+sum([C100650020])*38+sum([C100650021])*40+sum([C100650022])*42+sum([C100650023])*44+sum([C100650024])*46+sum([C100650025])*48+sum([C100650026])*50+sum([C100650027])*52+sum([C100650028])*54+sum([C100650029])*56+sum([C100650030])*58+sum([C100650031])*60+sum([C100650032])*62+sum([C100650033])*64)/Sum([C100650001]+[C100650002]+[C100650003]+[C100650004]+[C100650005]+[C100650006]+[C100650007]+[C100650008]+[C100650009]+[C100650010]+[C100650011]+[C100650012]+[C100650013]+[C100650014]+[C100650015]+[C100650016]+[C100650017]+[C100650018]+[C100650019]+[C100650020]+[C100650021]+[C100650022]+[C100650023]+[C100650024]+[C100650025]+[C100650026]+[C100650027]+[C100650028]+[C100650029]+[C100650030]+[C100650031]+[C100650032]+[C100650033])。
确定了基站的平均时间提前量TAav之后,再根据一个TA值对应的距离是554m,该基站(例如,边界基站A)的主覆盖方向的平均覆盖距离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步骤208、将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
具体的,根据步骤207中得到的TAav和步骤206中的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DAD进行比较,如果DAD<TAav,表明该边界基站A的有效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了边界线,确定为过覆盖,即产生边界漫游。
以下是使用本发明进行边界漫游基站检测识别的一个案例:
以某地区部分边界为例,首先建立某地区边界的经纬度的库,对于边界经纬度进行采样点取点。采样点信息可以包括:行政区名称、基站名称、经度、纬度、基站高度、基站方位角等。
对该地区的边界基站计算其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为TAs=5.3km,加上2km的覆盖冗余量,沿着边界距离在7.3km范围左右,将该范围内的基站划入边界基站库中。假设,对边界基站库中的一个边界基站A进行判定,A基站的经纬度为(105.8026,29.02872),计算出边界基站A到边界线的最短距离点B,同时获取到B点的经纬度(105.762141,29.017235),求得AB两点距离为DAB=4.072km,B点到A点方位角,即区域边界线上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B到边界基站A的方位角β=245度。假设该边界基站A的方位角α=260度,平均覆盖距离TAav=5.2km,天线的波瓣宽度为65度,则半波瓣∠DAC宽度为32.5度,参考附图2b并根据三角相关知识可以计算,小区主覆盖方向距边界线距离为:
DAD=DAB/cos(∠BAC-∠DAC)=DAB/cos(α-β-∠DAC)=4.072/cos(260-245-32.5)=4.27km。
DAD<TAav,所以该边界基站A的主覆盖方向的有效覆盖超过了边界,可能产生边界漫游问题。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施例的保护终端安全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1,用于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还用于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计算模块32,用于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的主覆盖方向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
获取模块31,还用于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确定模块33,用于将边界基站的主覆盖方向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通过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根据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将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解决了目前边界漫游处理需要人工现场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对边界基站主覆盖方向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判断,主动发现存在边界漫游问题的边界基站,大大提高了过覆盖信号检测的速度和效率。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施例的保护终端安全的装置在图3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获取模块31,还用于获取区域边界线内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计算模块32,还用于计算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用平均值加上预设的覆盖冗余量,获得预设的边界距离。
可选的,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获取区域边界线内,与区域边界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的基站,作为边界基站,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可选的,计算模块32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321,用于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获取边界基站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和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
第二获取子模块322,用于根据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获取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
计算子模块323,用于根据所述边界基站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区域边界线上与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采集模块34,用于采集获取边界基站的通信样本数据,各个通信样本数据包括该通信样本对应的用户设备UE的时间提前量。
相应的,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对获取的全部时间提前量进行平均,得到平均时间提前量;根据平均时间提前量,获取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图2a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和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获取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
根据所述边界基站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
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将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小于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所述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区域边界线内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计算所述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
用所述平均值加上预设的覆盖冗余量,获得所述预设的边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区域边界线内,与所述区域边界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边界距离的基站,作为边界基站,获取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之前,还包括:
采集获取所述边界基站的通信样本数据,各个所述通信样本数据包括该通信样本对应的用户设备UE的时间提前量;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包括:
对获取的全部时间提前量进行平均,得到平均时间提前量;
根据所述平均时间提前量,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5.一种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间隔对区域边界线进行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线和预设的边界距离,获取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的所述边界基站确定为过覆盖;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和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的经纬度信息,获取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界基站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距离、所述区域边界线上与所述边界基站距离最短的点到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所述边界基站的方位角、计算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到所述区域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区域边界线内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所有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用所述平均值加上预设的覆盖冗余量,获得所述预设的边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区域边界线内,与所述区域边界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边界距离的基站,作为边界基站,获取所述边界基站的经纬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获取所述边界基站的通信样本数据,各个所述通信样本数据包括该通信样本对应的用户设备UE的时间提前量;
相应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对获取的全部时间提前量进行平均,得到平均时间提前量;根据所述平均时间提前量,获取所述边界基站在主覆盖方向范围内的平均覆盖距离。
CN201510938366.8A 2015-12-15 2015-12-15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554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8366.8A CN105554776B (zh) 2015-12-15 2015-12-15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8366.8A CN105554776B (zh) 2015-12-15 2015-12-15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776A CN105554776A (zh) 2016-05-04
CN105554776B true CN105554776B (zh) 2019-02-15

Family

ID=5583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8366.8A Active CN105554776B (zh) 2015-12-15 2015-12-15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7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795B (zh) * 2016-09-30 2021-06-29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ps的进出区域的判断方法及其系统
CN106888463B (zh) * 2017-03-20 2020-04-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弱覆盖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27840B (zh) * 2017-08-01 2022-05-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边界覆盖基站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714779B (zh) * 2017-10-25 2022-05-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铁路的网络覆盖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300375B (zh) * 2019-04-17 2021-0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归属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32002B (zh) * 2019-11-26 2021-03-05 北京长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无线通信技术的长距离接入方法
CN113543255B (zh) * 2021-06-08 2023-05-30 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最短距离的5g基站搜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003A (zh) * 2008-04-02 2009-10-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边界漫游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8751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覆盖范围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03179587A (zh) * 2011-12-26 2013-06-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6482B2 (en) * 2005-03-04 2012-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paging channels for efficient region pag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003A (zh) * 2008-04-02 2009-10-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边界漫游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8751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覆盖范围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03179587A (zh) * 2011-12-26 2013-06-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776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4776B (zh) 识别边界基站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Koivisto et al. Joint device positioning and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5G ultra-dense networks
Gui et al. Improvement of range-free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by a novel DV-hop protocol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5611568B (zh) 一种基于mro测量报告对lte终端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方法
CN110418402A (zh) 基于星历广播辅助定位的用户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KR10260142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기의 위치를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60231415A1 (en) Relative orientation angl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s well as relative positioning method
CN105165078B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6662634A (zh) 在无线蜂窝技术中的设备到设备辅助定位
CN107105498B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Vaghefi et al. Improving positioning in LTE through collaboration
US20190011524A1 (en) Synchronization in software-defined radio systems
CN101339238A (zh) 基于多系统联合测量的无线定位的位置计算方法与装置
CN103517204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Koivisto et al. Continuous high-accuracy radio positioning of cars in ultra-dense 5G networks
EP3117233A1 (en) Location of terminal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0107356A1 (en) A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a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in a user equipment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270801A (zh) 用于定位用户设备的方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19018B (zh) 一种终端位置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9725292A (zh) 水下作业多目标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方法及装置
Koivisto et al. Joint cmWave-based multiuser positioning and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in dense 5G networks
CN103369670A (zh) 一种基于跳数优选的改进DV-Hop定位方法
Ghany et al. A parametric TDoA technique in the IoT localization context
Koivisto et al. Continuous device positioning and synchronization in 5G dense networks with skewed clocks
Barber et al. Geolocation of WiMAX subscriber stations based on the timing adjust ranging parame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