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769B -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769B
CN105554769B CN201510915183.4A CN201510915183A CN105554769B CN 105554769 B CN105554769 B CN 105554769B CN 201510915183 A CN201510915183 A CN 201510915183A CN 105554769 B CN105554769 B CN 1055547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ommunity
base station
unidentified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51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4769A (zh
Inventor
万蓉
黄建中
陈燕明
何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151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6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18000114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934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4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4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不同,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如果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Description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06月0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180001144.3、发明名称为“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中,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当手机终端由一个小区的覆盖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覆盖区域时,需要进行小区之间的切换。在进行切换中,小区的邻区列表决定了手机搜索的范围和切换的方向,如果漏配邻区或优先级设置不合理,则会影响网络性能,而多余的邻区配置会影响移动台对导频的搜索时间,因此合理的邻区优化是CDMA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CDMA大规模邻区优化大多通过人为操作后台的邻区优化工具来完成。具体的,CDMA基站子系统检测到未识别的CDMA PN(Pseudo Noise,移动短码)后,将该PN发送给邻区优化工具,在人工操作下,邻区优化工具对该PN进行分析,判断该PN所在小区是否为漏配邻区,如果是,则将该漏配邻区告知CDMA基站子系统,以使得CDMA基站子系统根据漏配邻区更新邻区优化列表。
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缺点:CDMA基站子系统检测到未识别的PN后,只能通过人工操作后台的邻区优化工具进行处理,致使大规模邻区优化往往通过后台邻区优化工具来完成,处理数据源大,工具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如果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不同,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共用一个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如果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共用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叠加组网的情况下,利用第二网络协助第一网路检测其邻区漏配的问题,实现第一网络的小区邻区自动优化,由此降低了网络优化的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步骤102:如果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步骤103: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不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则将所述未识别的PN发送给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其中,可选地,以使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包括:
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以使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包括:
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
判断所述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相同的小区;
如果不存在,则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相同的小区,则记录所述邻区优化信息,所述邻区优化信息包括:所述漏配邻区信息、所述确定存在移动短码冲突的信息和所述出现冲突的移动短码。
进一步地,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相同的小区,则将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调整为与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的移动短码不相同,并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叠加组网的情况下,利用第二网络协助第一网路检测其邻区漏配的问题,实现第一网络的小区邻区自动优化,由此降低了网络优化的人力成本。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共用一个基站,方法包括:
步骤201:基站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步骤202:如果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步骤203: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不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则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
判断所述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相同的小区;
如果不存在,则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相同的小区,则记录所述邻区优化信息,所述邻区优化信息包括:所述漏配邻区信息、所述确定存在移动短码冲突的信息和所述出现冲突的移动短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相同的小区,则将所述漏配邻区的移动短码调整为与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的移动短码不相同,并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叠加组网的情况下,利用第二网络协助第一网路检测其邻区漏配的问题,实现第一网络的小区邻区自动优化,由此降低了网络优化的人力成本。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当第一网络不支持通过终端读取指定PN的小区号时,可以通过第二网络来获取该指定PN对应的小区,以实现对第一网络中小区的邻区进行优化。下面以第一网络为CDMA网络,第二网络为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CDMA网络不支持通过终端读取指定PN的GCI(Global Cell Identity,全球小区标识)的功能,而LTE网络却支持通过终端读取指定PN的小区号的功能。本实施例在LTE网络和CDMA网络进行叠加组网时,在LTE网络的辅助下,可以自动实现CDMA网络中小区的邻区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假设CDMA网络中的小区1与LTE网络中的小区2具有共同的覆盖区域,具体的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小区1的基站通过导频强度测量消息或路由更新消息检测到与小区1相邻的小区中存在一个未识别的PN。
本实施例中,以LTE网络和CDMA网络进行叠加组网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同一个小区,可以由LTE网络和CDMA网络同时覆盖,本实施例中,假设CDMA网络中的小区1和LTE网络中的小区2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小区1的基站(如:BSS)与小区2的基站(如:eNodeB)可以为同一个基站,该基站同时具有eNodeB的功能和BSS的功能,该基站中既保存有小区1的邻区信息,也保存有小区2的邻区信息。
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也可以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基站,eNodeB与BBS之间也进行信息交互,BSS可以接收eNodeB发送的小区2的邻区信息,并保存。
其中,在CDMA网络中,BSS根据导频强度测量消息或路由更新消息检测到未识别的CMDA PN,属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小区1的基站判断小区2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如果是,则获取该小区2的邻区对应的GCI,并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3。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2在实现时可能存在多种方式,例如:
(1)当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为同一个基站时,该基站的存储器中保存有小区1与小区2的对应关系,小区1的邻区信息,小区2的邻区信息,该邻区信息至少包括邻区的PN、邻区的GCI等;因此该基站可以直接通过基站的存储器获取小区2的邻区信息,并判断小区2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如果是,则获取该小区2的邻区对应的GCI。
(2)当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为两个不同的基站时:
BSS中保存有小区1与小区2的对应关系,BSS可以与eNodeB进行信息交互,接收eNodeB发送的小区2的邻区信息,该邻区信息至少包括的邻区的PN、邻区的GCI;BSS收到eNodeB发送的小区2的邻区信息后,判断小区2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如果存在,则获取该小区2的邻区对应的GCI;
可选地,BSS也可以不用获取小区2的邻区信息,而是直接将未识别的PN发送给eNodeB,使eNodeB查询小区2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如果存在,则获取该小区的2的邻区对应的GCI。
(3)上述小区1与小区2的对应关系,小区1的邻区信息,小区2的邻区也可以保存在一个独立于所述BSS和eNodeB之外的存储器中,小区1的基站可以通过该存储器来获取小区2的邻区信息,该邻区信息至少包括的邻区的PN、邻区的GCI;BSS获取到小区2的邻区信息后,判断小区2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如果存在,则获取该小区2的邻区对应的GCI。
其中,进一步地,如果小区2的邻区中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则判断该未识别PN对应的小区为小区1的漏配邻区。
步骤303:小区1的基站将未识别的PN发送给小区2的基站。
本实施例中,如果在小区2的邻区中不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则PN匹配不成功,BSS将该未识别的PN发送给eNodeB,通过eNodeB继续查找对应该未识别的PN的对应的小区。
其中,当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基站时,此步骤需要执行,但是,当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为同一个基站时,此步骤不需要执行。
步骤304:小区2的基站查询该未识别的PN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
其中,由于CDMA协议本身不支持通过终端读取指定PN对应的GCI的功能,因此不能通过CDMA终端来直接获取该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本实施例中,通过eNodeB辅助BSS查找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具体的可以包括:
eNodeB向一个支持LTE网络的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的PN的异系统GCI读取测量命令,以使该终端获取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
eNodeB接收终端发送的该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
进一步地,LTE网络中的终端包括双模终端和单模终端,其中,双模终端既支持LTE网络,同时也支持CDMA网络,而单模终端只支持LTE网络。eNodeB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终端下发不同的测量命令,以获得未识别PN对应的GCI。具体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1)eNodeB向小区2中支持LTE网络和CDMA网络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的PN的异系统GCI读取测量命令;
该双模终端接收到该异系统测量命令后,进行异系统测量,找到该未识别的PN对应的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然后再根据PCI找到对应的GCI。
如果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为同一个基站,则双模终端直接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上报给该基站;如果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基站,则双模终端将该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上报给eNodeB,eNodeB再将该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发送给BSS。
2)eNodeB向小区2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LTE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
该单模终端收到该同频测量命令后,执行同频测量任务以找到该未识别PN对应的PCI,单模终端将找到的PCI上报给eNodeB;
eNB针对终端上报的PCI,下发GCI读取测量命令;
单模终端收到GCI读取测量命令,根据PCI找到对应的GCI;
如果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为同一个基站时,单模终端直接将GCI上报给该基站;如果小区1的BSS与小区2的eNodeB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基站,单模终端将GCI上报给eNodeB,eNodeB再将该GCI发送给BSS。
其中,同频测量是对终端当前服务频点的测量,终端会根据测量要求上报PCI、导频强度、GCI等信息,异系统测量是对除终端当前服务频点以外的服务频点的测量。本实施例中,同频测量是,对LTE终端当前服务的LTE网络中的频点进行测量,而异系统测量是对双模终端CDMA网络下的频点进行测量。具体的异系统测量方法和同频测量方法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可选地,通过单模终端下发同频测量命令时,可以降低门限,以扩大搜索范围,降低门限是指可以降低同频测量事件的相对触发门限(可以为负值)。例如,当测量事件的触发门限为2dB时,表示为当某个邻区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好2dB或2dB以上,单模终端需要上报该邻区的信息,如果将该测量事件的触发门限为降低为-3dB,则表示终端需要将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好或比服务小区质量差3dB或3dB以内的所有邻区的信息都要上报给eNodeB,eNodeB获得终端上报的邻区的信息后,记录这些邻区的信息并判断这些上报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邻区的PN与未识别的PN相同。上述同频测量事件的相对触发门限值可依据经验值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eNodeB向双模终端或是单模终端下发测量命令一段时间后,若通过LTE终端找到多个GCI,即发现该未识别PN对应多个GCI,则存在PN冲突,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测量结果中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好的小区的GCI。具体的终端执行测量命令的时间取决于产品实现和经验值,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305:BSS将GCI对应的小区添加到小区1的邻区列表中。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BSS将GCI对应的小区添加小区1的邻区列表之前,可以判断小区1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的小区,如果不存在,则将获取的GCI对应的小区添加到小区1的邻区列表中。
进一步地,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果存在PN冲突,系统记录本次邻区优化信息,该邻区优化信息包括漏配邻区信息、确定存在PN冲突的信息,出现冲突的PN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当发现PN冲突后,在将漏配邻区添加到小区1的列表之前,系统可漏配邻区的PN调整为与小区1的邻区列表中存在的PN不相同,即修改未识别的PN,以解决PN冲突问题,在解决PN冲突后再将GCI对应的小区添加到小区1的邻区列表中。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CDMA与LTE叠加组网的情况下,利用LTE网络协助CDMA网路检测CDMA邻区漏配的问题,实现CDMA邻区自动优化,由此降低了网络优化的人力成本。并且,进一步地,通过邻区优化可以提高CDMA系统软切换成功率、减少掉话率,从而提升了网络性能与用户感受。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不同,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判断模块401、第一获取模块402、添加模块403。
判断模块401,用于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第一获取模块402,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添加模块403,用于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参见图5,优选地,基站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404,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不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则将所述未识别的PN发送给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使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参见图5,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404,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404a,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参见图5,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304,包括:
第二查询单元404b,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站,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共用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判断模块501、第一获取模块502、
判断模块501,用于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是否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
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获取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添加模块503,用于将所述漏配邻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504,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小区的邻区中不存在一个小区的PN与所述未识别的PN相同,则根据所述未识别的PN查询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GCI,并确定所述GCI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漏配邻区。
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504,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504,包括: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叠加组网的情况下,利用第二网络协助第一网路检测其邻区漏配的问题,实现第一网络的小区邻区自动优化,由此降低了网络优化的人力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体可以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检测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
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所述第三小区的PN为所述未识别的PN;
如果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将所述第三小区的PN调整为与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的PN不相同,并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将所述未识别的PN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
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将所述未识别的PN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
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
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判断所述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记录邻区优化信息,所述邻区优化信息包括:所述第三小区信息、确定存在PN冲突的信息和出现冲突的移动短码。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不同,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的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所述第三小区的PN为所述未识别的PN;
添加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将所述第三小区的PN调整为与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的PN不相同,并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将所述未识别的PN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以便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将所述未识别的PN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以便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
判断所述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
在所述邻区列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时,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时,记录邻区优化信息,所述邻区优化信息包括:所述第三小区信息、确定存在PN冲突的信息和出现冲突的移动短码。
11.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共用一个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
所述基站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所述第三小区的PN为所述未识别的PN;
如果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小区的PN调整为与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的PN不相同,并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基站记录邻区优化信息,所述邻区优化信息包括:所述第三小区信息、确定存在PN冲突的信息和出现冲突的PN。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叠加组网,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小区具有共同覆盖的区域,且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共用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用于检测到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中有未识别的移动短码PN的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小区对应的全球小区标识GCI,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未识别的PN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所述第三小区的PN为所述未识别的PN;
添加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则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小区的PN调整为与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的PN不相同,并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双模终端下发针对所述未识别PN的异系统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双模终端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PCI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单模终端下发针对未识别PN所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的同频测量命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单模终端执行所述同频测量命令,以找到所述未识别PN对应的GCI。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
判断所述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
在所述邻区列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时,将所述第三小区添加到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列表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邻区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三小区的PN相同的小区时,记录邻区优化信息,所述邻区优化信息包括:所述第三小区信息、确定存在PN冲突的信息和出现冲突的PN。
CN201510915183.4A 2011-06-07 2011-06-07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5554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5183.4A CN105554769B (zh) 2011-06-07 2011-06-07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80001144.3A CN102934490B (zh) 2011-06-07 2011-06-07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CN201510915183.4A CN105554769B (zh) 2011-06-07 2011-06-07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1144.3A Division CN102934490B (zh) 2011-06-07 2011-06-07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769A CN105554769A (zh) 2016-05-04
CN105554769B true CN105554769B (zh) 2019-07-19

Family

ID=55855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5183.4A Active CN105554769B (zh) 2011-06-07 2011-06-07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4309B (zh) * 2017-03-29 2020-02-07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752A (zh) * 2005-11-1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g网络中2g漏配邻区测量配置系统和方法
CN1984459A (zh) * 2006-04-14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漏配邻区的切换方法
CN101137225A (zh) * 2007-03-16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dma系统中同pn干扰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453725A (zh) * 2007-11-28 2009-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自动配置邻区的方法
CN101511093A (zh) * 2008-02-14 2009-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邻区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83108A (zh) * 2010-04-29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小区的gsm邻区添加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0452B2 (en) * 2003-06-13 2008-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requency neighbor list search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752A (zh) * 2005-11-1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g网络中2g漏配邻区测量配置系统和方法
CN1984459A (zh) * 2006-04-14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漏配邻区的切换方法
CN101137225A (zh) * 2007-03-16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dma系统中同pn干扰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453725A (zh) * 2007-11-28 2009-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自动配置邻区的方法
CN101511093A (zh) * 2008-02-14 2009-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邻区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83108A (zh) * 2010-04-29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小区的gsm邻区添加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769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8831B2 (en) GPS-assisted cell selection for mobile devices
CN101873637B (zh) 优先负载平衡的移动通讯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2934513B (zh) 多卡多待终端及其同步方法和装置
US201600733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access restric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N101656941B (zh) 更新邻区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CN102090104B (zh) 用于在混合部署中的多模式移动站的连接模式期间的切换的方法
US20140146794A1 (en) Modification of Mobility Priority Based on speed of User Equipment and Priority for Cell Operation
EP3152957B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overall network performance and/or overall quality of service of user equip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for improving overall network performance and/or overall quality of service of user equip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12510745A (ja) 隣接セルリストを編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70072230A (ko) 이동성 동기화 측정
CN103874167B (zh) 一种lte多模移动终端的模式选择方法
CN102083148B (zh) 微基站重配置方法及相应的微基站
WO2013143870A1 (en) Neighboring cell measurements
JP2016517667A (ja) 固定式のm2mデバイスにおいてネットワーク再同期を回避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932877A (zh) 一种多模单待终端确定有效小区的方法及多模单待终端
CN101400095B (zh) 切换过程中目标小区的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05722153A (zh) 用于ce-mtc ue的小区重选方法
CN104519512B (zh)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小区检测方法
CN102196487B (zh) 多卡多模移动终端对3g系统邻区测量的方法
US200901178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neighbor cell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54769B (zh) 邻区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JP4927958B2 (ja) セミアクティブモードを有する移動局
CN103442387B (zh) 多卡多模移动终端对3g系统邻区测量的方法
US20140099961A1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neighboring cell,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CN106304020B (zh) 网络配置eplmn场景下国际漫游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