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749A -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749A
CN105554749A CN201510454359.0A CN201510454359A CN105554749A CN 105554749 A CN105554749 A CN 105554749A CN 201510454359 A CN201510454359 A CN 201510454359A CN 105554749 A CN105554749 A CN 105554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reques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finger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43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4749B (zh
Inventor
王健
叶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43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4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1338 priority patent/WO20170160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4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4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包括: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可以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并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若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的迅速普及,终端的功能日益完善。例如,用户可以利用终端访问外部网络数据资源、拍照以及与其他通信用户进行通信联系等等。具体地,当某一通信终端接收到其他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时,任意用户都可以通过输入确认指令,以响应该通信连接请求,建立通信连接。然而,当该通信终端被不法分子所获取时,则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模仿该通信终端的机主的声音,以欺骗其他通信用户。由此可见,目前利用终端进行通信联系时,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能够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当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所述响应方式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执行步骤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之后,所述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通信信息;
根据所述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是否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当根据所述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为所述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开启所述安全通信模式,并在所述安全通信模式下执行所述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包括:
当检测到在指纹采集区域输入的触控指令时,获取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与当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显示的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输入区域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之后,所述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
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采集到的N个目标指纹信息都匹配失败时,输出报警提示,所述N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所述响应方式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通信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是否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开启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为所述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开启所述安全通信模式,并触发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在所述安全通信模式下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在指纹采集区域输入的触控指令时,获取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与当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显示的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输入区域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用户终端、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的任意一种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采集到的N个目标指纹信息都匹配失败时,输出报警提示,所述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可以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并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若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会先检测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只有当检测到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终端才会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并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会先检测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只有当检测到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终端才会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并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s,MID)、PAD等具有接收通信连接请求功能的用户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包括语音通信连接请求,也可以是视频通信连接请求。
S102、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接收到其他通信用户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时,可以在终端显示区域输出用于输入指纹信息的输入区域,当检测到用户在此输入区域输入触控指令时,终端可以获取与该触控指令相对应的指纹信息。
S103、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设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的指纹信息。其中,预设的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的指纹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举例来说,当认证用户A的指纹信息存储在终端A中,但后续该终端A转让给其他用户时,则可以在终端A中删除与认证用户A相对应的指纹信息。又如,当认证用户A预设的指纹信息只包括拇指对应的指纹信息,若后续需要,则认证用户A也可以将食指对应的指纹信息或者其他手指对应的指纹信息存储在该终端中。本发明不作限定。
具体地,当终端获取到指纹信息后,则可以将获取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S104、当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先设定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对于不同的认证用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举例来说,认证用户A对应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可以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通信连接请求(则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而认证用户B对应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可以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终端中针对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的历史设定记录;
12)根据上述历史设定记录确定用户的设定偏好;
13)根据上述设定偏好设定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也可以在设定后进行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举例来说,当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当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为食指指纹信息时,则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
在图1中,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可以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并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若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会先检测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只有当检测到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终端才会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并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S202、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接收到其他通信用户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时,可以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其中,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方的账号信息、发送方的昵称信息、发送方的归属地信息以及发送方的当前发送地信息等等。
S203、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设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也即,对于不同的发送方可以设置不同的认证用户,也即,对于同一个发送方,其终端中预设的认证用户的优先级不一样。举例来说,当发送通信连接的发送方A与认证用户A的关系紧密一点,则可以将认证用户A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也即,当通信连接请求是发送方A发送的,则终端中默认认证用户A为目标认证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与其对应的目标认证用户的数量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且针对于至少一个目标认证用户中,每一个目标认证用户的优先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获取到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的通信信息之后,根据预设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S204、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主要用于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之后,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1)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通信信息;
22)根据通信信息判断发送方是否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23)当根据通信信息判断发送方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开启安全通信模式,并在安全通信模式下执行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方的账号信息、发送方的昵称信息、发送方的归属地信息以及发送方的当前发送地信息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通信模式包括在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会通过采集目标指纹信息,并将目标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只有匹配成功,方可对该通信连接请求进行响应的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先设置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也即,对于部分通信用户只有某一个认证用户的指纹信息可以匹配成功,而对于部分通信用户有至少一个通信用户可以匹配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还可以是终端中默认某些通信用户群组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也即,对于该群组中的每一个通信用户均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1)获取终端中针对,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
32)根据上述历史设定记录确定通信用户的类型;
33)根据上述类型设定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用户的类型可以包括好友类型、亲人类型、同事类型以及同学类型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是否将某一通信用户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可以先确定该通信用户的类型,在检测该类型中的通信用户是否均需要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若是,则将该通信用户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若否,则无需将该用户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举例来说,当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为通信用户A,其中,终端检测到通信用户A的类型为同事类型。当预设的同事类型的通信用户均设置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则终端可以将通信用户A设置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可以具体包括:当检测到在指纹采集区域输入的触控指令时,获取触控指令对应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作为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采集区域与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显示的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输入区域不同。也即,在终端显示区域的任意一个地方均可作为指纹信息采集区域。具体地,当检测到用户输入触控指令时,确定该触控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确定指纹信息采集区域。
S205、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S206、当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对于不同的认证用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举例来说,认证用户A对应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可以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通信连接请求(则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而认证用户B对应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可以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举例来说,当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当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为食指指纹信息时,则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
在图2中,详细描述了终端根据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信息确定目标认证用户,且对于不同一个发送方,对应的认证用户的优先级不相同,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其中,图3所示的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s,MID)、PAD等具有接收通信连接请求功能的用户终端。如图3所示,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第一检测单元301、第一获取单元302、第二检测单元303以及第二获取单元304,其中,
第一检测单元301,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包括语音通信连接请求,也可以是视频通信连接请求。
第一获取单元302,用于当第一检测单元301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接收到其他通信用户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时,可以在终端显示区域输出用于输入指纹信息的输入区域,当检测到用户在此输入区域输入触控指令时,终端可以获取与该触控指令相对应的指纹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303,用于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设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的指纹信息。其中,预设的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的指纹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举例来说,当认证用户A的指纹信息存储在终端A中,但后续该终端A转让给其他用户时,则可以在终端A中删除与认证用户A相对应的指纹信息。又如,当认证用户A预设的指纹信息只包括拇指对应的指纹信息,若后续需要,则认证用户A也可以将食指对应的指纹信息或者其他手指对应的指纹信息存储在该终端中。本发明不作限定。
具体地,当第一获取单元302获取到指纹信息后,则第二检测单元303可以将获取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第二获取单元304,用于当第二检测单元303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先设定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对于不同的认证用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举例来说,认证用户A对应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可以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通信连接请求(则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而认证用户B对应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可以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终端中针对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的历史设定记录;
12)根据上述历史设定记录确定用户的设定偏好;
13)根据上述设定偏好设定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也可以在设定后进行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检测单元303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第二获取单元304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举例来说,当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包括:拇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同意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中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响应方式为先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十分钟后再向该发送方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当第一获取单元302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为食指指纹信息时,则拒绝与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建立通信连接。
在图3中,当第一检测单元301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第一获取单元302可以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第二检测单元303并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若第二检测单元303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第二获取单元304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检测单元301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第二检测单元303会先检测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只有当第二检测单元303检测到获取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第二获取单元304才会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并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其中,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得到,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单元外,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单元305、判断单元306、开启单元307、第四获取单元308、确定单元309以及输出单元310,其中,
第三获取单元305,用于在301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通信信息。
判断单元306,用于根据第三获取单元305获取的通信信息判断发送方是否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开启单元307,用于当判断单元306根据通信信息判断发送方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开启安全通信模式,并触发第一获取单元302在安全通信模式下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方的账号信息、发送方的昵称信息、发送方的归属地信息以及发送方的当前发送地信息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通信模式包括在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会通过采集目标指纹信息,并将目标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只有匹配成功,方可对该通信连接请求进行响应的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先设置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也即,对于部分通信用户只有某一个认证用户的指纹信息可以匹配成功,而对于部分通信用户有至少一个通信用户可以匹配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还可以是终端中默认某些通信用户群组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也即,对于该群组中的每一个通信用户均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1)获取终端中针对,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
32)根据上述历史设定记录确定通信用户的类型;
33)根据上述类型设定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用户的类型可以包括好友类型、亲人类型、同事类型以及同学类型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是否将某一通信用户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可以先确定该通信用户的类型,在检测该类型中的通信用户是否均需要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若是,则将该通信用户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若否,则无需将该用户设置成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举例来说,当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为通信用户A,其中,终端检测到通信用户A的类型为同事类型。当预设的同事类型的通信用户均设置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则终端可以将通信用户A设置为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可以具体包括:当检测到在指纹采集区域输入的触控指令时,获取触控指令对应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作为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采集区域与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显示的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输入区域不同。也即,在终端显示区域的任意一个地方均可作为指纹信息采集区域。具体地,当检测到用户输入触控指令时,确定该触控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确定指纹信息采集区域。
第四获取单元308,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301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
确定单元309,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检测单元301检测接收到其他通信用户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时,第四获取单元308可以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其中,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方的账号信息、发送方的昵称信息、发送方的归属地信息以及发送方的当前发送地信息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设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也即,对于不同的发送方可以设置不同的认证用户,也即,对于同一个发送方,其终端中预设的认证用户的优先级不一样。举例来说,当发送通信连接的发送方A与认证用户A的关系紧密一点,则可以将认证用户A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也即,当通信连接请求是发送方A发送的,则终端中默认认证用户A为目标认证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与其对应的目标认证用户的数量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且针对于至少一个目标认证用户中,每一个目标认证用户的优先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获取到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方的通信信息之后,根据预设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其中,第二检测单元303具体用于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输出单元310,用于当检测到采集到的N个目标指纹信息都匹配失败时,输出报警提示,N为正整数,例如,N为1、7、23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到采集到的N个目标指纹信息都匹配失败时,输出单元310可以输出报警提示。
在图4中,详细描述了根据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信息确定目标认证用户,且对于不同一个发送方,对应的认证用户的优先级不相同,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终端通信联系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如图5所示,该终端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输入装置502,至少一个输出装置503,存储器505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504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501为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数据,以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5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5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Processing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输入装置502可以包括标准的触摸屏、键盘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输出装置503可以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存储器505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1、输入装置502以及输出装置503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505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
具体的,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处理器501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当处理器501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处理器501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处理器501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当处理器501检测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处理器501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该响应方式响应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在执行步骤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之后,步骤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处理器501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通信信息;
处理器501根据通信信息判断发送方是否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当处理器501根据通信信息判断发送方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开启安全通信模式,并在安全通信模式下执行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步骤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主要包括:
当处理器501检测到在指纹采集区域输入的触控指令时,获取触控指令对应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作为目标指纹信息,其中,指纹采集区域与当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显示的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输入区域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在执行步骤检测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之后,步骤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处理器501获取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
处理器501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其中,处理器501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包括:
处理器501检测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处理器501检测到采集到的N个目标指纹信息都匹配失败时,处理器501控制输出装置503输出报警提示。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可以实施本发明结合图1、图2介绍的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当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所述响应方式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之后,所述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通信信息;
根据所述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是否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当根据所述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为所述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开启所述安全通信模式,并在所述安全通信模式下执行所述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包括:
当检测到在指纹采集区域输入的触控指令时,获取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与当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显示的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输入区域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之后,所述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
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采集到的N个目标指纹信息都匹配失败时,输出报警提示,所述N为正整数。
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通信连接请求;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根据预设的指纹信息与响应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相匹配的响应方式,以所述响应方式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通信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是否为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
开启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通信信息判断所述发送方为所述预设的需要开启安全通信模式的通信用户时,开启所述安全通信模式,并触发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在所述安全通信模式下获取采集到的目标指纹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在指纹采集区域输入的触控指令时,获取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与当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显示的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输入区域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时,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发送方的目标通信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与认证用户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通信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认证用户;
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目标认证用户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采集到的N个目标指纹信息都匹配失败时,输出报警提示,所述N为正整数。
CN201510454359.0A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Active CN105554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4359.0A CN105554749B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PCT/CN2015/091338 WO2017016067A1 (zh) 2015-07-29 2015-09-30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4359.0A CN105554749B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749A true CN105554749A (zh) 2016-05-04
CN105554749B CN105554749B (zh) 2019-03-08

Family

ID=55833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4359.0A Active CN105554749B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方法及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749B (zh)
WO (1) WO201701606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789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3455742A (zh) * 2012-06-04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基于指纹的快捷键的方法、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便携式终端
CN103745147A (zh) * 2013-12-30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模式启动方法、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设备
US20150074615A1 (en) * 2013-09-09 2015-03-12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fingerprint sensor inputs
CN104794382A (zh) * 2015-03-31 2015-07-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6918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Precise Biometrics Ab Secure payment mechanism
US9007302B1 (en) * 2011-11-11 2015-04-14 Benjamin D. Bandt-Horn Device and user interface for visualizing, navigating, and manipulating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information on host electronic devices
CN204392264U (zh) * 2015-02-11 2015-06-10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指纹式动态口令认证装置及系统
CN104618905A (zh) * 2015-03-09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热点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789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3455742A (zh) * 2012-06-04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基于指纹的快捷键的方法、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便携式终端
US20150074615A1 (en) * 2013-09-09 2015-03-12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fingerprint sensor inputs
CN103745147A (zh) * 2013-12-30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模式启动方法、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设备
CN104794382A (zh) * 2015-03-31 2015-07-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749B (zh) 2019-03-08
WO2017016067A1 (zh) 2017-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57488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CN105245346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447368A (zh) 一种用户终端访问权限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554752A (zh) 一种热点共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404809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306737A (zh)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899490A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739942A (zh) 一种音量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5045085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4967758B (zh) 一种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8901020B (zh) 网络接入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5760725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678287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49399A (zh) 一种室内环境监控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CN105224216A (zh) 一种用户终端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6027486A (zh) 一种多媒体内容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5376387A (zh) 一种陌生来电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
CN105577882A (zh)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307078A (zh) 一种音箱管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764136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577635A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33340A (zh) 一种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88021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系统、连接终端及被连接终端
CN105915709A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CN105392087A (zh) 一种音箱管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