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711A -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711A
CN105554711A CN201410592193.4A CN201410592193A CN105554711A CN 105554711 A CN105554711 A CN 105554711A CN 201410592193 A CN201410592193 A CN 201410592193A CN 105554711 A CN105554711 A CN 105554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e
secret
privacy mode
module
opposit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21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21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4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包括发送保护请求信息至对端,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根据响应指令,判断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是,则将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互通性较低、密钥保护性不高、实用性较低的问题。通过创建私密模式及私密列表,在收发短信时对短信进行保护,简单易用,成本极低,安全性高,不局限于特定的移动终端厂商平台,互通性好,独立于移动终端系统其它应用,不需要修改其它应用而完成本功能,兼容性好,可扩展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在生活中,移动终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信息安全对个人的社交活动和商业活动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短信业务是一个很成熟的移动业务,因而其保护方法也有很多种,随着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短信加密技术也在不断变化。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短信,通常是对联系人设置加密属性,在发送短信时根据联系人是否有加密属性进行加密,在接收时根据联系人是否有加密属性进行解密,然而其互通性较低,需要修改终端系统默认的短信应用和联系人应用才能实现功能,实用性较低,此外,由于是用户手动设置并输入密码,故密钥保护性弱,破解难度不高,相对比较容易泄露,且对于密钥协商和维护极不便利,通信双方需要点对点单独确认相互密钥,之后更新密钥时,又要点对点逐个通知来更新,当启用该功能的用户很多时,用户使用极不便利,兼容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互通性较低、密钥保护性不高、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包括:
发送保护请求信息至对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
接收所述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根据所述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创建第一私密模式,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包括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加密算法;
当发送短信至对端时,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私密列表中,若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则根据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加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置第一密钥;
通过所述第一密钥进入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包括:
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根据所述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二私密列表中;
将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对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创建第二私密模式,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包括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解密算法;
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
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二私密列表中,若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解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具体包括:
若所述短信为未加密短信,则直接将所述未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或者,
若所述短信为加密短信,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短信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或者,直接将所述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所述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置第二密钥;
通过所述第二密钥进入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一种短信保护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保护请求信息至对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
第一私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私密模块还用于创建第一私密模式,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包括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加密算法;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短信至对端时,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私密列表中;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
和/或,
所述第一私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根据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加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密钥;
第一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设置的第一密钥进入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一种短信保护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
第二私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二私密列表中;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对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第二私密模块还用于创建第二私密模式,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包括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解密算法;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二私密列表中;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和/或,
所述第二私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解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短信为未加密短信,则直接将所述未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或者,
所述第二私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短信为加密短信,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短信进行解密;
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具体用于将解密后的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或者,直接将所述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二密钥;
第二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设置模块设置的第二密钥进入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短信保护装置。
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短信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通过创建私密模式及私密列表,在收发短信时对短信进行保护,简单易用,成本极低,安全性高,互通性好,不局限于特定的移动终端厂商平台,且独立于移动终端系统其它应用,不需要修改其它应用而完成本功能,耦合性低,兼容性好,可扩展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采用算法密钥的方式加密短信内容,同时应用使用访问密码保护,数据独立存储且加密,故而安全性高,保障用户的短信业务在查看、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避免短信在这些环节中泄漏用户隐私信息和商业信息,从而给用户带来各种困扰和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短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短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短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短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短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针对移动发起端,该短信保护方法包括:
S101:发送保护请求信息至对端,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
S102: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S103:根据响应指令,判断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是,则将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
具体地,为了明确通信双方启用短信保护功能,移动发起端需要创建第一私密列表,该第一私密列表包括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的对端的识别信息,这一过程称为私密短信保护的协商过程。创建第一私密列表的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移动发起端为了请求与对端共同启用短信保护功能,生成保护请求信息,该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例如该保护请求信息的内容为:
“13*********(移动发起端的手机号)邀请您使用酷派软件的私密控件应用程序加密和您之间的短信来往,请从http://***处下载该应用程序,同时回复短信内容***接受该请求”,移动发起端通过但不限于SMS(ShortMessageService,短信服务)的方式将该保护请求信息发送至对端,经过对端的处理后,移动发起端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该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判断该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对端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则移动发起端将这一组私密会话存入本地数据库中,创建第一私密列表,并将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从而完成移动发起端的协商过程,若对端不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则移动发起端不做任何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发起端的协商过程没有等待时间限制,如果对端未发送保护响应信息,则认为移动发起端的协商过程未完成,但这并不影响对端的正常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短信进行保护,防止用户隐私被泄漏,移动发起端需要创建第一私密模式,针对该第一私密模式的创建方式,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创建方式,移动发起端可以事先从指定位置处下载并安装私密控件,通过该私密控件完成第一私密模式的创建,如移动发起端从指定位置处下载并安装应用程序,将该应用程序作为第一私密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发起端在正常模式下,无法访问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只有移动发起端进入第一私密模式后,即移动发起端进入应用程序,才有权访问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并对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移动发起端进入第一私密模式后,可以从联系人应用中发起私密短信保护的协商过程,当然,也可以取消私密短信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后,为了能够访问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在创建第一私密模式时,或者,在创建第一私密模式之后,还需要设置第一密钥,通过为第一私密模式添加密钥保护,能够为短信保护增加一重保护机制。该第一密钥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其包括但不局限于数字、字母、符号或手势等。当移动发起端需要进入第一私密模式时,需要输入第一密钥才可进入,当移动发起端进入第一私密模式后,可以对第一密钥进行维护或进行相关设置,如修改第一密钥等,可以对私密短信进行各种操作,如浏览、编辑、删除、转移私密短信等,可以将普通短信转移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该第一私密模式可以为私密短信提供多重保护机制,该多重保护机制包括以下机制中的至少一种:
(1)通过为私密短信创建独立的存储空间,能够为短信保护增加一重保护机制,即为该第一私密模式预留一段存储空间作为第一私密存储空间,该第一私密存储空间主要用于存储私密短信,即将私密短信隐藏保存至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
(2)采用加密算法为私密短信添加加密保护,能够为短信保护增加一重保护机制,即移动发起端创建的第一私密模式包括加密算法,如在应用程序中存在加密算法,防止私密短信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从而造成隐私泄露,有效防止由于是用户手动设置并输入密码导致的密钥保护性弱,破解难度不高,相对比较容易泄露。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启用短信保护功能的终端而言,在其私密模式内不仅包括加密算法,还包括解密算法,该加、解密算法在协商过程中已与对端完成同步,即在协商过程时,通信双方均下载并安装了相同的私密控件,当该终端为移动发起端时,主要通过加密算法对私密短信进行加密,当该终端为移动响应端时,主要通过解密算法对私密短信进行解密。
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发起端完成私密短信保护的协商过程后,若移动发起端需要向对端发送短信,即可对短信进行保护,其保护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方式一、当移动发起端向对端发送短信时,判断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第一私密列表中,即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启用短信保护功能,若不在第一私密列表中,移动发起端则按照普通短信进行发送,若在第一私密列表中,移动发起端则先将该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然后再将该短信发送至对端;
方式二、当移动发起端向对端发送短信时,判断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第一私密列表中,即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启用短信保护功能,若不在第一私密列表中,移动发起端则按照普通短信进行发送,若在第一私密列表中,移动发起端则先根据第一私密模式中的加密算法,对该短信进行加密,然后再将加密后的短信发送至对端。
结合当前移动终端的最新发展趋势,区别于已有的各种短信加密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三重保护机制的短信保护方案,其特点是使用便捷、安全性高、互通性好、兼容性好,且不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器的加、解密过程或底层特殊的硬件支持,同时做到该短信保护方案独立于移动终端方案平台以及各个厂商品牌,不影响移动终端现有的短信功能,而又增强了短信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短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针对移动响应端,该短信保护方法包括:
S201: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保护请求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
S202:根据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S203:根据响应指令,判断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是,则将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二私密列表中;
S204:将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对端。
具体地,为了明确通信双方启用短信保护功能,移动响应端需要创建第二私密列表,该第二私密列表包括请求对短信进行保护的对端的识别信息,这一过程称为私密短信保护的协商过程。创建第二私密列表的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移动响应端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该保护请求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对该保护请求信息进行响应,根据该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该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该响应指令可以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即同意启用短信保护功能,也可以为拒绝对短信进行保护,即不同意启用短信保护功能,移动响应端将该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对端,当然,移动响应端也可以不响应该保护请求信息。根据该响应指令,判断该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移动响应端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则将这一组私密会话存入本地数据库中,创建第二私密列表,并将该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二私密列表中,从而完成移动响应端的协商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对端的协商过程没有等待时间限制,如果移动响应端未发送保护响应信息,则认为对端的协商过程未完成,但这并不影响移动响应端的正常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短信进行保护,防止用户隐私被泄漏,移动响应端需要创建第二私密模式,针对该第二私密模式的创建方式,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创建方式,移动响应端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对该保护请求信息进行响应,根据该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该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该响应指令可以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即同意启用短信保护功能,也可以为拒绝对短信进行保护,即不同意启用短信保护功能,移动响应端将该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对端,当然,移动响应端也可以不响应该保护请求信息。根据该响应指令,判断该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移动响应端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则移动响应端可以从指定位置处下载并安装私密控件,通过该私密控件完成第二私密模式的创建,如移动发起端根据保护请求信息中的指定位置处下载并安装应用程序,将该应用程序作为第二私密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响应端在正常模式下,无法访问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只有移动响应端进入第二私密模式后,即移动响应端进入应用程序,才有权访问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并对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若移动响应端已下载并安装私密控件,即已创建第二私密模式,若其他移动发起端再次请求短信保护,则可以不用再创建第二私密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后,为了能够访问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在创建第二私密模式时,或者,在创建第二私密模式之后,还需要设置第二密钥,通过为第二私密模式添加密钥保护,能够为短信保护增加一重保护机制。该第二密钥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其包括但不局限于数字、字母、符号或手势等。当移动响应端需要进入第二私密模式时,需要输入第二密钥才可进入,当移动响应端进入第二私密模式后,可以对第二密钥进行维护或进行相关设置,如修改第二密钥等,可以对私密短信进行各种操作,如浏览、编辑、删除、转移私密短信等,可以将普通短信转移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该第二私密模式可以为私密短信提供多重保护机制,该多重保护机制包括以下机制中的至少一种:
(1)通过为私密短信创建独立的存储空间,能够为短信保护增加一重保护机制,即为该第二私密模式预留一段存储空间作为第二私密存储空间,该第二私密存储空间主要用于存储私密短信,即将私密短信隐藏保存至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
(2)采用解密算法为私密短信解除加密保护,能够为短信保护增加一重保护机制,即移动响应端创建的第二私密模式包括解密算法,如在应用程序中存在解密算法,有效防止由于是用户手动设置并输入密码导致的密钥保护性弱,破解难度不高,相对比较容易泄露。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启用短信保护功能的终端而言,在其私密模式内不仅包括解密算法,还包括加密算法,该加、解密算法在协商过程中已与对端完成同步,即在协商过程时,通信双方均下载并安装了相同的私密控件,当该终端为移动发起端时,主要通过加密算法对私密短信进行加密,当该终端为移动响应端时,主要通过解密算法对私密短信进行解密。
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响应端完成私密短信保护的协商过程后,移动响应端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即可对短信进行保护,其保护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方式一、移动响应端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判断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第二私密列表中,即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启用短信保护功能,若不在第二私密列表中,移动响应端则按照普通短信进行接收,通知用户有新短信到达,若在第二私密列表中,移动发起端则先拦截该短信,将该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下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再通知用户有新短信到达;
方式二、移动响应端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判断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第二私密列表中,即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启用短信保护功能,若不在第二私密列表中,移动响应端则按照普通短信进行接收,通知用户有新短信到达,若在第二私密列表中,则移动发起端先根据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该短信进行解密,再通知用户有新短信到达,或者,则移动发起端先通知用户有新短信达到,根据用户的选择,如用户选择查看该短信时,移动发起端再根据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该短信进行解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移动响应端接收到对端发送的短信时,针对上述方式一,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根据该短信是否为加密短信,其存储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一、无论该短信为未加密短信,还是加密短信,均可直接将该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若该短信为加密短信且直接将该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则可以在移动响应端通过第二密钥进入第二私密模式的同时,根据第二私密模式的解密算法,对第二私密模式下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加密短信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也可以在移动响应端通过第二密钥进入第二私密模式之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如用户选择对短信进行操作时,根据第二私密模式的解密算法,对第二私密模式下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加密短信进行解密。
方式二、若该短信为加密短信,移动响应端根据第二私密模式的解密算法,对该短信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下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结合当前移动终端的最新发展趋势,区别于已有的各种短信加密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三重保护机制的短信保护方案,其特点是使用便捷、安全性高、互通性好、兼容性好,且不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器的加、解密过程或底层特殊的硬件支持,同时做到该短信保护方案独立于移动终端方案平台以及各个厂商品牌,不影响移动终端现有的短信功能,而又增强了短信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短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短信保护装置1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1,用于发送保护请求信息至对端,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第一判断模块13,用于根据第一接收模块12接收的响应指令,判断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
第一私密模块14,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13判断为是,则将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
优选地,该短信保护装置1还包括第一存储模块15,第一私密模块14还用于创建第一私密模式,第一私密模式包括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加密算法,第一判断模块13还用于当第一发送模块11发送短信至对端时,判断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第一私密列表中,第一存储模块15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13判断为在,则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第一私密模块14还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13判断为在,则根据第一私密模式中的加密算法,对短信进行加密。
优选地,该短信保护装置1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16、第一操作模块17,第一设置模块16用于设置第一密钥,第一操作模块17用于通过第一设置模块16设置的第一密钥进入第一私密模式,对存储至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上述短信保护装置,通过该终端,完成短信的保护。
实施例四:
如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短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短信保护装置2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保护请求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
生成模块22,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1接收的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第二判断模块23,用于根据生成模块22生成的响应指令,判断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
第二私密模块24,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将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二私密列表中;
第二发送模块25,用于将生成模块22生成的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对端。
优选地,该短信保护装置2还包括第二存储模块26,第二私密模块24还用于创建第二私密模式,第二私密模式包括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解密算法,第二接收模块21还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第二判断模块23还用于判断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第二私密列表中,第二存储模块26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23判断为在,则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第二私密模块24还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23判断为在,则根据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解密。
优选地,第二存储模块26具体用于若短信为未加密短信,则直接将未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或者,第二私密模块26还用于若短信为加密短信,则根据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加密短信进行解密,第二存储模块26具体用于将解密后的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或者,直接将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优选地,该短信保护装置2还包括第二设置模块27、第二操作模块28,第二设置模块27用于设置第二密钥,第二操作模块28用于通过第二设置模块27设置的第二密钥进入第二私密模式,对存储至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上述短信保护装置,通过该终端,完成短信的保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短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保护请求信息至对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
接收所述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根据所述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创建第一私密模式,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包括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加密算法;
当发送短信至对端时,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私密列表中,若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则根据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加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第一密钥;
通过所述第一密钥进入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4.一种短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根据所述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若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二私密列表中;
将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对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创建第二私密模式,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包括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解密算法;
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
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二私密列表中,若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解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具体包括:
若所述短信为未加密短信,则直接将所述未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或者,
若所述短信为加密短信,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短信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或者,直接将所述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所述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短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第二密钥;
通过所述第二密钥进入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8.一种短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保护请求信息至对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对端发送的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
第一私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一私密列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短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私密模块还用于创建第一私密模式,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包括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和/或加密算法;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短信至对端时,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私密列表中;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
和/或,
所述第一私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根据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加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密钥;
第一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设置的第一密钥进入所述第一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一私密模式中的第一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11.一种短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保护请求信息,所述保护请求信息包括对端的识别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保护请求信息,生成保护响应信息,所述保护响应信息包括本端的识别信息、响应指令;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响应指令,判断所述保护响应信息是否为同意对短信进行保护;
第二私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将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加入第二私密列表中;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保护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对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短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私密模块还用于创建第二私密模式,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包括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和/或解密算法;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短信;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对端的识别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二私密列表中;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将所述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和/或,
所述第二私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在,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短信进行解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短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短信为未加密短信,则直接将所述未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或者,
所述第二私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短信为加密短信,则根据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短信进行解密;
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具体用于将解密后的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或者,直接将所述加密短信作为私密短信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短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二密钥;
第二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设置模块设置的第二密钥进入所述第二私密模式,对存储至所述第二私密模式中的第二私密存储空间内的私密短信进行操作。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短信保护装置。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短信保护装置。
CN201410592193.4A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Pending CN105554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193.4A CN105554711A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193.4A CN105554711A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711A true CN105554711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2193.4A Pending CN105554711A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71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1825A (zh) * 2016-06-21 2016-11-1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7231625A (zh) * 2017-05-04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短信安全保护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7635200A (zh) * 2016-07-19 2018-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302687A (zh) * 2017-07-25 2019-02-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混淆短信内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478A (zh) * 2009-07-21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双重保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95315A (zh) * 2009-12-25 2010-08-04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手机终端进行短信加密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00734A (zh) * 2009-02-09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31949A (zh) * 2010-08-11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明话和密话通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3313A (zh) * 2012-09-17 2013-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在通信过程中实现隐私保护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3458382A (zh) * 2013-05-22 2013-12-18 深圳市中易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私密短信的硬件加密传输和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397354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734A (zh) * 2009-02-09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10478A (zh) * 2009-07-21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双重保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95315A (zh) * 2009-12-25 2010-08-04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手机终端进行短信加密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31949A (zh) * 2010-08-11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明话和密话通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3313A (zh) * 2012-09-17 2013-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在通信过程中实现隐私保护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397354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458382A (zh) * 2013-05-22 2013-12-18 深圳市中易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私密短信的硬件加密传输和存储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1825A (zh) * 2016-06-21 2016-11-1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7635200A (zh) * 2016-07-19 2018-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231625A (zh) * 2017-05-04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短信安全保护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9302687A (zh) * 2017-07-25 2019-02-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混淆短信内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5297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身份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602487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network joining
CN105812332A (zh) 数据保护方法
CN102708324B (zh) 一种屏幕锁解锁系统及方法
CN103793815A (zh) 适用于银行卡和行业卡的移动智能终端收单系统及方法
CN103441997A (zh) 一种内容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71956A (zh) 社交网络用户安全控制方法、社交应用工具及终端
CN105007577A (zh) 一种虚拟sim卡参数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5975867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CN104507080A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429752A (zh) 一种云环境下用户密钥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75615A (zh) 一种短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及客户识别模块
CN105554711A (zh) 一种短信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410641A (zh) 一种pos终端安全受控的联网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02647279A (zh) 加密方法、加密卡、终端设备和机卡互锁装置
CN112291268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4573548A (zh) 一种信息加密、解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178961A (zh) 一种安全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246407B (zh) 用于短信传输的数据加密、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2368798A (zh) 手机设置控制系统、方法、设置方法、装置及手机
CN102724205A (zh) 一种对工业领域通讯过程加密的方法及数据采集设备
CN102833709A (zh) 一种短信的发送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04796262A (zh) 数据加密方法及终端系统
CN103476025A (zh) 进程管理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
CN106452752A (zh) 修改密码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服务器和智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