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083A -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083A
CN105554083A CN201510913042.9A CN201510913042A CN105554083A CN 105554083 A CN105554083 A CN 105554083A CN 201510913042 A CN201510913042 A CN 201510913042A CN 105554083 A CN105554083 A CN 105554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self
destruction
service en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3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彬
易乐天
张尧学
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9130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4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4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智能终端按照递增可变的自毁询问周期计算其与服务端的距离,判断是否需要自毁,在需要自毁时,智能终端先读取用户预先设定的需要备份的数据列表,根据所述数据列表将用户数据打包,并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端进行备份,再执行自毁操作。本发明具有既能保护用户数据安全,防止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又能保证用户的重要数据不会因为智能终端的自毁而丢失,减轻用户因数据丢失而带来的二次损失的优点,同时采用递增可变的自毁询问周期,可以降低智能终端的能耗,延长设备的待机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因其体积小巧,功能多样,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能终端也随时记录了用户大量的个人数据,如行程、位置信息、个人健康信息等等。因此,当智能终端遗失或者被盗时,可能使得用户的个人数据面临泄露的风险。为了降低由于设备遗失或被盗等情况造成的隐私泄露风险,需要对智能终端进行自毁。专利申请号为201310288216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终端的自毁方法,但该方法在确认自毁后,将终端中所存储的个人信息全部销毁。该方法虽然能够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但当终端中存储有用户的重要数据时,直接进行终端的自毁操作,也将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更为安全,用户损失更小的终端自毁方法。
透明计算是一种用户无需感知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和通信网络的具体所在,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从所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中选择并使用相应服务的计算模式,包括服务端、终端、以及连接服务端与终端的网络组成。在本发明中的基于透明计算的服务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智能终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终端通过向服务端注册,从服务端获取具体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又能减少用户因数据丢失而造成损失的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在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前,智能终端将用户数据通过网络备份至服务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终端将用户数据通过网络备份至服务端包括:智能终端读取用户预先设定的需要备份的数据列表,根据所述数据列表将用户数据打包,并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端进行备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的具体步骤包括:
S1.所述智能终端在每个自毁询问周期,询问服务端的位置信息,当在预设的应答时间内收到服务端的位置信息时,则判定智能终端在线,跳转至步骤S2;否则判定智能终端离线,跳转至步骤S4;
S2.智能终端通过定位设备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计算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并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自毁距离阈值,是则跳转至步骤S3,否则退出本周期的自毁过程;
S3.所述智能终端将用户数据通过网络备份至服务端,跳转至步骤S5;
S4.判断所述智能终端离线持续时间是否超出预设的离线时间阈值,超出则跳转至步骤S5,否则跳转至步骤S1。
S5.所述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在执行退出本周期的自毁过程前,还包括按照递增的方式修改自毁询问周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在执行跳转至步骤S1之前,还包括判断当前自毁询问周期是否为初始化值,是则直接跳转至步骤S1,否则修改自毁询问周期为初始化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的具体步骤包括:所述智能终端依次卸载所安装的应用程序,删除用户数据,并将擦除存储空间,锁定智能终端,使智能终端无法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不但能够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降低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还能够保证用户的重要数据不会因此而丢失,减轻因此而造成的二次损失。同时,本发明采用递增的方式修改自毁询问周期,减少了智能终端与服务端的信息次数,降低了智能终端的能耗,延长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在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前,智能终端读取用户预先设定的需要备份的数据列表,根据数据列表将用户数据打包,并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端进行备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智能终端执行自毁的具体步骤为:
S1.智能终端在每个自毁询问周期,询问服务端的位置信息,当在预设的应答时间内收到服务端的位置信息时,则判定智能终端在线,跳转至步骤S2;否则判定智能终端离线,跳转至步骤S4;S2.智能终端通过定位设备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计算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并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自毁距离阈值,是则跳转至步骤S3,否则退出本周期的自毁过程;S3.智能终端将用户数据通过网络备份至服务端,跳转至步骤S5;S4.判断智能终端离线持续时间是否超出预设的离线时间阈值,超出则跳转至步骤S5,否则跳转至步骤S1;S5.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端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智能终端和服务端,均可通过定位设备确定其自身的位置信息。定位设备可以是GPS定位设备,也可以是基于手机通信网络的GPRS定位设备,所获得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经纬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自毁询问周期为递增式可变周期。在最初情况下,智能终端的自毁询问周期为预设的初始周期T,智能终端通过网络向服务端询问服务端所在的位置信息,并等待服务端的应答,当在预设的应答时间内智能终端收到了服务端发送的位置信息,即智能终端与服务端通信正常,智能终端处于正常的在线状态,否则智能终端与服务端无法通信,此时,智能终端、服务端、网络三者中至少有一个存在故障,智能终端处于离线状态。
在智能终端处于在线状态时,智能终端通过自身的定位设备,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所获取的智能终端与服务端的位置信息,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并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自毁距离阈值,当大于时,智能终端读取用户预设的需要备份的数据列表,对需要备份的数据备份至服务端,备份结束后,智能终端执行自毁程序;当该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自毁距离阈值时,智能终端将自毁询问周期进行修改,以当前询问周期加上递增量作为智能终端的下一个自毁询问周期。在本实施例中,该递增量t可以是一个固定值,即在初始时,询问周期为T,该周期判定智能终端不执行自毁,第二个自毁询问周期修改为T+t,第三个自毁询问周期为T+t+t,依此类推,智能终端的每一个新的自毁询问周期,均比前一个自毁询问周期长预设的时间t,自毁询问周期为递增可变周期。当然,该递增量也可以是一个与距离有关的值,即根据当前智能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设置不同的递增量,设预设的自毁距离阈值为D,当智能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d小于(1/4)D时,设定该递增量t=4t’;当智能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1/4)D且小于(1/2)D时,设定该递增量t=3t’;当智能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1/2)D且小于(3/4)D时,设定该递增量t=2t’;当智能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3/4)D且小于D时,设定该递增量t=t’。通过可变的自毁询问周期策略,可以降低智能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信息通信,降低智能终端的能耗,延长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
在智能终端处于离线时,智能终端将对设备进行锁定,禁止用户对设备的任何操作,并记录其处于离线状态的持续时间,并按照初始判断自毁询问周期是否为初始自毁询问周期T,不为初始自毁询问周期T时,将自毁询问周期修改为初始自毁询问周期T,按初始自毁询问周期向服务端询问服务端位置信息,如果智能终端一直处于离线状态,且智能终端的离线持续时间超出预设的离线时间阈值,则智能终端执行自毁程序;如果智能终端恢复为在线状态,智能终端自动解锁,恢复用户操作权限,并按照智能终端与服务端的距离判定是否需要自毁。
智能终端执行自毁程序时,先读取用户预先设定的需要备份的数据列表,该列表由用户预先设定,记载了用户需要备份的所有重要数据目录。并根据该数据列表将所需要备份的数据打包,通过网络将该数据包发送至服务端进行备份,用户在服务端端即可获得该备份数据,使得用户的重要数据不会因为智能终端的自毁而丢失,减轻因此对用户造成二次损失。在数据备份完成后,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依次卸载所安装的应用程序,删除用户数据,包括智能终端所记录的用户运动轨迹,以及用户心率、血压等用户健康信息等等,并将擦除存储空间,使存储空间无法恢复,并锁定智能终端,使智能终端无法使用。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前,智能终端将用户数据通过网络备份至服务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将用户数据通过网络备份至服务端包括:智能终端读取用户预先设定的需要备份的数据列表,根据所述数据列表将用户数据打包,并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端进行备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的具体步骤包括:
S1.所述智能终端在每个自毁询问周期,询问服务端的位置信息,当在预设的应答时间内收到服务端的位置信息时,则判定智能终端在线,跳转至步骤S2;否则判定智能终端离线,跳转至步骤S4;
S2.智能终端通过定位设备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计算与服务端之间的距离,并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自毁距离阈值,是则跳转至步骤S3,否则退出本周期的自毁过程;
S3.所述智能终端将用户数据通过网络备份至服务端,跳转至步骤S5;
S4.判断所述智能终端离线持续时间是否超出预设的离线时间阈值,超出则跳转至步骤S5,否则跳转至步骤S1;
S5.所述智能终端执行自毁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执行退出本周期的自毁过程前,还包括按照递增的方式修改自毁询问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在执行跳转至步骤S1之前,还包括判断当前自毁询问周期是否为初始化值,是则直接跳转至步骤S1,否则修改自毁询问周期为初始化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具体步骤包括:所述智能终端依次卸载所安装的应用程序,删除用户数据,并将擦除存储空间,锁定智能终端,使智能终端无法使用。
CN201510913042.9A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Pending CN105554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3042.9A CN105554083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3042.9A CN105554083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083A true CN105554083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3042.9A Pending CN105554083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08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2584A (zh) * 2016-05-26 2016-07-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防盗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02379A (zh) * 2018-06-14 2018-12-14 安徽鼎龙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微场景管理后台微信商城安全数据源的监测系统
CN112468968A (zh) * 2021-02-03 2021-03-09 北京电信易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661524A (zh) * 2019-06-27 2021-11-16 Jvc建伍株式会社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0534A (zh) * 2012-11-30 2013-04-03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37310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540123A (zh) * 2015-01-07 2015-04-22 福州北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重要数据加密备份与安全删除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98831A (zh) * 2014-12-05 2015-05-0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的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04717649A (zh) * 2013-12-16 2015-06-17 毛秀允 移动终端软件数据远程控制擦除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0534A (zh) * 2012-11-30 2013-04-03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37310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717649A (zh) * 2013-12-16 2015-06-17 毛秀允 移动终端软件数据远程控制擦除的方法
CN104598831A (zh) * 2014-12-05 2015-05-0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的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04540123A (zh) * 2015-01-07 2015-04-22 福州北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重要数据加密备份与安全删除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2584A (zh) * 2016-05-26 2016-07-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防盗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812584B (zh) * 2016-05-26 2019-08-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防盗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02379A (zh) * 2018-06-14 2018-12-14 安徽鼎龙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微场景管理后台微信商城安全数据源的监测系统
CN113661524A (zh) * 2019-06-27 2021-11-16 Jvc建伍株式会社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US11978255B2 (en) 2019-06-27 2024-05-07 Jvckenwood Corporation Recording control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control program
CN112468968A (zh) * 2021-02-03 2021-03-09 北京电信易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4083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自毁方法
CN102945192B (zh) 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5575044B (zh) 一种虚拟电子围栏定位方法、装置、监控方法及系统
EP3618563B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posing wireless module data storage
CN107426800B (zh) 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卡
CN103033821B (zh) 定位方法与定位装置、移动终端
CN102176775A (zh) 一种智能配置装置及方法
EP2472923A1 (en) Remot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card
CN109800098A (zh) 业务异常节点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4655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6953738A (zh) 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508734A (zh) 操作系统恢复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5095358A (zh) 一种数据库操作日志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26089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处理器
CN10543021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紧急报警方法及模块
CN107135536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6302957B (zh) 一种终端反失联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EP3660679B1 (en) Data backup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604316A (zh) 无线接入设备故障定位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45732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468261B1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card, terminal device, and smart card
CN103188656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信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1951585A (zh)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移动通讯终端
CN114615656A (zh) 一种电子设备中eSIM卡的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2911624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