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0896A -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0896A
CN105550896A CN201510895353.7A CN201510895353A CN105550896A CN 105550896 A CN105550896 A CN 105550896A CN 201510895353 A CN201510895353 A CN 201510895353A CN 105550896 A CN105550896 A CN 105550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ain body
invention main
pushe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53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8953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0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0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0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3Market surveys; Market poll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本发明可以让发明主体用较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降低了开发风险。

Description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社会中,消费者的需求和现实产品之间总会存在差异。一方面,消费者看到产品存在不合理之处会有所抱怨和吐槽,期待有人或厂商能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具备开发能力的发明主体又苦于无法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出于降低风险考虑继续生产平庸的产品。有经济实力的厂商可以通过发动市场调研来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但主动调研的方式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耗费巨大也很难挖掘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对于广大民间发明人来说,更是缺乏资金和精力去调研市场需求,完全凭自己的兴趣、个人判断投入产品研发,风险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匹配将用户需求和研发主体,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及开发风险的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之后还包括:
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问题信息基于所述技术方案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
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的信息推送给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的匹配装置,其中,所述匹配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分配装置:用于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装置被配置为:
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装置还包括:
方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推送单元:用于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问题信息基于所述技术方案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装置被配置为: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装置被配置为:
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所述分配装置被配置为:
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所述分配装置被配置为: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的信息推送给发明主体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开发新产品或者对产品进行改进存在一种惯性思维:要么由发明主体发起需求调查,以指导研发方向;要么靠发明主体自己的经验摸索,聪明才智来决定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本发明以用户为导向,发明主体为依托,打造一个问题信息的集中平台和产品转化平台,一方面搜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广泛收纳发明主体;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具备解决该问题能力的发明主体(不局限于一个)。因此,本发明显著减低了信息的匹配成本,发明主体无须主动发起市场调研,用户也不需要挨个找发明主体去反映问题。另外,从用户角度看,用户的问题信息可以反馈给多个发明主体,增大解决问题的概率,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提高了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从发明主体角度看,问题信息主动推送过来,能用极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指导产品的研发方向。因此,发明主体也有动力从平台搜集问题信息,从而跟用户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持续降低信息流通的成本,进一步缩小用户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差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匹配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在上下文中所称“计算机设备”,也称为“电脑”,是指可以通过运行预定程序或指令来执行数值计算和/或逻辑计算等预定处理过程的智能电子设备,其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由处理器执行在存储器中预存的存续指令来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ASIC、FPGA、DSP等硬件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上述二者组合来实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智能终端与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PDA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单独运行来实现本发明,也可接入网络并通过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设备的交互操作来实现本发明。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终端、网络设备和网络等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所述另一单元,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单元。与此相对,当一个单元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则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按照类似的方式来解释被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处于...之间”相比于“直接处于...之间”,“与...邻近”相比于“与...直接邻近”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的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S12、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中的用户和发明主要通过智能终端来接收、发送数据;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等。匹配装置一般通过服务器来实现,服务器连接网络,跟智能终端通信。以下陈述为直观表述,也可能将匹配装置、服务器成为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终端和服务器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网络设备和智能终端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现有技术中开发新产品或者对产品进行改进存在一种惯性思维:要么由发明主体发起需求调查,以指导研发方向;要么靠发明主体自己的经验摸索,聪明才智来决定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本发明以用户为导向,发明主体为依托,打造一个问题信息的集中平台和产品转化平台,一方面搜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广泛收纳发明主体;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具备解决该问题能力的发明主体(不局限于一个)。因此,本发明显著减低了信息的匹配成本,发明主体无须主动发起市场调研,用户也不需要挨个找发明主体去反映问题。另外,从用户角度看,用户的问题信息可以反馈给多个发明主体,增大解决问题的概率,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提高了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从发明主体角度看,问题信息主动推送过来,能用极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指导产品的研发方向。因此,发明主体也有动力从平台搜集问题信息,从而跟用户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持续降低信息流通的成本,进一步缩小用户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步骤S11中,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获取问题信息。
一种方式,步骤S11包括分类信息;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生。
例如,在服务器生成分类表,把分类表推送给用户,用户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分类表,从分类表中选择“生活用品”,然后进入“生活用品”中选择子分类“汽车相关”,再进入选择“汽车遮阳”,在“汽车遮阳”中反映汽车遮阳的问题:“汽车遮阳套使用、收纳太麻烦了,使用时要按照车体形状分步骤套进去,收纳时又要折叠好”。输入完毕,用户确认提交,其选择的分类信息和输入的内容统一发回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分类信息寻找发明主体,发明多个发明主体的技能信息是跟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板和汽车遮阳套相关的,就把该问题信息同时发送给这些发明主体。相应的,发明主体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问题信息。发明主体可以是有专业技能的个人,也可以是生产、销售的厂商。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1包括:
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技术方案产生。
该方式运行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以便在产品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先看看消费者的反应,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改进,还是直接投入打样、生产,本方案能降低新产品的研发风险。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的灵感可以是基于问题信息产生,也可以是其他途径获取。在此不做限定。事实上,随着平台使用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技术方案的灵感会来自于用户的问题信息,因此,将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反馈回问题的提出人,由该用户再进一步反馈问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建议,反馈质量明显高于随机找用户的调研方式。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问题变成实际的方案和产品,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也更高。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1包括: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本实施方式可以聚集同类问题。比如A用户反映了汽车遮阳套的问题,B用户反映过汽车相关问题,就可以将A的问题信息推送给B,如果B有新的意见,可以在A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此类推,其他用户也可以不断补充,使问题不断完善,提高了问题信息的质量。另外,关注、反馈的用户越多,说明这个问题的价值越大,也就越容易获得发明主体的关注,从而越容易促成问题的解决。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本实施方式无须人工干预,就可以让重要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从所有问题当中脱颖而出,成本低廉,但准确度很高。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步骤S12中,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种方式,步骤S12包括: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为了方便用户输入,降低问题信息的输入门槛,提高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问题信息的输入不设限制,用户可以随意输入。服务器端从问题信息的内容中提取关键词、关键句子等,从中判断该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进而去匹配发明主体,这样在方便用户输入的同时,又能确保问题能送达相关的发明主体。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2包括: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发明主体在服务器注册时,可以预先输入其高等教育学习的专业(针对个人发明人)、擅长技术领域(针对企业,根据经营范围或自主输入确定)等技能信息。在搜集问题信息后就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技能信息找到匹配的发明主体。这种方式技术难度较低,容易实施。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2包括: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
发明主体为了尽可能的获取问题信息,有可能刻意选择多个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作为技能信息,这样就容易降低信息的匹配度。为了确保问题信息的匹配质量,可以在服务器中记录发明主体的发明数据,形成完整的历史发明记录,根据历史发明记录来判断发明主体真实的技能水平,确保真实性。本方案也可以跟发明主体主动输入技能信息配合使用,在提高匹配质量的同时,适当拓展问题信息的推广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本发明允许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但一旦公开,就容易被别人抄袭。为了保护发明主体的知识产权,本发明还可以引入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因此,可以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推送给发明主体,以便提醒发明主体尽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的知识产权主体还可以提供商标和版权等相关知识产权的服务。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的匹配装置的原理示意图。该匹配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10:用于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分配装置20:用于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中的用户和发明主要通过智能终端来接收、发送数据;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等。匹配装置一般通过服务器来实现,服务器连接网络,跟智能终端通信。以下陈述为直观表述,也可能将匹配装置、服务器成为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终端和服务器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网络设备和智能终端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现有技术中开发新产品或者对产品进行改进存在一种惯性思维:要么由发明主体发起需求调查,以指导研发方向;要么靠发明主体自己的经验摸索,聪明才智来决定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本发明以用户为导向,发明主体为依托,打造一个问题信息的集中平台和产品转化平台,一方面搜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广泛收纳发明主体;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具备解决该问题能力的发明主体(不局限于一个)。因此,本发明显著减低了信息的匹配成本,发明主体无须主动发起市场调研,用户也不需要挨个找发明主体去反映问题。另外,从用户角度看,用户的问题信息可以反馈给多个发明主体,增大解决问题的概率,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提高了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从发明主体角度看,问题信息主动推送过来,能用极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指导产品的研发方向。因此,发明主体也有动力从平台搜集问题信息,从而跟用户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持续降低信息流通的成本,进一步缩小用户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获取装置10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获取问题信息。
一种方式,获取装置10被配置为: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生。
例如,在服务器生成分类表,把分类表推送给用户,用户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分类表,从分类表中选择“生活用品”,然后进入“生活用品”中选择子分类“汽车相关”,再进入选择“汽车遮阳”,在“汽车遮阳”中反映汽车遮阳的问题:“汽车遮阳套使用、收纳太麻烦了,使用时要按照车体形状分步骤套进去,收纳时又要折叠好”。输入完毕,用户确认提交,其选择的分类信息和输入的内容统一发回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分类信息寻找发明主体,发明多个发明主体的技能信息是跟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板和汽车遮阳套相关的,就把该问题信息同时发送给这些发明主体。相应的,发明主体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问题信息。发明主体可以是有专业技能的个人,也可以是生产、销售的厂商。
另一种可选方式,获取装置10包括:
方案获取单元: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推送单元: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技术方案产生。
该方式运行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以便在产品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先看看消费者的反应,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改进,还是直接投入打样、生产,本方案能降低新产品的研发风险。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的灵感可以是基于问题信息产生,也可以是其他途径获取。在此不做限定。事实上,随着平台使用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技术方案的灵感会来自于用户的问题信息,因此,将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反馈回问题的提出人,由该用户再进一步反馈问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建议,反馈质量明显高于随机找用户的调研方式。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问题变成实际的方案和产品,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也更高。
另一种可选方式,获取装置10被配置为: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本实施方式可以聚集同类问题。比如A用户反映了汽车遮阳套的问题,B用户反映过汽车相关问题,就可以将A的问题信息推送给B,如果B有新的意见,可以在A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此类推,其他用户也可以不断补充,使问题不断完善,提高了问题信息的质量。另外,关注、反馈的用户越多,说明这个问题的价值越大,也就越容易获得发明主体的关注,从而越容易促成问题的解决。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本实施方式无须人工干预,就可以让重要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从所有问题当中脱颖而出,成本低廉,但准确度很高。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分配装置20中,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种方式,分配装置20被配置为: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为了方便用户输入,降低问题信息的输入门槛,提高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问题信息的输入不设限制,用户可以随意输入。服务器端从问题信息的内容中提取关键词、关键句子等,从中判断该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进而去匹配发明主体,这样在方便用户输入的同时,又能确保问题能送达相关的发明主体。
另一种可选方式,分配装置20被配置为: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发明主体在服务器注册时,可以预先输入其高等教育学习的专业(针对个人发明人)、擅长技术领域(针对企业,根据经营范围或自主输入确定)等技能信息。在搜集问题信息后就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技能信息找到匹配的发明主体。这种方式技术难度较低,容易实施。
另一种可选方式,分配装置20被配置为: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
发明主体为了尽可能的获取问题信息,有可能刻意选择多个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作为技能信息,这样就容易降低信息的匹配度。为了确保问题信息的匹配质量,可以在服务器中记录发明主体的发明数据,形成完整的历史发明记录,根据历史发明记录来判断发明主体真实的技能水平,确保真实性。本方案也可以跟发明主体主动输入技能信息配合使用,在提高匹配质量的同时,适当拓展问题信息的推广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本发明允许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但一旦公开,就容易被别人抄袭。为了保护发明主体的知识产权,本发明还可以引入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因此,可以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推送给发明主体,以便提醒发明主体尽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的知识产权主体还可以提供商标和版权等相关知识产权的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当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应用为多个应用时,根据该多个应用的应用信息,从该多个应用中确定需要启动的应用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当智能终端接收到多个应用的应用信息时,智能终端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或者该多个应用中所包括的本地应用来确定需要启动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虽然前面特别示出并且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形式和细节方面可以有所变化。这里所寻求的保护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做了阐述。

Claims (10)

1.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之后还包括:
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问题信息基于所述技术方案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
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的信息推送给发明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10.一种信息的匹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分配装置:用于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CN201510895353.7A 2015-12-07 2015-12-07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5550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5353.7A CN105550896A (zh) 2015-12-07 2015-12-07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5353.7A CN105550896A (zh) 2015-12-07 2015-12-07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0896A true CN105550896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5353.7A Pending CN105550896A (zh) 2015-12-07 2015-12-07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089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592A (zh) * 2013-08-30 2013-12-18 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问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37522A (zh) * 2014-12-22 2015-04-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66522A (zh) * 2015-03-25 2015-08-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为提问者提供回答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CN105117392A (zh) * 2014-07-23 2015-12-02 崔名宇 一种基于可定位智能手机系统的需求发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592A (zh) * 2013-08-30 2013-12-18 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问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17392A (zh) * 2014-07-23 2015-12-02 崔名宇 一种基于可定位智能手机系统的需求发布系统
CN104537522A (zh) * 2014-12-22 2015-04-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66522A (zh) * 2015-03-25 2015-08-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为提问者提供回答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0595B (zh) 消息回复方法及装置
US100976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flows in social network, and server
CN104951456A (zh) 一种用于获得答案信息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929976A (zh) 一种基于输入法的动态表情输入方法及其系统
US2014008200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ushing user's personal label dynamically
CN104882143A (zh) 一种云智能学习机器人
CN105138535A (zh) 一种搜索结果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3701875A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893548A (zh) 命名方法以及终端
CN105187560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8874915A (zh) 知识组织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A286438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playing microblog topics
CN105094603A (zh) 一种关联输入的方法与装置
CN103279276B (zh) 定位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74211A (zh) 基于时间轴的文件查询系统和基于时间轴的文件查询方法
CN103631947A (zh) 一种列表的搜索方法及搜索系统
CN105426308A (zh) 一种线下数据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5426384A (zh) 一种生成建议目标地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5737A (zh) 一种基于搜索框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9951380B (zh) 用于查找会话消息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376134A (zh) 显示通信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0896A (zh) 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5224394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2298520A (zh) 一种搜索工具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559195A (zh) 一种搜索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