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0830A -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0830A
CN105550830A CN201610074429.4A CN201610074429A CN105550830A CN 105550830 A CN105550830 A CN 105550830A CN 201610074429 A CN201610074429 A CN 201610074429A CN 105550830 A CN105550830 A CN 105550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de mark
accounting
scoring
administration module
trade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44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ongxintong Enterprise Consultation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ongxintong Enterprise Consultation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ongxintong Enterprise Consultation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ongxintong Enterprise Consultation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44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0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0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0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拟公开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结合商标的实际情况,在商标权的稳定性作为前置论证的基础上,对商标的基本情况和商标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和立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分列评价,通过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等结构,充分运用了自评、他评、答辩,二次他评、二次答辩和公众评价等活的、创新的评价方法,拟解决商标价值评估流于形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分制的商标的价值评估的系统。
背景技术
商标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要求和量化的指标,同时,也是创业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仍然,在目前,商标的价值评估,尤其是商标的价值评估,仍然只有传统的基于财务与销售业绩或者展望的评估方式,这样很难发挥商标其本身的价值,同时也容易将商标的评估变成了对商标实施公司的评估,对商标的价值评估本身不够专业。
目前,国家商标局等部门也建设了基于商标本身的在线评价系统,但系统目前对于商标的评估只局限于商标文本本身的评估,对于其市场价值的结合也做得不够到位。
同时,目前无论哪种评价方式,其对于被评估人而言,要么就全听信,要么就没有反馈意义的可记录的渠道,造成了商标评价的整个过程,都变得过于主观,给人的感觉是,评价的价值是委托人说了算,只要给钱,评估的价值多少都不成问题。
对于社会公众,或者利益相关方,商标价值的评估仍然是存在不想听,听不见,听不懂的问题,对于商标的市场价值方面,也基本是完全采信于商标评估委托申请书的描述,对于实际情况,仍然只是简单的打个折,而不去论证,其最终缺少了客观性和权威性。
商标价值评估报告中,报告的内容也基本不列明具体的评估过程和答辩过程,当然也不可能将公众的评价声音也列明,报告的用户基本上无法读懂商标评估报告的实际内容,造成了商标评估报告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法律文书。
商标,由于其商标权是没有通过实际审查而仅仅通过形式审查授权的,其商标权客观上存在不稳定性,而商标权的稳定性正是商标价值的重要特性,也是重要的法律前置特性,目前现行的商标价值评估方法中,基本没有将商标的商标权的稳定性作为前置论证,这对商标价值的评估是不负责任和不符合物权法等相关的法律精神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拟公开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结合商标的实际情况,在商标权的稳定性作为前置论证的基础上,对商标的基本情况和商标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和立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分列评价,通过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等结构,充分运用了自评、他评、答辩,二次他评、二次答辩和公众评价等活的、创新的评价方法,拟解决商标价值评估流于形式的问题。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包括如下结构:
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其中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包括待评商标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和待评商标附件管理程序;商标评分设置模块包括商标评分项目设置管理子模块和商标评分规则程序;自评管理模块包括自评管理程序和自评附件管理程序;他评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次他评管理子模块和第二次他评管理子模块;众评管理模块包括众评评分投票管理子模块和众评证据管理子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包括质询管理子模块、答复管理子模块和证据管理子模块;专家库包括专家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和专家抽签管理程序;报告管理模块包括评分统计程序和报告生成与管理子模块;公示管理模块包括公示管理子模块和公示时间推算程序;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包括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和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前置模块,本模块的论证结果决定是否与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相连接。
其中,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评分项目包括商标属性和商标内容两部分,其中商标属性包括申请日和优先权日、授权日、商标状态、商标设计人、商标权稳定性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申请日和优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权保护剩余期限;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转化的前景;商标状态评价指标为是否发生过转让,以及有效性推断;商标设计人评价指标为设计人的技能、学历和技术背景,评估方向是商标实施的技术成熟度;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指国家商标局出具的相关权威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是指主权利要求的项数和从属权利项的数量。
其中,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评分项目的商标内容包括如下内容:商标领域、商标权布局、商标说明书内容和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其中商标领域从领域热度和领域市容量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布局从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权利布局合理度、篇幅合理度和人为分案情况四方面进行评估;商标说明书内容从篇幅合理度和公开合理度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从在产品中占比大小和产品对商标的依赖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估。
其中,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商标评分规则程序默认设置评分规则比例如下:
商标属性占30%,商标内容占70%;其中商标属性各参数占比例如下:
申请日属性,以计算有效期长短分三档,总占比为3%,有效期越长,得分占比越高;
授权日属性:以计算商标转化的黄金期,总占比为3%,其中授权日计起三年内计3%,四到六年计2%,七到九年计1%,十年以上不计分;
商标法律状态:以推测商标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总占比为3%,已授权且没有对外实施许可,计3%,已授权但有对外实施许可,计2%,商标公开并进入实审状态计1%,其它状态不计分;
商标设计人:推测技术成熟度,总占比3%,分为三档,一档计1%,二档计2%,三档计3%,根据设计人的如下情况综合评定得分档次:
设计人同领域的商标申请数量,尤其是商标申请数量;设计人三年内申请的商标的领域数量;设计人本领域申请的商标数量占总领域的申请数量的比例;商标的职称、技能资格和学历;设计人的工作年限,尤其是本领域的工作年限;设计人的社会兼职和所在企业的职位,兼职数量越多,职位越高,评级越低;
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总占比例为6%,提供国家商标局出具的正面的商标评价报告、其它部门发的产品测试报告、科技成果鉴定报告和软件著作权的一种计2%,两种计4%,三种或者以上计6%;
设计产品情况:占总比例的12%,其中设计产品数量8%,设计产品1项计5%,两项计6%,三项或以上计8%;每产品图片设计数量计比为4%,其中6项及以上计4%,每减少一项减少1%;
商标内容总占比为70%,具体分为如下评分指标:
商标领域占比10%,其中领域热度总占比4%,领域市容量总占比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内容占比为30%,其中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占比为10%,权利布局合理度总占比10%,篇幅合理度占比为8%,人为分案情况总占比为2%,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说明书内容总占比为10%,其中篇幅合理度总占比为4%,说明书公开合理度总占比为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总占比为20%,其中商标占产品的比例大小占比为10%,当商标为产品的全部内容时计10%,商标仅仅为产品的一个不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或者是多种生产工艺的其中一个环节时,计1%,根据实际情况计评2%至9%的情形;产品对商标的依赖依赖程度计总占比为10%,依赖程度越高,计占比例越高。
其中,待评商标管理模块,还包括商标评估用户管理子模块。
其中,众评管理模块中,当所有人均未能提供实证以证明其观点而影响商标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时,众评评分投票管理子模块将在有效评分中以总占比5%的比例加权计入总评分中,并将公众参与的过程记录并整理形成报告,与自评、两轮他评,以及答辩全过程全程记录,共同形成最终的评估报告。
其中,报告管理模块形成最终报告并备案,还包括系统可以提供纸质报告,并且带二维码防伪码实时查询的可靠的纸质报告。
其中,评分统计程序依据两次自评、两组专家质询、两次答辩和全程的证据链决定采信哪两次评分,然后将两次评分的结果进行平均分得出最终评分A,当众评评分结束后,得出众评评分B,程序将按如下公式计算最终报告的综合评分C:
C=95%A+5%B。
其中,专家抽签管理程序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次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一组专家组,第一组专家组成员评分并提出质询后进行第二组专家组成员的随机抽取,抽取规则如下:专家库成员除去第一组专家组三名成员后进行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二组专家组;第三组专家组成员的产生方式是去除第一组专家组成员和第二组专家组成员后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专家抽取的随机权重为1-不计总分平均分的成员除以10得出,专家权重评分每年累计,三年到五年后清零。
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包括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和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包括举证管理程序、答辩沟通管理程序和反证管理程序,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包括证据附件管理程序和证据补充、解析和说明程序。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待评估的商标信息准备:用户准备需要提交评估的商标的商标号、商标名称、商标申请日、商标公开日、商标授权日、商标法律状态信息、商标设计人、商标申请人、设计产品情况和商标权稳定性资料;
步骤S20基本信息录入:用户将上述准备好的商标信息对应录入系统;
步骤S21上传商标评价报告:用户上传由国家商标局出具的商标评价报告、商标创造性检索报告、法院判决文书和相关的证明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论证或者引证;
步骤S22商标的商标权稳定性评价:系统随机抽取商标流程管理类的三名专家组成商标权稳定性论证专家组,对步骤S21上传的商标评价报告进行人工评估,并得出初步的论证结论;
步骤S23公示并接受公众质询:将步骤S22所形成的论证结论报告公开征集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质询,同时由步骤S22所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质询的回复、汇总及处理,对于提出可靠凭证能影响到本商标的商标权的稳定性的情况,返回步骤S21由申请人继续针对性的补充证据与进一步的论述;
步骤S24形成最终的稳定性报告:经过上述所有步骤后,并且在步骤S23中的公众在公示期满后仍然没有提出影响到本商标的商标权的稳定性的定性意见时,生成最终的稳定性报告,公布;当商标权定性为稳定时,执行步骤S30后的各流程,否则则不再执行步骤S30及后续流程,本次商标的价值评估结束,所评估的价值作无价值处理,并公布;
步骤S30展示评分项目及标准:系统展示本系统所设定的商标价值评分项目及对应的评分标准;
步骤S41自评:用户根据步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将每一项评分内容觉得自己的商标所值的分值进行自我评价;
步骤S42他评:系统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第一批三名专家进行对比步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及标准分别评分,然后系统根据各项评分分别计算平均分,同时统计最终得分的平均分;
步骤S50交叉评分:完成步骤S41和步骤S42后,系统将自评和他评议评分结果交叉显示给第二组专家库非第一批成员外的三名专家,对上述两组评分进行第二次评分;
步骤S61补充依据及回复:自评人和第一次评分的专家根据第二组专家的评分结果、自评结果和他评结果进行依据的补充,并及时回复两组专家所提的问题;
步骤S62提出质询:上述两组专家均可以分别提出质询,质询的范围仅限于步骤S30所列的评分项目所述的范围;
步骤S70进一步答复:用户根据步骤S62所提出的质询进行最后一次的论述与论证,同时上传认为更有力的证据;
步骤S80计算得分并形成报告:系统在专家库排除第一组和第二组专家成员后,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三组专家组,第三组专家组根据上述三次评分的结果及两次答辩的结果决定采信哪两组评分,然后将采信的两组评分进行加权平均分统计,得出最终的评分结果,同时将三次评分及两次答辩的过程汇总后形成初步评估报告;
步骤S90报告公示:将步骤S80所形成的初步报告,经系统确认格式和形式符合系统设置的形式审查后自动公示;
步骤S91公众参与评分:在公示期间,公众和相关利益方式通过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反馈相关意见,当公众反馈的意见有实证证明上述评估存在问题时,系统将返回步骤S50交叉评分后进行重新答辩及评价;
步骤S100形成最终报告并备案:步骤全部完成后,形成最终的报告并备案,同时发布最终版的评价报告、自评、两次它评结果及所有参与评分的专家信息。
其中,步骤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包括商标属性和商标内容两部分,其中商标属性包括申请日和优先权日、授权日、商标状态、商标设计人、商标权稳定性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申请日和优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权保护剩余期限;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转化的前景;商标状态评价指标为是否发生过转让,以及有效性推断;商标设计人评价指标为设计人的技能、学历和技术背景,评估方向是商标实施的技术成熟度;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指国家商标局出具的相关权威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是指主权利要求的项数和从属权利项的数量。
其中,步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的商标内容包括如下内容:商标领域、商标权布局、商标说明书内容和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其中商标领域从领域热度和领域市容量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布局从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权利布局合理度、篇幅合理度和人为分案情况四方面进行评估;商标说明书内容从篇幅合理度和公开合理度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从在产品中占比大小和产品对商标的依赖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估。
其中,步骤S30所述的评分标准的比例如下:
商标属性占30%,商标内容占70%;其中商标属性各参数占比例如下:
申请日属性,以计算有效期长短分三档,总占比为3%,有效期越长,得分占比越高;
授权日属性:以计算商标转化的黄金期,总占比为3%,其中授权日计起三年内计3%,四到六年计2%,七到九年计1%,十年以上不计分;
商标法律状态:以推测商标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总占比为3%,已授权且没有对外实施许可,计3%,已授权但有对外实施许可,计2%,商标公开并进入实审状态计1%,其它状态不计分;
商标设计人:推测技术成熟度,总占比3%,分为三档,一档计1%,二档计2%,三档计3%,根据设计人的如下情况综合评定得分档次:
设计人同领域的商标申请数量,尤其是商标申请数量;设计人三年内申请的商标的领域数量;设计人本领域申请的商标数量占总领域的申请数量的比例;商标的职称、技能资格和学历;设计人的工作年限,尤其是本领域的工作年限;设计人的社会兼职和所在企业的职位,兼职数量越多,职位越高,评级越低;
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总占比例为6%,提供国家商标局出具的正面的商标评价报告、其它部门发的产品测试报告、科技成果鉴定报告和软件著作权的一种计2%,两种计4%,三种或者以上计6%;
设计产品情况:占总比例的12%,其中设计产品数量8%,设计产品1项计5%,两项计6%,三项或以上计8%;每产品图片设计数量计比为4%,其中6项及以上计4%,每减少一项减少1%。
其中,步骤S30所述的评分标准中,商标内容总占比这70%,具体分为如下评分指标:商标领域占比10%,其中领域热度总占比4%,领域市容量总占比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商标权内容占比为30%,其中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占比为10%,权利布局合理度总占比10%,篇幅合理度占比为8%,人为分案情况总占比为2%,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商标说明书内容总占比为10%,其中篇幅合理度总占比为4%,说明书公开合理度总占比为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总占比为20%,其中商标占产品的比例大小占比为10%,当商标为产品的全部内容时计10%,商标仅仅为产品的一个不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或者是多种生产工艺的其中一个环节时,计1%,根据实际情况计评2%至9%的情形;产品对商标的依赖依赖程度计总占比为10%,依赖程度越高,计占比例越高。
其中,在执行所述的步骤S20之前,还包括执行步骤S101用户进行注册与登陆。
其中,步骤S91公众参与评分中,当所有人均未能提供实证以证明其观点而影响商标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时,系统将在有效评分中以总占比5%的比例加权计入总评分中,并将公众参与的过程记录并整理形成报告,与自评、两轮他评,以及答辩全过程全程记录,共同形成最终的评估报告。
其中,步骤S100形成最终报告并备案,还包括系统可以提供纸质报告,并且带二维码防伪码实时查询的可靠的纸质报告。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方法的总体流程图。
图2,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方法的总体流程图,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待评估的商标信息准备:用户准备需要提交评估的商标的商标号、商标名称、商标申请日、商标公开日、商标授权日、商标法律状态信息、商标设计人、商标申请人、设计产品情况和商标权稳定性资料;
步骤S20基本信息录入:用户将上述准备好的商标信息对应录入系统;
步骤S21上传商标评价报告:用户上传由国家商标局出具的商标评价报告、商标创造性检索报告、法院判决文书和相关的证明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论证或者引证;
步骤S22商标的商标权稳定性评价:系统随机抽取商标流程管理类的三名专家组成商标权稳定性论证专家组,对步骤S21上传的商标评价报告进行人工评估,并得出初步的论证结论;
步骤S23公示并接受公众质询:将步骤S22所形成的论证结论报告公开征集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质询,同时由步骤S22所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质询的回复、汇总及处理,对于提出可靠凭证能影响到本商标的商标权的稳定性的情况,返回步骤S21由申请人继续针对性的补充证据与进一步的论述;
步骤S24形成最终的稳定性报告:经过上述所有步骤后,并且在步骤S23中的公众在公示期满后仍然没有提出影响到本商标的商标权的稳定性的定性意见时,生成最终的稳定性报告,公布;当商标权定性为稳定时,执行步骤S30后的各流程,否则则不再执行步骤S30及后续流程,本次商标的价值评估结束,所评估的价值作无价值处理,并公布;
步骤S30展示评分项目及标准:系统展示本系统所设定的商标价值评分项目及对应的评分标准;
步骤S41自评:用户根据步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将每一项评分内容觉得自己的商标所值的分值进行自我评价;
步骤S42他评:系统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第一批三名专家进行对比步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及标准分别评分,然后系统根据各项评分分别计算平均分,同时统计最终得分的平均分;
步骤S50交叉评分:完成步骤S41和步骤S42后,系统将自评和他评议评分结果交叉显示给第二组专家库非第一批成员外的三名专家,对上述两组评分进行第二次评分;
步骤S61补充依据及回复:自评人和第一次评分的专家根据第二组专家的评分结果、自评结果和他评结果进行依据的补充,并及时回复两组专家所提的问题;
步骤S62提出质询:上述两组专家均可以分别提出质询,质询的范围仅限于步骤S30所列的评分项目所述的范围;
步骤S70进一步答复:用户根据步骤S62所提出的质询进行最后一次的论述与论证,同时上传认为更有力的证据;
步骤S80计算得分并形成报告:系统在专家库排除第一组和第二组专家成员后,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三组专家组,第三组专家组根据上述三次评分的结果及两次答辩的结果决定采信哪两组评分,然后将采信的两组评分进行加权平均分统计,得出最终的评分结果,同时将三次评分及两次答辩的过程汇总后形成初步评估报告;
步骤S90报告公示:将步骤S80所形成的初步报告,经系统确认格式和形式符合系统设置的形式审查后自动公示;
步骤S91公众参与评分:在公示期间,公众和相关利益方式通过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反馈相关意见,当公众反馈的意见有实证证明上述评估存在问题时,系统将返回步骤S50交叉评分后进行重新答辩及评价;
步骤S100形成最终报告并备案:步骤全部完成后,形成最终的报告并备案,同时发布最终版的评价报告、自评、两次它评结果及所有参与评分的专家信息。
其中,步骤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包括商标属性和商标内容两部分,其中商标属性包括申请日和优先权日、授权日、商标状态、商标设计人、商标权稳定性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申请日和优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权保护剩余期限;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转化的前景;商标状态评价指标为是否发生过转让,以及有效性推断;商标设计人评价指标为设计人的技能、学历和技术背景,评估方向是商标实施的技术成熟度;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指国家商标局出具的相关权威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是指主权利要求的项数和从属权利项的数量。
其中,步骤S30所述的评分项目的商标内容包括如下内容:商标领域、商标权布局、商标说明书内容和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其中商标领域从领域热度和领域市容量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布局从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权利布局合理度、篇幅合理度和人为分案情况四方面进行评估;商标说明书内容从篇幅合理度和公开合理度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从在产品中占比大小和产品对商标的依赖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估。
其中,步骤S30所述的评分标准的比例如下:
总分为100分,其中商标属性占30分,商标内容占70分。其中商标属性各参数占比例如下:
申请日属性,以计算有效期长短分三档,总占比为3分,有效期越长,得分占比越高;
授权日属性:以计算商标转化的黄金期,总占比为3分,其中授权日计起三年内计3分,四到六年计2分,七到九年计1分,十年以上不计分;
商标法律状态:以推测商标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总占比为3分,已授权且没有对外实施许可,计3分,已授权但有对外实施许可,计2分,商标公开并进入实审状态计1分,其它状态不计分;
商标设计人:推测技术成熟度,总占比3分,分为三档,一档计1分,二档计2分,三档计3分,根据设计人的如下情况综合评定得分档次:
设计人同领域的商标申请数量,尤其是商标申请数量;设计人三年内申请的商标的领域数量;设计人本领域申请的商标数量占总领域的申请数量的比例;商标的职称、技能资格和学历;设计人的工作年限,尤其是本领域的工作年限;设计人的社会兼职和所在企业的职位,兼职数量越多,职位越高,评级越低;
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总占比例为6分,提供国家商标局出具的正面的商标评价报告、其它部门发的产品测试报告、科技成果鉴定报告和软件著作权的一种计2分,两种计4分,三种或者以上计6分;
设计产品情况:占总比例的12分,其中设计产品数量8分,设计产品1项计5分,两项计6分,三项或以上计8分;每产品图片设计数量计比为4分,其中6项及以上计4分,每减少一项减少1分。
商标内容总占比这70分,具体分为如下评分指标:
商标领域占比10分,其中领域热度总占比4分,领域市容量总占比6分,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内容占比为30分,其中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占比为10分,权利布局合理度总占比10分,篇幅合理度占比为8分,人为分案情况总占比为2分,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说明书内容总占比为10分,其中篇幅合理度总占比为4分,说明书公开合理度总占比为6分,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总占比为20分,其中商标占产品的比例大小占比为10分,当商标为产品的全部内容时计10分,商标仅仅为产品的一个不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或者是多种生产工艺的其中一个环节时,计1分,根据实际情况计评2分至9分的情形;产品对商标的依赖依赖程度计总占比为10分,依赖程度越高,计占比例越高。
其中,在执行所述的步骤S20之前,还包括执行步骤S101用户进行注册与登陆。
其中,步骤S91公众参与评分中,当所有人均未能提供实证以证明其观点而影响商标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时,系统将在有效评分中以总占比5分的比例加权计入总评分中,并将公众参与的过程记录并整理形成报告,与自评、两轮他评,以及答辩全过程全程记录,共同形成最终的评估报告。
其中,步骤S100形成最终报告并备案,还包括系统可以提供纸质报告,并且带二维码防伪码实时查询的可靠的纸质报告。
如图2,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包括如下结构:
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其中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包括待评商标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和待评商标附件管理程序;商标评分设置模块包括商标评分项目设置管理子模块和商标评分规则程序;自评管理模块包括自评管理程序和自评附件管理程序;他评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次他评管理子模块和第二次他评管理子模块;众评管理模块包括众评评分投票管理子模块和众评证据管理子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包括质询管理子模块、答复管理子模块和证据管理子模块;专家库包括专家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和专家抽签管理程序;报告管理模块包括评分统计程序和报告生成与管理子模块;公示管理模块包括公示管理子模块和公示时间推算程序;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包括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和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前置模块,本模块的论证结果决定是否与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相连接。
其中,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评分项目包括商标属性和商标内容两部分,其中商标属性包括申请日和优先权日、授权日、商标状态、商标设计人、商标权稳定性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申请日和优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权保护剩余期限;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转化的前景;商标状态评价指标为是否发生过转让,以及有效性推断;商标设计人评价指标为设计人的技能、学历和技术背景,评估方向是商标实施的技术成熟度;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指国家商标局出具的相关权威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是指主权利要求的项数和从属权利项的数量。
其中,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评分项目的商标内容包括如下内容:商标领域、商标权布局、商标说明书内容和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其中商标领域从领域热度和领域市容量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布局从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权利布局合理度、篇幅合理度和人为分案情况四方面进行评估;商标说明书内容从篇幅合理度和公开合理度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从在产品中占比大小和产品对商标的依赖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估。
其中,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商标评分规则程序默认设置评分规则比例如下:
商标属性占30%,商标内容占70%;其中商标属性各参数占比例如下:
申请日属性,以计算有效期长短分三档,总占比为3%,有效期越长,得分占比越高;
授权日属性:以计算商标转化的黄金期,总占比为3%,其中授权日计起三年内计3%,四到六年计2%,七到九年计1%,十年以上不计分;
商标法律状态:以推测商标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总占比为3%,已授权且没有对外实施许可,计3%,已授权但有对外实施许可,计2%,商标公开并进入实审状态计1%,其它状态不计分;
商标设计人:推测技术成熟度,总占比3%,分为三档,一档计1%,二档计2%,三档计3%,根据设计人的如下情况综合评定得分档次:
设计人同领域的商标申请数量,尤其是商标申请数量;设计人三年内申请的商标的领域数量;设计人本领域申请的商标数量占总领域的申请数量的比例;商标的职称、技能资格和学历;设计人的工作年限,尤其是本领域的工作年限;设计人的社会兼职和所在企业的职位,兼职数量越多,职位越高,评级越低;
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总占比例为6%,提供国家商标局出具的正面的商标评价报告、其它部门发的产品测试报告、科技成果鉴定报告和软件著作权的一种计2%,两种计4%,三种或者以上计6%;
设计产品情况:占总比例的12%,其中设计产品数量8%,设计产品1项计5%,两项计6%,三项或以上计8%;每产品图片设计数量计比为4%,其中6项及以上计4%,每减少一项减少1%;
商标内容总占比为70%,具体分为如下评分指标:
商标领域占比10%,其中领域热度总占比4%,领域市容量总占比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内容占比为30%,其中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占比为10%,权利布局合理度总占比10%,篇幅合理度占比为8%,人为分案情况总占比为2%,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说明书内容总占比为10%,其中篇幅合理度总占比为4%,说明书公开合理度总占比为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总占比为20%,其中商标占产品的比例大小占比为10%,当商标为产品的全部内容时计10%,商标仅仅为产品的一个不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或者是多种生产工艺的其中一个环节时,计1%,根据实际情况计评2%至9%的情形;产品对商标的依赖依赖程度计总占比为10%,依赖程度越高,计占比例越高。
其中,待评商标管理模块,还包括商标评估用户管理子模块。
其中,众评管理模块中,当所有人均未能提供实证以证明其观点而影响商标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时,众评评分投票管理子模块将在有效评分中以总占比5%的比例加权计入总评分中,并将公众参与的过程记录并整理形成报告,与自评、两轮他评,以及答辩全过程全程记录,共同形成最终的评估报告。
其中,报告管理模块形成最终报告并备案,还包括系统可以提供纸质报告,并且带二维码防伪码实时查询的可靠的纸质报告。
其中,评分统计程序依据两次自评、两组专家质询、两次答辩和全程的证据链决定采信哪两次评分,然后将两次评分的结果进行平均分得出最终评分A,当众评评分结束后,得出众评评分B,程序将按如下公式计算最终报告的综合评分C:
C=95%*A+5%*B。
其中,专家抽签管理程序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次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一组专家组,第一组专家组成员评分并提出质询后进行第二组专家组成员的随机抽取,抽取规则如下:专家库成员除去第一组专家组三名成员后进行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二组专家组;第三组专家组成员的产生方式是去除第一组专家组成员和第二组专家组成员后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专家抽取的随机权重为1-不计总分平均分的成员除以10得出,专家权重评分每年累计,三年到五年后清零。
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包括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和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包括举证管理程序、答辩沟通管理程序和反证管理程序,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包括证据附件管理程序和证据补充、解析和说明程序。
上述仅仅是本商标的一种实施方式,除了采用百分制外,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千分制,万分制等多种形式,也可以采用不定量的评分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结构:
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其中待评商标管理模块包括待评商标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和待评商标附件管理程序;商标评分设置模块包括商标评分项目设置管理子模块和商标评分规则程序;自评管理模块包括自评管理程序和自评附件管理程序;他评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次他评管理子模块和第二次他评管理子模块;众评管理模块包括众评评分投票管理子模块和众评证据管理子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包括质询管理子模块、答复管理子模块和证据管理子模块;专家库包括专家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和专家抽签管理程序;报告管理模块包括评分统计程序和报告生成与管理子模块;公示管理模块包括公示管理子模块和公示时间推算程序;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包括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和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前置模块,本模块的论证结果决定是否与商标评分设置模块、自评管理模块、他评管理模块、众评管理模块、答辩沟通管理模块、专家库、报告管理模块和公示管理模块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评分项目包括商标属性和商标内容两部分,其中商标属性包括申请日和优先权日、授权日、商标状态、商标设计人、商标权稳定性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申请日和优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权保护剩余期限;授权日评价指标为商标转化的前景;商标状态评价指标为是否发生过转让,以及有效性推断;商标设计人评价指标为设计人的技能、学历和技术背景,评估方向是商标实施的技术成熟度;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指国家商标局出具的相关权威证明和商标权项数量是指主权利要求的项数和从属权利项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评分项目的商标内容包括如下内容:商标领域、商标权布局、商标说明书内容和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其中商标领域从领域热度和领域市容量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布局从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权利布局合理度、篇幅合理度和人为分案情况四方面进行评估;商标说明书内容从篇幅合理度和公开合理度两方面进行评估;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从在产品中占比大小和产品对商标的依赖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估。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标评分设置模块所述的商标评分规则程序默认设置评分规则比例如下:
商标属性占30%,商标内容占70%;其中商标属性各参数占比例如下:
申请日属性,以计算有效期长短分三档,总占比为3%,有效期越长,得分占比越高;
授权日属性:以计算商标转化的黄金期,总占比为3%,其中授权日计起三年内计3%,四到六年计2%,七到九年计1%,十年以上不计分;
商标法律状态:以推测商标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总占比为3%,已授权且没有对外实施许可,计3%,已授权但有对外实施许可,计2%,发明商标公开并进入实审状态计1%,其它状态不计分;
商标设计人:推测技术成熟度,总占比3%,分为三档,一档计1%,二档计2%,三档计3%,根据设计人的如下情况综合评定得分档次:
设计人同领域的商标申请数量,尤其是发明商标申请数量;设计人三年内申请的商标的领域数量;设计人本领域申请的商标数量占总领域的申请数量的比例;发明商标的职称、技能资格和学历;设计人的工作年限,尤其是本领域的工作年限;设计人的社会兼职和所在企业的职位,兼职数量越多,职位越高,评级越低;
商标权稳定性证明:总占比例为6%,提供国家商标局出具的正面的商标评价报告、其它部门发的产品测试报告、科技成果鉴定报告和软件著作权的一种计2%,两种计4%,三种或者以上计6%;
商标权情况:占总比例的12%,其中产品设计数量8%,产品设计1项计5%,两项计6%,三项或以上计8%;从属要求数量计比为4%,其中6项及以上计4%,每减少一项减少1%;
商标内容总占比为70%,具体分为如下评分指标:
商标领域占比10%,其中领域热度总占比4%,领域市容量总占比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内容占比为30%,其中技术特征描述完整度占比为10%,权利布局合理度总占比10%,篇幅合理度占比为8%,人为分案情况总占比为2%,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说明书内容总占比为10%,其中篇幅合理度总占比为4%,说明书公开合理度总占比为6%,评分方式为综合评分法;
商标权与产品的关系总占比为20%,其中商标占产品的比例大小占比为10%,当商标为产品的全部内容时计10%,商标仅仅为产品的一个不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或者是多种生产工艺的其中一个环节时,计1%,根据实际情况计评2%至9%的情形;产品对商标的依赖依赖程度计总占比为10%,依赖程度越高,计占比例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评商标管理模块,还包括商标评估用户管理子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众评管理模块中,当所有人均未能提供实证以证明其观点而影响商标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时,众评评分投票管理子模块将在有效评分中以总占比5%的比例加权计入总评分中,并将公众参与的过程记录并整理形成报告,与自评、两轮他评,以及答辩全过程全程记录,共同形成最终的评估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告管理模块形成最终报告并备案,还包括系统可以提供纸质报告,并且带二维码防伪码实时查询的可靠的纸质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评分统计程序依据两次自评、两组专家质询、两次答辩和全程的证据链决定采信哪两次评分,然后将两次评分的结果进行平均分得出最终评分A,当众评评分结束后,得出众评评分B,程序将按如下公式计算最终报告的综合评分C:
C=95%A+5%B。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家抽签管理程序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次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一组专家组,第一组专家组成员评分并提出质询后进行第二组专家组成员的随机抽取,抽取规则如下:专家库成员除去第一组专家组三名成员后进行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第二组专家组;第三组专家组成员的产生方式是去除第一组专家组成员和第二组专家组成员后随机抽取三名专家组成;专家抽取的随机权重为1-不计总分平均分的成员除以10得出,专家权重评分每年累计,三年到五年后清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模块包括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和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其中商标权稳定性论述及反论管理子模块包括举证管理程序、答辩沟通管理程序和反证管理程序,商标权稳定性论证管理子模块包括证据附件管理程序和证据补充、解析和说明程序。
CN201610074429.4A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Pending CN105550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4429.4A CN105550830A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4429.4A CN105550830A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0830A true CN105550830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4429.4A Pending CN105550830A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083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7306A (zh) * 2017-11-09 2018-03-06 安徽律正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产权保护系统
WO2019028618A1 (zh) * 2017-08-07 2019-02-14 深圳益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商标价值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14753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77291A (zh) * 2021-04-15 2021-07-06 浙江知夫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标估值与推荐方法和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8618A1 (zh) * 2017-08-07 2019-02-14 深圳益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商标价值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67306A (zh) * 2017-11-09 2018-03-06 安徽律正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产权保护系统
CN110414753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77291A (zh) * 2021-04-15 2021-07-06 浙江知夫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标估值与推荐方法和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77291B (zh) * 2021-04-15 2023-11-24 浙江知夫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标估值与推荐方法和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o et al. From voids to sophisticatio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MNC CSR crisis in emerging markets
Norman Business ethics as self-regulation: Why principles that grou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used to ground beyond-compliance norms as well
CN105550830A (zh)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系统
Yusuwan et 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extension of time (EoT) claim in Malays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N105741203A (zh) 一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方法
Hampton Modern slavery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can national action plan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close the governance gap?
CN105741041A (zh) 一种商标价值评估的方法
CN105741202A (zh) 一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系统
Gao-Zeller et al. Driving mechanism of CSR strategy in Chines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based on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Pareja Sales gone wild: Will the ftc's business opportunity rule put an end to pyramid marketing schemes
Medema 1966 and all that: Codification, Consolidation, Creep, and Controversy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oase Theorem
CN105550953A (zh) 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价值评估的系统
Zacks Robo-litigation
Adámek The penetration of business excellence model approach and interconnection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merging country: A case study in the Czech Republic
CN105741204A (zh) 一种软件著作权价值评估的系统
CN105740987A (zh) 一种发明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
CN105741207A (zh) 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
Walsh III Supersizing the Definition of Employer Under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Broadening the Joint-Employer Standard to Include Franchisors and Franchisees
Conant Wisconsin's budget deficit: Size, causes, remedies, and consequences
Rawling Cross-jurisdictional and other implications of mandatory clothing retailer obligations
CN105741205A (zh) 一种软件著作权价值评估的方法
CN105741040A (zh) 一种外观专利价值评估的系统
CN105608651A (zh) 一种外观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
CN105740986A (zh) 一种发明专利价值评估的系统
Sullivan et al. Shifting attitudes towards tobacco control in tobacco country: Tobacco industry political influence and tobacco policy making in South Carol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