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0429A -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0429A
CN105550429A CN201510908381.8A CN201510908381A CN105550429A CN 105550429 A CN105550429 A CN 105550429A CN 201510908381 A CN201510908381 A CN 201510908381A CN 105550429 A CN105550429 A CN 105550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gear
planet row
group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83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慎龙
周广明
吕庆军
李晋
刘树成
唐沛
张静
邢庆坤
张鹤
尹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109083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0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0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0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6Circuit design at the analogue level
    • G06F30/367Design verification, e.g. using simulation,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SPICE], direct methods or relaxation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2057/0087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aring features ; Analysis of gea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8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for manufactu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结合图论建模方法和行星传动运动学特性,建立一种相对转速意义的行星排组图论模型。在该图论模型基础上将制动器或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转化为相对应的拓扑变换,实现对构件组进行挡位特性自动分析,得出其实际所能实现的最大挡位数和反映对应的传动比与行星排广义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工况图模型,为以后根据给定的传动比系列进行方案设计直接提供模型支持,同时保证能够寻找到所有可行的传动方案,避免了利用构件分析综合法对所有可能的行星排组、离合器组以及构件组进行人工逻辑判断和模型推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行星传动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车辆逐渐向多档化、大功率、高转速及高功率密度方向的发展,对传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大功率、结构紧凑、高转速动力换挡的行星变速装置在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外对行星变速箱研发起步早,许多大公司(如美国Allison、德国Renk、ZF、日本Aisin等)已经拥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传动方案,并形成许多系列化和满足各种功率等级的产品。国内各大汽车和工程机械公司所使用的行星变速箱几乎都是引进国外的,自身的研发水平还是比较薄弱。在军用车辆方面由于国家对传动装置研制资金投入大,坦克装甲车辆上所使用的行星变速箱都是由兵器系统几个单位联合研制,传动性能有大幅度提高,但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多年来对传动系统进行设计、制造和各种性能试验等实践表明,传动系统运动学简图设计不佳,会造成巨大的和不必要的耗费,甚至导致整个设计失败。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得传动系统运动学简图和行星排特性参数的优化匹配设计,提高传动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行星排组集合生成
根据行星变速传动的构件完备性和行星排组的等效关系,建立每个行星排组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获得所有可行行星排组,形成行星排组集合;
步骤二:离合器组集合生成
根据方案中离合器安装位置和运动学特性,建立每个离合器组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包括换联动力构件与离合器的关系、直接挡离合器的构成条件、实现直接挡离合器的等效关系和辅助构件的构成关系,用于对第一步获得的行星排组做进一步筛选;
步骤三:针对所获得的所有可行行星排组,建立在相对转速意义下的行星排、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机架的图模型,进而建立每个行星排组的图模型,即顶点表示基本构件和机架,有向边和功能弧表示相关联两顶点的相对转速和行星排特性参数;
步骤四:在所建的行星排组图论模型基础上,建立换挡操纵的拓扑变换模型,包括制动器制动的拓扑变换模型、离合器接合的拓扑变换模型、行星排整体回转的拓扑变换模型和行星排空转的拓扑变换模型,实现构件组的挡位自动分析,包括死挡判别、直接挡判别、虚挡判别和重复挡判别,以及得到反映各挡位传动比与行星排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图论模型;获得每个构件组全部可能的接合工况挡位特性,得出其最多能实现的有用挡位数,以及反映各工况传动比大小与行星排广义特性之间的工况图模型,获得各有效工况对应的构件组模型。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约束条件如下(1-1)、(1-2)所示,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1)、(1-2)的为可行行星排组,否则将淘汰;
(1-1)构件完备性:
式中,联接符号“∨”表示“或者”;
(1-2)行星排组的等效关系:
∀ W i | ( x 1 ↔ x 2 , y 1 ↔ y 2 ) = W j , ∃ W i = W j - - - ( 19 )
式中,x1、x2都属于制动构件集Z',即x1∈Z',x2∈Z';y1、y2都属于辅助构件集F',即y1∈F',y2∈F';Wi、Wj分别为任意2个行星排组集。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约束条件如下(2-1)-(2-4)所示,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离合器组形成离合器组集合:
(2-1)换联动力构件与离合器的关系:对于某一缺少输入构件o或输出构件b的行星排组,所缺少动力构件必须包含在2个或2个以上的离合器中,数学表示如式(37)和(38);
∀ ∪ i = 1 p W i = J ′ - { o } , ∃ Σ i = 1 L φ ( { o } , C i ) ≥ 2 ∀ ∪ i = 1 p W i = J ′ - { b } , ∃ Σ i = 1 L φ ( { b } , C i ) ≥ 2 - - - ( 20 )
φ ( { x } , C i ) = 1 { x } ⋐ C i 0 { x } ⊂⃒ C i - - - ( 21 )
式中,C1、C2、…、CL、Wi分别为组成某一构件组的L个离合器构件集和行星排组集;
(2-2)直接挡离合器的构成条件:对于三、四自由度方案,离合器不能直接接合输入构件o与输出构件b,这样使该离合器仅能用于得到直接挡,会失去更多非直接挡,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表示为 ∀ C i = { x , y } , ∃ { x , y } ⊂⃒ { o , b } , ( i = 1 , 2 , ... , L ) ;
(2-3)实现直接挡离合器的等效关系:
式中,P1、P2、…、Pn为组成二自由度机构的n个行星排组;联接符合“∧”表示“并且”;Ci′、Ci″、Ci″′互为等效离合器;
(2-4)辅助构件的构成关系:
∀ x ∈ F ′ , ∃ [ Σ i = 1 p φ ( { x } , P i ) + Σ j = 1 L φ ( { x } , C j ) ] ≥ 2 - - - ( 23 )
式中,P1、P2、…、Pp、C1、C2、…、CL分别为组成某一构件组的p个行星排构件集和L个离合器构件集。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利用机构转换法将P个行星排的三元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式变换成相对转速意义下的定轴齿轮传动,即:
n t - n j n q - n j = - k ⇒ n t - n j n j - n q = k - - - ( 24 )
式中,k为行星排特性参数,nt太阳轮转速,nj行星架转速,NQ齿圈转速;
结合图论模型的表示方法,将式(41)采用行星排组图论模型来表示,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e 3 = n j - n q e 4 = n t - n j c 1 = e 4 / e 3 = k - - - ( 25 )
基于上述模型(8),引入输入输出构件的图论模型为:
引入绝对转速为零的机架顶点g,使输入构件o和输出构件b与顶点g相连,对应的有向边表示各构件相对固定不动机架的转速,有如下关系式:其中,no输入构件转速,nb输出构件转速,ng机架转速
e 1 = n o - n g e 2 = n b - n g - - - ( 26 )
其中,所述步骤四中,拓扑变换模型和挡位自动分析如下:
(1)拓扑变换模型建立换挡操纵的拓扑变换模型包括:
●制动器制动的拓扑变换模型
M → d e l ( r j ) r i + r j M ′ - - - ( 27 )
式中,ri为顶点g对应的行;rj为所接合的制动器对应的行;
●离合器接合的拓扑变换模型
M → d e l ( r j ) r i + r j M ′ M → d e l ( r i ) r j + r i M ′ - - - ( 28 )
式中,ri、rj分别表示离合器所接合的2个构件对应的行;
●行星排整体回转的拓扑变换模型
∀ M → r i + r j M ′ , ∃ M → r i + r k r i + r j M ′ → d e l ( r k ) d e l ( r j ) M ′ ′ - - - ( 29 )
式中,ri、rj、rk分别为行星排的3个构件对应的行;
●行星排空转的拓扑变换模型
∀ Σ j = 2 p + 3 3 p + 2 a i j = 1 , ∃ M → d e l ( c i ) d e l ( r i ) M ′ → d e l ( c k ) d e l ( c k ) M ′ ′ - - - ( 30 )
式中,aij为关联矩阵M的元素值;ri为处于自由状态构件对应的行;ci为失去工作能力行星排的功能弧对应的列;ck、cw分别为该行星排功能弧相关联的2条边对应的列;
(2)挡位运动学特性分析
根据某一挡位下需要控制的n-1个操纵元件,逐一建立拓扑变换模型,通过分析关联矩阵M的变化,来确定该挡位运动学特性;
●死挡判别
该挡为死挡(31)
式中,ri为顶点g所对应的行;rj为输入构件o或输出构件b所对应的行;
●直接挡判别
该挡为直接挡(32)
式中,ai1、ai2为某一构件所对应的行在e1、e2两列的元素值;
●虚挡判别
该挡为虚挡(j=3,4,…,2p+2)(33)
式中,aij(j=3,4,…,2p+2)分别为某一构件对应的行在e3、e4、…各列的元素值;
●重复挡判别
该挡为重复挡(34)
式中,M'、M”分别为两个工况对应的工况关联矩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的行星传动系统实现方法,其中,根据行星传动系统操作工况需求,利用所述模型建立方法,获得所有可行的传动系统设计方案,从中选取符合设计需要的方案,进行行星传动系统设计实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图论理论及其建模方法,根据方案的基本构件组成,提出行星排组和离合器组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相对转速意义下的行星排组图论模型和拓扑变换模型,实现构件组的挡位组成特性自动分析,由此建立各类典型结构类型的构件组模型,为后续方案设计直接提供模型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为行星排图论模型表示;
t为太阳轮,j为行星架,q为齿圈,有向边e3、e4表示相关联两个顶点的相对转速,功能弧c1表示相关联两条有向边的运动学关系,即行星排特性参数;
图3为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机架图模型表示;
顶点g为绝对转速为零的机架,o为输入构件,b为输出构件;
图4为当接合[C2、z2、z3]时图模型拓扑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结合图论建模方法和行星传动运动学特性,将制动器或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转化为相对应的拓扑变换,实现对构件组进行挡位特性自动分析,得出其实际所能实现的最大挡位数和反映对应的传动比与行星排广义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工况图模型。以方案的基本构件组成为输入条件,通过自动建立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类典型结构类型的构件组模型,并将其保存相应的数据文件中,为以后根据给定的传动比系列进行方案设计直接提供模型支持,同时保证能够寻找到所有可行的传动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1)行星排组集合生成;2)离合器组集合生成;3)行星排组图论模型生成;4)挡位图论分析。
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1)行星排组集合生成
根据行星变速传动的构件完备性和行星排组的等效关系,建立每个行星排组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获得所有可行行星排组,形成行星排组集合。
其中,约束条件如下(1-1)、(1-2)所示,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1)、(1-2)的为可行行星排组,否则将淘汰。
(1-1)构件完备性:
式中,联接符号“∨”表示“或者”。
(1-2)行星排组的等效关系:
∀ W i | ( x 1 ↔ x 2 , y 1 ↔ y 2 ) = w j , ∃ W i = W j - - - ( 36 )
式中,x1、x2都属于制动构件集Z',即x1∈Z',x2∈Z';y1、y2都属于辅助构件集F',即y1∈F',y2∈F';Wi、Wj分别为任意2个行星排组集。
2)离合器组集合生成
根据方案中离合器安装位置和运动学特性,建立每个离合器组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包括换联动力构件与离合器的关系、直接挡离合器的构成条件、实现直接挡离合器的等效关系和辅助构件的构成关系,用于对第一步获得的行星排组做进一步筛选;
其中,约束条件如下(2-1)-(2-4)所示,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离合器组形成离合器组集合:
(2-1)换联动力构件与离合器的关系:对于某一缺少输入构件o或输出构件b的行星排组,所缺少动力构件必须包含在2个或2个以上的离合器中,数学表示如式(37)和(38)。
∀ ∪ i = 1 p W i = J ′ - { o } , ∃ Σ i = 1 L φ ( { o } , C i ) ≥ 2 ∀ ∪ i = 1 p W i = J ′ - { b } , ∃ Σ i = 1 L φ ( { b } , C i ) ≥ 2 - - - ( 37 )
φ ( { x } , C i ) = 1 { x } ⋐ C i 0 { x } ⊂⃒ C i - - - ( 38 )
式中,C1、C2、…、CL、Wi分别为组成某一构件组的L个离合器构件集和行星排组集。
(2-2)直接挡离合器的构成条件:对于三、四自由度方案,离合器不能直接接合输入构件o与输出构件b,这样使该离合器仅能用于得到直接挡,会失去更多非直接挡,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表示为 ∀ C i = { x , y } , ∃ { x , y } ⊂⃒ { o , b } , ( i = 1 , 2 , ... , L ) .
(2-3)实现直接挡离合器的等效关系:
式中,P1、P2、…、Pn为组成二自由度机构的n个行星排组;联接符合“∧”表示“并且”;Ci′、Ci″、Ci″′互为等效离合器。在离合器组中不能含等效离合器。
(2-4)辅助构件的构成关系:
∀ x ∈ F ′ , ∃ [ Σ i = 1 p φ ( { x } , P i ) + Σ j = 1 L φ ( { x } , C j ) ] ≥ 2 - - - ( 40 )
式中,P1、P2、…、Pp、C1、C2、…、CL分别为组成某一构件组(可理解为一个小传动系统)的p个行星排构件集和L个离合器构件集。
3)行星排组图论模型生成
针对所获得的所有可行行星排组,建立在相对转速意义下的行星排、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机架的图模型,进而建立每个行星排组的图模型,即顶点表示基本构件和机架,有向边和功能弧表示相关联两顶点的相对转速和行星排特性参数。
利用机构转换法将P个行星排的三元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式变换成相对转速意义下的定轴齿轮传动,即:
n t - n j n q - n j = - k ⇒ n t - n j n j - n q = k - - - ( 41 )
式中,k为行星排特性参数,nt太阳轮转速,nj行星架转速,NQ齿圈转速。
结合图论模型的表示方法,将式(41)采用如图2所示的图论模型来表示,有如下关系式成立:该式即行星排组图论模型。
e 3 = n j - n q e 4 = n t - n j c 1 = e 4 / e 3 = k - - - ( 42 )
为了与行星传动系统的输入输出构件建立相应的连接关系,基于上述模型(8),引入输入输出构件的图论模型:
引入绝对转速为零的机架顶点g,使输入构件o和输出构件b与顶点g相连,对应的有向边表示各构件相对固定不动机架的转速,其图论模型表示(如图3)。且有如下关系式:其中,no输入构件转速,nb输出构件转速,ng机架转速
e 1 = n o - n g e 2 = n b - n g - - - ( 43 )
4)挡位图论分析
在所建的行星排组图论模型基础上,建立换挡操纵的拓扑变换模型,包括制动器制动的拓扑变换模型、离合器接合的拓扑变换模型、行星排整体回转的拓扑变换模型和行星排空转的拓扑变换模型,实现构件组的挡位自动分析,包括死挡判别、直接挡判别、虚挡判别和重复挡判别,以及得到反映各挡位传动比与行星排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图论模型;获得每个构件组全部可能的接合工况挡位特性,得出其最多能实现的有用挡位数,以及反映各工况传动比大小与行星排广义特性之间的工况图模型,获得各有效工况对应的构件组模型。
(1)拓扑变换模型
建立换挡操纵的拓扑变换模型包括:
●制动器制动的拓扑变换模型
M → d e l ( r j ) r i + r j M ′ - - - ( 44 )
式中,ri为顶点g对应的行;rj为所接合的制动器对应的行。
●离合器接合的拓扑变换模型
M → d e l ( r j ) r i + r j M ′ M → d e l ( r i ) r j + r i M ′ - - - ( 45 )
式中,ri、rj分别表示离合器所接合的2个构件对应的行。
●行星排整体回转的拓扑变换模型
∀ M → r i + r j M ′ , ∃ M → r i + r k r i + r j M ′ → d e l ( r k ) d e l ( r j ) M ′ ′ - - - ( 46 )
式中,ri、rj、rk分别为行星排的3个构件对应的行。
●行星排空转的拓扑变换模型
∀ Σ j = 2 p + 3 3 p + 2 a i j = 1 , ∃ M → d e l ( c i ) d e l ( r i ) M ′ → d e l ( c k ) d e l ( c k ) M ′ ′ - - - ( 47 )
式中,aij为关联矩阵M的元素值;ri为处于自由状态构件对应的行;ci为失去工作能力行星排的功能弧对应的列;ck、cw分别为该行星排功能弧相关联的2条边对应的列。
(2)挡位运动学特性分析
根据某一挡位下需要控制的n-1个操纵元件,逐一建立拓扑变换模型,通过分析关联矩阵M的变化,来确定该挡位运动学特性。
●死挡判别
该挡为死挡(48)
式中,ri为顶点g所对应的行;rj为输入构件o或输出构件b所对应的行。
●直接挡判别
该挡为直接挡(49)
式中,ai1、ai2为某一构件所对应的行在e1、e2两列的元素值。
●虚挡判别
该挡为虚挡(j=3,4,…,2p+2)(50)
式中,aij(j=3,4,…,2p+2)分别为某一构件对应的行在e3、e4、…各列的元素值。
●重复挡判别
该挡为重复挡(51)
式中,M'、M”分别为两个工况对应的工况关联矩阵。
应用上面判别方法可以正确地分析出每个构件组全部可能的接合工况挡位特性,得出其最多能实现的有用挡位数,以及反映各工况传动比大小与行星排广义特性之间的工况图模型,例如:有离合器C2用于接合辅助构件α和输入构件o,经接合C2、z2、z3的拓扑变换后得到新的图模型如图4c;从图4c的图模型可以看出,制动构件z1还处于自由状态,这样使得功能弧c1对应的行星排失去了工作能力,需要将顶点z1和边e3、e4、c1都从图模型中删除,即得到该工况最终的图模型如图4d。将构件组的具体构成组成形式和各有效工况对应的操纵元件及其工况图模型统称为构件组模型;并由工况关联矩阵M'可以看出该挡位哪些行星排参与工作,即为M'中所保留下来的各功能弧所对应的行星排。
基于上述所确定出的有用挡位数以及工况图模型,根据实际操作工况需求,从所有可能的方案中选取符合设计需要的方案,进行行星传动系统设计实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利用图论理论及其建模方法,根据方案的基本构件组成,提出行星排组和离合器组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相对转速意义下的行星排组图论模型和拓扑变换模型,实现构件组的挡位组成特性自动分析,由此建立各类典型结构类型的构件组模型,为后续方案设计直接提供模型支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行星排组集合生成
根据行星变速传动的构件完备性和行星排组的等效关系,建立每个行星排组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获得所有可行行星排组,形成行星排组集合;
步骤二:离合器组集合生成
根据方案中离合器安装位置和运动学特性,建立每个离合器组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包括换联动力构件与离合器的关系、直接挡离合器的构成条件、实现直接挡离合器的等效关系和辅助构件的构成关系,用于对第一步获得的行星排组做进一步筛选;
步骤三:针对所获得的所有可行行星排组,建立在相对转速意义下的行星排、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机架的图模型,进而建立每个行星排组的图模型,即顶点表示基本构件和机架,有向边和功能弧表示相关联两顶点的相对转速和行星排特性参数;
步骤四:在所建的行星排组图论模型基础上,建立换挡操纵的拓扑变换模型,包括制动器制动的拓扑变换模型、离合器接合的拓扑变换模型、行星排整体回转的拓扑变换模型和行星排空转的拓扑变换模型,实现构件组的挡位自动分析,包括死挡判别、直接挡判别、虚挡判别和重复挡判别,以及得到反映各挡位传动比与行星排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图论模型;获得每个构件组全部可能的接合工况挡位特性,得出其最多能实现的有用挡位数,以及反映各工况传动比大小与行星排广义特性之间的工况图模型,获得各有效工况对应的构件组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约束条件如下(1-1)、(1-2)所示,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1)、(1-2)的为可行行星排组,否则将淘汰;
(1-1)构件完备性:
式中,联接符号表示“或者”;
(1-2)行星排组的等效关系:
式中,x1、x2都属于制动构件集Z',即x1∈Z',x2∈Z';y1、y2都属于辅助构件集F',即y1∈F',y2∈F';Wi、Wj分别为任意2个行星排组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约束条件如下(2-1)-(2-4)所示,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离合器组形成离合器组集合:
(2-1)换联动力构件与离合器的关系:对于某一缺少输入构件o或输出构件b的行星排组,所缺少动力构件必须包含在2个或2个以上的离合器中,数学表示如式(37)和(38);
式中,C1、C2、…、CL、Wi分别为组成某一构件组的L个离合器构件集和行星排组集;
(2-2)直接挡离合器的构成条件:对于三、四自由度方案,离合器不能直接接合输入构件o与输出构件b,这样使该离合器仅能用于得到直接挡,会失去更多非直接挡,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表示为
(2-3)实现直接挡离合器的等效关系:
式中,P1、P2、…、Pn为组成二自由度机构的n个行星排组;联接符合表示“并且”;C'i、C″i、C″′i互为等效离合器;
(2-4)辅助构件的构成关系:
式中,P1、P2、…、Pp、C1、C2、…、CL分别为组成某一构件组的p个行星排构件集和L个离合器构件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利用机构转换法将P个行星排的三元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式变换成相对转速意义下的定轴齿轮传动,即:
n t - n j n q - n j = - k ⇒ n t - n j n j - n q = k - - - ( 7 )
式中,k为行星排特性参数,nt太阳轮转速,nj行星架转速,NQ齿圈转速;
结合图论模型的表示方法,将式(41)采用行星排组图论模型来表示,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e 3 = n j - n q e 4 = n t - n j c 1 = e 4 / e 3 = k - - - ( 8 )
基于上述模型(8),引入输入输出构件的图论模型为:
引入绝对转速为零的机架顶点g,使输入构件o和输出构件b与顶点g相连,对应的有向边表示各构件相对固定不动机架的转速,有如下关系式:其中,no输入构件转速,nb输出构件转速,ng机架转速
e 1 = n o - n g e 2 = n b - n g - - - ( 9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拓扑变换模型和挡位自动分析如下:
(1)拓扑变换模型
建立换挡操纵的拓扑变换模型包括:
●制动器制动的拓扑变换模型
M → d e l ( r j ) r i + r j M ′ - - - ( 10 )
式中,ri为顶点g对应的行;rj为所接合的制动器对应的行;
●离合器接合的拓扑变换模型
式中,ri、rj分别表示离合器所接合的2个构件对应的行;
●行星排整体回转的拓扑变换模型
式中,ri、rj、rk分别为行星排的3个构件对应的行;
●行星排空转的拓扑变换模型
式中,aij为关联矩阵M的元素值;ri为处于自由状态构件对应的行;ci为失去工作能力行星排的功能弧对应的列;ck、cw分别为该行星排功能弧相关联的2条边对应的列;
(2)挡位运动学特性分析
根据某一挡位下需要控制的n-1个操纵元件,逐一建立拓扑变换模型,通过分析关联矩阵M的变化,来确定该挡位运动学特性;
●死挡判别
式中,ri为顶点g所对应的行;rj为输入构件o或输出构件b所对应的行;
●直接挡判别
式中,ai1、ai2为某一构件所对应的行在e1、e2两列的元素值;
●虚挡判别
式中,aij(j=3,4,…,2p+2)分别为某一构件对应的行在e3、e4、…各列的元素值;
●重复挡判别
式中,M'、M”分别为两个工况对应的工况关联矩阵。
6.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的行星传动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行星传动系统操作工况需求,利用所述模型建立方法,获得所有可行的传动系统设计方案,从中选取符合设计需要的方案,进行行星传动系统设计实施。
CN201510908381.8A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Pending CN105550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8381.8A CN105550429A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8381.8A CN105550429A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0429A true CN105550429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29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8381.8A Pending CN105550429A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042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2663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机电复合传动功率流通用分析系统及方法
GB2550986A (en) * 2016-05-31 2017-12-06 Romax Tech Limited Planetary gearset
CN110276130A (zh) * 2019-06-24 2019-09-24 西北工业大学 传动系统建模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14321326A (zh) * 2021-12-30 2022-04-12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多挡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及其确定方法、装置和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1245B1 (en) * 2005-08-01 2012-09-18 The Math 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a mechanical system
CN104986035A (zh) * 2015-06-18 2015-10-21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功率耦合传动方案优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1245B1 (en) * 2005-08-01 2012-09-18 The Math 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a mechanical system
CN104986035A (zh) * 2015-06-18 2015-10-21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功率耦合传动方案优选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慎龙: "基于图论的行星变速传动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 *
谢天礼: "多自由度车用行星变速机构的拓扑综合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贾小平 等: "电传动履带车辆耦合传动方案性能分析", 《机械传动》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50986A (en) * 2016-05-31 2017-12-06 Romax Tech Limited Planetary gearset
GB2550986B (en) * 2016-05-31 2020-05-20 Romax Tech Limited Planetary gearsets
US11093663B2 (en) 2016-05-31 2021-08-17 Romax Technology Limited Gearsets
CN106202663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机电复合传动功率流通用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6202663B (zh) * 2016-06-30 2021-04-0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机电复合传动功率流通用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0276130A (zh) * 2019-06-24 2019-09-24 西北工业大学 传动系统建模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14321326A (zh) * 2021-12-30 2022-04-12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多挡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及其确定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4321326B (zh) * 2021-12-30 2024-02-06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多挡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及其确定方法、装置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0429A (zh) 一种基于图论的行星传动构建组模型建立方法
CN101818788B (zh) 十速变速器
US20210245597A1 (en) Hydro-mechanical hybri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825160A (zh) 十速变速器
CN102725560A (zh) 多速传动装置
WO2023020628A1 (zh) 一种基于传动效率的减速器工况及结构参数优选方法
CN206571917U (zh)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6594201B (zh)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793702B (zh) 一种无级变速器
CN109033630B (zh)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装置的构型快速搜索方法
Park et al.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powe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or agricultural tractors
CN109695685B (zh) 一种可变特征系数的汇流装置及其应用
Yang et al. Design and power flow analysis for multi-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hybrid gear trains
CN102312967B (zh) 一种无级变速器
CN101349331B (zh) 八级变速器
CN107839464A (zh) 一种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驱动系统
CN105699094A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电量和油量转换方法和装置
Xia et al. Study on the design method of a new hydro-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CN202301824U (zh) 一种具有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的工程车辆机液复合无级变速装置
CN105678106A (zh) 一种行星传动方案的选择方法
Esmail Kinematic nomographs of epicyclic-type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Fu et al. Graph theory based scheme design synthesis for tractor fixed shaft gearbox
Li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on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CN114722526A (zh) 一种高转速条件下带式cvt钢带环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N104149595B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