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6621B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46621B CN105546621B CN201610033447.8A CN201610033447A CN105546621B CN 105546621 B CN105546621 B CN 105546621B CN 201610033447 A CN201610033447 A CN 201610033447A CN 105546621 B CN105546621 B CN 1055466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pipeline
- relay
- power supply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01100495835 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Cht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1139126 Homo sapiens Krueppel-like factor 6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911772 Homo sapiens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8 anti-freez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287 bat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51 dish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2/00—Oth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12/02—Oth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one heat sour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08—Electric hea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4—Solar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采暖设备,由电加热主机和箱体组成,箱体由管路控制箱和电路控制箱组成;其中:电加热主机由电加热棒、加热箱、左端盖、右端盖、主机外壳、主机保温层、内圈螺片、外圈螺片、主机螺栓、分流器固定板、主机支架和主机出口、主机入口、串箱缺口组成;管路控制箱由管路主器件、管路辅器件和内部循环管路、注排管路、辅助管路以及管路口组成;管路控制箱与电路控制箱之间设有隔离板;电路控制箱由电路管路、电路连接板、控制电路组成;取暖系统,包括上述电热采暖设备,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副箱、散热器和外部循环管路。本发明节能环保、安装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与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取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话题之一,它既要消耗能源又影响着自然环境。
传统的取暖方式采用燃煤或烧柴作为能源,这是造成霾现象的因素之一,这一方式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最为直接,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这一小气候区域内,燃煤和燃柴是造成霾现象的首要因素,实不可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以电或燃气为能源用做取暖的“绿色”取暖技术逐渐得以实施。
然而,现有的以电为能源用做取暖的技术,存在热转换效率较低、电耗损大的重要缺点,致使消费用户在必须该使用它这一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大多数普通人们无法承受其日常支出费用,因此,现有的电热采暖技术无法被广泛普及。再者,部分现有技术产品还存有用电安全隐患、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等缺点。
现有的燃气能源,虽说随着科技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所扩大,但用做民用取暖用途的燃气能源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拥有的,尤其是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另外,其日常支出费用也是大部分家庭首先和肯定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因此,这一取暖技术也无法被广泛普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取暖技术的不足,普及“绿色”取暖,提高人们生活取暖水平和质量,改善人们生活和自然环境,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由电加热主机和箱体组成,箱体由管路控制箱和电路控制箱组成;其中:
电加热主机由电加热棒、加热箱、左端盖、右端盖、主机外壳、主机保温层、内圈螺片、外圈螺片、主机螺栓、分流器固定板、主机支架和主机出口、主机入口、串箱缺口组成,其中,外圈螺片上设有凹陷和扰流小孔;
管路控制箱由管路主器件、管路辅器件和内部循环管路、注排管路、辅助管路以及管路口组成;其中,
管路主器件由分流器、注入罐、主机排气罐组成;
管路辅器件由膨胀罐、循环泵、单向逆止阀门、电动阀门、手动阀门、自动排气阀、自动泄压阀、三通组成;
内部循环管路由供给管路、回路管路组成;其中,供给管路由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主机供给管路、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组成,回路管路由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主机回路管路、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组成;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构成太阳能内部循环管路;
主机供给管路、主机回路管路构成主机循环管路;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构成散热器内部循环管路;
内部循环管路是导热介质在管路控制箱内流动的管路;
注排管路由注入管路、排出管路组成;
辅助管路由缓泄管路、泄压排气管路、排污管路组成;
管路口由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导热介质排出口、排污口、泄压排气口组成;
管路控制箱与电路控制箱之间设有隔离板;
电路控制箱由电路管路、电路连接板、控制电路组成;其中,
电路管路由左路电路管路、中路电路管路、右路电路管路和上路电路管路组成;
电路连接板是上路电路管路内导线的接线端子;
所述供给管路外表面有保温套管;
所述管路主器件中的,
分流器由入口端盖、出口端盖、中箱、密封圈、过滤网、端盖挡气片、分流器螺栓、分流器支架和端盖上入口、端盖下入口、端盖上出口、端盖下出口、中箱口、大回口、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组成;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上安装有分流器温控探头;
注入罐由罐盖、上端盖、下端盖、视盅、注入罐螺栓和注入口、管路排气口、导入口组成;注入罐的管路排气口上安装有注入罐自动排气阀;
主机排气罐由罐壳、罐体、罐体保温层、罐体挡气片和主机排气口、罐体入口、罐体出口、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组成;主机排气罐的主机排气口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
电加热主机在管路控制箱内;
电加热主机的主机出口与主机排气罐的罐体入口连接;
管路口在管路控制箱外部;
注入罐安装在管路控制箱内的顶部,且注入罐的罐盖、注入口和注入罐上安装的自动排气阀伸出管路控制箱,在管路控制箱外部;
分流器安装在电加热主机的正立面上;
电路控制箱有左路电路管路、中路电路管路、右路电路管路和上路电路管路穿过隔离板连接并延伸到管路控制箱,其中,上路电路管路的另一端有电路连接板,电路控制箱内还有控制电路;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一端连接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的一侧直通口,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上从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一端开始至另一端依次串联安装第一手动阀门和第一电动阀门;
主机供给管路从主机排气罐的罐体出口引出后经第二手动阀门连接第二三通的旁通口,第二三通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一三通的旁通口;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
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从分流器的端盖上出口引出后连接第三三通的一侧直通口,第三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一单向逆止阀门和第一循环泵连接第四三通的旁通口,第三三通的旁通口经第二单向逆止阀门和第二循环泵连接第四三通的一侧直通口,第四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三手动阀门连接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
主机回路管路从分流器的端盖下出口引出后连接第五三通的一侧直通口,第五三通的旁通口经第三单向逆止阀门和第三循环泵连接第六三通的旁通口,第五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四单向逆止阀门和第四循环泵连接第七三通的旁通口,第六三通的一侧直通口与第七三通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七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连接第八三通的旁通口,第八三通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电加热主机的主机入口;
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的一端是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另一端连接分流器的端盖下入口;
注入管路一端连接注入罐的导入口,另一端经第四手动阀门连接分流器的端盖上入口;
排出管路一端连接第八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经第五手动阀门连接导热介质排出口;
缓泄管路从第六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引出后连接第九三通的一侧直通口,第九三通的旁通口连接膨胀罐,第九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经自动泄压阀和第六手动阀门连接第二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
泄压排气管路是从自动泄压阀的泄压小口和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排气小口引出,共同连接至泄压排气口;
排污管路一端连接分流器的中箱口,另一端经第七手动阀门连接排污口。
所述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主机供给管路、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主机回路管路、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注入管路、排出管路、缓泄管路、泄压排气管路、排污管路可分别替换为下述技术方案: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的一端连接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另一端经第八手动阀门连接第二电动阀门的一侧直通口;
主机供给管路从主机排气罐的罐体出口引出后经第二手动阀门连接第二三通的旁通口,第二三通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二电动阀门的旁通口;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阀门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
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从分流器的端盖上出口引出后依次连接第三电动阀门、第九手动阀门、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
主机回路管路一端连接分流器的端盖下出口,端盖下出口连接第十三通的一侧直通口,第十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连接第十一三通的旁通口,第十一三通的一侧直通口连接主机回路管路另一端电加热主机的主机入口;
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一端连接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连接第十二三通的一侧直通口,第十二三通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五单向逆止阀门和第五循环泵连接第十三三通的旁通口,第十二三通旁通口经第六单向逆止阀门和第六循环泵连接第十三三通一侧直通口,第十三三通另一侧直通口连接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另一端分流器的端盖下入口;
注入管路一端连接注入罐的导入口,另一端经第四手动阀门连接分流器的端盖上入口;
排出管路一端连接第十一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经第五手动阀门连接导热介质排出口;
缓泄管路从第十三通的旁通口引出后连接第九三通的一侧直通口,第九三通的旁通口连接膨胀罐,第九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经自动泄压阀和第六手动阀门连接第二三通的另一侧直通口;
泄压排气管路从自动泄压阀的泄压小口和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排气小口引出,共同连接至泄压排气口;
排污管路一端连接分流器的中箱口,另一端经第七手动阀门连接排污口。
所述电加热主机的加热箱为单排顺位罗列形式,上下相邻的加热箱之间通过串箱缺口连通。
所述电加热主机的加热箱为双排错位罗列形式,其中一排的单个加热箱与另一排相邻的加热箱通过串箱缺口连通。
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包括上述电热采暖设备,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副箱、散热器和外部循环管路;其中:
外部循环管路由散热器外部循环管路、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组成;其中,
散热器外部循环管路由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组成;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由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组成;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外表面有保温套管;
太阳能集热器上有太阳能集热器入口和太阳能集热器出口,太阳能集热器出口处安装有太阳能温控探头;
副箱上有副箱入口、副箱出口和副箱排气口;
散热器上有散热器入口和散热器出口;
在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穿过房屋墙体的部分和房屋墙体室外的部分,贴近管路表面与保温套管之间设有电解冻带;
太阳能集热器与副箱通过副箱出口和太阳能集热器入口连接;
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入口;
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一端连接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出口;
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出口,另一端连接电热采暖设备中管路控制箱的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
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一端连接电热采暖设备中管路控制箱的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另一端连接副箱入口;
电解冻带和太阳能温控探头分别通过电热采暖设备中电路控制箱的电路连接板连接控制电路;
下面对上述电路控制箱由电路管路、电路连接板、控制电路组成中的控制电路进行说明:
控制电路由电路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熔断器、接触器、开关电源、继电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检测插排、启动开关、循环泵手控开关、风扇和电源电路、信号电路、控制电路组成;其中,
熔断器由总电路熔断器、电加热棒熔断器、循环泵熔断器组成,其中总电路熔断器由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组成,电加热棒熔断器由第三熔断器、第四熔断器、第五熔断器、第六熔断器、第七熔断器、第八熔断器、第九熔断器、第十熔断器、第十一熔断器、第十二熔断器组成,循环泵熔断器由第十三熔断器、第十四熔断器、第十五熔断器、第十六熔断器组成;
接触器由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四接触器组成;
开关电源由第一开关电源、第二开关电源、第三开关电源、第四开关电源组成;
继电器模块由启动继电器模块、控制继电器模块组成;
温度控制模块由第一温度控制模块、第二温度控制模块、第三温度控制模块组成;
时间控制模块由第一时间控制模块、第二时间控制模块、第三时间控制模块组成;
循环泵手控开关由手控第一开关、手控第二开关、手控第三开关组成;
风扇由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三风扇组成;
第一电动阀门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和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
所述启动继电器模块上有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上有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上有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三温度控制模块上有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一时间控制模块上有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二时间控制模块上有第七继电器,所述第三时间控制模块上有第八继电器,所述控制继电器模块上有第九继电器、第十继电器、第十一继电器、第十二继电器、第十三继电器、第十四继电器、第十五继电器、第十六继电器、第十七继电器、第十八继电器、第十九继电器;
所述检测插排上有触点A、触点B、触点C、触点D、触点E、触点F、触点G、触点H、触点I、触点J、触点K、触点L、触点M、触点N、触点O、触点P、触点Q、触点R、触点S、触点T;
电源电路由控制箱总电源电路、电解冻带电源电路、电加热棒总电源电路、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模块电源电路、风扇电源电路、循环泵电源电路组成,其中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由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组成;
信号电路由启动信号电路、第一温度信号电路、第二温度信号电路、第三温度信号电路、第一时间信号电路、第二时间信号电路、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三时间信号电路、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接触器信号电路、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组成;
管控电路由控制第一接触器电路、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控制循环泵电路、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循环泵手控电路组成;
控制箱总电源电路,从输入电源开始,零线与相线依次串联连接电路总开关、漏电保护器后,零线连接到第一熔断器一端,相线连接第二熔断器一端;
电解冻带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另一端与第二熔断器另一端对应连接第一接触器一端接触触点,第一接触器另一端接触触点对应连接第一电解冻带输入端和第二电解冻带输入端;
电加热棒总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另一端与第二熔断器另一端对应连接第二接触器一端接触触点;
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第二接触器另一端接触触点对应连接第二开关电源输入端、对应连接第三接触器一端接触触点、对应连接第四接触器一端接触触点,第三接触器另一端接触触点对应连接第三开关电源输入端,第四接触器另一端接触触点对应连接第四开关电源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二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三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B一端,第二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四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D一端,第二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五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F一端,第二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六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H一端,第二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七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J一端,第二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八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L一端,检测插排的触点B另一端与触点A一端连接,触点D另一端与触点C一端连接,触点F另一端与触点E一端连接,触点H另一端与触点G一端连接,触点J另一端与触点I一端连接,触点L另一端与触点K一端连接,触点A另一端与第一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C另一端与第二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E另一端与第三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G另一端与第四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I另一端与第五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K另一端与第六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二开关电源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第二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第三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第四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第五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第六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三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九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N一端,第三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P一端后,检测插排的触点N另一端与触点M一端连接,触点P另一端与触点O一端连接,触点M另一端与第七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O 另一端与第八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三开关电源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七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第八电加热棒负极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四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一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R一端, 第四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二熔断器后连接检测插排触点T一端,检测插排的触点R另一端与触点Q一端连接,触点T另一端与触点S一端连接,触点Q另一端与第九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S另一端与第十电加热棒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四开关电源U4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九电加热棒R9负极输入端、第十电加热棒R10负极输入端;
模块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源零线输入端,第二熔断器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源相线输入端,第一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并对应并联连接启动继电器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控制继电器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 第一温度控制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温度控制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三温度控制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一时间控制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时间控制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三时间控制模块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
风扇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分别连接第一风扇正极输入端、第二风扇正极输入端、第三风扇正极输入端;风扇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风扇负极输入端、第二风扇负极输入端、第三风扇负极输入端;
循环泵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第七继电器公共触点;循环泵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循环泵负极输入端、第二循环泵负极输入端、第三循环泵负极输入端、第四循环泵负极输入端;
启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启动开关的一个触点,启动开关的另一个触点分别与触发第一继电器的信号触点和触发第二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一温度信号电路,太阳能温控探头与触发第三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二温度信号电路,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与触发第四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三温度信号电路,分流器温控探头与触发第五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一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三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六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二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七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九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三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三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八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四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四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五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五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一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一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六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六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触发第十二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三继电器的信号触点和触发第十四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七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相连接;
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七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十七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第十八继电器常开触点,第十八继电器公共触点连接触发第十五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的一个触点,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触发第十八继电器的信号触点;
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七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十七继电器常闭触点连接第十九继电器常开触点,第十九继电器公共触点连接触发第十六继电器的信号触点,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的一个触点,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触发第十九继电器的信号触点;
控制第一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十二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第一接触器的一个线圈触点,第一接触器的另一个线圈触点与第一熔断器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另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第九继电器常闭触点,第九继电器公共触点连接第二接触器的一个线圈触点,第二接触器的另一个线圈触点与第一熔断器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另一端连接第十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十继电器常闭触点连接第三接触器的一个线圈触点,第三接触器的另一个线圈触点与第一熔断器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十一继电器常闭触点连接第四接触器的一个线圈触点,第四接触器的另一个线圈触点与第一熔断器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循环泵电路,第七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第十三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十三继电器常开触点串联第十三熔断器后连接第一循环泵正极输入端,第七继电器常闭触点连接第十四继电器公共触点,第十四继电器常开触点串联第十四熔断器后连接第二循环泵正极输入端,第十三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第十五熔断器后连接第三循环泵正极输入端,第十四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第十六熔断器后连接第四循环泵正极输入端;
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五继电器常开触点和第十六继电器常开触点,第十五继电器公共触点连接第一电动阀门电动机的一个电源输入端,第一电动阀门电动机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第十六继电器公共触点,第一开关电源负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五继电器常闭触点和第十六继电器常闭触点;
循环泵手控电路,第一开关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手控第一开关中触点,手控第一开关上触点连接手控第二开关中触点,手控第一开关下触点连接手控第三开关中触点,手控第二开关上触点串联第十三熔断器后连接第一循环泵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二开关下触点串联第十四熔断器后连接第二循环泵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三开关上触点串联第十五熔断器后连接第三循环泵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三开关下触点串联第十六熔断器后连接第四循环泵正极输入端。
本发明产品具有以下优点和特性:
1、本发明采暖系统节能环保,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电流,电流又是影响电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发明产品在保证电能转换为热能所须的电流这一关键因素前提下,适当降低发热器件的工作电压,以降低电功率值,达到节能目的同时,又以本发明产品电加热主机采用扰流和螺旋加热这一创造性的结构设计或技术方案,使得电能转换热能被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再加之,本发明取暖系统在光照充足时利用的是太阳能,这期间只需极低(几十瓦)的电量就能使本发明取暖系统正常运转,进而,最大限度的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另外,在电路设计中,部分电加热棒的电源关闭是关闭为这部分电加热棒提供电能的开关电源,而不是电加热棒的分线电源电路,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节能;散热器若采用超导液静音散热器这一现有技术产品,本发明取暖系统的节能效果会更佳,由于本发明采暖系统采用的是电能和太阳能,其环保意义不言而喻;
2、本发明采暖系统安装方便,绝大多数现有技术产品在循环管路中需另外添加注入装置和循环泵等装置或设施,本发明产品只需通过管路将电热采暖设备以简单的形式直接与太阳能集热器和副箱连接,并且以任意连接形式与散热器连接即可使用;
3、本发明采暖系统中循环泵采用两组或一组,且每组是两个的设计方案,有效地避免了因采用单一循环泵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工作造成的高度磨损或损毁现象;
4、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所采用的导热介质选择范围宽,可以是水,可以是防冻液,还可以是导热油,可根据取暖地区特性和太阳能集热形式或使用者要求来选择;
5、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中与导热介质直接关联的用电设备采用的是人体安全电压作为工作电压,且导热介质管路与电路控制箱之间有隔离板相隔,这样的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使用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用户的人身用电安全;
6、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中电加热主机用途广泛,其独特的创造性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民用取暖,还可以应用于持续流动的冷水快速加热,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洗澡、洗菜、洗碗或洗车等,甚至还可以应用于工业加热;
7、太阳能集热形式选择范围宽,可以是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也可以是非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
8、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可以与光伏发电系统联合使用,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在夜晚用于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将大大减小使用本发明取暖系统的采暖用户电网用电费用支出,配型得当甚至可以不使用电网用电;
9、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以及该取暖系统适用范围广,它不仅适用于民用,还可以为企业厂房、学校、办公室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立面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一正立面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一Ⅰ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二侧立面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分流器正立面结构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注入罐正立面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主机排气罐正立面结构图;
图10(a)是本发明端盖挡气片和罐体挡气片主视图;
图10(b)是本发明端盖挡气片和罐体挡气片左视图;
图10(c)是本发明端盖挡气片和罐体挡气片俯视图;
图10(d)是本发明端盖挡气片和罐体挡气片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管路控制箱内各构成管路和部件连接关系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管路控制箱内各构成管路和部件连接关系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取暖系统各构成管路和部件连接关系图;
图14是本发明控制电路电路图;
图中,1是电路控制箱,2是控制电路,3是隔离板,4是注入罐,5是管路控制箱,6是上路电路管路,7是电路连接板,8是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9是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10是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1是主机排气罐,12是右路电路管路,13是泄压排气管路,14是膨胀罐,15是缓泄管路,16是主机回路管路,17是导热介质排出口,18是排出管路,19是电加热主机,20是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1是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2是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3是排污管路,24是分流器,25是左路电路管路,26是注入管路,27是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8是主机供给管路,29是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30是中路电路管路,31是排污口,32是泄压排气口,33是保温套管,34是副箱排气口,35是副箱,36是副箱入口,37是电解冻带,38是房屋墙体,39是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40是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1是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2是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3是散热器入口,44是散热器,45是散热器出口,46是太阳能集热器,47是太阳能集热器出口,48是太阳能集热器入口,49是副箱出口,1901是主机出口,1902是主机保温层,1903是右端盖,1904是电加热棒,1905是主机外壳,1906是主机入口,1907是加热箱,1908是串箱缺口,1909是凹陷,1910是外圈螺片,1911是内圈螺片,1912是左端盖,1913是主机螺栓,1914是扰流小孔,1915是主机支架,1916是分流器固定板,2401是端盖上出口,2402是分流器螺栓,2403是中箱,2404是端盖上入口,2405是入口端盖,2406是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7是端盖挡气片,2408是端盖下入口,2409是密封圈,2410是大回口,2411是中箱口,2412是过滤网,2413是端盖下出口,2414是出口端盖,2415是分流器支架,401是罐盖,402是注入口,403是管路排气口,404是视盅,405是导入口,406是下端盖,407是注入罐螺栓,408是上端盖,111是罐体挡气片,112是主机排气口,113是罐壳,114是罐体,115是罐体保温层,116是罐体入口,117是罐体出口,118是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G1是第一循环泵,G2是第二循环泵,G3是第三循环泵,G4是第四循环泵,G5是第五循环泵,G6是第六循环泵,DN1是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2是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3是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4是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5是第五单向逆止阀门,DN6是第六单向逆止阀门,DF1是第一电动阀门,DF2是第二电动阀门,DF3是第三电动阀门,SF1是第一手动阀门,SF2是第二手动阀门,SF3是第三手动阀门,SF4是第四手动阀门,SF5是第五手动阀门,SF6是第六手动阀门,SF7是第七手动阀门,SF8是第八手动阀门,SF9是第九手动阀门,ZP1是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2是注入罐自动排气阀,XY1是自动泄压阀,XY1是自动泄压阀,ST1是第一三通,ST2是第二三通,ST3是第三三通,ST4是第四三通,ST5是第五三通,ST6是第六三通,ST7是第七三通,ST8是第八三通,ST9是第九三通,ST10是第十三通,ST11是第十一三通,ST12是第十二三通,ST13是第十三三通,WT1是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2是分流器温控探头,WT3是太阳能温控探头,QF是电路总开关,RCD是漏电保护器,FU1是第一熔断器,FU2是第二熔断器,FU3是第三熔断器,FU4是第四熔断器,FU5是第五熔断器,FU6是第六熔断器,FU7是第七熔断器,FU8是第八熔断器,FU9是第九熔断器,FU10是第十熔断器,FU11是第十一熔断器,FU12是第十二熔断器,FU13是第十三熔断器,FU14是第十四熔断器,FU15是第十五熔断器,FU16是第十六熔断器,CP是检测插排,R1是第一电加热棒,R2是第二电加热棒,R3是第三电加热棒,R4是第四电加热棒,R5是第五电加热棒,R6是第六电加热棒,R7是第七电加热棒,R8是第八电加热棒,R9是第九电加热棒,R10是第十电加热棒,R11是第一电解冻带,R12是第二电解冻带,KM1是第一接触器,KM2是第二接触器,KM3是第三接触器,KM4是第四接触器,F1是第一风扇,F2是第二风扇,F3是第三风扇,QJ是启动继电器模块,KJ是控制继电器模块,K1是启动开关,K2是手控第一开关,K3是手控第二开关,K4是手控第三开关,K5是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6是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 U1是第一开关电源, U2是第二开关电源, U3是第三开关电源,U4是第四开关电源,WK1是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2是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3是第三温度控制模块,SK1是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2是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3是第三时间控制模块,J1是第一继电器,J2是第二继电器,J3是第三继电器,J4是第四继电器,J5是第五继电器,J6是第六继电器,J7是第七继电器,J8是第八继电器,J9是第九继电器,J10是第十继电器,J11是第十一继电器,J12是第十二继电器,J13是第十三继电器,J14是第十四继电器,J15是第十五继电器,J16是第十六继电器,J17是第十七继电器,J18是第十八继电器,J19是第十九继电器,图中“箭头”表示导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知,
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由电加热主机19和箱体组成,箱体由管路控制箱5和电路控制箱1组成;
电加热主机19在管路控制箱5内,
电加热主机19上安装分流器24,
管路控制箱5与电路控制箱1之间设有隔离板3;
管路控制箱5内的顶部安装有注入罐4,由图8可知,注入罐4的罐盖401、注入口402和安装在管路排气口403上的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位于管路控制箱5的外部,如图11所示;
电路控制箱1由电路管路、电路连接板7、控制电路2组成;其中,电路管路由左路电路管路25、中路电路管路30、右路电路管路12和上路电路管路6组成,
左路电路管路25、中路电路管路30、右路电路管路12和上路电路管路6穿过隔离板3连接并延伸到管路控制箱5,其中,上路电路管路6的另一端有电路连接板7,电路控制箱1内还有控制电路2;
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一
由图2和图3可知,电加热主机19由电加热棒1904、加热箱1907、左端盖1912、右端盖1903、主机外壳1905、主机保温层1902、内圈螺片1911、外圈螺片1910、主机螺栓1913、分流器固定板1916、主机支架1915和主机出口1901、主机入口1906、串箱缺口1908组成,其中,外圈螺片1910上设有凹陷1909和扰流小孔1914,如图4所示;
各个加热箱1907内都设置有螺旋状的内圈螺片1911和外圈螺片1910,内圈螺片1911在外圈螺片1910的中间,且内圈螺片1911和外圈螺片1910相互对应并紧密配合,外圈螺片1910的外侧与加热箱1907的内壁紧密配合,外圈螺片1910在与导流介质在该加热箱1907内总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一侧面上设有凹陷1909,凹陷1909由外圈螺片1910的外侧至内侧渐深,形成偏心,凹陷1909在外圈螺片1910的内侧设置有扰流小孔1914,最下端的加热箱1907下方设有主机入口1906,最上端的加热箱1907上方设有主机出口1901,且主机入口1906和主机出口1901与各串箱缺口1908是在各个加热箱1907左右两端错位设置的,各个加热箱1907的左侧有左端盖1912与各个加热箱1907用主机螺栓1913紧密配合,各个加热箱1907的右侧有右端盖1903与各个加热箱1907用主机螺栓1913紧密配合,电加热棒1904与内圈螺片1911配合,并以穿过外圈螺片1910和内圈螺片1911圆心的形式安装在左端盖1912和/或右端盖1903上,每个加热箱1907都对应安装一个电加热棒1904,电加热主机19外侧有主机外壳1905,主机外壳1905与各个加热箱1907、左端盖1912、右端盖1903之间的空隙有主机保温层1902;
各个加热箱1907是以单排顺位的形式罗列的,上下相邻的加热箱1907之间通过串箱缺口1908连通;
由图3、图7可知,
电加热主机19的正立面设置有分流器固定板1916,电加热主机19的背面设置有主机支架1915;分流器24通过分流器支架2415固定在电加热主机19的分流器固定板1916上;
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一工作原理:
流进电加热主机19的导热介质,自主机入口1906开始逐一流经各个加热箱1907,由于电加热主机19的各个加热箱1907内都设置有螺旋状的外圈螺片1910和内圈螺片1911,电加热棒1904与内圈螺片1911配合,并穿过外圈螺片1910和内圈螺片1911圆心,所以导热介质在流经各个加热箱1907时,是以电加热棒1904为中心螺旋状向前流动的,再有,以螺旋状向前流动的导热介质由于外圈螺片1910上设置有偏心的凹陷1909和扰流小孔1914,致使部分流动的导热介质回流到先前流经的螺旋区域,最终,导热介质以局部复杂的乱流形式整体螺旋状向前流动,由此,流动的导热介质被充分加热,电加热棒1904的热能被充分得以利用,导热介质流经一个加热箱1907后,是通过串箱缺口1908流进下一个相邻加热箱1907的,被充分加热后的导热介质沿顺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出口1901流进主机排气罐11;
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二
由图5可知,
与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各个单体加热箱1907是以双排错位的形式罗列的,其中一排的单个加热箱1907与另一排相邻的加热箱1907通过串箱缺口1908连通;
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二工作原理与电加热主机实施例一工作原理相同;
由图6、图7、图10可知,
分流器24由入口端盖2405、出口端盖2414、中箱2403、密封圈2409、过滤网2412、端盖挡气片2407、分流器螺栓2402、分流器支架2415和端盖上入口2404、端盖下入口2408、端盖上出口2401、端盖下出口2413、中箱口2411、大回口2410、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组成;
出口端盖2414通过密封圈2409紧密配合在中箱2403的一侧,入口端盖2405通过密封圈2409紧密配合在中箱2403的另一侧,出口端盖2414、中箱2403、入口端盖2405通过分流器螺栓2402紧固在一起,出口端盖2414上上下对应设置有端盖上出口2401和端盖下出口2413,出口端盖2414上安装有过滤网2412,入口端盖2405上上下对应设置有端盖上入口2404和端盖下入口2408,入口端盖2405上还设置有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和大回口2410以及端盖挡气片2407,大回口2410设置在入口端盖2405与中箱2403紧密配合的这一侧面下部,端盖挡气片2407径向设置在入口端盖2405内部底端的大回口2410与端盖下入口2408之间,中箱2403的底部设置有中箱口2411,中箱2403的背面设置有分流器支架2415;
由图8可知,
注入罐4由罐盖401、上端盖408、下端盖406、视盅404、注入罐螺栓407和注入口402、管路排气口403、导入口405组成;
上端盖408紧密配合在视盅404的上部,下端盖406紧密配合在视盅404的下部,上端盖408、视盅404、下端盖406通过注入罐螺栓407紧固连接,上端盖408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402,注入口402上安置有罐盖401,上端盖408的侧面设置有管路排气口403,下端盖406的底部设置有导入口405;
由图9和图10可知,
主机排气罐11由罐壳113、罐体114、罐体保温层115、罐体挡气片111和主机排气口112、罐体入口116、罐体出口117、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组成;
罐体114上上下对应设置有主机排气口112和罐体入口116,罐体114的一侧面设置有罐体出口117和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罐体出口117在罐体114的下端,在罐体114内部底端的罐体入口116与罐体出口117之间还径向设置有罐体挡气片111,在罐体114外部设置有罐壳113,罐壳113与罐体114之间的空隙有罐体保温层115;
由图11、图6、图8、图9可知,
管路控制箱内各构成管路和部件连接关系实施例一
管路控制箱5由管路主器件、管路辅器件和内部循环管路、注排管路、辅助管路以及管路口组成;其中,
管路主器件由分流器24、注入罐4、主机排气罐11组成;
分流器24的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上安装有分流器温控探头WT2;
注入罐4的管路排气口403上安装有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
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入口116与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出口1901连接;
主机排气罐11的主机排气口112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
管路辅器件由膨胀罐14、第一循环泵G1、第二循环泵G2、第三循环泵G3、第四循环泵G4、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第一电动阀门DF1、第一手动阀门SF1、第二手动阀门SF2、第三手动阀门SF3、第四手动阀门SF4、第五手动阀门SF5、第六手动阀门SF6、第七手动阀门SF7、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自动泄压阀XY1、第一三通ST1,第二三通ST2、第三三通ST3、第四三通ST4、第五三通ST5、第六三通ST6、第七三通ST7、第八三通ST8、第九三通ST9组成;
内部循环管路由供给管路、回路管路组成;其中,
供给管路由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主机供给管路28、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组成,供给管路外表面有保温套管33;
回路管路由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主机回路管路16、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组成;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构成太阳能内部循环管路;
主机供给管路28、主机回路管路16构成主机循环管路;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构成散热器内部循环管路;
注排管路由注入管路26、排出管路18组成;
辅助管路由缓泄管路15、泄压排气管路13、排污管路23组成;
管路口由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导热介质排出口17、排污口31、泄压排气口32组成,管路口位于管路控制箱5外;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一端连接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ST1的一侧直通口,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从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一端开始至另一端依次串联安装第一手动阀门SF1和第一电动阀门DF1;
主机供给管路28从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出口117引出后经第二手动阀门SF2连接第二三通ST2的旁通口,第二三通ST2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一三通ST1的旁通口;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ST1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
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上出口2401引出后连接第三三通ST3的一侧直通口,第三三通ST3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和第一循环泵G1连接第四三通ST4的旁通口,第三三通ST3的旁通口经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和第二循环泵G2连接第四三通ST4的一侧直通口,第四三通ST4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三手动阀门SF3连接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
主机回路管路16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下出口2413引出后连接第五三通ST5的一侧直通口,第五三通ST5的旁通口经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和第三循环泵G3连接第六三通ST6的旁通口,第五三通ST5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和第四循环泵G4连接第七三通ST7的旁通口,第六三通ST6的一侧直通口与第七三通ST7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七三通ST7的另一侧直通口连接第八三通ST8的旁通口,第八三通ST8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入口1906;
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的一端是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另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下入口2408;
注入管路26一端连接注入罐4的导入口405,另一端经第四手动阀门SF4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上入口2404;
排出管路18一端连接第八三通ST8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经第五手动阀门SF5连接导热介质排出口17;
缓泄管路15从第六三通ST6的另一侧直通口引出后连接第九三通ST9的一侧直通口,第九三通ST9的旁通口连接膨胀罐14,第九三通ST9的另一侧直通口经自动泄压阀XY1和第六手动阀门SF6连接第二三通ST2的另一侧直通口;
泄压排气管路13是从自动泄压阀XY1的泄压小口和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排气小口引出,共同连接至泄压排气口32;
排污管路23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中箱口2411,另一端经第七手动阀门SF7连接排污口31;
由图12可知,
管路控制箱内各构成管路和部件连接关系实施例二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的一端连接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另一端经第八手动阀门SF8连接第二电动阀门DF2的一侧直通口;
主机供给管路28从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出口117引出后经第二手动阀门SF2连接第二三通ST2的旁通口,第二三通ST2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二电动阀门DF2的旁通口;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阀门DF2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
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上出口2401引出后依次连接第三电动阀门DF3、第九手动阀门SF9、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
主机回路管路16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下出口2413,端盖下出口2413连接第十三通ST10的一侧直通口,第十三通ST10的另一侧直通口连接第十一三通ST11的旁通口,第十一三通ST11的一侧直通口连接主机回路管路16另一端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入口1906;
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一端连接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连接第十二三通ST12的一侧直通口,第十二三通ST12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五单向逆止阀门DN5和第五循环泵G5连接第十三三通ST13的旁通口,第十二三通ST12旁通口经第六单向逆止阀门DN6和第六循环泵G6连接第十三三通ST13一侧直通口,第十三三通ST13另一侧直通口连接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另一端分流器24的端盖下入口2408;
注入管路26一端连接注入罐4的导入口405,另一端经第四手动阀门SF4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上入口2404;
排出管路18一端连接第十一三通ST11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经第五手动阀门SF5连接导热介质排出口17;
缓泄管路15从第十三通ST10的旁通口引出后连接第九三通ST9的一侧直通口,第九三通ST9的旁通口连接膨胀罐14,第九三通ST9的另一侧直通口经自动泄压阀XY1和第六手动阀门SF6连接第二三通ST2的另一侧直通口;
泄压排气管路13从自动泄压阀XY1的泄压小口和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排气小口引出,共同连接至泄压排气口32;
排污管路23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中箱口2411,另一端经第七手动阀门SF7连接排污口31。
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端盖挡气片2407大于入口端盖2405内部径向面积的一半,罐体挡气片111大于罐体114内部径向面积的一半,以利于气体的排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二电动阀门DF2是三通式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DF2的打开状态是将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相连通,主机供给管路28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不连通,第二电动阀门DF2的关闭状态是将主机供给管路28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相连通,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不连通,且第三电动阀门DF3的打开是随着第二电动阀门DF2的打开而打开的,第三电动阀门DF3的关闭也是随着第二电动阀门DF2的关闭而关闭的;
循环泵设置在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上,且只设置了一组,即第五循环泵G5和第六循环泵G6,时时由第五循环泵G5和第六循环泵G6交替运转为导热介质的循环流动提供动能;
当运行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热能循环时,第二电动阀门DF2是打开状态,由于第二电动阀门DF2的打开状态是将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相连通,第三电动阀门DF3也随着第二电动阀门DF2的打开而打开,加之,主机供给管路28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的不连通,使得由第五循环泵G5和第六循环泵G6交替运转作用下的导热介质不会沿顺主机回路管路16流进电加热主机19,只能沿顺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流动,从而运行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热能循环;
当运行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时,第二电动阀门DF2是关闭状态,由于第二电动阀门DF2的关闭状态是将主机供给管路28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相连通,第三电动阀门DF3也随着第二电动阀门DF2的关闭而关闭,加之,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与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不连通,使得由第五循环泵G5和第六循环泵G6交替运转作用下的导热介质只能沿顺主机回路管路16流进电加热主机19,从而运行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
由图13、图11、图1可知,
本发明取暖系统,包括上述电热采暖设备,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46、副箱35、散热器44和外部循环管路;其中:
外部循环管路由散热器外部循环管路、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组成;其中,
散热器外部循环管路由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2组成;
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由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组成;
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外表面有保温套管33;
太阳能集热器46上有太阳能集热器入口48和太阳能集热器出口47,太阳能集热器出口47处安装有太阳能温控探头WT3;
副箱35上有副箱入口36、副箱出口49和副箱排气口34;
散热器44上有散热器入口43和散热器出口45;
在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所穿过房屋墙体38的部分和房屋墙体38室外的部分,贴近管路表面与保温套管33之间还有电解冻带37;
太阳能集热器46与副箱35通过副箱出口49与太阳能集热器入口48连接;
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另一端连接散热器入口43;
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2一端连接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另一端连接散热器出口45;
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出口47,另一端连接电热采暖设备中管路控制箱5的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
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一端连接电热采暖设备中管路控制箱5的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另一端连接副箱入口36;
电解冻带37和太阳能温控探头WT3分别通过电热采暖设备中电路控制箱1的电路连接板7连接控制电路2;
本发明取暖系统工作原理:
本发明取暖系统有两个热能转换装置,一个是管路控制箱5内的电加热主机19,它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是导热介质的电加热装置,另一个是太阳能集热器46,它是将光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是导热介质的光能加热装置,这两个热能转换装置是在一定条件下交替运行的;
首先,在需要取暖的房屋室内安置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和散热器44,并接通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和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2,然后在光照充足的室外安装太阳能集热器46、副箱35,并接通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和连接太阳能集热器46与副箱35;
其次,对本发明取暖系统进行导热介质的注入,先是导热介质初始注入,将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安装的第一手动阀门SF1打开,将主机供给管路28上安装的第二阀门SF2打开,将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上安装的第三手动阀门SF3打开,将注入管路26上安装的第四手动阀门SF4打开,将排出管路18上安装的第五手动阀门SF5关闭,将缓泄管路15上安装的第六手动阀门SF6打开,将排污管路23上安装的第七手动阀门SF7关闭,接通电路控制箱1的控制箱总电源电路,开启电路总开关QF,手动控制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安装的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并保持打开状态,然后打开注入罐4的罐盖401,将导热介质缓慢注入注入罐4,直至停止注入导热介质时,通过注入罐4的视盅404视觉发现导热介质的液面不再下降,且注入罐4内的导热介质注满大部分视盅404,至此,将缓泄管路15上安装的第六手动阀门SF6关闭,然后向下拨动手控第一开关K2,再按下并按住手控第三开关K4,主机回路管路16上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同时运转,使应充满导热介质的管路、器件或装置内的残留空气排出,空气排出过程中须补注导热介质,使注入罐4内的导热介质液面不会过度下降或保持不变,待空气全部排出管路、器件或装置后,松开手控第三开关K4,将手控第一开关K2拨正,盖上并拧紧注入罐4的罐盖404,至此导热介质的初始注入完成,再由副箱35的副箱排气口34进行导热介质的填补注入,并通过向上拨动手控第一开关K2,再按下并按住手控第二开关K3,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上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同时运转,进行再排气,且使含副箱35在内的本发明取暖系统全部注满导热介质,松开手控第二开关K3,将手控第一开关K2拨正,这时,手动控制关闭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安装的第一电动阀门DF1,导热介质的注入完毕;
当单纯连接本发明电热采暖设备与散热器44时,是在关闭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安装的第一手动阀门SF1,关闭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上安装的第三手动阀门SF2,关闭排出管路18上安装的第五手动阀门SF6,关闭排污管路23上安装的第七手动阀门SF7,打开主机供给管路28上安装的第二手动阀门SF3,打开注入管路26上安装的第四手动阀门SF5,打开缓泄管路15上安装的第六手动阀门SF6的情况下,由注入罐4注入导热介质,再将缓泄管路15上安装的第六手动阀门SF6关闭,经过同时运转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做管路、器件或装置的排气处理后,完成导热介质注入的;
最后,按下控制电路2中的启动开关K1,本发明取暖系统开始运行;
在日间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太阳能集热器46产生足够的热能,通过电路控制箱1内控制电路2的操控,使得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上的电解冻带37按较短地设定时间通电完毕后,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安装的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并保持打开状态,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的同时,再使得电加热主机19上的电加热棒1904断电,还使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上安装的第一循环泵G1、第二循环泵G2也同时开始交替运转,太阳能集热器46内的热导热介质便通过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和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输送到各个散热器44,为散热提供热能,达到取暖的目的,之后,导热介质通过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2、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和分流器24以及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和副箱35回到太阳能集热器46进行再加热,加热后的导热介质再次被输送到各个散热器44散热,如此循环,以达到持续散热为房屋取暖的目的,由此构成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热能循环;
在日间光照不充足的条件下以及夜晚,太阳能集热器46产生不了足够的热能,通过电路控制箱1内控制电路2的操控,使得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安装的第一电动阀门DF1关闭并保持关闭状态,第一电动阀门DF1关闭的同时,再使得电加热主机19上的电加热棒1904通电做功,开始给导热介质加热,还使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上安装的第一循环泵G1、第二循环泵G2也同时停止交替运转,转而由主机回路管路16上安装的第三循环泵G3、第四循环泵G4开始交替运转,电加热主机19内的热导热介质便流经主机排气罐11,通过主机供给管路28、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和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输送到各个散热器44,为散热提供热能,达到取暖的目的,之后,导热介质通过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2、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分流器24、主机回路管路16回到电加热主机19进行再加热,加热后的导热介质再次被输送到各个散热器44散热,如此循环,以达到持续散热为房屋取暖的目的,由此构成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
主机供给管路28上安装的第二手动阀门SF2用于调节导热介质的流量;
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上安装的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是以一定的时间交替运转的,由于第一循环泵G1与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是串联安装的,第二循环泵G2与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是串联安装的,所以当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其中的一个循环泵在管路上运转时,其管路内的导热介质不会沿顺另一个安装循环泵和单向逆止阀门的管路回流,只能流向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的另一端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再者,由于主机回路管路16上安装有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和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当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热能循环时,导热介质也不会沿顺主机供给管路28、主机排气罐11、电加热主机19、主机回路管路16回流至分流器24流入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
主机回路管路16上安装的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也是以一定的时间交替运转的,由于第三循环泵G3与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是串联安装的,第四循环泵G4与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是串联安装的,所以当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其中的一个循环泵在管路上运转时,其管路内的导热介质不会沿顺另一个安装循环泵和单向逆止阀门的管路回流,还由于缓泄管路15上安装的第六手动阀门SF6已关闭,所以导热介质只能沿顺主机回路管路16流进电加热主机19,再者,由于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和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当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时,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内的导热介质也不会回流至分流器24流入主机回路管路16;
当管路、器件或装置内的压力短时间存在或小幅增加时,缓泄管路15上安装的膨胀罐14会缓解这部分压力,当这部分压力较长时间存在或大幅增加时,缓泄管路15上自动泄压阀XY1的泄压小口会自动开通,通过泄压排气管路13将这部分压力排出,排出后泄压小口会自动关闭;
当电加热主机19内有气体产生时,气体随同加热的导热介质流进主机排气罐11,由于主机排气罐11内部设置有高度要高于罐体出口117的罐体挡气片111,气体被分离出并暂留在主机排气罐11顶部,被暂留的气体便通过安装在主机排气罐11顶部主机排气口112上的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沿顺泄压排气管路13排出,导热介质的初始注入阶段,残留在电加热主机19内的空气也是通过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沿顺泄压排气管路13排出;
当有必要将导热介质排出管路、器件或装置时,手动控制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安装的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并保持打开状态,然后关闭电路总开关QF,稍候将排出管路18上安装的第五手动阀门SF5打开,再将第一手动阀门SF1、第二手动阀门SF2、第三手动阀门SF3、第四手动阀门SF4、第六手动阀门SF6、第七手动阀门SF7都打开,导热介质便会经排出管路18由导热介质排出口17排出,或经排污管路23由排污口31排出;
当导热介质在循环管路内产生或存有污垢时,会在分流器24的中箱2403与过滤网2412之间积存,有必要将其排除时,打开排污管路23上的第七手动阀门SF7,积存的污垢会同少量导热介质经排污管路23由排污口31排出;
至此,所述两个热能转换装置是在一定条件下交替运行,是在日间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太阳能集热器46产生足够的热能,由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运行向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热能循环运行交替,在日间光照不充足的条件下以及夜晚,太阳能集热器46产生不了足够的热能,由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热能循环运行向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运行交替,如此循环交替运行;
由图14、图1、图13图可知,
控制电路2由电路总开关QF、漏电保护器RCD、熔断器、接触器、开关电源、继电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检测插排CP、启动开关K1、循环泵手控开关、风扇和电源电路、信号电路、控制电路组成;其中,
熔断器由总电路熔断器、电加热棒熔断器、循环泵熔断器组成,其中总电路熔断器由第一熔断器FU1、第二熔断器FU2组成,电加热棒熔断器由第三熔断器FU3、第四熔断器FU4、第五熔断器FU5、第六熔断器FU6、第七熔断器FU7、第八熔断器FU8、第九熔断器FU9、第十熔断器FU10、第十一熔断器FU11、第十二熔断器FU12组成,循环泵熔断器由第十三熔断器FU13、第十四熔断器FU14、第十五熔断器FU15、第十六熔断器FU16组成;
接触器由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组成;
开关电源由第一开关电源U1、第二开关电源U2、第三开关电源U3、第四开关电源U4组成;
继电器模块由启动继电器模块QJ、控制继电器模块KJ组成;
温度控制模块由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组成;
时间控制模块由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组成;
循环泵手控开关由手控第一开关K2、手控第二开关K3、手控第三开关K4组成;
风扇由第一风扇F1、第二风扇F2、第三风扇F3组成;
第一电动阀门DF1内部有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和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
所述启动继电器模块QJ上有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上有第三继电器J3,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上有第四继电器J4,所述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上有第五继电器J5,所述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上有第六继电器J6,所述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上有第七继电器J7,所述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上有第八继电器J8,所述控制继电器模块KJ上有第九继电器J9、第十继电器J10、第十一继电器J11、第十二继电器J12、第十三继电器J13、第十四继电器J14、第十五继电器J15、第十六继电器J16、第十七继电器J17、第十八继电器J18、第十九继电器J19;
所述检测插排CP上有触点A、触点B、触点C、触点D、触点E、触点F、触点G、触点H、触点I、触点J、触点K、触点L、触点M、触点N、触点O、触点P、触点Q、触点R、触点S、触点T;
电源电路由控制箱总电源电路、电解冻带电源电路、电加热棒总电源电路、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模块电源电路、风扇电源电路、循环泵电源电路组成,其中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由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组成;
信号电路由启动信号电路、第一温度信号电路、第二温度信号电路、第三温度信号电路、第一时间信号电路、第一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二时间信号电路、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三时间信号电路、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组成;
管控电路由控制第一接触器电路、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控制循环泵电路、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循环泵手控电路组成;
控制箱总电源电路,从输入电源开始,零线与相线依次串联连接电路总开关QF、漏电保护器RCD后,零线连接到第一熔断器FU1一端,相线连接第二熔断器FU2一端;
电解冻带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3,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1,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4与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2并联连接第一电解冻带R11输入端和第二电解冻带R12输入端;
电加热棒总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1,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3;
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2连接第二开关电源U2零线输入端,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4连接第二开关电源U2相线输入端,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2分别连接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4和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4,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4分别连接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2和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2后,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3连接第三开关电源U3零线输入端,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1连接第三开关电源U3相线输入端,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3连接第四开关电源U3零线输入端,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1连接第四开关电源U4相线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三熔断器FU3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B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四熔断器FU4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D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五熔断器FU5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F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六熔断器FU6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H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七熔断器FU7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J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八熔断器FU8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L一端,检测插排CP的触点B另一端与触点A一端连接,触点D另一端与触点C一端连接,触点F另一端与触点E一端连接,触点H另一端与触点G一端连接,触点J另一端与触点I一端连接,触点L另一端与触点K一端连接,触点A另一端与第一电加热棒R1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C另一端与第二电加热棒R2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E另一端与第三电加热棒R3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G另一端与第四电加热棒R4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I另一端与第五电加热棒R5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K另一端与第六电加热棒R6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二开关电源U2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电加热棒R1负极输入端、第二电加热棒R2负极输入端、第三电加热棒R3负极输入端、第四电加热棒R4负极输入端、第五电加热棒R5负极输入端、第六电加热棒R6负极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三开关电源U3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九熔断器FU9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N一端,第三开关电源U3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熔断器FU10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P一端后,检测插排CP的触点N另一端与触点M一端连接,触点P另一端与触点O一端连接,触点M另一端与第七电加热棒R7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O 另一端与第八电加热棒R8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三开关电源U3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七电加热棒R7负极输入端、第八电加热棒R8负极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四开关电源U4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一熔断器FU11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R一端, 第四开关电源U4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二熔断器FU12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T一端,检测插排CP的触点R另一端与触点Q一端连接,触点T另一端与触点S一端连接,触点Q另一端与第九电加热棒R9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S另一端与第十电加热棒R10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四开关电源U4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九电加热棒R9负极输入端、第十电加热棒R10负极输入端;
模块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源U1零线输入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源U1相线输入端,第一开关电源U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并对应并联连接启动继电器模块QJ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控制继电器模块KJ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 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
风扇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1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分别连接第一风扇F1正极输入端、第二风扇F2正极输入端、第三风扇F3正极输入端;风扇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风扇F1负极输入端、第二风扇F2负极输入端、第三风扇F3负极输入端;
循环泵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1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连接第七继电器J7公共触点;循环泵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循环泵G1负极输入端、第二循环泵G2负极输入端、第三循环泵G3负极输入端、第四循环泵G4负极输入端;
启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启动开关K1的触点2,启动开关K1的触点1分别与触发第一继电器J1的信号触点CH1和触发第二继电器J2的信号触点CH2相连接;
第一温度信号电路,太阳能温控探头WT3与触发第三继电器J3的信号触点CH3相连接;
第二温度信号电路,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与触发第四继电器J4的信号触点CH4相连接;
第三温度信号电路,分流器温控探头WT2与触发第五继电器J5的信号触点CH5相连接;
第一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继电器J3公共触点,第三继电器J3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六继电器J6的信号触点CH6相连接;
第二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1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与触发第七继电器J7的信号触点CH7相连接;
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J8常开触点与触发第九继电器J9的信号触点CH9相连接;
第三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继电器J3公共触点,第三继电器J3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八继电器J8的信号触点CH8相连接;
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四继电器J4公共触点,第四继电器J4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继电器J10的信号触点CH10相连接;
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五继电器J5公共触点,第五继电器J5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一继电器J11的信号触点CH11相连接;
第一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六继电器J6公共触点,第六继电器J6常开触点与触发触发第十二继电器J12的信号触点CH12相连接;
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J8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三继电器J13的信号触点CH13和触发第十四继电器J14的信号触点CH14相连接;
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J8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七继电器J17的信号触点CH17相连接;
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七继电器J17公共触点,第十七继电器J17常开触点连接第十八继电器J18常开触点,第十八继电器J18公共触点连接触发第十五继电器J15的信号触点CH15,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的触点3,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的触点4连接触发第十八继电器J18的信号触点CH18;
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七继电器J17公共触点,第十七继电器J17常闭触点连接第十九继电器J19常开触点,第十九继电器J19公共触点连接触发第十六继电器J16的信号触点CH16,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的触点2,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的触点1连接触发第十九继电器J19的信号触点CH19;
控制第一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继电器J12公共触点,第十二继电器J12常开触点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线圈触点B1端,第一接触器KM1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J2公共触点,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连接第九继电器J9常闭触点,第九继电器J9公共触点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线圈触点B1端,第二接触器KM2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十继电器J10公共触点,第十继电器J10常闭触点连接第三接触器KM3线圈触点B1端,第三接触器KM3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继电器J11公共触点,第十一继电器J11常闭触点连接第四接触器KM4线圈触点B1端,第四接触器KM4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循环泵电路,第七继电器J7常开触点连接第十三继电器J13公共触点,第十三继电器J13常开触点串联第十三熔断器FU13后连接第一循环泵G1正极输入端,第七继电器J7常闭触点连接第十四继电器J14公共触点,第十四继电器J14常开触点串联第十四熔断器FU14后连接第二循环泵G2正极输入端,第十三继电器J13常闭触点串联第十五熔断器FU15后连接第三循环泵G3正极输入端,第十四继电器J14常闭触点串联第十六熔断器FU16后连接第四循环泵G4正极输入端;
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五继电器J15常开触点和第十六继电器J16常开触点,第十五继电器J15公共触点连接第一电动阀门DF1电动机电源输入端5,第一电动阀门DF1电动机电源输入端6连接第十六继电器J16公共触点,第一开关电源U1负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五继电器J15常闭触点和第十六继电器J16常闭触点;
循环泵手控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手控第一开关K2中触点1,手控第一开关K2上触点2连接手控第二开关K3中触点1,手控第一开关K2下触点3连接手控第三开关K4中触点1,手控第二开关K3上触点2串联第十三熔断器FU13后连接第一循环泵G1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二开关K3下触点3串联第十四熔断器FU14后连接第二循环泵G2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三开关K4上触点2串联第十五熔断器FU15后连接第三循环泵G3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三开关K4下触点3串联第十六熔断器FU16后连接第四循环泵G4正极输入端。
工作原理是:
设定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上第三继电器J3动作的温度值为X1温度,动作模式为太阳能温控探头WT3监测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值X1,第三继电器J3动作,太阳能温控探头WT3监测的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X1,第三继电器J3恢复到原动作;
设定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上第四继电器J4动作的温度值为X2温度,动作模式为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监测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值X2,第四继电器J4动作,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监测的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X2,第四继电器J4恢复到原动作;
设定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上第五继电器J5动作的温度值为X3温度,动作模式为分流器温控探头WT2监测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值X3,第五继电器J5动作,分流器温控探头WT2监测的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X3,第五继电器J5恢复到原动作;
设定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上第六继电器J6动作的时间值为Y1时间,动作模式设置为第一时间信号电路导通便开始计时,开始计时第六继电器J6动作,结束计时第六继电器J6便恢复到原动作,第一时间信号电路断路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不计时,第六继电器J6也不动作;
设定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上第七继电器J7动作的时间值为Y2时间,动作模式设置为第二时间信号电路导通便始终循环,即第七继电器J7动作Y2时间后再恢复动作Y2时间,并以Y2时间为间隔始终动作和始终恢复,第二时间信号电路断路,第七继电器J7停止以Y2时间为间隔始终动作和始终恢复;
设定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上第八继电器J8动作的时间值为Y3时间,动作模式设置为第三时间信号电路导通便开始计时,开始计时第八继电器J8不动作,结束计时第八继电器J8才动作,并延续该动作,第三时间信号电路断路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不计时,第八继电器J8恢复到原动作。
开启电路总开关QF,电加热棒总电源电路得电,第一开关电源U1输入端得电,电解冻带电源电路上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1和接触触点3得电;
由于第一开关电源U1输入端得电,第一开关电源U1输出端也得电,进而,启动继电器模块QJ得电、控制继电器模块KJ得电、 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得电、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得电、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得电、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得电、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得电、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得电。
按下启动开关K1,启动信号电路导通,第一继电器J1和第二继电器J2动作,第一继电器J1所管控的风扇电源电路形成回路,致使第一风扇F1得电运转、第二风扇F2得电运转、第三风扇F3得电运转,第一继电器J1所管控的第二时间信号电路也导通;
当太阳能温控探头WT3监测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值X1时,第三继电器J3动作,使得第一时间信号电路导通的同时第三时间信号电路也导通;
由于第一时间信号电路的导通,使得第六继电器J6以Y1时间开始计时动作,此时,第一接触器信号电路导通,第十二继电器J12动作,第十二继电器J12所管控的控制第一接触器电路形成回路,使得第一接触器KM1动作,由此电解冻带电源电路导通,致使第一电解冻带R11和第二电解冻带R12得电做功,Y1时间结束计时第六继电器J6停止动作,第六继电器J6恢复到原动作,致使第一电解冻带R11和第二电解冻带R12断电停止做功;
由于第三时间信号电路也导通,使得第八继电器J8以Y3时间结束计时才动作,此时,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导通的同时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也导通,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也导通;
由于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的导通,第九继电器J9动作,此时,虽然启动开关K1已经按下,第二继电器J2动作,使得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将连接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的相线导通到第九继电器J9常闭触点,但是第九继电器J9的动作,又使得第二继电器J2和第九继电器J9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形成断路,致使第二接触器KM2不动作,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不得电;
由于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也导通,使得第十三继电器J13和第十四继电器J14动作,加之启动开关K1已经按下,第一继电器J1所管控的第二时间信号电路也导通,致使第十三继电器J13和第十四继电器J14所共同管控的控制循环泵电路以Y2时间为间隔让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交替运转;
由于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也导通,使得第十七继电器J17动作,在此之前,因为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上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是导通的,所以,触发第十八继电器J18的信号触点CH18得电,使得第十八继电器J18动作,第十七继电器J17的动作与第十八继电器J18的动作,使得触发第十五继电器J15的信号触点CH15得电,进而第十五继电器J15动作,致使第十五继电器J15和第十六继电器J16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针对第一电动阀门DF1形成打开回路电路,第一电动阀门DF1开始打开,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到位时,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断开,使得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断路,第十八继电器J18与第十五继电器J15恢复到原动作,又致使第十五继电器J15和第十六继电器J16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形成的打开回路电路断开,第一电动阀门DF1保持打开状态。
至此,太阳能温控探头WT3监测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值X1时,通过Y1时间结束计时致使第一电解冻带R11和第二电解冻带断电停止做功,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不得电,还有让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交替运转,以及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并保持打开状态的操控,最终使得构成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热能循环开始运行。
当太阳能温控探头WT3监测的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X1时,第三继电器J3恢复到原动作,使得第一时间信号电路断路的同时第三时间信号电路也断路;
第一时间信号电路断路,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不计时,第六继电器J6也不动作;
由于第三时间信号电路也断路,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不计时,第八继电器J8恢复到原动作,此时,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断路的同时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也断路,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也断路;
由于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的断路,第九继电器J9恢复到原动作,此时,加之启动开关K1已经按下,第二继电器J2动作,使得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将连接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的相线导通到第九继电器J9常闭触点,便使得第二继电器J2和第九继电器J9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形成回路电路,致使第二接触器KM2动作,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得电,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的得电,第二开关电源U2相线输入端与零线输入端便得电,致使第一电加热棒R1、第二电加热棒R2、第三电加热棒R3、第四电加热棒R4、第五电加热棒R5、第六电加热棒R6通过第一分线电源电路得电做功,由于此时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监测的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X2,第四继电器J4是恢复到原动作状态的,进而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是断路,第十继电器J10不动作,第十继电器J10 所管控的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形成回路电路,使得第三接触器KM3动作,第三开关电源U3相线输入端与零线输入端便得电,致使第七电加热棒R7、第八电加热棒R8通过第二分线电源电路得电做功,还由于此时分流器温控探头WT2监测的温度值也小于设定温度值X3,第五继电器J5也是恢复到原动作的,进而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是断路,第十一继电器J11不动作,第十一继电器J11所管控的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形成回路电路,使得第四接触器KM4动作,第四开关电源U4相线输入端与零线输入端便得电,致使第九电加热棒R9、第十电加热棒R10 通过第三分线电源电路得电做功,由此,第一电加热棒R1、第二电加热棒R2、第三电加热棒R3、第四电加热棒R4、第五电加热棒R5、第六电加热棒R6、第七电加热棒R7、第八电加热棒R8、第九电加热棒R9、第十电加热棒R10全部得电做功;
由于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也断路,使得第十三继电器J13和第十四继电器J14恢复到原动作,加之启动开关K1已经按下,第一继电器J1所管控的第二时间信号电路仍是导通,致使第十三继电器J13和第十四继电器J14所共同管控的控制循环泵电路以Y2时间为间隔让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交替运转,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交替运转停止;
由于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也断路,使得第十七继电器J17恢复到原动作,在此之前,因为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上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是导通的,所以,触发第十九继电器J19的信号触点CH19得电,使得第十九继电器J19动作,第十七继电器J17的恢复到原动作与第十九继电器J19的动作,使得触发第十六继电器J16的信号触点CH16得电,进而第十六继电器J16动作,致使第十五继电器J15和第十六继电器J16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针对第一电动阀门DF1形成关闭回路电路,第一电动阀门DF1开始关闭,第一电动阀门DF1关闭到位时,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断开,使得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断路,第十九继电器J19与第十六继电器J16恢复到原动作,又致使第十五继电器J15和第十六继电器J16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形成的关闭回路电路断开,第一电动阀门DF1保持关闭状态。
至此,太阳能温控探头WT3监测的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X1时,通过第二接触器KM2动作,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得电,致使第一电加热棒R1、第二电加热棒R2、第三电加热棒R3、第四电加热棒R4、第五电加热棒R5、第六电加热棒R6、第七电加热棒R7、第八电加热棒R8、第九电加热棒R9、第十电加热棒R10全部得电做功,还有让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交替运转,以及第一电动阀门DF1关闭并保持关闭状态的操控,最终使得构成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开始运行;
在电加热主机系统的热能循环运行过程中,当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监测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值X2时,第四继电器J4动作,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导通,使得第十继电器J10动作,致使第十继电器J10所管控的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形成断路电路,第三开关电源U3断电,第七电加热棒R7、第八电加热棒R8断电停止做功,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监测的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X2时,第七电加热棒R7、第八电加热棒R8再次得电做功,当分流器温控探头WT2监测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值X3,第五继电器J5动作,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导通,使得第十一继电器J11动作,致使第十一继电器J11所管控的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形成断路电路,第四开关电源U4断电,第九电加热棒R9、第十电加热棒R10断电停止做功,分流器温控探头WT2监测的温度值也小于设定温度值X3时,第九电加热棒R9、第十电加热棒R10 再次得电做功。
在循环泵手控电路中,由于电路总开关QF的开启,第一开关电源U1输入端得电,所以当向上拨动手控第一开关K2,使得手控第一开关K2中触点1与手控第一开关K2上触点2接通,再按下并按住手控第二开关K3,使得手控第二开关K3上触点2和手控第二开关K3下触点3得电,致使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形成回路电路导通,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便同时运转,松开手控第二开关K3,使得手控第二开关K3上触点2和手控第二开关K3下触点3断电,致使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形成的回路电路断路,第一循环泵G1和第二循环泵G2便同时停止运转,当向下拨动手控第一开关K2,使得手控第一开关K2中触点1与手控第一开关K2下触点3接通,再按下并按住手控第三开关K4,使得手控第三开关K4上触点2和手控第三开关K4下触点3得电,致使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形成回路电路导通,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便同时运转,松开手控第三开关K4,使得手控第三开关K4上触点2和手控第三开关K4下触点3断电,致使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形成的回路电路断路,第三循环泵G3和第四循环泵G4便同时停止运转,当拨正手控第一开关K2,使得手控第一开关K2中触点1与手控第一开关K2上触点2和手控第一开关K2下触点3都不接通,手控第二开关K3中触点1不得电,手控第三开关K4中触点1也不得电,此时,按下手控第二开关K3或按下手控第三开关K4,第一循环泵G1、第二循环泵G2、第三循环泵G3、第四循环泵G4都无法形成回路电路导通。
手动控制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是由于电路总开关QF的开启,将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与控制继电器模块KJ上触发第十五继电器J15的信号触点CH15相连接,致使第十五继电器J15和第十六继电器J16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针对第一电动阀门DF1直接形成打开回路电路,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第一电动阀门DF1打开后,再将此电路连接断开,致使直接形成的打开回路电路断开,第一电动阀门DF1保持打开状态;
手动控制关闭第一电动阀门DF1,是由于电路总开关QF的开启,将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与控制继电器模块KJ上触发第十六继电器J16的信号触点CH16相连接,致使第十五继电器J15和第十六继电器J16所共同管控的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针对第一电动阀门DF1直接形成关闭回路电路,第一电动阀门DF1关闭,第一电动阀门DF1关闭后,再将此电路连接断开,致使直接形成的关闭回路电路断开,第一电动阀门DF1保持关闭状态。
检测第一电加热棒R1是否正常得电做功,是通过在第一电加热棒R1得电期间,将检测插排CP的触点B另一端与触点A一端的连接断开,进行电流检测来完成的,检测完毕后,再将检测插排CP的触点B另一端与触点A一端连接,检测第二电加热棒R2、第三电加热棒R3、第四电加热棒R4、第五电加热棒R5、第六电加热棒R6、第七电加热棒R7、第八电加热棒R8、第九电加热棒R9、第十电加热棒R10是否正常得电做功与检测第一电加热棒R1是否正常得电做功原理相同。
本发明中分流器是使初始注入注入管路的导热介质分流至其他管路的器件,分流器还是将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带来的温度较低的导热介质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性的供给给主机回路管路或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的器件,分流器起到过滤导热介质中的污垢并通过中箱口和排污管路将污垢排出的作用,分流器还起到分离出经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带来的气体,使气体沿顺注入管路升至注入罐再排出管路的作用;注入罐是导热介质初始注入时的缓存罐,注入罐还是直视导热介质液面位置的器件,注入罐还起着将分流器分离出经过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带来的气体排出管路的作用;主机排气罐是导热介质经过电加热主机加热后首先要流经的器件,主机排气罐起着将导热介质被电加热主机加热而产生的气体分离出并排出管路的作用,主机排气罐还起着初始注入导热介质时,将电加热主机内的空气排出电加热主机的作用;
本发明中散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副箱、保温套管、电解冻带、电加热棒、电动阀门、温度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均为市购产品。
Claims (7)
1.一种电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由电加热主机(19)和箱体组成,箱体由管路控制箱(5)和电路控制箱(1)组成;
电加热主机(19)在管路控制箱(5)内,
电加热主机(19)上安装分流器(24),
管路控制箱(5)与电路控制箱(1)之间设有隔离板(3);
管路控制箱(5)内的顶部安装有注入罐(4),注入罐(4)的罐盖(401)、注入口(402)和安装在管路排气口(403)上的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位于管路控制箱(5)的外部;
电路控制箱(1)由电路管路、电路连接板(7)、控制电路(2)组成;其中,电路管路由左路电路管路(25)、中路电路管路(30)、右路电路管路(12)和上路电路管路(6)组成,
左路电路管路(25)、中路电路管路(30)、右路电路管路(12)和上路电路管路(6)穿过隔离板(3)连接并延伸到管路控制箱(5),其中,上路电路管路(6)的另一端有电路连接板(7),电路控制箱(1)内还有控制电路(2);
电加热主机(19)由电加热棒(1904)、加热箱(1907)、左端盖(1912)、右端盖(1903)、主机外壳(1905)、主机保温层(1902)、内圈螺片(1911)、外圈螺片(1910)、主机螺栓(1913)、分流器固定板(1916)、主机支架(1915)和主机出口(1901)、主机入口(1906)、串箱缺口(1908)组成,其中,外圈螺片(1910)上设有凹陷(1909)和扰流小孔(1914);
各个加热箱(1907)内都设置有螺旋状的内圈螺片(1911)和外圈螺片(1910),内圈螺片(1911)在外圈螺片(1910)的中间,且内圈螺片(1911)和外圈螺片(1910)相互对应并紧密配合,外圈螺片(1910)的外侧与加热箱(1907)的内壁紧密配合,外圈螺片(1910)在与导流介质在该加热箱(1907)内总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一侧面上设有凹陷(1909),凹陷(1909)由外圈螺片(1910)的外侧至内侧渐深,形成偏心,凹陷(1909)在外圈螺片(1910)的内侧设置有扰流小孔(1914),最下端的加热箱(1907)下方设有主机入口(1906),最上端的加热箱(1907)上方设有主机出口(1901),且主机入口(1906)和主机出口(1901)与各串箱缺口(1908)是在各个加热箱(1907)左右两端错位设置的,各个加热箱(1907)的左侧有左端盖(1912)与各个加热箱(1907)用主机螺栓(1913)紧密配合,各个加热箱(1907)的右侧有右端盖(1903)与各个加热箱(1907)用主机螺栓(1913)紧密配合,电加热棒(1904)与内圈螺片(1911)配合,并以穿过外圈螺片(1910)和内圈螺片(1911)圆心的形式安装在左端盖(1912)和/或右端盖(1903)上,每个加热箱(1907)都对应安装一个电加热棒(1904),电加热主机(19)外侧有主机外壳(1905),主机外壳(1905)与各个加热箱(1907)、左端盖(1912)、右端盖(1903)之间的空隙有主机保温层(1902);
电加热主机(19)的正立面设置有分流器固定板(1916),电加热主机(19)的背面设置有主机支架(1915);分流器(24)通过分流器支架(2415)固定在电加热主机(19)的分流器固定板(1916)上;
分流器(24)由入口端盖(2405)、出口端盖(2414)、中箱(2403)、密封圈(2409)、过滤网(2412)、端盖挡气片(2407)、分流器螺栓(2402)、分流器支架(2415)和端盖上入口(2404)、端盖下入口(2408)、端盖上出口(2401)、端盖下出口(2413)、中箱口(2411)、大回口(2410)、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组成;
出口端盖(2414)通过密封圈(2409)紧密配合在中箱(2403)的一侧,入口端盖(2405)通过密封圈(2409)紧密配合在中箱(2403)的另一侧,出口端盖(2414)、中箱(2403)、入口端盖(2405)通过分流器螺栓(2402)紧固在一起,出口端盖(2414)上上下对应设置有端盖上出口(2401)和端盖下出口(2413),出口端盖(2414)上安装有过滤网(2412),入口端盖(2405)上上下对应设置有端盖上入口(2404)和端盖下入口(2408),入口端盖(2405)上还设置有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和大回口(2410)以及端盖挡气片(2407),大回口(2410)设置在入口端盖(2405)与中箱(2403)紧密配合的这一侧面下部,端盖挡气片(2407)径向设置在入口端盖(2405)内部底端的大回口(2410)与端盖下入口(2408)之间,中箱(2403)的底部设置有中箱口(2411),中箱(2403)的背面设置有分流器支架(2415);
注入罐(4)由罐盖(401)、上端盖(408)、下端盖(406)、视盅(404)、注入罐螺栓(407)和注入口(402)、管路排气口(403)、导入口(405)组成;
上端盖(408)紧密配合在视盅(404)的上部,下端盖(406)紧密配合在视盅(404)的下部,上端盖(408)、视盅(404)、下端盖(406)通过注入罐螺栓(407)紧固连接,上端盖(408)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402),注入口(402)上安置有罐盖(401),上端盖(408)的侧面设置有管路排气口(403),下端盖(406)的底部设置有导入口(405);
主机排气罐(11)由罐壳(113)、罐体(114)、罐体保温层(115)、罐体挡气片(111)和主机排气口(112)、罐体入口(116)、罐体出口(117)、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组成;
罐体(114)上上下对应设置有主机排气口(112)和罐体入口(116),罐体(114)的一侧面设置有罐体出口(117)和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罐体出口(117)在罐体(114)的下端,在罐体(114)内部底端的罐体入口(116)与罐体出口(117)之间还径向设置有罐体挡气片(111),在罐体(114)外部设置有罐壳(113),罐壳(113)与罐体(114)之间的空隙有罐体保温层(115);
管路控制箱(5)由管路主器件、管路辅器件和内部循环管路、注排管路、辅助管路以及管路口组成;其中,
管路主器件由分流器(24)、注入罐(4)、主机排气罐(11)组成;
分流器(24)的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上安装有分流器温控探头(WT2);
注入罐(4)的管路排气口(403)上安装有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
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入口(116)与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出口(1901)连接;
主机排气罐(11)的主机排气口(112)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
管路辅器件由膨胀罐(14)、第一循环泵(G1)、第二循环泵(G2)、第三循环泵(G3)、第四循环泵(G4)、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第一电动阀门(DF1)、第一手动阀门(SF1)、第二手动阀门(SF2)、第三手动阀门(SF3)、第四手动阀门(SF4)、第五手动阀门(SF5)、第六手动阀门(SF6)、第七手动阀门(SF7)、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自动泄压阀(XY1)、第一三通(ST1),第二三通(ST2)、第三三通(ST3)、第四三通(ST4)、第五三通(ST5)、第六三通(ST6)、第七三通(ST7)、第八三通(ST8)、第九三通(ST9)组成;
内部循环管路由供给管路、回路管路组成;其中,
供给管路由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主机供给管路(28)、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组成,供给管路外表面有保温套管(33);
回路管路由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主机回路管路(16)、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组成;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构成太阳能内部循环管路;
主机供给管路(28)、主机回路管路(16)构成主机循环管路;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构成散热器内部循环管路;
注排管路由注入管路(26)、排出管路(18)组成;
辅助管路由缓泄管路(15)、泄压排气管路(13)、排污管路(23)组成;
管路口由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导热介质排出口(17)、排污口(31)、泄压排气口(32)组成,管路口位于管路控制箱(5)外;
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一端连接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ST1)的一侧直通口,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从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一端开始至另一端依次串联安装第一手动阀门(SF1)和第一电动阀门(DF1);
主机供给管路(28)从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出口(117)引出后经第二手动阀门(SF2)连接第二三通(ST2)的旁通口,第二三通(ST2)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一三通(ST1)的旁通口;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ST1)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
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上出口(2401)引出后连接第三三通(ST3)的一侧直通口,第三三通(ST3)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和第一循环泵(G1)连接第四三通(ST4)的旁通口,第三三通(ST3)的旁通口经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和第二循环泵(G2)连接第四三通(ST4)的一侧直通口,第四三通(ST4)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三手动阀门(SF3)连接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
主机回路管路(16)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下出口(2413)引出后连接第五三通(ST5)的一侧直通口,第五三通(ST5)的旁通口经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和第三循环泵(G3)连接第六三通(ST6)的旁通口,第五三通(ST5)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和第四循环泵(G4)连接第七三通(ST7)的旁通口,第六三通(ST6)的一侧直通口与第七三通(ST7)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七三通(ST7)的另一侧直通口连接第八三通(ST8)的旁通口,第八三通(ST8)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入口(1906);
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的一端是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另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下入口(2408);
注入管路(26)一端连接注入罐(4)的导入口(405),另一端经第四手动阀门(SF4)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上入口(2404);
排出管路(18)一端连接第八三通(ST8)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经第五手动阀门(SF5)连接导热介质排出口(17);
缓泄管路(15)从第六三通(ST6)的另一侧直通口引出后连接第九三通(ST9)的一侧直通口,第九三通(ST9)的旁通口连接膨胀罐(14),第九三通(ST9)的另一侧直通口经自动泄压阀(XY1)和第六手动阀门(SF6)连接第二三通(ST2)的另一侧直通口;
泄压排气管路(13)是从自动泄压阀(XY1)的泄压小口和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排气小口引出,共同连接至泄压排气口(32);
排污管路(23)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中箱口(2411),另一端经第七手动阀门(SF7)连接排污口(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主机供给管路(28)、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主机回路管路(16)、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注入管路(26)、排出管路(18)、缓泄管路(15)、泄压排气管路(13)、排污管路(23)分别替换为,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的一端连接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另一端经第八手动阀门(SF8)连接第二电动阀门(DF2)的一侧直通口;
主机供给管路(28)从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出口(117)引出后经第二手动阀门(SF2)连接第二三通(ST2)的旁通口,第二三通(ST2)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二电动阀门(DF2)的旁通口;
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阀门(DF2)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
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上出口(2401)引出后依次连接第三电动阀门(F3)、第九手动阀门(SF9)、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
主机回路管路(16)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下出口(2413),端盖下出口(2413)连接第十三通(ST10)的一侧直通口,第十三通(ST10)的另一侧直通口连接第十一三通(ST11)的旁通口,第十一三通(ST11)的一侧直通口连接主机回路管路(16)另一端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入口(1906);
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一端连接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连接第十二三通(ST12)的一侧直通口,第十二三通(ST12)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五单向逆止阀门(DN5)和第五循环泵(G5)连接第十三三通(ST13)的旁通口,第十二三通(ST12)旁通口经第六单向逆止阀门(DN6)和第六循环泵(G6)连接第十三三通(ST13)一侧直通口,第十三三通(ST13)另一侧直通口连接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另一端分流器(24)的端盖下入口(2408);
注入管路(26)一端连接注入罐(4)的导入口(405),另一端经第四手动阀门(SF4)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上入口(2404);
排出管路(18)一端连接第十一三通(ST11)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经第五手动阀门(SF5)连接导热介质排出口(17);
缓泄管路(15)从第十三通(ST10)的旁通口引出后连接第九三通(ST9)的一侧直通口,第九三通(ST9)的旁通口连接膨胀罐(14),第九三通(ST9)的另一侧直通口经自动泄压阀(XY1)和第六手动阀门(SF6)连接第二三通(ST2)的另一侧直通口;
泄压排气管路(13)从自动泄压阀(XY1)的泄压小口和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排气小口引出,共同连接至泄压排气口(32);
排污管路(23)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中箱口(2411),另一端经第七手动阀门(SF7)连接排污口(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加热箱(1907)是以单排顺位的形式罗列的,上下相邻的加热箱(1907)之间通过串箱缺口(1908)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加热箱(1907)是以单排顺位的形式罗列的,上下相邻的加热箱(1907)之间通过串箱缺口(1908)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单体加热箱(1907)是以双排错位的形式罗列的,其中一排的单个加热箱(1907)与另一排相邻的加热箱(1907)通过串箱缺口(1908)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单体加热箱(1907)是以双排错位的形式罗列的,其中一排的单个加热箱(1907)与另一排相邻的加热箱(1907)通过串箱缺口(1908)连通。
7.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热采暖设备,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46)、副箱(35)、散热器(44)和外部循环管路;其中:
外部循环管路由散热器外部循环管路、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组成;其中,
散热器外部循环管路由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2)组成;
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由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组成;
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外表面有保温套管(33);
太阳能集热器(46)上有太阳能集热器入口(48)和太阳能集热器出口(47),太阳能集热器出口(47)处安装有太阳能温控探头(WT3);
副箱(35)上有副箱入口(36)、副箱出口(49)和副箱排气口(34);
散热器(44)上有散热器入口(43)和散热器出口(45);
在太阳能外部循环管路所穿过房屋墙体(38)的部分和房屋墙体(38)室外的部分,贴近管路表面与保温套管(33)之间还有电解冻带(37);
太阳能集热器(46)与副箱(35)通过副箱出口(49)与太阳能集热器入口(48)连接;
散热器外部供给管路(41)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另一端连接散热器入口(43);
散热器外部回路管路(42)一端连接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另一端连接散热器出口(45);
太阳能外部供给管路(40)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出口(47),另一端连接电热采暖设备中管路控制箱(5)的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
太阳能外部回路管路(39)一端连接电热采暖设备中管路控制箱(5)的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另一端连接副箱入口(36);
电解冻带(37)和太阳能温控探头(WT3)分别通过电热采暖设备中电路控制箱(1)的电路连接板(7)连接控制电路(2);
控制电路(2)由电路总开关(QF)、漏电保护器(RCD)、熔断器、接触器、开关电源、继电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检测插排(CP)、启动开关(K1)、循环泵手控开关、风扇和电源电路、信号电路、控制电路组成;其中,
熔断器由总电路熔断器、电加热棒熔断器、循环泵熔断器组成,其中总电路熔断器由第一熔断器(FU1)、第二熔断器(FU2)组成,电加热棒熔断器由第三熔断器(FU3)、第四熔断器(FU4)、第五熔断器(FU5)、第六熔断器(FU6)、第七熔断器(FU7)、第八熔断器(FU8)、第九熔断器(FU9)、第十熔断器(FU10)、第十一熔断器(FU11)、第十二熔断器(FU12)组成,循环泵熔断器由第十三熔断器(FU13)、第十四熔断器(FU14)、第十五熔断器(FU15)、第十六熔断器(FU16)组成;
接触器由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组成;
开关电源由第一开关电源(U1)、第二开关电源(U2)、第三开关电源(U3)、第四开关电源(U4)组成;
继电器模块由启动继电器模块(QJ)、控制继电器模块(KJ)组成;
温度控制模块由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组成;
时间控制模块由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组成;
循环泵手控开关由手控第一开关(K2)、手控第二开关(K3)、手控第三开关(K4)组成;
风扇由第一风扇(F1)、第二风扇(F2)、第三风扇(F3)组成;
第一电动阀门(DF1)内部有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和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
所述启动继电器模块(QJ)上有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上有第三继电器(J3),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上有第四继电器(J4),所述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上有第五继电器(J5),所述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上有第六继电器(J6),所述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上有第七继电器(J7),所述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上有第八继电器(J8),所述控制继电器模块(KJ)上有第九继电器(J9)、第十继电器(J10)、第十一继电器(J11)、第十二继电器(J12)、第十三继电器(J13)、第十四继电器(J14)、第十五继电器(J15)、第十六继电器(J16)、第十七继电器(J17)、第十八继电器(J18)、第十九继电器(J19);
所述检测插排(CP)上有触点A、触点B、触点C、触点D、触点E、触点F、触点G、触点H、触点I、触点J、触点K、触点L、触点M、触点N、触点O、触点P、触点Q、触点R、触点S、触点T;
电源电路由控制箱总电源电路、电解冻带电源电路、电加热棒总电源电路、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模块电源电路、风扇电源电路、循环泵电源电路组成,其中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由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组成;
信号电路由启动信号电路、第一温度信号电路、第二温度信号电路、第三温度信号电路、第一时间信号电路、第一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二时间信号电路、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三时间信号电路、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组成;
管控电路由控制第一接触器电路、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控制循环泵电路、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循环泵手控电路组成;
控制箱总电源电路,从输入电源开始,零线与相线依次串联连接电路总开关(QF)、漏电保护器(RCD)后,零线连接到第一熔断器(FU1)一端,相线连接第二熔断器(FU2)一端;
电解冻带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3,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1,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4与第一接触器(KM1)的接触触点2并联连接第一电解冻带(R11)输入端和第二电解冻带(R12)输入端;
电加热棒总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1,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3;
电加热棒分支电源电路,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2连接第二开关电源(U2)零线输入端,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4连接第二开关电源(U2)相线输入端,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2分别连接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4和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4,第二接触器(KM2)的接触触点4分别连接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2和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2后,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3连接第三开关电源(U3)零线输入端,第三接触器(KM3)的接触触点1连接第三开关电源(U3)相线输入端,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3连接第四开关电源(U3)零线输入端,第四接触器(KM4)的接触触点1连接第四开关电源(U4)相线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三熔断器(FU3)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B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四熔断器(FU4)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D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五熔断器(FU5)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F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六熔断器(FU6)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H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七熔断器(FU7)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J一端,第二开关电源(U2)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八熔断器(FU8)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L一端,检测插排(CP)的触点B另一端与触点A一端连接,触点D另一端与触点C一端连接,触点F另一端与触点E一端连接,触点H另一端与触点G一端连接,触点J另一端与触点I一端连接,触点L另一端与触点K一端连接,触点A另一端与第一电加热棒(R1)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C另一端与第二电加热棒(R2)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E另一端与第三电加热棒(R3)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G另一端与第四电加热棒(R4)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I另一端与第五电加热棒(R5)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K另一端与第六电加热棒(R6)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二开关电源(U2)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电加热棒(R1)负极输入端、第二电加热棒(R2)负极输入端、第三电加热棒(R3)负极输入端、第四电加热棒(R4)负极输入端、第五电加热棒(R5)负极输入端、第六电加热棒(R6)负极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三开关电源(U3)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九熔断器(FU9)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N一端,第三开关电源(U3)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熔断器(FU10)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P一端后,检测插排(CP)的触点N另一端与触点M一端连接,触点P另一端与触点O一端连接,触点M另一端与第七电加热棒(R7)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O 另一端与第八电加热棒(R8)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三开关电源(U3)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七电加热棒(R7)负极输入端、第八电加热棒(R8)负极输入端;
电加热棒分线电源电路中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四开关电源(U4)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一熔断器(FU11)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R一端, 第四开关电源(U4)的正极输出端串联第十二熔断器(FU12)后连接检测插排(CP)触点T一端,检测插排(CP)的触点R另一端与触点Q一端连接,触点T另一端与触点S一端连接,触点Q另一端与第九电加热棒(R9)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触点S另一端与第十电加热棒(R10)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分线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四开关电源(U4)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九电加热棒(R9)负极输入端、第十电加热棒(R10)负极输入端;
模块电源电路,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源(U1)零线输入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源(U1)相线输入端,第一开关电源(U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并对应并联连接启动继电器模块(QJ)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控制继电器模块(KJ)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 第一温度控制模块(WK1)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温度控制模块(WK2)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三温度控制模块(WK3)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一时间控制模块(SK1)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时间控制模块(SK2)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三时间控制模块(SK3)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入端;
风扇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1)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分别连接第一风扇(F1)正极输入端、第二风扇(F2)正极输入端、第三风扇(F3)正极输入端;风扇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风扇(F1)负极输入端、第二风扇(F2)负极输入端、第三风扇(F3)负极输入端;
循环泵电源电路的正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1)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连接第七继电器(J7)公共触点;循环泵电源电路的负极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循环泵(G1)负极输入端、第二循环泵(G2)负极输入端、第三循环泵(G3)负极输入端、第四循环泵(G4)负极输入端;
启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启动开关(K1)的触点2,启动开关(K1)的触点1分别与触发第一继电器(J1)的信号触点CH1和触发第二继电器(J2)的信号触点CH2相连接;
第一温度信号电路,太阳能温控探头(WT3)与触发第三继电器(J3)的信号触点CH3相连接;
第二温度信号电路,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与触发第四继电器(J4)的信号触点CH4相连接;
第三温度信号电路,分流器温控探头(WT2)与触发第五继电器(J5)的信号触点CH5相连接;
第一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继电器(J3)公共触点,第三继电器(J3)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六继电器(J6)的信号触点CH6相连接;
第二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1)公共触点,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与触发第七继电器(J7)的信号触点CH7相连接;
第二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J8)常开触点与触发第九继电器(J9)的信号触点CH9相连接;
第三时间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继电器(J3)公共触点,第三继电器(J3)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八继电器(J8)的信号触点CH8相连接;
第三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四继电器(J4)公共触点,第四继电器(J4)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继电器(J10)的信号触点CH10相连接;
第四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五继电器(J5)公共触点,第五继电器(J5)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一继电器(J11)的信号触点CH11相连接;
第一接触器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六继电器(J6)公共触点,第六继电器(J6)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二继电器(J12)的信号触点CH12相连接;
循环泵切换运转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J8)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三继电器(J13)的信号触点CH13和触发第十四继电器(J14)的信号触点CH14相连接;
第一电动阀门开关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公共触点,第八继电器(J8)常开触点与触发第十七继电器(J17)的信号触点CH17相连接;
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七继电器(J17)公共触点,第十七继电器(J17)常开触点连接第十八继电器(J18)常开触点,第十八继电器(J18)公共触点连接触发第十五继电器(J15)的信号触点CH15,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的触点3,第一电动阀门开到位开关(K6)的触点4连接触发第十八继电器(J18)的信号触点CH18;
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信号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七继电器(J17)公共触点,第十七继电器(J17)常闭触点连接第十九继电器(J19)常开触点,第十九继电器(J19)公共触点连接触发第十六继电器(J16)的信号触点CH16,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的触点2,第一电动阀门关到位开关(K5)的触点1连接触发第十九继电器(J19)的信号触点CH19;
控制第一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继电器(J12)公共触点,第十二继电器(J12)常开触点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线圈触点B1端,第一接触器(KM1)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二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J2)公共触点,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连接第九继电器(J9)常闭触点,第九继电器(J9)公共触点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线圈触点B1端,第二接触器(KM2)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三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十继电器(J10)公共触点,第十继电器(J10)常闭触点连接第三接触器(KM3)线圈触点B1端,第三接触器(KM3)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第四接触器电路,第二熔断器(FU2)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继电器(J11)公共触点,第十一继电器(J11)常闭触点连接第四接触器(KM4)线圈触点B1端,第四接触器(KM4)线圈触点A1端与第一熔断器(FU1)另一端相连接;
控制循环泵电路,第七继电器(J7)常开触点连接第十三继电器(J13)公共触点,第十三继电器(J13)常开触点串联第十三熔断器(FU13)后连接第一循环泵(G1)正极输入端,第七继电器(J7)常闭触点连接第十四继电器(J14)公共触点,第十四继电器(J14)常开触点串联第十四熔断器(FU14)后连接第二循环泵(G2)正极输入端,第十三继电器(J13)常闭触点串联第十五熔断器(FU15)后连接第三循环泵(G3)正极输入端,第十四继电器(J14)常闭触点串联第十六熔断器(FU16)后连接第四循环泵(G4)正极输入端;
控制第一电动阀门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五继电器(J15)常开触点和第十六继电器(J16)常开触点,第十五继电器(J15)公共触点连接第一电动阀门(DF1)电动机电源输入端5,第一电动阀门(DF1)电动机电源输入端6连接第十六继电器(J16)公共触点,第一开关电源(U1)负极输出端连接第十五继电器(J15)常闭触点和第十六继电器(J16)常闭触点;
循环泵手控电路,第一开关电源(U1)正极输出端连接手控第一开关(K2)中触点1,手控第一开关(K2)上触点2连接手控第二开关(K3)中触点1,手控第一开关(K2)下触点3连接手控第三开关(K4)中触点1,手控第二开关(K3)上触点2串联第十三熔断器(FU13)后连接第一循环泵(G1)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二开关(K3)下触点3串联第十四熔断器(FU14)后连接第二循环泵(G2)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三开关(K4)上触点2串联第十五熔断器(FU15)后连接第三循环泵(G3)正极输入端,手控第三开关(K4)下触点3串联第十六熔断器(FU16)后连接第四循环泵(G4)正极输入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33447.8A CN105546621B (zh) | 2016-01-19 | 2016-01-19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33447.8A CN105546621B (zh) | 2016-01-19 | 2016-01-19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46621A CN105546621A (zh) | 2016-05-04 |
CN105546621B true CN105546621B (zh) | 2016-12-14 |
Family
ID=5582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33447.8A Active CN105546621B (zh) | 2016-01-19 | 2016-01-19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466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69802B (zh) * | 2019-02-28 | 2020-11-20 | 新疆亿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将水热地暖改造成电热地暖的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57518Y (zh) * | 2000-11-24 | 2001-10-31 | 高振杰 | 太阳能电能互补热水、采暖装置 |
WO2001094861A1 (en) * | 2000-06-08 | 2001-12-13 | Thermowatt S.P.A. | A tubular-shaped heating element |
CN2469374Y (zh) * | 2001-02-27 | 2002-01-02 | 王佐峰 | 多热源供暖装置 |
WO2003016799A1 (en) * | 2001-08-21 | 2003-02-27 | Kwang Sik Kim | Heating device for hot-water tanks |
NL1031020C1 (nl) * | 2006-01-27 | 2007-07-30 | Daalderop Bv | Inrichting voor het verwarmen van tapwater. |
US20100282458A1 (en) * | 2009-05-08 | 2010-11-11 | Yale Ann | Carbon fiber heating source and heat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
CN204268572U (zh) * | 2014-11-13 | 2015-04-15 | 苏州英合伦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太阳能取暖系统 |
CN205372711U (zh) * | 2016-01-19 | 2016-07-06 | 齐大图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
2016
- 2016-01-19 CN CN201610033447.8A patent/CN1055466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94861A1 (en) * | 2000-06-08 | 2001-12-13 | Thermowatt S.P.A. | A tubular-shaped heating element |
CN2457518Y (zh) * | 2000-11-24 | 2001-10-31 | 高振杰 | 太阳能电能互补热水、采暖装置 |
CN2469374Y (zh) * | 2001-02-27 | 2002-01-02 | 王佐峰 | 多热源供暖装置 |
WO2003016799A1 (en) * | 2001-08-21 | 2003-02-27 | Kwang Sik Kim | Heating device for hot-water tanks |
NL1031020C1 (nl) * | 2006-01-27 | 2007-07-30 | Daalderop Bv | Inrichting voor het verwarmen van tapwater. |
US20100282458A1 (en) * | 2009-05-08 | 2010-11-11 | Yale Ann | Carbon fiber heating source and heat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
CN204268572U (zh) * | 2014-11-13 | 2015-04-15 | 苏州英合伦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太阳能取暖系统 |
CN205372711U (zh) * | 2016-01-19 | 2016-07-06 | 齐大图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太阳能电加热智能互补式热水站的设计与研制";徐建高;《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出版社;20121130;第0卷(第11期);第263-265页 * |
"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分析及应用前景";吴金星等;《压力容器》;压力窗口出版社;20140228;第31卷(第2期);第38-42页 * |
"螺旋管换热技术的研究现状综述";张小艳等;《制冷与空调》;制冷与空调出版社;20140228;第28卷(第1期);第75-80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46621A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75878U (zh) | 一种太阳能光电互补电热水器 | |
CN202004690U (zh) | 光伏发电供热系统 | |
CN201246891Y (zh) | 热泵式快速热水器 | |
CN205372711U (zh)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
CN202069459U (zh) | 一种嵌入式饮水机 | |
CN101294743B (zh) | 热水器冷热水置换循环装置 | |
CN201926135U (zh) | 以太阳能为主要热源的热水供给系统 | |
CN105546621B (zh) |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 | |
CN201575515U (zh) | 整体式环能机组系统 | |
CN201684755U (zh) | 一种新型湿式脉冲地热清洗器 | |
CN206724390U (zh) | 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 | |
CN205191940U (zh) | 一体化阳台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102261769B (zh) | 太阳能辅助空气能热泵系统 | |
CN110656792A (zh) | 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供卫生间系统 | |
CN201302285Y (zh) | 双热源组合式热水器 | |
CN103185400A (zh) | 无补水箱弯斜导流管温度阶跃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2034924U (zh) | 光电光热一体化、燃料电池及复合冷凝热泵耦合装置 | |
CN2818829Y (zh) | 一种自来水发电装置 | |
CN101634491B (zh) |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 |
CN2585045Y (zh) | 一种新型锅炉循环水机组 | |
CN112944676A (zh) | 一种带有热回收装置的热水系统和热水系统节能方法 | |
CN201575518U (zh) | 采暖系统 | |
CN204803032U (zh) | 风光互补双效低温压汽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3375744U (zh) |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加热一体水箱 | |
CN204923515U (zh) |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