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4045A -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 Google Patents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4045A
CN105534045A CN201510921242.9A CN201510921242A CN105534045A CN 105534045 A CN105534045 A CN 105534045A CN 201510921242 A CN201510921242 A CN 201510921242A CN 105534045 A CN105534045 A CN 105534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er
desktop
hutch
height
centimet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12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9212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4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4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4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31/00Service or tea tables, trolleys, or wagons
    • A47B31/04Service or tea tables, trolleys, or wagons fold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00Extensible tables
    • A47B1/04Extensible tables with supplementary leaves or drop leaves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y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在柜桌的桌面板下方的桌架内,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不同的方位,设置多个抽屉;在柜桌的多处桌旁坐人的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都必须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和容足空间;使餐桌的主要功能得到了提高,能够容纳的就餐人数增加,而且平添了分人、分屉、分类的存储与收纳的功能,各个抽屉都同时拉出存取物品时,不会相互遮盖而妨碍使用,也不易使本发明的柜桌失去平衡而倾翻,柜桌桌架上最上边的第一层抽屉在拉出时能够充分地外伸于桌面板之外。

Description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这是一种新式结构的桌子,可以用作室内面积较小家庭的小户型家具,不仅能克服市场上的现有同类产品的设计缺陷,而且平添了桌子类家具的存储及收纳的功能。
背景技术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具有多向分层抽屉的柜桌”(201410171635.8)和“具有多向分层抽屉的桌架装置”(201510011469.X)之中,示出了一种新式的多功能桌子——柜桌。柜桌兼具桌子和柜子这二者的功能,一方面,其桌面具备让坐姿使用者正常进行桌面作业的桌子功能;另一方面,在桌面板下方(由于取消了桌面板抽屉,于是桌面板直接连接着)的箱体式桌架内,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不同的方位,设置了多个抽屉,于是具备了柜子的存储与收纳的功能(在一般情况下,供多人使用的柜桌,N人桌设置N个抽屉),形成了系列化的多款产品。
柜桌的抽屉层数,一般来讲不会超过四层。其原因是,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适合于坐姿工作的桌面高度应当与使用者的身高及坐高相适应,因此桌面高度很有限,一般只是70多厘米,如果抽屉的层数过多,抽屉就会过浅即高度过小而失去了实用价值。
柜桌的结构,既可以用于中式桌子(例如中式餐桌),即桌面板为正多边形或圆形、桌子周围的人都是均匀地围桌而坐的这一类型的桌子;又可以用于桌面板为长方形的西餐桌,等等。
采用柜桌的理念,对于市场上的一些现有的相关产品进行精细分析,改进其设计,有时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目前市场上如宜家、曲美、百强等多个知名家具品牌都有一款设计相近的(用于小户型居室的)折叠餐桌,其号称“家里吃饭的人数总在变,有时是一、二个,有时却是一大群。大群朋友出现,怎么办?把餐桌的折页翻起来,尽情开吃!”但是,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进行精细分析,就能感受到,这款桌子存在着重大的隐性设计缺陷,使得其主要功能受到很大局限,且使用时有不方便之处:
如图1-3所示,宜家折叠餐桌的桌面是由桌面板1、左辅助桌面板13(由左竖直支撑架203支撑)、右辅助桌面板14(由右竖直支撑架204支撑)共同组成的;宜家折叠餐桌的使用过程是,若二个人就餐,是不能坐在图3中桌旁的A、B这二处的,因为桌面板1下边的柜体与桌面板1基本上是上下对齐的,在这二处方位的桌面板1下方没有容膝空间,因此A、B处的桌旁无法坐人(如果不翻开辅助桌面板,是无法供人就餐的),所以必须把左辅助桌面板13翻起来,让二个人坐在C、D处;若四个人就餐,就把右辅助桌面板14也翻起来,让第三、四人坐在E、F处;若是六个人就餐,就让第五、六人分别坐在G、H处,但此时坐得比较局促,使得尺寸为“宽度1500(600+300+600)mm×深度800mm×高度740mm”的宜家折叠餐桌的主要功能受限,一般只能供四个人就餐,六个人就很局促,与餐桌介绍所说的“大群朋友”差之甚远。
发明内容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的折叠餐桌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对于柜桌在哪些方位的桌面板下方必须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容足空间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并按照以上原则对于宜家折叠餐桌进行了改进设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包括桌面板及其下方的桌架,所述桌架包括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和底板,所述桌架分别在前背板和后背板两个方位上分割成为上、下两个层次空间,位于上边的第一个层次空间是前背板上边的开口之内的前向层次空间,设置有前向抽屉槽,对应向前边拉出的第一抽屉;位于下边的第二个层次空间是后背板下边的开口之内的后向层次空间,设置有后向抽屉槽,对应向后边拉出的第二抽屉;所述前向抽屉槽、后向抽屉槽平行且处于相反方向上,且成层叠状,且具有不同的高度;
优选的是,在前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前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外伸于前背板的外部,且要求至少达到一定的必要距离,以使桌面板的前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的第一深度L1;在后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后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外伸于后背板的外部,且要求至少达到一定的必要距离,以使桌面板的后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的第二深度L2
优选的是,所述底板下面连接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加长板条以放大底板的支撑面积,并且所述底板在桌架前侧方位上和后侧方位上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高度H4以提供必要的容足空间,所述高度H4为加长板条的高度加上固定脚或脚轮的高度。
优选的是,在左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左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并不外伸于左背板的外部,桌面板的左端与桌架大体上是上下对齐的;在右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右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并不外伸于右背板的外部,桌面板的右端与桌架大体上是上下对齐的。
优选的是,所述桌面板的左端、右端各铰接一块可以折叠收藏的左辅助桌面板和一块可以折叠收藏的右辅助桌面板,所述左、右辅助桌面板为矩形,或凹状圆弧边的支肘板形,以铰链连接于左背板上的左竖直支撑架支撑左辅助桌面板,以铰链连接于右背板上的右竖直支撑架支撑右辅助桌面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抽屉的屉面板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抽屉的高度为H2,在多数情况下,H1≥H2
优选的是,所述桌面板下方到第一抽屉之间空出一段垂线距离H3,所述垂线距离H3称为取物空间的高度,如此就增大了第一抽屉上方的空间,便于第一抽屉的拉出和推入,并且便于从第一抽屉中存取物品。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深度L1等于所述第二深度L2,且在20±5厘米的范围内。
优选的是,第一抽屉屉面板的高度H1为30至45厘米,第二抽屉的高度H2为15至30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高度H1为40厘米或35厘米,所述高度H2为20厘米或2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深度L1和所述第二深度L2均为20厘米或25厘米或1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取物空间的高度H3为15至2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高度H4为7至2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高度H4为10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桌面板的宽度为600mm左右,所述左、右辅助桌面板的宽度均为500mm至670mm左右。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该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包括桌面板及其下方的桌架,所述桌架包括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横隔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架分别在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的四个方位上由桌面板的边缘向桌面板下方的内部缩入一定的必要距离;所述桌架分别在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的四个方位上分割成为前、后、左、右四个层次空间,所述每一个层次空间设置有抽屉槽和对应的抽屉;所述的四个抽屉成层叠状,且具有不同的高度;所述底板与地面之间具有7至25厘米的空间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全部的四个抽屉均分360°的圆周,相邻的二个抽屉之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都是90°夹角;
优选的是,所述必要距离为15至2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必要距离为20厘米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桌子本身主要功能的加强与提高,如餐桌容纳就餐人数的增加,本发明的(如图4-7所示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若桌面的尺寸为“宽度1600(500+600+500)mm×深度800mm”,一般可供六人就餐,最多可供八人就餐(比现有的其他折叠餐桌多坐二人),而且使用过程更为方便与舒适;第二,柜桌充分利用桌下的闲置空间,在桌面板下方的箱体式桌架不太妨碍桌下容膝空间、容足空间的前提下,使柜桌增加了一个附加功能即存储与收纳的功能(存储与桌子主要功能相关的物品,如餐桌上存储与就餐相关的物品,这对于使用者来讲,不仅很有用,而且由于可以随手存取东西,所以很方便);第三,柜桌这种存储功能经常可以做到分人、分屉、分类进行收纳,例如使围柜桌而坐的每个人在多数情况下都能面对一个面积比较大的个人专用抽屉,用以收纳个人随身物品,具有一定的私秘性,使人感到方便,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第四,柜桌在分人、分屉、分类收纳时,多个抽屉都同时拉出存取物品,由于抽屉之间的空间层次、方位不全相同,因此抽屉之间不会相互遮盖而妨碍使用,也不易使桌子失去平衡而倾翻;第五,柜桌桌架上最上边的第一层抽屉在拉出时能够比较充分地外伸于桌面板之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宜家折叠餐桌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立体示意图(二个抽屉31、32全都处于拉出状态);
图5为图4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图中左、右辅助桌面板13、14及左、右竖直支撑架203、204均未示出);
图8为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四人柜桌)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C-C剖视示意图(图中不存在的桌面板1由双点划线表示);
图10为图8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是由桌面板及其下方的桌架构成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它体现了对于宜家折叠餐桌的改进设计,适合于就餐人数时多时少的小户型居室使用(适合一人至八人就餐),桌子平时不占地方、人多时能方便并迅速地扩大桌面,如图4-7所示,其中:
桌面板1是一块水平板面,呈矩形,桌面板1背面固接在桌架2的顶部上,如图5、6所示,在该桌面板1左端、右端各铰接一块可以折叠收藏的左辅助桌面板13和一块可以折叠收藏的右辅助桌面板14,该左、右辅助桌面板13、14为矩形(或凹状圆弧边的支肘板形),以(利用上、下二个铰链连接于左背板23上的)左竖直支撑架203(或90°支撑折叠合页等多种支撑方式)支撑左辅助桌面板13,以(利用上、下二个铰链连接于右背板24上的)右竖直支撑架204(或90°支撑折叠合页等多种支撑方式)支撑右辅助桌面板14;
当就餐人数较少时,如二人就餐,只需要使用桌面板1就够用了,无须翻开左、右辅助桌面板,于是将该左(右)辅助桌板13(14)收折到贴在桌架2的左(右)背板23(24)附近收藏,此时桌面较小,减少占用空间(其中板13、14在收折状态时如图5、6中的实线所示),二个客人坐在图6中的桌面板1的前边和后边(类似于图3中A、B这二处);当就餐人数增多时,例如六人至八人就餐,则将左(右)辅助桌面板13(14)翻转开达到水平状态,并旋转左(右)竖直支撑架203(204),支撑左(右)辅助桌面板13(14)与桌面板1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以增大餐桌的桌面面积(其中板13、14在翻转开达到水平状态时如图5、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六个客人坐在图6中桌面板1的前边和后边(类似于图3中A、B这二处)、左辅助桌面板13的前边和后边(类似于图3中C、D这二处)、右辅助桌面板14的前边和后边(类似于图3中E、F这二处),若有第七人则坐在左辅助桌面板13的左边(类似于图3中G这一处)、若有第八人则坐在右辅助桌面板14的右边(类似于图3中H这一处);
桌架2是由四块背板(一块前背板21、一块后背板22、一块左背板23、一块右背板24)、一块底板29固定构成,桌架2为长方体形(或棱台形、圆台形等),俯视为矩形或正方形(亦可改为弧形边的四边形甚至圆形),在底板29下面连接(图6中)全都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加长板条293、294以放大底板29的支撑面积,从而增加了桌子的稳定性,在加长板条293、294下面或设置固定脚,或设置多个带锁的脚轮291;
本实施例的桌架2分割成为上、下两个层次空间,如图7所示,位于上边的第一个层次空间,是前背板21上边的开口之内的前向层次空间,设置有前向抽屉槽431,对应向前边拉出的抽屉31(抽屉槽与所对应的抽屉,是通过抽屉两侧的导轨滑动配合的);位于下边的第二个层次空间,是后背板22下边的开口之内的后向层次空间,设置有后向抽屉槽432,对应向后边拉出的抽屉32;所述前向抽屉槽431(并抽屉31)、后向抽屉槽432(并抽屉32)反向平行(平行且处于相反方向上),且成层叠状,且具有不同的高度;抽屉31与32还可以设置为既可以向前边拉出、又可以向后边拉出的双向拉出式抽屉;
在多数情况下,供多人使用的柜桌,N人桌是在桌架上N个不同的方位、在不同的空间层次共设置N个抽屉,使得围桌而坐的每个人都能面对一个面积比较大的个人专用抽屉;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N人桌的抽屉少于N个,即某些方位根据需要并不设置抽屉,本实施例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供多人如八人使用)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它可以当作八人桌,但并未设置八个抽屉,如图6所示,它只在桌面板1的前边、后边这二个方位各设置了一个抽屉以提高存储与收纳的功能(在桌面板1的左边、右边这二个方位并未设置抽屉),使坐在桌子前、后两侧的客人都方便从抽屉中随时取物,由于抽屉的数量少,抽屉的高度就比较大,可以存储与收纳餐具(筷子、刀叉、小碟等)、调料、茶叶、餐巾纸、直立放置的各类酒瓶(白酒、葡萄酒、啤酒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描述的桌子(如图6所示)的前边、后边、左边、右边这四个方位,是相对于附图中的视图而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柜桌(及桌架)的定向而变化,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柜桌(及桌架)的前向(以某一个朝向人的方向定义为前向)而定义其他的方向及位置;
另外,对于桌面边缘的某一处位置,无论是视图中(如图6所示)桌面的前边、后边、左边、右边,都另外有该处桌面的外、内这样两个方向坐标,从桌面的该处桌边开始,以朝向(指向)桌旁坐姿者的方向为该处桌面的外部及向外方向,而相反方向为该处桌面的内部及向内方向;
柜桌的桌架与桌面板之间在空间位置关系方面(其前提是柜桌的桌面高度应当与使用者的身高以及坐高基本相适应,一般应当是70多厘米)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由于柜桌的桌面周围,在许多方位处都可以坐人以便进行坐姿的桌面工作,于是在柜桌旁每个可以坐人的方位处,在桌面板下方的箱体式桌架旁边,都必须留有柜桌在该方位处的容膝空间,以求容纳坐姿者的膝盖及双腿;在柜桌容膝空间的宽度、高度、深度这三个指标中,宽度、高度这二个指标是容易得到满足的,所以关键是要使柜桌在该方位处容膝空间的深度这个指标得到满足;在柜桌旁可以坐人的方位处,桌架(包括桌架上处于推入状态的抽屉)必须由桌面板边缘向桌面板下方的内部至少缩入一定的必要距离,或桌面板必须向桌架的外部至少外伸出一定的必要距离(这个“一定的必要距离”即该方位处容膝空间深度的最小值),这样才能比较舒适地容纳坐姿者的膝盖及双腿;此外,在桌旁并不能够坐人的方位处,柜桌的桌架与桌面板之间在空间位置关系方面,就无须满足在该方位处桌面板下方留有容膝空间的要求,即桌架(在该方位处)无须由桌面板边缘向桌面板下方的内部缩入,桌面也无须向桌架的外部外伸,在该方位处桌面板的边缘与桌架大体上是上下对齐的;
关于容膝空间的设置,柜桌与一般的桌子有很大差别,一般的桌子,只在某一个方位处坐人以便进行坐姿的桌面作业,因此只在这一方位的桌面板下方必须留有容膝空间;而柜桌是在周围的多处方位的桌旁都可以坐人以便进行坐姿的桌面作业,这样柜桌与一般的桌子相比较,在容膝空间这个概念上就产生了新的特点,在柜桌周围多个桌旁坐人的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都必须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在该方位上,容膝空间深度与桌架的水平截面深度形成一对矛盾,因为如果容膝空间深度的距离加大,人的膝盖及双腿会更加舒适,但同时桌架水平截面在该方向上的距离就会减小(除非同时加大在该方位上桌面板的深度),这样会影响桌架的存储空间与存储功能,所以这二者必须做到辩证的平衡,因此容膝空间的深度至少是取“一定的必要距离”,即必要的容膝空间深度,亦称容膝空间深度的最小值;实际的容膝空间深度,必须大于或等于这个最小值;
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强调桌面高度与坐姿使用者的身高以及坐高基本相适应这个前提?原因是,如果不是桌子,而是极矮的茶几,其面板高度比一般的桌子高度要低得多,这时其面板下方的桌架就不必向内缩入以留有容膝空间了;
关于容膝空间的设置,我们现在所讲的柜桌,其在桌面板下方取消了桌面板抽屉,于是桌面板直接连接着箱体式桌架;如果是一般的桌子,桌面板和(桌面板之下并紧贴着的、通常只有一层的)桌面板抽屉组成了桌面板屉箱,在桌面板屉箱下方连接着箱体式桌架,关于此类桌子,桌面板屉箱下方的箱体式桌架旁边必须留有容膝空间、容足空间,其设置原理与上边所述的也是一致的,只要用桌面板屉箱代替柜桌中的桌面板即可;
具体来说,对于如图5、6所示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桌架与桌面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满足的要求是:在前背板21附近的桌面板1的前侧,桌旁坐人就餐,该方位的桌面板1必须外伸于桌架2、前背板21、抽屉31(处于推入状态,推入之后抽屉31的屉面板与前背板21共处于同一垂直的平面上)的外部,且要求至少达到一定的必要距离,以使桌面板1的前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深度L1;在后背板22附近的桌面板1的后侧,也是桌旁坐人就餐,该方位的桌面板1必须外伸于桌架2、后背板22、抽屉32(处于推入状态,推入之后抽屉32的屉面板与后背板22共处于同一垂直的平面上)的外部,且要求至少达到一定的必要距离,以使桌面板1的后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深度L2;由于在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中桌面板1的前边、后边二个方位处,桌面板下方都留有了必要的容膝空间,所以在这二个方位处(类似于图3中宜家折叠餐桌的A、B这二处)桌旁可以坐人就餐,因此,与宜家折叠餐桌相比较,本实施例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容纳的就餐人数就增加了二人,而且使用过程更为方便与舒适:在左背板23附近的桌面板1的左侧,桌旁不坐人就餐(因为是把辅助桌面板13翻转开之后,在辅助桌面板13的旁边坐人),因此该方位的桌面板1并不外伸于桌架2、左背板23的外部,桌面板1的左端与桌架2大体上是上下对齐的,即桌面板1的左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无须留有容膝空间;同样,在右背板24附近的桌面板1的右侧,桌旁不坐人就餐,因此该方位的桌面板1并不外伸于桌架2、右背板24的外部,桌面板1的右端与桌架2大体上是上下对齐的,即桌面板1的右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无须留有容膝空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坐姿工作,由于人们的坐姿有差别,因此对于桌面板下方容膝空间深度的距离要求是有差别的,这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的,例如,餐桌对于容膝空间深度的距离要求就比较短(即桌面板外伸到桌架之外的距离比较短,一般在20厘米左右才够用,如上述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容膝空间的深度适合于取值为L1=L2=20±5厘米);而学习桌、办公桌对于容膝空间深度的距离要求就比较长一些;
柜桌的桌架与地面之间在空间位置关系方面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桌架的底板29下方与地面之间,在桌旁可以坐人进行坐姿桌面工作的方位处,必须留有必要的容足空间,以求容纳坐姿者的双脚(在桌旁不能够坐人的方位处,有时在底板29下方也需要留有必要的容足空间以容纳立姿者的双脚);在柜桌容足空间的宽度、高度、深度这三个指标中,宽度、深度这二个指标容易得到满足,所以关键是要使柜桌在该方位处容足空间的高度这个指标得到满足;容足空间的高度与桌架的高度形成一对矛盾,因为如果容足空间的高度加大,人的双脚会更加舒适,但同时桌架及桌架上抽屉的高度就会减小,会影响桌架的存储功能,所以这二者必须做到辩证的平衡,因此容足空间的高度至少要取必要的容足空间高度,即容足空间高度的最小值,而实际的容足空间高度,必须大于或等于这个最小值;在本实施例中,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在前侧、后侧这二个桌旁坐人方位的容足空间高度H4为加长板条293、294的高度加上固定脚或脚轮291的高度,大约在10厘米左右(一般可以取7-25厘米),才能比较舒适地容纳人的双脚脚面;
由于在桌面板下方必须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及容足空间,于是柜桌的桌架必须由桌面边缘向内缩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桌架上的位于桌面板下方、且在最上边的第一层抽屉,因为缩入桌面板下方的内部,距离桌面板边缘比较远,所以柜桌的第一层抽屉存在着拉不太出来的问题,即拉出之后外伸于桌面板之外的距离过短,由于紧贴着桌面板,以致于手伸不进抽屉,存取物品不方便(除了第一层抽屉之外,其他各层抽屉则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只要拉出后超过上一层抽屉,就可以方便地存取物品了);
对于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把柜桌桌架上最上边的第一层抽屉向下平移,即桌面板下方到桌架上的第一层抽屉之间空出一段垂线距离H3(称为取物空间的高度)的桌架不安排抽屉(如图10中的抽屉31),这样就增大了第一层抽屉上方的空间高度,便于第一层抽屉的拉出和推入,并且便于从第一层抽屉中存取物品;
如图7所示,抽屉31的屉面板的高度为H1(30至45厘米,优选为40厘米左右),抽屉32的高度为H2(15至30厘米,优选为20厘米左右),在多数情况下,H1≥H2;位于桌面板下方的第一层抽屉31两侧的屉旁板(侧板)比较矮,在屉旁板的上边留有取物空间H3(一般为15-25厘米,优选为20厘米左右),便于从抽屉的两侧来存取物品,以此来解决第一层抽屉拉出距离不足的问题,此法与将第一层抽屉向下平移的方法实质上是相似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桌子本身主要功能的加强与提高,如餐桌容纳就餐人数的增加,本发明的(如图4-7所示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若桌面的尺寸为“宽度1600(500+600+500)mm×深度800mm”[或“宽度2010(670+670+670)mm×深度900mm”,或其中每一个尺寸都根据具体需求适当地放大或缩小一些],一般可供六人就餐,最多可供八人就餐(比现有的其他折叠餐桌多坐二人),而且使用过程更为方便与舒适;第二,柜桌充分利用桌下的闲置空间,在桌面板下方的箱体式桌架不太妨碍桌下容膝空间、容足空间的前提下,使柜桌增加了一个附加功能即存储与收纳的功能(存储与桌子主要功能相关的物品,如餐桌上存储与就餐相关的物品,这对于使用者来讲,不仅很有用,而且由于可以随手存取东西,所以很方便);第三,柜桌在分人、分屉、分类收纳时,多个抽屉都同时拉出存取物品,由于抽屉之间的空间层次、方位不全相同,因此抽屉之间不会相互遮盖而妨碍使用,也不易使桌子失去平衡而倾翻;第四,柜桌桌架上最上边的第一层抽屉在拉出时能够比较充分地外伸于桌面板之外;第五,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除了当作餐桌之外,还可以一桌多用,兼做办公桌、书桌、学习桌、电脑桌、棋牌桌等。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四人柜桌),如图8-10所示,它在前、后、左、右的四个方位上各有一个抽屉为31、32、33、34,其全部的四个抽屉均分360°的圆周,相邻的二个抽屉之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都是90°夹角;
此实施例是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具有多向分层抽屉的桌架装置”(申请号201510011469.x)中的第二实施例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
1、如图9所示,在四人柜桌的周边四个方位包括前边(前背板21和抽屉31所处方位)、后边(后背板22和抽屉32所处方位)、左边(左背板23和抽屉33所处方位)、右边(右背板24和抽屉34所处方位),在其中每个方位,桌架2都必须由桌面板1的边缘向桌面板下方的内部缩入一定的必要距离,此即容膝空间的深度,四个方位的容膝空间的深度都在20厘米左右(一般为15-25厘米);
2、如图9所示。底板29在上述四个方位若不向桌架2的内部凹入(凹入处由虚线表示),则必然会妨碍该方位处的容膝空间及容足空间,因此,底板29的凹入处应与桌架2的俯视图边缘处于相切的位置;而且,底板29与地面之间的空间高度(容足空间的高度,即脚轮的高度)在10厘米左右(一般为7-25厘米)。
除了以上二个实施例之外,本发明中关于柜桌的的容膝空间、容足空间的原理,可以推广应用到六人柜桌、八人柜桌等多人使用的多屉柜桌;还可以推广到在桌面板下方有二个桌架的柜桌,等等。

Claims (19)

1.一种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包括桌面板及其下方的桌架,所述桌架包括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架分别在前背板和后背板两个方位上分割成为上、下两个层次空间,位于上边的第一个层次空间是前背板上边的开口之内的前向层次空间,设置有前向抽屉槽,对应向前边拉出的第一抽屉;位于下边的第二个层次空间是后背板下边的开口之内的后向层次空间,设置有后向抽屉槽,对应向后边拉出的第二抽屉;所述前向抽屉槽、后向抽屉槽平行且处于相反方向上,且成层叠状,且具有不同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在前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前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外伸于前背板的外部,且要求至少达到一定的必要距离,以使桌面板的前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的第一深度L1;在后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后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外伸于后背板的外部,且要求至少达到一定的必要距离,以使桌面板的后侧方位处的桌面板下方留有必要的容膝空间的第二深度L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面连接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加长板条以放大底板的支撑面积,并且所述底板在桌架前侧方位上和后侧方位上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高度H4以提供必要的容足空间,所述高度H4为加长板条的高度加上固定脚或脚轮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在左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左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并不外伸于左背板的外部,桌面板的左端与桌架大体上是上下对齐的;在右背板附近的桌面板的右侧,该方位的桌面板并不外伸于右背板的外部,桌面板的右端与桌架大体上是上下对齐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桌面板的左端、右端各铰接一块可以折叠收藏的左辅助桌面板和一块可以折叠收藏的右辅助桌面板,所述左、右辅助桌面板为矩形,或凹状圆弧边的支肘板形,以铰链连接于左背板上的左竖直支撑架支撑左辅助桌面板,以铰链连接于右背板上的右竖直支撑架支撑右辅助桌面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屉的屉面板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抽屉的高度为H2,在多数情况下,H1≥H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下方到第一抽屉之间空出一段垂线距离H3,所述垂线距离H3称为取物空间的高度,如此就增大了第一抽屉上方的空间,便于第一抽屉的拉出和推入,并且便于从第一抽屉中存取物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L1等于所述第二深度L2,且在20±5厘米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第一抽屉屉面板的高度H1为30至45厘米,第二抽屉的高度H2为15至30厘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H1为40厘米或35厘米,所述高度H2为20厘米或25厘米。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L1和所述第二深度L2均为20厘米或25厘米或15厘米。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空间的高度H3为15至25厘米。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H4为7至25厘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H4为10厘米。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的宽度为600mm左右,所述左、右辅助桌面板的宽度均为500mm至670mm左右。
16.一种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包括桌面板及其下方的桌架,所述桌架包括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横隔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架分别在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的四个方位上由桌面板的边缘向桌面板下方的内部缩入一定的必要距离;所述桌架分别在前背板、后背板、左背板、右背板的四个方位上分割成为前、后、左、右四个层次空间,所述每一个层次空间设置有抽屉槽和对应的抽屉;所述的四个抽屉成层叠状,且具有不同的高度;所述底板与地面之间具有7至25厘米的空间高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部的四个抽屉均分360°的圆周,相邻的二个抽屉之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都是90°夹角。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必要距离为15至25厘米。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四向分层抽屉的柜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必要距离为20厘米左右。
CN201510921242.9A 2015-12-11 2015-12-11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Pending CN105534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1242.9A CN105534045A (zh) 2015-12-11 2015-12-11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1242.9A CN105534045A (zh) 2015-12-11 2015-12-11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4045A true CN105534045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1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1242.9A Pending CN105534045A (zh) 2015-12-11 2015-12-11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40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1803A (zh) * 2018-02-24 2018-05-18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紧凑型伸缩桌子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5255A (zh) * 2014-04-25 2015-06-03 苏垣 具有多向分层抽屉的桌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5255A (zh) * 2014-04-25 2015-06-03 苏垣 具有多向分层抽屉的桌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1803A (zh) * 2018-02-24 2018-05-18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紧凑型伸缩桌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71294A1 (en) Expandable seating furniture
US9872573B1 (en) Convertible bar cabinet
CN104665255A (zh) 具有多向分层抽屉的桌架装置
CN105534045A (zh) 柜桌式二屉折叠餐桌
CN206354685U (zh) 多功能屏风办公桌
CN203885053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皮艺沙发床
CN108272258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衣柜
CN204670694U (zh) 一种老年化社会趋势下的智能化多功能书柜
US2046398A (en) Combination cabinet
CN105832029A (zh) 一种带桌板的沙发躺椅
CN208676751U (zh) 多功能床
CN207152288U (zh) 一种多功能厨房半高柜
CN202017356U (zh) 多功能书房
CN104510194A (zh) 一种6s学生公寓多功能家具
CN204764346U (zh) 一种多功能沙发
CN105996565A (zh) 一种新型榻榻米床
CN209629105U (zh) 改进的收纳柜结构
CN217658631U (zh) 一种可收纳式组合桌椅
CN206699824U (zh) 组合式四星桌
CN219699412U (zh) 一种可折叠带桌椅立式书柜
CN208002437U (zh) 一种房间榻榻米桌子收纳箱
CN221105127U (zh) 一种家用和办公两用的收纳折叠桌
CN108323968A (zh) 一种拼装式多用途组合家具
CN212507559U (zh) 可变极小户型
CN210300070U (zh) 一种组合式茶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