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2054A - 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2054A
CN105532054A CN201480050781.3A CN201480050781A CN105532054A CN 105532054 A CN105532054 A CN 105532054A CN 201480050781 A CN201480050781 A CN 201480050781A CN 105532054 A CN105532054 A CN 105532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b
synchronous
signal
cell
comm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07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2054B (zh
Inventor
李润贞
安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32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2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0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1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8Time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87Inter base stations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96Over the air autonomous synchronisation, e.g. by monitoring network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04W56/009Closed loop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96Network synchron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射频(RF)单元,该射频(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操作地耦合到RF单元,其中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RF单元发送信号,其中处理器执行与相邻小区的网络同步。

Description

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用于eNB的网络同步的技术。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3GPP版本8的改进版本。3GPP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3GPPLTE采用具有至多四个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近年来,对作为3GPPLTE的演进的3GPP高级LTE(LTE-A)正在进行讨论。
3GPPLTE(A)系统的商业化最近加速。响应于对于可以在确保移动性的同时支持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容量的服务以及语音服务的用户需求,LTE系统更快速地扩展。LTE系统提供低的传输延时、高的传输速率以及系统容量,以及增强的覆盖。
为了增加用户的服务需求的容量,增加带宽可能是必要的,载波聚合(CA)技术或者在节点内载波或者节点间载波上的资源聚合已经被开发以有效地使用分段的小的带,其目标是通过将频域中多个在物理上非连续的带分组获得如同使用逻辑上更宽的带的效果。通过载波聚合分组的单独的单位载波被称为分量载波(CC)。对于节点间资源聚合,针对每个节点,可以建立载波组(CG),其中一个CG能够具有多个CC。通过单个带宽和中心频率定义每个CC。
通过多个CC在宽带中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系统被称为多分量载波系统(多CC系统)或者CA环境。其中通过多个CC在宽带中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系统被称为节点间资源聚合或者双连接环境。多分量载波系统和双连接系统通过使用一个或者多个载波执行窄带和宽带这两者。例如,当每个载波对应于20MHz的带宽时,可以通过使用五个载波支持最多100MHz的带宽。
在此情形下,不同类型的小区被用于增强无线通信的性能。例如,用户设备能够通过多个eNB发送/接收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网络同步以增强信道质量等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增强eNB的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使用源小区的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信令增强以利用eNB之间的接口来支持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网络同步的设备,其包括射频(RF)单元,该射频(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操作地耦合到RF单元,其中处理器被配置用于经由RF单元发送信号,其中处理器执行与相邻小区的网络同步。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用于网络同步的方法,包括从用户设备和/或小区接收信号;执行与相邻小区的网络同步以及将信号发送到用户设备或者小区。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增强eNB的网络同步。
根据本发明,使用源小区能够增强网络同步。
根据本发明,利用eNB之间的接口能够增强网络同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载波聚合(CA)技术的示例性概念。
图3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4示出应用本发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图5示出对宏小区和小小区的双连接的视图。
图6示出支持双连接的协议架构的示例。
图7描述本地网络同步场景的示例。
图8简要地描述网络同步和UE接收定时差的示例。
图9简要地描述宏协助的网络同步。
图10简要地描述基于传播延迟的定时对齐的示例。
图11(a)和图11(b)简要地描述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关系的示例。
图12简要地描述从宏小区获取同步信号的示例性同步间隙。
图13简要地描述用于DL和UL的不同帧边界。
图14简要地描述ICIC帧边界未对齐的示例性情况。
图15简要地描述需要网络同步的双连接的示例性情况。
图16(a)和图16(b)简要地描述对齐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示例。
图17简要地描述校准的示例。
图18是简要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eNB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称为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者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E-UTRAN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至少一个基站(BS)20将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提供给用户设备(UE)10。UE10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被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设备等。BS20通常是固定站,其与UE10通信,并且可以被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演进的节点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小区、节点B、或者节点等。
被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址方案没有被限制。即,能够使用诸如CDMA(码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多址)、SC-FDMA(单载波FDMA)、OFDM-FDMA、OFDM-TDMA、OFDM-CDMA等等的各种多址方案。对于上行链路传输与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通过使用不同时间进行传输的TDD(时分双工)方案或通过使用不同频率进行传输的FDD(频分双工)方案。
BS20借助于X2接口相互连接。BS20还借助于S1接口连接到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30,更具体地说,通过S1-MME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且通过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
EPC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并且这样的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S-GW是以E-UTRAN作为端点的网关。P-GW是以PDN作为端点的网关。
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较低的三个层,能够将在UE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划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之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通过使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来控制在UE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和BS之间交换RRC消息。
更加详细地,解释用于用户平面(U平面)和控制平面(C平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PHY层通过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经由输送信道连接到媒质接入控制(MAC)层,其是PHY层的上层。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MAC层和PHY层之间传送。根据经由无线电接口如何以及利用什么特性传输数据来分类传输信道。通过物理信道,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射器的PHY层和接收器的PHY层之间传输。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调制物理信道,并且可以利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和对通过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信道提供给的物理信道的传输块的复用/解复用。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将服务提供给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SDU的级联、分割、以及重组。为了确保无线电承载(RB)要求的各种类型的服务的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非应答模式(UM)、以及应答模式(AM)。AMRLC通过使用自动重传请求(ARQ)提供误差校正。
在用户平面中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传送、报头压缩、以及加密。在控制平面中的PDCP层的功能包括控制平面数据传送和加密/完整性保护。
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RRC层用作与无线电承载(RB)的配置、重新配置以及释放关联地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RB是由第一层(即,PHY层)和第二层(即,MAC层、RLC层、以及PDCP层)提供的逻辑路径,用于UE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送。
RB的设置意指用于指定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特性以提供特定服务并且用于确定相应的详细参数和操作的过程。RB能够被划分成两种类型,即,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SRB被用作用于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的路径。DRB被用作用于在用户平面中发送用户数据的路径。
当在UE的RRC层和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时,UE是处于RRC连接的状态(也可以被称为RRC连接模式),否则UE是处于RRC空闲状态(其也可以被称为RRC空闲模式)。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载波聚合(CA)技术的示例性概念。
参看图2,图示在聚合多个CC(在本示例中,3个载波存在)的3GPPLTE-A(LTE-高级)系统中考虑的下行链路(DL)/上行链路(UL)子帧结构,UE能够同时监控和接收来自多个DLCC的DL信号/数据。然而,即使小区正在管理N个DLCC,网络也只可以配置UE具有M个DLCC,其中M≤N,使得DL信号/数据的UE监控被限于M个DLCC。此外,网络可以配置L个DLCC作为主要DLCC,UE应该优先地、或者UE特定地、或者小区特定地监控/接收DL信号/数据,其中L≤M≤N。因此,根据其UE的能力,UE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载波(载波1或更多的载波2...N)。
根据它们是否被激活,载波或者小区可以被划分为主分量载波(PCC)和辅分量载波(SCC)。PCC始终被激活,而SCC根据特定条件被激活或者停用。即,PCell(主服务小区)是UE最初在数个服务小区之间建立连接(或者RRC连接)的资源。PCell用作关于多个小区(CC)的信令的连接(或者RRC连接),并且是用于管理作为与UE有关的连接信息的UE上下文的特殊的CC。此外,当PCell(PCC)建立与UE的连接并且因此处于RRC连接的状态时,PCC始终存在于激活状态。SCell(辅助服务小区)是除了PCell(PCC)之外被指配给UE的资源。SCell是除了PCC之外的用于附加的资源指配等等的扩展的载波,并且能够被划分成激活状态和停用状态。SCell最初处于停用状态。如果SCell被停用,则其包括在SCell上没有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没有报告SCell的CQI/PMI/RI/PTI,在SCell上没有发送UL-SCH,在SCell上没有监控PDCCH,没有监控SCell的PDCCH。UE在此TTI中接收激活或者停用SCell的激活/停用MAC控制元素。
为了增强用户吞吐量,也考虑允许在一个以上的eNB/节点上的节点间资源聚合,其中UE可以被配置有一个以上的载波组。逐个载波组地配置PCell,其特别是不可以被停用。换言之,一旦其被配置到UE,每个载波组的PCell可以保持其状态始终激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不包括作为主PCell的服务小区索引0的载波组中与PCell相对应的服务小区索引i不能够被用于激活/停用。
更加具体地,在服务小区索引0是PCell并且服务小区索引3是第二载波组的PCell的两个载波组场景中,如果通过一个载波组配置服务小区索引0、1、2而通过另一载波组配置服务小区索引3、4、5,则仅与1和2相对应的比特被假定为对于第一载波组小区激活/停用消息有效,而与4和5相对应的比特被假定为对于第二载波组小区激活/停用来说是有效的。为了在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的PCell之间进行一些区分,在下文中第二载波组的PCell能够被注明为S-PCell。在此,服务小区的索引可以是对每个UE相对地确定的逻辑索引,或者可以用于指示特定频带的小区的物理索引。CA系统支持自载波调度的非跨载波调度,或者跨载波调度。
图3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参考图3,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并且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传输一个子帧所花费的时间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OFDM符号是用于表示一个符号时段,因为在3GPPLTE系统中使用下行链路OFDMA,并且根据多址接入方案其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或者符号时段。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其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被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根据CP(循环前缀)的配置而变化。CP包括扩展CP和常规CP。例如,如果常规CP情况下,OFDM符号是由7个组成。如果通过扩展CP配置,其在一个时隙中包括6个OFDM符号。如果信道状态是不稳定的,比如UE快速移动,则扩展的CP能够被配置以减少符号间干扰。在此,无线电帧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被包括在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目、被包括在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被包括在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以应用于新的通信系统。通过变化特定特征,本发明对适用其他系统没有限制,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可改变的方式应用于相对应的系统。
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例如,一个下行链路时隙被图示为包括7个OFDMA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RB)被图示为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但是不限于此。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一个资源块包括12×7(或者6)个RE。被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目NDL取决于在小区中设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带宽。在LTE中考虑的带宽是1.4MHz、3MHz、5MHz、10MHz、15MHz、以及20MHz。如果利用资源块的数目表示带宽,则它们分别是6、15、25、50、75以及100。
在子帧内的第一时隙的前0或者1或者2或者3个OFDM符号对应于被指配有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并且其剩余的OFDM符号变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分配到的数据区域。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示例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
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中发送的PCFICH携带关于子帧中被用于控制信道的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即,携带子帧内被用于控制信道的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UE首先在PCFICH上接收CFI,并且其后监控PDCCH。
PHICH携带响应于上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信号。即,在PHICH上发送用于已经通过UE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
PDCCH(或者ePDCCH)是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CCH能够携带关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的信息、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关于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关于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较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用于某个UE组内的UE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的集合、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的激活等等。在控制区域内可以发送多个PDCCH,并且UE可以监控多个PDCCH。在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上或者在一些连续的CCE的聚合上发送PDCCH。CCE是用于向PDCCH提供根据无线电信道的状态的编译速率的逻辑指配单位。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REG)。根据CCE的数目和CCE提供的编译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的PDCCH的比特的数目。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盲解码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检测。盲解码是通过执行CRC误差校验从PDCCH的CRS去掩蔽所期待的标识符以确定是否PDCCH是其自身的信道的方案。eNB根据要被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确定PDCCH格式。其后,eNB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加到DCI,并且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者用途将唯一的标识符(被称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掩蔽到CRC。例如,如果PDCCH是用于特定的UE,则UE的唯一的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可替选地,如果PDCCH是用于寻呼消息,寻呼指示符标识符(例如,寻呼RNTI(例如,P-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如果PDCCH是用于系统信息(更加具体地,下面要描述的系统信息块(SIB)),系统信息标识符以及系统信息RNTI(例如,SI-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为了指示是用于UE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随机接入RNTI(例如,RA-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
因此,BS根据要被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加到控制信息。DCI包括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包括用于任何UE组的上行链路发射(Tx)功率控制命令。根据其格式DCI被不同地使用,并且其也具有在DCI内定义的不同的字段。
同时,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被划分成对其分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控制区域,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传输的ACK/NACK响应。在频域中分配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数据区域,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携带用户数据。
PUCCH可以支持多种格式。即,根据调制方案能够发送每个子帧具有不同数目的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PUCCH格式1被用于发送调度请求(SR),并且PUCCH格式1a和1b被用于发送HARQACK/NACK信号。PUCCH格式2被用于发送信道质量信息(CQI),并且PUCCH格式2a和2b被用于发送CQI和HARQACK/NACK。当单独地发送HARQACK/NACK时,使用PUCCH格式1a和1b,并且当单独地发送SR时,使用PUCCH格式1。并且PUCCH格式3可以被用于TDD系统,并且也可以被用于FDD系统。PUCCH格式3能够被用于以有效的方式使能发送超过四个比特的可能性,尽管PUCCH格式3也被用于发送少于四个比特的信号。PUCCH格式3的基础是DFT(离散傅里叶)预编码的OFDM。当使用长度5的正交序列,以序列的一个元素乘以时隙中承载数据的五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时,最多五个终端可以共享用于PUCCH格式3的相同的资源块对。终端(eNB和/或UE)能够被配置有用于PUCCH格式3的超过一个的资源(例如,四个不同的资源)。
在此,ePDCCH可以是对于PDCCH传输或包括如在图4中所示的新型载波的不久将来的通信系统的新型控制信息传输的限制的一种解决方案。
图4示出应用本发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能够通过与PDSCH复用的ePDCCH能够支持CA的多个SCell。
参考图4,UE能够监控在控制区域和/或数据区域内的多个PDCCH/ePDCCH。当在CCE上发送PDCCH时,ePDCCH能够在作为一些连续的CCE的聚合的eCCE(增强型的CCE)上被发送,eCCE对应于多个REG。如果ePDCCH比PDCCH更加有效,则值得具有其中没有PDCCH仅使用ePDCCH的子帧。PDCCH和新的仅ePDCCH子帧,或者仅具有仅ePDCCH子帧,能够处于作为具有两种传统LTE子帧的NC的新型的载波中。还假定MBSFN子帧存在于新载波NC中。是否在NC中的多播广播单频率网络(MBSFN)子帧中使用PDCCH并且如果被使用将会分配多少OFDM符号能够经由RRC信令被配置。此外也为新载波类型考虑TM10和UE的新的TM模式。在下文中,新载波类型指的是能够省略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发送的全部或者部分传统信号的载波。例如,新载波可以指的是在一些子帧中可以省略小区特定的公共参考信号(CRS)或者可以不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载波。
同时,在相同的情形下UE可以从超过一个的小区接收信号并且将信号发送到超过一个的小区。
使用低功率节点的小小区被视为有希望应对移动业务爆发,特别是用于室内和室外场景的热点部署。低功率节点通常意味着其发射(Tx)功率低于宏节点和基站(BS)类的节点,例如微微和毫微微e节点B(eNB)两者都适用。
双连接是其中当UE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时给定UE消耗由与非理想或者理想回程连接的至少两个不同的网络点(主eNB(MeNB)和辅助eNB(SeNB))提供的无线电资源的操作。
图5示出与宏小区和小小区的双连接的示例。参考图5,UE连接至宏小区和小小区两者。用于宏小区的宏小区eNB可以被称为双连接中的MeNB,并且用于小小区的小小区eNB可以被称为双连接中的SeNB。
MeNB是终止至少S1-MME并且因此在双连接中充当朝向核心网(CN)的移动性锚点的eNB。如果存在宏eNB,则宏eNB通常可以起MeNB的作用。在双连接中,SeNB是向UE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的eNB,其不是MeNB。SeNB通常可以被配置成发送尽力而为服务(BE)型业务,而MeNB可以负责发送其他类型的业务,诸如VoIP、流数据或者信令数据。MeNB和SeNB之间的接口被称为Xn接口。假定Xn接口为非理想的,即Xn接口中的延时将高达60ms,诸如上述本申请的情况2和3。
图6示出支持双连接的协议架构的示例。为了支持双连接,已经研究了各种协议架构。
参考图6,PDCP和RLC实体位于不同的网络节点中,即,MeNB中的PDCP实体和SeNB中的RLC实体。在UE侧,协议架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除了对每个eNB(即MeNB和SeNB)设置MAC实体。
在小小区场景,为了支持小区当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双连接和其他协作,eNB当中的网络同步可能是必要的。本发明提供使用情况和候选同步技术。
网络被同步为绝对时间。这可以通过GPS来实现。对于小小区场景,缓和全局同步要求的一些其他情况如下:(1)宏覆盖内的全局同步,(2)小小区簇内的全局同步,以及(3)居中于主节点处的范围(诸如1km)内的全局同步。
在本地网络同步中,在两跳距离内的同步精确度要求内相互同步网络。
图7描述了本地网络同步场景的示例。如图7中所示,假定存在8个小区,并且以实线示出小区之间的连接。通过两跳内的本地网络同步,中心内的每个圆都应为目标同步实体。
换句话说,图7中的小区1、2、3和4应彼此同步,并且图7中的小区2、5、4和7应彼此同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定义可以彼此同步的一个或者更多时钟主站(clockmaster)。这种同步的动机在于在小小区所服务的任何UE处都对齐下行链路接收定时。
假定小小区1为时钟主站,并且同步精确性为rμs(即eNB传输定时的同步在±rμs内彼此对齐)。为了支持两跳距离的定位,每个eNB都应在±r/4μs内彼此同步,然后从任何UE的角度看,来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接收都应落入2*rμs内。为了简化,假定两个eNB之间的传播延迟为零。在图8中示出一个示例。
图8(a)、8(b)和8(c)简要地描述了网络同步和UE接收定时差的示例。图8(a)、8(b)和8(c)的方案仅在时钟源离任何eNB在三跳之内时起作用。参考图8(a)、8(b)和8(c),当主时钟为小区1时,相邻小区之间的同步精确性被传播。
考虑图8(a)、8(b)和8(c)的情况,在直接连接的节点之间可能需要同步和一些校准,或者时钟主站应存在于离任何eNB两跳内。
能够通过宏覆盖和来自宏小区的支持缓和这种问题。为了选择时钟源,具有使能UE的GPS的eNB可以宣称自己为时钟源。如果在网络中不存在足够的时钟源,则宏小区或者主簇头可以选择一些节点作为其他小小区eNB能够使用以执行网络同步的时钟源。
图9简要地描述了宏小区协助的网络同步。参考图9,小区1至9与宏小区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宏小区协助小小区(小区1至9)之间的网络同步。换句话说,可以基于来自宏小区的信号配置网络同步。
在基于来自宏小区的信号实现网络同步方面,可以考虑两种方法。
图10简要地描述了基于传播延迟的定时对齐的示例。基于来自宏小区的信号的网络同步的两种方法是(1)基于对齐的接收定时,和(2)基于对齐的传输定时。
第一种方法是如图10的右侧情况中所示的实现传输定时校准,每个小小区一旦其接收了同步信号,就需要将诸如PRACH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至宏小区,以便宏小区能够测量往返时间。
代替发送PRACH,另一种方法是小小区能够基于宏小区同步信号的接收定时发送任何发现或者网络同步信号,并且因此宏小区能够如图10左侧情况中所示地通过图10的最左侧的延迟传播计算往返延迟。
一旦宏小区检测到每个小小区的往返延迟,则宏小区可以发送定时调节的信号(诸如定时提前命令),以便小小区能够校准其定时。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双向握手或者小小区同步信号,以便宏小区确定定时。考虑宏小区和小小区层使用单独的频率并且因此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的紧同步不是必要的情况,这种方法可能不是那么有效。
此外,两个eNB之间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差异(当配置双连接时)将为(TAmacro-TAsmall)/2,而基于(单向同步方法)的接收定时将为(TAmacro-TAsmall)。
同时,如果对齐了传输定时,则可以不对齐接收定时。假定小小区使用小小区可能能够监听宏小区然而宏小区可能不能监听小小区频率的单独频率,则双向握手方法可能存在挑战,除非小小区可以发送PRACH或者其他上行链路信号(类似于UE)。
图11(a)和11(b)简要地描述了上行链路传输定时关系的示例。图11(a)示出具有传输对齐的UE双连接的情况。图11(b)示出不具有传输对齐的UE双连接的情况。
当小小区层和宏小区层使用单独的频率时,也能够考虑小小区之间的网络同步。
然而,在不具有许多定时源的情况下,由于其同步误差的特性和其传播效果,使小小区层同步可能存在挑战。
当小小区应存在无需宏小区协助的彼此同步时,建议形成执行时间同步的簇或者组。
当小小区和宏小区使用单独频率时,还可以进一步讨论设计,即如何执行小小区监听宏小区的同步信号,诸如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CRS和/或发现信号的单向网络同步。众所周知,PSS和SSS也能够被用于小区搜索。
此外,能够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如果CSI-RS被用于网络监听,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将CSI-RS传输的时间段放大为超过当前指定的80毫秒。或者,静音图案能够被定义为CSI-RS的子集,或者零功率CSI-RS传输。
例如,静音图案可以为意味着每10次所配置的零功率(ZP)-CSI-RS或者干扰测量源(IMR)的[0100000000],或者能够假定一个静音时期(第二时机)。或者,这种图案也能够被用于RS信号的传输,以及每个相邻eNB都可以在那些配置发送时间/资源中静音的情况。
此外,假定时钟资源或者源eNB的最大数目,每个eNB都可以转向发送能够基于小区ID和层级确定的同步信号。当IMR配置被用于静音图案时,为了限制对UE的影响,仅在静音图案和MBMS单频网络(MBSFN)子帧配置匹配时才假定静音。
例如,假定以偏移3每5毫秒给出用于小区同步的IMR,并且MBSFN子帧为子帧编号2(SF#2),仅每个无线电帧中的SF#2将对CSI-RS传输静音。以这种方式,能够最小化PDSCH部分上的静音。
为了最小化对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服务的影响,也能够交换一系列“伪MBSFN”子帧,其中静音将仅在静音图案和伪MBSFN图案匹配时发生。在实际MBSFN子帧中,出于对MBMS服务保护,静音或者实际传输不应发生。
假定小小区eNB不能支持来自f1和f2(例如,f1用于宏小区层并且f2用于小小区层)两者的双接收,将需要支持在f1和f2之间上行链路频率切换的定时。例如,如果小小区和宏小区都为TDD,则小小区eNB可能需要通过从宏小区获取下行链路信号周期性地执行时间同步。
一种方式是对能够由宏小区或者主小区配置的每个小小区配置同步间隙(类似于UE频率间测量间隙),或者每个eNB都自主地选择同步间隙,其中同步间隙能够为恒定值,诸如6毫秒并且周期性地(例如,200毫秒)发生。
当小小区eNB处于同步间隙中时,UE上行链路传输可以通过控制调度被禁用或者由较高层信令配置。在源小区(诸如宏或者另一小小区)可以不恒定地发送诸如CRS的同步信号的情况下,同步间隙应与源小区的传输图案对齐。
同样地,这种同步间隙能够在eNB之间交换,以便其他eNB可以执行静音(除了源小区之外),以支持可靠性同步信号接收。为此,可能必须在eNB之间交换源小区的信息、来自源小区的同步信号的传输图案、以及目标小区处的同步间隙图案。
更期望这种同步间隙也可以与UE的测量间隙(如果配置)对齐,以最小化系统的服务中断时间(例如,UE的测量间隙的子集)。
图12简要地描述了从宏小区获取同步信号的示例性同步间隙。参考图12的示例,如果小区1通过以不同频率从宏小区获取信号执行同步,则小区1可以周期性地执行同步间隙以从宏小区监听信号。在频率转换为宏小区下行链路频率之前和之后需要间隙(为了切换频率以及其他必要的微调)。
一旦小小区从宏小区获取信号,则小小区具有下列选项,以利用和同步其定时。
(1)传输定时:如图10中所示,能够基于接收定时对齐小小区的传输定时。换句话说,如果小小区正在以这种方式基于宏小区同步信号执行同步,则在基于宏小区同步信号的传播延迟而不同的传输定时方面,可以不对齐处于相同宏小区覆盖下的小小区。
如果需要传输定时对齐,则小小区应能够向宏小区发送信号,以便宏小区获取往返时间从而估计传播延迟。或者,可以使用不具有宏小区协助的小型小区同步。或者,宏小区可以发送靠近小小区的UE的定时提前值,以便该定时提前值能够被用于调节其传输定时。
(2)接收定时:为了支持高效双连接,能够基于下文所示的情况确定接收定时。
(3)帧边界:我们提出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具有单独的帧边界。如图13中所示,小小区可以保持不同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边界。
图13简要地示出用于DL和UL的不同的帧边界。图13的情况是TDD的示例性情况。这种选项的益处在于允许灵活的小小区操作,以支持各种场景,诸如双连接,和在小小区层中使用TDD的ICIC方面。例如,双连接中的PCell和pSCell之间的传输定时差被管理为处于小数值内,诸如[33μs],并且下行链路接收定时差小于诸如33μs。
为此,UE能够在DL帧边界和UL帧边界之间配置有“偏移”,使得UE能够基于下行链路接收定时+偏移将从网络接收的TA配置应用于定时。
例如,如果下行链路接收定时为T1,然后在上行链路之后应用4毫秒的TA,则(T1+4-偏移)-TA变为上行链路传输后的4毫秒上行链路起始定时。
也可以对小小区给出相同信息,以便能够调节小小区的上行链路定时。对于PRACH,例如,当在其中T1是下行链路子帧n的起始时间在第(n+6)子帧处发送PRACH时,(T1+6-偏移)能够被用作上行链路传输定时。能够经由较高层信令,诸如RRC信令以信号发送偏移。
在小小区之间执行网络同步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由每个小小区发送的“发现信号”。
当小小区具有两个时钟源时,对于一个具有外部辅助诸如GPS,并且另一个具有基于同步的宏小区协助网络监听,则更精确的时钟源可以被选为时钟源,并且能够宣称自己为时钟源。
如果存在作为时钟源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小区,则小小区可以使用小小区和宏小区两者执行同步。或者,宏小区可以配置小小区用于同步的时钟源。
当宏小区和小小区两者都被使用时,则由于宏小区的传播延迟,可以不对齐定时。在这种情况下,小小区可以保持双时钟同步,其中一个(相对宏小区)被用于双连接,或者与宏小区协作的其他操作,并且另一个用于ICIC和与其他小小区的协作。这也能够通过保持图13中所示的单独传输和接收帧边界而实现。
至此,描述了用于对齐子帧边界的网络同步。通过该问题可知,如何在小区之间对齐无线电频率边界可以是单独的问题。
无线电帧边界对齐的基本要求是属于协作集合的每个小区都可以了解彼此的无线电帧边界。例如,对于双连接或者站点间资源聚合,协作集合包括一个宏小区和一个小小区。
在这种情况下,宏小区和小小区两者都了解彼此的无线电帧边界,以支持高效的站点间资源聚合,特别是支持具有有限能力,诸如单上行链路的UE。对于ICIC,可以使用移位子帧或者移位OFDM符号的一些技术以避免或者降低干扰。
为了有效地支持,可能必需在应用能够使用时钟源的无线电帧边界作为参考的ICIC技术之前对齐无线电帧边界。或者每个小区都保持来自时钟源的将被用作参考无线电帧边界的参考无线电帧边界,从而应用任何ICIC技术。将基于参考无线电帧边界和实际无线电帧边界两者计算ICIC的实际应用。
例如,为了避免同步信号的严重干扰,每个小区都使用子帧移位,使得每个小区都如图14中所示地移位(小区ID-1)%N个子帧。
图14简要地描述了ICIC帧边界未对齐的示例性情况。如图14中所示,为了如垂直箭头中所示地对齐同步信号传输定时,对小区2和小区3,实际子帧移位可以分别是-1和-2。
对于TDD,能够存在其中相邻频率被不同运营商使用,或者可以通过不同UL/DL配置操作的情况。为了避免由于UL和DL冲突导致的过量干扰,也期望对齐无线电帧边界并且对齐UL/DL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同步源或者时钟源能够变为参考,使得相对时钟源自身对齐的其他eNB能够对齐其配置以及与时钟源的边界。
由于影响相关联的UE,所以将会无需任何相关联的UE地执行该过程。如果同步不易于实现或者对齐不高效,则相邻频率载波之间的其他干扰抑制也可行。因此,时钟源应通过无线电接口或者回程接口与同步信号一起传播其TDDDL/UL配置和单频率网络(SFN)。或者,时钟源也能够传播参考TDDDL/UL配置和期望在簇/组中被使用的参考SFN。
其他eNB可以遵循参考配置,并且将其DL/UL配置与参考配置对齐,或者可以在其配置和参考配置之间发生DL/UL之间冲突的子帧中执行必要的功率控制或者ICIC技术。这种参考配置也能够被用于决定HARQ-ACK/NACK信令和其他反馈定时。
对于发现信号和高效切换支持,可能需要对齐SFN。与帧边界类似地,每个eNB都至少了解彼此的SFN。如果需要,每个eNB都保持来自时钟源的,将被用于确定用于诸如发现信号的信号的SFN的参考SFN。或者,也可能将SFN与参考对齐。
然后,将对其中需要网络同步的情况描述潜在用法,并且讨论同步精确性要求。这些情况是双连接情况、ICIC情况、小小区之间高效切换的情况、发现信号的情况和小小区接通/切断的情况。
情况1:双连接
图15简要地描述需要网络同步的双连接的示例性情况。
可以考虑支持UE的双连接的eNB之间的网络同步,以降低UE传输相关要求的复杂性。在以宏小区层和小小区层的单独频率支持双连接方面,可以考虑三种UE能力。(1)对宏小区eNB和小小区eNB的同时UL传输,以及从宏小区eNB和小小区eNB的同时DL接收,(2)同一时间来自宏小区eNB和小小区eNB两者的同时DL与到任一eNB的单UL,和(3)同时来自任一eNB的单DL和单UL。
为了支持性能(1),从UE的观点期望对齐上行链路传输定时。从功率控制和其他方面,UE最好能够同时开始两个上行链路传输。
图16(a)和16(b)简要地描述了宏小区eNB(MeNB)和小小区eNB(SeNB)之间的对齐TA的示例。
通过传输定时对齐或者单向同步(其中小小区eNB基于接收定时与宏小区同步),如图16(a)中所示,适当的定时提前命令能够被用于对齐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可替选地,UE能够使用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由宏小区(或者MeNB)分配的TA,以协助eNB(或者SeNB)甚至是用于PRACH传输。例如,如上所述,如果基于网络监听同步,小小区的下行链路帧边界和上行链路帧边界由于来自宏小区(或者源小区)的传播延迟而不同,则UE能够被配置有将被用于包括与TA无关的PRACH的所有传输的DL和UL差的帧边界的“偏移”。
对于PRACH,由于TA不被应用,所以PRACH传输的定时将为(当前子帧的下行链路定时-偏移)。如图16(b)中所示,这是为了在同步上行链路传输发生时对齐对MeMB和SeNB的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当UE被配置成为了站点间资源聚合而协助eNB时,则MeNB可以指示UE对MeNB配置的TA是否也能够被用于SeNB。如果相同TA被用于(通过配置或者UE假定)MeNB和SeNB两者,使得能够对齐两个传输之间的上行链路定时,则UE也应对SeNB传输使用由MeNB配置的相同TA。这种配置能够被赋予SeNB,或者SeNB可以通过测量MeNB和SeNB之间的传播延迟或者基于由MeNB配置的TA而从UE推断预期TA。然后,SeNB的上行链路定时将被移动以与UE传输定时对齐。
当调节上行链路定时时,如图13中所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帧边界可以未对齐,并且因此应调节TDD的间隙,以吸收TA和UL-DL切换延迟。因而,可以基于小小区覆盖范围小并且处于小小区内、中心处的UE和边界处的UE之间的TA差小或者可以忽略的UETA假定调节间隙。
在确定或者调节间隙持续时间方面,能够考虑几种方法。例如,可以考虑三种方法(i)、(ii)和(iii)。
(i)如果SeNB通过从MeNB接收TA值,或者基于用于SeNB的TA可以被用于对齐传输定时的计算(假定用于UE的TA和用于SeNB的TA相同)而了解TA值,则基于已知TA值确定间隙,使得间隙能够吸收TA+切换延迟。
(ii)如果SeNB事先不了解TA值,则配置由SIB以信号发送的间隙图案,并且当发现用于每个UE的TA时重新配置UE特定方式。
(iii)如果SeNB事先不了解TA值,则当UE配置有SeNB时,MeNB将用于UE的TA值以信号发送给SeNB,以便SeNB相应地选择将经由RRC信令以信号发送给UE的特定子帧配置。
当SeNB调节其间隙图案时,SeNB可以通过更新SIB而非UE特定信令重新配置或者改变其图案。
为了支持能力(2),UE可以采用UE动态地切换上行链路CC的两种频率的TDM方法。为此,与能力(1)类似地,期望通过适当地采用定时提前来对齐上行链路定时。
为了支持(3),UE可以采取时分复用(TDM)方法,其中UE动态地切换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者的两种频率。因此,下行链路定时对齐将可用于支持这种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单向网络同步)同步的接收定时将可用在UE处对齐下行链路接收定时。
情况2:ICIC
一些ICIC技术包括时间和频率ICIC,诸如相对窄带发射功率(RNTP)和几乎空白子帧(ABS)。同样地,OFDM符号静音或者子帧或者物理资源块(PRB)静音可以被视为ICIC技术。
为了在小区之间应用ICIC技术,每个小区都应具有至少一个参考定时。每个小区都可以与参考定时对齐,或者保持两个定时。诸如静音技术,小区可以不需要彼此对齐,只要每个小区都了解相对公共参考定时的定时何时和何处静音。然而,为了同步信号传输,可以要求定时对齐,诸如帧边界。
情况3:小小区之间的高效切换
为了支持小小区之间的高效切换,一种方式是形成彼此对齐、并且从UE观点看成是单个小区的小小区簇。为了支持这种情况,应需要在子帧边界、帧边界和SFN方面的紧对齐。在这种情况下,时钟资源或者簇主可以为参考源。
情况4:发现信号
为了功率高效的小小区发现,小小区可以对齐其定时从而发送发现信号。例如,如果小小区每200毫秒发送一次发现信号,则小小区对齐其传输定时,以便UE能够通过读取一个子帧而发现多个小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小小区都保持来自时钟源或者宏小区或者簇头或者将被用于计算定时的任何其他代表性节点的参考SFN,从而发送发现信号。
情况5:小小区接通/切断
当小小区接通/切断被应用时,为了支持传统UE,则高效的唤醒程序将是必要的。为了降低不必要的干扰并且允许更多小区保持切断状态,重要的是选择将被唤醒的最小数目的潜在小区,使得传统UE能够测量并且附着。
一种方法是使SeNB监听UE上行链路信号(至MeNB)从而测量/估计UE的接近,并且将唤醒其附近的小区。然而,这种方法要求SeNB监听UE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因此需要了解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以及可以被动态改变的资源信息。
可替选方法是使用UE的“测量间隙”,以发送测量信号,诸如PSS/SSS/CRS。
采用宏小区的定时提前的另一示例是选择要唤醒的目标小小区。基于UETA,并且对每个小小区测量/报告的传播延迟能够被用于确定要唤醒的小区的集合,从而帮助UE测量,特别是可能不能够利用发现信号的传统UE。同时,为了支持网络同步,能够增强X2(或者Xn)信令。X2是上述eNB之间的接口。Xn是eNB之间的接口并且可以被用于双连接。下面描述X2(或者Xn)信令增强。
当eNB可能由于一些潜在的原因(诸如不存在附近的时钟源,并且因此多跳传播同步误差超过要求,例如层级>3)而不能满足同步要求(例如,传播延迟+1.33μs)时,则需要报告“不同步”状态。当前,3GPPTS36.413,定义下列X2信息元素(X2IE)。
TimeSynchronizationInfoIE被用于以信号发送层级以及使用网络监听的空中同步的同步状态。表1是同步信息IE的示例。
<表1>
IE/组名称 存在 范围 IE类型和参考 语义说明
同步信息
>层级 M 整数(0…3,…)
>同步状态 M 列举(同步,不同步,…)
本申请中用于X2(或者Xn)接口的发明提出增加能够进一步分类同步和同步状态的“精确度等级”。
例如,精确度等级可以包括整数(0…7),其中作为表1中所示的示例,每个值的意义如下。该信息能够由其他节点使用,以计算其与时钟源相比的定时精确度。
可替选地,层级也可以被用于指示精确度等级。例如,精确度等级3映射层级3,并且精确度等级2映射层级2,等等。
如何确定层级可以取决于eNB实施。然而,需要指定其中每个eNB能够在可实现的同步误差方面采取的映射表。如果存在要满足的目标要求,则本说明书是确定同步或者不同步状态所必要的。表2是精确度映射表的示例。
<表2>
精确度等级
0 时钟源(小于~100ns)同步13 -->
1 精确度在±1μs内同步
2 精确度在±1.5μs内同步
3 精确度在±3μs内同步
4 精确度在±6μs内不同步
5 精确度>=±10μs不同步
可选地,能够通过作为用于目标eNB的网络同步的源的源eNB确认eNB是否已经实现了同步。
因而,如果层级的意思不是“跳数”,则需要明确地指定对潜在同步误差的层级定义。当eNB接收到层级1时,eNB使用其信号噪声干扰比(SINR)(并且因此可实现的同步误差)和所接收的层级两者确定其层级。
换句话说,可以基于所实现的同步精确度更新层级。此外,需要在至少一些同步样本上测量层级。层级的动态改变可能引起系统不稳定,并且因此期望eNB在决定其精确度之前执行至少一些时期的网络监听。因此,可以指定整体周期或者非周期测量和同步过程。
能够使用这种信息以在目标eNB具有多个潜在源eNB时选择源eNB。在选择源eNB方面,能够使用SNIR和源eNB的精确度等级。这能够结合层级或者跳数使用。
例如,SINR应超过阈值,并且然后能够选择具有最高精确度等级(或者最低误差)的eNB。或者能够使用SINR和精确度两者的组合功能,以确定源eNB。
此外,如果源小区执行接通/切断,则这种信息也能够被用于确定源eNB。此外,每个eNB都可以传播已经选择eNB作为用于它们的网络同步的源/施主eNB的的被继承者的数目。
这种信息也能够被其他eNB用于选择源eNB,使得给定相同的层级和可接受的链路质量,可以以较高概率地将具有最大数目的被继承者的eNB选为源eNB。
为了测量同步精确度或者误差,每个eNB都可能需要执行小区-小区测量,以将所接收的SINR映射为可实现的精确度。例如,可以在多个子帧上发生同步和对SINR的测量,并且然后能够将其用于确定误差等级。一个测量示例是再次使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用于能够从用于网络监听的RS测量RSRP的UE测量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
在测量干扰方面,能够使用类IMR静音RE,或者能够在承载同步信号的OFDM符号上估计干扰。能够在多个小区之间通知或者配置这种RS的配置。信令是必要的,因为每个eNB都应了解这种eNB能够何时以及使用多少子帧用于其精确测量。对测量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在精确度、时延等等方面)。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也提出如果已知时钟源与小区本身之间的传播延迟,则发送同步的每个小区的“传播延迟”。如果未知传播延迟,则可以发送时钟源ID,使得使用该小区用于时钟同步的其他小区可以推断传播延迟。
当在网络中不存在足够的时钟源时,使用网络监听技术,能够存在可以不紧同步以满足要求的小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小区将以基于源eNB的精确度等级和其HW功率或者实施误差范围计算的精确度等级报告它们不同步的状态。
例如,如果源eNB报告处于±3μs内的精确度,并且目标eNB具有1.33μs实施边界,则精确度变为不能够满足要求的±4.33μs。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小区能够与其他小区松散地同步,该小区也不可以宣称其自身为同步eNB。
为了支持高效UE接收,具体地,为了干扰消除、发现信号传输等等,该eNB可以选择将在网络中使用的扩展循环前缀(CP)。相邻eNB也能够将其CP变为扩展CP,以对齐UE处的接收定时。为了支持这种方法,能够支持交换其CP长度的X2信令。此外,不能发现支持目标eNB的同步以满足同步要求的时钟源的eNB可以将“无线电同步失败指示”报告回控制eNB或者宏eNB,或者经由X2/Xn信令交换信息。
当报告这种指示时,也能够发送无线电同步失败(RSF)的原因。例如,RSF的潜在原因包括(1)由于低SNIR/SNR的RSF,(2)由于太大的层级的RSF,(3)由于太高不精确度的RSF,(4)由于源eNB故障的RSF,等等。
当这种原因被传播时,则其他eNB可以采取适当的动作,诸如对于低SNIR/SNR,相邻源eNB可以提高同步信号传输功率或者执行小区间协同以提高小区上的SNIR/SNR。
动作的一个示例可以包括通过能够经由无线电接口激活的X2/Xn信令而给出/交换静音图案的静音的激活。一旦激活了静音,则每个eNB都遵循静音模式,以允许对于它们自己不能同步的eNB来说的更好SINR。
另一潜在动作将是再次形成簇或者产生/划分组/簇,并且然后基于与宏小区的同步或者其他措施而分配更多的时钟资源(可以不相对GPS同步)。
那些“虚拟”时钟源可以彼此不对齐,并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支持组间或者簇间同步。与时钟源不同,这种节点能够被称为“虚拟”时钟源。使用不同信号或者ID或者不同层级,虚拟时钟源的指示能够与时钟源分离。
为了确定eNB是否能够执行基于无线电的同步,要求可以是必要的,诸如eNB应能够通过数学式1从相邻eNB获取同步信号。
<数学式1>
EO/IO≥-kdB(例如,k=6),其中EO是信号强度,并且IO是噪声和干扰。
另一潜在信令将为“修正同步误差和同步修正时段”的报告。
例如,如果时钟源或者源eNB执行小区接通/切断,并且因此相当周期性地发送时钟同步信号,则目标eNB可以周期性地修正其定时。如果连续地发送同步信号,则目标eNB可以根据其修正量(或者其同步误差)改变其修正时段。
然而,如果源小区周期性地发送同步信号或者如果同步信号的传输功率能够被改变,则精确度信息和目标eNB的修正等级以及同步修正时期之间的间隔能够可用于确定源eNB的功率等级或者同步信号的周期。
另外,每个eNB都可以交换所选择的源eNBID的信息,以便源eNB也能够执行对目标eNB的测量。
图17简要地描述了校准的示例。参考图17,图17的示例描述了通过双向交换进行时钟误差校准的情况。一旦源小区可以计算潜在的同步误差,则该值能够被通知给目标eNB,以校准其同步误差。在图17中,当源eNB计算误差ε时,误差ε被报告给目标eNB。
同样地,时钟源ID和源eNBID以及层级的信息被用于确定两个eNB是否能够同步。当eNB确定与自身覆盖范围重叠的一系列eNB时。对于具有重叠覆盖范围的每个eNB,eNB基于层级、精确度和/或源eNBID和/或目标eNB报告的时钟源ID,计算其是否与目标eNB同步。
如果两个eNB共享相同的源eNB,则只要积累误差不超过阈值,能够安全地假定两个eNB同步。如果源eNB不同,则将按数学式2得到潜在累积同步误差ERR。
<数学式2>
ERR=(stratum_leveloffirsteNB)*maximum_allowed_sync_error_per_hop+(stratum_levelofsecondeNB)*maximum_allowed_sync_error_per_hop。
这里,maximum_allowed_sync_error_per_hop是每一跳的最大允许同步误差,以及能够通过信令或者映射表确定的第一eNB和第二eNB的层级。
如果ERR不超过特定阈值,则两个eNB可以假定它们同步。否则,不可以假定它们同步。
由于每个eNB都可以具有同步邻居以及不同步邻居,所以不仅报告是否同步的状态(可以基于来自所选源eNB或者配置源eNB的网络监听确定),而且也报告与每个相邻eNB的状态(其是否与相邻eNB同步)。
在这种报告中,也可以报告基于估计(通过同步误差和传播延迟估计)的自身与目标eNB之间的潜在同步误差。这能够在eNB之间交换,或者被发送给宏或者主eNB。
在支持当前特定的层级和同步状态方面,如果eNB能够相对时钟源同步,则每个eNB都能够通知“层级”。在这种情况下,eNB能够宣称自己“已同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单独地以信号发送具有每个覆盖范围重叠eNB的状态。
同步和不同步的最终状态能够被反向指示,以控制eNB和宏eNB。当确定对覆盖范围重叠eNB的同步状态时,一系列eNB能够被配置成用于检查状态的每个eNB。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eNB的状态都能够被发回初始配置该系列的控制器。或者,eNB可以基于测量/小区发现和簇信息确定该系列覆盖范围重叠eNB。除非另外配置,否则eNB可以假定所发现的所有eNB(在SINR要求内)都为重叠eNB。或者,可以假定如果发现过程也允许识别簇ID则可以将相同簇内的eNB假定为重叠eNB。或者,eNB可以假定其相关联的UE在它们的测量(例如,RRM测量)中报告的该系列eNB为重叠eNB。
每对eNB之间的同步状态的信息能够可用于确定每一组都包括能够彼此同步的一系列eNB的簇/组。或者,该信息能够被宏eNB用于确定将相对于宏小区执行网络同步的一系列时钟源。
eNB之间的测量报告也能够被用于选择和再配置簇/组。因而,可以要求每个eNB都将其测量报告发送给控制eNB或者宏eNB。也可以由控制eNB或者宏eNB配置测量配置(时段、阈值、该系列目标eNB,...)。
例如,在图7中,可以假定可获得两个时钟源(小区1和小区8)。对于小区5,其能够接收从具有层级2的小区1开始的或者从具有层级2的小区8开始的同步信号。
当小区接收到两个信号时,则小区可以确定相对哪个小区同步。为了确定施主eNB,能够使用簇ID。具有相同簇ID的小区可以被假定为有效施主eNB。
换句话说,如果小区属于不同的簇,则小区可以不尝试与其他eNB同步。可替选地,控制eNB或者宏eNB可以指示每个eNB应使用哪个时钟源。所以每个eNB都选择所配置的源eNB。在图7的示例中,如果小区5配置有小区1的时钟源,则小区5将通过在小区2上监听而自我同步。
通常,如果使用网络监听,可能必需确定对于每个eNB的网络同步应使用哪个eNB。
在图7的该示例中,根据每一跳的最大允许同步误差,小区5(来自小区1的层级2)和小区6(来自小区8的层级1)可以彼此同步或者不同步。两个小区之间的最大误差EMAX应为数学式3。
<数学式3>
EMAX=2*Δ+1*Δ,其中Δ是每一跳的最大允许同步误差。
此外,当小小区执行小区接通/切断时,被选作时钟源的小区可以与配置无关地不执行小区接通/切断。或者,小区可以确定同步信号的周期,以便该小区将与小区接通/切断无关地以该周期发送同步信号。
总之,能够添加从而交换同步状态的一系列潜在参数如下:
(1)源eNBID:该eNB已经将源eNB用于基于网络监听的网络同步。如果源eNB是时钟源,源eNBID与时钟源ID相同。
(2)一系列相邻eNB和彼此网络同步的状态:无论是配置或者发现,对于每个相邻eNB,都能够传送关于网络同步的状态。另外,能够交换两个eNB之间的层级或者同步精确度等级。
(3)定时提前或者传播延迟:如果宏eNB为时钟源,则也能够发送应在精确度计算(或者确定存在多少定时差)中考虑的最大传播延迟。根据时钟源的类型,这种信息能够被简化,诸如对于覆盖范围小于500m的宏小区,最大传播延迟为1.77μs,对于覆盖范围等于或者大于500m的宏小区,最大传播延迟高达13μs,对于跳数等于或者小于5的小型小区,最大传播延迟为1.77μs,而对于跳数等于或者大于5的小型小区,最大传播延迟为13μs。
换句话说,在小小区网络同步中,能够使用被传播的基于网络监听信号的跳数和具有宏小区协助同步的网络监听估计传播延迟,根据小区范围,传播延迟被假定为最大。
因此,如果小小区为时钟源,则也能够另外地传播跳数(如果层不被用于指定跳数)。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则能够假定每一跳的最大传播延迟(例如,0.3μs)。
另外,要求每个eNB都执行测量,从而精确地估计同步误差。如果要求或者配置,这种信息能够被发送至其他eNB。
如果存在宏eNB或者控制eNB,该系列相邻eNB或者簇拓扑或者干扰映射能够被发送至每个eNB,以便能够确定一系列覆盖范围重叠eNB或者需要检查同步状态的eNB。
图18是简要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eNB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18,eNB在步骤S1810接收来自UE和/或小区的信号。eNB可以在双连接下操作。eNB可以通过诸如X2或者Xn的接口与其他小区(其他eNB)通信。
来自UE或者小区的信号可以是往返信号,并且到达UE或者小区的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信号及其接收过程与在本申请中的上文解释的相同。
eNB在步骤S1820执行与相邻小区的网络同步。能够基于所接收的信号执行网络同步。
eNB可以基于接收信号的测量得到网络同步所需的信息。另外,可以由较高等级信令以信号发送或者经由X2(或者Xn)以信号发送网络同步所需的信息。
关于网络同步的细节与在本申请中的上文解释的相同。
eNB在步骤S1830向用户设备或者小区发送信号。eNB可以在基于网络同步而调节的定时发送信号,并且然后eNB也可以在基于网路同步而调节的定时接收信号。
在本申请中前面已经解释了详情。
图19是简要地描述包括UE1900和BS(eNB)1940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UE1900和BS1940可以基于如在上面所解释的描述操作。
在下行链路方面,发射器可以是BS194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UE1900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方面,发射器可以是UE190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BS1940的一部分。
参考图19,UE1900可以包括处理器1910、存储器1920以及射频(RF)单元1930。
处理器1910可以被配置成实现在本申请中描述的被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例如,处理器1910可以基于通过测量得到或者经由信令接收到的信息调节传输和/或接收定时。处理器可以基于从BS(eNB)接收到的定时提前偏移将UL子帧和DL子帧的边界调节为不同的。详情与前面描述的相同。
存储器1920与处理器1910相耦合并且存储操作处理器1910的各种信息,其包括数据信息和/或控制信息。RF单元1930也与处理器1910相耦合。RF单元1930可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BS1940可以包括处理器1950、存储器1960以及RF单元1970。在此,BS可以是PCell或者SCell并且BS可以是宏小区或者小小区。另外BS可以是用于网络同步的源小区或者用于网络同步的目标小区。
处理器1950可以被配置成实现在本申请中描述的被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例如,处理器1950可以执行与相邻小区的网络同步。处理器1950可以经由RF单元1970发送/接收对于网络同步所需要的信号。处理器1950可以执行用于得到对于网络同步所需要的信息的测量。在本说明书中前面已经描述了详情。
存储器1960与处理器1950相耦合,并且存储操作处理器1950的各种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或控制信息。RF单元1970也与处理器1950相耦合。RF单元1970可以发送并且/或者接收无线电信号。在前面描述了经由RF单元1970发送或者接收的信号。
UE1900和/或BS1940可以具有单天线或者多天线。当UE1900和BS194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天线时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在上面的示例性系统中,虽然已经基于使用一系列步骤或块的流程图描述了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步骤的顺序,并且可以以与剩余步骤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或可以与剩余步骤同时执行一些步骤。而且,上述的实施例包括各方面的示例。因此,本发明应该被解释为包括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其他变更、修改和变化。
在关于本发明的描述中,当提到一个元件被“连接”或者“耦合”到另一元件时,一个元件可以被直接地连接到或者耦合到另一元件,但是其应被理解为第三元件存在于两个元件之间。相反地,当提到一个元件被“直接地连接”或者“直接地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应被理解为在两个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元件。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网络同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RF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经由所述RF单元发送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与相邻小区的网络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RF单元发送同步信号以及接收往返信号作为所述同步信号的响应,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往返信号来测量往返时间,以及当通过测量所述往返时间来检测往返延迟时,经由所述RF单元来发送关于定时调整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随机接入信道上接收所述往返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RF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关于定时提前偏移的信息,以及
其中,使用所述定时提前偏移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RF单元周期性地发送关于同步间隙图案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所述同步间隙图案以与源小区的传输图案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RF单元周期性地接收关于同步间隙图案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与源小区的传输图案对齐的同步间隙图案,经由所述RF单元发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应用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帧边界偏移,以及
其中,基于较高层信令来配置所述帧边界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与时钟源同步以便子帧的边界与所述时钟源的子帧的边界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RF单元从用户设备接收包含关于定时提前的信息的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提前和用于每个小区的传播延迟来确定要唤醒的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装置的覆盖与其他装置的覆盖重叠时,所述处理器确定是否所述装置能够与所述其他装置同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装置和所述其他装置共享源小区并且积累的同步误差没有超过阈值时,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装置与所述其他装置同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每一跳的同步误差来得到所述积累的同步。
13.一种用于网络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用户设备和/或小区接收信号;
执行与相邻小区的网络同步;以及
将信号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和/或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信号的步骤包括接收往返信号作为所述同步信号的响应,
其中,所述执行网络同步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往返信号来测量往返时间,以及
其中,所述发送信号的步骤包括当通过测量所述往返时间来检测往返延迟时发送关于定时调整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随机接入信道上接收所述往返信号。
CN201480050781.3A 2013-09-16 2014-09-16 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2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78555P 2013-09-16 2013-09-16
US61/878,555 2013-09-16
US201361882632P 2013-09-26 2013-09-26
US61/882,632 2013-09-26
US201361897808P 2013-10-30 2013-10-30
US61/897,808 2013-10-30
PCT/KR2014/008628 WO2015037970A1 (en) 2013-09-16 2014-09-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054A true CN105532054A (zh) 2016-04-27
CN105532054B CN105532054B (zh) 2019-07-02

Family

ID=52665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078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2054B (zh) 2013-09-16 2014-09-16 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5929B2 (zh)
CN (1) CN105532054B (zh)
WO (1) WO20150379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906A (zh) * 2016-11-28 2019-08-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依赖于ta的harq反馈/ul授权定时的确定
CN111526577A (zh) * 2019-02-01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5573B2 (en) 2013-08-16 2017-02-07 Blackberry Limited Providing secondary coverag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63357A (zh) * 2014-01-02 2016-10-26 Zte维创通讯公司 用于具有非理想回程的交叉节点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KR20150086591A (ko) * 2014-01-20 2015-07-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시간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12050B (zh) * 2014-01-24 2019-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空口同步的方法、小区和系统
EP3146790B1 (en) * 2014-05-19 2020-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ation of dual connectivity procedures
US10925013B2 (en) * 2014-07-29 2021-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adapting over-the-air synchronization to radio conditions
US10136448B2 (en) * 2014-07-29 2018-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adapting over-the-air synchronization to radio conditions
RU2668290C2 (ru) * 2014-08-21 2018-09-28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Обеспечение уменьшения помех для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по радиоэфиру
EP3384622B1 (en) * 2015-12-01 2021-07-14 IPCom GmbH & Co. KG Ack/nack messaging in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PT3417568T (pt) * 2016-02-15 2021-01-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e aparelho para sincronização de dispositivos de comunicação funcionando num modo half-duplex
WO2018043982A1 (ko) * 2016-08-31 2018-03-08 주식회사 큐셀네트웍스 소형 셀의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US10531457B1 (en) 2017-01-26 2020-01-07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 over Carrier Aggregation (CA) through a wireless repeater chain
US11057953B2 (en) * 2017-03-08 2021-07-06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dual connectivity
US11233722B2 (en) * 2017-12-12 2022-01-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topology management
US11075846B2 (en) 2018-06-18 2021-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nd-trip time signaling
WO2020197280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time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68931B2 (en) * 2019-08-02 2022-06-21 Parallel Wireless, Inc. Blind fast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 for reducing LTE public safety product costs
EP4033839B1 (en) 2019-09-19 2023-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WO2021054800A1 (ko) * 2019-09-19 2021-03-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KR20210039937A (ko) * 2019-10-02 2021-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의 시작 시점이 서로 다른 서빙셀들에 대해 캐리어 집적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66483A1 (en) * 2019-10-02 2021-04-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serving cells having different start time points in 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66715A1 (en) * 2019-10-03 2021-04-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procedure for early measurement reporting
CN113518421A (zh) * 2020-04-09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时间同步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EP4054251A3 (en) * 2021-03-01 2022-11-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Clock synchroniz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15032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Synchronization and Fram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a Base Station
US20110171949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Mediatek Inc. Two-step uplink synchronization for pico/femtocell
CN102144423A (zh) * 2008-09-04 2011-08-03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同步
US20120236977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Macro Cell And Small Cell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6705A (ja) * 1999-11-30 2001-06-08 Nec Shizuoka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間同期制御方法
US6775242B2 (en) * 2001-07-09 2004-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aligning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base stations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23495B1 (en) * 2005-04-08 2011-09-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WLAN synchronization
GB2458418B (en) * 2006-12-19 2011-08-03 Lg Electronics Inc Sequence generating method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US8446893B2 (en) * 2006-12-21 2013-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hanced coexistence beacon protocol (ECBP) for precise intercell synchronization of overlapping wireless base stations
WO2008140225A1 (en) * 2007-05-09 2008-11-20 Lg Electronics Inc. Delay contro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33844B (zh) * 2008-04-30 2016-01-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上行发送定时提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158436A1 (ja) * 2010-06-16 2011-12-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661937B1 (en) * 2011-02-14 2019-05-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9210643B2 (en) * 2011-03-03 2015-12-08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8804684B2 (en) * 2011-03-29 2014-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crambling a timing advance valu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08168B2 (en) * 2011-04-28 2016-08-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US10455554B2 (en) * 2011-06-01 2019-10-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ling arrangement for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having only single component carrier available in uplink direction
US8964683B2 (en) * 2012-04-20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ounding signal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US8958342B2 (en) * 2012-04-17 2015-02-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US8964593B2 (en) * 2012-04-16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transmission power
KR20140001567A (ko) * 2012-06-27 2014-01-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협력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복수의 기지국과 단말 간 상하향링크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US9648573B2 (en) * 2012-08-13 2017-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ing positioning with transmit-timing adjustment information
EP2904832B1 (en) * 2012-10-04 2018-08-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method for uplink detection with an assigned uplink physical layer identity
US9414399B2 (en) * 2013-02-07 2016-08-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5308887B (zh) * 2013-03-15 2018-05-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US9559797B2 (en) * 2013-09-27 2017-01-31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discovery and measurements for small cells in OFDM/OFDMA systems
WO2015133737A1 (ko) * 2014-03-07 2015-09-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디스커버리 참조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423A (zh) * 2008-09-04 2011-08-03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同步
US20100215032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Synchronization and Fram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a Base Station
US20110171949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Mediatek Inc. Two-step uplink synchronization for pico/femtocell
US20120236977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Macro Cell And Small Cell System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906A (zh) * 2016-11-28 2019-08-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依赖于ta的harq反馈/ul授权定时的确定
US11178631B2 (en) 2016-11-28 2021-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A dependent HARQ feedback/UL grant timing determination
CN111526577A (zh) * 2019-02-01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75929B2 (en) 2018-09-11
US20160192304A1 (en) 2016-06-30
WO2015037970A1 (en) 2015-03-19
CN105532054B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2054B (zh) 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10165B1 (ko) 소형 셀 향상 방법
TWI749264B (zh) 無線通訊的方法和裝置
US102126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CN10540913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95102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751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439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22993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监测时序的方法和设备
US98326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306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dual connectivity
BR112020019312A2 (pt) Coordenação de recursos para comunicações semi-duplex
US100335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ion of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and time division duplex
JP2017512443A (ja) ディスカバリ信号を受信するために制御情報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498199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7515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2762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8198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0888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351063A1 (en) Sch-linked rs configurations for new carrier type
CN10505219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04138A (zh) 在多小区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无线电资源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