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8536B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8536B
CN105528536B CN201410521688.8A CN201410521688A CN105528536B CN 105528536 B CN105528536 B CN 105528536B CN 201410521688 A CN201410521688 A CN 201410521688A CN 105528536 B CN105528536 B CN 105528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16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8536A (zh
Inventor
毛世杰
庄艺唐
张晶
於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216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8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8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8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8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8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信息采集装置,用于在检测到一输入时,根据该输入得到识别信息;芯片装置,与该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判定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生成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通讯装置,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验证信息,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将验证信息转发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提高验证信息的安全性,并且该电子设备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结合来实现验证信息的验证。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也越来越多,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
目前电子设备可以用来存储重要信息或者是进行网络支付,但是这些操作都需要操作体输入验证信息,比如用户名和密码,这样不仅造成操作体较为繁琐的操作,而且这些验证信息容易丢失,并且这些验证信息的安全性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信息采集装置,用于在检测到一输入时,根据所述输入得到识别信息;
芯片装置,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判定所述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生成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
通讯装置,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验证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可选的,还包括:
主体部件;
维持部件,与所述主体部件连接,所述维持部件用于和使用者身体至少一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维持部件至少具有固定状态,维持部件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维持部件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柱状体外围;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装置、所述芯片装置以及所述通讯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和/或所述维持部件上。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信息采集区域设置于所述环状空间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具体为生理特征采集装置。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所述验证信息获取请求用以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块,具体用于向未设置所述芯片装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其中,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备所述芯片装置,并且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识别信息生成所述验证信息,并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可选的,所述通讯装置通过第一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或者所述通讯装置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不同。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操作体的输入,根据所述输入得到识别信息;
判定所述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
若匹配,则生成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验证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可选的,在获取操作体的输入,根据所述输入得到识别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其中,所述验证信息获取请求用以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信协议下的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下的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不同。
可选的,所述识别信息为所述操作体的体征参数。
可选的,若不匹配,生成并显示一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以提示所述操作体重新输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操作体的操作需要第三电子设备授权或者是第三电子设备需要对操作体进行识别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信息采集装置来检测操作体的指纹或者人脸图像得到识别信息,然后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将识别信息转换为验证信息,最后将验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这样就避免了操作体在电子设备上直接输入密码,从而不仅避免了操作体重要的验证信息被泄露,保证了验证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验证信息的验证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一种维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另一种维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验证信息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该电子设备包括:信息采集装置,用于在检测到一输入时,根据该输入得到识别信息;芯片装置,与该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判定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生成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通讯装置,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验证信息,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将验证信息转发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提高验证信息的安全性,并且该电子设备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结合来实现验证信息的验证。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只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不是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部件101;
维持部件102,该维持部件102与主体部件101连接,该维持部件102用于和使用者身体至少一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该维持部件102至少具有固定状态,维持部件102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维持部件102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柱状体外围。
简单来讲,该电子设备由主体部件101和维持部件102构成,通过维持部件102可以将该电子设备固定在操作体的某一个部位,比如说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佩戴在腕部的智能手表、佩戴在头部的智能眼镜、佩戴在头部的智能头环等智能穿戴式设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由本体和固定主体构成。其中,本体可以是图2中显示主体所在的部分,即电子设备的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可以设置有包括电池、芯片、记忆卡等,并且,还可以具有至少两个感应器2中和/或处理器3,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其中,固定主体可以是一个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固定件,例如手表的表带,头戴式支架。
当固定主体处于固定状态时,该固定主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固定主体为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该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体外围。
具体来说,对于固定主体,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列举其中两种,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该固定主体至少具有固定状态,该固定主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固定主体为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该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体外围。
具体来讲,当固定主体仅包括一部分时,固定主体能与显示器1所在的主体形成一个环状空间,如图3A所示,数字50代表固定主体。
请参见图3B,当固定主体包括数字51代表的第一固定部分和数字52代表的第二部分时,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端连接在显示器1的第一侧部,第二固定部分的第三端连接在显示器1的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为显示器1相对的两个侧部。
此时,若固定主体的材料为硬质材料,且第一固定部分第二端和第二固定部分第四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则固定主体处于固定状态,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为近似环状空间的两部分。该近似环状空间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即第一固定部分第二端和第二固定部分第四端之间的口径小于穿戴电子设备处身体部位,如腕部的口径,此时的腕部视为一柱状操作体。此柱状操作体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即大于环状空间的口径。例如,若手腕的周长为10cm,该环状空间的内径为12cm,则佩戴者的手腕与手掌相连部位的周长至少应该大于12cm,以防止佩戴的电子设备滑落。
第二种:固定主体至少具体固定状态;固定主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近球状外围。
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与第一种实现方式相同之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第二种实现方式与第一种实现方式不同的是:当电子设备穿戴在使用者身体的某个部位,如头部,此时头部可以视为一近球状体。该近球状体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即满足近球状体的口径大于环状或近似环状空间的口径。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固定主体需要维持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身体的第一部分具有一相对位置关系。通常,固定主体的属性参数应于使用者的身体参数相匹配,例如需要将电子设备固定在使用者的腕部,那么固定主体在维持相对位置关系时的围绕在腕部的有效周长应大于或等于腕部的外围周长,如一般腕部周长在10-15cm之间,那么固定主体的有效周长至少应为15cm。或者例如需要将电子设备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成人额头处一周的长度在54-58cm之间,所以,固定主体50的周长可以为59cm等。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
信息采集装置103,用于在检测到一输入时,根据输入得到识别信息;
芯片装置104,与信息采集装置103连接,用于判定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生成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
通讯装置105,与芯片装置104连接,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验证信息,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将验证信息转发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103、芯片装置104、通讯装置105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主体部件101和/或维持部件102上
具体来讲,信息采集装置103、芯片装置104、通讯装置105都可以设置在主体部件101中;信息采集装置103、芯片装置104、通讯装置105还可以设置在维持部件102中;当然,还可以是信息采集装置103设置于维持部件102中,芯片装置104、通讯装置105设置于主体部件101中。这样可以合理的利用电子设备中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更加的轻便。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要建立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该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这样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该电子设备进行即时通讯,该电子设备还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第三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其中,第一通信协议与第二通信协议不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通信协议下,该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一距离内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讯。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二通信协议下与第二距离内的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通讯,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简单来讲,该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为短距离的通讯,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为长距离通讯。
比如,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三电子设备为网络服务器,智能手表可以通过蓝牙协议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手机通过蜂窝网、3G或者4G网络与网络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
在该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之后,该电子设备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讯。
首先来讲,若操作体的操作需要访问第三电子设备,并且需要得到第三电子设备的授权时,也就是说第三电子设备需要操作体的验证信息时,该第三电子设备将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个请求,在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之后,第二电子设备将进行响应,并生成验证信息获取请求,然后第二电子设备将该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发送至该电子设备,此时该电子设备上的信息采集装置103将被触发,并实时的检测操作体的输入,该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生理特征采集装置,比如是指纹采集装置、语音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等。
进一步,电子设备中的信息采集装置103设置一信息采集区域,该信息采集区域设置与维持部件102的环状空间的外表面,该信息采集区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件101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在维持部件102的外表面,比如: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该信息采集装置103为触控屏,此处该触控屏中的触控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主体部件101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智能手表的腕带表面。当然信息采集装置103的信息采集区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调整大小。
当信息采集装置103在信息采集区域检测到一输入时,该电子设备将根据该输入得到识别信息,比如,信息采集装置103为指纹采集装置时,当操作体在指纹采集装置上操作时,该指纹采集装置将采集到操作体的指纹信息,此时的指纹信息就作为识别信息。当然,若是信息采集装置103为语音采集装置时,则采集到的语音信息作为识别信息,若信息采集装置103为图像采集装置时,则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作为识别信息。
在得到识别信息之后,该信息采集装置103会将该识别信息传输至该电子设备中的芯片装置104,该芯片装置104将判定信息采集装置103发送来识别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若匹配,该芯片装置104将生成与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识别信息与验证信息存在一对应关系,比如说操作体甲的指纹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为123、操作体乙的指纹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为123456,因此在得到指纹信息之后,该芯片装置104就能够确定出对应的验证信息。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设立识别信息与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外,该电子设备中芯片装置104还可以集成快速身份验证功能(英文:Fast Identity Online,简称:FIDO),通过FIDO可以将信息采集装置103获取到的识别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得到该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这里的FIDO技术就是通过电子设备直接采集操作体的识别信息来得到验证信息,比如通过操作体的指纹得到密码等,此时就不再需要操作体进行验证信息的输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芯片装置104通过识别信息得到验证信息的具体的运算原理以及运算的过程就不再详述。
若不匹配,则该芯片装置104将直接丢弃该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然后该芯片装置104将生成提示信息,通过输出装置输出该提示信息,比如通过触控显示单元显示该提示信息,或者是通过语音输出装置输出该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用以提示操作体重新输入,从而信息采集装置103可以重新得到识别信息。
在芯片装置104生成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之后,该芯片装置104将该验证信息传输至通讯装置105,然后通讯装置105将该验证信息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下的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
第三电子设备在得到验证信息之后,该第三电子设备将获取到的验证信息与预存的验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说明操作体访问第三电子设备的操作得到授权,此时第三电子设备将响应操作体的操作,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响应信息,然后将该响应信息反馈至第二电子设备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从而第一电子设备或者第二电子设备将输出该响应信息,以提示操作体访问第三电子设备的操作得到授权。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操作体的操作需要第三电子设备授权或者是第三电子设备需要对操作体进行识别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信息采集装置来检测操作体的指纹或者人脸图像得到识别信息,然后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将识别信息转换为验证信息,最后将验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这样就避免了操作体在电子设备上直接输入验证信息,从而不仅避免了操作体重要的验证信息被泄露,保证了验证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验证信息的验证速度。
还需要说明是,当前,若是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不具备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并且用户需要使用具有FIDO技术的电子设备时,用户需要重新购置具有具备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的电子设备。
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需要用户重新购置具备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的电子设备,而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与未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的电子设备连接,然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信息采集装置103、以及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来得到识别信息,然后该识别信息可以传输到未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的电子设备,最后该电子设备就可以将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发送至的网络服务器进行验证。简单来讲,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与未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连接来实现FIDO功能,进而避免了FIDO技术的局限性,使得FIDO技术能够在未设置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的各个电子设备中实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未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若是该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时,该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信息采集装置得到操作体的识别信息,比如触控显示屏采集操作体的指纹信息,或者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操作体的人脸特征信息。然后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识别信息得到验证信息,最后该第二电子设备将生成的验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最后第三电子设备将验证的响应信息返回至第二电子设备。
但是,若第二电子设备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时,该操作体只能在第二电子设备实现线上快速认证,这也就降低了具有FIDO技术的的实用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就未在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104,而在操作体便于携带的电子设备上设置芯片装置104以及信息采集装置103,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结合来实现线上快速认证,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还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结合来实现线上快速认证,从而提升了FIDO技术的实用性。并且由于该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也使得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验证信息更加的简便,减少了操作体的操作。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401,获取操作体的输入,根据输入得到识别信息;
具体来讲,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要建立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该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这样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该电子设备进行即时通讯,该电子设备还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第三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
比如,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三电子设备为网络服务器,智能手表可以通过蓝牙协议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手机通过蜂窝网、3G或者4G网络与网络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
在该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之后,该电子设备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讯。
首先来讲,若是操作体的操作需要访问第三电子设备,并且需要得到第三电子设备的授权时,也就是说第三电子设备需要操作体的验证信息时,该第三电子设备将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个请求,在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之后,第二电子设备将进行响应,并生成验证信息获取请求,然后第二电子设备将该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发送至该第一电子设备,此时该第一电子设备上的信息采集装置将被触发,并实时的检测操作体的操作。
当存在操作体的操作时,该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信息采集装置将根据操作体的操作得到识别信息。
具体来讲,该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触控显示屏或者是摄像头或者是语音装置,若该信息采集装置为触控显示屏时,则识别信息为操作体的指纹信息;若该信息采集装置摄像头时,则识别信息为操作体的人脸图像;若该信息采集装置为语音装置时,则该识别信息为语音信息。
S402,判定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
第一电子设备中的芯片装置得到该识别信息,并且该芯片装置将判定得到的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若匹配,则执行S403;若不匹配,则执行S404。
S403,生成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
在S402中,若芯片装置判定出得到的识别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则该第一电子设备得到该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验证信息可以是与识别信息直接对应,比如操作体甲的指纹对应的验证信息为123,操作体乙的指纹对应验证信息456。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芯片装置还可以对得到的识别信息进行计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芯片装置具备FIOD技术,通过FIOD技术可以实现对识别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得到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此处对于计算的具体过程就不再详述。
在得到该验证信息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将执行S405;
S404,丢弃得到的识别信息,并生成并输出一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得到的识别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不匹配时,则第一电子设备丢弃得到的识别信息,然后该第一电子设备将生成并输出一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以提示操作体重新操作,从而第一电子设备将根据操作体的重新操作重新得到识别信息。
S405,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在第一电子设备得到验证信息之后,该第一电子设备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第三电子设备将对该验证信息进行验证,也就是第三电子设备会判定得到的验证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验证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确定该验证信息正确,允许对第三电子设备的访问;若不匹配,则确定该验证信息不正确,拒绝第三电子设备的访问。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操作体的操作需要第三电子设备授权或者是第三电子设备需要对操作体进行识别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信息采集装置来检测操作体的指纹或者人脸图像得到识别信息,然后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将识别信息转换为验证信息,最后将验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这样就避免了操作体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直接输入密码,从而不仅避免了操作体重要的验证信息被泄露,保证了验证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验证信息的验证速度。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不具备FIOD技术。但是,若第二电子设备具备FIOD技术时,该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信息采集装置得到操作体的识别信息,比如触控显示屏采集操作体的指纹信息,或者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操作体的人脸特征信息。然后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识别信息得到验证信息,最后该第二电子设备将生成的验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最后第三电子设备将验证的响应信息返回至第二电子设备。
但是,若第二电子设备具备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时,该操作体只能在第二电子设备实现线上快速验证,即:FIDO,而在其他电子设备上无法实现FIDO,这也就降低了FIDO技术实用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就未在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而在操作体便于携带的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以及信息采集装置,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不仅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结合来实现线上快速验证,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结合来实现线上快速验证,从而提升了线上快速验证的实用性。并且由于该第一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也使得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验证信息更加的简便,减少了操作体的操作。
下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第二电子设备手机,第三电子设备为网络服务器。智能手表与手机可以通过蓝牙连接,也可以通过WIFI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限定其连接方式。
当操作体访问网络服务器,并且网络服务器手机发送验证请求时,该手机将向智能手表发送一验证信息获取请求,该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将触发智能手表中的信息采集装置,该信息采集装置为触控显示屏,通过该触控显示屏可以获取到操作体的指纹信息。该智能手表中的芯片装置将判定获取到的指纹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其中,该芯片装置具备FIDO技术。
若获取到的指纹信息不是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时,则该智能手表中的芯片装置将丢弃该指纹信息,然后生成并显示一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以提示操作体重新操作,这样该智能手表就可以重新得到识别信息。
当然,获取到的指纹信息为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时,然后该智能手表中的芯片装置就可以通过该指纹信息得到对应的验证信息。然后智能手表将通过自身的通讯装置将验证信息发送至手机。
当手机接收到验证信息之后,该手机将验证信息发送至网络服务器进行验证,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验证信息信息之后,网络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验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验证信息进行匹配。若不匹配,则操作体访问网络服务器的请求将被拒绝;若匹配,则该网络服务器将响应操作体的访问请求,并向智能手表或者是手机返回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提示操作体验证信息验证通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在手机中设置FIDO技术,而在操作体便于携带的智能手表上设置具有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以及信息采集装置,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手表不仅可以与手机结合来实现线上快速验证,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手表还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结合来实现线上快速验证,从而提升了线上快速验证的实用性。并且由于该智能手表的便携性也使得向网络服务器发送验证信息更加的简便,减少了操作体的操作。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装置,用于在检测到一输入时,根据所述输入得到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智能穿戴式设备;
具备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判定所述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生成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
通讯装置,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验证信息转发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其中,所述通讯装置具体用于向未设置具备FIDO技术的所述芯片装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其中,若所述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预存的验证信息相匹配,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到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提示操作体访问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操作得到授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体部件;
维持部件,与所述主体部件连接,所述维持部件用于维持和使用者身体至少一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维持部件至少具有固定状态,维持部件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维持部件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柱状体外围;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装置、所述芯片装置以及所述通讯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和/或所述维持部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信息采集区域设置于所述环状空间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具体为生理特征采集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所述验证信息获取请求用以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备所述芯片装置,并且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识别信息生成所述验证信息,并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装置通过第一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或者所述通讯装置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下的通讯链路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不同。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智能穿戴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操作体的输入,根据所述输入得到识别信息;
通过所述智能穿戴式设备中具备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判定所述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
若匹配,则生成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验证信息;
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验证信息转发至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其中,所述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包括向不具备所述判定识别信息是否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功能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不包括具备FIDO技术的芯片装置;其中,若所述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预存的验证信息相匹配,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到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提示操作体访问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操作得到授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操作体的输入,根据所述输入得到识别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其中,所述验证信息获取请求用以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信协议下的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下的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不同。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为所述操作体的体征参数。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不匹配,生成并显示一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以提示所述操作体重新输入。
CN201410521688.8A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528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1688.8A CN105528536B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1688.8A CN105528536B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8536A CN105528536A (zh) 2016-04-27
CN105528536B true CN105528536B (zh) 2021-06-15

Family

ID=5577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1688.8A Active CN105528536B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8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7021A (zh) * 2018-03-26 2018-09-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面屏的指纹解锁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7542B (zh) * 2020-04-23 2024-03-0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验证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0142A (zh) * 2013-05-22 2013-09-18 复旦大学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融合安全认证方法
CN104050402A (zh) * 2014-06-12 2014-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91510A (ja) * 2001-09-19 2003-03-28 Casio Comput Co Ltd 指紋認証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指紋認証方法
US9781598B2 (en) * 2013-03-15 2017-10-03 Tyfone, Inc. Personal digital identity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sensor responsive to user interaction
CN103647587B (zh) * 2013-12-30 2016-08-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为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穿戴电子设备
CN203812271U (zh) * 2014-02-19 2014-09-03 钟一鸣 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及智能手环
CN103761461B (zh) * 2014-02-20 2017-1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操控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CN103944615B (zh) * 2014-04-14 2016-09-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根据心电图实现近距离解锁的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0142A (zh) * 2013-05-22 2013-09-18 复旦大学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融合安全认证方法
CN104050402A (zh) * 2014-06-12 2014-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8536A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2372B1 (ko) 생체 정보와 상황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US9824234B2 (en) Method of protecting care information in a care provider terminal
US2017035209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order information
US201501613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5656627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67895A1 (en) Performing user seamless authentications
US9800714B2 (en)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870738A (zh) 基于虹膜识别的可穿戴式身份认证装置
US111576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US11601806B2 (e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CN108604346B (zh) 一种交易方法、支付设备、验证设备和服务器
CN115988133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
JP6789170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US94659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downloading of enrollment finger biometric data via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556912B2 (en) Smartglasses-to-smartglasses payment systems
KR20180065694A (ko) 다중 생체 인식을 이용한 본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20155127A1 (en) Enabling Access To Data
KR20190009375A (ko) 단말 분실 알림 방법 및 장치
EP318559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smart terminal and wearable device
CN105528536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007167A (zh) 通信验证方法、终端和可穿戴设备
US9465818B2 (en) Finger biometric sensor data synchronization via a cloud computing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CA3007707C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forcing privacy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 a voice assistant
CN10437820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终端和服务器
CN105657164A (zh) 解除便携式终端的使用限制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