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9595A -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9595A
CN105519595A CN201510994800.4A CN201510994800A CN105519595A CN 105519595 A CN105519595 A CN 105519595A CN 201510994800 A CN201510994800 A CN 201510994800A CN 105519595 A CN105519595 A CN 105519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ranychid
preventing
treating
extract
her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48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书军
康总江
宫亚军
朱亮
王泽华
陈金翠
金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9948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9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9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22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skullcap, selfheal, lavender, perilla, pennyroyal, peppermint or spearm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原料为荆荠、杨树叶与艾草的提取液。所述的提取液中包括防腐剂。本发明中,以荆芥、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为原料,通过榨汁获得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用水稀释后进行温室作物的喷雾,在作物未发生叶螨时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在温室作物发生叶螨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经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达到99.5%以上,除了可以防治叶螨以外,对其它诸如蚜虫、蓟马等刺吸性虫害也有明显的预防及防治效果,而且荆芥、杨树叶与艾草为可食用及药用的野生植物,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出现药物残留、污染环境的问题,因为减少了叶螨的危害,且有6-10%左右的增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叶螨(红蜘蛛)已成为危害温室作物、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常见的受害作物有草莓、茄子、黄瓜、番茄、辣椒、豇豆、架豆、西瓜等;它主要危害植物的叶、嫩茎、花等,刺吸植物的茎叶,使受害部位水分减少,表现失绿变白,叶表面呈现密集苍白的小斑点,使叶片卷曲发黄。严重时植株发生黄叶、焦叶、卷叶、落叶和死亡等现象。同时,叶螨还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介体。
叶螨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不到1毫米,若螨可在0.2毫米以下,但繁殖力很强,叶螨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年能繁殖20-30世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两性、孤雌均可繁殖,适应性强,传播方式广,叶螨侵害农作物后,会造成生长率降低、使产量大幅降低、品质严重下降。
据试验观察发现,危害温室作物、、蔬菜的叶螨在保护地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危害。
对大多数叶螨来说,均属于高温活动型。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叶螨各虫态的发育周期、繁殖速度和产生后代数量的多少。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其大发生。因此,一定在高温季节,注意对温室作物的管理和及时做好叶螨的防治工作。
叶螨的防治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人们为了防治叶螨的危害,一般采用多种途径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采取清理残株、培育净苗、加强监测,合理用药,释放天敌等多项措施对叶螨进行综合防治。
叶螨的自然天敌种类和数量有很多,主要有深点食螨瓢虫、束管食螨瓢虫、异色瓢虫、塔六点蓟马,大、小草蛉、小花蝽、植绥螨等,它们对控制叶螨种群数量起到积极作用。因而,在进行叶螨防治时勿伤天敌。
在化学防治方面:叶螨对多种常用药剂均以产生了较高的抗性,如阿维菌素、叶螨灵、哒螨灵、甲维盐乳油、噻螨酮等,推荐使用剂量,在田间基本无效。最近几年,新推出的43%联苯肼酯(爱卡满)悬浮剂3000倍液,对温室作物的叶螨防止效果较好。
使用43%联苯肼酯(爱卡满)悬浮剂3000倍液,可有效防治叶螨的危害;但是在使用时要做到喷雾均匀细致,在一个生长季连续使用不能超过2次,并且要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在上述方式中,药物除虫为主动防治,其它均为辅助性方法,但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会造成农作物体内的大量药物残留,而且防治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环保、无残留、防治效果好的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荆荠、杨树叶与艾草的提取物液。
并且,所述提取液中包括防腐剂,使用时加入0.1%的洗衣粉,以增加展着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荆荠、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收集好,去杂、洗净后备用;
⑵将步骤⑴的产物加入粉碎机中榨汁;
⑶将榨汁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滤除残渣即制成提取液。而且,所述滤除残渣后加入防腐剂,储存备用。
一种荆荠、杨树叶与艾草榨汁提取液在温室作物叶螨防治中的应用应以预防为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提取液与水混合,再加入0.1%的洗衣粉,制备成喷雾剂;
⑵防治叶螨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2次;
⑶作为预防叶螨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次即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荆荠、杨树叶与艾草提取液在防治叶螨中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以荆荠、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为原料,通过榨汁获得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用水稀释后进行作物的喷雾,作物未发生叶螨时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作物发生叶螨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经过实际应用试验,防治效率达到99.5%以上,本荆荠、杨树叶与艾草的提取物液,除了可以防治叶螨以外,对其它刺吸性虫害也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如蚜虫、红蜘蛛等,而且荆荠、杨树叶与艾草为可食用树的叶子及野生蔬菜,可以食用,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不会产生药物残留的问题,因为减少了害虫的危害,且有6-10%的增产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其原料为荆荠、杨树叶与艾草的提取液,为了长期存放,以保证药效,也可以在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该提取液由刚刚收割的荆荠、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制成,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荆荠、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收集好,去杂、洗净后备用;
⑵将步骤⑴的产物加入粉碎机中榨汁;
⑶将榨汁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滤除残渣,加入药液重量0.35‰的山梨酸钾,即制成提取液。
实施例1
选取种植架豆的3个温室,每个温室为一亩地,分为三组,每组一亩,分别命名为A、B、C;A、B和C的土壤的构成、酸碱度相同,所处地域的温度、湿度、风力、光照均相同,水源相同,田间采用相同方式进行管理。
A、B和C中种植的架豆品种相同,植株的密度和管理方法相同。
A使用本发明的药剂,B使用传统化学药剂,C不使用任何药剂。
A中:以荆荠、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为原料,按以下方法使用:
⑴将提取液以重量比为1:14-15的比例与水混合,再加入0.1%的洗衣粉,制备成喷雾剂;
⑵防治叶螨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利用早晚进行对全株进行喷雾1~2次,每亩用量为45公斤;
⑶预防叶螨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利用早晚进行对全株进行1次喷雾。
经过田间的试验,叶螨得到了完全的预防和防治,防治效果99.9%。
B中:按传统方法使用阿维菌素1500倍液加甲维盐1000倍液,,2%哒螨灵2000倍液,乙螨酯6000倍液进行交替喷雾,防治效果在89.5%左右,而且叶螨复发率较高。
C中:未喷洒任何药剂,大面积减产,部分田间绝产。
经过收获后统计,A区的产量比B区的产量提高10.05%。
实施例2
选取种植黄瓜的3个大棚,每个大棚为一亩地;分为三组,每组一亩,其中一个大棚命名为A,另外一个大棚命名为B,另外一个大棚命名为C;A、B和C的土壤的构成、酸碱度相同,品种相同,所处地域的温度、湿度、风力、光照均相同,水源相同,大棚采用相同方式进行管理。
A棚使用本发明的药剂,B棚使用传统化学药剂,C棚不使用任何药剂。
A棚防治效果99.56%,整茬内叶螨得到了完全的预防和控制。
B棚防治效果91.85%左右,复发率较高。
C中大面积减产,部分黄瓜无商品价值。
经过收获后统计,A区的产量比B区的产量提高6.85%。
实施例3
选取种植西瓜的3个大棚,每个棚为一亩地,分为三组,每组一亩,其中一个棚为A,另外一个棚为B,另外一个棚为C,A、B和C的土壤的构成、酸碱度相同,所处地域的温度、湿度、风力、光照均相同,水源相同,品种相同,大棚采用相同方式进行日常管理。
A棚使用本发明的药剂,B棚使用传统化学药剂,C棚不使用任何药剂。
A棚防治效果99.92%,整茬内叶螨得到了较好的预防和防治。
B棚防治效果89.2%左右,复发率较高,进行了多次施药防治。
C棚中大面积减产,部分植株绝产。
经过收获后统计,A区的产量比B区的产量提高8.89%。
实施例4
选取种植草莓的3个大棚,每个棚为一亩地,分为三组,每组一亩,其中一个棚为A,另外一个棚为B,另外一个棚为C,A、B和C的土壤的构成、酸碱度相同,所处地域的温度、湿度、风力、光照均相同,水源相同,品种相同,大棚采用相同方式进行日常管理。
A棚使用本发明的药剂,B棚使用传统化学药剂,C棚不使用任何药剂。
A棚防治效果99.75%,整茬内蓟马得到了完全的预防和治疗。
B棚防治效果90.1%左右,复发率较高。
C中大面积减产,部分植株绝产。
经过收获后统计,A区的产量比B区的产量提高7.35%。
本发明中,以荆荠、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为原料,通过榨汁获得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用水稀释后进行作物的喷雾,作物未发生叶螨时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作物发生叶螨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经过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达到99.5%以上,本药剂除了可以防治叶螨以外,对其它刺吸性虫害也有明显的预防效果,诸如蚜虫、蓟马等,而且荆荠、杨树叶与艾草为可食用树的叶子及野生蔬菜,可以食用,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出现药物残留、污染环境的问题,因为减少了害虫的危害,且有6-10%的增产效果。

Claims (6)

1.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荆荠、杨树叶与艾草的提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中包括防腐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荆荠、杨树叶与艾草连同根茎叶收集好,去杂、洗净后备用;
⑵将步骤⑴的产物加入粉碎机中榨汁;
⑶将榨汁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滤除残渣,即制成提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除残渣后的提取液,要加入防腐剂,储存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提取液与水混合,再加入0.1%的洗衣粉,制备成喷雾剂;
⑵防治叶螨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2次;
⑶作为预防叶螨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次即可。
6.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叶螨的防治中的应用,应以预防为主。
CN201510994800.4A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5519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4800.4A CN105519595A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4800.4A CN105519595A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9595A true CN105519595A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6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4800.4A Pending CN105519595A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959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172A (zh) * 2004-11-18 2005-06-29 丁小武 纯植物防病驱虫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42135A (zh) * 2007-07-31 2010-02-10 北京农学院 艾蒿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5807A (zh) * 2014-10-29 2015-02-18 苏州科大微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叶螨的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4949A (zh) * 2014-10-31 2015-05-0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一种蔬菜叶螨的生态防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172A (zh) * 2004-11-18 2005-06-29 丁小武 纯植物防病驱虫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42135A (zh) * 2007-07-31 2010-02-10 北京农学院 艾蒿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5807A (zh) * 2014-10-29 2015-02-18 苏州科大微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叶螨的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4949A (zh) * 2014-10-31 2015-05-0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一种蔬菜叶螨的生态防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伟: "《螨类控制剂》", 28 February 201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中国土农药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土农药志》", 31 May 1959, 科学出版社 *
周利娟等: "蒿属植物的农药活性及其有效成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商鸿生等: "《小杂粮病虫害及其防治》", 31 January 2014, 金盾出版社 *
更书宝等: "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落叶果树》 *
李少华: "《植物农药》", 31 May 2013,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尧等: "《家庭果树300问》", 31 March 1989, 中国青年出版社 *
阮革榕: "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哈密瓜蚜虫和叶螨的室内活性及田间防效", 《新疆农垦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3184B (zh) 一种蔬菜用防虫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2686A (zh)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
CN101697734B (zh) 矮化杀虫玉米丢芯剂
CN104719049A (zh) 虎耳草大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4920514A (zh)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
CN104920508A (zh)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0668B (zh) 一种苍耳子提取物的水乳剂及其在防治茶小绿叶蝉中的应用
CN104814038A (zh) 一种综合防治芹菜病虫害的方法
CN110786344A (zh) 一种利用岗松枝叶提取液防治果蔬霜霉病的方法
CN103651584A (zh) 一种松树叶为原料的杀虫剂
CN106508978A (zh) 一种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的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2199B (zh) 一种快速杀死梨瘿蚊幼虫的方法
CN106472591B (zh)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4092A (zh) 一种用独行菜与辣蓼的提取物防治蚜虫的方法
CN103349008B (zh) 一种农作物蚜虫的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6789B (zh) 飞燕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在防治小菜蛾上的应用
CN105410075A (zh) 一种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3349021B (zh) 一种作物灰霉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8930A (zh) 一种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植物源双杀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19595A (zh) 一种用于防治叶螨的植物源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85002A (zh) 牛蒡提取物在防治柑桔害螨上的应用
CN109984000A (zh) 一种入侵物种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7637451A (zh) 一种水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的生态防治方法
JPS62129209A (ja) 漢方農芸用薬剤の製造方法
CN106490024A (zh) 一种防治花生病虫害的绿色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