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7130A -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7130A
CN105517130A CN201510859763.6A CN201510859763A CN105517130A CN 105517130 A CN105517130 A CN 105517130A CN 201510859763 A CN201510859763 A CN 201510859763A CN 105517130 A CN105517130 A CN 105517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erminal
threshold value
func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97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7130B (zh
Inventor
伏奎
陈再成
张伟正
丛明
魏伟
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597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7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7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7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7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7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7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according to available power supply, e.g. switching off when a low battery condition is detec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包括: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带内载波聚合功能;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数据流量值;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首先利用电量阈值对终端的带内CA功能进行控制后,再进一步利用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流量阈值对带外CA功能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实现了同时考虑终端功耗以及对数据流量的需求,实现了对终端的CA功能的合理设定。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简称CA)技术是指为了满足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由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LongTermEvolution-Advance,简称LTE-A)系统引入的一项增加传输带宽的技术。
目前,CA功能按载波频段划分可分为带内CA和带外CA,由于在通信终端使用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时,通信终端使用带内CA功能时的功耗较小,而通信终端使用带外CA功能时的功耗较大。但由于带内CA可获得的载频频段相对带外CA来说有限,所以在通信终端需要较大的数据传输速率时,带内CA有可能无法满足终端的需求,故需要一种合理地设定CA功能的模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以期可以对通信终端的CA功能进行合理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第二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检测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并获取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若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确定通信终端当前运行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并在该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通过首先利用电量阈值对终端的带内CA功能进行控制后,再进一步利用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流量阈值对带外CA功能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实现了同时考虑终端功耗以及对数据流量的需求,实现了对终端的CA功能的合理设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功能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以期可以对通信终端的CA功能进行合理设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包括: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首先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1所示,该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其中,通信终端是指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的智能通信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通信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终端是指具有载波聚合(CA)功能的通信终端,即该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开启CA功能来提升通信终端的传输速率,但同时终端的功耗也将提高,且该通信终端的CA功能有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之分,其中,相对带内CA功能来说,当通信终端开启带外CA功能时,通信终端可获得较大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同时通信终端的功耗也比较大。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使用的是不同的频段来进行载波聚合,所以可同时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同时通过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或流量情况,以及通信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来对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进行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为一个或者多个应用。
S102、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终端电量是否充足的一个电量阈值,当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充足,此时即使将终端的CA模式设置为带内载波模式也能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反之,则只开启功耗相对较小的带内CA功能。从而通过第一预设阈值对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保证终端能在适量的电量下工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实时检测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从而实现对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的实时监控。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阈值为一适当大小的电量,例如可以是终端总电量的60%,通过该适当大小的电量阈值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不至于使终端开启带内载波聚合功能时的终端电量太小。
S103、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其中,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是指终端当前运行各个应用时产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从而从终端对数据流量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终端对流量速率的需求,以控制终端的CA功能。
可以理解,在确定了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后,也即利用了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后,可进一步再利用终端的流量情况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
S104、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是指通信终端预先设置的、用于利用数据流量对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模式进行设定的数据流量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流量阈值为一较大的数据流量阈值,也即在终端的当前数据流量较大时,才设定终端的CA模式为带外载波模式。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检测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并获取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若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确定通信终端当前运行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并在该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通过首先利用电量阈值对终端的带内CA功能进行控制后,再进一步利用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流量阈值对带外CA功能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实现了同时考虑终端功耗以及对数据流量的需求,实现了对终端的CA功能的合理设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
在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存在第一预设类别的应用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确定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是指在终端运行应用时,记录终端运行的应用的种类,从而可以实现用终端应用的类别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预设类别是指通信终端预先设置的、用于通过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流量类别,也即实质通过终端所运行的应用类别来对终端的带外载波模式进行设定的流量类别条件,从而终端可在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包括第一预设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类别时设定终端的CA模式为带外载波模式,从而实现了利用应用类别对CA模式进行设定,在用户需要使用某种应用时得到较高的传输速率时,即可设定为带外载波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类别可以为通信终端中大流量应用对应的数据流量类别,如视频播放应用流量类别,或可以为终端经常使用并且希望得到较好的用户体验的应用,如浏览器应用,从而可使用户得到较好的上网体验。
可以理解,如果是从数据流量的角度出发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则监控运行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同时也可以利用应用的类别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也即在终端运行第一预设类别中的特定应用时,开启终端的带外CA功能,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以提高用户使用该应用时的用户体验,从而从用户体验出发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合理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剩余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终端电量是否过低的一个电量阈值,当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已过低,从而通过第二预设阈值对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保证终端能在正常工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终端总的剩余电量的10%,从而在检测到终端的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10%,关闭终端的CA功能,也即既不开启带外CA功能,也不开启带内CA功能。
可以理解,为了优先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需要在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不足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从而需要设置第二预设阈值来对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以在终端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发出选择提示以使用户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
接收用户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为所述带内载波聚合模式或所述带外载波聚合模式。
可以理解,在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在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之间时,即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不是特别低,但也不很充足的状态,所以此时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检测到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入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之间时,在终端界面弹出一对话框,以供用户在该对话框上选择是否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更进一步地,若终端之前的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此时由于终端中开启了大流量应用,终端此时同时开启了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当检测到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降低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下时,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对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进行重新设置,此时用户可选择关闭终端的带外CA功能,即此时只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也可保持同时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更进一步地,若终端中开启了视频播放软件等大流量应用,但是由于终端之前的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此时终端的未开启CA功能,在对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后,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对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进行重新设置,此时用户可选择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或者带外CA功能,或同时开启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通信终端的模式选择界面上设置供用户选择开启带内CA功能和带内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流量值小于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且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类别,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为对通信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的流量阈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为一较小的流量阈值,即可在用该流量阈值控制终端运行应用产生的流量小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一较小的流量阈值,从而可以在通信终端对流量需求较小的时候控制关闭通信终端的CA功能,节约终端功耗,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更为合理的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和/或带外载波聚合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等待预设时间后,跳转至所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终端中开启新的应用或关闭所运行的应用来触发重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的步骤。
优选地,该预设时间可以为1分钟。
可以理解,由于终端中应用的运行情况在不断变化,所以运行应用所需的数据流量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故需要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以实现对终端的CA模式的合理设定。
为了便于更好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检测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其中,通信终端是指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的智能通信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通信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终端是指具有载波聚合(CA)功能的通信终端,即该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开启CA功能来提升通信终端的传输速率,但同时终端的功耗也将提高,且该通信终端的CA功能有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之分,其中,相对带内CA功能来说,当通信终端开启带外CA功能时,通信终端可获得较大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同时通信终端的功耗也比较大。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使用的是不同的频段来进行载波聚合,所以可同时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同时通过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或流量情况,以及通信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来对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进行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为一个或者多个应用。
S202、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终端电量是否充足的一个电量阈值,当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充足,此时即使将终端的CA模式设置为带内载波模式也能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反之,则只开启功耗相对较小的带内CA功能。从而通过第一预设阈值对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保证终端能在适量的电量下工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实时检测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从而实现对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的实时监控。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阈值为一适当大小的电量,例如可以是终端总电量的60%,通过该适当大小的电量阈值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不至于使终端开启带内载波聚合功能时的终端电量太小。
S203、若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
其中,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是指终端当前运行各个应用时产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从而从终端对数据流量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终端对流量速率的需求,以控制终端的CA功能。
可以理解,在确定了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后,也即利用了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后,可进一步再利用终端的流量情况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
S204、在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存在第一预设类别的应用时,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确定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是指在终端运行应用时,记录终端运行的应用的种类,从而可以实现用终端应用的类别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预设类别是指通信终端预先设置的、用于通过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流量类别,也即实质通过终端所运行的应用类别来对终端的带外载波模式进行设定的流量类别条件,从而终端可在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包括第一预设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类别时设定终端的CA模式为带外载波模式,从而实现了利用应用类别对CA模式进行设定,在用户需要使用某种应用时得到较高的传输速率时,即可设定为带外载波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类别可以为通信终端中大流量应用对应的数据流量类别,如视频播放应用流量类别,或可以为终端经常使用并且希望得到较好的用户体验的应用,如浏览器应用,从而可使用户得到较好的上网体验。
可以理解,如果是从数据流量的角度出发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则监控运行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同时也可以利用应用的类别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也即在终端运行第一预设类别中的特定应用时,开启终端的带外CA功能,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以提高用户使用该应用时的用户体验,从而从用户体验出发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合理设置。
S205、在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进一步判断剩余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S206、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终端电量是否过低的一个电量阈值,当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已过低,从而通过第二预设阈值对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保证终端能在正常工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终端总的剩余电量的10%,从而在检测到终端的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10%,关闭终端的CA功能,也即既不开启带外CA功能,也不开启带内CA功能。
可以理解,为了优先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需要在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不足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从而需要设置第二预设阈值来对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以在终端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发出选择提示以使用户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
接收用户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为所述带内载波聚合模式或所述带外载波聚合模式。
可以理解,在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在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之间时,即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不是特别低,但也不很充足的状态,所以此时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通信终端的模式选择界面上设置供用户选择开启带内CA功能和带内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流量值小于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且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类别,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为对通信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的流量阈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为一较小的流量阈值,即可在用该流量阈值控制终端运行应用产生的流量小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一较小的流量阈值,从而可以在通信终端对流量需求较小的时候控制关闭通信终端的CA功能,节约终端功耗,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更为合理的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和/或带外载波聚合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等待预设时间后,跳转至所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终端中开启新的应用或关闭所运行的应用来触发重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的步骤。
优选地,该预设时间可以为1分钟。
可以理解,由于终端中应用的运行情况在不断变化,所以运行应用所需的数据流量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故需要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以实现对终端的CA模式的合理设定。
下面再举例一个更为具体的应用场景,可参见图3所示的载波聚合功能设置示意图。
当手机中设置有CA功能时,且该CA功能可分为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若设定第一预设阈值为手机总电量的60%,第二预设阈值为手机总电量的10%,第一预设流量阈值为500k/s,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为150k/s。若检测到手机的电量为手机总电量的50%,此时只开启手机的带内CA功能。
更进一步地,若此时对手机进行充电,并使电量上升到手机总电量的90%,并且此时用户使用手机进行在线视频播放,从而使流量达到1M/s以上,所以此时进一步开启手机的带外CA功能。
更进一步地,若用户使用手机进行视频观看的时候,手机的电量下降至总电量的60%以下,此时弹出一对话框,如图3所示,以使用户主动在该对话框上对手机的CA功能进行设置,此时用户可选择关闭手机的带外CA功能,只保留带内CA功能,也可以选择关闭带内CA功能,保留带外CA功能,也可选择同时关闭手机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更进一步地,若手机电量下降至总电量的9%,此时关闭手机的CA功能。
更进一步地,用户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利用图3所示的载波聚合功能设置示意图对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进行设置。
具体地,当用户点击“带内CA”按钮时,开启带内CA功能,当用户再次点击“带内CA”按钮时,即是关闭带内CA功能;同理,当用户点击“带外CA”按钮时,开启带外CA功能,当用户再次点击“带外CA”按钮时,关闭带外CA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第二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具体的,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其中,如图4所示,该通信终端40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410、第一开启模块420、确定模块430和第二开启模块440。
其中,获取模块410,用于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其中,通信终端是指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的智能通信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通信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终端是指具有载波聚合(CA)功能的通信终端,即该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开启CA功能来提升通信终端的传输速率,但同时终端的功耗也将提高,且该通信终端的CA功能有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之分,其中,相对带内CA功能来说,当通信终端开启带外CA功能时,通信终端可获得较大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同时通信终端的功耗也比较大。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使用的是不同的频段来进行载波聚合,所以可同时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同时通过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或流量情况,以及通信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来对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进行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为一个或者多个应用。
第一开启模块420,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终端电量是否充足的一个电量阈值,当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充足,此时即使将终端的CA模式设置为带内载波模式也能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反之,则只开启功耗相对较小的带内CA功能。从而通过第一预设阈值对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保证终端能在适量的电量下工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实时检测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从而实现对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的实时监控。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阈值为一适当大小的电量,例如可以是终端总电量的60%,通过该适当大小的电量阈值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不至于使终端开启带内载波聚合功能时的终端电量太小。
确定模块430,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其中,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是指终端当前运行各个应用时产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从而从终端对数据流量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终端对流量速率的需求,以控制终端的CA功能。
可以理解,在确定了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后,也即利用了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后,可进一步再利用终端的流量情况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
第二开启模块440,用于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是指通信终端预先设置的、用于利用数据流量对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模式进行设定的数据流量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流量阈值为一较大的数据流量阈值,也即在终端的当前数据流量较大时,才设定终端的CA模式为带外载波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4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检测通信终端400当前运行的应用,并获取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通信终端400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若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确定通信终端400当前运行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并在该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开启通信终端400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通过首先利用电量阈值对终端的带内CA功能进行控制后,再进一步利用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流量阈值对带外CA功能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实现了同时考虑终端功耗以及对数据流量的需求,实现了对终端的CA功能的合理设定。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其中,图5所示的通信终端是由图4所示的通信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图5所示的通信终端除了包括图4所示的通信终端的模块和功能之外,还有以下扩展: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530,还用于: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
所述第二开启模块540,还用于在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存在第一预设类别的应用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确定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是指在终端运行应用时,记录终端运行的应用的种类,从而可以实现用终端应用的类别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预设类别是指通信终端预先设置的、用于通过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流量类别,也即实质通过终端所运行的应用类别来对终端的带外载波模式进行设定的流量类别条件,从而终端可在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包括第一预设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类别时设定终端的CA模式为带外载波模式,从而实现了利用应用类别对CA模式进行设定,在用户需要使用某种应用时得到较高的传输速率时,即可设定为带外载波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类别可以为通信终端中大流量应用对应的数据流量类别,如视频播放应用流量类别,或可以为终端经常使用并且希望得到较好的用户体验的应用,如浏览器应用,从而可使用户得到较好的上网体验。
可以理解,如果是从数据流量的角度出发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则监控运行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同时也可以利用应用的类别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也即在终端运行第一预设类别中的特定应用时,开启终端的带外CA功能,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以提高用户使用该应用时的用户体验,从而从用户体验出发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合理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终端500还包括:
判断模块550,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剩余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关闭模块560,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终端电量是否过低的一个电量阈值,当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已过低,从而通过第二预设阈值对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保证终端能在正常工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终端总的剩余电量的10%,从而在检测到终端的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10%,关闭终端的CA功能,也即既不开启带外CA功能,也不开启带内CA功能。
可以理解,为了优先保证终端的正常工作,需要在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不足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从而需要设置第二预设阈值来对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行监控,以在终端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终端500还包括:
提示模块570,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发出选择提示以使用户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
接收模块580,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选择指令;
选择模块590,用于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为所述带内载波聚合模式或所述带外载波聚合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模块590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选择以后,由第一开启模块520和第二开启模块540进行开启带内载波聚合功能或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可以理解,在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在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之间时,即说明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不是特别低,但也不很充足的状态,所以此时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检测到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进入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之间时,在终端界面弹出一对话框,以供用户在该对话框上选择是否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更进一步地,若终端之前的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此时由于终端中开启了大流量应用,终端此时同时开启了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当检测到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降低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下时,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对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进行重新设置,此时用户可选择关闭终端的带外CA功能,即此时只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也可保持同时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更进一步地,若终端中开启了视频播放软件等大流量应用,但是由于终端之前的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此时终端的未开启CA功能,在对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后,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对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进行重新设置,此时用户可选择开启终端的带内CA功能或者带外CA功能,或同时开启带内CA功能和带外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通信终端的模式选择界面上设置供用户选择开启带内CA功能和带内CA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关闭模块560,还用于:
若所述数据流量值小于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且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类别,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其中,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为对通信终端的CA功能进行控制的流量阈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为一较小的流量阈值,即可在用该流量阈值控制终端运行应用产生的流量小时关闭终端的CA功能。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一较小的流量阈值,从而可以在通信终端对流量需求较小的时候控制关闭通信终端的CA功能,节约终端功耗,以对终端的CA功能进行更为合理的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和/或带外载波聚合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等待预设时间后,跳转至所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终端中开启新的应用或关闭所运行的应用来触发重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的步骤。
优选地,该预设时间可以为1分钟。
可以理解,由于终端中应用的运行情况在不断变化,所以运行应用所需的数据流量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故需要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开启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以实现对终端的CA模式的合理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6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检测通信终端600当前运行的应用,并获取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通信终端600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若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确定通信终端600当前运行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并在该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开启通信终端400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通过首先利用电量阈值对终端的带内CA功能进行控制后,再进一步利用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流量阈值对带外CA功能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实现了同时考虑终端功耗以及对数据流量的需求,实现了对终端的CA功能的合理设定。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终端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1001;至少一个输出设备1002;至少一个处理器1003,例如CPU;和存储器1004,上述输入设备1001、输出设备1002、处理器1003和存储器1004通过总线1005连接。
上述存储器10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上述存储器10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上述输入设备1001、输出设备1002和处理器1003用于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上述处理器1003,用于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
在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存在第一预设类别的应用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剩余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发出选择提示以使用户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
接收用户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为所述带内载波聚合模式或所述带外载波聚合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
若所述数据流量值小于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且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类别,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6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检测通信终端600当前运行的应用,并获取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若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通信终端600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若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确定通信终端600当前运行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值,并在该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开启通信终端600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通过首先利用电量阈值对终端的带内CA功能进行控制后,再进一步利用终端运行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流量阈值对带外CA功能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实现了同时考虑终端功耗以及对数据流量的需求,实现了对终端的CA功能的合理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
在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存在第一预设类别的应用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剩余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发出选择提示以使用户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
接收用户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为所述带内载波聚合模式或所述带外载波聚合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流量值小于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且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类别,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6.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运行的应用,并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剩余电池电量;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内载波聚合功能;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数据流量的数据流量值;
第二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流量阈值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通信终端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的类别;
所述第二开启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存在第一预设类别的应用时,开启所述通信终端的带外载波聚合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剩余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关闭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发出选择提示以使用户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模式选择指令;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选择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为所述带内载波聚合模式或所述带外载波聚合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闭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数据流量值小于第二预设流量阈值,且所述当前运行的各个应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类别,则关闭所述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
CN201510859763.6A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Active CN105517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9763.6A CN105517130B (zh)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9763.6A CN105517130B (zh)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7130A true CN105517130A (zh) 2016-04-20
CN105517130B CN105517130B (zh) 2019-05-21

Family

ID=5572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9763.6A Active CN105517130B (zh)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713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287A (zh) * 2016-06-29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聚合载波功能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350327B2 (en) 2018-07-24 2022-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rrier aggregation-based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7138A1 (en) * 2010-08-13 2013-08-14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apability
WO2015131683A1 (zh) * 2014-08-25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55080A (zh) * 2015-06-29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072645A (zh) * 2015-07-24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中国电信网络制式的终端上网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7138A1 (en) * 2010-08-13 2013-08-14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apability
WO2015131683A1 (zh) * 2014-08-25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55080A (zh) * 2015-06-29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072645A (zh) * 2015-07-24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中国电信网络制式的终端上网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287A (zh) * 2016-06-29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聚合载波功能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350327B2 (en) 2018-07-24 2022-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rrier aggregation-based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7130B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6894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5517123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3199311B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省电方法、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5759942A (zh) 耗电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887571A (zh) 一种充电方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406889A (zh) 一种网络制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8129991A1 (en)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4765269A (zh) 控制智能手表功耗的方法、装置及智能手表
CN110191215B (zh) 终端及处理方法
CN109525012A (zh)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517081A (zh) 一种混合网络制式下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787374A (zh) 充电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05391468A (zh) 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17130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5406890A (zh) 一种通信终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6951145A (zh) 充电时电量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30723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5430726B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控制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0518668A (zh) 用于手持设备的快速充电系统及方法、手持设备
CN105517162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功能控制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5138107A (zh) 移动终端下载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17175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4699224A (zh) 一种节电控制方法
CN105491649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5430727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