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5209A -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5209A
CN105515209A CN201610059111.9A CN201610059111A CN105515209A CN 105515209 A CN105515209 A CN 105515209A CN 201610059111 A CN201610059111 A CN 201610059111A CN 105515209 A CN105515209 A CN 105515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bus
capacitance sensor
energy storage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91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5209B (zh
Inventor
杨勇
马猛飞
陈嵩
刘丹妮
蒋洪轩
孟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smart energy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91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5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5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5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5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5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5/00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8Islanding, i.e. disconnection of local power supply from the network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电网,所述电网与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连接,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通过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分别与第一支路母线和第二支路母线连接,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还通过变压器TM4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还通过变压器TM5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母线分别与锂电池储能模块、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和铅酸电池储能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支路母线与负荷模块连接。本发明对微电网内部储能系统和负荷进行预测,在微电网并网运行、孤网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根据储能电源和负荷特性,对内部的储能装置、负荷进行优化控制,平滑系统输出,从而有效抑制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运行主要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当谐波含量较大或功率波动超出负荷约束范围,会导致相应敏感负荷损坏甚至使得微电网系统崩溃。
申请号为201310704335.7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微电网的混合储能系统”微电网转入孤岛运行模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第一,由于超级电容充放电速度较快,无法持续支撑网内功率波动;
第二,在孤网运行时采用蓄电池VF运行,来建立微网内电源,同时平抑网内低频有功和无功,这对蓄电池及相应的双向变流器性能要求较高,同时对能量管理系统的算法精度要求较高,当大电网出现电压骤升、骤降、不平衡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或有计划检修时,会使蓄电池无法迅速建立电源,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
第三,将储能变压器直接挂在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侧,电压等级较高,对变压器及混合储能中的电力电子设备性能要求较高,同时任一套储能设备故障都会对交流母线产生较大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实际的工程验证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对微电网内部储能系统和负荷进行预测,在微电网并网运行、孤网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根据储能电源和负荷特性,对内部的储能装置、负荷进行优化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包括:电网,所述电网与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连接,
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通过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分别与第一支路母线和第二支路母线连接,
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还通过变压器TM4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
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还通过变压器TM5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
所述第一支路母线分别与锂电池储能模块、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和铅酸电池储能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母线与负荷模块连接。
所述锂电池储能模块作为主电源建立微电网,并提供微电网系统内的电压和频率支撑,锂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电池特性的稳定性,设置其在整个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作为主电源,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在微电网并网转孤网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池储能模块双向变流器PCS为下垂模式,锂电池储能模块跟随负荷变化,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PCS为VF模式,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特性较软,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其参与微电网系统无功调度,向微电网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支撑,根据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确定的无功补偿量,发相应无功,从而维持微网系统功率平衡;
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根据其快速充放电性能,设计为平抑微网峰谷波动,实现稳定控制,从而抑制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锂电池储能模块包括断路器QF1,所述断路器QF1的一端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断路器QF1的另外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M1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1与AC/DC双向变流器PCS1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1与磷酸铁锂电池GB1连接。
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包括断路器QF2,所述断路器QF2的一端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断路器QF2的另外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M2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2与AC/DC双向变流器PCS2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2与DC/DC转换器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与超级电容GB2连接。
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包括断路器QF3,所述断路器QF3的一端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断路器QF3的另外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M3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3与AC/DC双向变流器PCS3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3与铅酸电池GB3连接。
所述负荷模块包括隔离变压器TM6,所述隔离变压器TM6与断路器QF7连接,所述断路器QF7与负荷连接,所述负荷为用电设备。
所述电网与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通过断路器QF8连接。
所述变压器TM4的一端通过断路器QF5与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连接;
所述变压器TM4的另外一端通过断路器QF4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
所述变压器TM5的一端通过断路器QF6与第二支路母线连接。
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为35kV的母线。
所述第一支路母线为400V支路母线。
所述第二支路母线为10kV支路母线。
所述锂电池储能模块,在整个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作为主电源;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1接收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指令,通过隔离变压器TM1完成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模块的功率调度以及储能蓄电,建立微网电源,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
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能够实现快速充放电,平抑微电网峰谷,实现有功和无功的削峰填谷,实现稳定控制;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2接收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指令,通过隔离变压器TM2完成超级电容储能模块的功率调度以及储能蓄电。
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特性较软,所述特性较软即铅酸电池瞬间加较大有功功率会使其电压迅速跌落甚至达到停机门限,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其参与微电网系统无功调度,向微电网系统提供无功补偿,维持微网系统功率平衡;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3接收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指令,通过隔离变压器TM3完成铅酸电池储能模块的功率调度以及储能蓄电。
所述负荷模块,为耗电单元,为居民或工业用电设备;
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负荷模块的状态,对微电网内部储能系统和负荷进行预测,在微电网并网运行、孤网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根据储能电源和负荷特性,对内部的储能装置、负荷进行优化控制;控制各断路器的投退以及双向变流器PCS的功率调度,平滑功率输出,高压电力变压器TM4和TM5分别为35KV变400V和35KV变10KV。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能量管理系统控制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投退、储能系统工作模式的转换、PCC开关的动作以及负荷系统的阶梯性投退;
微电网并网运行时,
锂电池储能模块、超级电容储能模块、铅酸电池储能模块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各储能系统运行在PQ模式,实现对各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与管理;
微电网孤网运行时,
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所述锂电系统运行于VF模式,作为主电源建立微电网电压源,为系统提供所需有功功率,为孤网内的负荷及其他分布式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当所述锂电系统无法满足所述负荷系统功率需要时,所述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所述超级电容系统及铅酸系统提供有功功率支撑;
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特性较软,所述特性较软即铅酸电池瞬间加较大有功功率会使其电压迅速跌落甚至达到停机门限,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为无功发生装置提供就地的无功功率支撑,
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能够实现快速充放电,平抑微电网峰谷,实现稳定控制;
在微电网并网转孤网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系统双向变流器(PCS)为下垂模式,锂电系统智能跟随负荷变化,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PCS为VF模式,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在微电网孤网转并网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系统双向变流器(PCS)为下垂模式,锂电系统智能跟随电网电压和频率,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PCS为PQ模式;
当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检测到断路器QF8同期合闸点时,驱动断路器QF8分合闸,从而完成微电网系统状态的平滑切换,平抑间歇式能源的波动性,平滑系统输出,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对微电网内部储能系统和负荷进行预测,在微电网并网运行、孤网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根据储能电源和负荷特性,对内部的储能装置、负荷进行优化控制;
2、为了平抑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并在孤网运行时建立临时电压源,当大电网出现电压骤升、骤降、不平衡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或有计划检修时,微电网转入孤岛运行模式,此时锂电池储能模块作为主电源建立微电网并提供微电网系统内的电压和频率支撑,锂电系统根据其电池特性的稳定性,设置其在整个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作为主电源,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在微电网并网转孤网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系统双向变流器(PCS)为下垂模式,锂电系统智能跟随负荷变化,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PCS为VF模式,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3、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确定的无功补偿量,发相应无功,从而维持微电网系统功率平衡,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特性较软,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其参与微电网系统无功调度,向微电网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支撑,根据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确定的无功补偿量,发相应无功,从而维持微网系统功率平衡;
4、超级电容储能模块根据其快速充放电性能,设计为平抑微网峰谷波动,实现稳定控制,从而抑制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5、同时设计所有混合储能隔离变挂在400V公共母线上,减小了隔离变的体积,然后通过35KV变400V变压器挂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一旦任一储能系统故障,首先混储系统能及时平抑功率波动,再经过一级变压器,减小故障对微网公共交流母线的冲击,从而保证用户侧的电能质量。通过长岛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接入控制示范工程,验证了本发明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示意图;
其中,1、电网,2、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3、锂电池储能模块,4、超级电容储能模块,5、铅酸电池储能模块,6、负荷模块,7、磷酸铁锂电池,8、超级电容,9、铅酸电池,10、负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应用于长岛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接入控制示范工程,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本发明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参见图1,所述A锂电系统,作为微电网长期主电源,由磷酸铁锂电池成组后经双向储能变流器(PCS1)、隔离变TM1以及断路器QF1挂在400V交流母线侧;所述B超容系统,利用其快速充放性能,参与稳定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的削峰填谷,由超级电容成组后经双向储能变流器(PCS2)、隔离变TM2以及断路器QF2挂在400V交流母线侧;所述C铅酸系统,根据其特性较软,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为无功发生装置提供就地的无功功率支撑,由铅酸电池成组后双向储能变流器(PCS3)、隔离变TM3以及断路器QF3挂在400V交流母线侧;所述D负荷系统,为耗电单元,可以为居民或工业用电设备包括敏感性负荷和一般性负荷,所有负荷经断路器和隔离变挂在10kV交流母线侧;所述E能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负荷状态,控制各断路器的投退以及PCS的功率调度,平滑功率输出,通过相应的可控装置实现控制指令的下发并通过控制网络接收储能设备反馈信息;400V交流母线经断路器QF4、升压变压器TM4、断路器QF5挂在35kV交流母线侧;QF8作为微网系统的公共耦合点(PCC点)在所述E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微网系统的并网和孤网运行。
所述断路器QF8接收所述E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指令完成同期合闸,实现微电网并网和孤网运行;E能量管理系统控制A锂电系统作为主电源建立微电网电压,为系统提供所需有功功率,为孤网内的负荷及其他分布式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参考,C铅酸系统作为无功发生装置提供就地的无功功率支撑,B超容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充放电,平抑微网峰谷,实现稳定控制。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微电网并网运行时,
锂电池储能模块、超级电容储能模块、铅酸电池储能模块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对各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与管理;
微电网孤网运行时,
所述锂电池储能模块作为主电源建立微电网,为系统提供所需有功功率,为孤网内的负荷及其他分布式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特性较软,所述特性较软即铅酸电池瞬间加较大有功功率会使其电压迅速跌落甚至达到停机门限,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为无功发生装置提供就地的无功功率支撑,
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能够实现快速充放电,平抑微电网峰谷,实现稳定控制;
微电网并网转孤网以及孤网转并网时,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调节锂电池储能模块、超级电容储能模块、铅酸电池储能模块功率输出与负荷模块功率平衡,
当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检测到断路器QF8同期合闸点时,驱动断路器QF8分合闸,从而完成微电网系统状态的平滑切换,平抑间歇式能源的波动性,平滑系统输出,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电网,所述电网与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连接,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通过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分别与第一支路母线和第二支路母线连接,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还通过变压器TM4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还通过变压器TM5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母线分别与锂电池储能模块、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和铅酸电池储能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支路母线与负荷模块连接;
所述锂电池储能模块作为主电源建立微电网,并提供微电网系统内的电压和频率支撑,锂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电池特性的稳定性,设置其在整个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作为主电源,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在微电网并网转孤网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池储能模块双向变流器PCS为下垂模式,锂电池储能模块跟随负荷变化,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PCS为VF模式,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特性较软,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其参与微电网系统无功调度,向微电网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支撑,根据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确定的无功补偿量,发相应无功,从而维持微网系统功率平衡;
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根据其快速充放电性能,设计为平抑微网峰谷波动,实现稳定控制,从而抑制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锂电池储能模块包括断路器QF1,所述断路器QF1的一端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断路器QF1的另外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M1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1与AC/DC双向变流器PCS1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1与磷酸铁锂电池GB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包括断路器QF2,所述断路器QF2的一端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断路器QF2的另外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M2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2与AC/DC双向变流器PCS2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2与DC/DC转换器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与超级电容GB2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包括断路器QF3,所述断路器QF3的一端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所述断路器QF3的另外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M3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3与AC/DC双向变流器PCS3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PCS3与铅酸电池GB3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负荷模块包括隔离变压器TM6,所述隔离变压器TM6与断路器QF7连接,所述断路器QF7与负荷连接,所述负荷为用电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网与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通过断路器QF8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变压器TM4的一端通过断路器QF5与电网公共交流母线连接;
所述变压器TM4的另外一端通过断路器QF4与第一支路母线连接;
所述变压器TM5的一端通过断路器QF6与第二支路母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微电网公共交流母线为35kV的母线;
所述第一支路母线为400V支路母线;
所述第二支路母线为10kV支路母线。
9.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能量管理系统控制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投退、储能系统工作模式的转换、PCC开关的动作以及负荷系统的阶梯性投退;
微电网并网运行时,
锂电池储能模块、超级电容储能模块、铅酸电池储能模块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各储能系统运行在PQ模式,实现对各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与管理;
微电网孤网运行时,
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所述锂电系统运行于VF模式,作为主电源建立微电网电压源,为系统提供所需有功功率,为孤网内的负荷及其他分布式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当所述锂电系统无法满足所述负荷系统功率需要时,所述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所述超级电容系统及铅酸系统提供有功功率支撑;
所述铅酸电池储能模块根据其特性较软,充放电次数较少的特性设置为无功发生装置提供就地的无功功率支撑,所述特性较软即铅酸电池瞬间加较大有功功率会使其电压迅速跌落甚至达到停机门限;
所述超级电容储能模块能够实现快速充放电,平抑微电网峰谷,实现稳定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在微电网并网转孤网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系统双向变流器PCS为下垂模式,锂电系统智能跟随负荷变化,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PCS为VF模式,在微电网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在微电网孤网转并网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系统双向变流器PCS为下垂模式,锂电系统智能跟随电网电压和频率,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锂电PCS为PQ模式;
当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检测到断路器QF8同期合闸点时,驱动断路器QF8分合闸,从而完成微电网系统状态的平滑切换,平抑间歇式能源的波动性,平滑系统输出,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CN201610059111.9A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515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9111.9A CN105515209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9111.9A CN105515209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5209A true CN105515209A (zh) 2016-04-20
CN105515209B CN105515209B (zh) 2017-09-22

Family

ID=55722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9111.9A Active CN105515209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520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659A (zh) * 2017-08-21 2017-12-15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交流微电网离网状态下混合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8490371A (zh) * 2018-05-24 2018-09-04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模块测试装置
CN109599879A (zh) * 2018-12-10 2019-04-09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储能设备充放电次数优化的配电网有功功率调度方法
CN109742791A (zh) * 2018-12-20 2019-05-10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微网系统的孤网功率调度方法
CN109863663A (zh) * 2016-06-15 2019-06-07 卡特莱戈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电源充电系统
CN110445120A (zh) * 2019-08-06 2019-11-12 太原科技大学 基于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CN111049180A (zh) * 2019-12-17 2020-04-21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孤岛微电网电压频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190061A (zh) * 2019-11-25 2020-05-22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的测试平台
CN112564144A (zh) * 2019-09-26 2021-03-26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储能辅助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2994061A (zh) * 2021-03-04 2021-06-1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含有冲击负荷预测终端的变流器系统
US11332015B2 (en) 2017-12-15 2022-05-17 Katlego Systems, Llc Power supply charg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6587A1 (en) * 2010-11-15 2012-06-14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Fuel Cell System with Grid Independent Operation and DC Microgrid Capability
CN102723737A (zh) * 2012-07-04 2012-10-10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电网多能源的控制方法
CN103532158A (zh) * 2013-10-28 2014-01-22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网新能源混合储能系统
CN203984099U (zh) * 2014-04-11 2014-12-03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储能系统
US20150130277A1 (en) * 2010-11-15 2015-05-14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Dc micro-gri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6587A1 (en) * 2010-11-15 2012-06-14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Fuel Cell System with Grid Independent Operation and DC Microgrid Capability
US20150130277A1 (en) * 2010-11-15 2015-05-14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Dc micro-grid
CN102723737A (zh) * 2012-07-04 2012-10-10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电网多能源的控制方法
CN103532158A (zh) * 2013-10-28 2014-01-22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网新能源混合储能系统
CN203984099U (zh) * 2014-04-11 2014-12-03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储能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霞林: "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1666B2 (en) 2016-06-15 2021-08-24 Katlego Systems, Llc Power supply charging system
US10581252B2 (en) 2016-06-15 2020-03-03 Katlego Systems, Llc Power supply charging system
CN109863663A (zh) * 2016-06-15 2019-06-07 卡特莱戈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电源充电系统
CN109863663B (zh) * 2016-06-15 2021-07-20 卡特莱戈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电源充电系统
CN107482659A (zh) * 2017-08-21 2017-12-15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交流微电网离网状态下混合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US11724599B2 (en) 2017-12-15 2023-08-15 Katlego Systems, Llc Power supply charging system
US11332015B2 (en) 2017-12-15 2022-05-17 Katlego Systems, Llc Power supply charging system
CN108490371A (zh) * 2018-05-24 2018-09-04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模块测试装置
CN109599879A (zh) * 2018-12-10 2019-04-09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储能设备充放电次数优化的配电网有功功率调度方法
CN109742791A (zh) * 2018-12-20 2019-05-10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微网系统的孤网功率调度方法
CN110445120A (zh) * 2019-08-06 2019-11-12 太原科技大学 基于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CN112564144A (zh) * 2019-09-26 2021-03-26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储能辅助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1190061A (zh) * 2019-11-25 2020-05-22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的测试平台
CN111190061B (zh) * 2019-11-25 2022-07-15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的测试平台
CN111049180A (zh) * 2019-12-17 2020-04-21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孤岛微电网电压频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2994061A (zh) * 2021-03-04 2021-06-1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含有冲击负荷预测终端的变流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5209B (zh) 2017-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5209A (zh) 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47274B (zh) 一种用于可并网和离网运行的微电网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
CN102510089B (zh) 风光储微网系统
CN204230948U (zh) 一种新能源馈电式充放电机
CN102195344B (zh) 一种多能源供电的通信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90851B (zh) 一种大规模储能装置及其主电路
CN102412594B (zh) 微网系统的控制方法
JP6549190B2 (ja) 電力補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281977A (zh) 一种混合型微电网应用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93513A (zh) 支撑光储发电系统黑启动的电池储能电站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656532U (zh) 一种三相并网电池储能装置
CN106877368A (zh) 一种光伏发电微网系统混合储能控制方法
CN105811453A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智能接入系统及其接入方法
CN103280844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多级微电网系统
CN105811458A (zh) 微电网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CN104518518A (zh) 一种基于mmc拓扑结构的混合储能系统
CN105244909A (zh) 一种直流微网系统及并网自平衡控制策略
CN103580052B (zh) 一种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复合储能电站及其配电方法
CN111668849A (zh) 一种基于储能模块和逆变器供电的线路电压补偿系统
CN104218840A (zh) 一种微网储能拓扑逆变器及工作方法
CN105610190A (zh) 轨道交通车辆再生能源回馈综合利用装置及系统
CN105470993A (zh) 一种微电网系统并网转孤网的稳定控制方法
Yang et al. Non-droop-control-based cascad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battery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2769161A (zh) 一种多模式储能的微电网系统
CN205407292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智能接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0101 Electric Power Intelligent Robot Production Project 101 in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outh of Feiyue Avenue and East of No. 26 Road (ICT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Netwo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101 Shandong city of Ji'n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Lixia District) Xinluo Avenue No. 2008 silver bearing building B block 626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9

Address after: Room 902, 9 / F,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branch

Address before: 250101 power intelligent robot production project 101 south of Feiyue Avenue and east of No.26 Road (in ICT Industrial Park) in Suncun District of Gaoxin,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tional Netwo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902, 9 / F,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smart energy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902, 9 / F,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branc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