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5075A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15075A CN105515075A CN201410505848.XA CN201410505848A CN105515075A CN 105515075 A CN105515075 A CN 105515075A CN 201410505848 A CN201410505848 A CN 201410505848A CN 105515075 A CN105515075 A CN 1055150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output pin
- binding post
- mobile terminal
- main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向主板供电时,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走线较长,电池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电池和下小板,电池位于主板和下小板之间,电池具有靠近主板的第一输出脚和靠近下小板的第二输出脚;第一输出脚与主板相连;第二输出脚与下小板相连。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应用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如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布局中,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依次设置的主板101、电池102、下小板(其他文献中也称为小板、子板,Subboard)103等结构。其中,主板101包含移动终端的主要耗电模块,如中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射频收发模块等;下小板103一般包括扬声器、麦克风、USB接口104等器件。移动终端与外部电源通过USB接口104相连后为电池充电,由于充电时电流较大,相同电流下线路阻抗越大,线路发热越严重,因此需要尽量减小充电时的线路阻抗。为了满足上述充电的要求,需要尽量缩短电池102与USB接口104的距离,因而电池102的输出脚105靠近下小板103,下小板103上还设置有电池连接器106。这样,电池102的输出脚105与下小板103的电池连接器106相连,USB接口104再与该电池连接器106通过走线相连。此外,电池102还要为主板101供电,为了满足此要求,电池102与主板101通过走线107相连,该走线107穿过下小板103(以虚线示出)并绕过电池102(以实线示出);这样,电流由电池102通过走线107流向主板101。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的大多数移动终端的布局中,下小板与主板的距离较远,则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向主板供电的方式,需要的走线107较长。由于当走线107较长时,电压降较大,因而电池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向主板供电时,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走线较长,电池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电池和下小板,电池位于主板和下小板之间,电池具有靠近主板的第一输出脚和靠近下小板的第二输出脚;
第一输出脚与主板相连;
第二输出脚与下小板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在不改变现有的移动终端的主板、下小板和电池的布局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具有两个输出脚(第一输出脚和第二输出脚)的电池,分别实现电池自身的充电和为主板供电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电池向主板供电的方式中,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走线较长相比,本发明中,电池中与主板相连的第一输出脚靠近主板。这样,本发明中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无需经过下小板,省去了下小板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走线,能够大大缩短电池与主板连接的走线的长度,进而减小因走线较长带来的电压降较大,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减小走线长度,还能够减少外界辐射的干扰。此外,本发明中电池与下小板相连的第二输出脚靠近下小板,仍能满足现有移动终端对充电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主板、102-电池、103-下小板、104-USB接口、105-输出脚、106-电池连接器、107-走线;
201-主板、202-电池、203-下小板、204-第一输出脚、205-第二输出脚、206-USB接口;
301-第一电池连接器、302-第二电池连接器;
401-正极片、402-负极片、403-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主板201、电池202和下小板203,电池202位于主板201和下小板203之间,电池202具有靠近主板201的第一输出脚204和靠近下小板203的第二输出脚205;第一输出脚204与主板201相连;第二输出脚205与下小板203相连。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为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类型的终端设备。现有移动终端的制造厂商之所以采用电池位于主板和下小板之间的三段式的布局,是由于这种布局具有简洁、对称,容易实现、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组装方便等诸多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是在保留此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移动终端中的电池需要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此外,由于主板和下小板集成了各个耗电模块,因而电池还需要对主板和下小板不断的放电以支持移动终端中的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池为具有两个输出脚的电池,其中第一输出脚204靠近主板201,电池的第一输出脚204与主板201可直接相连或通过较短的走线间接相连,以达到电池202直接为主板201供电的目的;第二输出脚205靠近下小板203,下小板203上设置有USB接口206,这样电池的第二输出脚205与下小板203直接相连或通过较短的走线间接相连,以达到移动终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时,通过USB接口206为电池202充电的目的以及电池202为下小板203中的各个模块放电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不改变现有的移动终端的主板、下小板和电池的布局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具有两个输出脚(第一输出脚和第二输出脚)的电池,分别实现电池自身的充电和为主板供电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电池向主板供电的方式中,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走线较长相比,本实施例中,电池中与主板相连的第一输出脚靠近主板。这样,本实施例中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走线无需经过下小板,省去了下小板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走线,能够大大缩短电池与主板连接的走线的长度,减小因走线较长带来的电压降较大,因而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减小走线长度,还能够减少外部辐射的干扰。此外,电池与下小板相连的第二输出脚靠近下小板,仍能满足现有移动终端对充电的要求。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主板201上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器301,第一电池连接器301与第一输出脚204相连。
为了实现主板201与电池202的连接,在本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主板201上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器301,第一输出脚204与第一电池连接器301直接相连,进而达到电池202与主板201相连的目的,第一电池连接器301再通过走线分别与主板201中的各个模块连接。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功能愈加丰富,具备视频播放等功能,因而移动终端的耗电量也越来越大,随着耗电量的增加,线路损耗也越来越大;根据P=I2×R可知,同样电流下,线路发热与线路阻抗成正比。为了减小线路损耗而降低发热,电池202与主板201中各个模块相连的走线为较粗的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PrintCircuit,简称FPC)排线或者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走线。
现有技术中,下小板与主板之间连接所用的走线一般为FPC排线或者PCB走线,该走线占用了一定的体积。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池连接器的形式与电池直接相连,因而省去了下小板与电池之间的走线,节约了移动终端的空间,从而可以适度增大电池体积,进而增大电池容量。
进一步的,下小板203上设有第二电池连接器302,第二电池连接器302与第二输出脚205相连。
下小板203上设有第二电池连接器302,第二输出脚205与第二电池连接器302直接相连,第二电池连接器302再与USB接口206以及下小板203上其他模块通过走线相连。由于充电时的电流较大,相同电流下,线路阻抗越大,线路发热越严重,为了尽量减小线路发热因而第二电池连接器302与USB接口206之间的走线一般也为较粗的FPC排线或者PCB走线。
本实施例中FPC排线或者PCB走线的具体粗细程度还与电流大小有关,如当电流大小为1A时,该走线可以为40mil;同理,当电流为4A时,该走线可以为160mil。
第一电池连接器301和第二电池连接器30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该第一电池连接器301和第二电池连接器302可以为弹片式或闸刀式等,第一电池连接器301和第二电池连接器302的具体构造可参考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电池202包括正极片401和负极片402;正极片401的两端分别设有预设数量的接线端子403;负极片402的两端分别设有预设数量的接线端子403;正极片401的一端的接线端子403与负极片402的一端的接线端子403组成第一输出脚204;正极片401的另一端的接线端子403与负极片402的另一端的接线端子403组成第二输出脚205;第一输出脚204和第二输出脚205分别位于电池202的两侧,第一输出脚204的各个接线端子位于电池202的一侧,第二输出脚205的各个接线端子位于电池202的另一侧。
正极片401的两端和负极片402的两端都设有接线端子403,从正极片401引出的接线端子403具有正极性(图中以“+”示出),从负极片402引出的接线端子403具有负极性(图中以“-”示出);具有正极性的接线端子的数量与具有负极性的接线端子的数量相同,接线端子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与任何构成电池的基本要素一样,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内部由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组成,外部由隔膜纸、壳体、上下盖板组成。而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仅仅在正极片的一端和负极片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其两端都分别设有接线端子,且正极片的其中一端和负极片的一端相连,此处的相连可以为直接相连,也可以为间接相连。优选的,正极片401的一端和负极片402的一端采用接触形式直接相连,直接相连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一端的接线端子形成一组输出脚;同理另一端的接线端子形成另一组输出脚;且组成同一输出脚的接线端子位于电池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预设数量为两个。
一个输出脚包括两对接线端子便可满足移动终端的需求,因而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池的每个输出脚均包含有两对接线端子。
若主板或者下小板中包含较多的耗电模块,每个输出脚也可以包含更多对接线端子,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进一步的,正极片401和负极片402均为L型。
为了便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直接相连,本实施例中正极片和负极片为L型。
进一步的,在如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第一输出脚204的正极片401的接线端子403和负极片402的接线端子403相邻,第二输出脚205的正极片401的接线端子403和负极片402的接线端子403相邻。这样能够避免各个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较远。此外,第一输出脚204中正极片401的接线端子403和第二输出脚205中正极片401的接线端子403依次根据电池202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第一输出脚204中负极片402的接线端子和第二输出脚205中负极片402的接线端子根据电池202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这样,两组输出脚中的呈正极性的接线端子和呈负极性的接线端子相对位置关系相同,既可以为两组输出脚中的负极片402上的接线端子都在外侧,正极片401上的接线端子的都在内侧,又可以为如图4中所示,两组输出脚中的正极片401上的接线端子403都在外侧,负极片402上的接线端子403的都在内侧。这样,当电池为可拆卸电池时,用户插入电池时不需要考虑正负极的方向。
进一步的,第一输出脚204位于电池202的第一端开口处。
第二输出脚205位于电池202的第二端开口处,第二端开口处与第一端开口处根据电池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
一般而言,常见的电池为矩形,第一端为靠近主板的一端,第二端为靠近下小板的一端。在主板、电池和下小板的一种布局中,主板201位于电池202的上侧,下小板203位于电池202的下侧。因而为了靠近主板201,第一输出脚204位于电池202的上端开口处;同理,为了靠近下小板203,第二输出脚205位于电池202的下端开口处。
进一步的,电池202为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应用于移动终端中,一般而言,用于移动终端中的电池为锂离子电池,但并不限制其他材料的电池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电池和下小板,所述电池位于所述主板和所述下小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有靠近所述主板的第一输出脚和靠近所述下小板的第二输出脚;
所述第一输出脚与所述主板相连;
所述第二输出脚与所述下小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上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输出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小板上设有第二电池连接器,所述第二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输出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
所述正极片的两端分别设有预设数量的接线端子;
所述负极片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预设数量的接线端子;
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接线端子与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接线端子组成所述第一输出脚;
所述正极片的另一端的接线端子与所述负极片的另一端的接线端子组成所述第二输出脚;
所述第一输出脚和所述第二输出脚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两侧,所述第一输出脚的各个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电池的一侧,所述第二输出脚的各个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电池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均为L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脚的所述正极片的接线端子和所述负极片的接线端子相邻,所述第二输出脚的所述正极片的接线端子和所述负极片的接线端子相邻;
所述第一输出脚中正极片的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脚中正极片的接线端子依次根据所述电池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一输出脚中负极片的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脚中负极片的接线端子依次根据所述电池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脚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开口处;
所述第二输出脚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开口处,所述第二端开口处与所述第一端开口处根据所述电池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5848.XA CN105515075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一种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5848.XA CN105515075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一种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15075A true CN105515075A (zh) | 2016-04-20 |
CN105515075B CN105515075B (zh) | 2018-02-13 |
Family
ID=55722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05848.XA Active CN105515075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一种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15075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26305A (zh) * | 2016-07-28 | 2016-10-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6100057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
CN106160096A (zh) * | 2016-07-28 | 2016-11-2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
CN106304617A (zh) * | 2016-08-24 | 2017-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终端 |
CN106340927A (zh) * | 2016-10-01 | 2017-01-18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端口充电电池及其充电系统 |
CN106790785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结构和移动终端 |
CN110071553A (zh) * | 2019-05-30 | 2019-07-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双接口电池供电的终端及充电方法 |
CN110970952A (zh) * | 2018-09-29 | 2020-04-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
CN111969168A (zh) * | 2019-05-20 | 2020-11-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
EP3916947A4 (en) * | 2019-04-01 | 2022-02-09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60107U (zh) * | 2011-06-29 | 2012-03-0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移动终端的供电装置 |
CN203675147U (zh) * | 2013-10-17 | 2014-06-25 | 北京光宝移动电子电信部件有限公司 | 手持通讯设备 |
CN103986804A (zh) * | 2013-02-13 | 2014-08-13 | 株式会社起家来人 | 具有利用印刷电路板的高频传输线路的终端 |
US8843178B1 (en) * | 2014-01-28 | 2014-09-23 | Gigastone America Corp | Wireless hotspot device capable of sharing video picture |
-
2014
- 2014-09-26 CN CN201410505848.XA patent/CN1055150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60107U (zh) * | 2011-06-29 | 2012-03-0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移动终端的供电装置 |
CN103986804A (zh) * | 2013-02-13 | 2014-08-13 | 株式会社起家来人 | 具有利用印刷电路板的高频传输线路的终端 |
CN203675147U (zh) * | 2013-10-17 | 2014-06-25 | 北京光宝移动电子电信部件有限公司 | 手持通讯设备 |
US8843178B1 (en) * | 2014-01-28 | 2014-09-23 | Gigastone America Corp | Wireless hotspot device capable of sharing video picture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0096B (zh) * | 2016-07-28 | 2019-02-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
CN106100057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
CN106160096A (zh) * | 2016-07-28 | 2016-11-2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
CN106026305A (zh) * | 2016-07-28 | 2016-10-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6026305B (zh) * | 2016-07-28 | 2019-05-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6304617A (zh) * | 2016-08-24 | 2017-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终端 |
CN106340927A (zh) * | 2016-10-01 | 2017-01-18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端口充电电池及其充电系统 |
CN106340927B (zh) * | 2016-10-01 | 2020-05-12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端口充电电池及其充电系统 |
CN106790785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结构和移动终端 |
CN110970952A (zh) * | 2018-09-29 | 2020-04-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
EP3916947A4 (en) * | 2019-04-01 | 2022-02-09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US12009680B2 (en) | 2019-04-01 | 2024-06-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CN111969168A (zh) * | 2019-05-20 | 2020-11-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
CN110071553A (zh) * | 2019-05-30 | 2019-07-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双接口电池供电的终端及充电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15075B (zh) | 2018-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1507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KR101341474B1 (ko) | 전기에너지 저장장치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1082493B (zh) | 终端设备 | |
CN105552978B (zh) | 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及用户终端 | |
CN103682724A (zh) | 移动终端及其耳机座、充电线 | |
WO2021129492A1 (zh) | 用于终端设备的电池组件和具有其的终端设备 | |
CN111969168B (zh) |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 |
WO2019018990A1 (zh) | 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0866339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5846494A (zh) | 一种对外充电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1749896U (zh) | 一种手机电池结构 | |
CN210297315U (zh) | 电子设备 | |
KR101441214B1 (ko) | 낮은 노이즈 배터리 | |
CN203015089U (zh) | 耳机插头转换器 | |
CN103002382A (zh) | 耳机插头转换器 | |
CN102570214B (zh) | 一种充放电双向支持及可更换接头的Micro USB接口组件 | |
CN206059538U (zh) | 锂离子电池结构 | |
CN217281122U (zh) | 电池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5990777A (zh) | 一种速充数据线 | |
CN112952218A (zh) | 电池、电池的制造方法、电子装置及电池的测试方法 | |
CN220873787U (zh) | 一种电源连接结构 | |
CN207124221U (zh) | 电池连接装置以及电池系统 | |
CN216162712U (zh) | 一种对讲设备 | |
CN203788018U (zh) | 一种供电装置 | |
CN203166558U (zh) | 无线充电装置应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